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存手册004_第1页
中国生存手册004_第2页
中国生存手册004_第3页
中国生存手册004_第4页
中国生存手册004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国生存手册02第二章:在路上第一课:走路简单的说, 这一章就是教大家怎么走路,包括一些特殊地形的行进,但不包括攀登珠穆朗玛峰。团队中有两个人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队长(也称为领队或驴头)和安全员。 如果你是个生存方面 “雪白雪白的小白” ,你必须要弄清楚这两个人是否有能力承担起应有的责任,如果你本身是队长(安全员),或者立志今后做队长(安全员)那么你要仔细的读以下的文字。你是否有相应的野外生存的基本常识以及知识?是否熟练的掌握了基本地图判读、方向找寻、线路标定等等基础知识?标定、你是否有相应的应急能力?在遇险的时候,的急救和救险能力?能否组织队员进行自救和互救?是否有一定你是否有良好的组织协调能

2、力和敏锐的观察力?队长可以不是个经验丰富的人,但是基础的生存知识必须要熟练,心理素质要很好,遇事沉着冷静,能独挡一面。作为一队之长,你要对所有的队员安全负责!良好的协调能力是队长必须具备的特质,民间团体毕竟不象部队,会严格服从命令,队员间或许会有摩擦,或许会有情绪,或许会有分歧,这些都是队长必须要解决的。有一些队长只顾闷头走路,根据自己的体能来赶路,完全不顾体弱者是否能跟上,在一些大型的户外活动中,曾经有先头人员已经赶到目的地,而队尾人员尚在十公里外,互相联系不上的情况。有一些队长对队员不管不问,似乎将队员带到目的地就一切OK了,路途上从不关心队员做过什么,说过什么,也从来不管队员在哪里活动。

3、还有一些队长, 连基本的生存知识都不知道,不懂得使用指北针,甚至根本不带指北针,理由是这里不是深山,不会迷路的,殊不知,许多户外事故就发生在这样普通的野营中,许多队长对绳索的功能认识不全,认为绳索没有什么用,然而从来没有想过, 一旦有人遇险或坠崖,你打算用什么来救险?有一些队长是好好先生,任何一个人的意见都听, 遇到分歧就做和事佬, 其实什么问题都没有解决, 让队员带着情绪继续前进,一步一步将队伍送向事故现场。 有一些队长根本不关心队伍的状况, 甚至对队员的体能情况都不清楚, 你要知道,有许多队员为了不拖累大部队,会咬紧牙关拼命的跟上,往往这样就造成了事故。你可以是个健谈的队长, 可以是个乐于

4、助人的队长, 也可以是个沉默的队长, 但是不管你是什么类型的,你必须要将队长职责做好再谈其他的。安全员是协助队长工作,协调能力弱一些无所谓,安全员是“沉默的哨兵” ,他负责全队的安全工作,观察力是安全员的基本要求,你必须要敏锐的观察到任何一个队员的异样,在天气发生变化或感觉到危险存在的时候,你必须要发出预警。在宿营的时候, 你必须要划定一个安全区域并告知所有队员,更重要的是, 安全员必须要有非常丰富的生存知识、急救和救险经验。安全员还必须谦虚谨慎,虽然安全员可能比队长的生存经验更丰富,但通常情况下你不能越过队长对整个队伍发号施令,以免造成指令混乱,你可以对队长提出不同意见并阐述你的理由, 你可

5、以在某人准备遇险的时候发出警告,但你必须得维护队长和自己的权威!有分歧就和队长解决清楚再出发,要知道许多条人命可能就掌握在你们的手里。队长和安全员应互相配合,互相维护权威。如果安全员和队长不合,那么队员就会自动的分裂成几个派别,支持队长的,支持安全员的,或者干脆自成一派。狂妄自大,过于自信,觉得自己无所不能者,绝对不能做队长或安全员!平时适当的民主可以调节气氛, 队员的一些有益意见可以参考, 然而一旦遇险, 民主并不是一件好事, 队长和安全员要沉着果断, 有时候需要进行装备管制, 甚至对某些失控队员进行人身拘束,必须保证你的绝对权威,用军队的话说:一支部队只允许一个大脑在思考,其余人只需要听从

6、命令去做并且做好。记住,一定要管束队员,当队员犯错的时候,一定要劝告,屡次犯错或严重错误,必须要警告! 队长和安全员的职责并不是将队伍组织起来, 带到野外晃荡一圈就算完了, 安全的出发直至安全的回到家,这才算完成。作为队员, 你必须要听从队长和安全员的劝告, 在受到严厉的警告的时候, 要反思自己的行为,不能一味的指责他人神经过敏。出发前开一个碰头会是很有必要的, 队长和安全员考察队员的状况, 协调装备问题, 指派人员完成采购等准备工作, 最主要的是, 在出发前一两日, 必须要仔细的对照清单检查队员的装备准备状况! 以免有错漏。 而在户外活动结束, 最好能将大家组织起来讨论此次活动的得失,发生的

