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山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会认 4 个生字,会写 2 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诵和背诵古诗 3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4喜欢背诵古诗,背诵课文以外的古诗。 过程和方法:通过反复朗诵使学生融入情境,在赏析景物中体会诗人抒发的感情。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感受诗中美的意境,体会诗人热爱秋景,乐观面对人生的感情。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 理解诗歌内容,欣赏诗中描绘的秋色。教学难点: 感受古诗的意境美,体会诗人抒发的情感。教学准备: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资料、课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一)谈话导入师:同学们,喜欢秋游吗?秋游会你看到什么样的景色? (生答, 并用已学的语言说说
2、自己 眼中的秋天)是啊,秋天是个多彩的季节。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首秋天的诗山行(二)解说课题。师:谁能说说“山行”是什么意思?指名学生回答。 (在山中行走) 师:在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里,一辆马车在山道上缓缓前行,诗人杜牧正悠闲地坐在车上。 山道两旁古木参天, 黄叶纷飞, 不时传来小鸟啾啾的叫声。山中的美景让他流连忘返, 于是 他情不自禁地写下了这首诗山行 。【设计意图:从学生已有的语言积累出发,联系生活实际,展示学生个性的观点。 教师创设 情境,帮助学生理解课题的意思,初步感受秋天的美好。 】(三)齐读课题。二、回顾学法,学习古诗。(一)回顾 师:一年级时候我们也读过一些古诗,你们说说看学
3、习古诗都可以用什么方法呢? 指名学生回答。(二)归纳教师总结古诗学习方法,播放 ppt:(1)朗读诗题,了解诗人。(2)初读古诗,读通读顺。(3)再读古诗,明白诗意。(4)精读古诗,感悟诗情。师:这节课,让我们试着用以上的方法来学习这首诗。【设计意图:低年级学生学习古诗, 需要适当的理解和翻译, 但是古诗的含蓄和韵味, 直接 翻译出来又失去了原有的美丽。 因此,适当的方法指导很有必要。 此处,通过让学习自主地 回忆学习方法, 唤起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再辅以更鲜明的四个步骤, 更明确学习程序,方 便学生自主的学习。 】三、朗读感悟,层层递进。(一)朗读诗题,了解诗人。简介作者。(出示PPT:杜牧
4、,唐代诗人。京兆(今陕西西安)人。有樊川文集 。与李商 隐起名, 称为“小李杜”。杜牧诗在晚唐成就很高, 后人称李白杜甫为 “李杜”,称杜牧为 “小 杜”。)(二)初读古诗,读通读顺。 1齐读古诗,学习生字。( 1 )认读生字。讲解“斜”的读音。这里的“斜”,为了押韵,可读作“ xi a” 认读识记生字:径、斜、枫、于。( 2)合作记字。同桌交流:你有什么好办法记本课的生字?( 3 )汇报交流。识字方法。 顺口溜:风吹树枝摇,折断小纸条枫。换偏旁:经径 汉字加减法:余 +斗 =斜 找不同:于、干 2指导书写:于、枫。( 1 )师:观察这两个生字,书写时候需要注意什么?交流怎样书写。( 2)教师
5、示范,学生书空。( 3 )学生练习。同时请一学生在台上投影书写。( 4)小组展示,欣赏评价。3朗读诗文。( 1)指名读古诗。要求读准音。(2)划出节奏线。听录音范读。( 3)指名读古诗。小组读。齐读。【设计意图: 学生通过与同伴的交流, 高效地认读了生字。 任何阅读教学都不能忽视字词的 基础教学,适当地进行点拨,引导学生自主地观察生字,书写生字。 】(三)再读古诗,明白诗意。师:读着优美的诗歌, 我们和诗人一起走进了幽静的山林, 一处处秋天的美景纷纷呈现 在眼前,诗人杜牧在山路上看到了什么景色?1品读一、二句: 师:诗人乘车一路上看到的景色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一二句。(出示:一二句)你
6、看到了什么景色? “石径斜” 是怎样的山间小路?从石径可以看出这条是一条用石头 砌成的小路,那诗中有没有告诉我们这条小路是怎样的呢?从哪个字可以看出来呢?这个“斜”是弯弯曲曲、崎岖不平的意思。那这条弯弯曲曲的小路一直伸向哪儿去呀?(山上) 石径深处别有一番景色。 我们再随着诗人往山上走。山上的景色让你感觉到美吗? (从“寒 山”感受到美。 )为什么?(因为“寒山”是深秋时节的山,山上红一块,黄一块,绿一块, 感觉比较美。 ) 师:还有什么让你感觉到美的吗?(从“白云生处有人家”感觉到很美) “白云生处” 的云是怎样的?(很白很白的;朦朦胧胧的;像轻纱一样,很薄很薄。 ) 师:同学们回答得真好,
7、 那白云似轻纱, 似薄雾, 似乎都从寒山的深处无声无息地飘出 来,就好像从山谷中悄悄地生出来一样。而且在这白云生处还有什么呀?(人家)【设计意图: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解读的过程。 这个环节, 让学生充分地想象,尊重学生 的多元见解, 展现自己的想法。 这样,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体现了了古诗教学中文本 “留 白”,学生“补白”的巧妙。 】教师引读:石头铺成的小路弯弯曲曲,远远伸向已是深秋时节的山头。山上白云缭绕的 地方,隐隐约约可以看见几户农家。这就是“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教师引读:白云人家,蜿蜒石径,秋风吹来阵阵寒意!真是美丽的深秋时节啊,诗人不 由得感叹道: “远上寒山石径斜
