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检测操作过程(最新修订版)_第1页
水质检测操作过程(最新修订版)_第2页
水质检测操作过程(最新修订版)_第3页
水质检测操作过程(最新修订版)_第4页
水质检测操作过程(最新修订版)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水产养殖与水域生态实验室实验方法-水化学项目分析时间顺序 实验室观测指标(按时间顺序):氨氮磷酸盐硝酸盐亚硝酸盐高锰酸盐指数生化耗氧量悬浮物总硬度10溶氧11硅酸盐29另附:12磷含量测定 现场测定水样的温度,透明度。测定过程:1透明度一塞氏盘法参考文献: 魏复盛.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101.A. 方法原理透明度反映水体澄清程度。洁净的水是透明的,当水中存在悬浮物和胶体物质时透明 度降低。地下水的透明度通常较高,但由于供水和环境条件不同,透明度可能不断变化。Scheii与浊度相反,水中悬浮物越多透明度越低。利用塞氏盘(Scheii disc)法

2、测定透明度的定义是:将一个黑白圆盘沉入水中,刚刚观察不到该圆盘的深度即为水体的透明度(depth)。B. 仪器透明度盘(塞氏盘):直径为200mm的圆板(通常用较厚的白铁片剪成),圆板的上面从中心平分为四部分,以黑漆和白漆相间涂布。圆板正中心开小孔,下面加1铅锤,上面系小绳,绳上每10cm处用有色丝线或漆做深度标记。C. 步骤在背光处将透明度盘平放入水中,逐渐下沉至恰恰不能看见盘面的白色时,测量盘面 所在深度,即得透明度(cm)。注意:(1)背光读取透明度数值,需反复观察 3次,取平均值。(2)透明度盘长期使用后盘面白漆颜色会变黄,必须重新涂漆。实验室内分析项目(按分析时间顺序排列)1氨氮一纳

3、氏试剂法A. 方法原理氨氮(NH3-N)包括游离态氨(NH3)或铵盐(NH4+),两者在水中的比例取决于水温 和PHo当pH高时,NH3的比例较高;反之NH4+的比例较高。水温对NH3-N组成的影响 与pH相反。碘化汞和碘化钾(KI)的碱性溶液与NH3-N反应生成淡红棕色胶态化合物, 此颜色在 较宽的波长内(通常测量用波长在 410-425nm)具有强烈吸收。方法精密度和准确度:三个实验室分析含 1.141.16mg/L NH3-N的加标水样,单个实验室的相对标准偏差不超过9.5%;加标回收率范围为95%104%。四个实验室分析含1.813.06mg/L氨氮的加标水样,单个实验室的相对标准偏差

4、不超过4.4%;加标回收率范围为 94%96%0B.仪器和试剂722分光光度计(波长 460 nm -760 nm) 无氨水:每升蒸馏水中加0.1ml H2SO4,在玻璃蒸馏器中蒸馏,弃去50ml初馏液,接取 其余馏出液于具塞磨口玻璃瓶中,密塞保存。注:无氨水不能长期保存。纳氏试剂:称取20g KI,溶于约100ml水中,边搅拌边分次少量加入二氯化汞(HgC结晶粉 末(约10g),至出现不易溶解朱红色沉淀。另外称取60g氢氧化钾(KOH ),溶于水并稀释至250ml,充分冷却至室温后,将上述 氯化汞和碘化钾(KI)溶液在搅拌状态下,徐徐注入 KOH溶液中,用水稀释至400ml,混匀。静置过夜。

5、将上清液(纳氏试剂)移入聚乙烯瓶中,密塞保存。酒石酸钾钠(KNaC4H4O6 4H2O)溶液:称取酒石酸钾钠50g,溶于100ml水中,加热煮沸以去除氨,冷却后定容至100ml。 铵标准贮备溶液:称取3.819g在100C下干燥过的优级纯氯化铵(NH4CI),溶于水中,移入1000ml容量瓶中,定容。此溶液每毫升含1.00mg NH3-N。 铵标准使用溶液:移取5.00ml铵标准贮备液到500ml容量瓶中,定容。此溶液每毫升含O.OIOmg NH3-N。C.测定步骤(1) NH3-N标准曲线移取0、0.50、1.00、3.00、5.00、7.00和10.00ml铵标准使用液于50ml比色管中,

6、加无氨水定容至标线。向比色管中加入 1.0ml酒石酸钾钠溶液,混匀。加入1.5ml纳氏试剂,混匀。放置10min后,在波长420nm处,用光程20mm比色皿,以无氨水为参比,测量吸 光度。根据吸光度(X)和NH3-N含量(y: mg/L)绘制标准曲线,建立回归方程:y=ax+b, 其中a、b为常数。注:(1)比色皿使用前需要进行空白校正,样品皿吸光度空白值 =样品皿盛无氨水时的吸光度-参比皿盛无氨水时的吸光度。测量时以吸光度最低的比色皿做参比皿,以吸光度较 高的比色皿做样品皿,样品吸光度=样品皿吸光度-参比皿吸光度-样品皿吸光度空白值。(2)水样NH3-N浓度受空气中NH3影响很大,实验室内不

7、能存放氨水;另外,由于 水样NH3-N浓度测定结果受环境影响较大,每次测定都应做标准曲线。(2)水样测定将水样摇匀,经0.45 m滤膜过滤(过滤前先用水样润洗过滤装置,滤膜用前用无氨水浸泡)后,取50ml水样于50ml比色管(用无氨水洗涤并避免空气中 NH3溶入)定容至标线,加1.0 ml酒石酸钾钠溶液,加入1.5ml纳氏试剂,放置10min后,在波长420nm处,用光程20 mm比色皿,以无氨水为参比,测量吸光度(步骤同标准曲线)(3)计算将水样吸光值(A)代入标准曲线方程y=ax+b计算出水样的NH3-N浓度。NH3-N (N : mg/L) =aA+b2磷酸盐磷酸盐的测定一一钼锑抗分光光

