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文言文朗读中的停顿规律安徽省太和县皮条孙镇中心学校马万宝近年中考语文试卷里, 常可以找到要求学生 “标出文言文句子朗读停顿”的题目。例如:盖/余之勤且艰/若此。本文拟就文言文句子停顿的划分理据试作说明。句子的朗读停顿,取决于汉语句子的节奏。读清句读,正确停顿是诵读文言文的要求之一。停顿有两种:一是句间停顿,就是根据标点符号来确定句与句之间停顿的长短,语调的抑扬;一是句中短暂停顿, 它是以词或词组为单位, 根据句子成分之间的内在关系来划分的 语气停顿。正确地进行句中停顿,是以把握句子里的词意和语法结构为前提的,因此解答这类题时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考虑:一、先将句子翻译出来确切地理解文意,把意思结合
2、紧密的文字, 看成一个“意义单位”,“单位”与“单位”之间往往需要一定的停顿;二、在分析语法结构时可先抓动词,把跟动词有关的前后各词联系起来,观察句子的整体,往前找主语,往后宾语,再旁及其它成分,这样就可以确定句子的语法结构,依此确定 句中停顿。保持句子中语意的完整是停顿基本的要求,即不破读。如:其一/犬坐/于前。“犬”字修饰“坐”,“犬坐”联系紧密,分析成“其一犬/坐于前” 就是错误。再如:行/拂乱其/所为。学生常有这种划法:行拂/乱其所为。“拂乱”意思是“使“将要使他的所作所为与意愿。行,在这里作“将”讲,“拂以此为参照,进行古文语句节颠倒错乱”,正确的分析就不难做出了。 (行拂乱/其所为
3、” 相左”,或者“扰乱他的所作所为”之意,承前省略主语“天” 乱”是使动用法,是使其违背的意思.)对一些拿不准的停顿,先翻译, 从现代汉语的角度停顿, 奏的划分,毕竟学生对现代文的语感要强于古文。例如: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学生极易划成33停,译一下,天外闪烁着七八颗星星,山前落下两三滴雨。很容易看出其停顿为: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再 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背诵时有的学生常背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 下之/乐而乐。译成现代汉语: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 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 显而易见,“在 ,之前” “在“之后”语意联系紧密。因此停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
4、而乐。确定节句中停顿具体有以下几种方法:一、句首语助词(又叫句首发语词)、关联词后面应有停顿。1、文言文中有一些虚词放在句子的开头,强调语气或领起全句乃至全段常用的句首发语词和关联词主要有以下这些:句首发语词:如“至”、“若”、“至若”、“夫”、“若夫”、“盖”、“然”、“则”“然则”、“岂”、“岂若”、“宜”、“诚宜”、“何尝”、“其”、“至于”等。 关联词:且、虽、因、“惟”、“故”等。(需要查这些关联词语的含义)诵读时,这些词语后面都应稍加停顿,不能和后面的文字连读。2、有些表议论、推断、反问等语气的句子,若前面有夫盖其等词领起,朗读的时候,在这些词后应稍加停顿。如 :(1)若夫/淫雨霏
5、霏,连月不开?岳阳楼记?(2)盖/大苏泛赤壁云(核舟记)(表猜测或推断)(3)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加强反问语气)(4)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事哉捕蛇者说(表反问)译文:哪能像我的邻居们那样天天有这样的遭遇呢(5)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孟子二章(表议论)文言文中有些词放在句首,总领主句乃至全段,二、起到总领性的词语后面应有停顿诵读时必须稍有停顿,否则会影响对文章的理解。例如: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爱莲说)“予独爱”总领后面几个分句,所以“予独爱”后面应稍有停顿,否则就不能显示它的总领作用。三、古代是两个单音节词,而现代汉语中是一个双音节词的,要分
6、开读。如:故天将大任于/是人也。 可/以一战。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例中的“于是”,“于”是介词,“给”的意思“是”是代词,“这”的意思,它们都应 分开来读。例中“可以”是两个单音词,“可”是能愿动词,“可以”的意思,“以”是介词,“用 来”的意思。例中的“中间”,“中”是“中间”,“间”是“夹杂”。四、根据语言顺序来停顿即按照“主语一谓语一宾语”、“状语一谓语”、“动词一补语”来停顿。也就是说, 在主语和谓语之间、 动词和补语之间要作停顿 (定语与中心词之间一般 不停顿),以使语意明显。主谓间的停顿是节奏中重要的划分主谓间的停顿是节奏中重要的 划分。如:1、主谓之间应稍加停顿。例: 不能读成
