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结构师习题自测题_第1页
一级结构师习题自测题_第2页
一级结构师习题自测题_第3页
一级结构师习题自测题_第4页
一级结构师习题自测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一级结构师习题自测题一、选择题1 同一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其其强度指标数值大小的关系为ft ftk;( B)fcu,k-fcftkft;(C)fc fck fcc .(D)fccfcff2、正截面非均匀受压混凝土的极限压应变大致为 _(A)3L3.5102;(B)1L 1.510; (C)用符号;。表示;(D)和收缩应变相近。3、 有关混凝土棱柱体抗压表述不正确的是 _。(A)棱柱体抗压强度随立方体抗压强度增加而增加;(B)高厚比小于 2 时,棱柱体抗压强度随试件高厚比增大而减小;(C)混凝土强度等级越高,其抗压应力-应变曲线下降段越长;(D)混凝土达到棱柱体抗压强度时,试件内部主要存在纵向劈

2、裂裂缝。4、 当截面上同时作用有正应力和剪应力时,它们之间的关系是_。(A)剪应力可以提高混凝土抗拉强度;(B)当压应力 0.6fc时,可提高混凝土抗剪强度;(C)当压应力:0.6fc时,可提高混凝土抗剪强度;(D)剪应力与正应力无相关性。5、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规定,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及采用强度等级400MPa及以上的钢筋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分别不应低于 _。(A)C20 及 C25; ( B)C15 及 C20; ( C)C25及C30; ( D)C30及C40。6、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混凝土强度等级 _。(A)不宜低于C45且不应低于C35; ( B)不宜低于C40且不应低于C3

3、0;(C)越高越好;(D)无适配性要求。7、以下关于钢筋强度论述中 不正确的是:(A)轴心受压构件中,钢筋抗压强度设计值不大于 400MPa ( B)用作围箍约束混凝土的间 接配筋,其抗拉强度可以充分发挥(C)残余应变 0.002 对应的应力称为条件屈服强度标准值(D) HRB50 用作箍筋抗剪时,其抗拉强度设计值可取为 435 MPa8、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的普通钢筋应采用下列何种钢筋?(A)热处理钢筋(B) HRBF400 勺钢筋 (C)直径 20mn 以上的 HPB30(钢筋 (D)直径 16mm以下的 HRBF335 冈筋9、规范建议用以下何种钢筋作为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主要用

4、筋?钢绞线 热处理钢筋钢丝 HRB500 级钢筋(A)+(B)+(C)+(D) +10、 以下关于钢筋性能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A)冷拉、冷弯、冷拔、冷轧、冷扭均为钢筋冷加工的方法;(B)钢筋屈服强度包括上屈服强度和下屈服强度; (C)有抗震需要时, 钢筋抗拉极限强度与屈服强度之比需要满足一 定的要求; (D)(A)fcfcu,k2流幅和伸长率都是较重要的钢筋塑性指标。11、 当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收缩受到钢筋约束时,会在 _。3(A)钢筋中产生拉应力,混凝土中产生压应力;(B)钢筋中产生压应力,混凝土中产生拉应力;(C 钢筋和混凝土均产生压应力;(D)钢筋和混凝土均产生拉应力。12、 钢筋与混

5、凝土的粘结力叙述正确的是 _ 。(A)粘结力是钢筋与混凝土接触面上的正应力与剪应力;(B)胶结力、摩阻力、咬合力是粘结力的组成;(C 变形钢筋粘结破坏必定为劈裂破坏;(D)锈坑对粘结力有害。13、 关于钢筋粘结破坏表达不正确的是 _。(A)光圆钢筋粘结破坏形式为拔出;(B)变形钢筋的粘结破坏形式为劈裂;(C)粘结裂缝走向无规律;(D)配足够横向钢筋的变形钢筋粘结破坏为拔出。14、影响钢筋粘结性能的主要因素不包括 _ 。(A)混凝土强度;(B)保护层厚度;(C)钢筋外表面形状;(D)钢筋直径;(E)横向箍筋;(F)钢筋受拉力大小;(G)钢筋埋置长度;(H)浇捣位置。15、 结构在规定的时间内、在