8、度法 方法原理 在酸性条件下,正磷酸盐与钼酸铵,酒石酸锑氧钾反应,生成磷钼杂多酸,被还原剂抗坏 血酸还原,则变成蓝色络合物,通常称磷钼蓝。仪器和化学试剂1. 分光光度计2. ( 1+1)硫酸 3. 10%抗坏血酸溶液:溶解13g钼酸铵(NH4) 6M0O24 4H2O)于100ml水中。溶解0.35g酒石酸锑氧钾(K (SbO) C4H4O6 1/2H2O)于 100ml 水中。在不断搅拌下,将钼酸铵溶液徐徐加到且混合均匀。贮存在棕色玻璃瓶中约 4 °C保存。至少稳定两个月。4.浊度-色度补偿液:混合两份体积的(1+1)硫酸和一份体积的10%抗坏血酸溶液。此300ml( 1+1)硫酸

9、中,加酒石酸锑氧钾溶液并溶液当天配制。5.磷酸盐贮备液溶液:将优级纯磷酸二氢钾(KH2PO4)于110° C干燥2h,在干燥器中放冷。称取0.2197g溶于水,移入1000ml容量瓶中。加(1+1)硫酸5ml,用水稀释至标 线。此溶液每毫升含50.0ug磷(以P计)。6.磷酸盐标准溶液:吸取10.00ml磷酸盐贮备液于25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此溶液每毫升含2.00ug磷。临用时现配。C.步骤 1.校准曲线的绘制取数支50ml具赛比色管,分别加入磷酸盐标准使用液 0, 0.50, 1.00, 3.00, 5.00, 10.0, 15.0ml,加水至 50ml。显色:向比色管

10、中加入1ml 10%抗坏血酸溶液,混匀。30s后加2ml钼酸盐溶液充分混匀,放置15mi n。测量:用10mm或30mm比色皿,于700nm波长处,以零浓度溶液为参比,测量吸光度。2.样品测定:分取适量经滤膜过滤或消解的水样(使含磷量不超过30ug)加入50ml比色管中,用水稀释至标线。以下按绘制校准曲线的步骤进行显色和测量。减去空白实验的吸光度,并从校准曲线上查出含磷量。计算 磷酸盐(P, mg/L) =m/V式中m由校准曲线查得的磷量(ug);V水样体积(ml)。D .注意事项1.如试样中色度影响测量吸光度,需做补偿校正。在50ml比色管中,分取与样品测定相同量的水样,定容后加入3ml浊度

11、补偿液,测量吸光度,然后从水样的吸光度中减去校正 吸光度。2. 室温低于13° C时,可在20-30° C水浴中显色15min。3. 操作所用的玻璃器皿,可用(1+5)盐酸浸泡2h,或用不含磷酸盐的洗涤剂刷洗。4.比色皿用后应以稀硝酸或铬酸洗液浸泡片刻,以除去吸附的钼蓝有色物。3硝酸盐一铜镉柱还原法A. 方法原理当水样通过一个镀铜的镉屑柱时,海水中的硝酸盐定量地被还原成亚硝酸盐。生成的亚硝酸盐和对氨基苯磺酰胺重氮化并与 N-( 1-萘基)-乙二胺偶联而形成一种深色能用分光光度法测量的偶氮染料。用该法测定硝酸盐时必须校正样品中的亚硝酸盐含量。B. 仪器和化学试剂 722分光光

12、度计 50ml具塞比色管 硝酸盐还原柱:镉-铜屑:将纯金属镉锉成细屑,镉屑应能通过2mm筛孔而不通过0.5mm 筛孔。将约100g锉屑(足够两个还原柱用)加入 500ml 2% (重量/体积)的硫酸铜(CuSO4 5H2O)溶液,搅拌至溶液的蓝色消失。将一小团细铜丝(旋屑)置于还原柱底部,将稀氯化铵溶液注入还原柱。注入浆糊状镉-铜屑并缓慢地装填至柱高约30厘米。装柱时镉-铜屑应一直浸泡在稀氯化铵溶液中,不应干涸。装柱后在柱的顶端塞一小团细铜丝。用稀氯化铵溶液充分冲洗还原柱并轻敲柱壁来调节流速,正常流速应100ml/8-12min,若流速低于该值则需重新装柱。注:镉-铜屑使用一段时间后需活化:从

13、柱中取出镉-铜屑,用5% (体积/体积)盐酸清洗,然后用蒸馏水冲洗直至倾出液 pH>5。按上述方法用硫酸铜将镉屑活化,装柱。浓氯化铵溶液:将125g分析纯氯化铵溶于500ml蒸馏水中。此溶液贮存在玻璃或塑料瓶中。稀氯化铵溶液:用蒸馏水将 50ml浓氯化铵溶液稀释至2000ml。此溶液贮存在玻璃或塑料瓶中。显色剂:在500ml烧杯中加入250ml水和50ml磷酸,加入20.0g对-氨基苯磺酰胺,将1.00g N- (1-萘基)-乙二胺二盐酸盐(C10H7NHC2H4NH2 2HCl )溶于上述溶液中,转移 至5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混匀。此溶液贮于棕色瓶中,在 25C下保存,至

14、少可稳定一个月。注意:显色剂有毒,避免与皮肤接触或摄入体内。硝酸盐标准溶液:准确称取在 105110C烘4h后的KNO30.7218g,加水溶解后稀释至1000ml (贮备液:氮浓度100 g/ml )。取10ml贮备液,准确稀释至100ml (使用液:氮浓度 10 ug/ml)。50ml量筒等玻璃仪器。C. 步骤(1)标准曲线的绘制:0、0.050、0.100、0.200、向6个50ml具塞比色管内分别加入 0、0.25、0.50、1.00、1.50、2.00ml硝酸盐标准使用液,加水至标线,混匀(硝酸盐标准溶液系列的氮浓度分别为0.300、0.400mg/L )。分别向每个比色管中加入1.

