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初二物理下学期第九章压强单元达标测试综合卷学能测试一、选择题1 .如图所示,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的两个均匀圆柱体甲、乙,底而积s“s乙,对地面的压 强相等.下列措施中,一定能使甲对地压强大于乙对地压强的方法是 Mr甲 乙A.分别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体积B.分别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高度C.分别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质量D.在甲、乙上各放一个相同质量的物体2 .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圆柱体分别放置在水平而上,底面积分别为S单和S.且S中S乙,高度分别为6”,和力乙且力中人乙,此时甲和乙对地面的压强相等。若均沿水平方向,将 两圆柱体切去相同的体积,并将切去部分登放至对方剩余部分上表而的中央,此时甲和乙 对地面的压
2、力分别为F中、F乙,压强分别为pp、Pz.,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3 .装有水的塑料瓶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甲所示),水对瓶底的压力为月,瓶底对桌而 的压强为Pl;将瓶倒置后(如图乙所示),水对瓶盖的压力为用,瓶盖对桌面的压强为%,则()甲 乙A. F=F?B. F1<F2C. P1=P2D, P<24 .将某圆台形状的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内装1kg水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强是p。:装3kg水时,刚好把容器装满,此时水对容器底的乐强是2p。,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F,则A.容器如图甲放置,Q30N8 .容器如图乙放置,Q30NC,容器如图甲放置,F<30ND.容器如图乙放置,F&
3、lt;30N5.甲、乙两完全相同的烧杯中装有不同液体,放入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当物体静止后两 烧杯中液而恰好相平,如图所示。液体对两个物体下底面的压强分别是P甲、P乙,容器对水平桌而的压力分别是E八F下列判断正确的是(甲A. P甲乙品=七B. P甲"乙/v F乙C甲 P乙Ep F么D. P甲“乙 F乙6 .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图像,若用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物质分别 制成实心正方体A、B,把它们平放在水平地面上,则两正方体A、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7 .如图所示,实心均匀正方体甲、乙对水平地而的压强相同。现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体 积,此时它们剩余部分对地而的压强为Pk P
4、乙,则A. p中可能大于p乙B, p中一定小于p乙C, P串一定等于P乙D, P中可能等于P乙8 .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瓶子置于水平桌而上,甲装水,乙装等质量的盐水,且液面均超 过aa,面,但均未溢出,如图所示.两瓶底部受到的压强p甲与p乙的关系为A. p中p乙B. p甲vp乙C. p产p乙D,无法比较9 .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不同的的液体A和B,已知甲容器内 液体的质量小于乙容器内液体的质量.下列措施中,有可能使两容器内液体对容器底部的 压强相等的是(无液体溢出)A.分别倒入相同质量的液体A、B B.分别倒入相同体积的液体A、B C,分别抽出相同质量的液体A、B D.
5、分别抽出相同体积的液体A、B10 .如图所示,A、B两立方体叠置在一起放于水平桌面上,A的密度为pa, B的密度为飞 且"a : Pb=1 : 2,开始时它们的边长比为La : Lb=1 : 1,若不断地缩小A立方体的体积,但 始终保持A的形状为立方体,使A、B两立方体的边长La: Lb的比值由1 : 1逐渐变为 1 : 2、则压强pa : Pb的比值变化情况为()A.始终变大B.始终变小C.先减小后变大D,先增大后减二、填空题11 .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有两个由同种材料制成的均匀正方体金属块甲和乙,其密度j3X103kg/m它们的边长之比为1: 3,甲的边长为0.1m,则甲对地面
6、的压强”=Pa,若乙沿竖直方向切割一部分叠放在甲的正上方,此时甲、乙对地面的压强相12 .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密闭圆台形容器,一正一反放置在同水平桌面上,装有质量相 等、深度相同的不同液体,如图示。桌而受到甲、乙两容器的压力分别为F单和两容 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分别为P1和P2,则F中 F乙,P1 p2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fiH 乙13 .小亮同学在物理实验室利用托里拆利实验测量大气压强的值,实验时他将玻璃管竖直 放置,如图所示。此时大气压强等于 mm水银柱:若将玻璃管稍稍倾斜放置,则水银柱高度(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750 in hi水粮 I14 .如图,放在
