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六校联合会2020届高三第二次素质测试理综化学试题_第1页
安徽省六校联合会2020届高三第二次素质测试理综化学试题_第2页
安徽省六校联合会2020届高三第二次素质测试理综化学试题_第3页
安徽省六校联合会2020届高三第二次素质测试理综化学试题_第4页
安徽省六校联合会2020届高三第二次素质测试理综化学试题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安徽省六校联合会2020届高三第二次素质测试理综化学试题1 ,北宋本草图经中载有:绿矶形似朴消(Na2SO4 10H2。)而绿色,取此一物置于铁板上,聚炭,封之囊袋,吹令火炽,其矶即沸,流出色赤如融金汁者,是真也。”下列对此段话的理解正确的是A.朴消是黑火药的成分之一B.上述过程发生的是置换反应C.此记载描述的是鉴别绿矶的方法D.色赤”物质可能是单质铜【答案】C【解析】【分析】由信息可知,绿矶为结晶水合物,加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氧化铁,Fe元素的化合价升高,S元素的化合价降低,以此分析。【详解】A.朴消是Na2SO4 10H2O,而黑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的组成是“一硫(硫粉)二硝石

2、(即KNO 3固体)三碳(木炭粉),故A错误;B.绿矶为结晶水合物,加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氧化铁,Fe元素的化合价升高,S元素的化合价降低,不是置换反应,故 B错误;C. FeS。4 7H2。分解生成氧化铁、二氧化硫、三氧化硫,三氧化硫与水结合生成硫酸, 则流出的液体中含有硫酸,现象明显,是鉴别绿矶的方法,故 C正确;D. Fe的氧化物只有氧化铁为红色,则“色赤”物质可能是FezQ,故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金属及化合物的性质,把握习题中的信息及发生的反应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应用,易错点 A,黑火药的成分和芒硝不 同。2.有机物X的结构简式如图

3、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O OHA. X的分子式为 Ci3H 10。5B. X分子中有五种官能团C. X能使澳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D. X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共平面【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由结构简式,X的分子式为 Cl3H10。5,故A正确;B. X分子中有竣基、羟基、默基、碳碳双键四种官能团,故B错误;C. X分子中有碳碳双键,X能使澳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故 C正确;D. X分子中有11个碳是sp2杂化,平面三角形结构,与它相连的碳共面,有 2个碳是sp3杂化,可以通过旋转后共面,X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共平面,故 D正确;故选Bo【点睛】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把握官能团与

4、性质、有机反应为解答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结构及对称性判断,难点 D,抓住共面的条件,某点上相连的原 子形成的周角之和为 360。,易错点B,苯环不是官能团。3. 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 46g乙醇中存在的共价键总数为7NaB. 34g硫化氢在足量的氧气中燃烧转移电子总数为8NaC.标准状况下,22.4LHF含有的原子数为 2NaD . 64gCaC2晶体中阴离子和阳离子总数为2Na【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每个乙醇分子有 5个C-H键、1个C-C、1个C-O键、1个O-H键,46g乙醇中存在 的共价键总数为 8Na ,故A错误;B. 2

5、H2S+3O2=2SO2+2H2O, 1mol硫化氢转移 6mol电子,34g硫化氢在足量的氧气中燃烧转移电子总数为6Na,故B错误;C.标准状况下,22.4LHF是液态,不能用气体摩尔体积计算物质的量,故C错误;D . CaC2由Ca"和C22一构成,64gCaC2晶体中阴离子和阳离子总数为2Na,故D正确;故选Do4.下列对实验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选项操作现象解释A将铜粉加入Fe2(SO4)3溶液中溶液艾盅金属铁比铜活泼B铜与浓硫酸共热有灰白色固体生成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和吸水性C氧化铁溶于足量HI溶液溶液呈棕黄色Fe3+呈棕黄色D向待测液中加 入适量的NaOH溶液,将湿润的红色石蕊

6、试纸放在试管口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未艾监待测液中不存在NH4+A. AB. BC. CD. D【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二者反应生成硫酸铜、硫酸亚铁,只能说明铁离子氧化性大于铜离子,不能比较金 属性;要证明金属铁比铜活泼,要将铁放入硫酸铜等溶液中,故 A错误;B.铜与浓硫酸共热有灰白色固体生成,说明生成了无水硫酸铜,铜被氧化,硫酸具有氧化性,硫酸铜从溶液中析出时应是CuSCO - 5H2O,是蓝色固体,现变成白色,是无水硫酸铜,说明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故 B正确;C.氧化铁溶于足量 HI溶液,Fe2Q+ 6H+ 2I = 2Fe2+ I 2+ 3H2O ,生成的碘溶于水 也呈黄色,故C

