人教版初二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1页
人教版初二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2页
人教版初二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3页
人教版初二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4页
人教版初二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人教版初二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3 分,共36分)1若点A ( 3, 2)关于原点对称的点是点 B,点B关于轴对称的 点是点C,则点C的坐标是()A.( 3, 2) B(3, 2)C(3,2) D(2, 3)2 .下列标志中,能够看作是轴对称图形的是()3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两个对称的图形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就是它们的对称轴B.关于某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全等C.面积相等的两个四边形对称D.轴对称指的是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对折后能完全重合4 .下列关于两个三角形全等的说法:三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三条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有两角和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对应相

2、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有两边和一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期中准确的有()A.1个B.2个C.3个D.4个5 .如图,在中,平分/,为垂足,则下列四个结论:(1) / =/; (2) ; (3)平分/; (4)垂直平分.其中准确的 有()A.1个B.2个C.3个D.4个6 .若 =2, =1,则 2+2 的值是()A 9B 10C 2D 17 .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b 满足+(2+3-13)2=8 ,则此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A.7 或 8B.6或 10C.6或 7D.7 或 109 .如图所示,直线是的中垂线且交于,其中甲、乙两人想在上取两点,使得,其作法如下:(甲)作/、/的平分线,分

3、别交于则即为所求;(乙)作的中垂线,分别交于,则即为所求对于甲、乙两人的作法,下列判断准确的是()A.两人都准确B.两人都错误C.甲准确,乙错误D.甲错误,乙准确10 化简的结果是()A 0B 1C1D(+2) 211 .下列计算准确的是()A(-)(22+) =-82-4B()(2+2) =3+3C D12 如图所示,在 ABC, AQ=PQ, PR=PS, PR!AB于 R, PS,AC于 S,则三个结论:AS=AR; QPII AR; BPM QPS中0A.全部准确B.仅和准确C.仅准确D.仅和准确13 .如图所示是一个风筝的图案,它是以直线AF 为对称轴的轴对称图形,下列结论中不一定成

4、立的是()A. AABD ACDB.AF 垂直平分 EGC.直线BG , CE的交点在AF上D. DEG是等边三角形二、填空题(每小题3 分,共 24分)13 .多项式分解因式后的一个因式是,则另一个因式是.14 .若分式方程的解为正数,则的取值范围是.15如图所示,/ E=/F=90° , / B=/CAE=AF .给出下列结 论:/ 1 = / 2; BE=CF;1 ACN ABM CD=DN其中准确的是(将你认为准确 的结论的序号都填上)16如图所示,AD是 ABC的角平分线,DE± ABf点E,DF± AC于点F,连接EF交AD于点G,则AD与EF的位置关

5、系是.17如图所示,已知ABSCA BDE均为等边三角形,连接 AD、CE,若/ BAD=39 ,则/ BCE我.18如图所示,在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ABC中,E、F、G分别为 AB、AC、BC的中点,点P为线段EF上一个动点,连接 BP、GP,则 BPG的周长的最小值是.19.方程的解是x=20已知一个等腰三角形两内角的度数之比为1 : 4,则这个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度数为三、解答题(共60分)21. (6分)利用乘法公式计算:(1)1.02 X(0)992;22. (6 分)如图所示,已知 BD=CD , BF± AC, CE± AB,求 证:点D在/ BAC的平分线上.23

6、. (8分)如图所示, ABC等腰三角形,D, E分别是腰AB 及腰AC延长线上的一点,且BD=CE ,连接DE交底BC于G.求 证: GD=GE 24. ( 8 分)先将代数式化简,再从1, 1 两数中选择一个适当的数作为的值代入求值.25. (8 分)在 ABCfr, AB=AC ,点 E,F 分别在 AB,AC 上, AE=AF , BF与CE相交于点P,求证:PB=PC,并直接写出图中其他 相等的线段.26. ( 8 分)甲、乙两地相距,骑自行车从甲地到乙地,出发3 小时 20 分钟后,骑摩托车也从甲地去乙地已知的速度是的速度的3倍,结果两人同时到达乙地求两人的速度27. ( 8 分)

7、一辆汽车开往距离出发地180千米的目的地,出发后第一小时内按原计划的速度匀速行驶,一小时后以原来速度的1.5倍匀速行驶,并比原计划提前40分钟到达目的地.求前一小时的行驶速度28. (8分)如图所示,在四边形 ABCD中,AD/ BC, E为CD的中点,连接AE、BE, BEX AE,延长 AE交BC的延长线29. F.求证:(1) FC=AD ; (2) AB=BC+AD .期末检测题参考答案1 .A 解析:点A(3, 2)关于原点对称的点B 的坐标是(3,2),点B 关于轴对称的点 C 的坐标是(3, 2),故选A2 .D 解析: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这个

8、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只有图形D符合题意.3 .C解析:A、B、D都准确;C.面积相等的两个四边形不一定全等,故不一定对称,错误.故选C4.B解析:不准确,因为判定三角形全等必须有边的参与;准确,符合判定方法SSS准确,符合判定方法AAS;不准确,此角应该为两边的夹角才能符合判定方法SAS.所以准确的说法有2个.故选B.5.C解析::,平分/,±, 是等腰三角形,, Z =2=90 ,.,垂直平分,.( 4)错误.又.所在直线是的对称轴,(1) / =/; (2) ; (3)平分/都准确.故选C.6.B解析:()2+2=2+2= (2+1) 2+12=10.故选B.7 .A解析:由绝对

