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哨(教学设计8)_第1页
麦哨(教学设计8)_第2页
麦哨(教学设计8)_第3页
麦哨(教学设计8)_第4页
麦哨(教学设计8)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教学目标:1. 认识本课“畔、兜、穗、裹、嚼、肺、腑、撩”八个生字。2. 自读自悟,感受乡村生活的欢快和乡村景色的柔美。3. 合作探究,体会作者生动形象的语言和先罗列再特写的表达特色。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在理解课文的同时,品味语言,感悟表达特色。教学准备:教学课件、编制预学单课前谈话:孩子们,上课之前,咱们先来聊聊天。你们觉得咱们菱湖实验小学漂亮吗?现在, 网上都流行拍微电影。倪老师很 想拍菱湖实小的风景,可以拍什么呢?同学们罗列了那么多风景, 真是风景如画! 但是,哪一处最有特色,我还想拍一个大大的特写,你们能推荐一下吗?美在何 处?哪里有特色?谢谢你们的推荐!同学们,你们觉得在这

2、儿读书快乐吗?老师还想拍拍你们的大课间活动、 社 团活动,你们觉得那些活动很快乐?哇,罗列了那么多活动,真是丰富多彩! 那, 哪一项活动让你感到最快乐呢?谁来推荐推荐为什么?谢谢你们的推荐。 有 机会,一定要把它们拍成大大的特写。教学预案:一、直奔文题,浏览发现,寻特色1. 谈话导入,检查预习,学会生字新词。我们说学校要有特色,学生要有特长,写文章也一样。今天,让我们一起走 进陈益写的一篇很有特色的散文,题目是一一麦哨(生读课题)课文都已经预习过了,谁来读词语。【课件出示生字新词】第一行:|湖畔裹着兜肚撩起你读得很好,字正腔圆!第二行:嚼嚼吮吮茅穗儿麦穗儿你读得很好!你发现了吗?这些词有什么特

3、色?(叠词,有节奏感)、(儿化 音,我国北方的语言特色)第三行:应和剥开和谐地跟着唱.赫輕别人的诗词的期材或体截作诗词口这两个词含有多音字,你读得很准。你知道“应和”是什么意思吗? “应和” 的“和”在字典中有两种意思,(点击出示) 你们觉得,应该选择哪一种?课文中是什么 在和谐地应和呢?(麦哨声)2. 理解“应和”,浏览发现,体会麦哨声音特色。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快速浏览,找一找课文中那些段落讲了麦哨声在“应和”。【课件出示127.8段】“呜卟,呜卟,呜”田野里,什么声响和着孩子的鼻音,在浓绿的麦叶上掠过? 一声呼,一 声应,忽高忽低,那么欢快,那么柔美。“呜卟,呜卟,呜”是谁又吹响了那欢快、

4、柔美的麦哨? 一忽儿,四处都响了起来,你呼我 应,此起彼落。那欢快的哨声在撩起麦浪的东南风里,传得很远、很远自由读读这四段话,你发现麦哨声怎样“应和”?(欢快柔美,忽高忽低,一声呼一声应,此起彼落)是呀,请你欢快地吹麦哨,我们一起欢快地“应和”;谁来柔美地吹麦哨, 我们一起柔美地 “应和”。你还发现麦哨声是怎么应和的?老师忽高忽低吹, 孩子们一起“应和”。小结:麦哨声就是这样 【板书:欢快 柔美】一声呼一声应,前呼后应把 我们带进了乡村孩子的生活。二、关注内容,自读自悟,说特色。如果说麦哨是一部微电影,它选取的是乡村生活的哪些有特色的画面和镜头 呢?请同学们再一次走进课文,去找一找,圈一圈关键