15、0ml浓氯化铵溶液,摇匀。 将比色管内的溶液加入还原柱中,先加入约5ml,使其通过还原柱,然后将剩余的溶液加入柱中并用空比色管收集还原柱流出的液体,将最初收集的约10ml液体弃去,再收集25ml。将还原柱内多余液体排放尽后再加下一个样品。注意:过还原柱时液面不能低于铜丝,且测定的空白和标准样品应用同一个还原柱,过柱流速应一致。在收集的经过还原柱的溶液中分别加入0.5ml显色剂,密塞,混匀。静置20min后,在2h内以水为参比,测量吸光度(波长543nm,比色皿光程10mm),绘制校准曲线:y=ax+b, 其中a、b为常数。注:测定前先对比色皿进行校正。(2)水样测定:将水样摇匀后经0.45 m

16、滤膜过滤(滤器使用前先用水样润洗一遍),取50ml过滤水样于50ml比色管中(水样中硝酸盐含量较高,则进行适度稀释),每个比色管中分别加1.0ml 浓氯化铵溶液,摇匀。过还原柱,测定吸光度。(3)计算将水样的吸光值代入标准曲线方程,求出总亚硝酸盐氮含量,用总亚硝酸盐含量减去水样 中的亚硝酸盐氮含量即得硝酸盐氮含量。计算方法如下:(N03-N+ N02-N ) ( N : mg/L ) =aA+bN03-N ( N: mg/L ) = ( N03-N+ N02-N ) - N02-N4亚硝酸盐一N( 1萘基)乙二胺光度法A. 方法原理在磷酸介质中(PH=1.8±0.3),亚硝酸盐与对氨

17、基苯磺酰胺反应生成重氮盐,再与N(1萘基)乙二胺偶联生成红色染料。在 540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三个实验室分析含0.02570.0816 mg/L亚硝酸盐氮加标水样,单个实验室的相对标准偏差不超过9.3%;加标回收率为90%114%。五个实验室分析含 0.0830.18mg/L亚硝酸盐氮加标水样,单个实验室的相对标准偏差不超过 2.8%;加标回收率为 96%102%。B. 仪器和化学试剂 722分光光度计 去亚硝酸盐水:(1)在蒸馏水中加入少许高锰酸钾晶体(呈红色),再加氢氧化钡(或氢氧化钙)使呈碱性。在玻璃蒸馏器内蒸馏,弃去50ml初蒸液,收集中间约70%不含锰的馏出

18、液。或(2)在每升蒸馏水中加1ml浓硫酸和0.2ml硫酸锰溶液(每100ml水中含36.4gMnSO4H2O),加入13ml0.04%高锰酸钾溶液至呈红色,重蒸馏。 磷酸(1.70g/ml) 显色剂:在500ml烧杯中加入250ml水和50ml磷酸,加入20.0g对-氨基苯磺酰胺,将1.00g N- (1-萘基)-乙二胺二盐酸盐(C10H7NHC2H4NH2 2HCI)溶于上述溶液中,转移至5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混匀。此溶液贮于棕色瓶中,在25C下保存,至少可稳定一个月。注意:显色剂有毒,避免与皮肤接触或摄入体内。高锰酸钾标准溶液(1/5KMn04)=0.050mol/L:溶解1

19、.6g高锰酸钾于1200ml水中,煮沸 0.5ih,使体积减少到i000ml左右,放置过夜。用G-3号玻璃砂芯滤器过滤后,滤液贮存 于棕色试剂瓶中避光保存,并进行标定。草酸钠标准溶液(1/2Na2C2O4)=0.0500mol/L:溶解经105C烘干2h的优级纯无水草酸 钠3.350g于750ml水中,移入1000ml容量瓶定容。亚硝酸盐氮标准贮备液:称取1.232g亚硝酸钠(NaNO2),溶于150ml水中,转移至1000ml 容量瓶中,定容至标线(贮备液)。每毫升贮备液约含0.25mg亚硝酸盐氮。贮备液亚硝酸 盐氮浓度需要标定。标定方法如下:在300ml具塞锥形瓶中加入50.00ml 0.

20、050mol/L的高锰酸钾溶液,5ml浓硫酸,用50ml移液管加入50.00ml亚硝酸钠标准贮备液(移液时移液管下端插入高锰酸钾溶液液面下), 轻轻摇匀。在水浴中加热至7080C,用移液管加入草酸钠标准液(每次加入 i0.00ml,直 至红色褪去),记录草酸钠标准溶液的用量(V2)。用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滴定过量草酸钠至 溶液呈微红色,记录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总用量( VI)。用50ml水代替亚硝酸盐氮标准贮备液,重复上述操作。高锰酸钾的浓度(Ci)用草酸钠标准溶液标定:Ci (1/5KMnO4)=0.0500 X4/V3标准贮备液中亚硝酸盐氮浓度按下式计算:NO2-N( N : mg/L)=( Vi

21、Ci-0.0500 V2) X7.00 >1000/50.00=140 ViCi-7.00 X式中:Ci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浓度(mol/L);Vi滴定亚硝酸盐氮标准贮备液时加入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总量(ml);V2滴定亚硝酸盐氮标准贮备液时加入草酸钠标准溶液总量(ml);V3 滴定水时加入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总量(ml);V4滴定空白时加入草酸钠标准溶液总量(ml); 7.00-亚硝酸盐氮(i/2N)的摩尔质量(g/mol);50.00-亚硝酸盐氮标准贮备液取用量(ml);0.0500-草酸钠标准溶液浓度(1/2Na2C2O4,mol/L )。亚硝酸盐氮标准中间液:取 50.00ml亚硝酸盐氮标准

