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脑怎样治疗?_第1页
乙脑怎样治疗?_第2页
乙脑怎样治疗?_第3页
乙脑怎样治疗?_第4页
乙脑怎样治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乙脑怎样治疗? *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乙脑的治疗方法,治疗乙脑常用 的西医疗法和中医疗法。乙脑应该吃什么药。 *乙脑怎么治疗? * 一、西医 *1、对症治疗: 本病尚无特效疗法,对症处理好高热、抽搐、和呼吸衰竭等 危重症状,对降低病死率和防止后遗症,具有重要意义。 1、 一般护理: 隔离治疗,对昏迷病人,应注意口腔、皮肤清洁护理,定时 翻身侧卧,受压部位放置气垫,应用牙垫或开口器,防止舌咬伤。 流质饮食,热量每日不低于35-40Cal/kg,并注意补充维生素B、 C以及清凉饮料和葡萄糖液。 2、 高热治疗: 以物理降温为主,如冷敷、冰袋放置、 30-40%酒精擦浴,冷 盐水灌肠等。 药物一般

2、用小剂量醋柳酸、 氨基比林口服, 也可肌肉注射安 热静成人1-2支,小儿10mg/kg,肌肉注射;赐他静,成人2ml 肌肉注射,小儿酌减;柴胡注射液,成人2ml/次,小儿1-1.5ml/ 次,肌肉注射,必要时3-4小时重复使用。 第i页第 2 页 高热伴有抽搐患者可应用亚冬眠疗法,冬眠灵与非那根各 1ml/kg ,肌肉注射或静脉滴注,每 4-6 小时可重复给药。并给予 阿米妥、水化氯醛或鲁米那 ( 对高热不退、超高热伴反复抽搐者 作为诱导剂 ) 。一般用 1-3 天,应逐渐减少剂量及延长用药时间。 3、惊厥治疗: (1) 宜早用,在有抽搐先兆、高热、烦燥,惊 厥及肌张力增加时, 即与应用 ;(

3、2) 肌肉松弛后即停 ;(3) 掌握剂量, 注意给药时间。用药如下: 安定:成人 10-20mg/ 次,小儿 0.1-0.3mg/kg( 不超过 10mg/ 次) ,肌肉注射,必要时缓慢静注。 水合氯醛:成人1-2g/次,小儿100mg/岁/次,(1次不1g), 鼻饲或保留灌肠。 阿米妥钠:成人0.2-0.5g/次,小儿5-10mg/kg,可用葡萄 糖液稀释成 2.5%溶液肌肉注射或缓慢静注至肌强直变软为止。 苯巴比妥钠:成人 0.1-0.2g/ 次,小儿 5-8mg/kg 次,肌肉 注射。 25%硫酸镁: 0.2-0.4ml/kg/ 次,肌肉注射,或稀释后静注, 但推注要慢,注意呼吸抑制及休

4、克 (必要时可用钙剂对抗 )。 4、呼吸衰竭的治疗 (1) 保持呼吸道畅通:定时翻身拍背、吸痰、给予雾化吸入 以稀释分泌物。 (2) 给氧:一般用鼻导管低流量给氧。 (3) 气管切开:凡有昏迷、反复抽搐、呼吸道分泌物堵塞而 第 3 页 致发绀,肺部呼吸音减弱或消失,反复吸痰无效者,应及早气管 切开。 (4) 应用呼吸兴奋剂:在自主呼吸未完全停止时使用效果较 佳。可用洛贝林、可拉明、利他林等。 (5) 应用血管扩张剂:近年报道认为用东莨菪碱、山莨菪碱 有一定效果。前者成人0.30.5mg/次,小儿0.020.03mg/kg/ 次,稀释后静注,2030分钟1次;后者成人20mg/次,小儿0.5 1

5、mg/kg/次,稀释后静注,1530分钟1次。 (6) 应用脱水剂:脑水肿所致颅内高压是乙脑常见的征象, 亦为昏迷,抽搐及中枢性呼吸衰竭的原因, 并可形成脑疝, 故应 及时处理。 其具体方法: 20%甘露醇或 25%山梨醇, 1 2g/kg 次, 15 30 分钟推完,每 4 6 小时一次。有脑疝者可用 2 3g/kg 应用脱水疗法注意水与电解质平衡。 (7) 必要时应用人工呼吸机。 5、 脑水肿及脑疝治疗: 20%甘露醇或 25%山梨醇, 1-2g/kg/ 次,静脉快滴或推注 (20-30 分钟 ) ,每隔 4-6 小时可重复 1 次,疗程 2-4 天。有脑疝 者开始给甘露醇 2-4g/kg