5、词。现在我们来交流。你找到了哪个画面?请你读一读。 是呀,乡村的孩子是那 样可爱!你还找到了哪个画面?请你读一读。是呀,田野的景色是那么迷人!还 有吗?请你读一读。哦,那是孩子们在玩耍,还有那一段也在写孩子们在玩耍?(如果有孩子一下子说出了三个画面,也不用着急,让他说完。你说得真好, 一下子把三个画面都找出来了,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个画面,能给我们朗读一下 吗?让你感受到了什么?谁还想来朗读?让你感受到什么?最后一个画面谁来朗读,你感受的什么?)【相机板书:孩子 田野 活动】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我们可以把相同内容的段落一起学。孩子们,通过这三个画面,我们感受乡村孩子的生活怎么样?(是啊,乡村 生活

6、是多么快乐,自由,多彩)小结:陈益真的很厉害!一下子就让我们感受到了乡村生活的诗意和快乐。三、关注语言,合作探究,品特色。那么他到底有什么高招呢?1. 聚焦孩子,谈发现。我们以第三自然段为例,一探究竟。自由读第三自然段,想一想割草孩子 的哪些特色吸引了你 ? 画一画喜欢的句子,说说理由。自读自悟。现在我们来交流。【课件出示第三自然段】 你喜欢哪一句?说说你的理由。 预设:句子一: 白竹布衬衫小凉帽,绣花兜肚彩头巾。读出淳朴。(是呀,乡村孩子的穿着很有特色,很淳朴) 读出语言的节奏。(你读得很好,有一种音乐的节奏美)你发现了什么? (是呀,语言很有特色,简洁明了。 )把乡村孩子的穿着打扮一罗列,

7、让我们看到很多孩子在割草,有的穿着有的戴着有的戴着有的扎着)多么可爱。这就是语言的魅力!我们一起读。句子二: 那一张张红扑扑的脸蛋,蒙上了一层晶莹的细汗,犹如一朵朵沾 满露珠的月季花。你还喜欢哪一句?说说你的理由。 读出可爱。(是呀,孩子的笑脸是最可爱的,所以作者来了一个大大特写, 让人印象深刻。)读出比喻。(你的小眼睛真尖,发现了比喻。把什么比做什么?(作者孩子们红扑扑的脸蛋比作草地上的月季花, 把细汗比作露珠) 这样一比有什么好处? 课件出示:玫瑰花和句子我们一起欣赏带着露水的月季花。这样一比喻,让我们看到了,割草的孩子像月季花一样的(),像月 季花一样的( ),像月季花一样的( )。让我

8、们一起把感受送进朗读。小结方法:先罗列后特写。让我们回头来看这两个句子,作者把孩子们的穿着一件一件(点击出现罗 列)罗列在我们面前,语言简练,把一群乡村孩子的淳朴可爱呈现在我们面前; 然后,作者又对其中的一个点孩子们红扑扑的脸蛋, 用比喻的方法来了一个 特写(点击出现特写) ,像月季花一样清纯可爱的小脸就定格在我们的心里。现在,男女生一起来对比着读一读,体会体会。男生读罗列部分,女生读 特写的镜头。这就是作者写这篇文章的妙招。 【板书:罗列 特写】 【当信息量很大,有很多人,很多事,很多景要写的时候,我们可以用罗 列 +特写的方法,既写得很全面,又突出重点和特色。 】2小组合作,明特色。那么作

9、者在描写田野的美丽和活动的快乐时, 是不是也采用同样的方式呢? 接下来我们小组合作,去找一处。 【任务一定要清楚】谁来读要求【出示幻灯片】 小组合作,选择你喜欢的一个画面。1. 圈一圈,画一画,罗列了什么,特写了什么?2. 读好罗列和特写的部分,想一想这样写的好处。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展示。预设:板块一:田野 小组展示 你们找到的是哪一个画面,说说罗列了什么?特写了什么?罗列: 金黄的油菜花谢了,结出了密密的嫩荚;黑白相间的蚕豆花谢了, 长出了小指头似的豆荚;雪白的萝卜花谢了,结出了一蓬蓬的种子。特写: 麦田换上了耀眼的浅黄色新装。每根麦秆都擎起了丰满的穗儿,那 齐刷刷的麦芒,犹如乐谱上的线条,