6、规定的条件下完成预定功能的概率称为结构的_ 。(A)可靠性;(B)安全性;(C)可靠度;(D)可靠指标。16、 建筑结构的两种极限状态是 _。(A)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B)强度极限状态和变形极限状态;(C)持久设计极限状态短暂设计极限状态;(D)可逆和不可逆正常使用极限状态。17、对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不正确的认识应为 _。(A)混凝土的碳化是导致钢筋锈蚀的主要原因;(B)混凝土碳化速度较为迅速,从而加速其碱骨料反应;(C)预应力钢筋存在应力腐蚀、氢脆等不利于耐久性的弱点;(D) 类环境下结构混凝土碱骨料反应不会发生。18、 适筋梁受弯构件正截面破坏时由于 _。(A)纵向受拉

7、钢筋先屈服或钢筋达到极限拉应变0.01,使受压区高度减小。当受压区混凝土压应变到达其极限值时,混凝土被压碎,截面破坏;(B)纵向受拉钢筋先屈服,使受压区高度减小,当受压区混凝土压应力到达其弯曲抗压强度时,截面破坏;(C)受压区混凝土达到极限压应变,而与受拉钢筋应变大小无关;(D)受拉钢筋应变太大并进入强化段。19、 关于受弯构件受力性能特征和计算描述不正确的是 _ 。(A)其它条件相同时超筋梁承载力最大;( B)其它条件相同时少筋梁延性最差;( C)压 区混凝土曲线应力图转换成矩形应力图的等效原则为面积相等且重心重合;(D)超筋梁由混凝土受压破坏控制,破坏前曲率小、裂缝细。20、 钢筋混凝土梁

8、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是指 _ 。(A)纵向受力钢筋重心到截面外边缘的最小垂直距离;(B)纵向受力钢筋外表面到截面外边缘的最小垂直距离;(C)从最外层钢筋外缘(包括箍筋、构造筋、分布筋等)到截面外 边缘的最小垂直距离;(D)箍筋外表面到截面外边缘的最小垂直距离。21、 钢筋混凝土有垫层基础中,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_ 。(A) 55 mm ( B) 50 mm;( C) 40 mm ( D) 35 mm。22、 一单向板肋梁楼盖的次梁,截面尺寸b h = 250mm 600mm,bf= 1000mm,4hf=80mm。已知弯矩设计值为M =420kN 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钢

9、筋采用HRB40Q 环境类别为一类,设ho=53Omm,计算得到所需的受拉钢筋截面面积As(最接近的值)应为_。2 2 2 2(A)1578mm; (B)2130mm; (C)2367mm; ( D)3455mm。23、 在受弯构件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中,确定是矩形截面或 T 形截面的依据是_ 。(A)截面实际几何形状;(B)截面受拉区几何形状;(C 截面受压区几何形状;(D)界 限中和轴高度。24、 现浇楼盖中对 T 形截面次梁有效翼缘宽度bf无影响的因素为 _。(A)荷载型式;(B)次梁计算跨度;(C)楼板厚度;(D)次梁间距;(E)楼板配筋率;(F)楼板面是否开裂。25、 有腹筋梁斜截面

10、受剪承载力的计算公式是依据 _ 破坏的受力特点拟定的。(A)斜压;(B)剪压;(C)斜拉;(D)斜弯。26、 图示简支梁、悬臂梁、外伸梁可能产生的斜裂缝正确的选择是_。(A)和;(B)和;(C)和;(D)、和。27、以下关于 T 形截面梁抗剪承载力论述不正确的应为 _(A)厚腹 T 形梁由于受压翼缘存在,使剪压区混凝土的压应力和剪应力减小;(B)剪跨比大的 T 形截面薄腹梁破坏形态仍可能为斜压破坏;(C)随着翼缘宽度的增加,T 形截面梁抗剪承载力不断增加;(D)翼缘仅靠近腹板部分能充分发挥作用。28、 计算斜截面受剪承载力时,剪力设计值的计算截面应为 _ 。(A)支座边缘处、受拉区弯起钢筋弯起

11、点处、箍筋截面面积或间距改变处、截面尺寸改变处;(B)集中荷载作用处、斜裂缝与弯起钢筋相交处、斜裂缝与箍筋相交处;(C)集中荷载作用处;(D)反弯点截面处。29、 钢筋混凝土矩形截面简支梁,跨度及 荷载如图 14-11-1 所示, 梁截面尺寸为b h = 200mm600mm,h。= 545mm,采用C25混凝土,箍筋 为热轧 HPB30 级钢筋,梁 EB 区段箍筋的需 用量nAsv1/ s(最接近的值)应为 _ 。2 2 2 2题 26 图5(A)0.507mm /mm(B)0.273mm /mm(C)0.456mm /mm( D)0.645mm / mm30、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的相对界限受

