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咼级中学3-5试题选编第3页共16页1. 原子的核式结构(1) 电子的发现:英国物理学家汤姆孙发现了电子.(2) a粒子散射实验:19091911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和他的助手进行了用a粒子轰击金箔的实验,实验发现绝大多数a粒子穿过金箔后基本上仍沿原来方向前进,但有少数a粒子发生了大角度偏转,偏转的角度甚至大于90。,也就是说它们几乎被“撞”了回来.(3) 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在原子中心有一个很小的核,原子全部的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_量都E集中在核里,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空间绕核旋转.2. 光谱(1) 光谱用光栅或棱镜可以把光按波长展开,获得光的波长 (频率)和强度分布的记录,即光谱.(2 )光
2、谱分类有些光谱是一条条的亮线山样的光谱叫做线状谱.有的光谱是连在一起的光带样的光谱叫做连续谱.(n = 3,4,5,),(3 )氢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巴耳末线系是氢原子光谱在可见光区的谱线,其波长公式-1 =AR是里德伯常量,R= 1.10 X 107 m1, n为量子数.3. 玻尔理论(1) 定态:原子只能处于一系列不连续的量状态中,在这些能量状态中原子是稳定的,_ 电子虽然绕核运动,但并不向外辐射能量.(2) 跃迁:原子从一种定态跃迁到另一种定态时,它辐射或吸收一定频率的光子,光子的能量由这两个定态的能量差决定,即hv= Em En. (h是普朗克常量,h= 6.63X 10 34 j s)
3、n ®543 2(3) 轨道:原子的不同能量状态跟电子在不同的圆周轨道绕核运动相对应.原子的定态是 不连续的,因此电子的可能轨道也是不连续的.4. 氢原子的能级、能级公式),其中-13 60能级图如图(2)氢原子的能级和轨道半径(1)氢原子的能级 氢原子的能级公式:En=n= 1 , 2, 3,E1为基态能量,其数值为E1= 13.6 eV. 氢原子的半径公式:rn= n2r1 (n= 1, 2, 3,),其中r1为基态半径,又称玻尔半径, 其数值为1 = 0.53 X 1010 m.3. 电离电离态与电离能E= 0E 吸=0 ( 13.6 eV) = 13.6 eV 电离能.E 吸
4、=0 E2= 3.4 eV电离态:n = s基态7电离态:n = 27电离态:如吸收能量足够大,克服电离能后,获得自由的电子还携带动能.衰变、半衰期放射性同位素1 .原子核的组成: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原子核的电荷数等于核内的质子数2. 天然放射现象(1)天然放射现象元素自发地放出射线的现象,首先由贝可勒尔发现.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说明原子核 具有复杂的结构.(2) 放射性和放射性元素物质发射某种看不见的射线的性质叫放射性.具有放射性的元素叫放射性元素.(3) 三种射线:放射性元素放射出的射线共有三种,分别是a射线、P射线、丫射线.(4) 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与防护 放射性同位素:有天然放
5、射寸性同位素和人工放射性同位素两类,放射性同位素的化学 性质相同. 应用:消除静电、工业探伤、作示踪原子等. 防护:防止放射性对人体组织的伤害.3. 原子核的衰变(1) 衰变:原子核放出a粒子或B粒子,变成另一种原子核的变化称为原子核的衰变.(2) 分类(2个质子和2个中子结合成一个整体射出)(中子转化为质子和电子,电子释放为B粒子)a衰变: AX 7 ;-2丫 + |HeB衰变: AX 7 zfiY + 圭a衰变的次数,然后再根据衰变衰变次数的确定方法因为B衰变对质量数无影响,可先由质量数的改变确定 规律确定B衰变的次数(3) 半衰期: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有半数发生衰变所需的时间.半衰期由原子
6、核内部的因 素决定,跟原子所处的物理、化学状态无关.1 .核力(1) 定义原子核内部,核子间所特有的相互作用力.(2) 特点 核力是强相互作用的一种表现; 核力是短程力,作用范围在1.5 X 1015m之内; 每个核子只跟它的相邻核子间才有核力作用.2. 结合能核子结合为原子核时释放的能总量或原子核分解为核子时吸收的能量叫做原子核的结合 能,亦称核能.3. 比结合能(1) 定义原子核的结合能与核子数之比,称做比结合能,也叫平均结合能.(2) 特点不同原子核的比结合能不同,原子核的比结合能越大,表示原子核中核子结合得越牢固,原子核越稳定.核能释放的两种途径的理解(1) 使较重的核分裂成中等大小的
7、核.(2) 较小的核结合成中等大小的核,核子的比结合能都会增加,都可以释放能量.1.质能方程、质量亏损 m,这就爱因斯坦质能方程 E = mc!,原子核的质量必然比组成它的核子的质量和要小 是质量亏损.由质量亏损可求出释放的核能 E = mc裂变反应和聚变反应、裂变反应堆核反应方程 .裂变反应和聚变反应(1)重核裂变:是重核分裂成中等质量的核的反应过程.如: 9扎 + Jn 7156Ba + 39Kr +30n. 由重核裂变产生的中子使裂变反应能持续地进行的过程称为链式反应,发生链式反应的.高级中学3-5试题选编条件是:裂变物质的体积大于等于临界体积.裂变的应用:原子弹、核反应堆.(2)轻核聚
