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可译性与不可译性一、引言 世界万物都是矛盾体的集合,可以说,时时有矛盾,处处有 矛盾,翻译中自然也不例外,即可译性与不可译性这一对矛盾。 在讨论这对矛盾之前,首先了解一下何为翻译 ?美国著名翻译理 论家 Eugene Nida 曾指出:“所谓翻译,是指从语义到文体在译 语中用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文的信息。 ”( 谭载喜, 1984) 。从这定义来看,翻译是可行的,但是最切近而又最自然 的对等语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制约。 概括起来就是可译与不可译 的问题。坚持可译论的人认为, 语言是人类在其居住的区域内认识世 界、改造世界、认识自身和改造自身的过程中的产物。虽然世界 人类因其居住的区域不
2、同、发展进程不同而产生了不同的语言, 但他们在生存环境、 身体结构、 生理需要等方面的相同之处大于 不同之处, 因而在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相互作用过程中,人类在思维认识等方面便产生了许多共性, 使得各种语言都具有可理 解性,成为不同语言之间进行交流和翻译的基础。二、可译性乔治?斯坦纳 (George Stainer) 在他著作通天塔 (AFTER BABEL中对历史上有关可译性的争论作了以下分析:语言理论对于翻译是否可能这一问题, 特别是对于不同语言之间的翻译是否可能的问题, 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如果涉及的是两种相去甚远的 语言或情感,译作就完全不可靠了。随着时代的进步, 国与国之间的交往日益
3、频繁, 翻译已成为 现代社会中不可缺少的交流工具之一。一个个国际组织纷纷成 立,一个个独立国家先后诞生,一个个跨国公司不断涌现,给翻 译赋予了政治上和商业上的重要性。 可以这样说: 没有翻译就没 有近二百个不同语言国家和睦相处的国际家庭。 这一客观现实已 使“翻译不可能”观点的人无立足之地。卡特福德也认为翻译的可译性有其理论依据: (1) 能超群认 识所指的同一性及语义系统的“同构”原理, 人类意识相通的基 本的思维结构机制是同构, 这个基本条件使操不同语言的人能够 通过语际转换,进行思想感情的相互传递。 (2) 思维形式的同一 性,人类思维的基本活动形式及一般特征是同一的。 语言转换还 有其
4、社会因素为之提供信息通道, 那就是文化的渗透性。 语言是 社会交际的工具,社会愈发展,语言之间的接触愈多,相互渗透 的现象就愈加突出。三、不可译性 英国翻译理论家卡特福德将不可译性根据其产生的原因分 为语言不可译性和文化不可译性。1语言不可译 (linguistic untranslatability)是指译语没有与原语文本对应的语言形式特征。 语言不可译性主要来自两 个方面: (1) 原语中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法单位或单词共用一个 语言形式; (2) 原语单位一词多义而译语没有相应的一词多义。 例如英语句子 Time flies. 中“ flies ”既可以是单词在“苍 蝇”的复数形式,也可以
5、是另一个单词表示“飞快地流逝”。2文化不可译 (cultural untranslability)产生的原因是“与原语文本功能相关的语境特征在译语文化中却不存在”。 例 如,荷兰语的词汇“ sauna”与英语单词“ bath ”和“bathroom”均不相同。“ sauna”并不总是一座独立的建筑, 它可能是房子、旅馆或船只中的一间屋子既不包括在热水里 浸泡,也不包括洗身体 ( 洗耳恭听身体是在 sauna 之外进行的, 并非洗桑拿浴'整个过程的一部分 )。同样,汉语中的“秀 才”、“气功”、 “三教九流”等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带有文化不 可译的成分。3绝对不可译性与相对不可译性 所谓绝对
6、不可译性是指因语言文字本身的差异而产生的不 可译现象。 而相对不可译是指因语言的文化功能造成的暂时不可 译性,这种暂时不可译性可以随着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而最终变 为可译性。这种相对不可译性还可以具体区分为几种不同情况。 其一是文化词汇空缺, 即译语中缺少表达原语某些其特有文化事 物的词语,这一情况属于暂时不可译性。四、零翻译与可译性限度针对翻译界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 上海外国语大学邱懋如教 授提出一个新的术语零翻译 (zero-translation) 。他认为既 然把两种语言之间存在可译性看作翻译的理论基础, 相信“一种 语言能说的话在另一种语言中也能相对精确地表达出来”, 而实 际上不同语
7、言之间又存在各种差异, 有些差异按常规翻译概念已 到了不可译的地步, 因此,他认为有必要引进“零翻译”的概念。所谓“零翻译”就是不同的语中现成的词语译出源语中的 词语,这里包含两层意思:源文中的词语故意不译;不用的 词语中现成的词语译源文的词语。 第一类零翻译现象出现在因两 种语言句法结构差异须作调整时。第二类零翻译表现在音译 (transliteration)和移译 (transference) 上,音译是用汉语中谐音的字或字的组合翻译英语中的词语, 而这些字或字的组合并 不是汉语现成的有意义的词。 所以引进“零翻译”这个概念是有 其现实意义的, 零翻译作为翻译不可缺的组成部分, 就从根本上 解除了人们对可译性的怀疑,维护了一切都可翻译的理论基础。五、结束语 今天,随着人类对语言和翻译的认识及研究的不断深入, 人 们已经不再片面地强调翻译是可能的或是不可能的, 而是表现了 一种更为理智和实事求是的态度。 一方面, 由于人类经验的相信 性,由于人类文化的相通性, 由于语言都具有认识新事物新环境 的动能。 我们认为, 因语言本身差异造成的不可译性是真正的不 可译性, 可称为绝对不可译性; 而特有的文化事物本身是可以被 认知被表达的, 因而在本质上是可译的, 只是译语中一时缺少相 应的表达方式而已, 因此,由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自动扶梯梯级防夹手的检测与预防措施考核试卷
- 玻璃太阳能电池制备考核试卷
- 环保项目实施对经济的影响分析考核试卷
- 矿产制品批发考核试卷
- 漆器制作与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考核试卷
- 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对电网的影响考核试卷
- 热电联产在微网系统中的整合考核试卷
- 网络直播平台旅游主播目的地推广合作合同
- 网络内容监控技术算法授权租赁协议
- 游戏内道具特效定制化开发与技术支持协议
- 围手术期血糖的管理专家讲座
- 线性代数矩阵
- S22天天高速安庆至潜山段(凉亭至月山)环境影响报告书
- 某厂蒸汽管道安装吹扫及试运行方案
- 清华大学出版社机械制图习题集参考答案(课堂PPT)
- 安徽金轩科技有限公司 年产60万吨硫磺制酸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两篇古典英文版成语故事百鸟朝凤英文版
- GB/T 37573-2019露天煤矿边坡稳定性年度评价技术规范
- GB/T 119.1-2000圆柱销不淬硬钢和奥氏体不锈钢
- 劳动保障监察执法课件
- 西藏林芝地区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