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45 篇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文言文翻译方法提示】 留、删、补、换、调、变。“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国 号、年号、度量衡单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删”,就是删除。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比如“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沛公 的侍卫樊哙。“者也”是语尾助词,不译。“补”,就是增补。( 1)变单音词为双音词;( 2)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 3) 补出省略了的语句。注意:补出省略的成分或语句,要加括号。“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如把“吾、余、予”等换成“我”,把 “尔、汝”等换成“你”。“调”就是调整。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
2、式。主谓倒装句、宾语前置句、介 宾后置句、定语后置句等翻译时一般应调整语序,以便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变”,就是变通。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活译有关文字。如“波澜不惊”,可活译 成“(湖面)风平浪静”。(一)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第810题。晏子朝,乘敝车,驾驽马。景公见之曰:“嘻!夫子之禄寡耶?何乘不佼之甚也?”晏子对曰:“赖君之赐,得以寿三族,及国游士,皆得生焉。臣得暖衣饱食,弊车驽马以 奉其身,于臣足矣。 ”晏子出公使梁丘据遗之辂车乘马三返不受。公不说,趣召晏子。晏子至,公曰:“夫子不受,寡人亦不乘。”晏子对曰:“君使臣临百官之吏,臣节其衣服饮食之养,以先 齐国之民; 然犹恐其侈靡而
3、不顾其行也。 今辂车乘马, 君乘之上, 而臣亦乘之下。 民之无义, 侈其衣服饮食而不顾其行者,臣无以禁之。 ”遂让不受。【注释】佼:好。寿:保。梁丘据:人名。辂车:大车。多指君王用的车。 趣:同“促”,赶快。临:治理,管理。敝:遗:说: 让:推辞8. 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破旧遗留通“悦”,高兴A. 乘敝车,驾驽马B. 公使梁丘据遗之辂车乘马C. 公不说,趣召晏子D. 遂让 不受9. 对下面加点词用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晏子出,公使梁丘据遗之辂车乘马,三返不受。A.B.C.D.10. 下列对文中意思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B.C.D.晏子/出公使/梁丘据遗之辂车 /乘马三返 /不
4、受。 晏子出 / 公使梁丘据遗之辂车 / 乘马三返 / 不受。 晏子/出公使 /梁丘据遗之辂车乘马 /三返不受。 晏子出 /公使梁丘据遗之辂车乘马 / 三返不受。齐景公看到晏子如此俭朴,以为是给他的俸禄太少的原因。 看到晏子多次拒绝馈赠,景公决定自己也不乘坐豪华大车,来回应晏子。因为晏子节约俭朴,百姓纷纷效仿,并都注意自己的品行。我们从文章中可以发现,晏子是一个节俭,又以身作则的官员。11. 将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 分) 臣节其衣服饮食之养,以先齐国之民(二)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 8 10 题。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始举进士,除大理评事,出知建昌县。以父母皆老,辞 不就。
5、久之,赴调,知天长县。有盗割人牛舌者,主来诉。拯曰:“第归,杀而鬻之。”寻 复有来告私杀牛者,拯曰:“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盗惊服。徙知端州,迁殿中丞。端土 产砚,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拯命制者才足贡数,岁满不持一砚归。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童稚妇女,亦知 其名,呼曰:“包待制”。京师为之语曰:“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旧制,凡讼诉不得 径造庭下。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中官势族筑园榭侵惠民河,以故河塞不 通,适京师大水,拯乃悉毁去。或持地券自言,有伪增步数者,皆审验劾奏之。拯性峭直,恶吏苛刻,务敦厚,虽甚嫉恶,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与
6、人不苟合,不伪辞 色悦人。平居无私书故人亲党皆绝之。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尝曰:”后世子 孙仁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也。”寻:不久 遗:遗留陈:陈述 悉:全,都8. 下列加点词的意思,理解有误的是 ( )A. 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B. 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C. 使得至前陈曲直D. 拯乃悉毁去9. 对下列句子断句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 平居/无私书/故人/亲党皆绝之。B. 平居无/私书/故人/亲党皆绝之。C. 平居无私书/故人/亲党皆绝之。D. 平居无私/书/故人亲党/皆绝之。10、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 包拯巧用妙计,智破