12、压区高度b与受弯构件正截面的相对界限受压区高6度 2 两者是_。(A)不同的;(B)相同的;(C)视钢筋强度等级而定;(D)和大小偏心有关。31、 钢筋混凝土轴心受压构件在恒定不变荷载长期作用下,会因混凝土的徐变使构件产生随时间而增长的塑性变形(压缩)。随时间的增长,混凝土与钢筋的压应力变化,下列哪个为 正确 。(A)钢筋压应力增大,混凝土压应力减小;(B)钢筋压应力增大,混凝土压应力增大;(C)钢筋压应力减小,混凝土压应力减小;(D)钢筋压应力减小,混凝土压应力增大。32、 钢筋混凝土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 主要与柱的长细比|0/ b(l0为柱的计算长度,b为矩形截面的短边边长)有关,我国混

13、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给出不考虑稳定系数 时的l0/b值为 。(A)lo/b 28; ( B)l/b2; ( C)lo/b乞10;(D)l/b乞8。33、 关于配有纵筋和螺旋箍筋的轴心受压柱描述正确的是 _。(A)加载初期,配有螺旋箍筋柱与配有普通箍筋柱的压力-变形曲线差别明显;(B)随荷载的增大,螺旋箍外的混凝土保护层开始剥落,柱承载力可能有所下降;(C)间接钢筋的有利作用与长细比大小无关;(D)与同截面尺寸的普通箍筋柱相比,配有螺旋箍筋柱的延性基本相同。34、 以下关于偏压构件的弯矩增大系数ns的论述错误的应为_ 。(A)ns与二阶效应有关;(B)偏心距越大,ns越大;(C)反弯点位于柱高中部

14、的偏压构件,一般可不考虑弯矩增大系数;( D 反弯点不在柱高范围内的偏压构件,必须考虑弯矩增大系数。35、计算钢筋混凝土偏心受压构件时,区分大、小偏压的界限是_。受力状况ABCD大偏压受拉钢筋屈服受拉钢筋用量少e生=M /N小偏压受压钢筋屈服受拉钢筋用量很大e兰q =M / N36、钢筋混凝土柱中纵向受力钢筋的直径d 和全部纵向钢筋的配筋率P 应满足_(A)d不宜小于 12mm P 不宜大于 5% ; ( B)d不宜小于 10mm P 不宜大于 3% ;(C)d不宜小于 14mm P 不宜大于 3% ;( D)d不宜小于 10mm P 不宜大于 5%37、 关于钢筋混凝土偏压和偏拉受力构件,以

15、下说法正确的是 _。(A)随初始偏心距ei的增大,偏心距增大系数n不变;(B)大小偏压界限破坏时,极限抗 弯承载力最大;(C)大偏心受拉构件,截面上不可能存在受压区;(D)偏心受压构件不可能会出现远离轴向力一侧的钢筋先屈服混凝土被压碎的破坏形态。38、 某多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 -剪力墙结构,房屋高度 22m,柱截面 550mnX550mm 混凝土强度等级均为 C40,柱纵筋采用 HRB400 冈筋,对称配筋,as二as=50mm,相对界限受压区7高度b=0.518 ,ns=1.0,底层角柱柱底截面在水平地震作用组合时未经调整的弯矩设计值 为 720kNm 相应的轴力设计值为 2600kN,设

16、防烈度 8 度,重点设防类建筑。试问,该角柱满 足柱底正截面承载能力要求的单侧纵筋面积As(口為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A) 2523( B) 1798( C) 1493( D) 228739、矩形、T 形、工字形和箱形截面如图所示,各截面面积基本相同,各截面抗扭塑性抵抗 矩Wt从大到小排列顺序正确的是:(A)(B)3(C)(D)40、图中梁配置的 4 个编号的箍筋,在其他条件 (如端部弯钩长度等)均满足要求的前提下, 可以抗剪而对抵抗扭矩作用不大的箍筋是(A)和箍肢;(B)和箍肢;(C)共 4 个箍肢;(D)不一定,取决与扭矩在梁中产生的剪应力与剪力产生的剪应力的方向两者之间的关系。41、

