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标-安防监控监理方案(细则)_第1页
技术标-安防监控监理方案(细则)_第2页
技术标-安防监控监理方案(细则)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某某信息系统工程监理案安防监控系统监理案某某2005年10月14日、监理工程概况1、工程名称:某某信息系统工程一一安防监控系统2、工程地点:3、建设单位:4、设计单位:5、承建单位:6、监理单位:某某、监理计划编制依据1GB10408.1入侵探测器通用技术条件2GB10408.2超声波入侵探测器3 GB10408.3微波入侵探测器4 GB10408.4主动红外入侵探测器5 GB10408.5被动红外入侵探测器6 GB10408.6微波和被动红外复合入侵探测器7 GB10408.7超声波和被动红外复合入侵探测器8GB/T10408.8振动入侵探测器9GB15209磁开关入侵探测器10GB1266

2、3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11GB50198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12GB15207视频入侵报警器13GB/T16677报警图像信号有线传输装置14GB50348 -2004安全防工程技术规15GB10408.1入侵探测器通用技术条件16GB12663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17GB50198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18GB15207视频入侵报警器19GB/T16677报警图像信号有线传输装置20GA/T74-2000安全防系统通用图形符号21GA/308-2001安全防系统验收规则22GB50348-2004安全防工程技术规23GA/T367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技术要求24GA

3、/T368入侵报警系统技术要求三、监理案1 .审核投标文件中的技术案对某某信息系统工程安防监控系统的投标文件进行仔细审核对详细的案论述进行分析,使安全防系统稳定可靠运行及保安工作人员有良好的工作环境,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 量。2 .审核施工案及进度对某某信息系统工程安防监控系统的施工案进行仔细审核。对详细的施工案进行分析,审核施工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3 .对进场材料进行检验检验工程所用材料,其规格、型号、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并有 出厂合格证;开箱检查工程所用设备、装备均的规格、型号、数量是 否符合设计要求,检查附件、备件和技术文件是否齐全;检查工程所 用材料、设备、装置的储

4、存环境和法及装卸搬运式是否符合产品说明 书的规定,安装位置和安装式是否符合设计规定或产品说明书的要 求;所有隐蔽工程必须有现场施工记录或相应资料 ,并由建设单位代 表签字。4 .对施工过程进行监理审核安全防系统的施工案和施工计划,检验并确定所选择和购买 的设备和材料是否为原装正品, 检查监督系统施工的规性,检查设备 的物理安装情况,检查隐蔽工程的施工质量,检查各种线缆的汇聚设 计和施工,设计变更时是否有设计单位的变更通知或签证, 施工单位是否做出施工组织设计5 .施工完毕后对相关参数进行测试界防越报警装置系统监理案(1)系统功能对封闭式管理的区域界设置防越探测装置, 并与安全监控中心联 网使用

5、,采用电子地图,配置声光提示,及时发现非法越界者并能及 时显示报警路段和报警时间,自动记录与保存报警时间。有需要的小 区,还可增设闭路电视实时监控,与界防越系统联动。(2)系统构成系统由安装在设防界上的探测器(或传感线缆)、报警接收/通信主机及传输电缆组成。报警接收/通信主机安装在物业管理中心。接收探测器报警信号, 显示发生警情的路段、时间,对界进行分区布撤防。图4.3为界防越报警装置框图。探| 传感线缆测器 L1一报警接收/通信主机至安全监控中心(3)系统设备基本要求1)系统设备的安全性要求如下: 装置设备应符合相关产品标准的安全性规定; 装置设备任部分的机械结构应有足够的强度,并能防止由于

6、结构不稳定、移动、突出物和锐边造成对人员的损伤; 探测器和传感线缆应具有防水、防尘、防震、防拆功能。2)系统设备的可靠性 系统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MTBF )不应小于5000小时; 发生入侵时,在安全监控中心接到报警时间W秒;10 安全监控中心以声光显示故障状态。3)系统设备环境的适应性 报警装置所使用的设备应符合 GB/T15211报警系统环境试 验的要求; 安装在室环境中的报警装置的工作温度为 5C50 C,相对 湿度小于90 %。安装在室外环境(含阳台上)的报警装置的工作温 度为25 C55 C,相对湿度小于100 %; 报警装置应根据环境的电磁波及声、振动等干扰源的测量情况,选用符合要