7、盗割牛舌案,连盗贼都吃惊佩服。B. 端州知府轻率地敛取是贡数几十倍的砚台,来赠送给当朝权贵。C. 包拯不畏权势,将朝中官员和势家望族私筑的园林楼榭全部拆毁。D. 包拯虽然性格严厉,却极力推行仁政。4 分)1 1 请把第三大题文言语段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810题(共9分,每小题3分)列子不受粟子列子穷,貌有饥色。客有言之于郑子阳者,曰:“列御寇,有道之士也。居君之国而穷,君无乃不好士乎? ”郑子阳令官遗之粟数十秉。子列子出见使者,再拜而辞。使者去,子列子入。其妻望而拊心曰:“闻为有道者,妻子皆得逸乐。今妻子有饥色矣,君过而遗先生食,
8、先生又弗 受也,岂非命哉?”子列子笑而谓之曰:“君非自知我也。以人之言而遗我粟,至其罪我也,又且以人之言,此吾所以不受也。”其卒民果作难而杀子阳受人之养而不死其难不义死其难则死无道也。 死无道,逆也。子列子除不义去逆也,岂不远哉!【注释】郑子阳:郑国叫子阳的丞相(也有资料说是君主)。御寇:即上文的列子。秉: 古代量词,十六斗为一薮,十薮为一秉。望:怨恨,埋怨。拊:拍打。除:避开。逆:叛 逆。8. 下面对加点词语解释有误 的一项是()A. 君无乃不好士乎?(喜爱)B. 郑子阳令官遗之粟数十秉(赠送)C. 子列子出见使者,再拜而辞(辞别)D. 君过而遗先生食(拜访)9. 对下列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9、()A.其卒/民果作难而杀子阳受人之养而不死其难/不义/死其难/则死无道也。B. 其卒/民果作难而杀子阳/受人之养/而不死/其难不义/死其难/则死无道也。C. 其卒民/果作难/而杀子阳/受人之养而不死其难/不义/死其难/则死无道也。D. 其卒/民果作难而杀子阳/受人之养而不死其难/不义/死其难/则死无道也。10. 下面对于列子的评价,不恰当的一项是()A. 是一个善于思考的人。b.是一个安于贫困的人。C.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D.是一个胆小怕事的人。(6分,每小题3分)11.请把第三大题文言文语段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至其罪我也,又且以人之言,此吾所以不受也。(四)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
10、成810题。梁端肃公虽立身清峻,而弘人之度?,未尝不优。为浙江方伯?,执法不挠。时巡按御 史某公,某处人也。公以伉直?不为加礼?,某公疑公易己,积不能平,乃摭?公十恶奏之。铨曹?廉其非实,量移?公云南而已。公居之恬然,不以为介,曰:“御史言是邪,谴死无恨;无然自有公论在矣。”居恒尝曰:“犯而不校?,某敢当之。”即某公事,知其言不虚也。余外舅王公又言公为都御史里居?尝用乡夫肩小舆?行道中。一御史前驺呵之,峻不避,御史遣问之,公答曰:“乡官。”又问“何官? ”答曰“梁某也。”御史悚然,亟尾公舆造其庭请罪。公曰:“何罪之有?第骢马行,人人敛手避,小舆而敢突之,必有以, 可勿问耳。”揖之而出。(选自明
11、吴起元客座赘语卷六)【注释】?弘人之度:指有雅量,有气度。?方伯:管理某一个地带地方诸侯的长官。?伉(ka ng)直:刚直。?加礼:厚于常规的礼仪。?摭(zh门:拾取,摘取。?铨曹:主管选拔官员的部门。?量移:泛指迁职。?犯而不校:指受到别人的触犯或无礼也不计较。?里居:辞官返乡居住。?小舆:泛指一般小车;小轿。驺(z 0 u):驾车的人。峻:高大。亟:急。造:至叽骢马:青白色的马,指高大,名贵的马。的一项是对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某公疑公易己易:交换B.某敢当之当:充任C.御史遣问之遣:D.揖之而出揖:对”拱手9.对下面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余外舅王公又言/公为都御史/里居尝用/
12、乡夫肩小舆/行道中。 B 余外舅王公/又言/公为都御/史里居尝用乡夫肩小舆行道中。C.余外舅王公又言/公为都御史/里居尝用乡夫肩小舆行道中。D .余外舅王/公又言/公为都御史/里居尝用乡夫肩小舆行道中。10下面对原文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文段中的梁端肃公是一个很有雅量的人。梁公因为瞧不起巡按御史某公,所以不给他加礼。对于巡按御史某公的奏章,铨曹并没有按实际情况从重处理。 梁公对于御史的无礼并没有太怪罪。11. 请把第三大题文言语段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公居之恬然,不以为介,曰:“御史言是邪,谴死无恨;无然自有公论在矣。”(五)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8 10题。郭君
13、出亡昔郭君出亡,谓其御者曰:“吾渴,欲饮。”御者进清酒。曰:“吾饥,欲食。”御者进干脯梁糗。曰:“何备也! ”御者曰: 饥渴也。”曰:“子知吾且亡乎?” 而恶至言。臣欲进谏,恐先郭亡,“臣储之。”曰:“奚储之? ”御者曰:“为君之出亡,而道 御者曰:“然。”曰:“何不以谏也? ”御者曰:“君喜道谀, 是以不谏也。”郭君作色而怒曰:“吾所以亡者、诚何哉?”御转其辞曰:“君之所以亡者、太贤。”曰:“夫贤者所以不为存而亡者、何也?”御曰:“天下无贤而独贤,是以亡也。”伏轼而叹曰:“嗟乎!夫贤人者如此苦 乎?”于是身倦力解,枕的一项是御膝而卧,御自易以备疏行而去身死中野为虎狼所食。A、昔郭君出亡.亡:
14、逃亡B、而恶至言恶:讨厌C、夫贤人者如此苦乎苦:使痛苦8、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于是身倦力解解:同“懈”,懈怠9、A、B、下列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御自易 / 以备疏行而去 /身死中野 / 为虎狼所食。 御自易以备/ 疏行而去 / 身死中野 / 为虎狼所食。C、D、御自易以备御自易以备/ 疏行/ 而去/身死中野 / 为虎狼所食。 / 疏行而去 / 身死 / 中野为虎 / 狼所食。10、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本文讥讽了郭君因刚愎自用,喜欢阿谀奉承听好话,最终落得众叛亲离的下场。 御者忠心耿耿,追随郭君,并为郭君出逃准备了一切生活用品。 御者说郭君是天下唯一的贤明君主实际上并非真
15、心话,只是郭君喜欢听。郭君喜,伏轼而叹”形象地勾画出郭君听阿谀之辞之后的如痴如醉的状态。11、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臣欲进谏,恐先郭亡,是以不谏也。4 分)六)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8-10 题。祁奚请老孰可使嗣?”祁奚对曰: ”晋遂举解狐。后又问:解狐可。 ”君曰:“非子之 “孰可以为国尉?”祁奚对晋大夫祁奚老,晋君问曰: 仇邪?”对曰: “君问可,非问仇也。 曰:“午可也。”君曰:“非子之子耶?”对曰:“君问可非问子也。【注释】祁奚:晋国的大夫,曾任中军尉。晋君:指晋悼公。解狐:晋国大夫。 春秋时,各国均在将军之下设国尉。午:祁午,祁奚之子。国尉:8ABCD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
16、项是( 孰可使嗣(子嗣,后代) 晋遂举解狐(推举) 非子之子(你) 孰可以为国尉(谁)9.A君问/可/非问/仇也。B. 君问可/非问/仇也。C. 君问可/非问仇也。D. 君问/可/非问仇也。下列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10.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本文所表现的祁奚的品质(A任人唯贤B大公无私C坦率正直D谦虚谨慎4 分)11.请把第三大题文言语段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君曰:“非子之子耶?”对曰:“君问可,非问子也。”(七)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8-10题。真宗皇帝时,向文简 拜右仆射。麻下日,李昌武为翰林学士,当对 。上谓之曰: “朕自即位以来,未尝除仆射 。今日以命敏中,此殊命也,敏中应甚喜。
17、”对曰:“臣今 自早候对,亦未知宣麻,不知敏中何如。”上曰:“敏中门下,今日贺客必多。卿往观之, 明日却对来,勿言朕意也。”昌武候丞相归,乃往见。丞相方谢客,门阑悄无一人。昌武与向亲近,径入见之。徐贺曰:“今日闻降麻士大夫莫不欢慰朝野相庆。”公但唯唯 曰:“自上即位,未尝除端揆 ,此非常之命。自非勋德隆重,眷倚殊越,何以至此? 复唯唯,终未测其意。又力陈前世为仆射者勋劳德业之盛、礼命之重,公亦唯唯,既退,复使人至庖厨中,问今日有无亲戚宾客饮食宴会,亦寂无一人。明日再对,。又”公 卒无 上问:言。“昨日见敏中否?”对曰:“见之。” “敏中之意何如?”乃具以所见对。上笑曰:“向敏中大 耐官职。”【
18、注释】向文简:即向敏中,官至宰相,进右仆射。麻下:指宣布任命书。唐宋皇帝诏书用麻纸书写,颁诏又称 “降麻”。李昌武:即李宗谔,官至翰林学士。对:入对,晋见皇帝。除仆射:除,任命官职;仆射,官职名称。门阑:大门前的栅栏。唯唯:应而不置可否的样子。端揆:指尚书省长官,即仆射。8. 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今日以命敏中命:任命B.昌武候丞相归候:等待C. 士大夫莫不欢慰莫:莫非D.乃具以所见对具:详细9. 下列语句短剧正确的一项是A.今日/闻降麻/士大夫/莫不欢慰/朝野相庆。B.今日/闻降麻士大夫/莫不欢慰/朝野相庆。C.今日闻降麻/ 士大夫莫不欢慰/朝野相庆。D.今日闻降麻士大夫
19、/莫不欢慰朝/野相庆。10. 下面对选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皇上以右仆射一职授予向敏忠,这是一项非同寻常的任命。B. 皇上派李昌武暗中观察向敏忠,说明皇上对向敏忠并不完全信任。C. 向敏忠接受任命后,前去祝贺的官员并不多,向敏忠也没有大宴宾客。D. 向敏忠接受任命后泰然处之,说明他宠辱不惊。11. 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又力陈前世为仆射者勋劳德业之盛、礼命之重,公亦唯唯,卒无一言。(八)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8-10题。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鶵,子 知之乎?夫鹓鶵发于南海,而
20、飞 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鶵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8.对下列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惠子相梁(做宰相)B.子知之乎(儿子)(九)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8-10 题C .非梧桐不止(停留) D .非练实不食(不是)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9. 为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BC.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D10. 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面对惠子的猜忌,庄子主动与惠子见面。B.庄子是个勇敢而机智的人。C.庄子谈泊名利、把功名利禄比作腐鼠