22、贮备液(含 12.5ml亚硝酸盐氮),准确稀释至250ml容量瓶中。每毫升中间液中含 50.0伺亚硝酸盐氮。 注:中间液贮于棕色瓶内,在 25C保存,可稳定一周。亚硝酸盐氮标准使用液:取i0.00ml亚硝酸盐氮标准中间液,置于500ml容量瓶中定容。每毫升使用液含1.00 g亚硝酸盐氮。使用液使用当天配置。C. 步骤(1)绘制曲线:在 6支50ml比色管中,分别加入 0、1.00、3.00、5.00、7.00和10.00ml亚硝酸盐氮标准使用液,用不含亚硝酸盐的水稀释至标线。加入 1.0ml显色剂,加塞,混 匀。静置20min。在2h内以水为参比,测量吸光度(波长 540nm,比色皿光程10m

23、m),绘制校准曲线:y=ax+b,其中a、b为常数。注:测定前先对比色皿进行校正。(2)水样测定:将水样摇匀后经 0.45 m滤膜过滤(滤器使用前先用水样润洗一遍),取 50ml过滤水样于50ml比色管中(水样中硝酸盐含量较高,则进行适度稀释),每个比色管中分别加1.0ml显色剂,摇匀。静置20min。在2h内以水为参比,测量吸光度。(3)计算将水样的吸光值代入标准曲线方程,求出亚硝酸盐氮含量。计算方法如下:NO2-N( N : mg/L)=aA+b5高锰酸盐指数一酸性高锰酸钾法A. 方法原理加入硫酸使水样呈酸性后加入一定量的高锰酸钾溶液,在沸水浴中加热反应一定的时 间,利用高锰酸钾氧化水样中

24、有机物。加入过量草酸钠溶液还原剩余的高锰酸钾,用高锰 酸钾溶液回滴过量的草酸钠,计算求出高锰酸盐指数。高锰酸钾指数是一个相对的条件性 指标,其测定结果与溶液的酸度、高锰酸盐浓度、加热温度和时间有关。因此测定时必须 严格控制条件以使结果具有可比性。方法的适用范围:适用于氯离子含量不超过300mg/L的水样。当水样的高锰酸盐指数值超过10mg/L时则酌情分取少量试样,并用水稀释后再进行测定。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五个实验室分析高锰酸盐指数为4.0mg/L的葡萄糖标准溶液, 实验室内相对标准偏差为4.2%;实验室间相对标准偏差为5.2%。B. 仪器与化学试剂50ml酸式滴定管 250ml锥形瓶 沸水

25、浴、调温电炉 定时钟高锰酸钾贮备液(1/5KMnO4=0.1mol/L):溶解3.2g高锰酸钾于1200ml水中,煮沸0.51h,使体积减少到1000ml左右,放置过夜。用 G-3号玻璃砂芯滤器过滤,滤液贮存于棕色试剂瓶中避光保存(贮备液)。贮备液使用前用0.1000mol/L的草酸钠标准液标定浓度。高锰酸钾标准溶液(1/5KMnO4=0.01mol/L):吸取100ml的高锰酸钾贮备液,用水稀释 至1000ml (标准溶液),标准溶液浓度为0.01mol/L,贮于棕色瓶中,使用当天标定。草酸钠标准贮备液(1/2Na2C2O4=0.1000mol/L):在105110C烘优级纯无水草酸钠1h后

26、冷却,准确称取0.6705g,溶于水中,在100ml容量瓶中定容(贮备液)。草酸钠标准使用液(1/2Na2C2O4=0.0100mol/L):吸取10.00ml草酸钠贮备液于1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 ( 1+3)硫酸:按体积比配制,趁热滴加高锰酸钾溶液至呈微红色。C. 步骤(1)将水样摇匀,取100ml水样(如高锰酸钾指数高于10mg/L,则应进行稀释)于250ml的锥形瓶中。注:水样有机质较多时,如稀释倍数太小,加热后溶液可能失去淡红色(高锰酸钾被消耗 完),这时无法继续测定。(2)加入5ml (1 + 3)硫酸,混匀。(3)加入10.00ml 0.01mol/L高锰酸钾溶液,摇

27、匀,立即放入沸水浴中加热30min (沸水浴液面要高于反应溶液的液面,从水样沸腾起计时)。注:在水浴中加热完毕后水样应保持淡红色,如颜色变浅或全部褪去说明高锰酸钾用量不 够。此时,应将水样稀释倍数加大后再测定,使加热氧化后残留的高锰酸钾应为其加入量 的 1/21/3。(4)取下锥形瓶,趁热加入10.00ml 0.0100mol/L草酸钠标准溶液,摇匀。立即用0.01mol/L高锰酸钾溶液滴定水样至微红色,记录高锰酸钾溶液消耗量。注:(1)在酸性条件下,草酸钠和高锰酸钾的反应温度应保持在6080C,所以滴定操作必须趁热进行,若溶液温度过低,需适当加热。(2) 用0.01mol/L高锰酸钾溶液滴定

28、水样时颜色突变不很明显,因此要特别注意颜色 变化。(5)高锰酸钾溶液浓度标定:将已滴完的水样溶液加热至约70 r,准确加入10.00ml草酸钠标准溶液(0.0100mol/L),再用0.01mol/L高锰酸钾溶液滴定至显微红色,记录高锰酸 钾溶液的消耗量,按下式求得高锰酸钾溶液的校正系数(K)K= 10.00/V式中:V高锰酸钾溶液消耗量(ml)若水样需要稀释时,应取100ml水作为空白,空白测定步骤与水样测定步骤相同。注:高锰酸钾标准溶液视水样有机物含量而定,高锰酸钾溶液的浓度不能太高或太低。(6)计算水样不经过稀释时:高锰酸盐指数(O2, mg/L) =(10+V1)K-10 M >