7、水平桌而上密封的容器中装有一定量的水,当将容器倒置过来。则水对容 器底的压强,压力: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压强(均 填“变大”或“不变”或“变小”)。15 .如图所示,将底面积为lOOcm?的圆柱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当把一底面积为60cm2、质 量为300g的物体A放在圆柱体的正上方时,圆柱体对桌面压强的变化最为为小 桌而上还 有一个底面积为200cm2、内装有密度为0.8g/cm3,深为10cm某种液体的圆柱形容器(圆柱 形容器重为10N)。当用外力将物体A刚好浸没在液体中时(液体未溢出,物体A没有接触 到容器底部),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变化量为32,若物体A的密度为0.5g/cm3,则:若在物体
8、A上放一重物,使得物体A刚好浸没在液体中且保持静止,则此时桌而受到容器的压强 Pa. (g取10N/kg)困住体薄壁容建16 .如图所示,A、B两个圆柱体叠放在一起置于水平桌而上,已知两圆柱体A、B底而积 比为2: 3,若圆柱体A对圆柱体B的压强与圆柱体B对桌面的压强相等,则这两个圆柱体 的质量比为 .17 .将一质量为0.54kg,密度为2.7xl03kg/m3的实心铝球投入到盛有足够多水的圆柱形容 器中,水未溢出,容器底面积为8xl0-3m20则铝球的重力是,水对容器底部增加的 压强是。18 .如图所示,放在水平面上由同种材料制成的左右两个均匀实心圆柱体,高度均为h。, 质量比为1: 3,
9、则左右两个圆柱体的底面积比为:将两圆柱体沿水平方向截去某一 相同的高度h,并将所截去的部分卷放至对方剩余部分上表面,叠放后新组合的两物体对 水平面的压强比为3: 1,则所截的高度h与原高度h。的比h: ho=19 .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而上的瓶子,内盛部分饮料,瓶口用塞子塞紧,倒过来时,液 体对瓶塞的压强比原来对瓶底的压强,原因是;瓶子对桌而的压强变,原因是。若瓶子内盛满饮料,倒过来放置时,液体对瓶塞的压强与原来对瓶底 的压强相比是,原因是。20 .如图甲所示,密闭的容器中装有一定量的水,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容器内水而到容器 底的距离为8cm,则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为Pa;若把该容器倒放在该桌面上,
10、如图乙所 示,那么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水对容器底面的 压力 水的重力.(填"大于"或"小于”)三、实验题21 .小明利用注射器、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等器材测量大气压的值,实验装置及方案如 下:步骤1:把活塞推至注射器的底端,然后用细线拴住活塞的颈部,用弹簧测力计多次匀速拉动活塞,读出测力计的示数都为1.2N:步骤2: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再次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活塞,读出测力计的示 数为6.8N:步骤3:注射器吸入部分液体,并将活塞推至底部,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再次用
11、 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活塞,读出测力计的示数为7.4N.其他相关数据如表:注射器的容积0mL注射器有刻度的部分长度£/cm大气压的值 p/Pa2.53.90请根据小明的实验方案和数据回答以下问题:(1)小明进行步骤1的操作目的是为了测出一,如果省略这一步骤,会导致最终的测量 结果(选填"偏大'或"偏小"):(2)造成步骤2和步骤3测量结果有差异的原因是一;(3)步骤3中,向注射器内吸入效果较好(选填"水"或“植物油):(4)为了保证装备的气密性,堵住针筒前端小孔,将活塞拉动一段距离,松手后,观察活 塞能否回到原来的位置,离原来位
12、置越(选填“远”或"近),气密性越好;(5)测出的大气压的值为Pa;(保留两位有效数字)(6)分析实验中造成误差的原因,你认为选用体积 (选填"较大"或"较小”)的注射 器,可以使测量结果更准确.22 .在学习压力压强时,对“压力和物体重力之间的大小关系”的判断,小明同学提出了自 己的想法:"压力就是重力.”就此该校的物理兴趣小组做了相关的实验.他们用弹簧测力 计测出3个材料相同、表面粗糙程度相同、重力不同的物体:在老师的帮助下,用专用的 仪器测出这3个物体静止在同一受力而上时产生的压力.并适当改变受力而与水平方向的 夹角,如图所示.实验数据如
13、表一、二、三所示.表一与水平方向或0*2序号重力牛压力牛a讨185.!S.13表二与水平方向成5。序号口麻力牛臣力牛,34.755-如9.3*1314.23赛三与水平方向成1。'字号aK力牛压力牛力5-8尸1ga15313.5a析比较实验序号1、2、3或4、5、6或7、8、9中的数据可得:当材料、表面粗糙程度相 同的物体,静止在同一受力而上时 ;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中的数据可得:当同一物体静止在同一受力而上时,受力而与水平方向的夹角越大,物体产生的压力越小.即可知小明同学的想法是 的.(选填"正确"或"错误") 又进一步综合分析实验数据可得:(a)