8、变:聚变是两个轻核结合成质量较大的核的反应过程.如:3H + 2H > 2He+1rn+ 17.6 MeV使核发生聚变需要几百万度以上的高温,因此聚变又叫热核反2 .核反应的四种类型类型可控性核反应方程典例衰变a衰变自发236 234_. , 4.92 U-90Th+pHe3衰变自发234丁.234 C 1 090 Th > -gr Pa+ e人工转变人工控制1;N + 2He% + rH(卢瑟福发现质子)2He + 4Be pC + on (查德威克发现中子)23aI + 4He> ?0P+ on约里奥居里夫妇发现 放射性同位素,同时发 现正电子30 c30 6.015P
9、T14S1 + + ie重核裂变比较容易进行 人工控制92 U + 0n T 56 Ba + 36Kr + Sen2351136、,90c92 U + 0n T 54 Xe + 33Sr + 1Q0n轻核聚变很难控制(h + 3H T 4He +五一.选择题(共 30小题,其中有5个选项的有3个正确,4个选项的不定项选择)1.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象 (PET)的基本原理是:将放射性同位素 0注入人体,§0在人体内衰变放出的正电子与人体内的负电子相遇而湮灭转化为一对丫光子,被探测器探测到,经计算机处理后产生清晰的图象.根据PET的原理,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 .0 的衰变的方程式是:丹
10、7 %+ :eB .正负电子湮灭方程式是:2yC .在PET 中,0的半衰期随压强的增大而变短.D .在PET 中,$5。的主要用途是作为示踪原子E.在PET 中,的主要用途是参与人体的代谢过程2 氢原子能级如图所示,下判断正确的是()A .氢原子从 B .氢原子从 C .用波长为 D .一群处于 E.用波长为当氢原子从n=3跃迁到n=2的能级时,辐射光的波长为656nm.以n=1的能级时,辐射光的波长大于n=1的能级时,辐射光的波长小于325nm的光照射,可使氢原子从n=1跃迁到n=3能级上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最多产生 633nm的光照射,不能使氢原子从n=2跃迁n=2跃迁到n=2跃迁到f
11、tE弋E656nm4 -0lS5656nm1.51n=2的能级T3种谱线级n=3的能级1 一1J.6(又称)3 .据新华社报道,由我国自行设计、研制的世界第一套全超导核聚变实验装置造太阳”)已完成了首次工程调试.下列关于人造太阳”的说法正确的是(A .人造太阳”的核反应是轻核聚变B .人造太阳”的核反应方程是jH+ :HT加e+C .人造太阳”的核反应方程是靜U+討56Ba+D .人造太阳”释放的能量大小的计算公式是 E= me2第3页共16页器Kr+3討高级中学3-5试题选编1 2E.人造太阳”核能大小的计算公式是 E=mc24. (2015?山东模拟)关于天然放射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2、.所有元素都可能发生衰变B .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与外界的温度无关C .放射性元素与别的元素形成化合物时仍具有放射性D . a B和丫三种射线,丫射线的穿透力最强E. 个原子核在一次衰变中可同时放出a B和丫三种射线5. (2015?福建)下列有关原子结构和原子核的认识,其中正确的是(A. 丫射线是高速运动的电子流B .氢原子辐射光子后,其绕核运动的电子动能增大C .太阳辐射能量的主要来源是太阳中发生的重核裂变的半衰期是5天,100克:;°Bi经过10天后还剩下50克(2015?上海)釣h经过一系列a衰变和B衰变后变成 弱8pb,则少(A . 16个中子,8个质子C . 24个中子,8
13、个质子B . 8个中子,16个质子D . 8个中子,24个质子A点的原子核发生 B衰变,衰变产生的新7. ( 2015?北京)实验观察到,静止在匀强磁场中核与电子恰在纸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运动方向和轨迹示意如图则(A .轨迹B .轨迹C .轨迹D .轨迹1是电子的, 2是电子的, 1是新核的, 2是新核的,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 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 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 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A1418. (2015?淄博三模)下列叙述正确的有(A . B衰变现象说明电子是原子核的组成部分B .目前已建成的核电站的能量来自于重核裂变C 按照玻尔理论,氢原子核外电子从半径较小的轨道跃迁到半径较大的
14、轨道时,电子的动 能增大,原子总能量增大D .卢瑟福依据极少数a粒子发生大角度散射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9. (2015?郴州三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卢瑟福通过a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B .结合能越大,原子核结构一定越稳定C .如果使用某种频率的光不能使某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则需增大入射光的光照强度才行D .发生B衰变时,元素原子核的质量数不变,电荷数增加1E.在相同速率情况下,利用质子流比利用电子流制造的显微镜将有更高的分辨率10. (2015?陕西校级四模)下列五幅图涉及到不同的物理知识,其中说法正确的是(廉衣a枸tSh甲沪亍:T-4HA 图甲: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