17、关于钢筋混凝土受扭构件,以下那个说法不正确是 _(A)长边中点剪应力最大;(B)螺旋形裂缝间混凝土为斜压杆,纵筋和箍筋为拉杆;(C)平衡扭转和约束扭转与结构是否超静定无关;(D)配筋强度比Z控制受扭构件的破坏模式。42、已知矩形截面受扭构件,截面尺寸bxh=250mnX500mm 混凝土强度等级 C30,纵筋采用HRB40 级钢筋,箍筋采用 HPB30 级钢筋,扭矩设计值T=18kNm 混凝土保护层厚为 25mm 安 全等级二级,环境类别为一类。试问,所需配置的箍筋也(mm)和抗扭纵筋Astl( ms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A) 0.263 ; 279( B) 0.425 ; 462(C)

18、0.558 ; 569( D) 0.394 ; 38443、 我国“混规”中,对混凝土构件弯剪扭基于极限承载力的截面设计时,以下哪个说法是错误的_ 。(A) 要求截面的抗弯、抗扭、抗剪极限承载力分别大于相应内力,即MAM VU V, Tu T;(B)具体计算中,受扭需单独进行计算,对扭剪则应考虑混凝部分的相关性;-fl1箱型长方形正方形题 39 图8(C)受弯纵筋布置在弯曲受拉区,受扭纵筋应沿截面周边尽可能均匀布置;(D)对于 I 形和 T 形梁,一般可将截面翼缘视为剪扭构件,腹板视为纯扭构件。44、 对局部受压破坏机理的描述错误的是 _。(A)在局部受压荷载紧邻下方的混凝土处于三向受压应力状

19、态;(B)构件截面面积Ac与9局部受压面积A之比值决定局部受压破坏形式;(C)间接钢筋限制纵向劈裂裂缝开展,提高局部抗压承载力;(D)混凝土局部受压时的强度提高系数,与局部受压面积在构件截面 中的相对位置无关。45、钢筋混凝土无柱帽无梁楼盖如图所示,柱网尺寸6.0m 6.0m ,中柱截面 400mm400mm 楼板厚度 150mm 混凝土强度等级 C30,抗冲切箍筋为 HPB300,楼面荷载设计值29kN/m,as=30mn 试问,所需的抗冲切箍筋数量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A) 640; ( B) 1034 ; ( C) 720 ; ( D) 90546、 混规中规定的最大裂缝宽度限值是用

20、于验算荷载作用引起的_裂缝宽度。(A)由不同裂缝等级确定 ;(B)最小;(C)平均;(D)最大。47、 某办公楼钢筋混凝土两跨连续梁,结构设计使用年限 50 年,支座截面配筋如图所示。 混凝 土强度等级 C35,纵筋采用 HRB50 级钢筋,as=45mm 箍筋保护层厚度为 20mm 设永久荷载标准值为gGk=26kN/m (包括自重),可变荷载标准值qGk=10 kN/m,可变荷载准永久值系数屮q=0.4。试问,按混规计算的支座梁顶面裂缝最大宽度Wmax(口助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提示:不考虑支座宽度和受拉翼缘的作用。(A) 0.18(B) 0.27(C) 0.21题 47 图48、以下关

21、于刚度计算理论与方法中错误的是 _ 。(A)裂缝间钢筋应变不均匀系数 ”越大,则受拉区混凝土参与工作程度越高;(B)受压钢筋能减小长期挠度的增长,原因是对混凝土受压徐变和收缩起约束作用;(C)提高刚度最有效措施是增大截面高度;(D)翼缘位于受拉区的 T 形截面梁长期挠度将增加。49、框架梁截面尺寸 bxh=300mnX800mm 梁左、右端截面考虑荷载长期作用影响的刚度BA、132132BB分别为 9.0 x10N mm、6.0 x10N 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 C30。跨中最大弯矩处1-1111111i11111IJ题45图10纵向受拉钢筋应变不均匀系数=0.8 ,梁底配置 4 25 纵向钢

