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热铝合金的发展及应用_第1页
耐热铝合金的发展及应用_第2页
耐热铝合金的发展及应用_第3页
耐热铝合金的发展及应用_第4页
耐热铝合金的发展及应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耐热铝合金的发展及应用作者:日期:耐热铝合金的研究发展及应用1 .前言为了能在1 50350 r温度范围内用低密度、低价格的铝合金代替钛合金 在过去的二十年内,快速凝固耐热铝合金受到广泛重视。该领域的研究发展很快 相继开发了以Al- Fe、A l-C r为基的一系列耐热铝合金,并且得到实际应用。2.耐热铝合金的发展传统的高强铝合金主要是亚共晶成分的合金 ,含有在端际固溶体中固溶度原 子分数大于2%的合金元素,通过时效过程中金属间化合物的析出使合金达到强 化。但在150C以上的环境温度下,这些析出相以很快的速度粗化,材料性能急剧 下降,限制了使用范围。七十年代后期,为了满足先进战斗机对材料的需求

2、,美国 空军把注意力集中于开发在35 0 C温度以下能取代钛合金的铝合金,并资助了一些研究项目,耐热铝合金的研究开始受到重视。要提高铝合金的耐热性能,必须在合金中形成大量弥散分布且具有热稳定性 的析出相。要达到这个要求,加入的合金元素应该在液态时固溶度高,固态时几乎 不固溶并有较低的扩散系数,满足这个要求的是大部分过渡族金属元素和镧系元 素(表1)。采用快速凝固技术可以提高这些元素在铝中的极限固溶度,在合金中 形成足够数量的弥散粒子,耐热铝合金就是在铝合金中加入一定量这些元素的基 础上发展起来的。合金系统平衡固塔度原子分数,压速潔9据狂 到的最大扩展 固溶度原子分数%4-27 P时的 扩散系数

3、 f ctn* E 'A - T;060.2-21 ae * 10 '*A - V0 .2 A-2J ,9仆 iior'Al - Ct0 .4;5 72 I丨站“Al- Mn0 .'924 « 62 ,12 w 10小A - Ffr r260 5 - S1 .1 2 * 1 nAJ - Cc0 4?0 .5 - 5215*10-"A - Ni0 0為1 .2 -7 .7£.4*10"AJ - Ce0 .011 .9K .4 宗 1 U MA - Zt0 JOiT12-1 5百方宗ICT"Al - MoD .071

4、0-1 56 ,03* id"夕2.1 Al Fe-Ce 合金美国铝公司(A lcoa)根据合金元素的作用和资源、价格等方面的因素,选择 铝和Cr、Mn、Fe、N i、Co及Ce六种元素组成的六个二元系和十五个三元系 进行了系统研究,每种合金中溶质元素加入总量为 5%原子分数。研究发现,几乎所 有的合金都表现出较好的热稳定性,而且三元系的性能优于二元系。经过数次对 合金成分和合金元素含量的优化后发现,AI-Fe-C o和Al- F eCe合金的性能超过 了预定要求达到的指标。经过大量的前期研究工作,认为耐热铝合金以含Fe的合金系性能较好,所以最终选择了 Al-F e -X(Co、Ni

5、、Ce)合金系进行进一步深 入研究,最后合金成分确定为Al 8Fe-4Ce ,并发展成为实用化的耐热铝合金。2.2 Al-Fe V-S i 合金由于Fe和V在铝中的溶解度低,扩散系数小,所以美国联合信号公司(Allied Sign a l)选择Al F e -V合金进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其中某个炉次合金 的耐热性明显好于其它炉次,进一步的分析发现,该合金中的硅含量比其它合金 明显高。对合金的熔炼过程分析,在使用含SiO 2的坩埚进行熔炼时,SiO2被还原成Si进入了铝液。Si进入铝合金后,形成了 A1 13(F e,V)3Si,而 Al Fe-V三 元系的其它合金中却没有这种析出物。对该

6、析出物的研究发现,它和基体之间有特定的位向关系,并且在适当的Fe/V比例时,析出相和基体之间有很好的晶格匹配,两相之间的界面能较低,高温下的粗化速度较 Al-Fe-V系的其它析出物 缓慢,使合金的耐热性得到提高。在此基础上发展了 A 1 -Fe V-Si系列的耐热 铝合金,成功地应用于航空、航天及汽车零件。2 .3 A 1- C r -Z r 合金早期由Elag in和F ederov对低浓度Al- C r-Z r合金进行的研究虽然不多,但 表明了该合金作为耐热铝合金的发展潜力,A 1 can和Shef f iled大学在较宽的合 金成分范围内对Cr和Z r加入后的热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发现含C