7、错误;D.俊根离子与氢氧化钠在加热条件下能反应生成氨气,氨气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变蓝,这是氨气的特征反应,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未变蓝,也可能是溶液太稀,没有得到氨气,无法确定待测液中是否存在NH4+,故D错误;故选Bo5. X、Y、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元素W分别与元素 X、Y、Z结合形成质子数相同的甲、乙、丙三种分子。反应是工业制硝酸的重要反应,乙与丙的混合物不能用玻璃瓶盛装。上述物质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甲是易液化气体,常用作致冷剂B.可以用甲在一定条件下消除丁对环境的污染C.甲、丙分子可以直接化合生成离子化合物D. 丁是一种红棕色气体,是大气主要污

8、染物之一【答案】D【解析】【分析】X、Y、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元素W分别与元素 X、Y、Z结合形成质子数相同的甲、乙、丙三种分子,则W为H元素。反应是工业制硝酸的重要反应,乙与丙的混合物不能用玻璃瓶盛装,乙是H2Q丙是HF, Z的单质是F2, Y是Q,甲是NH, 丁中NQ【详解】A.甲为NH,氨气易液化,挥发吸收大量的热量,常用作致冷剂,故 A正确;B. 6NO+4NH3=5N2+6H2O,产生无污染的氮气和水,可以用甲在一定条件下消除丁对环境的污染,故 B正确;C.甲为NH3、丙为HF ,甲、丙分子可以直接化合生成离子化合物NHF,故C正确;D. 丁是NO是一种无色气体,是

9、大气主要污染物之一,故 D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无机物推断,结合题干信息及转化关系推断物质组成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常见元素化合物性质,试题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及逻辑推理能力,易错点D,反应是工业制硝酸的重要反应,说明生成的丁是NO不是NO。6.常温下,将1molCaC2O4粉末置于盛有500mL蒸储水的烧杯中,然后向烧杯中加入Na2CO3固体(忽视溶液体积的变化)并充分搅拌,加入Na2CO3固体的过程中,溶试卷第21页,总19页液中Ca2+和CO32-的浓度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a=5.6B.常温下,Ksp(CaC2O4)>Ksp(CaCO3)C.

10、b点对应的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为c(C2O42-) < c(CO 32-)D.若使1molCaC2O4全部转化为 CaCO3,至少要加入 2.12molNa 2CO3【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 . c(CO32-)=7.0 1O-5mol L 1 时,c(Ca2+)=4.0 10-5mol L 1,Ksp(CaCO3)=7.0 10-5X4.0 10-5=2.8 M0-9,当 c(Ca2+)=5.0 1O-5mol L 1 时,aM0-5moi L91=c(CO32-)=r =5.6 10-5mol L 1,a=5.6,故 A正确;5.0 10B. 1molCaC2O4粉末置于

11、盛有500mL蒸储水的烧杯中,然后向烧杯中加入Na2CO3固体(忽视溶液体积的变化)并充分搅拌,CaC2O4和CaCO3之间能转化,是改变离子的浓度,使沉淀的转化平衡向不同的方向移动,不能判断Ksp(CaC2O4)和Ksp(CaCO3)的大小,故B错误;C.从图中当c(CO32-)在0a时,溶液为CaC2O4的饱和溶液,c(C2O42-)的最大值为5.6 10-5mol Li b点对应的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为c(C2O42-) vc(CO32-),故C正确;D,若使1molCaC2O4全部转化为 CaCO3,则此时溶液中 c (C2O42-) =1mol =2mol L0.5L1,根据 Ksp

12、 (CaC2O4)=c (Ca2+) c (C2O42-) =5.0X10-5X5.0 >10-5,可知此时溶液中 c (Ca2+) =1.25x 10-9mol L 1,而根据 Ksp (CaCO3) =2.8 40-9可知溶液中的 c (CO32 )9=2.240mol L 1x 0.5L=1.12mol ,2.8 10 0 = 2.240mol L 1,故溶液中 n (CO321.25 10 9而还有生成的1mol碳酸钙,故所需的碳酸钠的物质的量n=1.12mol+1mol=2.12mol ,故D正确;故选Bo【点睛】本题考查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把握图象分析、Ksp计算、平衡常数