7、问题,总结经验,最起码队长和安全员需要再次碰头总结。基础已经学完,军号已吹响,钢枪已擦亮,出发吧!在出发之前, 最后确定一下你的装备和人员状况, 按照基础所教进行地图作业标定位置,寻找行进线路,标志物,将途中有可能补充水和食物的地方标明出来。来到起点后,比照地图与地形,确定位置。好了,你现在已经开始出发了,如果是丛林边缘,这里并不茂密,路也比较好走,如果有人踩出来的小路可以顺着小路走。同理可证: 在茂密丛林里野兽踩出来的路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当然,你也可以选择开山劈路,不过你要考虑你的体能能支撑多久的问题。行军的队伍是要随时调整的, 人的本能是扎堆, 但是在野外, 扎堆有可能会酿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8、,因此大家不要走得太近了,一般地形上,相隔 2 3 米呈单纵队和双纵队,保证大家随时可以联系。队长通常居队伍靠前位置(有时候会在队伍最前方) ,方便观察整队的情况, 安全员通常居于最末负责殿后, 从后至前观察队伍状况, 此时安全员要记住你是走在最后的, 绝对不允许有人落在你身后。 如果必须要在队伍前方派遣侦察兵, 通常是安全员承担,队长指派另一位经验较丰富者殿后。的职责。不能跑太远与大部队失去有效联络,顾体力差的队员。安全员将地形情况用口令的方式向后传达,这是你队长要随时了解队员们的状态,调整队伍,照注意:整个队伍的前进速度并不是根据队长或安全员的体能来计划,差的那个队员。而是决定于体能最口令

9、的传达必须要简单明了,否则容易产生歧义,时候,容易让人听成: “前面有条狗” 。例如:“前面有条沟。 ”在吐字不清的正确的口令传达应该是这样:注意!前方有水沟。当听到前锋队员的提醒后, 后面的队员要将口令继续传达下去, 在传达口令的时候, 声音应该大声清晰:明白!注意前方有水沟!必须复述口令,如果传错口令,前方队员要立刻纠正,例如队员错传: 明白!注意前方河流! 前方队员应立刻纠正: 错误!注意前方有水沟!后面的队员再将正确的口令传达下去。在复杂的丛林地形中,因为遮蔽物太多,容易让队员间失去视线接触,询问队员状况很重要。队长必须要检查队员情况,以免有人走失。每 5 10 分钟,向队伍发出口令:

10、报数!队员从头向尾传达口令,最后一名队员(通常是安全员)听到口令后,立刻回应,由他开始报数,从尾传回头。队长根据报数情况清点人数。有询问,必须要有应答!如果在多次询问没有应答的时候,队长应发出“停止前进”的口令,大家站在原地等候队长的进一步指令。队长再次清点人数, 确认无误后方能继续前进。如果有人丢失,将纵队变成横队扩大搜索面往回搜寻,队员间距 3 5 米,以能视线接触或普通说话声都能听到为宜, 在搜索中, 除了大声的呼喊失踪者名字外, 还要互相照应身边的队员,必要时队长要发出“报数”的口令清点队员情况。野外常使用到的口令提醒型口令:道路崎岖,小心扭伤。前方需要攀爬。小心树枝。小心泥坑。前方岔

11、路左(右)转。道路泥泞,小心摔跤。警告型口令:注意!左边(右边)悬崖!注意!前方11 点(方向)发现猛兽!询问型口令:XXX,请报告前方(后方)情况。XXX,请报告你的位置。报数!(清点人数)在野外不建议大家单独行动, 如果你是前锋侦察, 必须要远离队伍前面报告地形, 那么最好要两人结伴,使用对讲机或者一切手段与大队伍保持联系。这一切手段包括声光信号,但是严禁随意点火,烽火戏诸侯不是一件好玩的事情。在陡峭的上下坡地形上,拉开队形在5 米以上, 一个一个地通过,绝不允许扎堆现象发生,更不允许大家此时说笑,精神过于放松,万一有人一脚踩空,扎堆的话,上面的很容易把下面的一起撞下去,如果一个人受伤,至