15、组成,原子核是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 第4页共16页高级中学3-5试题选编B .图乙:卢瑟福通过分析光电效应实验结果,提出了光子学说C .图丙:用中子轰击铀核使其发生聚变,链式反应会释放出巨大的核能D .图丁:普朗克通过研究黑体辐射提出能量子的概念,成为量子力学的奠基人之一E.图戊:玻尔理论指出氢原子能级是分立的,所以原子发射光子的频率也是不连续的11. (2015?克拉玛依校级模拟) 以下是有关近代物理内容的若干叙述:其中正确的有()A .每个核子只跟邻近的核子发生核力作用B .太阳内部发生的核反应是热核反应C .紫外线照射到金属锌板表面时能产生光电效应,则当增大紫外线的照射强度时
16、,从锌板 表面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也随之增大D .原子核式结构模型是由汤姆逊在a粒子散射实验基础上提出的E.关于原子核内部的信息,最早来自天然放射现象12 . (2015?湖南模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根据玻尔理论,氢原子在辐射光子的同时,轨道也在连续地减小B .放射性物质的温度升高,则半衰期减小C .用能量等于氘核结合能的光子照射静止氘核,不可能使氘核分解为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D .某放射性原子核经过 2次a衰变和一次B衰变,核内质子数减少 3个E.根据玻尔理论,氢原子的核外电子由较高能级跃迁到较低能级时,要释放一定频率的光 子,同时电子的动能增大,电势能减小.13 . (2015?
17、邢台模拟)关于近代物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射线是高速运动的氦原子B .核聚变反应方程(H+ ;H7 He+ A中,!n表示中子C 从金属表面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照射光的频率成正比D 玻尔将量子观念引入原子领域,其理论能够解释氢原子光谱的特征E .比结合能小的原子核结合成或分解成比结合能大的原子核时一定放出能量14 . (2015?长沙模拟)以下关于玻尔原子理论的说法正确的是()A 电子绕原子核做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不是任意的B 电子在绕原子核做圆周运动时,稳定地产生电磁辐射C电子从量子数为 2的能级跃迁到量子数为 3的能级时要辐射光子D 不同频率的光照射处于基态的氢原子时,只有
18、某些频率的光可以被氢原子吸收E.氢原子光谱有很多不同的亮线,说明氢原子能发出很多不同频率的光,但它的光谱不是 连续谱15 . (2015?邯郸一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普朗克在研究黑体辐射问题时提出了能量子假说B 大量的氢原子从 n=3的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只会辐射两种不同频率的光C .发生光电效应时,入射光的光强一定,频率越高,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数就越少D 比结合能小的原子核分解为比结合能大的原子核时一定释放核能E.运动的宏观物体也具有波动性,其速度越大,物质波的波长越大16 . (2015?江山市模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内部的热核反应B 原子核发生一
19、次 B衰变时,原子核外电子就少了一个C 按照玻尔理论,氢原子核外电子从半径较大的轨道跃迁到半径较小的轨道时,电子的动 能增大,电势能减小,原子的总能量减少D .在光电效应实验中有这样的实验现象:对于某种特定频率的光,光照强度越大,则逸出 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就越大17 . (2015?辽宁校级模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有10个半衰期为T的某种原子,在T时间后一定还剩余 5个B . 234Th (钍)核衰变为2?4pa (镁)核时,衰变前 Th核静止质量等于衰变后 Pa核与SOS1B粒子静止的总质量C .衰变中产生的 B射线实际上来源于原子核D .分别用少量的紫光和较高强度绿光照射同一金
20、属表面都能发生光电效应,则用紫光照射 时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较大E.根据玻尔理论可知,氢原子辐射出一个光子后,氢原子的电势能减小,核外电子的运动 动能增大4、5、18. (2015?咸阳二模)氢原子光谱在可见光部分只有四条谱线,它们分别是从n为3、)n=3能级向n=6能级或n=2能级跃迁时产生的n=5能级直接向n=2能级跃迁时产生的 能级跃迁,则能够产生红外线6的能级直接向n=2能级跃迁时产生的.四条谱线中,一条红色、一条蓝色、两条紫色,则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红色光谱是氢原子从B 蓝色光谱是氢原子从C 若氢原子从n=6能级直接向n=1D .若氢原子从n=6能级直接向n=3能级跃迁时所产生的