29、8X1000/100 式中:V1滴定水样时,高锰酸钾溶液的消耗量(ml);K校正系数;M 草酸钠溶液浓度(mol/L);8氧(1/2O)摩尔质量。水样经过稀释时:高锰酸盐指数(02,mg/L ) = (10+Vi)K-10-(10+ V。)K-10 X XM X8X000/ V2式中:V0空白试验中高锰酸钾溶液的消耗量(ml);V2分取水样量(ml);C稀释的水样中含水的比值,例如,10.0ml水样,加90ml水稀释至100ml,则C=0.90。6生化耗氧量一稀释接种法A. 方法原理生化需氧量(BOD)指在规定条件下(20C±C培养5d),微生物分解水中的某些可 氧化物质,特别是有机

30、物所进行的生物化学过程中消耗溶解氧的量。此生物氧化全过程进行的时间很长,如在 20C下培养时完成此过程需100多天。目前国内外普遍规定是在 20°C ± °C下培养5d,分别测定样品培养前后的溶解氧, 二者之差即为BOD5 (毫克氧/升)。B. 仪器和试剂恒温培养箱(20C ±1C)520L细口玻璃瓶 10002000ml 量筒 玻璃搅棒:棒底端固定一个直径比量筒底小,并带有几个小孔的硬橡胶板,棒长度应比 所用量筒高度长200mm。 250300ml溶氧瓶:带有磨口玻璃塞并具有供水封用的钟形口。 虹吸管,供分取水样和添加稀释水用。(15)稀释水:向520

31、L玻璃瓶内加入一定量的稀释水, 控制水温20C左右,用无油空气压缩机或薄膜泵将吸入的空气先后经活性碳吸附管及水洗涤管后,导入稀释水内曝气28h (曝 气亦可导入适量纯氧),使稀释水中溶氧近饱和。稀释水的 pH值应为7.2, B0D5应小于0.2mg/L。将瓶口盖两层洗涤晾干的纱布,置于20C培养箱中放置数小时,使水中溶氧含量达8mg/L左右。C. 步骤(1) 水样预处理 水样pH若超出6.57.5时,可用稀盐酸或氢氧化钠溶液调节 pH近7,但盐酸或氢氧化钠溶液用量不要超过水样体积的 0.5%。若水样的酸度或碱度很高,可改用高浓度的碱或 酸液进行中和。 从水温较低的水域或富营养化湖泊中采集的水样

32、,可能含过饱和溶氧,此时应将水 样迅速升温至20r左右,在不满瓶的情况下充分振摇,并时时开塞放气,以赶出过饱和的 溶氧。从水温较高的水域或废水排放口取得的水样, 应迅速使其冷却至20 r左右并充分振摇,使与空气中氧分压接近平衡。(2) 水样不需稀释时测定BOD:溶解氧较高、有机物含量较少的地表水,可不经稀释而直接以虹吸法将约 20C的混匀水样转入两个溶氧瓶内,转移过程中应注意不产生气泡。以同样的操作使两个溶氧瓶充 满水样后溢出少许,加塞。瓶内不应产生气泡。 其中1瓶随即测定溶氧,另2瓶的瓶口水封后放入培养箱中,在20C ± C培养5天。培养过程中注意添加封口水。 从开始放入培养箱起算

33、,经过 5昼夜后,弃去封口水,测定溶氧瓶内的溶氧。(3)水样需稀释时测定BOD : 稀释倍数的确定:根据实践经验提出下述计算方法,供稀释时参考。 稀释操作:直接稀释法:直接稀释法是在溶解氧瓶内直接稀释。 在已知两个容积相同(其差1ml) 的溶解氧瓶内,用虹吸法加入部分稀释水(或接种稀释水)使刚好充满,加塞,勿留气泡 于瓶内。其余操作与上述一般稀释法相同。(4)计算不经稀释直接培养的水样:B0D5(mg/L) =Ci-C2式中:C1水样在培养前的溶解氧浓度(mg/L);C2水样经5d培养后,剩余溶解氧浓度(mg/L )。经稀释后培养的水样:B0D5(mg/L) =(Ci-C2)-(Bi-B2)f

34、i f式中:B1稀释水B2稀释水(或接种稀释水)在培养前的溶解氧浓度(mg/L);(或接种稀释水)经培养后的溶解氧浓度(mg/L);f1稀释水(或接种稀释水)在培养液中所占比例; f2水样在培养液中所占比例。注:fi, f2的计算:例如培养液的稀释比为 3%,即3份水样,97份稀释水,则fi =0.97,f2=0.03。注意事项:玻璃器皿应彻底洗净:先用洗涤剂浸泡,然后用稀盐酸浸泡,最后依次用自来水、蒸馏水洗净。在两个或三个稀释比的样品中,凡消耗溶氧大于2mg/L和剩余溶氧大于1mg/L,计算结果时,应取平均值。若剩余溶氧小于 1mg/L,甚至为零时,应加大稀释比。溶氧消耗量小于2mg/L,有