14、比较实验序号1、2、3或4、5、6或7、8、9中的数据可得:当材料、表面粗糙程 度相同的物体,静止在同一受力面上时;(b)比较实验序号1、2、3和4、5、6和7、8、9中的数据可得:.23 .小明利用最大刻度值标有2.5 mL的一次性注射器等器材,对大气压的值进行测量,其a.先让注射器吸入少量水,然后将活塞推至注射器底端,当注射器的小孔充满水后,再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b.用细绳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颈部,使绳的另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 慢慢地拉动注射器简,如图所示.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刚开始滑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 数为7.5 N.c.测出注射器全部刻度的长度为4 cm.d.根
15、据测量数据,算出大气压的值.实验所用的器材为:注射器、弹簧测力计、细绳、橡皮帽、水和.实验步骤a先让注射器吸入少量水,然后将活塞推至注射器底端的目的是 此注射器活塞的横截面积是 cm?.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的大气压强是 Pa . 小明发现,同学们在做此实验时测得的大气压值误差较大,对此小明与同学找出了下列 可能的原因:橡皮帽封住的注射器小孔中有残余气体:活塞与注射器筒壁间有摩 擦: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没有读准;活塞与注射器筒壁不完全密封.上述原因一定会使测量值小于真实值的是.A . B , C. D .(4)小红对小明所做实验进行改进,在完成a、b步骤,活塞回到注射器底端后,添加了“取 下封住注射器
16、小孔的橡皮帽,再次水平向右慢慢匀速拉动注射器筒,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 数为1.2 N”这一实验步骤,这是为了,则大气压强的值应 为 Pa24 .在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火小的因素”实验中:(1)如图甲,用手按压强计的橡皮模,U型管内两侧液面出现,说明装置不漏 气.(2)若在使用压强计前,发现U型管内水面已有高度差,那么应该通过下列哪种方法进行调 节()A.从U型管内向外倒出适量水:B.拆除软管重新安装:C.向U型管内加适量水.(3)比较乙、丙实验可知,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的 有关:比较丙、丁实验可知,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的 有关.(4)小强同学将乙与丁作比较,试图得出结论,你认为他违反了物理研究中的
17、方法.25 .小华同学用有挂钩的塑料吸盘来“估测大气压的值”,他设il的实验方案是:将蘸水 的吸盘按在平滑的玻璃板上,挤出里而的空气,按住玻璃板,用弹簧测力计钩着吸盘上的 挂钩,缓慢往上拉,记录吸盘刚刚脱离玻璃板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再测量出吸盘与玻璃 板的接触而积,即可算出大气压的值,如图所示.实验室提供的器材是:量程为20N的弹 簧测力计1只,底面积为2cm二的吸盘,平滑的玻璃板.实验时,他发现当弹簧测力计拉至 18N时,弹簧测力计正好离开玻璃板.(1)那么,小华同学测得的大气压值是多少?(2)该实验只能粗略测出大气压的值,结果并不精确,请指出你所设计的方案中产生误差 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写
18、出2点即可)四、作图题26 .按下列要求作图图甲图乙(1)图甲中物体A静止在斜面上,画出物体A对斜而压力的示意图.(2)如图乙所示,小球悬浮在水中。请在图中画出小球所受力的示意图。27 .如图所示,请你将两根吸管画在适当位置,使其和前而装水烧杯形成一个简易的“口 吹喷雾器”。HII28 .如图中所示,重为10N的小球放在水平桌面上,请画出桌子受到的压力F示意图。五、计算题29 .边长相同、顶部都敞开的甲、乙长方体薄壁容器放置在水平地而上,在它们的底部附 近用按有阀门K的轻细软管连接。阀门K闭合后,往甲容器内注入深度为0.3米的水,此 时甲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3920帕,如图所示。0.1m甲乙
19、求甲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P木:(2)求甲容器对地而施加的压力打开阀门K,待两容器中水静止不动,求甲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变化量与乙容器底部 受到水的压强变化量的之比Ap*Ap乙。30 .甲、乙两个均匀实心正方体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已知它们的边长分别为62米和0.4 米,密度分别为4X103千克/米3和ixio3千克/米3.求:(1)正方体甲对水平地面的压力F中.(2)正方体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乙.(3)若设想将正方体甲作竖直切割、正方体乙作水平切割,切下部分体枳都为原来体积的 1/2,如图所示.再分别将切下的部分置于对方的上表面,通过计算求出放置后甲物体对水 平地面的压强p J与p /物体对水平地