13、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选项D为解答的难点,碳酸根有两部分,沉淀的和溶 解的两部分,要利用 Ksp进行计算。7 .苯甲酸在水中的溶解度为:0.18g (4C)、0.34g (25C)、6.8g (95C)。某苯甲酸晶体 中含少量可溶性杂质 X和难溶性杂质 Y。现拟用下列装置和操作进行提纯:装置:甲乙丙操作:常温过滤趁热过滤加热溶解结晶洗涤、干燥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用甲装置溶解样品,X在第步被分离8 .用乙装置趁热过滤,Y在第步被分离C.用丙装置所示的方法结晶D.正确的操作顺序为:一一一一【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A.苯甲酸在水中白溶解度为 0.18g (4C),

14、、0.34g (25C)、6.8g (95C)用甲装置溶解样品,Y末溶,X溶解形成不饱和溶液,苯甲酸形成热饱和溶液,X在第步被分离到溶液中,故A正确;B.乙是普通漏斗,不能用乙装置趁热过滤,且过滤装置错误,故 B错误;C.根据苯甲酸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应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结晶,故 C错误;D.正确的操作顺序为:加热溶解:X和苯甲酸溶解趁热过滤:分离出难溶物质Y结晶:苯甲酸析出 常温过滤:得到苯甲酸,X留在母液中洗涤、干燥,得较纯的苯甲酸,正确的顺序为一一一一,故D错误;故选Ao8.治疗帕金森病的新药沙芬酰胺的合成方法如下:已知:CH3CN在酸性条件下可水解生成CH3COOH 。CH2=CH

15、-OH 和CH 300H 均不稳定。(1)C生成D的反应类型为 。G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 。B的名 称为。(2)沙芬酰胺的结构简式为。(3)写出反应(1)的方程式 。分析反应(2)的特点,写出用福尔马林浸制生物标本的反应原理的方程式 (蛋白质的结构用|表示)。MHiOOOM(4)H是F相邻的同系物,H的苯环上有两个处于对位的取代基,符合下列条件的H的稳定的同分异构体共有 种。苯环上仍然有两个处于对位的取代基;能与NaOH溶液反应;(5)下图是根据题中信息设计的由丙烯为起始原料制备B的合成路线,在方框中补全必要的试剂和中间产物的结构简式 (无机试剂任选,氧化剂用0表示,还原剂用H表示, 连续氧化

16、或连续还原的只写一步)。【答案】取代反应醛基和醛键丙氨酸CH 3CH0+NH 3+HCN CH 3CH ( NH 2)【解析】【分析】CH3CHO、NH3、HCN 和水在一定条件下合成 A,反应为:CH3CHO+NH 3+HCNR CH 3CH(NH2) CN+H2O,结合信息CH3CN在酸性条件下可水解生成 CH3COOH ,得A为H?NCM.一N ,水解后生成人,0H,中和后得到h3c0H2N0和CH3OH发生取代反应生成 C, C为 )h3c0-h2n01为) ,E和F生成G , G为I)、HjC川出一产h2n0B,B 为')口、,与 SOC12H&COH,C与NH3反应

17、生成D, D-ch3,G和D反应生成kJ*0【详解】 h2n0(1) C 为一(,C 与H3cCH3r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G为J"1 。h2n0NH3反应生成D, D为 >, C生成D的H和"也,G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醛基和醍键。B,最加氢生成h2no为/(,B的名称为丙氨酸。H3cOH故答案为:取代反应;醛基和醛键;丙氨酸;(3)反应(1)的方程式 CH3CHO+NH 3+HCNR CH 3CH (NH2) CN+H 2。分析反应(2)的特点,醛基和氨基反应生成碳氮双键和水,使蛋白质变性,用福尔马林浸制生物标本的反应原理的方程式+H2O。+HCHO故答案为:CH3C

18、HO+NH 3+HCN CH 3CH (NH2) CN+H2O;COOH+HCHO>+H2O;COOH(4) H 是 F HOAchO相邻的同系物,H比F多一个碳原子,H的苯环上有两个处于对位的取代基,苯环上仍然有两个处于对位的取代基,能与NaOH溶液反一种,共5种;故答案为:5;(5)根据题中信息设计的由丙烯为起始原料先与澳发生加成反应,得1, 2-二澳丙烷,水解后生成1, 2-丙二醇,氧化后生成CHa-C-COOH .甘刀匕,玻基可与NH3反应,最后与氢气加成可得产品,故答案为:Br?NaOH,州KJ|OCHjCH = CHj-CHiCHBrCHjBr - CHXHOHCHjOH C