21、。D.庄子为人没有志向。11.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鶵,子知之乎?祖宗旧制,州郡公使库钱酒,专馈士大夫入京往来与之官、罢任旅费。所馈之厚薄, 随其官品之高下、妻孥之多寡。此 损有余补不足,周急不继富之意也。其讲睦邻之好,不 过以酒相遗,彼此交易,复还公帑。苟私用之,则有刑矣。治平元年,知凤翔府陈希亮自首,曾以邻州公使酒私用,贬太常少卿,分司西京,乃申严其禁:公使酒相遗,不得私用,故自直学士谪授散官安置,况他物并入公帑。其后,祖无择坐以公使酒三百小瓶遗亲, 乎。故所历州郡得邻郡酒皆归之公帑换易答之一瓶不敢自饮也。节选自宋王栐燕翼诒谋录公【注释】公使库:宋代
22、专设为地方负责招待往来官员的机构。孥:之子女 帑t eng:古代指收藏钱财的府库。祖无择:人名。坐:8.对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此损有余补不足损:减少B.周急不继富之意也周:救济C.贬太常少卿,分司西京司:承担D.故自直学士谪授散官安置谪:降职9.下面语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故所历州郡/得邻郡酒皆归之公帑/换易答之/ 一瓶不敢自饮也。B.C .D.故所历/州郡得邻郡酒/皆归之公帑/换易答之/一瓶不敢自饮也。故所历州郡/得邻郡酒皆归之/公帑/换易答之/一瓶不敢自饮也。 故所历州郡/得邻郡酒皆归之公帑/换易答之/ 一瓶不敢/自饮也。10. 下面对此文的主要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23、是A、按宋代的制度,官员的差旅费与职务的高低,家人的多少有关系。B、宋代规定相邻州郡之间往来可以送一些酒食礼品,但回来后要交公。C、陈希亮曾经因为将邻近州府送的酒私自用了,自首后遭到贬官的处理。D、祖无择曾经因为将公使用的酒送给自己的父母。由学士贬为散官。11、将上面文言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苟私用之,则有刑矣。(十)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 8-10 题。世言韩信伐赵, 赵广武君请以奇兵塞井陉口, 绝其粮道, 成安君不听。 信使间人窥知其 不用广武君策,还报,则大喜,乃敢引兵遂下,遂胜赵。使广武计行,信且成禽,信盖自言 之矣。周瑜拒曹公于赤壁,部将黄盖献火攻之策,会东南风急,悉烧操船
24、,军遂败。使天无 大风,黄盖不进计,则瑜未必胜。是二说者,皆不善观人者也。 夫以韩信敌陈馀,犹以猛虎当羊豕尔。信与汉王语,请北举燕、赵,正使井陉不得进, 必有他奇策矣。其与广武君言曰: “向使成安君听子计,仆亦禽矣。 ”盖谦以求言之词也。方 孙权问计于周瑜, 瑜已言操冒行四患, 将军禽之宜在今日。 刘备见瑜恨其兵少瑜曰此自足用 豫州但观瑜破之。正使无火攻之说,其必有以制胜矣。不然,何以为信、瑜?(选自容斋随笔卷五)8. 对下列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使广武计行使:假如 B 会东南风急 充当 D 将军禽之宜在今日会:适逢宜:应该9. 为文中画线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B. C. D
25、.刘备见瑜恨其兵少瑜曰此自足用豫州但观瑜破之 刘备见瑜 / 刘备见瑜恨 刘备见瑜 / 刘备见瑜恨恨其兵少 /瑜曰/此自足用 /豫州但观瑜破之 /其兵少瑜曰 /此自足用豫州 /但观瑜破之 恨其兵少瑜 / 曰此自足 / 用豫州但观瑜破之/ 其兵少瑜曰 / 此自足用/豫州但观瑜破之10. 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赵广武君因为没有听成安君的建议,最终导致被韩信所灭。 周瑜之所以取得赤壁之战的最终胜利,起决定因素的是黄盖的火攻建议。 韩信如果在井陉没有通过,就不可能攻下燕赵,还会落得个束手被擒的下场。 周瑜对曹操的弱点很清楚,即使不用火攻,他也会用其他的办法来取得胜利。ABCD11. 将下面句子翻
26、译成现代汉语。 ( 4 分) 是二说者,皆不善观人者也。(十一)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14 题。乐工罗程者,善弹琵琶,为第一,能变易新声。得幸于武宗,恃恩自恣(放纵)。宣宗C.犹以猛虎当羊豕尔当:初亦召供奉。程既审(深知)上晓音律,尤自刻苦。往往令倚嫔御歌(为妃嫔作歌伴奏) 必为奇巧声动上,由是得幸。 程一日果以眦睚(极小的怨愤)杀人,上大怒,立命斥出, 付京兆。他工辈以程艺天下无双,欲以动上意。会上幸苑中,乐将作,遂旁设一虚坐,置琵 琶于其上。乐工等罗列上前,连拜且泣。上曰:“汝辈何为也?”进曰:“罗程负陛下,万 死不赦。然臣辈惜程艺天下第一,不得永奉陛下,以是为恨。”上曰:“汝辈所惜罗程
27、艺耳 我所重者高祖太宗法也。”卒不赦程。1、A、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善 弹琵琶:擅长B、能变易 新声:变换C、以是为恨 :痛恨D、卒不赦程:最终1、下面加点词语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 A. B. C.D.3、 A、 B、 C、 D、4、梁君援其手与上车归,入庙门,呼下列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汝辈所惜 /罗程艺耳 / 我所重者高祖 /太宗法也。 汝辈所惜罗程艺耳 / 我所重者高祖 / 太宗法也。 汝辈所惜罗程 / 艺耳/ 我所重者高祖 /太宗法也。 汝辈所惜罗程艺耳 / 我所重者 / 高祖太宗法也。 选择说法正确的一项: ( ) 从选文来看,罗程的琵琶技艺天下第一。 唐武宗也精通音
28、乐,并且相当用功。 罗程因小事杀人主要是依仗自己技艺天下无双。 对于罗程犯罪,武宗赏罚分明,最终没有赦免罗程。翻译下面的句子:罗程负陛下,万死不赦。然臣辈惜程艺天下第一,不得永奉陛下,以是为恨。(十二)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14 题。梁君O出猎,见白雁群。梁君下车,彀弓O 2欲射之。道有行者,梁君谓行者止。行者不 止,白雁群骇。梁君怒,欲射行者。其御O公孙袭下车抚矢曰:“君止!”梁君忿然作色怒曰: “袭不与其君而顾他人,何也? ”公孙袭曰:“昔齐景公之时,天大旱三年,卜O 4之,曰:'必以人祠O5,乃雨。景公下堂顿首曰:凡吾所以求雨者,为吾民也;今必使吾以人祠, 乃且雨,寡人将自当之
