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天平测质量_第1页
用天平测质量_第2页
用天平测质量_第3页
用天平测质量_第4页
用天平测质量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初三物理总复习辅导(四)实验指导第13页2008年5月用天平测质量1.2.上,取下橡皮垫圈。把,调节平衡螺母, O 称使首先把天平放在 _ 移到左端的 并观察 量过程中,通过 天平重新平衡。某同学用已调节好的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操作情况如上图所示,其中错误的是:八、1.2.七、用打点计时器探究匀速直线运动实验“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的实验目的是:此实验要进行多次实验,目的是为了关于打点计时上的知识点指导:1.打点计时器是利用电流的磁效应工作的;2.0.02秒;纸带上的“点”表示物 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两点间的距离表示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打出的纸带上的点:相邻两点间的时间间隔

2、为3.每一纸带上的点若分布均匀,表示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分布不均匀则表示物体 做变速直线运动。物体一定受平衡力的作用。4.二条纸带上的点若分布都均匀,则表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那条纸带上的两点间间距大的表示该过程中的速度较大。但各受平衡力作用。5.如图所示,图中三角形木块是用八、来调节物体沿木板下滑时做用弹簧秤测力、重力(略)运动的。九、1.用弹簧秤研究影响滑动摩察力的因素该实验中用弹簧秤拉着物体必须做运动,目的是2.某同学用在研究影响滑动摩擦 力的因素时做了如右图所示的 实验。(三次实验中,物体被 弹簧秤拉着都向右做匀速直线 运动) I 1 *掘末«木植分析比较图A和图B可得的初步结

3、论是:分析比较图B和图C可得的初步结论是:十、用弹簧秤研究二力平衡(力和运动的关系)静止匀速向上运动匀速向下运动加速向上运动加速向下运动(a)(b)(c)图10(d)(e)1.某同学通过实验研究物体受力情况与运动状态之间的关系。他在弹簧秤下悬挂一个 2牛的钩码,拉动钩码作直线运动,如上图所示,弹簧秤同时显示了钩码在各种运动 情况下受到的拉力。请根据实验现象及相关条件, 归纳得出初步结论。(1)由图 10( a)、(b)、(c)可知:(2)由图10( 4)和(e)可知: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平11. 做“研究杠杆平衡的条件”实验时,所用的器材有带刻度的杠杠杆的中点支在支架上,调节,使杠杆在杆、铁架台、

4、钩码、线(弹簧夹)和等。实验前,首先把衡。实验中如图所示,在杠杆的一端加上钩码后,通过,使杠杆在水平位置重新平衡,这是为了a2.在右图中,挂在 B点的两只相同的砝码质量均为50克。当弹簧秤在A点沿竖直向上的a方向拉时,杠杆平衡。这时弹簧秤的示数Fa=牛。若弹簧秤沿斜向上的 b方向拉时杠杆仍然平衡,则弹簧秤的示数Fb.Fa(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十二、1.研究液体压强 如图所示的实验可以得出:2.如图所示的实验可以得出:菲3li3.4.如图所示的实验可以得出:液体的压强产生的原因是液体因是因为液体;而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存在压强的原5.©(1)如上图所示可验证:当深度相同时

5、,同种液体内部压强与容器形状无关。(2)比较上图(b)和(C)可验证:,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大而增大。(3)比较上图(b)和(d)可验证:当深度相同时,(4)若在上图何中的容器内轻轻放入一木块, 压强计指针偏转的角度会增大。物质实验 序号金属块浸入体积浮力(牛)排开液体的重力(牛)甲1V/40. 50. 52V/21 . 01 . 03V2. 02. 0乙4V/40. 40. 45V/20. 80. 86V1 . 61 . 6与2( 2与3、1与3 )或4与5( 5与6、4与6)可知:(2) 分析上表中实验序号时,物体受到的浮力跟O可知: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有关。6.某同学用U型管压强计研究

6、液体内部压强规律,如图所示(四个烧杯中均装有水)1. 比较图(a)、(b)、(c)可得:2. 比较图(C)、(d)可得:7某同学用U型管压强计研究液体内部压强规律,如图所示( A烧杯中装水,B烧杯中 装盐水)。由图可知:。十三、研究浮力跟哪些因素有关1.如图为“研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装置,弹簧秤A下悬挂一体积为 V的金属块,弹簧秤 B下悬挂一空筒。某同学利用此装置进行实验。实验时他分别将金属 块浸入甲、乙两种液体中,并通过弹簧秤A的示数变化得到金属块受到的浮力,通过弹簧秤B的示数变化得到金属块排开液体的重力。下表记录的是实验测(或求) 的数据。(1)分析上表中实验序号(3)分析上表中还

7、可知:O3)分析比较图C和图D可以得出:4)分析比较图C和图E可以得出:5) 分析 比 较 图 C 和 图F 可 以 得 出2. 如果要研究:“浮力是否与物体的密度有关”则在实验时:1)对液体的选择要求是:2)对物体的选择要求是:其中ON为法线。实验时,当入射光为AO时, 反射光为 OD;当入射光为 这一现象可以初步说O光学实验十四、1 右图为研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 反射光为OB;当入射光为CO时,EO时,反射光为OF O从 明若把此装置中的小门向后转动一角度,则在小门上不能看到反射 光,这一现象表明 2.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作为平面镜的是 ,另外还有两枝相同的蜡烛、火柴和