21、辐射不能使某金属发生光电效应, 则氢原子从n=6能级直接向n=2能级跃迁时所产生的辐射将可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E.若氢原子从n=3能级向n=2能级跃迁时所产生的辐射能使某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则氢原 子从n=6能级直接向n=2能级跃迁时所产生的辐射一定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19 . (2015?徐州模拟)关于经典物理学和相对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经典物理学和相对论是各自独立的学说,互不相容B .相对论完全否定了经典物理学C 相对论和经典物理学是两种不同的学说,二者没有联系D 经典物理学作为相对论在宏观物体低速运动时的特例,在自己的适用范围内仍然成立20 . (2015?海南)下列说法正确的
22、有()A 经典物理学适用于宏观低速领域,具有局限性B 光具有波动性和粒子性,即波粒二象性 C 电动机利用了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到的安培力的作用原理8D 禾U用科技手段可以使物体的速度达到3.5X10 m/sE. 手机通信必须依靠电磁波F. 红外线人体测温仪可以迅速测量体温,它是一种传感器G 只要把闭合线圈放在磁感应强度很大匀强磁场中,并且让磁感线穿过线圈,线圈一定会 产生感应电流H .闭合线圈如果在磁场中作切割磁感线的运动,一定会产生感应电流21 . (2015春?厦门校级期末)关于对光的本性的认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牛顿的微粒说与惠更斯的波动说第一次揭示了光具有波粒二象性B .牛顿的微
23、粒说与爱因斯坦的光子说没有本质的区别C .爱因斯坦从理论上指出电磁波传播速度跟光速相同,他提出光是一种电磁波D .麦克斯韦的电磁说与爱因斯坦的光子说说明光具有波粒二象性22. (2014?衡阳三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慢化剂”常用的慢化剂有石墨、A .在核反应堆中,为使快中子减速,在轴棒周围要放 水和普通水B .按照玻尔的原子理论,氢原子核外电子从半径较小的轨道跃迁到半径较大的轨道时,电 子的动能减少,原子总能量增大C .当用强度较大的某单色光照射某金属表面时有电子逸出,则改用强度较小的单色光照射 则不一定会有电子逸出D .核力是弱相互作用的一种表现,在原子核的尺度内,核力比库仑力大得多,其作
24、用范围在 1.5X1010mE.原子从a能级状态跃迁到b能级状态时发射波长为 乃的光子,原子从b能级状态跃迁到 c能级状态时吸收波长为 龙的光子,已知 乃 那么原子从a能级状态跃迁到c能级状态丸 X时将要吸收波长为!_ 的光子入- 523. (2014?红桥区一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一群氢原子处于 n=4的激发态向较低能级跃迁,最多可放出八种频率的光子 B . 3衰变现象说明电子是原子核的组成部分C .卢瑟福预言了中子的存在,查德威克通过原子核人工转变的实验发现了中子a粒子散射实验揭示了原子的可能能量状态是不连续的24. n=4(2014 ?江苏模拟)如图甲是氢原子的能级图,对于一群处
25、于 的氢原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这群氢原子能够吸收任意能量的光子后向更高能级跃迁B 这群氢原子能够发出6种不同频率的光C .这群氢原子发出的光子中,能量最大为10.2eVD .从n=4能级跃迁到n=3能级发出的光的波长最长854320-0.54-O.S5-1.51-3.4D .-13.625. (2014?九江三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同一元素的两种同位素具有相同的质量数B .的半衰期不会随着周围环境的变化而变化6C 从金属表面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成正比D 玻尔原子理论第一次将量子观念引入原子领域,提出了定态和跃迁的概念,成功的解释 了氢原子光谐实验规律E.原子核
26、内部某个中子转变为质子和电子,产生的电子从原子核中发射出来,这就是 变26. (2014?亭湖区校级模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化成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这种转化产生的电子发射到核外,就是 粒子,这就是 3衰变的实质B .铀核(9尹U)衰变成a粒子和另一原子核,衰变产物的比结合能一定小于铀核的比结 合能C 实验表明,只要照射光的强度足够大,就一定能发生光电效应现象D 按照玻尔理论,氢原子核外电子从半径较小的轨道跃迁到半径较大的轨道时,电子的动 能减小,电势能增大,原子的总能量增加27. (2014?襄城区校级模拟)如图为玻尔为解释氢原子光谱画出的 氢原子能及示意图,一群氢原子
27、处于n=4的激发态,当它们自发地跃迁到较低能级时,以下说法符合玻尔理论的有()A .电子轨道半径减小,动能却要增大B 氢原子跃迁时,可发出连续不断的光谱线C 氢原子跃迁时,只能激发出6种不同频率的光谱线D .由n=4跃迁到n=1时发出光子的频率最小E.金属钾的逸出功为2.21 eV,能使金属钾发生光电效应的光谱线有0O.flS-I.SI-3.40-13.028. (2014?惠安县校级一模)卫1已知氢原子的基态能量为E1,激发态能量,其中n=2,3.用h表示普朗克常量,)B.-c表示真空中的光速.能使氢原子从第一激发态电离的光子的最大波长为(A .-独9hcn29. (2014?宜春模拟)下列