22、筋。作用在梁上的均布静荷载、11均布活荷载分别为 30kN/m、15kN/m。试问,按规范提供的简化方法,该梁考虑荷载长期作用影响的挠度f(m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提示:按矩形截面梁计算,不考虑受压钢筋的作用,as=45mm 梁挠度近似按公式f =2.08q|4/(384B)计算。(A) 17(B)21(C) 25( D) 3050、 以下关于预应力损失描述错误的是 _ 。(A)两端张拉可以减少预应力因摩擦引起的损失;(B)采用超张拉可以减少预应力因摩擦引起的损失;(C)摩擦损失不一定仅产生在后张法中;(D)相同情况下,后张法构件的预应力徐变收缩损失;|5大于相应的先张法构件。51、 后

23、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混凝土在预压前产生的第一批预应力损失和预压后产生的第 二批预应力损失分别为_ 。(A)二II= ;丁|1二|2二13 TI4;III二;丁丨5;(B)二II= ;11二12二丨3;二lll二二14二l 5 二l 6;(C)|I=:T1;T2;TII=;T4l5;T6;(D)II= :T113 14;lII二;T5 l6。52、 比较钢筋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和预应力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如两者的受力和截面尺寸、配筋均相同,则_ 。(A)后者的承载力大于前者;(B)后者的承载力、抗裂度和刚度大于前者;(C)后者的抗裂度和刚度大于前者;(D)两者的耗能能力相同。53、 通常情况下,

24、下列关于预应力混凝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_ 。(A)对纵向钢筋施加预应力可提高受弯构件斜截面受剪极限承载力;(B)预应力构件挠度验算考虑的荷载组合为准永久组合;(C)对纵向钢筋施加预应力不能提高受弯构件正截面受弯极限承载力;(D)对纵向钢筋施加预应力会降低轴心受压构件极限承载力。54、 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的抗裂弯矩比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抗裂弯矩增大_。(A)二pciiW。; (B)匚pciW。; (C)ftW。;(D)二coW0。55、 预加应力对受弯构件的受剪承载力起的作用为 _ 。(A)会降低混凝土剪压区的抗剪承载力;(B)会提高混凝土剪压区的抗剪承载力;(C)几乎不影响混凝土剪压区所承担

25、的剪力;(D)增加了钢筋的销拴力。56、 板跨和支座(固定边)如图所示,属于单向板的是_。(A)和;(B)和;(C)和;(D)、和。 题 56 图1257、工业建筑的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楼板的最小厚度不应小于_ 。(A)80mm (B)70 mm (C)60 mm;(D) 50mm58、在钢筋混凝土连续梁受弯承载力计算时,不应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构件为 _13(A)不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构件;(B)要求不出现裂缝或处于三 a、三 b 类环境情况下的构件;(C)属0.1 _二x/h。空0.35情况的构件;(D)处于抗震设防区的结构构件。59、 柱间支撑应设置在 _。(A)厂房的两端;(B)任意两柱

26、间;(C)伸缩缝区段中部;(D)沉降缝区段中部。60、 一单层厂房对称配筋矩形截面柱,已知某控制截面的三组内力如下,则其中最不利的内力组合为_。(A)M =306kN m,N =482kN; ( B)M =-156kN m, N =1104kN;(C)M =326kN m, N = 898kN;(D)M = 306kN m,N =0kN。61、牛腿有短牛腿和长牛腿之分,如a 为竖向荷载作用点到牛腿下部与柱边缘交接点的水平距离,则属短牛腿情况的是 _。(A)a乞h; ( B)a h; (C)amh/2; (D)a _1.5h。62、 牛腿常见的破坏形态是 _。(A)局部破坏;(B)剪切破坏;(C

27、)压弯破坏;(D)斜压破坏。63、 一厂房的柱下锥形单独基础尺寸如图14-11-2 所示,底板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40mm 在考虑该基础 1-1 截面的冲切荷载时,所取用多边形的正确计算值(最接近的)为_。2 2 2 2(A)0.83m; ( B)0.74m; ( C)1.36m; ( D)2.25m。题 63 图64、 关于框架结构内力计算特点叙述不正确的是 _ 。(A)竖向荷载作用下侧移较小,故可采用分层法计算内力;(B)高层柔性框架在水平荷载作用下,顶层柱反弯点会出现在本楼层之下;(C)截面相同条件下,框架顶层边柱的配筋一般总是比底层边柱小,因为底层柱轴力大;(D)当上层层高增大时,本层柱