7、r的合金在直 到450C的温度都具有阻止溶质聚集和析出相粗化的能力,并保持高的固溶强化效果。而加入Zr后,在高温还会产生时效硬化现象。在这些早期工作的基础上,得到含4%4.5 %C r和1.5% 2.5%Z r的合金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如果在 合金中再加入少量的Mn ,其耐热性可以进一步提高。与A1- Fe系耐热铝合金 的不同之处在于,Al -C r系耐热铝合金在固结成形后,还需要进行后续的热处 理,以达到最佳力学性能。总之,近十几年来,对耐热铝合金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相继开发了一系列快 速凝固耐热铝合金。除上述合金外,主要的还有Pratt& Whit ne y开发的Al-F e-Mo

8、V合金,P echi ney 开发的 Al-Fe-Mo- Z r 合金和 Sumi t o mo 开发的 Al-F e -V-M o - Zr合金。这类合金王要以A 1 Fe和Al Cr为基础,添加表1所列 的过渡族金属元素和镧系元素,形成以下几种三元、四元和多元合金:(1) Al-Fe-X, X代表铝中共晶形成元素 C e、N i等;(2) A 1 -Fe-Y (-Y),三元或四元,丫代表铝中包晶形成元素M 0、V、Zr、Ti 等;(3) A l Fe S i -Y,丫同样代表铝中包晶形成元素;(4) A 1 - C r- Z r Mn 合金。3.快速凝固耐热铝合金的组织及性能3.1 Al-

9、Fe二元快凝耐热铝合金的组织和性能A1 -Fe 二元合金在平衡条件下,由a -Al和Al3Fe组成。由于Al 3F e是 硬脆相且以粗大针状出现在a -Al基体上,严重割裂了基体的连续性,使合金强 度低、韧性差。而快凝技术可改变铁在a A 1中的固溶度及Al3Fe的形态和分 布,并使Al3 Fe成为合金的弥散强化相,使合金获得意想不到的高耐热性。Al-Fe合金的组织受冷却速度的影响,冷却速度不同,其组织形态也不同。例如:用气体雾化的A l-8Fe合金粉末,不同尺寸的颗粒,可能出现5种不同的微观 组织,即显微a -Al,胞状a A l, a A l+AI6Fe,共晶组织以及A1 3 F e初生

10、相。而用熔体旋铸法制得的A l-Fe合金,条带由薄变厚,其组织形态由微晶变为细 等轴晶、菊花状及放射状枝晶。合金中的Al 3 Fe形态和分布也受冷却速度的影响。 冷却速度增加时,Al 3 Fe由粗大的棒状转变为细小的棒状,再转变成菊花状,进一 步增加冷却速度,Al 3 Fe变得非常细小,甚至出现“光学无特性”组织。提高冷却 速度,合金中的第二相不仅仅是平衡相 Al3Fe,同时还有亚稳相A 16 Fe及A lmFe(m =4 .4 )。Al- F e二元合金的性能主要取决于弥散相的体积分数和大小。当合金中铁含 量由2%增加到1 0%时,弥散相体积分数由7%增加到18 %,弥散相直径由0.13 卩

11、m仅增加到0.21卩m。这种弥散相的热稳定性较好,加热温度低于 300C时, 尺寸变化不大。含铁8%的合金,50 0C下加热100h后,弥散相也仅由原来的0. 21 卩m长大到0. 32卩m,且弥散相体积分数不受加热温度的影响。合金中铁元素含量决定弥散相体积分数,进而影响合金性能。对气体雾化A1 -(21 0)F e粉末热挤压后的性能研究表明:随着合金中铁含量的增加,弥散相 体积分数增高,合金的拉伸强度增加。但是,铁含量增加到8%后,铁含量再增加, 强度增加缓慢,而延伸率却显著下降。合金的高温强度取决于弥散相的热稳定性, 在低于3 0 0°C热暴露时,由于弥散相变化很小,因而强度变化

12、也不大;但在300C以上热暴露时,弥散相(主要是Al 3 Fe)有粗化的趋势,强度开始下降,但合 金的延伸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Al- F e二元合金的其他主要性能特点还有:在均衡密度差的情况下,合金较 小变形量的抗力(0.1 %蠕变强度)较高,可与钛合金相比美;在100°c和某一 给定应力下,该合金的蠕变抗力较传统铝合金也有显著的改善。3.2 Al- Fe- Ce快凝耐热铝合金的组织及性能Ce是镧系元素,在铝基体中有小的溶解度和低扩散速度,而且能形成高体积 分数的二元和三元金属间化合物,起弥散强化作用。这些金属间化合物一部分是 热处理发生转变形成的亚稳相,其他是稳定相。因此,此类合