28、说法错误的是A .氢原子由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从n=4能级跃迁到n=2能级所放出的光子恰能使某种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则处在n=4能级的一大群氢原子跃迁时所放出的光子中有4种光子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B .根据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方程Ek=h Y- W,若频率分别为 Y和Y ( Y> Y)的光均能使某种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则频率为Y的光照射该金属时产生的光电子的初动能一定比频率为Y的光照射该金属时产生的光电子的初动能更大C .某种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为T,则这种元素的12个原子核在经过2T时间后,这些原子核一定还有3个没有发生衰变D .放射性元素发生3衰变时,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放出核外电子,形成高
29、速电子流一一即射线E.无论是重核裂变还是轻核聚变,组成原子核的核子的平均质量均会减小.30. (2014?黄梅县校级模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B .卢瑟福用a粒子轰击氮原子核,其核反应方程式是C .評Bi的半衰期是5天,12g磊%i经过15天后还有1.5g未衰变D .氢原子核外电子从半径较小的轨道跃迁到半径较大的轨道时,电子的动能增大,原子总 能量增大E.光电效应是原子核吸收光子向外释放电子的现象选择题(共30小题)0的衰变的方程式是:1【解答】解:A、根据质量数守恒与电荷数守恒可知,715n+ Oe,故 A 正确;871B、 正负电子湮灭生成两
30、个光子,故B正确;C错误;C、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是由元素本身的性质决定的,与外界环境的因素无关故D、在PET中, 0的主要用途是作为示踪原子,故D正确;OE错误;E、在PET中,0的主要用途是作为示踪原子被探测器探测到,故 故选:ABD .2【解答】解:A、从n=3跃迁到n=2的能级时,辐射光的波长为 656nm,即有:he SESnm(-1.51 -(- 3.4) X1.6XI0-19,而当从n=2跃迁到n=1的能级时,辐射能量更多,则频 率更高,则波长小于 656nm .故A错误.B、当从n=2跃迁到n=1的能级,释放光的波长是 ?=122nm,小于 C、由B选项分析可知,用波长为 级.故
31、C错误.释放的能量:毕=-3.4 - (- 13.6) X1.6X1019,则解得,A655nm;故B正确;122nm的光照射,才可使氢原子从n=1跃迁到n=2的能D、根据数学组合C 3=3,可知一群n=3能级上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最多产生3种谱线,故D正确;E、同理,氢原子的电子从 n=2跃迁到n=3的能级,必须吸收的能量为 E',与从n=3跃迁 到n=2的能级,放出能量相等,因此只能用波长 656nm的光照射,才能使得电子从 n=2跃 迁到n=3的能级.故E正确.故选:BDE.3、【解答】解:A、B、C、人造太阳的核聚变是氘核和氚核进行的核聚变反应,核反应方程是 fH+ :H7
32、4He+ Jn,故A正确,B正确,C错误;D、E、核聚变的过程中,只有亏损的质量转化为能量,并不是全部的质量都转化为能量, 所以根据质能方程可知,人造太阳”释放的能量大小的计算公式是 E= me2,故D正确,E错误;故选:ABD .4、【解答】解:A、有些原子核不稳定,可以自发地衰变,但不是所有元素都可能发生衰变,故A错误;B、 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由原子核决定,与外界的温度无关,故B正确;C、放射性元素的放射性与核外电子无关,故放射性元素与别的元素形成化合物时仍具有放 射性,故C正确;D、 a B和丫三种射线,丫射线的穿透力最强,电离能力最弱,故D正确;E、 一个原子核在一次衰变中不可能同时放
33、出a、B和丫三种射线,故E错误.故选:BCD .5、 【解答】 解:A、丫射线是高速运动的光子流故 A错误;B、氢原子辐射出一个光子后,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轨道半径减小,能级减小,根据.2 2霍二虬,得动能增大.故 B正确;C错误;C、太阳辐射能量的主要来源是太阳中发生的轻核聚变.故D、设原来21DBi的质量为mo,衰变后剩余质量为 m则有:63t10JOQX (舟)弓二冰,即可知剩余质量为 25g,故D错误.乙故选:B.406、【解答】 解:发生a衰变是放出2He,发生B衰变是放出电子 -1e,则根据质量数和电 荷数守恒有: 则繆Pb比盘纣h少的质子数:z=90 - 82=8个,质量数:口
34、沁-208=24个,据质量数=电荷数+中子数可知,减少的中子数:n=24 - 8=16个即铅核比钍核少 8个质子,少16个中子.故选:A7、【解答】解:原子核发生 B衰变时,根据动量守恒可知两粒子的速度方向相反,动量的方 向相反,大小相等;由半径公式=匹=上(P是动量),分析得知,r与电荷量成反比,B粒子与新核的电量大小 qB qB分别为e和ne (n为新核的电荷数),贝U B粒子与新核的半径之比为:ne: e=n: 1.所以半径比较大的轨迹1是衰变后B粒子的轨迹,轨迹 2是新核的.新核沿逆时针方向运动,在 A点受到的洛伦兹力向左,由左手定则可知,磁场的方向向里. 由以上的分析可知,选项D正确