10、一个麦穗儿,就是一个跳动的音符。 请两位小朋友来展示朗读。 其他小朋友静静地听, 想一想,这样写的好处。 预设:罗列部分: 田野的景色美丽,色彩斑斓,农作物开花结果,丰收在望。用了排比句,很有诗意和节奏。小结:通过刚才我们互相交流,互相补充,我们感受就更深刻了。用你们的话说, 作者就是用排比的方法, 罗列了田野里农作物开花结果, 把 整个田野的色彩斑斓,丰收在望呈现在我们面前。特写部分: 来,读特写部分的小朋友,你来说说感受。用了比喻的手法,把麦田写得很美,既有画的意境美,还有音乐的韵律美。 用了拟人的手法,亲切、形象,是麦田养育了我们,丰收的喜悦越发浓烈。 小结:孩子们,正如你们所说,作者就

11、是用了比喻,拟人,这样形象生动的 语言,给麦田来了一个大特写,丰收在望的喜悦更加浓烈。孩子们,你们真会研究。让我们一起走进田野。语言情境:田野里,各种农作物开花结果,和谐有序,诗意,欢快。配乐齐读罗列部分麦田是最耀眼的,每根麦秆擎起丰满的穗儿,丰收的喜悦在心底里荡漾。 配乐齐读特写镜头板块二:活动作者就是用罗列 +特写的方式,为我们呈现了色彩斑斓,丰收在望的田野。 那么孩子们的活动呢?我们接着来交流。 小组展示 当学生汇报的时候, 把相关的段落呈现在屏幕上, 并进一步强化罗列和特 写。男孩子跑到铺满青草的土坡上面,翻跟头,竖蜻蜓,还有摔跤比赛。 (罗列) 玩累了,喊渴了,不知是谁一声招呼,大家

12、采集起“茅茅针”来。那是一种 和茅草差不多的野草, 顶部的茅穗儿还裹在绿色的叶片里, 显得鼓鼓的。 剥开叶 片,将茅穗儿连同茎轻轻抽出,把茎放进嘴里嚼嚼,吮吮,一股甘甜清凉的滋味 很快从舌尖直沁肺腑! (特写) 谁来说说这样写的妙处。(罗列部分写出了特写部分让你感受到?)预设:罗列部分把孩子们的活动写了出来。 有有还有活动真是丰富多特写部分把采集茅茅针写得很快乐。你从那些词句感受到快乐? 剥开、抽出,采茅茅针的动作很熟练,嚼嚼,吮吮,吃茅茅针很享受。 请你 快乐地读一读。哦,真是一群嘴馋的孩子,把茅茅针当天然饮料呢? 那滋味,比饮料、吸吸 果冻还要清凉甘甜,直沁肺腑。其实,茅茅针就是一种不起眼

13、的野草。 可是作者作者就是抓住采茅茅针的动 作和吃茅茅茅针味道这么一特写, 让人倍感亲切, 美丽起来, 它带给了孩子们无 穷的快乐!齐读特写部分三、回归文题,归纳总结,用特色。 孩子们,咱们的校园也很美丽,咱们的生活也很快乐。现在,拿起笔,像陈 益一样,用先罗列后特写的方式写一写。课件出示: 用先罗列,后特写的方法,写一写校园的美丽景色或快乐活动。重点写好 特写部分,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写出那份美丽和快乐。交流: 现在我们来展示佳作。写得好,还要读得好。在展示之前,可以自己美美地 读一读。没有写完,可以口头说一说。(请出两位同学上台展示)预设: 谁来评一评,他写得怎么样?好,好在哪里。用了先罗列后特写,把校园景 色写得很美。特写部分还用了比喻,更生动更形象了。老师有个建议,罗列活动时,可以把 “有什么有什么”的 “有”字去掉,你再读一读。感觉怎样?有没有影响要表达的意思?是不是更简洁, 更有节奏感。时间有限,我们只能交流到这里。 下课后,请同学们在小组里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