13、金具有较高的强度和 热稳定性。A 1- Fe-Ce合金的平衡相有:二元相 Al 3 Fe4,A 1 6Fe和Al 4 C e,三元相 Al 13Fe3C e ,Al 1 oF e2 C e 和 Al 2 0F e 5CeoA1 6Fe, A1 10F e 2Ce 和 A 1 20Fe5 Ce 并 非是平衡相。Raghav an等对气体雾化挤压后的 AI-8.8Fe-3.7C e合金的组织进 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合金中的金属间化合物有球状亚稳相 Al6Fe,棒状亚稳相A l20Fe5Ce(主要弥散相),等轴型亚稳相Al 10F e2C e (主要沉淀相),以及平衡相AI13F e 4Ce和A 1

14、 13Fe 3C e。当对挤压态合金进行热处理时,亚稳相分解转化。分解 开始温度约3 00C,在4 0 0C下长时间受热亚稳相基本转变为相应的平衡相,其中 Al6Fe转变成 A l3Fe4,Al wFezCe和 A1 20 F e5C e 转变成 AMFesCe。对气体雾化Al- 8. 32Fe-3. 4Ce合金的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合金 常温拉伸和屈服强度均高达50 0 M Pa以上,在低于300C受热后,室温下测得的0 Oh后,室温下测得的强度仍在 300MPa以上。:一是亚稳相转变成平衡相,弥散强化作用减A 1 -Fe-Ce合金组织和性能影响时,发现钛的其原因是钛可以阻塞合金元素

15、的扩散通道,起Al- 8 .9Fe -4 .3Ce旋转叶片法快凝合金加入1% a。此外,A强度基本不变,显示了较高的热稳定性。高于300C时,强度开始下降,但仍保持 较高的水平。如30 0C热暴露1 合金受热强度下降的原因有两方面 弱;二是晶粒长大和相粗化。在研究加入其他合金元素对 加入有利于提高合金的热稳定性, 提高再结晶温度的作用。例如, 的钛后,室温抗拉强度375MPa,300C时的抗拉强度仍保持 2 7 5MP l-Fe-C e合金中加入Ni、Zr等合金元素后,均有利于提高合金的强度。3. 3 A 1 -Fe-S i快凝耐热铝合金的组织及性能快凝Al- F e-V -Si耐热铝合金最早

16、由AlliedC o r p公司开发,该合金是在 A1 -F e-V基础上引入了硅元素。合金中加入硅后,使原来针状A 1 3Fe相变为球形Ali3(Fe,V)3S 1相,这是该合金中唯一的弥散相。虽然Ali3(Fe ,V)4Si仍是一种亚稳相,但热稳定性极佳,在温度高于5 00r时仍保持亚稳状态。对采用平面流铸法生产的 A 1 1 3.4Fe 0.8 5 V 2 .23Si合金条带组织进 行了分析,发现Ali3(Fe,V)4Si相沿晶成簇分布。由于弥散相沿晶分布,改变了 合金再结晶温度并抑制了晶粒的生长, 使合金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其中合金元 素钒能降低弥散相颗粒与基体间的界面能,减小颗粒粗化

17、驱动力。合金在5 1 or 受热时,弥散相也没有明显粗化。Al F e-V-S i快凝铝合金具有许多优异的性能。例如:100r和3 00r下的拉 伸强度分别高达 470MPa和32 0MPa,屈服强度也在370M P a和300MP a以上。 采用快凝/粉末冶金(RS/PM)法生产的该合金,断裂时呈一定的各向异性,这与原 颗粒表面包覆的氧化物挤压过程中被拉伸有关;但该合金的冲击值较高,轴向K 1 C值,可高达2 1 MP a .m1/2,径向值略低些。K 1c值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3 1 6r时仅是25 r时的一半。W illiam,Ri c ha rd和Ch an等把高温韧性差 的原因归

18、于断口分层。A 1F e-VSi合金较其他成分的快凝耐热铝合金还 具有高的疲劳强度和抗疲劳裂纹生长能力。研究表明:疲劳裂纹多在原颗粒界面 或微孔上形核,扩展过程中常遇到细弥散相及变形亚结构的抑制,甚至裂纹能重 新弥合,这是其疲劳强度高的原因。此外,该合金还具有较一般铸造合金高的抗 腐蚀能力。3.4其他Al-F e基耐热铝合金的组织及性能A 1 Fe-V-M o是具有包晶反应的快凝耐热铝合金,该合金中出现的金属间 化合物相有:A 1 Fe (Mo,V) ,,Al6Fe 和 A l3Fe°A l-8Fe-2Mo 1V是其典型合 金,该合金中弥散相体积分数约占1 7%左右,金属间化合物尺寸