9、值和平方的非负性可知,解得分两种情况讨论:2为底边长时,等腰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 2, 3, 3, 2+3>3, 满足三角形三边关系,此时三角形的周长为 2+3+3=8 ;当3为底边长时,等腰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3, 2, 2, 2+2 >3,满足三角形三边关系,此时,三角形的周长为3+2+2=7.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7或8.故选A.8 .D解析:甲错误,乙准确.证明:.是线段的中垂线, 是等腰三角形,即,Z =Z.作的中垂线分别交于,连接 CD、CE,=/=/: / =/,/ =/ .故选D.9.B解析:原式=+ +2) =x=1.故选B.10.C解析:A.应为,故本选项错误;

10、B.应为,故本选项错误;C.,准确;D.应为,故本选项错误.故选C.11.B解析:: PR=PS, PR!?B 于 R, PS± AC于 S, AP=AP, .ARE ASP HL) ,. AS=AR / RAP=/ SAP.; AQ=PQ/ QPA=/ QAR. / RAP=/ QPA 二 QP/ AR.而在 BP市 QPS中,只满足/ BRP=/ QSP=90° PR=PS, 找不到第3个条件,所以无法得出BPM QPS.故本题仅和准确.故迩.12.D解析:A.因为此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准确;B.对称轴垂直平分对应点连线,准确;C.由三角形全等可知,BG=CE,且直线BG

11、, CE的交点在AF 上,准确;D.题目中没有60条件,不能判断DEG等边三角形,错误.故选D.13解析:二关于的多项式分解因式后的一个因式是,当时多项式的值为0,即22+8 X 2+=0 ,.20+=0, . .=-20.二,即另一个因式是+10.14v 8且?4解析:解分式方程,得,整理得=8-.>0, /.8->0且-4?0,.<8且 8-4? 0,<8且# 4.15 .解析:E=/F=90° , / B=/AE=AF ,. AB ACF. .AC=AB, / BAE=/CAF, BE=CF , .准确. / B=/ C, / BAM之 CAN AB=A

12、C ,.AC阵 ABM 二准确. / 1 = /BAE-/BAC, / 2=/CAF-/BAC,又/ BAE=/CAF,./ 1 = /2, .准确, 题中准确的结论应该是.16 .AD垂直平分EF解析:: ADM ABC的角平分线,DE,ABF点E, DF± AC于点F,DE=DF.在 RtAED和 RtAFD 中,. AED AFD (HL), AE=AF.又AD是 ABC的角平分线, AD垂直平分EF (三线合一).17 .39解析:AB体口 BDE均为等边三角形,AB=BC, / ABC=/ EBD=60 , BE=BD./ ABD=/ ABC+/ DBQ / EBC=/ E

13、BD+/ DBQ/ ABD=/ EBC,. AB» CBE,/ BCE=/ BAD=39 .18.3解析:要使 PBG)周长最小,而BG=1 一定,只要使BP+PG最短即可.连接AG交EF于M.ABC是等边三角形,E、F、G分别为AB、AC、BC的中 点,AG± BC.又 EF/ BC,AG± EF, AM=MG , A、G关于EF对称,当P点与E点重合时,BP+PG最小,即 PBG的周长最小,最小值是 PB+PG+BG=AE+BE+BG=AB+BG=2+1=3 .19.6解析:方程两边同时乘(x-2)得4x-12=3 (x-2),解得 x=6,经检验得x=6是原

14、方程的根.20.20 °或20 °解析:设两内角的度数为、4.当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时,+4+4=180 ° , =20 ;当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4时,4+=180 ° , =30 , 4=120 .所以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度数为20或120。.21 角军:(1)原式=(1+0.02)(1-0.02)=1-0.0004=0.9996.(2)原式=(100-1)2=10000-200+1=9801.22分析:此题根据条件容易证明BE» CFD,然后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角平分线的性质就能够证明结论.证明:; BF± AC, CE± A

15、B,/ BED=/ CFD=90 .在 BEDA CFD中,. BE» CFD,DE=DF.又 ; DE± AB, DF± AC,点D在/ BAC的平分线上.23分析:从图形看,GE, GD分别属于两个显然不全等的三角 形: GECffi GBD此时就要利用这两个三角形中已有的等量条 件,结合已知添加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方法不止一种,下面证 法是其中之一.证明:如图,过E作EF/ AB且交BC的延长线于F.在 GBD:RA GEF 中,/ BGD=Z EGF(对顶角相等),/ B=/ F(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又/ B=/ ACB=/ ECF=/ F,所以

16、 ECFM等腰三角形,从而EC=EF .又因为EC=BD ,所以BD=EF .由知 GB隽 GFE(AAS),所以GD=GE .24解:原式=(+ 1) X =,当=-1时,分母为0,分式无意义,故不满足;当=1时,成立,代数式的值为1.25分析:先由已知条件根据 SAS可证明 AB ACE,从而可 得/ ABF= / ACE,再由/ ABC= / ACBT得/ PBC= / PCB,依据等边 对等角可得PB=PC.证明:因为AB = AC,所以/ ABC= / ACB.又因为 AE=AF, / A= / A,所以 AB ACE(SAS),所以/ ABF= / ACE,所以/ PBC= / PCB,所以PB=PC.相等的线段还有 BF = CE, PF= PE, BE = CF.26 .解:设的速度为千米/ 时,则的速度为千米/时根据题意,得方程解这个方程,得经检验是原方程的根所以答:两人的速度分别为千米/ 时千米 /时27 .解:设前一小时的速度为千米/ 时,则一小时后的速度为1.5千米 / 时,由题意得,解这个方程得.经检验,=60是所列方程的根,即前一小时的速度 为60千米/时.28分析:(1)根据AD/ BC可知/ ADC=Z ECF,再根据E是 CD的中点可证出 ADA FCE,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可解答.(2)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判断出 AB=BF即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