8、,白云生处有人家” 。教师引读:我们随着诗人的马车,吹着凉爽的秋风,看着满山的红叶,白白的云朵,行 进在一颗颗小石子拼成的弯弯的小路上, 美丽的景色让在难走的路途都变得不再遥远, 我们 也感叹道:“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从整体的感受来理解诗句, 学生想象自己进入了美丽的秋季深山, 随着诗人一起欣赏风景,在情境中一唱三咏,反复吟诵,诗中有景,景中抒情。 】 2、品读三、四句。(1)品读:霜叶红于二月花。 师:诗人来到一片枫树林,他看着枫树想到了什么?(出示:三四句)请同学们齐声朗 读三四句,并回答问题。 “霜叶”指什么?被霜打过的枫树叶(出示 ppt 看枫叶的
9、图片。 ) 师:这些枫叶比二月里鲜艳的花还要红。大家瞧,从这些图片中,我们看到了怎样的枫叶? 师:谁能说说在你的印象中二月花是怎样的吗?(出示:二月花图片和多姿多彩、非常 艳丽、姹紫嫣红、千姿百态、万紫千红、争奇斗艳、千娇百媚、婀娜多姿等词语) 大家能不能把这些句子连起来读呢?(二月花是婀娜多姿的;二月花是多姿多彩的; 二月花是姹紫嫣红的;二月花是万紫千红的;二月花是争奇斗艳的。 ) 听着你们的描述,我仿佛看到了一朵朵二月花在眼前竞相绽放,真是美不胜收啊! (出示:二月花的插图)二月花的确是娇美、 艳丽动人, 可诗人眼前的枫林好似沾着露珠的红玛瑙, 又仿佛山坡 上飞过的一团团流火, 还宛如天边
10、绚丽夺目的朝霞, 使诗人情不自禁的发出这样的赞叹: (出 示:霜叶红于二月花。)师:你从哪里可以感受到诗人的的赞美之情呢? 师:从一个“红于”中我们能感受到诗人对枫叶那份赞美,那份喜爱之情。让我们化身 为诗人,进入古诗的意境里,也带上同样的情感来读读这句诗。( 2)品读:停车坐爱枫林晚。师:这片枫林多么可爱啊, 诗人被这片枫林深深地吸引了, 他为了看这片枫林甚至做了 特别的举动,他做了什么?( “停车”)为什么要停车? 强调:“坐”的意思,不是坐下,而是因为。师:“坐”的意思是“因为” 。诗人正是因为喜爱这片枫林,所以把车停了下来,静静地 欣赏。 他一边欣赏,一边在嘴里吟诵着: “停车坐爱枫林
11、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 师:让我们插上想象的翅膀们, 也一起走进这片红叶,火红的枫树林多么美丽,你们抬 头看,看到层层叠叠的红云了吗?低头看, 看到厚厚的火红火红的红地毯了吗?这是多么与众不同的景色啊,我们再读“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设计意图:对比二月花与霜叶红,感受诗人赞美霜叶,热爱秋天的情感。创设情境,让学生想象自己来到了霜叶遍地的美景中, 学生感悟了古诗的节奏美,韵律美,意境美。(四)精读古诗,感悟诗情。1.配乐朗读,入情入境。师:美丽的秋景深深吸引了诗人和我们, 指名诵读。男女生诵读。全班诵读。再次感受诗人的情感。 开展多种形式的朗读, 】让我们再次用最美的朗读来表达自己的
12、感情吧。2.熟读成诵,情感交融。师:读着山行 ,我们一次又一次的感受到,寒山石径很美,可诗人不曾停留,白云 人家很美,可诗人不曾留恋,二月春花更美,可诗人却最爱霜叶,让我们伴着诗人的爱、随 着深秋的美背诵这首诗。【设计意图: 】四、积累与拓展以后(一) 回顾小结。本节课我们用上了一个方法来阅读古诗,再读一读记住这四个步骤, 学习其他古诗也可以用这个方法。(二)拓展迁移。描写秋天的古诗还有很多很多,请你课后读一读,背一背。陈老师再给你 们分享一首杜牧写的秋景诗。大家欣赏一下。描写秋景诗:秋夕(杜牧)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五、板书设计:山行(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课后反思:古诗的教学基本上分成这样几个层次:了解诗人,读通诗句,明白诗意,感悟诗情。本 课的教学设计,分别体现了这几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在信息系统中的应用考核试卷
- 案例分析在公共图书馆管理中的应用考核试卷
- 可再生能源项目标准与规范考核试卷
- 上海市杨浦区2024-2025学年(五四学制)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
- 城市化进程中住宅建筑的室内空气质量检测标准考核试卷
- 初等教育治理与教师职业倦怠管理考核试卷
- 绿色交通与城市综合体发展考核试卷
- 2025年中国PP再生草绿色料数据监测报告
- 2025年中国N-羟乙基邻苯二甲酰亚胺数据监测报告
- 2025年中国CCIR黑白显示器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学试题(原卷版)
- 广东省河源地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 HG∕T 3657-2017 水处理剂异噻唑啉酮衍生物
- 一年级100以内口算练习题(5分钟40道练习)
- 2024届福建省宁德市英语七下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答案
- 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课件-第二单元《我在这里长大》教材解读-人教(新版)
- 铁路行车组织(高职)全套教学课件
- 如何预防错混料
- 全新版大学进阶英语综合教程2综合训练第二单元(含答案)
- 安全责任家校共育
- (外标两点法对数方程)桔梗含量为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