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浅谈家庭教育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3_第1页
论文:浅谈家庭教育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3_第2页
论文:浅谈家庭教育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3_第3页
论文:浅谈家庭教育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3_第4页
论文:浅谈家庭教育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论文:浅谈家庭教育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3 第一章 前言 国内外许多教育家都十分强调习惯培养的重要。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1。习惯贯穿于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一个孩子生活习惯好,就有益于身体健康成长;文明礼貌习惯好,品德就优良;学习习惯好,定能取得好的学业成绩。总之,习惯对人的生活、学习以至事业上的成功都至关重要2。早在十七世纪,英国教育家洛克就把“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看作是“导师的重要工作之一,他甚至认为,“事实上,一切教育都归结为养成儿童的良好习惯,往往自己的幸福都归于自己的习惯。我国教育家陈鹤琴先生那么说:“习惯养的好,终生受其益;习惯养不

2、好,终生受其累。可以看出完美的教育从来都是非常重视良好行为习惯的训练和培养的。习惯是人生中最好的领路人,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要比知识的获得重要的多,养成良好的习惯是一个人独立于社会的根底。 在现代社会,随着经济的开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较以往任何时期都有了很大的改观。而现在的家庭大多是“核心家庭的架构,也就是一对夫妇只生养一个孩子。在这种情况下,幼儿的早期教育也越来越受到更多家庭的关心与重视。就目前的幼儿教育状况来看,日益受到重视的幼儿早期教育却出现了一些不该有的误区,特别是相当数量的家庭过于注重开发幼儿的智力,却忽略了幼儿早期行为习惯的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包括许多内容,如

3、生活习惯、爱惜物品、自理能力、劳动习惯、自控能力、礼仪等,这些习惯的养成需要家长的重视和有意识培养,但现实中,许多家长生怕孩子吃不好、穿不好,为孩子几乎包办了一切,走路要抱,吃饭要喂,孩子在家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什么也不用做,让孩子失去了很多锻炼和学习的时机。长期以往,这些幼儿很容易滋生出一些不好的习气,如爱发脾气、自私、倔强、不合群等,却无法养成良好的习惯。 对于幼儿而言,幼儿期是其人生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启蒙阶段,是幼儿学习根本的身体运动技能、生活技能、学习技能以及其它社会性行为的良好时期。从幼儿的成长道路来看,这个阶段对幼儿的未来也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家庭是幼儿成长的第一

4、环境,是幼儿习惯形成的第一摇篮,父母作为儿童的第一任教师,更应该积极为幼儿创造适宜的家庭环境,通过日积月累,让幼儿的良好习惯在不知不觉中形成。 本文拟从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必要性及家庭教育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策略两个方面进行一些分析和探讨,以引起幼儿家长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重视,并给予家长一些有益的借鉴,为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奠定良好的根底,使幼儿健康成长。 第二章 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必要性 1良好行为习惯是幼儿未来成功的基石 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由自己一再重复的行为所铸造的。因而优秀不是一种行为,而是一种习惯。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优秀并不是用来描述人们行为而

5、是用来描述人们习惯的。心理学家的研究说明:一个人的成就的大小固然与他的智力有很大关系,但非智力因素,尤其是人的意志、性格、品质、习惯,对一个人的成就大小,那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美国斯塔福大学心理学家特尔曼教授等,经过长达50年的追踪研究得出结论:一个人早期的智商上下不能正确预测他以后的工作成就,即一个人的成就与他的智商并无绝对的关系。工作成就卓越的人,在他幼年时期并非家长和老师认为非常聪明的人,而是有恒心、做事求好、人际交往好的人。前几年,有人对100位成就突出、奉献大的人进行了调查,研究他们走向成功的主要原因。这些人有的是高学历,有的并没有上过大学,家庭背景也不相同,他们的共同点是非常一致的

6、:就是都有正确的奋斗目标、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坚忍不拔的意志、很强的自主精神和自律能力。人的失败往往由于自己的某种缺陷所致。好的行为习惯是走向成功的钥匙,而坏的行为习惯是通向失败的敞开的门。健康的人生根底是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培养,不管是美好的品德还是较强的学习能力,一切都基于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在伊索“兔子和乌龟的寓言中,兔子天生脚快,其奔跑的速度远胜于乌龟,然而,它跑了没多久,却躺在路边睡起大觉来了。平心而论,兔子在奔跑这一行为上不可谓不优秀,但它最终还是做了乌龟的手下败将。乌龟究竟拥有什么取胜的法宝呢?伊索的描述是“一往直前,毫不停歇。如果我们把它概括得更抽象一点,也即乌龟拥有坚韧不拔的优秀