6、 ,或加用速尿或利尿酸钠。 氢化考的松: 成人100-300mg/d, 儿童5-10mg/kg/d, 静脉 滴注 3-5 天,也可用相当剂量的地塞米松。 6、 皮质激素 多用于中、重型病人,有抗炎、减轻脑水肿、解毒、退热等 作用。氢化考的松 510mg/kg/日或地塞米松1020mg/日,儿 童酌减。 第 4 页 7、能量合剂 细胞色素C辅酶A、三磷酸腺甙等药物有助脑组织代谢, 可酌情应用。 8、应用免疫增强剂 乙脑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低下, 近年虽有使用转移因子、 免疫 核糖核酸、乙脑疫苗、胸腺素等治疗者,但疗效尚不能肯定。干 扰素亦可试用。 二、恢复期症状及后遗症的处理: 促进脑细胞代谢药物:

7、可用能量合剂、复方磷酸酶片、乙酰 谷酰胺、肌苷、维生素等。 苏醒剂:促使昏迷早日苏醒,并防止并发症及后遗症,如氯 酯醒、醒脑静等。 震颤、多汗、肢体强直,可用安坦,成人 2-4mg/次,小儿 1-2mg/次,每天2-3次,口服。 (1) 药物治疗 28.75%谷氨酸钠注射液、谷氨酸片、烟酸等促进血管神经 功能恢复。 兴奋不安者可用安定、利眠宁或氯丙嗪。 有震颤或肌张力高者,可用安坦,东萇菪碱或左旋多巴, 亦可使用盐酸金刚烷胺。 肌张力低者,可用新斯的明。 (2) 新针疗法 神志不清、抽搐、燥动不安者取穴大椎、安眠、人中、合 谷、足三里。 上肢瘫痪者取穴安眠、曲池透少海,合谷透劳宫 ;下肢瘫 第

8、 5 页 痪者取穴大椎、环跳、阳陵泉透阴陵泉。 失语取穴大椎、哑门、增音。 震颤取穴大椎、手三里、间使、合谷、阳陵泉。 (3) 超声波疗法 应用超声波机每天治疗1520分钟,双侧交替,疗程2周, 休息 3 天,可反复数疗程,据报道亦有一定疗效。 (4) 功能锻炼。 *二、中医 *1 、 中医疗法: 1) 中药成药 1、 清开灵注射液每次1020ml,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 100250ml 中静脉滴注, 1 日 1 次。用于急性期各证。 2、 醒脑净注射液每次24ml,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100 250ml 中静脉滴注, 1 日1 2次。用于急性期高热、 烦躁、神昏、 抽搐者。 3、 小儿羚

9、羊散每服: 1 岁 0.3g, 2岁 0.375g , 3岁 0.5g, 1 日 3 次。用于急性期高热不退。 4、琥珀镇惊丸每服1丸,1日23次,3岁以下酌减。用 于急性期痰热壅盛,神昏抽搐。 2)药物外治 安宫牛黄丸1粒,大黄粉6g。加入温水100ml溶解,作保 留灌肠。用第 6 页 于急性期腑实高热,神昏抽搐。 3) 推拿疗法 1 、掐天庭,掐人中,掐老龙,掐端正,掐二人上马,掐精 宁,掐威灵,捣小天心,拿曲池,拿肩井,拿委中,拿昆仑。每 日 12次,连续 12 天。镇惊熄风。用于急性期高热抽搐。 2、清心经,清肺经,清肝经,推上三关,退六腑,清天河 水,按天突,推天柱,推脊,按丰隆。清

10、热豁痰,清心开窍。用 于急性期神识昏迷。 3、先由大椎开始,沿脊柱向下,用滚法反复操作 5 遍; 后按 揉肝俞、膈俞、胆俞、脾俞、肾俞至得气 ; 再用擦法由上至下, 至强烈热感 ; 后由肩部开始, 滚肩部、按揉上肢内外侧、 点肩井、 天宗、曲池、手三里、合谷 ; 下肢用滚法由臀部向下行到膝上, 点按环跳、风门、阳陵泉、昆仑穴 ; 最后依次摇动肩、肘、腕关 节,捻指并加以拔伸,摇髋、膝、踝关节。每日 1 次, 7 10 日 1 疗程。舒筋通络,行气活血,促进肢体功能恢复。用于恢复期 肢体瘫痪。 4) 针灸疗法 1 、体针急性期取百会、风府、风池、大陵、后溪、涌泉、 气海。用泻法,酌情可留针 20