29、。 '言未卒,而天大雨者方千里者,何也?为有德于天而惠于民也。 今主君以白雁之故而欲射人,袭谓主君言无异于虎狼! ” 万岁,曰:“幸哉今日也他人猎皆得禽兽吾猎得善言而归。(选自刘向新序杂事)注释:车夫。卜:占卜,古时迷信活动。梁君:即魏国国君。 彀g?u弓:拉开弓。御:祠:祭祀。白雁群骇:害怕梁君忿然作色怒:气愤的样子言未卒:终于D梁君援其手与上车归:拉2、ABCD下列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幸哉今日也/他人猎皆得禽兽/吾猎得善言而归。 幸哉/今日也/他人猎/皆得禽兽/吾猎得善言而归。 幸哉今日也/他人猎皆得禽兽/吾猎得善/言而归。 幸哉/今日也/他人猎皆得禽兽/吾猎得善言/而归。3、
30、ABC选择说法不正确的一项()公孙袭深明大义,同时深谙进谏的艺术。 梁君是一个知错能改的人。车夫公孙袭以梁君牺牲了自己为民求到雨的故事,及时制止了自己差点因错失大雁而射人的虎狼行为。D公孙袭向梁君阐释了一个道理:在高位者应有德,才能造福于民。4、翻译下面的句子。言未卒,而天大雨者方千里者,何也?为有德于天而惠于民也。(十三)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1 4题。予至扶风(地名)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树,以为休 息之所。是岁之春,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表时间)乃雨,甲子(表时间) 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
31、忭 于野,忧者以乐,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劝酒)客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则无麦。” “十日不雨可乎?” 曰:“十日不雨则无禾。”无麦无禾岁且荐饥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则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 始旱而赐之以雨,使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以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其又可忘也?”既以名亭,又从而歌之,曰:“使天而雨珠,寒者不得以为襦(棉袄) ;使天而雨玉,饥 者不得以为粟。【注】忭(bi rn)欢乐 荐饥:连年饥荒二三子:你们优游:悠闲自得。1、下面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民方以为忧方五百里2、A3、AC、4、今天不遗斯民
32、既以名亭 岁且荐饥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有仙则名汉矢且尽下列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无麦无禾/岁且荐饥/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 无麦/无禾/岁且荐饥/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无麦无禾/岁且荐饥/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 无麦/无禾/岁且荐/饥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关于文章给思想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心系百姓B 、寄情山水感激上苍D 、与民同乐翻译下面句子:使天而雨珠,寒者不得以为襦;使天而雨玉,饥者不得以为粟。(十四)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1 4 题。国有三不祥召晏子而问之曰:“今日寡人出猎,上山则见虎,"国有三不祥,是不与焉。夫有贤而不知,一景公出猎,上山见虎,下泽见蛇。归,
33、 下泽则见蛇,殆所谓不祥也? ”晏子对曰: 不祥;知而不用,二不祥;用而不任,三不祥也。所谓不祥,乃若此者。今上山见虎,虎之 室也;下泽见蛇,蛇之穴也。如虎之室,如蛇之穴而见之,曷为不祥也!”注:是:这件(事); 如:去,至叽练习:下列加点文言实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香远益清(远:远播)1.A.)以光先帝遗德(光:发扬光大)B.学而时习之(时:按时)腰白玉之环(腰:腰上系着)C.斟酌损益(益:增加)晏子对曰(对:回答)D.薄暮冥冥(薄:迫近)凄神寒骨(凄:凄凉)2、下列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今上山/见虎/虎之室也/下泽见蛇/蛇之穴也。B. 今上山见虎/虎之室也/下泽见蛇/蛇之穴也。C. 今
34、/上山见虎/虎/之室也/下泽见蛇/蛇之穴也。D. 今上山见虎/虎之室也/下泽见蛇/蛇/之穴也。3. 下列对短文解读错误的一项是( )A. 晏子和邹忌都运用了委婉的劝谏方式。B. 晏子借为景公解疑的机会,巧妙向君王进谏,他委婉地建议君王要发现人才,重用 人才,信任人才。C. 齐景公认为上山则见虎,到沼泽地则见蛇,是不祥。D. 晏子认为,除了上山则见虎,至怖泽地则见蛇,是不祥外,还有有贤而不知,知而 不用,用而不任也不祥。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如虎之室,如蛇之穴而见之,曷为不祥也!(十五)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14 题。司马朗传 司马朗字伯达,河内温人也。九岁,人有道其父字者,朗曰: “慢