35、两种可能,一是稀释倍数过大;另一种可能是微生物菌种不适应,活性差, 或含毒物质浓度过大。这时可能出现在几个稀释比中稀释倍数较大的消耗溶氧反而较多的现象。水样稀释倍数超过100倍时,应预先在容量瓶中用水初步稀释后,再取适量进行最后稀释培养。7悬浮物一滤膜法A.方法原理悬浮物即不可滤残渣,指水样中不能通过滤器的物质。测定悬浮物的方法是将水样用0.45 m滤膜过滤,将截留在滤器上的残渣在 103105C下烘干2h至恒重时的含量。B.仪器 0.45 m孔径的滤膜及相应的滤器。 称量瓶。C.步骤(1)将0.45 m滤膜置称量瓶中,开盖在103105°C下烘2h,盖上盖子放冷称重,按以下 操作再

36、烘干、称重,直至恒重(两次称出的重量相差不超过0.005mg)。(2)将水样除去树枝、草、叶及其它明显的漂浮异物,摇匀。分取适量水样(使不可过滤残渣大于2.5mg),用已恒重的滤膜过滤,用纯水冲洗 3次,如果残渣上有油脂,用石油 醚冲洗23次。(4)计算:(3)将滤有残渣的滤膜小心取下,放入原称量瓶中,按(1)烘干、称重,直至恒重。悬浮物(mg/L) =(A-B) >106/V式中:A残渣、滤膜及称量瓶总重量(g);B滤膜及称量瓶重(g);V取样体积(ml)。8总氮、总磷一过硫酸盐氧化法总氮总磷测定(操作简易版本-实验操作按照此步骤)该法1983年日本公布为测TN,TP的测定方法,Jun

37、ko等人又做了改进。参考文献:Junko Etina et al.,Water Res, 17(21),1721,1983.1)原理:60° C2K2S2O8+2H2O4KHSO4+021mol K2S2O8与1mol NaOH混合,初pH=12.57,反应后pH=2.12,该法较凯氏法提高效率27倍。2)试剂:a. 20g K2S2O8+3g NaOH,1L 蒸馏水溶解。b.硝酸盐标准贮液:0.7218g KNOW 1L容量瓶中定容,浓度:100 mg/L NO3 N。使用液:10ml贮液-100ml容量瓶,浓度10mg/L,现用现配。C.磷酸盐标准贮液:0.4394g KH2PO

38、 1L容量瓶,力卩1: 1H2SO4后定容。浓度:100 mg/L PO4 P。使用液:10ml贮液100ml容量瓶,浓度:10mg/L,现用现配。d 混合试剂:12.5g (NH4) 6Mo7O24?4H2& 溶于 125ml 蒸馏水。0.5gK ( SbO) C4H4O6 (常 1/2 H2O 或无水)20ml 蒸馏水将钼酸盐溶液溶于350ml H2SO4中(4.5M),不断搅拌,再加入酒石酸溶液混匀,贮 于玻璃瓶中,可稳定数月。e. 4.5M H2SO4: 250ml浓H2SO4>750ml蒸馏水中,冷却后定容至 1L。f .酸性抗坏血酸:10g抗坏血酸(C6H8O6) 5

39、0ml蒸馏水中,加4.5M H2SO4 50ml, 贮于冰箱中,稳定一周,试剂无需重配。3)测定步骤:a.按下步骤依次取N , P标准液,加入50ml比色管中,用蒸馏水稀释至25ml,再加 25ml氧化剂,加盖摇匀,放入高压锅中与水样一同消化。1234567氮使用0124681液.0.0.0.0.00.0浓度0000112(mgN/L).2.4.8.2.6.0磷使用0001234液.25.50.00.00.00.00浓度0000000(mgN/L).05.1.2.4.6.8b.吸取摇匀水样25ml-加25ml氧化剂-高压锅中消化(115° C消化30分钟),冷却 后取出测定。C. 总

40、N :以1cm石英比色皿,在 200-220nm (取入=210nm)处测吸光度。d.总P:取消化后样品25ml,加1ml抗坏血酸,摇匀。1分钟后,加混合试剂1ml摇匀,20-40CF显色30分钟,在721 (710nm)处测吸光度。(下述详细步骤仅供参考)B. 仪器与化学试剂751型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 50ml具塞比色管 高压蒸汽灭菌器(可控温120C, 9.814.7 N/cm2压力)或一般民用压力锅 氧化剂:称取20gK2S2O8和3gNaOH,溶于水中并稀释至1000ml。10/ml的氮。磷标准溶液:准确称取 氮标准溶液:称取0.7218g KNO3 (105110C 4h),加水

41、溶解后稀释至1000ml (贮备液), 贮备液中含100g/ml的氮。取贮备液10ml稀释至100ml (氮标准使用溶液),使用液中含0.4394g经105110°C干燥的磷酸二氢钾,溶于水后,加入1ml(1+1) H2SO4溶液,再用水稀释定容至贮备液10ml准确稀释至1000ml (磷贮备液),磷贮备液含100g/ml的磷。用时取此磷磷100ml (磷标准溶液),磷标准溶液中含10g/ml的磷。 硫酸一钼酸铵氧锑钾贮备液:量取194.6ml浓硫酸,在连续搅拌下缓缓加到 405ml蒸馏水中,冷却。称取钼酸铵(NH4MO7O24 4H2O)20g溶于300ml蒸馏水中。将上述硫酸溶液

42、 在连续搅拌条件下缓缓加入钼酸铵溶液中,加入100ml 0.5%的酒石酸锑钾 K(SbO)C4H4O6 1/2H2O溶液,摇匀(硫酸一钼酸铵氧锑钾贮备液),保存于棕色瓶中。显色剂:量取100ml硫酸一钼酸铵氧锑钾贮备液,加入1.5g抗坏血酸,溶解(显色剂)。显色剂稳定4h左右,使用前配制。C.步骤(1)氮、磷标准溶液:在7个50ml具塞比色管中,分别加入磷标准溶液(10ug/ml)0、1.0、 2.0、3.0、4.0、5.0、6.0ml 和氮标准溶液(10g/ml) 0、2.0、4.0、6.0、8.0、10.0、12.0ml, 加水至标线,摇匀,此标准系列中磷含量分别为 1、4、8、12、16