12、少需要两个人照顾,要小心地保护好自己和队友,因为一个小小的扭伤,都可能会拖累整个大队。如果伤了两三个,这次户外活动真的就成为“生存活动”了。通常队长或安全员先攀登上去,从上至下观察队员的动作,另一名则位于下方保护并观察队员的情况,并进行必要的提醒。攀爬上去的人员不要好奇的挤在安全员或队长身边看,你应该在安全的地方等候。行进时,身体根据地形来改变重心,野外不是城市,人是直立行走动物,本能就是直着身子和地心引力对抗。略微的把腰弯到合适的角度,让负重压在你的髋部传导到脚上,速度保持匀速, 不要忽快忽慢, 最大限度的节省你的体力,在上坡路, 将腰弯低和坡度保持平行,脚要踩实, 一步一步爬上去。 平时,

13、还可以用双手向上提提背带,最大限度地减小肩部压力。配图上坡下坡时,双腿略弯缓冲,腰挺直,重心放在髋部,让重量压在你的肩膀上,如果不慎打滑,可以一屁股坐在地上,不至于一个筋斗翻下去。如果是一般的小斜坡,也不必如此,这个方法是对付比较陡的斜坡和崎岖地形用的。配图下坡在下坡时, 更有效的走路姿势是丁字步, 身子微斜侧,膝盖微弯保持重心, 与前进方向形成一个角度,左(右)脚作为导向脚,指向前进方向,右(左)脚合适的外撇一个角度,作为主支撑脚, 这样的步伐让你下坡的时候更稳健,更不容易摔倒,下坡时, 眼睛要看清楚地形,速度要在你能控制的范围内,防止扭伤和摔倒。上下坡时,手不能插在口袋中,如果摔倒,手要能

14、灵活的帮助你缓冲。在一些更陡峭的地方,你需要手脚并用往上爬,别觉得难为情,如果是在茂密丛林,灌木等地方, 你还不得不像动物一样四肢爬行样子更难看! 将背包的胸带和腰带系好, 别让背包乱动,手支撑地面分担一部分背包负重,这样能让你更省力,而某些荆棘密布的地区,你还不得不贴紧地皮从缝隙中爬过去,这时候解下背包,推着背包使背包作为屏障为你开路,有时候你不得不停下来,用小锯子和刀弄断一些挡着你去路的树枝。下陡坡时,坐在地上,身子后仰,双眼注视坡道,一脚收起来,脚掌接地,作为刹车使用,一脚伸直。手作为方向舵负责调整方向。在下坡前,你就要选择好下坡线路,找好中途能让你停下的地方, 你的另一只脚是用来缓冲,

15、比如踩住个树根, 减小你的下滑速度。 手用来保持方向,下滑速度不要太快了,要注意控制你的速度,如果太快,立即刹车,找最近的树枝或者突起抓住。但如果你的速度已经控制不住, 立刻翻滚变成下趴的姿势, 紧紧的贴紧坡道增大摩擦力,并用手抓紧地面或者任何可以让你停下来的物品。这时候,你会觉得一套耐磨的衣服和背包多重要了吧。当然,最好你别走这样的地形,这要经过一些专业的训练,在野外,如无必要,绝不冒险!配图陡坡下滑根据队员的体能, 队长要做出何时休息的决定。 在野外行进要消耗大量的体能, 在行进的时候要尽量少说话, 节省体内水分和精力, 建议一般人在前进 5 10 公里(一至两个小时)左右就停下休息 10

16、 20 分钟,休息时候不是一屁股坐下来喘气就得了,检视你的位置,做下一步的打算,喝点水补充水分。不要大口地喝,特别是口渴的时候,肠胃不会吸收太快,很可能会造成呕吐, 甚至脱水。 小口的啜饮, 可以帮你节省很多本来就不多的水。 适当地吃些东西补充体力, 检查装备,检查鞋袜。 如果有时间, 你可以用根树枝自己敲打自己的小腿,放松小腿肌肉, 效果非常不错, 最好是能躺在地面上,用背包将脚垫高过心脏。特别是经过一天的行军后,躺着敲打敲打,好过去按摩。在一个陌生的世界里,不管你承认或不承认,你都会精神紧张,消耗你大量的体力,只是你察觉不到而已。因此你要节省你能节省的一切东西,呼吸时最好用鼻子呼吸,不要大

17、口的用嘴喘气,实在是要喘,嘴巴吸气,鼻子出气,能帮你节省体内的水分,行进时也可以随时补充些水分和食物, 不要吃太多, 保持不让你的肚子饿着就行了。 不要等渴了或者饿了再吃,此时你的体能已经基本被耗尽了,不多久就会感觉到虚脱。要会放松精神,适当地分散一下精力,眼睛四处搜索一下有趣的事情,可以减小你的精神压力。走路我想大家都会,下面讲的是些特殊情况下行进。在烈日下行进戴上遮阳帽, 毒辣的阳光会晒伤你裸露的皮肤, 穿上轻薄透气的衣服遮挡阳光, 脖子上围上丝巾, 保护脖子上的皮肤不被晒伤。 阳光下行进要注意补充水分, 特别注意不要让头被阳光直接照射, 以免头部温度过高中暑, 当你的头有涨痛的感觉时,那