20、面的压强之比.31 .如图所示,老师在做托里拆利实验时,当时大气压相当于 mmHg产生的压强:若玻腐管的顶端混入了部分空气,实验测得气压值 实际值(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如果将玻璃管稍微倾斜,管内水银柱高度会 (选填“升 高”“降低”或“不变”);将未装满水且密闭的矿泉水瓶,先正立放置在水平桌而上,再倒立放置,如图A、B所 示,两次放置时,水对瓶底和瓶盖的压力分别为2和7,矿泉水瓶对桌面的压强分别为 Pa'和 Pb',则 /G,p/ p.'(选填 ">"、” )o【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 C解
21、析:c【分析】物体在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固体压强一般用分析,但对于粗细均匀的实心柱体,也可以按照液体压强公式尸Pgh比较大小.【详解】A、根据甲乙对地而压强相等且甲的高度小于乙的高度,可以直接得到甲的密度大于乙,沿水平方向切去体积相同的部分,根据F=G=mg=pgV可以得到甲减小的压力就要大于乙减 小的压力,但由于甲的底面积大,所以最后甲的压强不一定小于乙的压强,故A错误: B、两物体原来的压强相等,因为甲、乙都是长方体即柱体,由于原来的压强相同,由公式 p=pgh可知甲的密度大于乙:在小于h,.条件下,分别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高度:由公 式p=pgh可知,甲对水平面的减小的压强大于乙对
22、水平而减小的压强,所以最后甲对水平 而的压强小于乙对水平而的压强,故B错误;C、两个物体原来对地面的压强相等,由图知甲、乙的重力不确定,沿水平方向切去质量相 同的部分,作用面积不变,两个物体减小的压力相同,由于甲的受力面积较大,故甲减小 的压强较小,则么甲剩余部分的压强一定大于乙剩余部分的压强,故C正确:D、在甲、乙上各放一个相同质量的物体,则甲增加的压力与乙增加的压力相等,由于甲 的底而积大,所以甲增加的压强较小,最后甲的压强一定小于乙的压强,故B错误. 故选C.2. C解析:C【详解】CD.规则圆柱体对地而的压强为p二pgh因为两物体对水平而的压强相同,则P=P gh «p=p
23、ugh 乙由图知h甲Vh z.»所以p ”,p由于甲和乙对地面的压强相等,且S乙,根据AG中Gz.,由沿水平方向截去相同体积AV后,切去部分的质量Am乙,切去部分的重力G单AG乙:将切去部分叠放在对方剩余部分上,甲增加的压强为a AGZ甲=二一 3甲乙增加的压强为a*甲乙=?乙由于AG中AG/., S甲S/.,所以Ap中VAp/.,因为原来压强相等,所以现在的压强pwp 乙,故C正确、D错误:AB.因为F=pS,所以不能比较出剩余的物体对水平面压力的关系,故AB错误。 故选C。3. D 解析:D 【详解】AB.液体压强是由于受到上方液体重力的作用产生的,且正立放置时,水的全部重力都乐
24、 在瓶底;倒立放置时,水的一部分重力压在瓶盖上,还有一部分重力压在瓶子的锥形部 位。所以正立时水对底的压力大于倒立时水对盖的压力,即尸 >用,故AB错误: CD.因为瓶对桌面的压力等于瓶和里面水的总重力,所以无论瓶口朝上还是朝下,它们的 重力不变,即对桌而的压力不变:因为§低,S或,所以根据=(可知,倒立时对桌面的 压强大于正立时对桌面的压强,即Pi<P2,故C错误,D正确。故选D。4. D 解析:D 【详解】若容器为圆柱形,容器装1kg水改为3kg水,压强将变为3p。:若容器为甲图,容器装1kg 水改为3kg水,水深变化量比圆柱形容器大,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将大于3p。:
25、若容器为乙 图,容器装1kg水改为3kg水,水深变化量比圆柱形容器小,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将小于 3p。,由此可见容器如图乙:如乙图放置装3kg水时,水的重力为G = mg =3x1 ON/kg = 30N水对容器底的压力F = pS = pghS < G所以F乙<30N. 故选D。5. C解析:C【详解】由图可知,甲烧杯中的物体漂浮在液体中,乙烷杯中的物体悬浮在液体中,所以甲烧杯中 的物体和乙烧杯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都等于物体的重力,即8至甲=月竽乙=G物 又根据压强与浮力关系,可知/乙=乙底$ 一 P乙项s则甲底s = p乙底s 一 P乙项s即乙顶=P乙底一 甲底>
26、6;故甲 < 乙:因为甲烧杯中的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小于乙烧杯中的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 根据公式可知甲液体的密度大于乙液体的密度;两烧杯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分别为/ = G容+ G物+ G甲液=G容+ G物+ 0甲g (,?S容-5.浸)弓=G+G物+ G乙液=仃容+ G初+ p乙g(hS容-V乙役)由于七甲=。甲g%浸=G物尸浮乙=小喂=G物则/ =G容+外励5容F乙=G辔+p/.ghS 客因为。甲。乙,则故选C。6. A解析:A【详解】由图可知,当甲的体积为lenf时,质量为8g,所以甲的密度为团甲 8a,夕甲=丁 = 丁' =8g/cm-4 1cm当乙的体积为4cm3时,质量为4