7、“先帝/不以臣/卑鄙” 乱,望其旗靡。(曹刿论战)(1)先帝/不以/臣卑鄙。“臣卑鄙”是主谓短语作宾语,。(出师表)(以:因为)注:有异议 (2)吾/视其辙(3)佳木/秀而繁阴。醉翁亭记例(3)中“佳木”是(4)永之人/争/奔走焉。(2)愿/陛下托臣/以讨贼永之人/争/奔走焉。“争”动作的发出者,陈述的对象,它与后面谓语部分之间应作停顿。捕蛇者说2、动宾短语中,动宾之间应稍加停顿。例:(1)恐/前后受其敌。(狼)(2)恐/托付不效。(出师表)(3)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出师表)(4)忘/路之远近(5)亥V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6)问/今是何世3、介宾短语后置的文言句式,朗读时,在其前面应
8、稍加停顿。例:(1)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出师表) 兴复之效。(出师表)4、状语与中心语之间的停顿A、除了名词做状语外,一般情况状语与中心语之间要用停顿 是“奔走”的状语,应该分开读。B、提前的状语,在朗读时应在其后和主语之前稍加停顿。如 :(1)今/天下三分出师表(2)今/南方已定。(出师表)C、文言句中有表示方位的词或时间性的词,如“俄而、先”、“中”等,往往在这些词语的后面要加以停顿。例如:(1)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2)俄而/百千人大呼。(口技)(3)先/天下之忧/而忧。(岳阳楼记)D充当状语的名词和中心词之间要连读, 即名词作状语时,一般在该词前停顿,
9、且不能 把状语与中心词读开。若分开读,就错将状语当成了主语,改变了句子的意思。如:其一/犬坐/于前 山行/六七里 例中的“其一”是指其中的一只狼,作全句的主语,“犬”在句中作状语,修饰词“坐”,译为“像狗一样”;例中的“山”修饰中心语“行”,“山行” 译为“在山上走”,它们都应连读五、文言句首中出现表假设、 转折、递进等的连词,如“若”、“而”、“虽”、“且”、“然”、“然则”等,往往在这些词语的后面要加以停顿。例如:1、而/山不加增。(愚公移山)2、而/计其长/曾不盈寸。(核舟记)3、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4、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口技)5、且/欲于常马等不可得。马说)6、且/壮
10、士 /不死即已。陈涉世家)7、然则/何时而乐耶 ?(岳阳楼记六、“而”字的停顿1、表示转折关系时,分两种情况:A “而”字出现句首时,应在“而”字后应该停顿。B “而”字出现在居中时,在转折连词前一般要稍加停顿。(1)后狼止/而前狼又至?狼?(2)人不知/而不愠?论语六则?(3)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殖出师表2、“而”字若起到下列作用,就应该和后面的词语连读。“而”在句中如果连接的是形容词(或副词)与动词,即“形容词(副词)+而+动词”,这时前边的形容词或副词充当状语,起修饰后面的动词的作用,不能分开读。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而”在句中如果连接的是两个动词,即“动词+而+动词”,那
11、么尔表示顺接,也就是说,前面一个动作发生了,后面的动作紧接着就发生了,这时“而”后面就不能停顿,应和 后面的动词连读。 “而”连接词性相同的两个词语(即两个名词、两个动词、两个形容 词),表示并列,相当于“而且”、“又”、“和”或不译,这时“而”后不应该停顿。例如: 敏 而好学,不耻下问。表示承递关系,相当于“而且”、“并且”、“就”或不译。七、停顿应体现句子结构的原貌。如:“问/今是何世”,原句是动宾结构,宾语是一个主谓短语,如读成“问今/是 何世”,读成了主谓句,就读破了。“两三点雨/山前”,若读成“两三点/雨山前”就读破了,原句是倒装句。八、节奏停顿要体现出省略成分。如 :一鼓/作气,再
12、/而衰,三/而竭。“再”、“三” 后省略动词谓语“鼓”,应略停,以体现谓语的省略,不能读成“一鼓/作气,再而/衰, 三而/竭”。九、对古代的国号、年号、官职、爵位、史实、地名要了解,否则易导致朗读停顿错误。 如: 作亭者谁,卢陵/欧阳修也。卢陵是地名,后面应该停顿。十、“之” “也”用在句中揭示停顿,朗读时在其后停顿。如:1、余闻之也/久矣。2、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也”不是谓语前的副词状语,不能读成“余闻之/也久”,“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十、利用对文意的理解来确定停顿。在朗读文言文时,要根据语境理解文意,只有确 切地理解了文意,才能准确地停顿。如: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例句的意思是“处在朝