18、是中暑的前兆, 立刻停下,寻找树阴等遮蔽所休息,补充水分,并根据病情判断是否需要吃药。在原始丛林中行进注意防蚊虫,你需要穿上长衣裤,围上丝巾,戴好手套和帽子,不要让皮肤裸露,某些原始丛林的地面是软的, 地面最上一层是落叶,下层则是腐烂的落叶,非常潮湿, 这里是蚊虫,山蚂蝗,虱等吸血昆虫的孽生地。做好防护,严禁穿短袖衣,短裤或者凉鞋穿越!瘴树林行进在南方湿热丛林地区, 在山区的背阳处, 常有这样的瘴树林, 传统的瘴树林可以从外表上辨别出来,在背阳山谷中的树林,远处观察时, 可以看出它与普通树林绿色对比强烈,它的叶片颜色偏暗,甚至是黑色的,因为其常年得不到充足的阳光,不通风, 落叶在湿热环境下发酵

19、,树林内常有甲烷等可燃性气体聚集,地面落叶腐烂,湿度大并且孽生大量的病毒,细菌以及山蚂蝗和蚊虫。 当看到此类树林,请绕道行进,如果万不得以需要穿越,做好全身的防护,扎紧袖口,带上手套,将裤脚插进靴子中,围上丝巾带上头套保护脖子和头部,穿上雨衣盖上披头并把背包一起盖好。制作一个简易口罩,洒上水捂住口鼻,防止吸入毒气,舌下含一片解毒药。 你最好再制作若干的火把,利用火把的火焰和烟驱散毒气和山蚂蝗,但是注意一点,因为瘴树林内有甲烷等可燃气体,使用火把进入之前, 先利用弓箭等投掷工具,将一支燃烧的箭尽可能的射入树林内部,并观察其火焰变化, 如果有爆燃或者火焰突然非常明亮的情况,则说明其内部可燃气体浓度

20、大,如果火焰很快的熄灭,说明其氧气不足。出现这两种情况, 你就要放弃这条线路火焰应该是可以正常的持续燃烧一段时间,然后慢慢的熄灭。穿越瘴树林后, 立刻找开阔地, 检查背包,衣服和身体, 如果你穿越的瘴树林有山蚂蝗,立刻生火, 将装备放在火上烤, 用火和烟除去它们。 检查一定要认真细致, 褶皱都不能放过。警告:穿越瘴树林有可能会让你染上不明的病毒和疾病! 在某些遮天避日的丛林内,有可能会形成小瘴树林,瘴树林形成需要两个要素:湿热和不通风。 如果你进入的丛林有这两个特征, 请按照瘴树林穿越原则行进。 但是我并不建议你们走这样的地形, 在你做出决定之前,你要先想好后果。如果你行进在藤蔓丛生, 或者是

21、灌木密集, 荆棘林这些难以通行的地方, 除了使用砍刀奋力劈出一条道路的办法外, 你还可以考虑卑躬屈膝, 在这些地方, 往往靠近地面的地方缝隙较大,通过一个人不成问题,四脚爬行和贴地爬行都是个不错的办法, 这可以让你节省砍路的时间和体力。 如果你能找到野兽通行的小径就更好了, 不过这些小径往往也难以让人直立行走。 在这样的地形上,背包背在身上会是个负累, 将背包解下来,推着它前进或者拖在身后。在平原中行进问题不大, 大问题在于丛林, 绵延的山地这样的地形上, 顺着山脊线行军能避免上攀下爬,节省大量的体力, 而且在山脊上视野也比较宽阔,容易判断方向。而顺山谷前进虽然更能节省体力, 但往往在山谷中也

22、会碰到视野太窄, 走进死胡同, 地面潮湿泥泞不利行走, 雨季中溪流暴涨无法前进, 山洪暴发不得不逃命等问题。 特别在雨季中或刚下过大雨的时候,不要长时间呆在山谷中慢慢摸索前进。第二课培训蜘蛛侠同学们,想当蜘蛛侠吗?那么你们必须要学会怎么攀爬,以及怎么使用工具攀爬丛林和山地地形上, 常常会使用到这项技能。 攀爬前依然是评估, 若是你想攀爬高达几十甚至几百米的垂直岩壁,请到隔壁攀岩教室交钱学习,在丛林、山地、林地这样的地形,需要攀爬的地方是在行进线路上的一点小障碍,大多数情况下不会超过10 米高。坡度大多在于 60°到 80°,若是你行进线路上有巍峨高山耸立或90°的