7、求的设备; 报警装置的电磁兼容性应符合 GA/T368入侵报警系统技术 要求的要求; 报警装置的电源装置应符合 GB/T15408报警系统电源装置 、测试法和性能规的规定。4)系统设备连接线缆应满足室外远距离传输的环境和技术性能要求。(4)系统设备的安装要求 探测区底座和支架应固定牢靠; 传感线缆的固定构架应牢靠; 导线的外接部分不得外露,并留有适当余量; 系统应做接地保护; 报警装置安装前,建筑工程应完成预埋管、预留件等工作,并 通过验收合格; 各类设备产品应进行进场验收,查验出厂合格证、产地证、产 品技术资料,对于实行可证和安全认证的产品, 应有产品可证和安全 认证标志。外观检查应有铭牌、

8、附件齐全、电气接线端子完好,表面 无缺损,涂层完整。(5 )系统检测 检查系统组成部分,如探测器(传感线缆)、接警主机等设备, 保证正常工作; 检查系统布、撤防、报警功能; 对与闭路电视系统联动的检查联动功能。闭路电视监控系统(1)系统功能在区域的主要出入口、主要通道、停车场、电梯轿厢及公建的重 要部位安装摄像机进行监控,安全监控中心自动/手动切换系统图像, 对摄像机云台及镜头进行控制,并对重要部位进行长时间录像。 在需 要时,系统可与界防越等保安系统联动。(2)系统构成系统由摄像、传输、监视及控制等四个主要部分组成。当需要记 录监视目标的图像时,应设置录像装置。在监视目标的同时,当需要 监听

9、声音时,可配置声音传输,监听和记录系统。图4.4为闭路电视监控系统框图。(3)系统设备基本要求1)系统报警装置的安全性要求如下: 装置设备应符合相关产品标准的安全性规定; 装置设备任部分的机械结构应有足够的强度,并能防止由于结 构不稳定、移动、突出物和锐边造成对人员的损伤; 报警装置应有防触电保护。2)系统报警装置的可靠性 系统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MTBF )不应小于5000小时; 发生入侵时,在安全监控中心接到报警时间W秒;10 安全监控中心以声光显示故障状态。3) 系统报警装置的环境适应性 报警装置所使用的设备应符合 GB/T15211报警系统环境试 验的要求; 安装在室环境中的报警装置的

10、工作温度为5C50 C,相对湿度小于90 %。安装在室外环境(含阳台上)的报警装置的工作温 度为25 C55 C,相对湿度小于100 %; 报警装置应根据环境的电磁波及声、振动等干扰源的测量情况,选用符合要求的设备; 报警装置的电磁兼容性应符合 GA/T368入侵报警系统技术 要求的要求; 报警装置的电源装置应符合 GB/T15408报警系统电源装置 、测试法和性能规的规定。4) 系统设备的连接线缆连接线缆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满足室外远距离传输图像和控制 信号传输的要求。(4) 系统设备安装要求系统设备的安装要求应符合:GB50198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3.13.5的规定。(5 )系

11、统检测系统的工程验收应遵照 GB50198-94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四、质量控制要点1、系统设施的工作环境温度应符合下列要求:寒冷地区室外工作的设施:40+35 °C其它地区室外工作的设施:10+55 C室工作的设施:5+40 C2、系统采用设备和部件的视频输入和输出阻抗以及电缆的特性阻抗均应为75 Q,音频设备的输入、输出阻抗应为高阻抗或 600 Q;3、 图象质量可按五级损伤制评定,图象质量不应低于4分,相对应4分图象质量的信噪比应符合下表的规定(单位:信噪比(dB)指标项目黑白电视系统彩色电视系统随机信噪比3736单频干扰4037电源干扰4037脉冲干扰37314、镜

12、头的焦距应根据视场大小和镜头与监视目标的距离确定,并按下式计算:式中 F 焦距(mm ); A象场高(mm );L 物距(mm ); H视场高(mm )。摄取固定监视目标时,可选用定焦距镜头;当视距较小而视角较 大时,可选用广角镜头;当视距较大时,可选用望远镜头;当需要改 变监视目标的观察视角或视角围较大时,宜选用变焦距镜头。1、摄像机宜安装在监视目标附近不易受外界损伤的地,安装位置不 应影响现场设备运行和人员正常活动。安装的高度,室宜距地面 2.55m ;室外应距地面3.510m,并不得低于3.5m。2、传输距离较近,可采用同轴电缆传输视频基带信号的视频传输式。当传输的黑白电视基带信号,在

13、5MHz点的不平坦度大于3dB 时,宜加电缆均衡器;当大于 6dB时,应加电缆均衡放大器。当传 输的彩色电视基带信号,在 5.5MHz点的不平坦度大于3dB时,宜 加电缆均衡器;当大于6dB时,应加电缆均衡放大器。3、同轴电缆在满足衰减、屏蔽、弯曲、防潮性能的要求下,宜选用 线径较细的同轴电缆,光缆的选择应满足衰减、带宽、温度特性、物理特性、防潮等要求。4、当电缆与其它线路共沟(隧道)敷设时,其最小间距应符合下表的规定。种类最小间距220V交流供电线0.5m通讯电缆0.1m当采用架空电缆与其它线路共杆架设时,其两线间最小垂直间距应符合下表的规定;种类最小垂直间距110kV电力线2.5m1kV以