35、,ABC错误.故选:D.&【解答】解:A、B衰变放出的电子是由中子转变成质子而产生的,不是原子核内的,故A错误;B、 已建成的核电站的能量来自于重核裂变,故B正确;C、玻尔理论,氢原子核外电子从半径较小的轨道跃迁到半径较大的轨道时,电子的动能减 小,电势能增大,且原子总能量增大,故错误;D、卢瑟福依据极少数 a粒子发生大角度散射,绝大多数不偏转,从而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 模型,故D正确;故选:BD.9、【解答】解:A、卢瑟福通过分析 a粒子散射实验结果,建立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故A正确.B、 比结合能越大,原子核结构一定越稳定,故B错误;C、不能使某金属发生光电效应,是因入射光的频率小
36、于极限频率,与入射光的光照强度无 关,故C错误;1故D正确;入諸,可知质子流的波长比利用电E正确;E、相同速率情况下,质子流的动量大于电子流,根据D、B衰变时,元素原子核的质量数不变,电荷数增加子流小,衍射现象不明显,则有更高的分辨率,故故选:ADE .A正确.BD正确.10、【解答】解:A、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故B、该图为光电效应现象图,爱因斯坦通过分析光电效应实验结果,提出了光子学说. 错误.C、 用中子轰击铀核使其发生裂变.故C错误.D、普朗克通过研究黑体辐射提出能量子的概念,成为量子力学的奠基人之一.故E、玻尔理论指出氢原子能级是分立的,所以原子发射光子的
37、频率也是不连续的.故E正确.故选:ADE .A正确;11、【解答】 解:A、核子为短程力,只能跟邻近的核子产生核力的作用;故B、 太阳内部发生的是热核反应;故B正确;C、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与光照强度无关,因此增大光照强度,光子的 最大初动能不变,故 C错误;D、 原子核式结构模型是由卢瑟福在a粒子散射实验基础上提出的;故 D错误;E、 关于原子核内部的信息,最早来自于天然放射性现象;故E正确;故选:ABE12、【解答】解:A、玻尔理论认为原子的能量是量子化的,轨道半径也是量子化的,故氢原子在辐射光子的同时,轨道不是连续地减小,故A错误.B、半衰期是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有半数发生
38、衰变时所需要的时间,由原子核本身决定,与原子的物理、化学状态无关,故B错误;C、核子结合成原子核与原子核分解为核子是逆过程,质量的变化相等,能量变化也相等, 故用能量等于氘核结合能的光子照射静止氘核,还要另给它们分离时所需要的足够的动能(光子方向有动量),所以不可能使氘核分解为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故C正确;D、 根据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某放射性原子核经过2次a衰变质子数减少4,一次B衰变 质子数增加1,故核内质子数减少 3个,D正确;E、能级跃迁时,由于高能级轨道半径较大,速度较小,电势能较大,故氢原子的核外电子由较高能级跃迁到较低能级时,要释放一定频率的光子,同时电子的动能增大,电势能减小,
39、 故E正确;故选:CDE.13、 【解答】解:A、a射线是高速运动的氦核流,不是氦原子.故A错误;23411B、 在核反应中电荷数守恒、质量数守恒.核聚变反应方程1 H+1 H -72 He+o n中,o n表 示中子.故B正确;C、根据光电效应方程 Ekm=hv - W0,知最大初动能与照射光的频率成线性关系,不是成正 比,故C错误;D正确;E正确.D、玻尔将量子观念引入原子领域,其理论能够解释氢原子光谱的特征故E、比结合能小的原子核结合成或分解成比结合能大的原子核时一定放出能量故 故选:BDEEn2 E1,n14、【解答】解:A、由于氢原子的轨道是不连续的, 而氢原子在不同的轨道上的能级故
40、氢原子的能级是不连续的,即是分立的,故A错误.B错误;3的B、电子在绕原子核做圆周运动时,不会产生电磁辐射,只有跃迁时才会出现,故C、氢原子在不同的轨道上的能级En=jE1,电子从量子数为2的能级跃迁到量子数为n能级时要吸收光子,故 C错误.D、由于氢原子发射的光子的能量:E=En - EmE1 - E1=h y不同频率的光照射处于基 n i/态的氢原子时,只有某些频率的光可以被氢原子吸收,故D正确;E、光谱有很多不同的亮线,说明氢原子能发出很多不同频率的光,是特征谱线,但它的光 谱不是连续谱,故 E正确.故选:ADE .15、【解答】解:A、普朗克在研究黑体辐射问题时提出了能量子假说,成功地
41、解释了黑体 辐射现象,故A正确;B、 一群氢原子处于 n=3的激发态,当它向基态跃迁时可以发出3条不同频率的光谱线,分 别是32, 371, 271,故B错误;C、入射光的光强一定,频率越高,则单个光子的能量值就越大,光子的数目就越少,所以发生光电效应时,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数就越少,故C正确;D、比结合能小的原子核分解为比结合能大的原子核时,原子核的结合能的差会释放出来, 即一定释放核能;故 D正确;E、根据德布罗意的理论,运动的宏观物体也具有波动性,其速度越大,则动量越大,物质 波的波长越小.故 E错误.故选:ACD16、【解答】解:A、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内部的热核反应故A正确.