19、HS C COOHCDnhi酸礼CHa-C-COOH ?JI XHCTbCH NHj I COOHBr2NaOH , HjOCHjCH = CHj - CHjCHBKHjBf CHiCHOHCH.OHCH)C COOHOOn HiCHj-C-COOH 四* CHjCH (XHj ) COOH XH9.某地有软镒矿(主要成分 MnO 2,含少量 SiO2和Al 2O3)和闪锌矿(主要成分 ZnS , 含少量FeS、CuS和CdS)两座矿山。综合利用的工艺如下,主产品是通过电解获得 的锌和二氧化镒,副产品为硫磺、少量金属铜和镉。生产中除矿石外,只需购入少量的硫酸和纯碱。丁 M带L曲鼐状铜,疆物更口

20、 t .FdCHih AMJHhMn5 制 Zd(1)以FeS为例,写出生成硫磺的反应方程式 。(2)回收的硫磺可用于制取石硫合剂:在反应器内加水使石灰消解,然后加足量水,在 搅拌下把硫磺粉慢慢倒入,升温熬煮,使硫发生歧化反应,先得到白色浑浊液,进一步反应得粘稠状深棕色液体,并残留少量固体杂质。制备中先得到的白色浑浊物是,残留的固体杂质可能是 。写出物质 A和B的化学式 、。(4)不在滤液n中直接加入Na2CO 3的原因是 。(5)电解时的阴极材料为 ,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6)已知 H2CO3 的 Ka1=4X10-7, Ka2=5X10-11,则浓度均为 0.5mol/L 的 W2CO3

21、 和NaHCO 3的混合溶液的 pH约为(lg4=0.6 , lg5=0.7 ),溶液中含碳微粒的浓 度从大到小的顺序为 向此溶液中不断滴加 1mol/L稀HCl时,溶液中c(CO32-) 的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请在图中画出溶液中其它含碳微粒浓度变化的曲线。0 V (HCI) AnL【答案】3MnO2+2FeS+6H2SO4=3MnSO4+Fe2 (SO4)3+2S J +6HOCaSO3 CaCO3或(和)CaSO4Zn MnO2 防止带入Na+等杂质纯锌(或Zn)Mn 2+2H 2O-2e-=MnO 2+4H +10.3HCO3-> CO32-> H2cO3 (或 CO2)【分

22、析】(1)步骤中,软镒矿、闪锌矿粉与硫酸溶液共热时析出硫的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例如:MnOZnS+2HSO=MnSGZnSO+Sj +2H2O, Mn(M酸性溶液中分别和 CuS和 FeS 发 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MnO+CuS+2HSO=MnS0CuSO+Sj +2H2Q MnO+2FeS+6HSQ=Fe2(SO) 3+3MnS©2Sj +6H2O;(2)硫发生歧化反应,生成低价硫化物如 CaS等和高价硫的含氧酸盐如CaS9及其氧化产物CaSO等;(3)滤液1中加入金属锌是为了回收金属,回收金属的主要成份为Cu、Cd;物质B中MnO,其作用是将Fe"氧化为Fe3+;(4

23、)再加入Zn (OH 2等再调节溶液pH,使Fe"、Al "转化为沉淀而除去,并且不能引入杂质,另外物质可以是 Zn (OH 2、Mn(OH 2、ZnCO、MnCOl?难溶固体;故不用 N%CO的原因是防止带入 Na+等杂质;(5)阳极M吊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 MnO;(6) 0.5mol/L 的NazCO和NaHCO的混合溶液中,CQ2-水解大于 HCO,据此可以判定混合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NaCO和NaHCO的混合溶液显碱性,以碳酸钠水解为主,根据水解平衡常数、 碳酸的 Q可以计算出c (OH),进而求出c (hf),从而求出pH; NaCO 和NaHCO的混合溶