8、 O 实验时,要注意观察比较 的大小;还要分别测出 的距离,并比较它们的大小,归纳出实验结论。实验时,要使镜后的蜡烛与镜前相同的蜡烛成的像完全重合,这 是为了3.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的实验中。在实验前,应首先观察并记下凸透镜的4.(1)如图811所示的实验装置中A是是。在组装和调试实验装置时,应使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跟烛焰的中心大致在使物距大于凸透镜的两倍焦距后,图 8 11要移动光屏找像。在移动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像的正、倒像的大、小像的虚、实像离凸透镜的距离大于2f小于2f大于f小于f当调整好凸透镜的位置, 过程中,眼睛要注意观察 在归纳实验结果时,要将从光具座上读出的物距和像距的值分别

9、跟凸透镜的相比较,并记录相应的成像情况。把实验中观察、测量、比较的结果填入下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这个像是像(选填“虚”或“实”)。当烛焰在凸透镜的焦点以内时,应从 (选填“光屏”或“烛焰”)一侧透过凸透镜观察像。研究平面镜成像规律:实验中用作为平面镜,这样做是为了实验时,在玻璃板前点燃一枝蜡烛后,用另一枝同样大小的 (填“点燃”或“未点燃”)的蜡烛放到玻璃板后的像的位置处,直到在玻璃前看去好象也点燃似的。这样做是为了 为了证明平面镜成的是实像还是虚像,可以用O放到像的位置处,并观察。实验中需要比较的是: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的 ;测量并加以比较的是 。如果

10、实验中无论移动未点燃的蜡烛都不能很好地与像的重合,原因可能是:的大小。5.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前首先要记下凸透镜的 O在组装和调试实验装置时,应使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与烛焰的中心大致在这是为了 O当调整好凸透镜的位置,使物距大于2倍焦距后,要移动光屏找像。在移动过程中,眼睛要注意观察在归纳实验结果时,要将从光具座上读出的物距和像距分别跟凸透镜的 相比较,并记录6.在右图中,凸透镜焦距为 10厘米,为了找到像的位置,光屏应在光具座的(选填“ 60-70 ”或“大于70”);保持厘米刻度范围内移动mpn 1|II 屮川命30 40 丹 fiC 70 30 90 ew透镜位置不变,当蜡烛在45厘米

11、刻度7.处时,移动光屏,在光屏上成像(选填“能”或“不能”在右图12中,凸透镜焦距为10厘米。保持透镜位置不变,当蜡烛在15厘米刻度 处时,为了在光屏的中心找到像,应调整光屏的,并将光屏向严严|戶門呵"”严叩"山冋 心腑 20 M 4050 60 7。80 90 cm|TO向移动(选填“远离透镜”或“靠近透镜”)O十五、热学实验1.使用温度计首先要观察和量范围是最小刻度为。如下图所示,此常用温度计的测C,此时它的示数为CoIiitfjgiSOPBSB2.右图所示是在某地昼夜四个不同时刻测得的气温数值,气象学规定这四个确定时刻测得的气温平均值叫做日平均温度。则这个地方的日平均

12、温度为Co这里一昼夜温差是Co某同3. 为研究液体吸收的热量是否与液体的种类有关, 学做如下实验: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盛有质 量和温度都相同的水和煤油,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 分别对它们加热,让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并记下 它们升高相同温度所需要的时间,如右图所示。观 察图中两钟表所表示的时间可知,对水加热所需要 的时间 对煤油加热所需要的时间(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这实验表 明八、电学实验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方法一:不用滑动变阻器为了得出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实验中,要求:接在MN之间 的导体(电阻);通过改变来改变导体两端。为了得出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实验中,要求:接在MN之

13、间 的导体(电阻) ;而MN之间的 要保持不变。1.2.方法二:使用滑动变阻器例:某同学用实验方法研究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实验电路如图所示:其中R1是一个电阻箱。为了得出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实验中需要控制不变,这时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_。为了得出电流与电阻的关系,这时滑动变阻器的作。如果R1从10欧改为中需要改变实验 用是20欧,则滑动变阻器应向移动I©-世H二、伏安法测电阻1.实验原理:根据欧姆定律得:2.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改变待测电阻两端电压和通过它的电 流,进行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来减小误差。3. 实验电路图:在 伏安法测电阻”实验电路中,图2是电路图,图3是实物示意图。图32中的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应置于变阻器的 端(填a”或b”。 伏的量程;电流表应选 安的量程。(估计待测电阻0.6OOO图4闭合电键前电流表示 闭合电键后电流表指3伏,其原因是:如右图是用来研究导体电阻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电路图:A、B、C、D是四根导体,其中 A B和D均为镍铬團1A 涉 C a电键闭合前,图3.电压表应选_约10欧)根据图2所示的电路图,将图 3中的实物用导线连接起来。 当电压表示数为2.4伏时,电流表示数为 0.26安, 请在图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