7、品质,而坚韧不拔的优秀品质在具体的行为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转化成一往直前的优秀习惯。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两个哪怕是顶尖的优秀行为终究敌不过优秀的行为习惯。一两个优秀的行为可能是孤立的、偶然的,缺乏后继性的,而优秀的行为习惯才是优秀行为层出不穷的制度性保证,它甚至有可能使一系列指向明确的平凡的行为产生不平凡的整体效应。 幼儿心理学将劳伦斯的研究模型引入幼儿心理的研究,发现在幼儿的心理开展中也存在着关键期,人生早期阶段是各项心理开展的关键期,其潜能是巨大的。如果在该时期提供应孩子适当的、合理的环境和教育影响,会使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较快地由可能变为现实,并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生

8、活实践中,幼儿不知不觉地重复进行着各种行为,积累着各种各样的习惯。这时成人对其作息、礼貌、卫生、学习等方面,假设不提出合理、必要的行为标准,不进行及时调控及指导,那么幼儿势必会快速养成相应的恶习,之后要改正必定要付出沉重的代价! 从某种意义上说,世界上行为习惯的优秀才是真正的优秀。一个地区和一个国家需要优秀的人才,而一个人要称之为“人才,首先就要有优秀的行为习惯。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家长的期望。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接班人,树立怎样的道德观、价值观、生活态度,对孩子的一生事关重要。“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树起了新的标杆。古人云:不知荣辱乃不能成人。作为家长,如何让孩

9、子懂得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如何引导孩子从身边小事做起,从小树立良好的道德观和荣辱观,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何将社会主义荣辱观渗透到家庭教育中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2当前的家庭教养方式不利于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一位家庭教育专家说过:家庭是孩子生命的温床与摇篮;家庭是孩子生活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认识社会,认识世界的窗口;家庭是孩子获取人生幸福的源头 当今社会,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越来越重视,期望值也越来越高。但其中有很大一局部家长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2.1 父母与孩子交流的时间越来越少 这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父母工作都很忙,下班本来就

10、很疲劳,还要烧饭、洗衣、做家务、带孩子,哪还顾得上和孩子交流呢?但是孩子需要交往,需要家长成为他们的朋友。 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加上现在社会家庭结构特点都是三口之家,邻里又大多数互不交往,因此许多孩子在家庭中缺少玩伴,他们非常孤单。科学家做过一个实验:小鸡找伴。就是将一只小鸡放在远离鸡群的地方,结果小鸡不吃不玩,只是拼命的叫,后来把它放进鸡群,它才开始吃、玩,并和其它小鸡一起活动。这说明动物需要交往,更何况人呢! 而现代人工作节奏加快,使家长们与孩子交往时间少了。曾记得一那么广告:星期天了,一位父亲却因为工作太忙,即将出门,这时,他的孩子手捧着自己平日里最珍爱的储蓄罐站在他的面前,这里面是

11、孩子平时一元一角省吃、省用存下的零花钱,孩子问爸爸:“爸爸你一天能赚多少钱,我用这些钱,买你一天的时间!请你陪陪我!是啊,现在的孩子在家庭中的活动主要以玩玩具、看电视为主,他们面对的是冷冰冰的毫无生命的物体,这也是大多孩子性格内向,语言表达能力差的原因所在。在我实习的时候,一次我在班上问孩子:如果有一天时间让你自由选择你喜欢的活动:看电视,逛公园,让爸爸妈妈陪你玩,你选什么?当时我们班有34个孩子,有30个人选择让爸爸妈妈陪他玩。可见,现在的孩子更需要朋友,他们没有兄弟姐妹,他们更想与家长交往,想要家长成为他们的朋友。而我们家长应该满足孩子的心理需要,防止因工作,家务繁忙而冷落孩子。 尤其是父

12、亲,更应该担当起这一重任。国外有研究证明,父爱教育更有益于孩子的成长。较之妈妈的感情细腻、性情温和,爸爸那么显示出的勇敢、坚毅、强悍、意志坚决等男性特征,给孩子以更大的生命激情和对事业的执着追求。就像近几年幼儿园引进男教师一样,男性与女性的互补更增加了教育的圆满效益。家庭教育也是一样,父母都参与的家庭教育才是完美的。 现代父母对一个孩子教育成功就是100%的成功,对一个孩子的教育失败就是100%的失败,家长输不起,因为现代的家庭只有一个孩子,所以我们要创造更多的时间和孩子交往、游戏,和孩子进行交流,茶余饭后、看电视时、走路之间、睡觉之前,请大家听听孩子的心声,满足孩子的交往需求,促进孩子心理健康的成长。 2.2 片面强调智力开发,无视孩子全面素质的教育 有的人误认为早期教育就是智力开发,因而忽略了孩子全面素质的教育。“早教的含义包括感知、语言、动作、认知的训练,也包括生活习惯、自理能力、性格、品德的培养,不能顾此失彼。在幼儿家庭教育中往往仅仅重视智力开展而忽略其他方面。 无视孩子的劳动能力培养 现在的孩子大多数养尊处优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以至于在幼儿园表现为拖拉、动作慢、等待、退缩等。例如:我在幼儿园实习期间有这种情况,午睡起床,大家都穿好衣服,走出午睡室,老师帮女孩子梳头,分点心,有一两个孩子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