13、庭的高位上,就为它的人民担忧”这样,句中的停顿就是“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1 .表示完整概念的短语中不能停顿,否则就把意思读错了。例:(重庆北第2004课改题)下面句子的节奏彳顿正确的一项是( B )A、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B、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C、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D、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 /之。这里意思是,我看他们的车轮轧出的痕迹乱了,旗也倒下了, 所以追逐他们。我看和望 的对象是“他们的车辙怎样”、“他们的旗怎样”,“视其辙乱”与“望其旗靡”这个表示完整 概念的短语间就不能断开,所以A、C两项就错了。 “故”是承接上文的连词
14、,后应停顿,因此B项才对。例:(重庆2005年中考题)下面句子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B、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C、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D、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这里“草木之花”、“出淤泥而不染”、“花之富贵”都是完整的短语,如果读断读碎,让 人不知所云,因此这里 A、C、D三项为错。2 .表示突出强调的地方,停顿要使意思讲得通。例:.用“/”标示下面语句朗读的语意停顿,每句标一处。(2分)(1)虽千里不敢易也(2)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这里(1)项的意思是为了突出强调“即使千里”这么大的地方也不敢换,何况才五百里,所以应在“千里”后停顿才对;(
15、2)项意思是你/曾听说过/天子发怒吗?秦王为了威吓唐雎,用“天子之怒”来直接吓唬,那种气势、那种语气可想而知。所以在“公”后停顿一 下,“闻”后停顿一下,才能突出强调秦王那种骄横。十一、诗句节拍间要停顿。古诗的朗读有其规律性,一般说来是两字一停顿,即按音节 停顿。如:几处/早莺/争/暖树 天门/中断/楚江/开 也可以按意义单位停顿,如上面的两句可读为“几处早莺/争暖树”、“天门中断/楚江开”。十二、骈句间停顿,四字句两字一顿。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根据意思“不因外物(的好坏)和个人(的得失)而或喜或悲。” 应划分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而实际上划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弄清哪些地方不该停顿,对掌握文言句式的停顿规律,做到顺畅朗读而不至于读破句也 很重要 一般地说,以下的两种短语间不能停顿,否则会影响古文原来的意思。1 .偏正短语。例:(1)亥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岳阳楼记)(2)县官/日有/席稍之供。(送东阳马生序) 例(1)中的“唐贤今人诗赋”是偏正短语,作动词“刻” 的宾语;例(2)中的“日有”是偏正短语,作谓语。以上两例,在朗读的时候,都要连读。2 .介宾短语。 例:(1)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2)其 为予群从所得。(核舟记) 例(1)中的“于乱世” “于诸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广告设计专业必修课程
- 巴楚县2024年数学三上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首饰店面设计调研报告
- 面馆设计方案
- 2025年工程项目管理新课程试题及答案
- 酒店婚宴服务预定及合同条款
-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案例分析练习
-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案例试题与答案
- 食品加工企业生产管理手册
- 水利水电工程资金管理试题及答案
- 军用车运输保密协议
- 文艺复兴史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JJG 272-2024空盒气压表和空盒气压计检定规程
- Z20名校联盟(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2025届高三第一次联考数学试题卷
- 就业协议书范本(完整版)
- 英语漫谈中国故事智慧树知到答案2024年上海立达学院
- 小学英语语法专题训练:名词所有格(含答案)
- 公司食堂外包项目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GB/T 35170-2024水泥窑协同处置的生活垃圾预处理可燃物
- DL∕T 5161.5-2018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 第5部分:电缆线路施工质量检验
- 煤矿重要岗位人员《水泵司机》复训机考题库(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