43、、20、24 g;氮含量为 1、8、16、24、32、40、48用。从上述每个标准溶液中分别吸取 20ml加入另外准备7个50ml具塞比色管,然后每个比色管中加入 20ml氧化剂溶液,立即加盖、摇匀。注:消化用玻璃器皿要洗净(不含氮、磷),新比色管应先用氧化剂溶液清洗一次,不要 用含磷洗衣粉及洗涤剂洗涤玻璃仪器。(2)吸取摇匀后的水样20ml于50ml比色管中,加入20ml氧化剂溶液,立即加盖摇匀。注:氧化剂中K2S2O8和NaOH浓度分别为0.074mol/L和0.075mol/L ,这是根据氧化原理并经过反应动力学计算和反复试验得出的最佳浓度。如果氧化剂中NaOH浓度增加,磷的氧化不完全;

44、反之,如果 NaOH浓度减少,则氮的氧化不完全。120C 和(3)将上述盛有标准系列和水样的比色管加塞,管口包一小块纱布并用线扎紧(以免加 热时玻璃塞冲出),放入高压灭菌器中,加热,放气几分钟后关上气阀,在 10.78N/cm2下氧化30min (达到指定温度和压力时开始计时),停止加热,待压力表指针降 至零后取出比色管,冷却至室温。注:(1) 一般民用压力锅在加热至顶压阀出气孔冒气时锅内温度为1200( 1.1kg/ cm2)。水样与标准系列在120C下高压氧化时,应在达到预定温度、压力时开始计时,以保证氧 化完全。一定要待高压灭菌器冷却至室温后再慢慢开盖取出比色管,以免溶液冲开瓶塞溅 出。

45、(2)所有用水均为无氨蒸馏水。(3)必要时所用过硫酸钾需精制(否则空白值高);精制过硫酸钾时,往往需要溶解再结晶两次才能达到纯度要求。(4)每次测定水样时要做标准曲线。(4)总磷测定:分别取氧化过的标准系列和水样上清液10ml于50ml的具塞比色管中,加入1滴二硝基酚指示剂,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和1mol/L硫酸调至溶液呈浅黄色,准确加入 显色剂2.5ml,加水至25ml刻度后摇匀,置于2040C温度下还原显色30min,在700nm 波长处用3cm比色皿在分光光度计上以无氨水为参比测定吸光度(用空白作对照)(5)总氮测定:由于氧化后水样及标准系列的 pH值均在2左右,所以可直接取出上清液(少数不

46、清洁水样氧化后有少许沉淀产生),用在波长200210nm处用1cm的石英比色皿 进行总氮的测定(用空白作对照)。(6)分别根据氮、磷(pg)标准溶液的吸光度绘制氮、磷标准曲线。注:本方法如用751、721型光度计分别测定氮、磷,在氮含量达3.5mg/L,磷含量达15mg/L 时,均在仪器测定范围内且回收率很好,一般湖泊水很少超过此测定范围,如氮含量超过3.5mg/L而小于20mg/L,磷含量超过3.5mg/L时,可以用空白适当稀释氧化液后再进行测 定,先稀释后氧化与先氧化后稀释测定的结果一致。(7)计算:用水样的吸光值代入所得的校准曲线方程直接求水样的磷营养盐浓度。或按以下公式计算:总氮(N,

47、mg/L) =m1/20总磷(P,mg/L) =m2/20式中:m1从氮校准曲线上查得的总氮量(pg);m2从磷校准曲线上查得的总磷量(pg); 20取样体积(ml)。9总硬度一EDTA滴定法A. 方法原理在pH=10条件下,用EDTA溶液络合Ca2+ft Mg2+。以铬黑T为指示剂,铬黑T与Ca2+ 和Mg2+形成紫红色或紫色溶液。滴定中,游离 Ca2+和 Mg2+首先与EDTA反应,然后与铬 黑T结合的Ca2+和皿92+与EDTA反应,达到滴定终点时溶液颜色由紫色变为天蓝色。本方法适用于测定地下水和地表水中Ca2+和Mg2+总量,但不适用海水等含盐量高的水。测定Ca2+和皿92+最低浓度为

48、0.05mmol/L。本方法的重复性偏差为±).04mmol/L,约相当于±滴EDTA二钠溶液。B.仪器和化学试剂50ml酸式滴定管,分刻度至0.10ml 250ml锥形瓶 氨性缓冲液:先称取16.9g氯化铵,溶于143ml氨水,再称取0.78g硫酸镁(MgSO4 7H2O)和1.179gEDTA二钠二水合物(C10H14N2O8Na2 2H2O)溶于50ml水,加入2ml配好的氯化铵+氨水溶液和0.2g左右铬黑T指示剂干粉,此时溶液应显紫红色,如出现天蓝色,应加入极少量硫酸镁使变为紫红色。逐滴加入 EDTA二钠溶液直至溶液由紫红变为天蓝色(切 勿过量)。将两溶液合并,加蒸

49、馏水定容至 250ml (如合并后溶液又转为紫色,在计算结果 时应减去试剂空白)。EDTA二钠标准溶液10mmol/L):将EDTA二钠二水合物在80E干燥2h,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取 3.725g溶于水,在容量瓶中定容至 1000ml。标准溶液盛在聚乙烯瓶中,定期标定浓度。EDTA二钠标准溶液标定:用钙标准溶液标定。取20.00ml钙标准溶液稀释至50ml后用EDTA二钠标准溶液滴定。EDTA二钠标准溶液的浓度 Ci( mol/L)用下式计算:Ci=C2 V2/V1式中:C2钙标准溶液的浓度(mmol/L);V2钙标准溶液的体积(ml);V1标定中消耗的EDTA二钠标准溶液体积(ml