23、高大岩壁逼迫你不得不攀爬,那只能说,要么你是专门来爬山的,要么就是你没有仔细的判读地图,找错了行进路线。攀爬是个体力活, 而且需要一定的身体协调能力,手臂粗壮者以及身体协调能力较好者在攀爬这个技能上有优势, 如果连 5 个引体向上都无法完成的前肢无力者请把攀爬重任交给下一位担任。 若走路双脚都会把自己绊倒的同学请打消攀爬念头,等候别人爬上去了给你扔绳子。在攀爬前, 我想请大家仔细回忆一下人是怎么走路的,是的,跨左脚的时候右手同时会自然的向前摆动, 跨右脚时左手自然向前摆动。然后请大家仔细的观察一下壁虎是怎么爬墙的,很正确,左前肢和右后肢、右前肢和左后肢交叉拉动(推动)身体前进。简单的说,攀爬时

24、右脚和左手同时动作形成一个向上的力,左脚和右手形成一个向上的力,这样的攀爬比较节省体力。 攀爬尽量的避免只用手臂力量拉扯前进,这样手臂肌肉容易酸痛,当然你是攀岩爱好者并受过专业训练那另当别论,这里我只告诉一个普通人在不得不面对这样的问题时该怎么办!要手脚合力攀爬必须要有支撑点,保证你的四肢至少有三个支撑点,因此在攀爬前你就要选择好线路, 如果爬到一半你发现很尴尬的吊在半空是一个悲剧!在陡峭的地方攀爬, 下山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攀爬时不能弓腰, 胸部和腹部要紧贴岩壁,这样能让你在攀爬时更容易的掌握自己的平衡,在不慎失手的时候, 紧贴岩壁的身体能提供强大的摩擦力,至少摔下来时候没那么严重。若是 90

25、°光滑岩壁, 我不建议大家攀爬,没有支撑点, 没有攀爬工具,徒手攀爬这样的岩壁是件很危险的事情。在 60°至 80°的岩壁、山地、丛林土石山地上,正确的徒手攀爬很少会造成人身伤害。岩缝、 突起的石块、土坡上的树根、 茂密丛生的草根都可以成为支撑点, 支撑你爬上去。 但在南方常见的黄土斜坡, 干裂的黄土裂缝并没有看起来那么可靠, 攀爬前要正确的选择支撑点, 腐朽的树根、 土石山中混杂在浅表土层的突出小块石头、 石山中少量土壤丛生的草根、 刚刚大雨冲刷过的湿滑土山的浅草层等等这些看起来似乎很结实的支撑点往往会造成不可逆转的悲剧!在土山中, 因为植物根系能更深入的扎入土

26、层中,丛生的草根部位通常可以支撑一个普通体重的成年男子, 但并不是什么草都可以去抓的! 茅草类植物在国内大部分山林都有分布,茅草在土山中常作为攀爬的支撑点, 其根部能深深扎入土层中, 并且茅草常常是丛生形态存在,但必须提醒大家,这类草往往茎上有一层细密的刺, 所以你必须要记得戴好手套。 而铺地生长的小草、 狗尾巴草之类的浅根系草类则不能做支撑点。 土山中攀爬, 茅草常常作为指向草作为判断依据,丛生且茂密的茅草、蔓延成片的蕨类植物、成片的灌木以及直径超过 5 厘米的树木都能证明这里的土壤足够深厚。 记住,支撑点是这些植物的根部, 若你去揪它们的茎部、枝条、或者叶片,我并不能保证它们能支撑你的体重

27、!在有些地方, 却是浅根系草类占据了山坡, 没有足够的支持点, 记得你的生存刀吗?是的,生存刀在这样的情况下扮演的角色是一个移动支撑点。反握刀 (刀尖向下刀刃向内)右手深深的将生存刀扎入土层,同时脚蹬地取得一个初始加速度,(有距离助跑那再好不过了)在右手将自己身体拉向上的同时, 左手成爪状尽力的往土层下抓, 抓住草根, 然后使用左手将自己向上拉, 然后继续右手使用刀。 但这个办法要求动作一气呵成, 对身体协调性和手臂力量有比较高的要求, 一般用于土层厚且高度不高的地形, 在坡度很陡、 攀爬距离长的情况下危险系数高! 因此建议大家在坡度 60°至 70°,高度不超过 10 米