28、反弯点位置上移。65、 以下关于框架变形说法正确的是 _。(A)多层框架结构侧移曲线以总体弯曲变形为主;(B)总体剪切变形是由框架梁、柱剪切变形引起的;(C)总体弯曲变形是由框架梁、柱的弯曲变形引起的;(D)总体剪切变形是由框架梁、柱弯曲变形引起的。66、 属于结构舒适度控制验算的是 _。(A)梁的最大挠度验算;(B)层间位移角小于 1/550,以免结构晃动;(C)楼盖竖向振 动频率验!-i14算;(D)层间抗侧刚度验算,避免形成薄弱层。67、 关于框筒结构的剪力滞后现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_ 。15(A)腹板框架中,角柱轴力大于中柱轴力;(B)腹板框架中,柱子轴力沿筒体高度呈曲线分布;(C

29、)翼缘框架中,梁高跨比越大,柱子轴力越均匀;(D)翼缘框架中,柱子轴力沿筒体边缘呈曲线分布;(巳翼缘框架中,平面越狭长,柱子轴力越均匀。68、 某框架梁为顶层框架边梁,截面400mm750mm 混凝土强度等级 C35,纵筋为 HRB4O0as二as=60mm。试问,为防止配筋率过高而引起节点核心区混凝土的斜压破坏,梁端上部 纵筋最大配筋面积(mrf)的限值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A) 4480(B) 3200(C) 5160(D) 690069、 已知斜梁的内折角处于受拉区,纵向钢筋为 3/8,箍筋为 HPB30(级钢筋,试问,当 18钢筋中只有 1|18 未锚固在混凝土受压区时,所需要的箍

30、筋数量(mrh 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A) 343(B) 520(C) 411(D) 29870、 图示预埋件由锚板和对称布置的直锚筋组成,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直锚筋为 6|18(HRB400,锚板厚度 12mm 连接板上承受集中力 F 作用,力的作用方向如图示。试问,当71、关于预制构件吊装表达不正确的是:(A)优先选择内埋式螺母;(B)优先选择内埋式吊杆;(C)优先选择预埋吊环;(D)优先选择吊装孔。72、 设防烈度为 7 度,房屋高度大于 24m 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结构的抗震等级为 _ 。(A) 级;(B)二级;(C)三级;(D)四级。73、 对抗震等级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

31、级的框架柱的轴压比限值分别是_。(A) 0.7 , 0.8 , 0.9 , 1.0 ; (B) 0.75 , 0.85 , 0.90 , 0.95 ; ( C) 0.65 , 0.75 , 0.85 , 0.9 ;(D) 0.6 , 0.7 , 0.8 , 0.9。74、 框架柱的上、下两端箍筋应加密,加密的长度应取 _。(A)矩形截面长边尺寸、柱净高 1/6 及 500mm 中的最大值;(B)矩形截面长边尺寸的1.2倍、柱净高 1/4 及 500mm 中的最大值;(C)锚固长度;(D)和轴压比有关的某段长度。75、 某框架-剪力墙结构,框架的抗震等级为三级,剪力墙抗震等级为二级。试问该结构中

32、下列何种部位的纵向受力普通钢筋必须采用符合抗震性能指标要求的钢筋?不考虑抗震时,该预埋件可以承受的最大集中力Fmax(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A)176(C) 193(D) 158(B)225图 69图16框架梁;连梁;楼梯的梯段;剪力墙约束边缘构件。(A)+(B)+(C)+(D)+1776、 某框架结构抗震等级为二级,梁、柱混凝土强度等级均为C35,中间层中柱净高 4m,柱截面 1000mmi000mmas=50mm 柱内箍筋采用井字复合箍,箍筋采用HRB5O0 冈筋,柱仅在节点承受水平荷载作用, 即反弯点在柱层高范围内。 假定柱底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轴力设计 值为 12500kN,试问该柱箍筋加密区的最小体积配箍率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A) 0.5%(B) 1.2%(C) 0.6%(D) 1.5%77、 某框架角柱截面尺寸和配筋如图所示,抗震等级为二级,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柱内箍筋采用井字复合箍,箍筋采用HRB335 钢筋,纵筋保护层厚度c=40mm 假定柱地震作用组合的轴力设计值为 3550kN,试问下列何项配箍数值相对合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