11、 分钟至 4 小时不等。 高热加曲池、 大椎、委中,委中以三棱针点刺出血,余穴用凉泻法,留针 20 分钟 ;昏迷加十宣、印堂,均刺血,气海以艾卷雀啄灸,直至神 志清醒 ; 抽搐加水沟、身柱、合谷、太冲,用泻法,持续运针至 搐止,并留针24小时以防复发;尿潴留加关元、曲骨、三阴交, 其中关元可透曲骨穴,反复施以泻法,亦可应用震颤法,取三阴 交穴,平补平泻法, 须针至有尿感后出针。 治疗间隔视病情而定, 轻者每日 23次,重者 6小时 1次。原则上在第 1 次针刺体温 下降后,再施第 2 次针灸治疗。 恢复期、后遗症期取大椎、曲池、足三里、四神聪、风池。 针刺平补平第 7 页 泻法。舒筋活络,行气

12、化滞。用于肢体不用。 2、头针运动区、 舞蹈震颤区、 语言区、 感觉区。 配合体针: 失语加哑门、 廉泉、 通里 ; 角弓反张加神门、 筋缩、 内关、 大陵、 肾俞;肌肉拘挛,肢体瘫痪,针刺曲池透少海,阳陵泉透阴陵泉 ; 阴虚内热加三阴交、大钟、水泉。实证用泻法,虚证用补法。 1 日 1 次, 7 日为 1 疗程,间隔 2 3 日,再作第 2 个疗程。 *2、中医偏方: 中医治疗宜清热解毒,泄秽清气,用银翘散合白虎汤加碱, 或用湿开水化服紫雪丹 1.5 克,安宫牛黄丸 1 粒。 针灸退热可取大椎、 合谷、 曲池, 失语取哑门、 廉泉、 涌泉 ; 吞咽困难取天灾、合谷、内庭 ; 强直性瘫痪,上肢

13、取肩 ( 骨禺)、 曲池、手三里,下肢取环跳、阳陵泉、足三里、三阴交 ; 痴呆者 取神门、百会、印堂。 中医分型治疗: *3、邪犯卫型: 症状:发热,头痛,倦怠思睡, 恶心,呕吐,舌红, 苔微黄, 脉浮数。 治则:辛凉解表,清气泄热。 方药:银翘散加减。 银花 30克,连翘 15克,大青叶 15克,板兰根 30 克,薄荷 6 克,竹叶 6 克,芦根 30 克。水煎服,每日 1-2 剂。 兼夹湿邪,身重,脘闷,苔腻者,加藿香、佩兰各 12 克, 厚朴 10 克。 *5、其他 4、气营两燔型: 症状:高热,多汗,气粗口渴,头痛呕吐,躁动不安,或昏 迷,或抽搐,舌红苔黄,脉洪数。 第 8 页 治则:

14、清气泄热,凉营解毒。 方药:白虎汤合清营汤加加减。 生石膏 60 克(先煎),知母 20 克,水牛角 30 克(先煎),玄 参 15 克,生地 15 克,连翘 15 克,银花 30 克,黄连 10 克,大 青叶 15克,板兰根 30 克,竹叶 6克。 水煎服或鼻饲。 3、热陷营血型: 症状:高热稽留,神昏谵语,反复惊厥,舌红绛,脉细数。 治则:清热解毒,开窍息风。 方药:清瘟败毒饮合羚角钩藤汤加减。 水牛角 60克(先煎),丹参 20克,生地 20 克,生石膏 60克 (先煎),石菖蒲 10 克,丹皮 10克,大青叶 15克,板兰根 30克。 同时送服安宫牛黄丸或紫雪丹 ; 抽搐重者可用钩藤

15、10 克,僵 蚕 6 克或羚羊角粉 0.5 克 ; 呼吸浅促、 呼吸衰竭者, 人参 10 克煎 汤送服冰片 0.05-0.1 克;脉微欲绝、循环衰竭者,加人参 10 克, 麦冬 15克,五味子 10克,水煎服或鼻饲, 1日 1剂。 4、正虚邪恋型: 症状:烦热,舌红少津,脉虚数。 治则:养阴清热。 方药:加减复脉汤加减。 生地 15克,麦冬 15克,白芍 15克,茯苓 10 克,石斛 10 克,知母 10 克,丹皮 10 克,阿胶 10 克(烊化)。 第 9 页 神志不宁者去生地、阿胶,加菖蒲、远志各 10克; 虚风内动 者加龟板、鳖甲各 15 克。 水煎服, 1日 1 剂。 *5、痰阻脉络型: 症状:精神异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