28、的地形上适用。 一气呵不成的时候, 别的你什么都可以忘了,千万别忘了深深的把刀扎进土里并紧紧的抓住刀,身体紧贴岩壁增大摩擦,这样你至少可以顺着坡道滑下来,而不是摔下来。注意:使用刀攀爬很容易损坏刀具!在土石混生的山地中, 大块的斜生岩石足以支撑你的体重, 怎样区分土石山中着生在浅表土层中的小块石头呢?很简单, 若是在一块并不深厚的土壤上看到一块小石块很突兀的着生,那么就最好不要把它作为支撑点考虑进你的行进线路中,结实的石块多数直接着生在石山上, 外表经过多年的雨水和风化等自然冲刷,表面一般很钝或者比较光滑,极少会很突兀的露出一个尖端! 这样的小石块多数是因为雨水从山上冲刷下来沉积在薄薄的土壤中

29、,土壤看起来也比较“新” ,颜色偏浅色或鲜艳色,于长期存积的土壤颜色反差很大,其根基并不坚固。这样的地形上茅草也不能作为指向草使用,在这样的地形上茅草一般都是小簇生长且贫弱,其根系只能浅浅的到达土层底部而不能扎进岩石中。岩石山判断支撑点则简单得多,你只要注意石缝是否有严重的风化情况,是否有湿滑的苔藓着生,寻找大块稳固的石块就可以了。关于攀爬身体协调性的问题,有一个最简单的室内训练方法,不需要你去爬墙,只需要使用你家的地板,身体平趴在地板上,模仿壁虎的动作, 左手右脚同时出力向前, 然后右手和左脚,注意,屁股不能抬起来,腰不能弓。简单的说,屁股不能高过头,手、膝盖内侧、脚都是你的发力点。 这就是

30、部队中常见的低姿匍匐训练。 当然,地面匍匐和岩壁攀爬是有不同点,这个办法只是锻炼你协调性的基础训练科目,在攀爬中,手指力量,手臂力量,腰腿力量越强,身体各部位肌肉的协调性更完美,那么攀爬对你来说并不是太难的事情。在某些地区,小悬崖上有斜生的树木,你可以考虑用绳索帮忙攀爬,寻找合适的树木,在绳索一头绑上一块石头,石头要有足够的重量,从悬崖侧面将石头抛过树木,石头自然落下时将绳索带过树干,抖动绳索使其尽量的贴近崖壁,然后打一个活套环,拉紧绳索捆住树木,就可以拉着绳索攀爬上岩壁。记住,不要着急拉紧活套环,抖动绳索让它靠近崖壁,这样能在你攀爬的时候脚能蹬住崖壁减轻手臂的受力,否则爬到一半吊在半空是一件

31、很尴尬的事情。 尽量选取粗大的树木作为固定点, 绳索打好之后, 紧抓绳索,利用自己的体重猛力朝下顿几下,测试绳索和固定点是否稳固。第三课滑降滑降是无法徒手下坡的时候,不得不使用绳索通过沟谷等障碍。一般在60°以下的斜坡,可使用陡坡下滑法,而超过60°以上的斜坡或者坡很长、坡度不均匀的时候,为安全考虑, 你需要使用绳索做好滑降准备。而在一些垂直崖壁等恶劣地形,你需要专业的滑降器材,例如滑降扣, 8 字扣配合绳索使用。预计会需要滑降的时候,在你的装备中应该预备好这类工具。如果有滑降专用器材,请严格按照说明书使用。以下的内容是应对突发事件时,而手头没有专用滑降器材时的一些做法。请

32、注意,这类做法有一定的危险性,如果不是不得不滑降,请慎用。滑降前首先你必须要找到一个稳固固定点捆扎绳索。最常用的固定点就是树木,普通情况下一棵直径10 厘米左右的树木就已经能够提供足够固定需要。但为安全考虑,寻找粗大的树木更能令你安心。 请注意, 不要选择腐朽的树木作为固定点,选择树木前请用开山刀背敲几下树木,听是否有空腔回响声, 有时你还需要食用开山刀砍开树皮,检查树木是否健康。在南方丛林地带,有一些树木外表看起来很健康,而内部被蚂蚁筑空为巢,还要检查树根,是否有腐烂、 扎根不深等现象, 最后请向树木下部分猛踹几脚或者摇晃树干,看是否在外力的作用下树根有拔起的现象。 而在某些地区, 枯死的树