35、人亲者,不敬其亲者 也。”客谢之。十二,试经为童子郎,监试者以其身体壮大,疑朗匿年,劾问。朗曰:“朗之内外,累世长大,朗虽稚弱,无仰高之风,损年以求早成,非志所为也。”监试者异之。后关东兵起,故冀州刺史李邵家居野王,近山险,欲徙居温。朗谓邵曰:“唇齿之喻,岂唯虞、虢,温与野王即是也;今去彼而居此,是为避朝亡之期耳。且君,国人之望也,今寇未至而 先徒,带山之县必驻,是摇动民之心而开奸宄之原也,窃为郡内忧之。”邵不从。边山之民果乱,内徒,或为寇钞。年二十二,太祖辟为司空掾属,除成皋令,以病去,复为堂阳长。其治务宽惠,不行鞭 杖,而民不犯禁。迁充州刺史,政化大行,百姓称之。虽在军旅,常粗衣恶食,俭以
36、率下。 建安二十二年,与夏侯悖、藏霸等征吴。到居巢军士大疫朗躬巡视致医药。遇疾卒,时年四 十七。【注】宄(gu 1)坏人。钞:掠夺。1ABC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客谢之谢:告别。监试者异之 异:认为 , 奇特(奇异) 窃 为郡内忧之 窃:私下。D以病去 去:离职,离开。2 A BC D3AB下列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到居巢 /军士大疫 /朗躬巡视 /致医药 到 / 居巢 / 军士大 / 疫朗 / 躬巡视 / 致医药 到居巢 /军士大疫 /朗躬/巡视致 /医药 到居巢军 /士大疫 / 朗躬/巡视 /致医药下列对人物的分析评价有错误的一项是( 司马朗少年时即能从容应对质疑,初
37、露才华。 司马朗执政不靠刑罚而靠宽厚仁慈,百姓照样不犯法,很有人格魅力。C 司马朗为了让军士以他为榜样,故意在军队中过着简朴的生活。D 当军队出现瘟疫时,司马朗能体恤下属,亲自为军士送医送药。4翻译下列句子。 (4 分) 边山之民果乱,内徙,或为寇钞。(十六)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14 题。郑板桥开仓济民 郑燮号板桥清乾隆元年进士以画竹兰为长。曾任范县令,爱民如子。室无贿赂,案无留牍。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 至有忘其为长吏者。 迁潍县, 值岁荒, 人相食。 燮开仓赈济, 或阻之,燮曰: “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上有谴,我任之。 ”即发谷与民,活万 余人。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
38、注释】谴:谴责,责备。任:承担责任。1. 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室无贿赂,案无留牍(牍:写字用的木片)B. 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辄:就)C. 值岁荒,人相食(值:遇到)D. 或阻之(或:有的人)2. 下列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郑燮/号板桥/清/乾隆元年进士 /以画竹 /兰为长B. 郑燮/号板桥/清乾隆/元年进士 /以画竹/兰为长C. 郑燮/号板桥清乾隆 /元年/进士/以画竹 /兰为长D. 郑燮号板桥 /清乾隆元年 / 进士以画竹 /兰为长3. 不是郑板桥特点的一项是( )A. 擅长画画 B. 勤政清廉C. 喜欢犯错 D. 爱民如子4. 翻译下面的句子。燮开仓赈济,或阻
39、之,燮曰: “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十七)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14 题。哀溺文永之氓咸善游。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中济,船破,皆游。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 其侣曰:“汝善游最也, 今何后为?” 曰:“吾腰千钱, 重,是以后。 ” 曰:“何不去之! ”不应,摇其首。有顷,益怠。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为?”又摇其首。遂溺死。吾哀之。且若是,得不有大货之溺大氓者乎? 注释 永:唐代地名,今永州。氓:民,百姓。 寻常:古代计量单位,八尺为寻,十六尺为常,这里指平时。大货:非常多的财物。大氓:有钱有势的人。1. 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40、( )A. 永之氓咸善游 咸:都B. 中济,船破,皆游济:救助C. 有顷,益怠 怠:疲惫D. 又摇其首。遂溺死遂:于是,就2. 下列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一日 / 水暴甚 / 有五六氓 / 乘小船绝湘水B. 一日水暴 / 甚有五六 /氓乘小船 / 绝湘水C. 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 /乘小船/绝湘水D. 一日水 / 暴甚 / 有五六 /氓乘小船 /绝湘水3. 下列解读正确的一项是( )A. 文中所写落水之人因会游水而被溺死。B. 文中所写落水之人因不会游水而被溺死。C. 文中所写落水之人因船破而被溺死。D. 文中所写落水之人因不肯放弃腰中钱财而被溺死。4. 翻译下列句子。吾哀之。且若
41、是,得不有大货之溺大氓者乎?(十八)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14 题。张允济,青州北海人也。隋大业中为武阳令,务以德教训下,百姓怀之。元武县与其邻接, 有人以牸牛依其妻家者八九年。 牛孳产至十余头及将异居妻家不与 县司累政不能决。其人诣武阳质于允济,允济曰: “尔自有令,何至此也?”其人垂泣不止, 具言所以。允济遂令左右缚牛主,以衫蒙其头,将之诣妻家村中,云捕盗牛贼,召村中牛悉 集,各问所从来处。妻家不知其故,恐被连及,指其所诉牛曰:“此是女婿家牛也。非我所知。允济遂发蒙,谓妻家人曰: “此即女婿,可以牛归之。 ”妻家叩头服罪。元武县司闻之, 皆大惭。尝道逢一老母种葱者,结庵守之。允济谓母曰:
42、“但归,不烦守也。若遇盗,当来告令。”老母如其言,居一宿而葱大失,母以告允济,悉召葱地十里之男女毕集,允济呼前验 问,果得盗葱者。我武阳境内,路不拾遗,但曾有行人候晓先发,遗衫于路,行十数里方觉,或谓曰:能回取,物必当在。 ”如言果得。远近称之,政绩优异。注:牸(z i)牛:母牛。庵:小草屋。1.A.B.下面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牛孳产至十余头孳:繁殖(生育) 。允济遂令左右缚牛主 左右:下属(身边的人) 。C.将之诣妻家村中诣:到 , 去(前往) 。D.若 遇盗,当来告令。若:你2. 下列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牛孳产/至十余头 /及将异居 /妻家不与 /县司累政不能
43、决B. 牛孳产至十 /余头及将异 / 居妻家不与 /县司累政不能决C. 牛孳产至十余头 /及将异居 /妻家不与 /县司累政不能决D. 牛孳产至十 / 余头及将异 / 居妻家不 / 与县司累 / 政不能决3. 下列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武阳县县令致力于以德行教育训导民众。B. 武阳县有个人带了头母牛随他妻子的娘家一起生活,后来妻子娘家人不肯归还那头牛。C. 元武县主管官员听说武阳县县令断案后,都十分惭愧。D. 远近的人都称赞允济政绩卓著。4. 翻译下列句子。 或谓曰:“我武阳境内,路不拾遗,但能回取,物必当在。 ”如言果得。十九)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 14 题。海鸥与巷燕鸥于海渚遇巷
44、燕。燕谓鸥曰:“我至子所,而子不至我所,何也 ?”曰:“吾性傲以野,不乐依人焉, 课 标第 一 网燕曰:“我以依人而处,故飙风得所障,冻雨得所,蔽,炽日得所护。以是观之,病矣。”鸥曰:"吾病而有不病者存,不若子之昧于病而未见也。”燕曰:“我之得以依人者, 以人不之憎且爱之也。 子之病我者, 忮其爱乎故也。子其”新?”鸥曰:“子谓人之于我,爱乎,憎乎 ?”燕曰:“皆无之。”鸥曰:“吾以傲野自适,人之憎爱非所论也。 即以人论,吾以不见爱,故不见憎。然则,见爱者其危哉!”燕不喻而去。其后巷人方食燕泥污其羹。因怒而逐之,燕于是始思鸥言。( 选自刘熙载寤崖子 )【注】病:困苦。忮(zh 1):
45、嫉妒。见:表示被动,相当于“被”。1. 下列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我至子所 处所B. 不乐依人焉 依附,依靠C. 燕不喻而去 知道,D. 吾病 而有不病者存生病) 其 / 后巷人 /方食燕 / 泥污其羹 其后 / 巷人方食 / 燕泥污其羹 其/后巷/ 人方食 / 燕泥/ 污其羹 其后 /巷人方 /食/燕泥/污其羹)2. 下列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B、C、D、3. 下列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A. 有故事可知人们喜爱家燕,因而家燕生活得一直很幸福。B. 由故事可知,被人怜爱也可能变成很危险的事。C .故事劝告人们要自主自强,不要依附他人,以免受制受辱。D.故事说明爱与恨、祸与福相互
46、倚伏,相互转化的道理。4. 翻译句子。即以人论,吾以不见爱,故不见憎。然则,见爱者其危哉(二十)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14 题。吕蒙入吴,王劝其学。乃博览群籍,以易为宗。常在孙策坐酣醉忽于眠中诵易一部俄而起惊。众人皆问之。蒙云:“向梦见伏羲、文王、周公,与我言论世祚兴亡之事,日月广明之道,莫不穷精极妙;未该玄言,政空诵其文耳。”众坐皆知蒙呓诵文也。【注释】世祚:指国运。玄:深奥。政:只,仅仅。(选自太平广记 )1下列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向 梦见伏羲、文王、周公(刚才)B. 日月广明之道 (道理)C. 忽于眠中,诵易一部(睡眠)D. 众坐皆知蒙呓诵文也(迷迷糊糊)2. 下列句子断句
47、正确的一项是( )A. 常在孙策坐 /酣醉/忽于眠中诵/ 易一部 /俄而起惊B. 常在孙策坐酣醉 / 忽于眠中诵 / 易一部 / 俄而起惊C. 常在/孙策坐/酣醉/忽于眠中/诵易一部 /俄而起惊D. 常在孙策坐酣醉 / 忽于眠中 / 诵易一部 / 俄而起惊3. 文中吕蒙的好学休现在哪些地方,答案最好的一项是( A. 博览群书B.C. 博览群书,梦中诵书梦中诵书D. 以易为宗4. 翻译下列句子。常在孙策坐酣醉,忽于眠中,诵易一部,俄而起惊。众人皆问之。(二一)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14 题。初,晖同县张堪素有名称,尝于太学见晖,甚重之,接以友道,乃把晖臂曰:“欲以妻子托朱生。”晖以堪先达,举手
48、未敢对,自后不复相见。堪卒晖闻其妻子贫困乃自往 候视厚赈赡之。 晖少子怪而问曰:“堪尝有知己之言,吾以信于心也。大人不与堪为友, 平生未曾相闻, 子孙窃怪之。 ”晖曰:节选自后汉书 )【注释】晖:朱晖,与张堪同为东汉人。学府。先达:指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赈赡:救济,周济。名称:名声,名望。大学:汉朝设在京城的最高1.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晖同县张堪素有名称 一向,平素B.乃把晖臂曰握,持C. 举手未敢对D.子孙窃怪之怪罪2. 下列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B.C.D.3.A.B.C.D.) 堪卒晖 /闻其妻子 /贫困乃自往 /候视厚/赈赡之。 堪卒晖闻 / 其妻子贫困 /