27、g,所以乙的密度为。乙=等二-=leW7乙4cm夕所以mm由。= 可得,仁一,":则甲乙的体积为 VP% 77 叫/乙 1 1 1- 八一X %叱月甲m乙8 1 8 。乙因为仁Z?,所以边长(高)之比h 单:/? z=l:2正方体对地面的压强n F G mg pVS pshg p= = =p&hS S S S S两正方体A、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甲g加 8x1机P /=; =4.1。乙弧1x2故选Ao7. B解析:B【解析】【详解】收据p=7=三二=>4'、= £<,'' = / gh可得:P甲=。中g %” )乙=p&
28、gh乙,由题 J J J D J意知,P甲二,P乙则p甲g6弹=p乙附乙,由图知,h qVh乙,所以,p甲>p乙,由图知,S tpVSq根据可知,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体积后,正方体甲、乙高度的变化量力中h>/)/.,所以,根据p=pgh可知,此时它们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P"Vp.,故ACD错 误,B正确。8. B解析:B【分析】本题要结合液体和固体的压强特点,即结合=。奴?和=?两式,利用补缺的方法判 断.【详解】由液体压强特点,即=夕奴?知,液体压强只与密度和深度有关,所以利用补缺的办法, 假设将图中容器向内弯曲的部分补充同密度的液体,使其变成规则的圆柱体,这样液体对 容
29、器底的压强不变.因为容器形状相同,所以补充液体的体积相等,而盐水的密度大,由? =知,补充盐水的质量大,所以补充后总质量7水小版水,即盐水质量大,根据=5 = 5 = W知,盐 333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大,即P甲< P乙.故选B.9. D解析:D【分析】已知A液体的质量小于B液体的质量,结合图中体积关系,根据夕=:得出密度大小有关 系:F G容器规则且竖直放置,利用压强公式=下=下判断原来压强的大小,再分别判断各个选 项中倒入或抽出液体时压强的变化量,找出可能使压强相等的方案.【详解】已知A液体的质量小于B液体的质量,7八<%,则A液体的重小于B液体的重,又因为 底面积相等,根据?知
30、,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甲 <乙;由图知,匕>Vb,且叫 <%,根据夕=£知,Pa < Ph :AC、分别倒入或抽出相同质量的液体时,变化后的质量关系仍然是:A液体的质量小于B 液体的质量,所以乐强大小关系不变,故AC错误:B.分别倒入相同体枳的液体A、B,因为夕八<。8,根据m=夕知,增加的质量加八<机8',则B液体增加后的质量会更大,增加的重更大,由 =0知,B液体对容器S底压强更大,故B错误:D.分别抽出相同体积的液体A、B时,因为p八 <28,根据? = PV知,减小的质量 加八<?/,即B液体减小的质量大,所以抽出相同体
31、积的液体后质量可能相等,重可能 相等,则压强就可能相等,故D方法正确.故选D.10. B解析:B【分析】根据A、B两立方体的边长之比求出面积、体积之比:因放在水平面上物体对支持面的压 力大小等于物体重力的大小,所以根据密度公式和压强公式求出A对B的压强与B对桌而 的压强之比,当不断地缩小A立方体的体积时,根据特殊值法判断比值的变化情况。【详解】由u : lb=i : 1可知Sa : SB=1 : 1, /a : VB=1 : 1由Pa: Pb=1 : 2可知又因为A、B两立方体叠放在一起放在水平桌面上,根据压强公式=!可得Pa _ /品 _ GaSb _ 1Pb 6 S. (Ga +Gb)5a
32、 (mAg + mg)SA 3若不断地缩小A立方体的体积时,设Ua:LbX,且?则有2S,a:Sb=A2,必:以= k3由PA: PB=1 : 2可知,1/3?八:"=3则有pI_F;Sb_ GS . kPb 6 S; (G;+Gb)S;(叫g+/g)S;2 + k,当攵=1 时,“a :b =1:3%。.333:当 = 0.9 时,Pa:b%0-330;当=0.8时,幺:网把0318;当攵=0.7时,Pa:b%0.300:当k =0.6时,pA :pB «0.271;当攵=0.5时,Pa:/% 才0.235;故不断地缩小A立方体的体积时,压强Pa : Pb的比值变化情况为
33、始终变小。故选B。二、填空题11. 60【详解】1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则甲对地面的压强2若乙沿竖直方向切割一部分叠放在甲的正上方时,因乙的高度和密度均不 变,所以,乙对地面的压强不变,即因此时甲、乙对地解析:60【详解】正方体对水平地而的压强G _ mg _ pVg _ p2 g则甲对地而的压强/?,(,=x 10'kg/m? x 1 ON/kg x 0.1 m =3000Pa若乙沿竖直方向切割一部分趣放在甲的正上方时,因乙的高度和密度均不变,所以,乙 对地面的压强不变,即P乙=Pg2=pg3N=3pgj=3"甲=9000Pa因此时甲、乙对地而的压强相等,所以,此时甲的总重
34、力G=-=.S甲=9000Pa x (0.1m)2=90N甲的重力6甲=犯增=夕中田=3*10*8/11' x (0.1m xl ON/kg =30N则乙正方体切去的重力G, = G - G甲=90N - 30N=60N12.= 小于【详解】因为容器相同,液体质量相同,所以中、乙两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即为它们各自 的总重力,即相等。因为V甲V乙,所以p甲<p乙,所以根据液压公式p=pgh, h 一样时,p 甲<p解析:=小于【详解】因为容器相同,液体质量相同,所以甲、乙两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即为它们各自的总重力, 即相等。因为V .p>V乙,所以p it.<p乙,所以根