33、桩也可作为固定点,同样要经过详细检查和细致的分析,以免固定点不牢固造成有可能的坠落事故。在山地中, 往往树木达不到固定点要求, 你不得不打山石的主意,选择大块的与石山融为一体的山石作为固定点, 考虑到山石的不规则外表有可能会磨损绳索,在一些凸起部位用布或其他物品垫一层,减少绳索的磨损程度。根据力学原理,绳索捆扎部位为固定点的根部,记住,是根部,而不是随便捆扎在树干或山石任意部位, 虽然一些粗大的树木和巨大的山石很稳固, 无论你捆扎哪个部位都不会让你坠落,可是你要养成一个好习惯。因为要考虑到滑降后将绳索取回, 一般使用快速结固定, 牢记快速结的打法和使用方法,打好结后,仔细检查一遍,仔细分清承重

34、绳和滑脱绳。如果有专业滑降扣, 八字扣等滑降器材, 请严格参照使用说明书使用。 以下介绍的方法是应急方法,有一定的危险性。手爪结滑降如果只有一根大约 1.5 米的短绳, 绳索结环, 先在主绳上做一个手爪结, 然后在绳环合适部位打一个双 8 字结,使绳环正好能套在腰部不会松脱。左手抓住手爪结, 右手将主绳引导置于身体右侧, 保持绳索的顺滑。 手爪结在受力平衡的时候,可以在主绳上滑动,如果不小心坠落的时候受力突然加大,手爪结会变形卡住。单股绳环有可能在突然坠落的时候会勒住身体,如果你的绳索为救生环,一环套肩背,一环套腰部。1.5 2 米,就做一个更安全的办法是手爪结与三套环合用,先将一根绳索结成绳

35、圈,先在主绳上打手爪节 (注意绳圈的结要位于绳环的侧面而不是正面,这样能检查绳结) ,然后做三套环套住身体,这样更安全。但是无论是单股绳环还是三套环,记住永远要有一只手握住绳结处!手爪结比较适合不太粗糙的绳索,如果绳索太粗糙,手爪结的滑动效率大大下降,有时你不得不很尴尬的在半路停下来整理绳结, 而太滑的绳索例如尼龙绳, 手爪结提供的摩擦力可能会不足,这时候你可以用另外一根绳索再做一个手爪结联系在三套环上加强保护作用。滑降是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通过障碍的方法,一定要保证绳索的可靠性,使用绳索制作滑降扣的时候, 请严格选取材料并仔细的制作,认真检查绳结。 在平地上试验滑降扣摩擦力,将主绳一头固定,

36、绷直主绳脚蹬地身体后倾慢慢向后退,滑降扣能匀速的在主绳上滑动则合格,然后突然猛力后倾,如果滑降扣能瞬间锁死则合格,如果有绳索断裂等情况出现,请不要冒险滑降。我从不建议大家徒手滑降, 一旦失手或打滑, 会造成不可逆转的后果! 滑降时请记住戴上防滑手套!手爪结比较适合不太粗糙的绳索,如果绳索太粗糙,手爪结的滑动效率大大下降,有时你不得不很尴尬的在半路停下来整理绳结, 但这并不困难, 只会降低你滑降速度而已。 而太滑的绳索例如尼龙绳, 手爪结提供的摩擦力可能会不足, 这时候你可以用另外一根绳索再做一个手爪结联系在三套环上加强保护作用。滑降是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通过障碍的方法,一定要保证绳索的可靠性,使

37、用绳索制作滑降扣的时候, 请严格选取材料并仔细的制作,认真检查绳结。 在平地上试验滑降扣摩擦力,将主绳一头固定, 绷直主绳脚蹬地身体后倾慢慢向后退,滑降扣能匀速的在主绳上滑动则合格,然后突然猛力后倾,如果滑降扣能瞬间锁死则合格,如果有绳索断裂等情况出现,请不要冒险滑降。我从不建议大家徒手滑降,一旦失手或打滑,会造成不可逆转的后果!滑降时请记住戴上防滑手套!在你看不到崖底, 无法得知悬崖高度的情况下, 不要站在悬崖边探出身子往下看, 你只需要扔下一块石头并读秒,听到石头落地的声音使用自由落体计算公式 h=1/2gt2 就可以估算出悬崖的高度,但通常懒人都是直接秒数乘以 10,这样估算出来的高度误

38、差还在能承受范围内。 如果你不确定绳索是否够长, 一定要记住在绳头打两个死结或八字结 (如果已经打有抛绳结就不用再打结) ,错误的估计了绳索长度,滑降扣滑出绳索造成坠落事故是有先例的!如果下滑已经不可能,有人把你拉上来那再好不过了,但如果只有你一个人的时候,就必须要懂得自救两脚岔开合适的角度撑住崖壁,绳索穿过胯下, 右手位于臀部下抓紧你绳索,臀部犹如坐在右手拳头上,绷直身体以上的绳索,左手将滑降扣(手爪结)往上推,然后顿一下手爪结让它卡死 (如果是 8 字扣则不会卡住, 你需要良好的体能才能一段一段爬上去),然后略放松身体, 左手稍用力配合脚步往上走, 右手依然位于臀部下, 但稍微放松,跟随身

