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铭练习(20201208232243)_第1页
陋室铭练习(20201208232243)_第2页
陋室铭练习(20201208232243)_第3页
陋室铭练习(20201208232243)_第4页
陋室铭练习(20201208232243)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A.陋室(1 cu)B .德馨(x ing)C . 调 素琴e)()A.鸿儒(hmg)B .案牍(du)C .西 蜀( s()A.诸葛亮(g e)B .嗫嚅(r u)C .磐 石( p)( 加粗词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调素琴(弹)无 丝竹 之乱耳(奏乐的声音)有仙则 名(著名,出名) 无案犊之 劳形(劳累)山不 在高(在于)往来无 白丁 (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孔子 云(说)谈笑有 鸿 儒(大)惟吾德 馨(香气) 有龙则 灵 (灵验,神奇)斯 是陋室(这)阅 金经(佛经) 下列句中加粗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 )D3例句:无丝竹 之 乱耳A. 孔子云:何陋之有C.春冬之时二、翻译句子1.2.

2、3.4.B 无案牍之劳形D 观之正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孔子云:何陋之有?三、佳句默写1. 山不在高, 。3. ,草色入帘青。四、阅读陋室铭,回答文后问题2 .斯是陋室, 。4 . ,西蜀子云亭。陋室铭一、选择题1找出各组中注音有错的一项,将序号填在括号内。(1)(ti(2)hu)(3)岔)2ABC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 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 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1.“铭”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列举你所知道的含文体标志

3、的题目。(不少于两个)2. 写出本文的中心句。3. 写山水对写陋室有何作用?4. 用自己的语言概括陋室的特点。5. 作者描写室中之景、室中之人、室中之事,对写陋室有何作用?6.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与“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都是写室中事,写作角度 有何不同?7. 作者为何要写“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8. 作者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请你对这种交友之道进行辩证的分析。四、检测:第一部分:著名文学家。1本文作者是2注意下列加点字的读音:4.5.ACD6.案牍(德馨()苔痕()鸿儒(3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德馨

4、: 无丝竹之乱耳(丝竹:无案牍之劳形(劳:文中提挈全篇的句子是下列各句不属于骈句的一项是(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孔子云:何陋之有?体会下列划线词在表情达意上的好处。7.是“铭”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都&课文的前两句有什么作用?9. 文中怎样描写陋室环境的?请用文中原话回答,再谈自己的理解。10.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中提及两个历史人物,一是三国著名政治家蜀国 的,一是西汉时的文学家。11文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哪一句?12与下面一段话衔接准确得体的一句

5、话是()崇山峻岭,比起人来,山总是高大、 雄伟的-人站在它面前不过是粒芝麻儿。但人总是踩 山于脚下,哪怕它是万山之王一一珠穆朗玛峰。人为攀登而欣喜。ACD山,却缄默不语一-它用自己的筋骨,证明着自己的伟大。山,却冥然不觉-没有灵性的高大,不过是一堆土石。山,却欣喜万分一-它为人的攀登作出贡献而自豪。山,却毫不在意 它相信人永远征不服自己。第二部分: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 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 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13用原文回答下面各题:表现室主人交往之雅的语

6、句是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是什么?A、B、C、D、 15译句: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14下列句子,朗读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16下面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表现出对仙人生活的羡慕和追求。 表达了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表现了身居陋室而怡然自得的心情。 表明了以古代名贤自比的态度。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A、B、C、,虚写的是。二字点题,这里写 进行类比,写仙写龙,是为了 进行类比,以表现自己和陋室品位不凡。D、 17开头二十四字,实写的是 虚写是为了引出实写中的 山写

7、水,是为了与 与 18下列说法有误的项是()A、句以山水作类比,“山”和“水”其实都是暗寓道德高尚的人。B、句渲染了恬静的气氛,也反映了室主人的淡泊心境。C、句虚写,反映了室主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弃。D、句以古庐、亭作类比说明陋室不陋,也表达了作者以古代贤人自况的意思。午可。”平公曰:平公日:“善。”又遂用之。国人称善去私 晋平公问于祁黄羊(祁黄羊,晋大夫,名奚,字黄羊)曰:“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为之?” 祁黄羊曰:“解狐(解狐,人名)可。”平公曰:“解狐非子之仇邪?”对曰:“君问可, 非问臣之仇也。”平公曰:“善。”遂用之,国人称善焉。 居有间,平公又问祁黄羊曰:“国无尉,其谁可而为之?”对曰:

8、非子之子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焉。内举不避子,祁黄羊可谓公矣。”孔子闻之曰:“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l9 、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 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为之(为:)用法相同的是(解狐非子之仇邪(仇: 遂用之,国人称善焉(善: 外举不避仇(举: 20下列句子中的“之”字与“臣之子”中的“之”B、非问臣之仇也D、此何以知为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取后一“之”) 判断下列理解的正误,正确的在后面的括号内打“2”,不正确的打“ X”。 遂用之”,是说解狐被祁黄羊任用做县令。()居有间”是说祁黄羊与晋平公居住了一段时间。()祁黄羊之论”指的是祁黄羊向晋平公推荐他的儿子作“尉”所说的一

9、番话。(A、其谁可而为之C蔡召其子至,归之,愕然不受21ABC)D.孔子称赞“祁黄羊可谓公矣”的原因是“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22与“其谁可而为之?”语气相同的一句是()解狐非子之仇邪?安有寄千金而无券者?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ABCD23翻译下面的句子。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善哉,祁黄羊之论也!24对去私这篇文章的中心内容概括准确的一项是(A. 通过对晋平公任用贤才的事迹的描写,B. 通过对祁黄羊唯贤是举的事迹的描写,C. 通过对祁黄羊唯贤是举的事迹的描写, 秀品质。D. 通过对晋平公任用贤才的事迹的描写, 品质。)赞扬了晋平公知人善用的优秀品质。 赞扬祁黄羊

10、知人善用的优秀品质。 赞扬祁黄羊以国家利益为重,不顾个人恩怨的优赞扬了晋平公善于听取采纳他人正确意见的优秀五、看我显本领:默写两首刘禹锡的诗歌,并写出诗歌的大意及名句理解等:参考答案 【同步达纲练习】一、1( 1) B二、略 三、略 四、 1捕蛇者说2)C西游记3) A2 A 3 B五柳先生传 “友邦惊诧” 论 2斯是陋室, 惟吾德馨。 3以4自然环境清幽,交往人物不俗,生6前句从正面说,是实写,表现室主 7用它们作类比,山水作类比,引出陋室;暗示陋室不陋,因人生辉。 活情趣高雅。 5表明“惟吾德馨”,暗示陋室不陋。 人的从容雅静;后句从反面写,是虚写,表现室主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弃。 反映自己以

11、古代贤人自况的思想,暗示陋室不陋。8作者讲究择友交往,重视“无友不如己者”的儒家交友之道,这一点很值得我们借鉴、学习,但是,作者的这种交友之道多少反映了他孤芳自赏、清高孤傲的思想倾向,这一点又是不足取的。陋室铭答案1刘禹锡;唐朝2.略 3.著名,出名灵异,有了灵气品德高尚这里指奏乐的声音使劳累4.斯是陋室,惟吾德馨。5. D 6“上”这里是“长上”的意思,动词;“入”在这里是动词,“映入”的意思,两字生动传神,化静为动,不仅使景物人格 化,活跃而有生气,而且流露了作者的喜爱之情。(意近即可)7 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 用韵 &写有仙之山,有龙之水,是设喻引题,颂扬陋室。9.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作者的陋室之景是清幽的,苔藓青草,登阶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