24、液不断滴加 1mol/L 稀HCl时,先发生CO2-+H=HCO,再发生HCO+H=HCO,溶液中c(CO32-)的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 浓度先增大后变小,据此画图。【详解】(1) MnO在酸性溶液与FeS反应生成硫酸铁、 硫酸镒、S与水,生成硫磺的反应方程式3MnO2+2FeS+6H2SO4=3MnSO4+Fe2 (SO4)3+2SJ+6HO。故答案为:3MnO2+2FeS+6H2SO4=3MnSO4+Fe2 (SO4)3+2SJ+6HO;(2)在反应器内加水使石灰溶解,然后加足量水,在搅拌下把硫磺粉慢慢倒入,升温熬煮,使硫发生歧化反应,生成低价硫化物如CaS等和高价硫的含氧酸盐如 CaSO

25、3、及其氧化产物CaSO4等,先得到白色浑浊液, 进一步反应得粘稠状深棕色液体,并残留少量固体杂质。制备中先得到的白色浑浊物是CaSO3 ,残留的固体杂质可能是CaCO3或(和)CaSO4o故答案为:CaSO3 ; CaCO3 或(和)CaSO4;(3)滤液1中加入金属锌是为了回收金属,回收金属的主要成份为Cu、Cd;物质B中MnO2,其作用是将Fe2+氧化为Fe3+;物质A和B的化学式Zn、MnO2。故答案为:Zn; MnO2;(4)再加入Zn (OH) 2等再调节溶液pH,使Fe3小、Al 3+转化为沉淀而除去,并且不能引入杂质,不在滤液n中直接加入Na2CO3的原因是防止带入 Na+等杂

26、质。故答案为:防止带入 Na+等杂质;(5)电解时的阴极材料为纯锌(或Zn),阳极Mn2+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MnO2,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Mn2+2H2O-2e-=MnO 2+4H+。故答案为:纯锌(或 Zn); Mn2+2H2O-2e-=MnO2+4H+ ;c(HCO3-)c(OH-) _ c(HCO3-)c(OH-) c(H+)cg2-)"CO;-)c(H+)(6)已知 H2CO3 的 Ka1=4X10-7, Ka2=5X10-11,得的水解常数为:Kw,则浓度均为 0.5mol/L的Ka2 o .、1014,Na2CO3 和 NaHCO3 的混合溶液中 c( HCO3 )

27、=c( CO32),即 c(OH )=1T =2x10 4,5 10pH=-lg5 X0-11=10+lg2=10.3; 0.5mol/L 的 Na2CO3 和 NaHCO3 的混合溶液中,CO32-水解 大于HCO3-电离,溶液中含碳微粒的浓度从大到小的顺序为;HCO 3->CO32-> H2CO3 (或CO2);向此溶液中不断滴加1mol/L稀HCl时,先发生 CO32-+H+=HCO3-,再发生HCO3-+H+=H2cO3,溶液中c(CO32-)的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浓度先增大后变小,H2CO3Mild0¥ IK3I Ml故答案为:10.3; HCO3->CO

28、32->H2CO3 (或 CO2);在CO32-+H+=HCO3-后逐渐增大,其含碳微粒浓度变化的曲线。本题考查混合物分离提纯的综合应用及物质制备实验,把握简化流程中的反应、混合物分离方法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难点(6)向此溶液中不断滴加 1mol/L稀HCl时,先发生CO32-+H+=HCO3-,再发生HCO3-+H+=H2c。3,根据离子浓度 的变化,作图。10.废铝催化剂中含铝5-6% ,碳93-94% ,铁1-2% ,铜0.1-0.2%以及锌等杂质。在实验室中探究采用废铝催化剂制备无水氯化铝,具体流程如下:已知:Pd2+、Cu2+、Zn2+等离子均可与氨水生成M

29、(NH 3)nx+离子,其中Pd(NH 3)22+在盐酸中能以Pd(NH 3)2C1 2黄色晶体的形式析出。灼烧铝碳时使用的主要仪器有:酒精灯、玻璃棒、 (支持仪器省略)。王水溶 解过程中会生成 NOCl , NOCl的结构式为。(2)是否进行虚线方框内的操作,对提高铝的回收率至关重要,其主要原因是 。(3)最后焙烧之前若不烘干,所得产品中会混有 杂质。(4)可用 化学放大”法测定样品中的微量Fe3+:在酸性介质中加入过量的KI后用CCl4萃取,分去水相后,用肿(N2H4)的水溶液进行还原并反萃取,还原过程中有无污染 的气体生成。再用过量的Br-将反萃取出的I-氧化成IO3-,煮沸除Br2后,