35、据液压公式p=pgh, h 一样时,p Mp z.o 13.不变【分析】外界的大气压作用在水银面上,由于液体具有流动性,在外界大气压强的作用 下,它会对试管内的水银产生向上的力,所以托住了管中的水银,此时管中的 水银受到重力和大气压力的作用,管的横截解析:不变【分析】外界的大气压作用在水银面上,由于液体具有流动性,在外界大气压强的作用下,它会对 试管内的水银产生向上的力,所以托住了管中的水银,此时管中的水银受到重力和大气压 力的作用,管的横截面积一定,水银柱产生的液体压强就等于大气压强。【详解】如图所示,管竖直放置,液体压强的大小等于大气压强的大小,大气压强相当于750mm 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
36、:玻璃管稍稍倾斜放置,大气压强不变,液体压强大小也不变。液体压强大小与液体的密度和液体的深度有关,所以水银柱的高度不变。14.变大 变小 不变 变大【详解】1由于密封的容器上细下粗,容器中装有一定量的水,没有装满容器,倒置 后,液体深度h增大,根据可知: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变大。2正放时水解析:变大变小不变变大【详解】由于密封的容器上细下粗,容器中装有一定量的水,没有装满容器,倒置后,液体深度6增大,根据 = 可知: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变大。正放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力F = pS = pghS 乂即水对容器底的压力是以S大为底而积,人为高的这部分液柱所产生的压力,由图可知这部 分液柱比水多,所以水对容器底
37、的压力大于水的重力。如图:倒放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力F' =pSa、=pghS卜即水对容器底的压力是以S小为底而积,为高的这部分液柱所产生的压力,由图可知这 部分液柱比水少,所以水对容器底的压力小于水的重力。如图:倒置前后容器中水的重力不变,所以水对容器底的压力变小。网正放和倒放时,对水平桌而的压力相等,都等于水和容器总重,容器对桌面的压力不 变。由于倒放时桌面的受力而积变小,根据p=-可知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变大。S154015. 5: 4【解析】 【详解】【详解】水平面受到物体的压力和物体的重力相等,则: 圆柱体A对圆柱体B的压强:pA= = = ;圆柱体B对桌面的压强:pB = ;圆柱
38、体A对圆柱体B的压强与圆柱体B对桌面的压强相等,有解析:2: 1【解析】【详解】水平面受到物体的压力和物体的重力相等,贝IJ:圆柱体A对圆柱体B的压强:pa=U=U = Y;圆柱体B对桌面的压强:pb= "= 士 "= ":圆柱体A对圆柱体B的压强与圆柱体B对桌面的压强相等,有:等。”:SA m.2m.2已知A、B的底而积比为2: 3,则:-1 = -L- = w,解得:-Sb mA +3mB 117. 4N 250Pa【解析】铝球的重力是:G=mg=O. 54kgX 10N/kg=5. 4N铝球的体积是:V=m P 二0. 54kg2. 7X 103kg/m3=
39、2X 10-lm3铝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所以球解析:4N 25OPa【解析】铝球的重力是:G = mg = 0.54kg X 10N/kg = 5.4Nm 0.54kgV = =2 x 10 - 铝球的体积是:P 27 x 103kg/m3铝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所以球在水中沉底,则排开水的体积等于球的体枳,水而上升的V 2x 10-4m3h =» = 0.025 m高度沏 S 8X10 2水对容器底部增加的压强是:P = Pgh = 1.0 X 103|<g/m3 x l()N/kg X 0.025m = 25(4。18. 1:31:2【解析】解答:因为同种材料制成的左右两个均
40、匀实心圆柱体,质量比为,所以它们的体积之比为,因为实心圆柱体,高度均为,所以它们的底面积之 比为,;因为将两圆柱体沿水平方解析:1:3 1:2【解析】 解答:因为同种材料制成的左右两个均匀实心圆柱体,质量比为叫所以它们的体积之比为,77 = = - = 因为实心圆柱体,高度均为九),所以它们 V2 也 m2 3P11s h V 的底面积之比为,=77- = 7-因为将两圆柱体沿水平方向截去某一相同的高度h 品殳匕 3%后,则它们截去的部分的体积分别为,匕=S1h,?K=s",所以它们截去的部分的质量分别为, 町=pV| = psj/im2 = p 匕=pS2h ,所以它们剩余部分的质
41、量分别为,町刷=町一町=p»% -ps/=pS (% -/z)=叫一m2=*邛*力=02仇一/?),因为它们分别将所截去的部分叠放至对方剩余部分上表面,所以卷放后新组合的两物体质量分别为,班总=见对+12=P* (4)一h) + ps2h,叫总=%剩+町=52(%一力)+电,所以叠放后新组合的两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分别为,月=?1 总g=P5(o -)g+pSz/Zg,鸟=,2总8=4(为一)g+pS/g,所以叠放后新组合的两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强分别为,二"卜也",G 5D_F2 pS2(h()-h) + pSlhg S?S?pSi(ho-h) + pSj7gPsxp