50、)。10mmol/L钙标准溶液:将碳酸钙(CaCQ)在150C干燥2h,取出,放在干燥器中冷至 室温,称取1.000g碳酸钙于50ml锥形瓶中,用水润湿,逐滴加入 4mol/L盐酸至碳酸钙全 部溶解(避免酸过量)。加200ml水,煮沸数分钟驱除二氧化碳,冷至室温,加入数滴甲 基红指示剂溶液(0.1g溶于100ml60%乙醇),逐滴加入3mol/L氨水至变为橙色,在容量 瓶中定容至 1000ml。此溶液 1.00ml 含 0.4008mg (0.01mmol/L)钙。铬黑T指示剂:将0.5g铬黑T溶于100ml三乙醇胺(最多可用25ml乙醇代替三乙醇胺 以减少溶液粘性),盛放在棕色瓶中。或者配成

51、铬黑T指示剂干粉:称取0.5g铬黑T与100g 氯化钠(NaCI),充分混合,研磨后通过40-50目筛,盛放在塞紧的棕色瓶中。三乙醇胺(CH2CH2OH)3)C.步骤(1)用量筒量取50.0ml水样于250ml锥形瓶中,加4ml缓冲液和3滴铬黑T指示剂溶液(或约50100mg铬黑T指示剂干粉),此时溶液应呈紫红或紫色,pH值应为10.0 ±.1。(2)在不断振摇下(防止产生沉淀)滴加 EDTA二钠溶液,开始时滴定速度宜稍快,接近终点时稍慢(每滴间隔时间最好为 23S),溶液颜色由紫红或紫色逐渐转为蓝色(最后一点紫色调消失刚出现天蓝色时即为终点)。整个滴定过程应在5min内完成。注:滴

52、定结果与缓冲液有很大的关系,缓冲液的配制一定要符合要求。通过标准钙溶液检 验指示剂及缓冲液是否符合要求。(3)计算:钙和镁的总量 C( mmol/L)用下式计算:C=Ci V1/V0式中:C1 EDTA二钠溶液的浓度(mmol/L);V1滴定中消耗EDTA二钠溶液的体积(ml);V0试样体积(ml )。如试样经过稀释,采用稀释因子 F修正计算。1mmol/L的钙镁总量相当于100.1mg/L以CaCO3表示的硬度。1德国硬度相当于CaO 含量为 10mg/L 或为 0.178mmol/L。10溶氧一碘量法参考文献: 魏复盛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M.北京冲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20

53、1-202.A .方法原理水样中加入硫酸锰和碱性KI,水中溶氧将低价锰氧化成高价锰,生成四价锰的氢氧化 物棕色沉淀。加酸后氢氧化物沉淀溶解并与碘离子反应释放出游离碘。以淀粉作指示剂, 用硫代硫酸钠滴定释放出的碘,计算溶氧含量。B. 仪器与化学试剂250300ml溶氧瓶硫酸锰溶液:称取480g硫酸锰(MnSO4 4H2O)或364g (MnSO4 H2O)溶于水,用水稀 释至1000ml。此溶液加至酸化过的碘化钾溶液中,遇淀粉不得产生蓝色。碱性碘化钾溶液:称取 500g氢氧化钠溶于300400ml水中,另称取150g碘化钾溶于 200ml水中,待氢氧化钠溶液冷却后将两溶液合并, 混匀,用水稀释至

54、1000ml。如有沉淀, 则放置过夜后,倾出上清液。贮于棕色瓶中,用橡皮塞塞紧,避光保存。此溶液酸化后, 遇淀粉不应呈蓝色。1+3)硫酸溶液100ml。1%淀粉溶液:称取1g可溶性淀粉,用少量水调成糊状,再用刚煮沸的水冲稀至 冷却后加入0.1g水杨酸或0.4g氯化锌防腐。重铬酸钾标准溶液C (1/6K2Cr2O7)0.0250mol/L :称取105110C烘干2h并冷却的优级纯重铬酸钾1.2258g,溶于水,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摇匀。硫代硫酸钠溶液:称取 3.2g硫代硫酸钠(Na2S2O3 5H2O)溶于煮沸放冷的水中,加入0.2g碳酸钠,用水稀释至1000ml。贮于棕

55、色瓶中,使用前用 0.0250mol/L重铬酸钾标准溶 液标定,标定方法如下:于250ml碘量瓶中,加入 100ml水和1g碘化钾,加入 10.00ml0.0250mol/L重铬酸钾标准溶液、5ml (1+5)硫酸溶液,密塞,摇匀。于暗处静置5min后,用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至溶液呈淡黄色,加入1ml淀粉溶液,继续滴定至蓝色刚好褪去为止,记录用量。M=10.00 >0.0250/V式中:M硫代硫酸钠的浓度(mol/L);V滴定时消耗硫代硫酸钠溶液的体积(ml )。C. 步骤(1)取水样:在取样现场将采水器出水管插入溶氧瓶近瓶底处,缓缓放入水样,待水样 溢出溶氧瓶约2-3倍体积后,在保持流水的状态下,慢慢将水管提出,迅速盖上瓶盖。注意:溶氧瓶内不能出现气泡。(2)固定:用吸管插入溶氧瓶的液面下,加入 1ml硫酸锰溶液、2ml碱性碘化钾溶液,盖好瓶塞(溶氧瓶内不能有气泡),颠倒混合数次,静置。待棕色沉淀物降至瓶内一半时, 再颠倒混合一次,待沉淀物下降到瓶底。(3)析出碘:轻轻打开瓶塞,立即用吸管插入液面下加入2.0ml硫酸。小心盖好瓶塞,颠倒混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