30、加入过量的KI ,酸化后用Na2s2O3标准液进行滴定。经上述步骤后,样品含量的测定值放大 了 倍,写出还原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假定萃取达到平衡时,10mL萃取剂萃样品在水和萃取剂中的总浓度比为1 : 80, 50mL的水溶液样品,用取,萃取后溶液中残留的样品浓度为原溶液的 倍(用分数表示)。完成萃取和反萃取操作,必须选用的仪器有 (填标号)。【答案】即禺 O=N-ClFe(OH)3为胶状沉淀,对Pd(NH 3)22+具有很强的吸附作用,若不进行此操作,Pd(NH 3)22+的吸附损失大PdO 6N2H4+2l2=4I-+N2f +4H1/17 B废铝催化剂经烘干后,在700 c的高

31、温下焙烧,C、Fe、Pd、有机物被氧气氧化生成氧化物,向氧化物中加入王水,滤渣中含有Pd、SiO2,二氧化硅不溶于王水,但 Pd能溶于王水生成溶液,同时生成气体,加入浓氨水调节溶液 pH,铝转变为可溶性Pd (NH3)22+,使铁全部沉淀,溶液中加入盐酸酸析得到沉淀,经过脱氨等一系列操作得当氯化耙。(1)灼烧固体要在塔期中进行,灼烧铝碳时使用的主要仪器有:酒精灯、玻璃棒、堪期。由于NOCl中所有原子都达到了 8电子稳定结构,即 N形成3对共价键,O形成2对共价键,Cl形成1对共价键,即电子式为:6:市:山二,其结构式为 O=N-Cl, 故答案为:堪期;O=N-Cl;(2)虚线方框内的操作主要是

32、除去Fe(OH)3, Pd(NH 3)22+在盐酸中能以Pd(NH 3)2Cl 2黄色晶体的形式析出,是否进行虚线方框内的操作,对提高铝的回收率至关重要,其主要原因是Fe(OH)3为胶状沉淀,对Pd(NH3)22+具有很强的吸附作用,若不进行此操作,Pd(NH 3)22+的吸附损失大。故答案为:Fe(OH)3为胶状沉淀,XPd(NH3)22+具有很强的吸附作用,若不进行此操作,Pd(NH 3)22+的吸附损失大;(3)脱氨将Pd (NH3) 2cl2变化为PdCl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Pd (NH3)2cl2 PdCl2+2NH3f,最后焙烧之前若不烘干,PdCl2水解生成Pd (OH 2

33、,受热分解,所得产品中会混有 PdO杂质。故答案为:PdO;(4)可用 化学放大”法测定样品中的微量Fe3+:在酸性介质中加入过量的KI发生的反应为:2Fe3+ + 21 =2Fe2+I2,后用CC14萃取,分去水相后,用肺(N2H4)的水溶液 进行还原并反萃取,还原过程中有无污染的气体生成,反应为N2H4+2I 2=41 +N2+4H+。再用过量的B2将反萃取出的氧化成IO3- ,煮沸除Br2后,加入过量的KI,发生反应: 5I -+103-+64=312+3-0;酸化后用Na2s2。3标准液进行滴定,发生反应: 2Na2S2Q+l2=NaS4Q+2NaI。经上述步骤后,有以下关系式:2Fe

34、3+122I21。3612,样品含量的测定值放大了6倍,还原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N2H4+2l2=4I-+N2 T +4H,假定萃取达到平衡时,样品在水和萃取剂中的总浓度比为b 1.= b,则有 50mL(c-b)80 , 一c10mLc1 卒 171 : 80, 50mL的水溶液样品,设浓度为 c,用10mL萃取剂萃取,萃取后溶液中残留的样品浓度为b,萃取剂中的浓度为 50mL(c-b)10mL1,、E,、,»»什一,取后溶液中残留的样品浓度为原溶液的一倍(用分数表不)。完成萃取和反萃取操作,17在分液漏斗中进行,必'须选用的仪器有B (填标号)。Bo故答案

35、为:6 ; N2H4+2I2=4I-+N2T 11.某分子的结构如图所示(-R为煌基),其中A、B、D三种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同一族的三个相邻的周期,A的非金属性大于 B。D与G形成的DG3在工业上可用于漂白和杀菌消毒。 A与G形成的AG3可完全水解,其水解的产物之一H3AO3常用作塑料件镀金属的还原剂。(1)具有未成对电子的原子或分子具有磁性。D的某种氧化物 D2O4的磁性大小与温度呈正相关关系,即磁性是温度的增函数。 则D2O4 =i2DO2, AH 0(填乃或f(2)DG 3用于杀菌消毒与 HGO相比,DG3可大大延长杀菌消毒的时间,试从反应速率理论和平衡移动理论两者中选择一个,解释其原