42、s(九一 h) gS, + pS.hgS.所以心=c z7 1 zx-丁= J/二; 一因为叠放后新组合P? - 。52(4一/?) + 夕卯吆 ps?(% _h)gS+pSJg3P5.(/l -/?) gS> + pS,hgS, 3的两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强比为,77一/、 3 . 四=7,所以1叽(4-)gH+pSJg 1邓力-力邑+邑力邑_3 /? _ 2SR£=£S2(hQ-h)Si+SihSn T,所以为 S: - 35; + 25区,S2 39所以设S1=S则邑=3S,所以h = 2ss = 2sx 3s = 6s2= J_员Sj-3s:+254-(3S)、3
43、S2 + 2Sx3s_9S'-3S'+6S2-2 '19 .大液体深度变大大受力面积变小相等的液体深度不变【解析】在同种液体中时.,压强特点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压强 随液体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瓶子解析:大液体深度变大大受力面积变小相等的液体深度不变【解析】在同种液体中时,压强特点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压强随液体深度 的增加而增大。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瓶子,内盛部分饮料,瓶口用塞子塞紧,倒过来时,由于并 口部分变细,饮料的深度会增加,所以液体对瓶塞的压强比原来对瓶底的压强大: 瓶子倒过来时,瓶盖的面积小,而压力为瓶的总重
44、不会变化,所以受力而积减小,瓶子对 桌面的压强变大;若瓶子内盛满饮料,倒过来放置时,瓶内液体的深度不变,所以对瓶盖和瓶底的压强相 等。点睛:牢记液体的压强特点,在同种液体中,液体产生的压强只与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 质量是无关的。20 .变大小于【解析】(1)水对容器底的压强(2)由图可知,容器倒置前后,重力不变,对水平桌面的压力不变,与水平桌 面的接触面积(受力面积)变小,由可知,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将变大.(3)把该解析:变大小于【解 析】 (1) 水 对 容 器 底 的 压 强p = p液 gh = 1.0 x 1 O, 依/)篦3 xioN / kgx 0.08/7/ = 800尸(2)
45、由图可知,容器倒置前后,重力不变,对水平桌面的压力不变,与水平桌面的接触而 积(受力而积)变小,由=£可知,容器对水平桌而的压强将变大.S(3)把该容器倒放在该桌面上,杯中的水柱是上粗下细的,一部分水压的是容器侧壁,所 以容器底受到的压力小于杯中水的重力;故答案为:800:变大;小于.【点睛】此题考查液体压强的计算、压强的大小比较,关键是知道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体 对水平面的压力等于其自身重力.同时会根据容器形状判断内部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和 重力的关系。三、实验题21.测出活塞与筒壁之间的摩擦力偏大注射器内存有少量空气植物油近0.97X105 较大【详解】1步骤1中,注射器的小孔没有
46、被堵住,用弹簧测力计多次匀速拉动活塞,则活塞受到 的拉力和注射器筒壁对活塞的摩擦力为一对平衡力,测出拉力大小即为活塞受到的摩擦力 大小,为1.2N。所以该步骤的操作目的是为了测出活塞与筒壁之间的摩擦力。如果省略测摩擦力的步骤,则活塞受到的摩擦力不能减去,即测得的大气压力比真实的 要大,根据P=C可知,最终会导致最终的大气压强偏大。S(2)3步骤2中,注射器小孔内还存有少量的空气:而步骤3中吸入了液体,排出了小孔内 的空气,使得此时注射内的压强更接近OPa,所以此时需要的拉力更大。(3乂4将注射器小孔堵住,拉动活塞,注射器筒内的压强将减小。若步骤3吸入的是水,水 在低气压下有一部分会汽化成水蒸气
47、,影响筒内气压,最终影响测量结果。而植物油比水 更难汽化,所以步骤3中向注射器内吸入植物油效果较好。堵住针筒前端小孔,将活塞拉动一段距离,松手后,观察活塞能否回到原来的位置, 若活塞回到的位置离原来位置越近,说明在拉动过程中进入筒内的空气越少,气密性越 好。由表中数据可知,注射器容积为£2.5mL=2.5cm3,注射器刻度部分长度L=3Scm,则 活塞的面积(注射器筒的横截面积)为:V 2.5cm'2S= =0.64cm2,L 3.9cm该面积即大气压对活塞的受力而积。则大气压的值约为:=0.97xi05PaoF _ 7.4N-1.2N3 - 0.64乂10公大注射器和小注射
48、器的活塞与筒壁间的摩擦力几乎是相等的(因为接触的压力和粗糙 程度相同),而体积较大的注射器活塞而积更大,受到的大气压压力更大,可以减小活塞 受到的摩擦力对该实验结果的影响。22.物体产生的压力与物体的重力成正比1、4、7或2、5、8或3、6、9错误物体产生 的压力大小与物体重力大小的比值相同当材料、表面粗糙程度相同的物体,静止在同一受 力而上时,受力面和水平方向的夹角越大,物体产生的压力大小与物体重力大小的比值越 小.【解析】比较实验序号1、2、3或4、5、6或7、8、9中在放置不同物体时,受力面所 受压力不同:数据中压力与重力的比值是一定的,即受力而所受压力与物体重力成正比: 小明同学的想法
49、是:受力而所受压力的大小总等于施力物的重力大小,分析比较实验序 号1、4、7或2、5、8或3、6、9中的数据可得:当同一物体静止在同一受力而上时,受 力而与水平方向的夹角越大,物体产生的压力越小,由此可知:小明同学的想法是错误 的:(a)实验序号1、2、3或4、5、6或7、8、9中的数据中压力与重力的比值是相同 的,则可得出结论是:当材料、表面粗糙程度相同的不同物体,静止在同一受力而上时, 压力与重力的比值相同:(b)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3和4、5、6和7、8、9中的实验中同一物体,静止在水 平方向的夹角不同的受力面上的压力数据不同,由此可得出结论:当材料、表面粗糙程度相同的物体,静止在同