49、乃自往候视 /厚赈赡之。 堪卒 /晖闻其妻 /子贫困 /乃自往 /候视/厚赈赡之。 堪卒 /晖闻其妻子贫困 / 乃自往候视 /厚赈赡之。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下列说法与文本不一致的一项是( 朱晖是个重信义(情义)的人。 虽然朱晖口头没有答应张堪的嘱托,却铭记在心。 在张堪死后,朱晖没有帮助了张堪的家人。 张堪一直很有名气,曾经在太学见过朱晖1 4 题。 中山县其子示乐羊, 乐羊不为衰志, 攻之愈急。中山见其诚也,不忍与其战,果下之。遂为文侯晖闻妻子贫困,乃自往候视,厚赈赡之。(二二)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 乐羊为魏将以攻中山。 其子在中山, 中山因烹其子而遗之羹,乐羊食之尽一杯。
50、 开地。文侯赏其功而疑其心。孟孙猎得麑,使秦西巴持归,其母随而鸣,秦西巴不忍,纵而与之。孟孙怒而逐 秦西巴。居一年,召以为太子傅。左右曰:“夫秦西巴有罪于君,今以为太子傅,何也?” 孟孙曰:“夫以一麑而不忍,又将能忍吾子乎?” 故曰:巧诈不如拙诚。乐羊以有功而见疑秦西巴以有罪而益信由仁与不仁也。【注释】县:通“悬”,悬挂。志:斗志。 开地:开拓疆土。孟孙:复姓,为魏国大夫。麑(ni):幼鹿。 秦西巴:人名,孟孙氏的家臣。由:由于,原因是 ”。1、A、B、下列句中对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中山县其子示乐羊(给 , 看)赠送)中山因烹其子而遗 之羹C、D、不忍与其战,果下 之 泰西巴不忍,纵
51、 而与之攻下)放纵)2. 下列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B、 C、3、A、B、C、D、之,使小心眼儿,耍小聪明不可取。)乐羊以有功 /而见疑 /秦西巴以有罪 /而益信 /由仁与不仁也。 乐羊 /以有功而见疑 /秦西巴 / 以有罪而益信 /由仁与不仁也。 乐羊以有功而见疑 / 秦西巴以有罪而益信 / 由仁与不仁也。D、乐羊/以有功/而见疑 /秦西巴 /以有罪/而益信/由仁与不仁也。下面对文本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中山国国君在与魏国交战中曾经用乐羊的儿子作人质来动摇魏军的军心.乐羊有功而被怀疑 秦西巴有罪反而得到信任 . 从全文来看,作者对乐羊有功而被国君怀疑是深表同情的。 作者肯定了做人要诚
52、,认为即使是笨拙的、朴实的真诚,也能赢得人们的认可;反4 、翻译下列句子。夫以一麑而不忍,又将能忍吾子乎?(二三)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1 4 题。瑯琊秦巨伯,年六十,尝饮酒夜行,道经蓬山庙。忽见其两孙迎之,扶持百余步,便捉伯颈著地,骂: " 老奴,汝某日捶我,我今当杀汝。"伯思惟某时信捶此孙。伯乃佯死,乃置伯去。伯归家,欲治两孙。两孙惊惋,叩头言: " 为子孙,宁可有此?恐是鬼魅,乞更试 之。 " 伯乃悟。数日,乃诈醉,行此庙间。复见两孙来,扶持伯。伯乃急持,鬼动作不得。 达家,乃是庙中两偶人也。伯著火炙之,腹背俱焦坼。出著庭中, 之。后月余,又佯酒
53、醉夜行,怀刃而去,家不知也。极夜不还。 往迎伯伯竟刺杀之。注释:瑯琊:古郡名,治所在今山东省胶南县。坼:裂开 (选自六朝志怪小说选译 )夜皆亡去。伯恨不得杀其孙恐又为此鬼所困乃俱伯思惟某时信 捶此孙信:B乃是庙中两偶人也偶:土偶C伯乃悟悟:悔悟D夜皆亡去亡:逃走1. 对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2. 下列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BCD)其 / 孙恐又为此鬼所困 / 乃俱往迎伯 / 伯竟刺杀之。 其孙恐又为此鬼所困 / 乃俱往迎 / 伯伯竟刺杀之。 其孙恐 /又为此鬼 / 所困/乃俱往迎伯 /伯竟刺杀之。 其孙恐又为此鬼所困 /乃俱往迎伯 / 伯竟刺杀之。3. 下面对原文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 秦巨伯的孙子虽挨过爷爷的打,但并没有因此而怀恨,反而在深夜出去迎接他,可 见他们是很懂事的孩子。B. 秦巨伯曾经识破鬼的骗术,并捉住它们把它们放在火上烤得腹背俱焦,但最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医院戒烟倡议书
- 厂转让合同(15篇)
- 合作意向书(集锦15篇)
- 2025年泉州安溪县部分公办学校专项招聘编制内新任教师(三)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年湖南省各市州湘能农电服务有限公司联合招聘780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含答案详解
- 2025年河北沧州任丘园区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工作人员10名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高层次人才引进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历年真题)
- 2025年枣庄市精神卫生中心公开招聘备案制工作人员(19人)模拟试卷及一套完整答案详解
- 妇产科医生年终工作总结
- 2025年武汉轻工大学专项招聘54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1套
- GB/T 18029.1-2024轮椅车第1部分:静态稳定性的测定
- 高考生物选择性必修2生物与环境基础知识填空默写(每天打卡)
- FZT 34002-2016 亚麻印染布行业标准
- 2023年高考物理(山东卷)真题评析及2024备考策略
- 全国身份证号地区对应表
- 主要机械设备表(汇总200种)
- GB/T 18386-2017电动汽车能量消耗率和续驶里程试验方法
- GB/T 17282-1998根据运动粘度确定石油分子量(相对分子质量)的方法
- GB/T 13912-2020金属覆盖层钢铁制件热浸镀锌层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
- GB 12326-2000电能质量电压波动和闪变
- 《空气动力学》配套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