39、体往上移动, 反复如此就可以利用滑降扣(手爪结)一段一段的慢慢往上爬,不要着急,这个过程可能会比较长,也很考验你的协调能力,多训练几次你就能找到其中的诀窍。绳索可能会磨裆,让你很难受,腾出一只手,配合嘴将生存丝巾折叠起来,垫在胯下,并在腰部打一个结可以缓解绳索对你裆部的摩擦。这并不困难,单手就可以完成。配图使用手爪结上升第四课涉渡在江河众多的区域, 有时候你不得不涉渡或泅渡。 在不需要依靠漂浮工具即可徒步通过的水道称为涉渡,但无论是涉渡还是泅渡,你都必须要懂得寻找通过点。首先你要观察水道, 尽量的做全面的观察,如果有必要, 你需要爬到树上或山坡上,全面的观察水道:水道的宽度、深度、水流的速度、

40、是否有漩涡、是否有岩石的凸起、水道中是否有沙洲,上岸点是否有障碍物都必须要观察。在水流中扔漂浮物,例如树枝,观察水流速度,尽量的扔在水道中心水流最急的地方,默读秒数观察内漂浮物单位时间内被冲过的距离,如果速度超过 4 米/ 秒,水深超过髋部,则不适合涉渡。在一些比较宽大的溪流或浅河,水深不超过一个人的腰部时,在水流不急的情况下可以考虑涉渡。涉渡前先选择好前进线路,不要逆水流向上游走(当然,如果是静水,爱怎么走怎么走,只要不要一脚踏空掉进深水里就行了。)顺着水流斜向下前进。 在一些宽阔的浅河,往往在河中有露出水面的沙洲,沙洲附近常会形成一条条沉积带,这是天然的水中道路, 沉积带水比别的地方都要浅

41、, 顺着沉积带可以很轻松的到达对岸,这样的河流很好涉渡,因为水流缓慢, 水浅可以很清晰的看到河底的情况。而在某些浑浊的水道,你不可能用肉眼看清水底状况,你需要一根结实的木棍来帮助你涉渡。砍一根直径5-10 厘米左右、 1.5米以上的结实木棍作为探路棍, 涉渡时先用木棍插进河底探测水深以及河底情况,用探路棍斜插入你上流的水中, 棍子能分开水流,前进时身体位于棍子下的分流处,水流会冲击棍子,使棍子和站立的身体形成一个三角稳固点,每前进一步都要站稳,将棍子前移时, 插入点比上一个点靠下游一些。 一般情况下, 身体都要在棍子的下游涉渡,不建议大家用棍子撑住下游以抵住身体,特别是在水流比较急的时候,如果

42、水底情况不明,插入下游的棍子有可能打滑,很容易造成滑倒和摔跤。如果木棍能轻松的插入河底超过20厘米,证明水底淤泥比较深,容易陷脚, 你需要考虑是否另选择一条涉渡线路,如果木棍被水流冲得难以掌控,则证明水流较急, 如果河底不坚实, 不能提供牢固的稳定点,我建议你还是放弃不借助其他工具的徒步涉渡的想法, 以免在水流中站立不稳被冲倒。正常情况下, 木棍能坚实的插进河底不超过10 厘米。如果是集体涉渡, 则安全性就大大提高了, 最强壮的一位使用探路棍走在最前面, 其余人跟随在他身后, 走在第一位的是比较辛苦的, 他要首先忍受水流的冲击, 他分开水流后形成的漩涡, 相对来说使跟随他的那位同志能比较轻松的

43、站稳, 集体涉渡的时候可以用绳索将大家联系起来, 万一有人站不稳,其余人可以提供支撑点,直到他再次站稳为止, 集体涉渡时大家最好都要准备一根探路棍以提供额外的支撑点。 、警告:沙质或碎石质的河底比较适合涉渡,在淤泥较深厚的水道请酌情考虑有没有涉渡的必要。 如果用绳索将大家联系起来后,在水流很湍急的情况下有可能会将所有人都冲到下游!特别是在水底比较滑的情况下。这个方法只适用于水深不超过胸腔下部,水流不超过米每秒,并且河底坚实无淤泥的情况下!如果无法有效掌控探路棍的情况下绝不能徒步涉渡!2集体涉渡的图片没有做好,暂时就不发了, 下面是涉渡的小经验, 希望对大家会有帮助。涉渡小经验:在使用绳索时记住带上防滑手套。挽起裤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