36、因 。(3)无机含氧酸中的非羟基氢不能发生电离。H3AO 3分子中A原子最外层的电子都参与了共价键的形成,试用方程式表示H 3AO3的正盐溶液呈碱性的原因 。(4)液氨中因存在2NH3(1)NH4+NH 2-可导电,液态 D2O4中也存在 口2。4=DO+DO3-,上述两个过程的本质区别为 。(5)TC时,在一体积为 VL的密闭容器中放入一定量的AC15固体,按下式发生反应:AC15 (s) ? ACl 3 (g) +C12 (g), AH。测得容器内气体的压强变化如下表:时间t/s051015202530oo总压P/kPa01.02.03.04.05.05.05.0上述条件下,以分压表示的平

37、衡常数 Kp=(kPa) 2 (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若 保持温度不变,30s时给容器加压,达新平衡后,容器内的总压将 (填 升高"、降 低”或 不变”);若将容器换成绝热容器,加压后容器内的总压将 (填 升高"、降 低”或不变”)。【答案】 NC13与水反应的速率太小(或NCl 3与水反应的平衡常数太小)HPO32-+ WOkiH2PO3-+OH-前者未发生电子转移, 后者发生了电子转移6.25不变 升高【解析】【分析】A、B、D三种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同一族的三个相邻的周期,A的非金属性大于 B。D与G形成的DG3在工业上可用于漂白和杀菌消毒, 则D为N, G为Cl。

38、A为P, PCl3 可完全水解,其水解的产物之一 H3P03常用作塑料件镀金属的还原剂,则: A为P, B 为 As, D 为 N,G 为 Cl。【详解】(1) D为N元素,D的某种氧化物N204的磁性大小与温度呈正相关关系,即磁性是温度的增函数。N02中有未成对电子,具有未成对电子的原子或分子具有磁性,能量高,N204 =i2N02 要吸收能量,则 N204 =i2N0 2, AH 0故答案为:;(2) NCl3用于杀菌消毒与 HCl0相比,NCl 3可大大延长杀菌消毒的时间,从反应速 率理论分析:NCl3与水反应的速率太小;从平衡移动理论解释其原因:NCl3与水反应的平衡常数太小。故答案为

39、:NCl3与水反应的速率太小(或NCl 3与水反应的平衡常数太小);(3)无机含氧酸中的非羟基氢不能发生电离。H3P03分子中P原子最外层的电子都参 溶液呈碱性,用方程式表示H3AO3的正盐HPO32-溶液呈碱性的原因:HPO32-+ H2O H2PO3-+OH-。与了共价键的形成,H 3PO3的结构式为: HP IH是二元酸,是弱酸,正盐水解,故答案为:HPO32+ H2O;=iH2PO3-+OH-;(4)液氨中因存在 2NH3 =i NH4+NH2-可导电,N的化合价不变,液态 N2O4中 也存在 N2O4=iNO+NO3-,N2O4 中 N 为+4 价,NO +中 N 为+3 价,NO3

40、-中 N 为+5 价, 上述两个过程的本质区别为:前者未发生电子转移,后者发生了电子转移。故答案为:前者未发生电子转移,后者发生了电子转移;(5)TC时,在一体积为 VL的密闭容器中放入一定量的PC15固体,按下式发生反应:PC15 (s) ? PC13 (g) +C12 (g), AH>Q测得容器内气体的压强变化,平衡时总压强 为5.0 kPa, PCI3 (g)和CI2 (g)的分压均为2.5 kPa,上述条件下,以分压表示的平衡55常数 Kp=p(PCl3)p(Cl2)= KPa KPa =6.25 (kPa)2 (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22若保持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30s时给容器加压,平衡逆向移动,达新平衡后,容器内的总压将不变;若将容器换成绝热容器,加压后,平衡逆向移动,逆向放热,达新平衡后,容器内温度 升高,容器内的总压将升高。故答案为:6.25;不变;升高。12.我国科学家在铁基超导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重大突破,标志着我国在凝聚态物理领域已经成为一个强国。LiZnAs是研究铁基超导材料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