50、一受力面上时,受力面和水平方向的夹角越大,物体产生的压力大 小与物体重力大小的比值越小:故答案为:(1).物体产生的压力与物体的重力成正比(2).1、4、7或2、5、8或3、6、9(3).错误 .物体产生的压力大小与物体重力大小的比值相同(5).当材料、表而粗糙程 度相同的物体,静止在同一受力而上时,受力面和水平方向的夹角越大,物体产生的压力 大小与物体重力大小的比值越小.【点睛】本实验考查了实验数据分析,应用控制变量法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即可正确解题。23 .刻度尺 排尽注射器筒内空气0.625 1.2X105 B减小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1.008X 105【解析】(1)实验中要测出注射器的长度,
51、因此除了:注射器、弹簧测力计、细绳、橡皮 帽、水,还要有刻度尺:(2)将活塞推至底部并用橡皮帽堵住小孔,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排尽注射器内的空气; 注射器容积为2. 5ml,即2. 5cm'.注射器全部刻度的长度£=4cm,因为注射器为圆柱体,根据其体积公积可得,5 = - = 0.625cm2 ;L 4cm实验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Q7.5N,这就是大气对活塞的压力,将其代入公式得,7.5N/,- 0.625xlO-4nr= 1.2xlO5Pa:(3)活塞与注射器筒壁不完全密封,橡皮帽封住的注射器小孔中有残余气体,都会使拉 力变小,在面积不变的情况下,测得的大气压会偏小:活塞与注
52、射器筒壁间有摩擦会导 致测量值大于真实值: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没有读准,拉力可能变大,也可能变小;活 塞与注射器筒壁不完全密封,会使拉力变小,在面积不变的情况下,测得的大气压会偏 小,故选故(4)如果活塞与注射器内壁间存在摩擦力,注射器在拉力尸作用下平衡时,拉力尸大于大 气对活塞的压力,从而使测量值偏大.所以小红的这一实验步骤,是为了减小摩擦力对实尸 7 5N-1 2N.验结果的影响. "二=二一三一r=l.OlxlOSpa:故答案为:(1)刻度尺:(2)排尽注射器内的空气:0.625: 1.2X10,; (3) B; (4) 减小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L 01X10'.24
53、.高度差B密度深度控制变量法【解析】(1)把水的内部压强的大小转换成U型管两边液面高度差的大小来判断,液而高度差越 大,表示水内部的乐强越大,故用手按压强计的橡皮模,U型管内两侧液而出现高度差, 说明装置不漏气.(2)进行调节时,只需要将软管取下,再重新安装,这样的话,U形管中两管上方的气体 压强就是相等的(都等于大气压),当橡皮膜没有受到压强时,U形管中的液而就是相平 的:(3)比较乙、丙实验可知,在液体的深度相同时,图丙中用的是盐水,K密度大于酒精的 密度,因此U型管内水而出现高度差比较大,说明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系;比较丙、丁实验可知,在液体的密度相同时,图丙中压强计的金属盒所处的深度较深,U型 管内水面出现高度差比较大,说明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的深度有关系.(4)乙与丁两图,深度不同、液体密度不同、橡皮膜朝向不同,变量不唯一,无法用控制 变量法得出结论.故答案为(1)高度差:(2) B; (3)密度;深度;(4)控制变量.25 . (1) 9X10'Pa (2)洗盘内的空气排出不彻底、吸盘有重力、弹簧测力计读书不准确等。【解析】(1)由题知,F后p大rS,尸52cm:=2X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铁氧体粘结永磁磁粉项目发展计划
- 机场招聘笔试题及答案
- 东北方言考试及答案
- 2025年工程和技术研究与试验发展服务项目建议书
- 2025年中医拔火罐考试题及答案
- 成都消防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助班竞选考试题及答案
- 情绪能量管理课件
- 宿迁化学中考试卷及答案
- 公务员管理证考试题及答案
- 地砖铺贴分包合同协议书
- 2025年山东省青岛市中考英语真题
- 煤矿智能掘进员内部技能考核试卷及答案
- 湖北省宜昌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起点监测英语试卷(含答案无听力音频及原文)
- 大语言模型与安全 课件 第3章 多模态大语言模型
- 尿液感染组学在尿路感染诊断中的价值
- 2025 年扬州市四年级数学秋季期末测 - 基础卷及答案(苏教版)
- 土石方工作安全培训课件
- 人民医院开展“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主题活动实施方案
- 2025四川成都崇州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局市属国有企业面向社会招聘中层管理人员和员工19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中华医学会肺癌临床诊疗指南解读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