42、B、原子核发生一次 B衰变时,原子核中的一个中子转化为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原子核外 电子就增加一个.故 B错误.C、按照玻尔理论,氢原子核外电子从半径较大的轨道跃迁到半径较小的轨道时,根据库仑2力提供向心力得:二匹一,可知半径进行时,电子的速度增大,电子的动能增大;半径r r减小,库仑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原子放出光子,总能量减少故C正确;D、根据光电效应方程可知,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光照强度无关,与入射光的频率 有关故D错误.故选:AC.17、【解答】解:A、半衰期是原子核有半数发生衰变所需的时间,是大量原子核的统计规 律,10个原子不能反应统计规律,故 A错误;B、 衰变前后有质量亏
43、损, 所以衰变前Th核静止质量大于衰变后 Pa核与B粒子静止的总质 量.故B错误;C、B衰变中产生的B射线实际上是原子中的中子转变成质子,而发出的电子,所以 实际上来源于原子核.故 C正确.D正确;D、根据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可知,发生光电效应时,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随入射光的频 率的增大而增大,因此用紫色光照射该金属板时逸出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较大,故E、根据玻尔理论可知,氢原子辐射出一个光子后,电子运动的半径减小,该过程中库仑力.2 2做正功,氢原子的电势能减小;根据 芈二虬,可知电子的速度增大,动能增大.故 确.故选:CDE18、【解答】 解:A、从n为3、4、5、6的能级直接向n=2能级跃
44、迁时,从n=3跃迁到n=2 辐射的光子频率最小,波长最大,可知为红色光谱.故A正确.n=4跃迁到n=2能级辐B、蓝色光子频率大于红光光子频率,小于紫光光子频率,可知是从 射的光子.故B错误.时辐射C、 氢原子从n=6能级直接向n=1能级跃迁,辐射的光子频率大于从 n=6跃迁到n=2 的光子频率,即产生的光子频率大于紫光.故C错误.所以氢D、 由于n=6跃迁到n=2能级辐射的光子频率大于n=6跃迁到n=3辐射的光子频率, 原子从n=6能级直接向n=3能级跃迁时所产生的辐射不能使某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则氢原 子从n=6能级直接向n=2能级跃迁时所产生的辐射将可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故 确.E、 从
45、n=6能级直接向n=2能级跃迁时所产生的光子能量大于n=3跃迁到n=2辐射的光子能 量,所以氢原子从 n=3能级向n=2能级跃迁时所产生的辐射能使某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则氢原子从n=6能级直接向n=2能级跃迁时所产生的辐射一定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 正确.故选:ADE .19、 【解答】解:A、经典力学是狭义相对论在低速( v<< C)条件下的近似,即只要速度 远远小于光速,经过数学变换狭义相对论的公式就全部变化为牛顿经典力学的公式,故A 错误;而是在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有各自成立范围;故BCB、C、相对论并没有否定经典力学, 错误;v<< c)条件下的近似,因此经典力
46、学包含于相对论之 D正确.D、经典力学是狭义相对论在低速( 中,经典力学是相对论的特例,故 故选D.20、 【解答】 解:A、经典物理学适用于宏观低速领域,具有局限性故A正确;B、 光具有波动性又具有粒子性,故光具有波粒二象性.故B正确;C、 电动机利用了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到的安培力的作用原理故C正确;D、爱因斯坦相对论指出,任何物体的速度都不能超过光速,所以不可能使物体的速度达到83.5XI0 m/s.故 D 错误;E、 手机通信必须依靠电磁波故E正确;F、红外线最显著的特性是热效应,测量仪工作时利用的电磁波是红外线,红外线人体测温仪可以迅速测量体温,它是一种热传感器故F正确;G、 产生感应