14、下电力线1.5m广播线1.0m通信线0.6m电缆与电力线平行或交叉敷设时,其间距不得小于0.3m ;与通讯 线平行或交叉敷设时,其间距不得小于 0.1m。5、 监控室的使用面积应根据设备容量确定,宜为 1250川;监控 室的地面应光滑、平整、不起尘。门的宽度不应小于 0.9m,高度不 应小于2.1m。6、监控室的温度宜为1630 C,相对湿度宜为 30%75%。7、监控室的电缆、控制线的敷设宜设置地槽;当属改建工程或监控室不宜设置地槽时,也可敷设在电缆架槽、电缆走道、墙上槽板,或米用活动地板。&系统的供电电源应采用220V、50Hz的单相交流电源,并应配置 专门的配电箱。当电压波动超出

15、 +5%一10%围时,应设稳压电源 装置。稳压装置的标称功率不得小于系统使用功率的 1.5倍。9、系统的接地,宜采用一点接地式。接地母线应采用铜质线。接地线不得形成封闭回路,不得与强电的电网零线短接或混接; 系统采用 专用接地装置时,其接地电阻不得大于 4Q;采用综合接地网时,其 接地电阻不得大于1 Q。10、 防雷接地装置宜与电气设备接地装置和埋地金属管道相连,当 不相连时,两者间的距离不宜小于 20m。11、 摄像机安装前应按下列要求进行检查:将摄像机逐个通电进 行检测和粗调,在摄像机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后,可安装 ;检查云台的 水平、垂直转动角度,并根据设计要求定准云台转动起点向;检查摄 像

16、机防护套的雨刷动作;检查摄像机在防护套紧固情况;检查摄像机 座与支架或云台的安装尺寸。12、从摄像机引出的电缆宜留有1m的余量,不得影响摄像机的转 动。摄像机的电缆和电源线均应固定,并不得用插头承受电缆的自重。13、电缆的敷设应符合下列要求:电缆的弯曲半径应大于电缆直径 的15倍;电源线宜与信号线、控制线分开敷设;室外设备连接电缆 时,宜从设备的下部进线;电缆长度应逐盘核对,并根据设计图上各 段线路的长度来选配电缆。宜避免电缆的接续;当电缆接续时应采用专用接插件14、 架设架空电缆时,宜将电缆吊线固定在电杆上,再用电缆挂钩 把电缆卡挂在吊线上;挂钩的间距宜为 0.50.6m。根据气候条件, 每

17、一杆档应留出余兜。墙壁电缆的敷设,沿室外墙面宜采用吊挂式;室墙面宜采用卡子式。墙壁电缆当沿墙角转弯时,应在墙角处设转角 墙担。电缆卡子的间距在水平路径上宜为 0.6m ;在垂直路径上宜为 1m。15、敷设光缆时,其弯曲半径不应小于光缆外径的 20倍。光缆的 牵引端头应作好技术处理;可采用牵引力自动控制性能的牵引机进行 牵引。牵引力应加于加强芯上,其牵引力不应超过150kg ;牵引速度 宜为10m/min ;次牵引的直线长度不宜超过 1km。16、架空光缆应在杆下设置伸缩余兜,其数量应根据所在冰凌负荷 区级别确定,对重负荷区宜每杆设一个;中负荷区 23根杆宜设一 个;轻负荷区可不设,但中间不得绷

18、紧。光缆余兜的宽度宜为1.52 2m ;深度宜为0.20.25m。17、 引入、弓I出房屋的电(光)缆,在出入口处应加装防水罩。向 上引入、引出的电(光)缆,在出入口处还应做滴水弯,其弯度不得 小于电(光)缆的最小弯曲半径。电(光)缆沿墙上下引入、引出时 应设支持物。电(光)缆应固定(绑扎)在支持物上,支持物的间隔 距离不宜大于1m。18、所有接地极的接地电阻应进行测量;经测量达不到设计要求时,应在接地极回填土中加入无腐蚀性长效降阻剂;当仍达不到要求时,应经过设计单位的同意,采取更换接地装置的措施 。19、系统的工程施工质量应按施工要求进行验收, 检查的项目和容应符合下表的规定。施工质量检查项目和容项目容抽杳百分数(%)摄像机1、设置位置,视野围2、安装质量3、镜头、防护套、支承装置、云台安装质量与紧固情况101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