19、在0. 11卩m 之间。此合金的常温强度和高温强度较高,见表1。部分快速凝固抽匝A7町册DIf <r" 1A? Pb口、汕V. DuaJI Ea D挤E搏1 Z 1* 1 STf 7&1. D心7S61I. &2717 3KfSrteg 1髦 l-»F«Zki-r ? fl!?、 bJ5T0 T桥®»g 1A 卜*F*l iV-l"Jqui1 1. 1;T!>”7V.2桥S*Ml丸 IJOFf: S¥ 骂 1弭惟*. tJ$6即D13 3桥览i?*i卜J £ 2 F <- 12 -

20、Z1TJDi11 1'L 3TfTbil*12+1屿- IK CT ScblD71 >i. bZ7D-ir沪S. Dlit!PMT p*7111 D'1严1札卜庄aFs-3. "C r "対ir0-11.94B歩* D1 4D-口 口1 1札卜2Mp-D 6,EcDD和?:.J1?D*即旷3.旷挤厢IS1* R社町 J町n7T 7rifl拚E疑r?* 1合r眄J1IS减黑,匸”网S錯聿;r - BD c艸测蚩瑞黒Y - 3*Q t叶测至錨耳GM FblU:rfW P 1叫O :7込M F BLM P LTi匕占A 1还可A 1 -Fe基耐热铝合金中加入

21、锆形成 AI 3M型沉淀相,这类沉淀相与a 基体间的界面能较小,因而,锆元素加入不仅可以减小沉淀相的析出速率, 以降低粗化速度,增加了合金的热稳定性。A I Fe-V-Z r合金中的相有胞状 S' 相,A 1 3 Fe,Al3Zr及Al e相,其中A 1 3Zr相体积分数较高,且多在热挤压过 程中形成。该合金性能特点是,附带的耐蚀性特别好,其原因是化学成分和显微 结构细化两者的综合作用结果。Al Fe-Mo Z r合金中的钼存在形式比较复杂, 尚难准确确定,但衍射证明钼均匀分布于粉末中。此类合金中由于钼固溶改变了 晶格常数,且在后续的热处理过程中形成大量的A13Z r相,使合金强度提高

22、。屈服强度高达6 50M Pa,极限抗拉强度高达73 0M Pa; 30 0C时的高温强度也比 快凝A 1 Fe V-Si合金高。A1 -Fe-C r Zr 雾化合金存在 A 1 13Cr2,Al3Z r,Al 3(Fe、C r)及 Al 31Fe4金 属间化合物相,合金粉末越细,即冷却速度越高,Al13Cr2越细小,平衡相Al i3Fe4 3越少。其中A l3Cr2, A l3Zr和A l3(Fe、Cr)相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抗粗化能力, 而Al3Z r相与基体存在共格关系,沉淀强化效果较好,导致该合金具有高的常温 和高温强度及韧性。采用多级雾化热挤压工艺制备的A l-6.8Fe- 3 .7

23、5Cr 1.52Z r 合金常温拉伸强度达46 5 MPa,伸长率5 .0%,而400C时的强度仍保持108 M Pa伸长率升到9.3 %。K1c也保持在1快凝A l-Fe-N 1系耐热合金,由于存在以 AI(FeNi)2为基的三元t相,可有效 地增加合金的模量,同时,T又是剪切时的稳定相,再加上T相与a -Al基体具有 良好的取向关系,使合金强度和热稳定性显著增加。A l-Fe-Ni合金中加入少量 Mo、Cr后,合金中出现Al X M 0 (x表示制造条件不同,化合物的原子组成比不同) 等相,合金在4 80r时极限抗拉强度仍高达 490M Pa,冲击值 2MPa.m 1/2 左右。n ,A 1 4Mn,A,加速含锂相的A 1 -L 1 -Mn Zr雾化及喷射沉积合金中存在第二相:AtM l3Z r, AI3L i和AlLi,其中锰和锆弥散相抑制了再结晶和晶粒长大时效。这类合金常温强度和韧性均较低,但在高温时却保持较高的性能。例 如:250r时仍保持常温8 5 % 9 0%的模量和强度。4 .快凝耐热铝合金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开发快凝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