47、电流的条件是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与磁场的强弱无关.故G错误;H、闭合线圈如果整体在磁场中作切割磁感线的运动,没有磁通量的变化,则不一定会产生 感应电流.故H错误;故选:ABCEF21、【解答】解:A、爱因斯坦的 光子说”与惠更斯的波动说能揭示了光具有波粒二象性.故A错误.B、 牛顿的微粒说”认为光是一种实物粒子,而爱因斯坦的光子说”认为光是一种量子化的 物质,故B错误.C、麦克斯韦根据他的电磁理论,认为光是一种电磁波,而赫兹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电磁波传播速度跟光速相同,他提出光是一种电磁波故C错误.D、麦克斯韦的电磁说与爱因斯坦的光子说,光既具有波动性又具有粒子性,故具有波粒二 象性
48、,故D正确.故选:D.慢化剂”,常用的慢22、【解答】解:A、在核反应堆中,为使快中子减速,在轴棒周围要放 化剂有石墨、重水和普通水,故 A正确;B、照玻尔理论,氢原子核外电子从半径较小的轨道跃迁到半径较大的轨道时,则有:k =m,可知电子的动能减小,由于电子吸收能量才会向高能级跃迁,所以原子总能r T量增大,故B正确;C、当用强度较大的某单色光照射某金属表面时有电子逸出,则改用强度较小的单色光照射 则也会有电子逸出,故 C错误;D、核力是核子之间的作用力,它是核子组成稳定的原子核的非常巨大的力,是一种强相互作用,主要是吸引力,比库仑力大得多,在吸引范围内,核力约是静电斥力的100倍其作用范围
49、在1.5XIO15m以内,故D错误;E、 由题,原子从a能级状态跃迁到 b能级状态时发射光子,说明a能级高于b能级;原子从b能级状态跃迁到c能级状态时吸收光子,说明c能级高于b能级;据题,九?2,根据光子能量公式 E=h寸得知,从a能级跃迁到b能级时发射的光子能量小c能级时吸收的光子,于从b能级跃迁到 根据玻尔理论可知, 收光子.根据玻尔理论得:厂b : Ea Eb=入1c能级高于a能级,所以原子从 a能级状态跃迁到 c能级状态时将要吸第19页共16页bTC: Ec Eb=h-A 2ac: Ec Ea=h入3人1入2联立上三式得,-,故E正确;入1- 5故选:ABE/23、【解答】解:A、一群
50、氢原子处于n=4的激发态向较低能级跃迁,根据C知这群氢原子最多能发出6种频率的光,故 A错误;B、B衰变时,原子核中的一个中子转化为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释放出来的电子就是子,可知B衰变现象不是说明电子是原子核的组成部分.故B错误;故C正确;A错误;C、 卢瑟福预言了中子的存在,查德威克通过原子核人工转变的实验发现了中子,D、 a粒子散射实验揭示了原子具有核式结构,故D错误;故选:C.24、【解答】解:A、氢原子发生跃迁,吸收的能量必须等于两能级的能级差.故B、根据C;=6知,这群氢原子能够发出 6种不同频率的光子.故 B正确;C、 一群处于n=4的氢原子,由n=4跃迁到n=1,辐射的光子能量最大, E=13.6 - 0.85eV=12.75eV .故 C 错误;D、 发出光的能量越小,频率越低,波长越长,处于n=4的氢原子发出不同频率的 6种光子中,由n=4跃迁到n=3的光的能量最小,所以其波长最长,故D正确.故选:BD.25、 【解答】 解:A、同一元素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古诗词的魅力与传承
- 智能智能冰箱管理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战略研究报告
- 演出服装租赁与定制服务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战略咨询报告
- 环保休闲豆袋床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战略咨询报告
- 智能灯光色彩调节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战略咨询报告
- 5G与光纤融合技术-洞察阐释
- 二维拓扑码动态纠错机制-洞察阐释
- 医疗器械技术秘密共享与保密协议
- 离婚子女抚养权、财产分割与探视权捆绑协议
- 系统故障响应处理补充协议
- 施工场地治安管理计划和突发治安事件紧急预案
- JGT471-2015 建筑门窗幕墙用中空玻璃弹性密封胶
- (完整word版)劳动合同书(电子版)
-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辩论赛过程
- 初中英语词汇表(带音标)
- 顺丰快递人员奖惩制度
- 2022版新能源场站“无人值守”建设指导指南
- 2023年高速公路收费员面试
- 家长课堂(预防接种)
- 丙烷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 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第五版 课后习题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