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多机种保障的场站范本_第1页
一个多机种保障的场站范本_第2页
一个多机种保障的场站范本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个多机种保障的场站范本作为甲级场站中人员最少而保障任务最重的单位,空军D基地场站年保障任务量是一般航空兵场站的3倍,日保 障飞行最多达 130 余架次。这里是空军唯一最先使用传统设 备保障最新型战机的场站,很多传统保障设备的功能升级靠 官兵的智慧自主完成;这里是空军后勤系统保障机种、机型 最多最全的场站,几乎囊括目前空军装备的所有机型、在研 新机试飞以及专包机保障2004 年初,一场史无前例的保障任务便摆在场站官兵面前。当时, 空军某项重大试训任务正在基地进行, 参训单位、 人员既有部队,又有地方科研院所,参训的飞机既有二代战 机,又有三代战机。相对于以往的保障,这次保障任务更加 纷繁复杂。

2、近百台各种指挥保障车辆来回穿梭, 3000 多米长 的停机坪上一片繁忙。这个场站的转型事实上就是从那一刻开始的。随着航空武器装备的更新发展,随着部队战斗力生成模式的不断创新,一直沿袭的保障模式和保障手段,已经无法 适应和满足现代战争的新要求。必须着力提高保障官兵的综 合素质,深入挖掘保障设备的最大潜力,建立起一套与未来 战争相适应的全新的保障模式。份文件显示,近年来,场站承担的各种试训、战训保障任务越来越重。大量新机定型试验试飞和各类大型演习演 练飞行交叉重叠,穿插进行。试验与训练,新机与老机,运 输机与战斗机同场飞行,参试参训单位多、机种多、飞行场 次多。“多机种、长战线、大场次、多单位”的

3、试训模式,无疑给有限的保障资源提出了更加苛刻的要求。如何应对这 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实现保障模式的新跨越,成为摆在场 站党委面前的一道难题。很快,诸如业务技能单一、创新意识淡薄、装备性能没有得到完全开发等问题,被视为无形之中束缚场站保障效能 突破的几个关键瓶颈。场站为此专门成立了保障调研小组, 在站领导的带领下,一个单位一个单位地过,一台设备一台 设备地查,就连一些闲置设备也不放过。在调研的过程中, 试训任务依然紧锣密鼓地进行,加之老跑道破损,新跑道在 建,小组成员几乎天天都是白天搞保障,晚上搞调研,经过个月的调研论证,他们终于完成共有四大部分、 部分的保障升级方案。针对试训同场次飞行特点,将

4、固定保障与机动保障相结合。利用场站保障资源与参试、参训单位所带资源开展互通 保障,从而弥补了保障人员和装备资源的不足,有效提高了保障力量的使用效益。针对二代机和三代机,运输机和战斗机对保障需求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创造分区保障模式。他们加强与航管部门协 调,将同类型飞机相对集中区域停放,将后勤保障力量混合 编成几个保障分队实施保障,既便于各区的统一指挥,又整 合了保障资源,节省了保障力量,减少了现场车辆的流动, 保证了外场秩序井然有序。针对机型多、批次多的大型演习演练任务,同一机种或不同机种出动间隔时间较短的特点,采取分批保障方法。利 用同一保障资源,按同批次出动时间或地面准备时间的先后 对其实施保障,集中力量保障重点,使保障效益大增。多机种保障的方案完全符合实践的要求。目前,空军95以上的航空武器试验训练都是依托基地实施的,作为保 障单位之一,场站实现了从日常保障到战斗保障、从传统保 障到现代保障、从单一任务保障到多机种多任务保障的跨 越,完成了包括航天搜救在内的数十项重大军事演习演练保 障任务,受到上级机关和参训部队的高度肯定。场站连续 年被空军评为“后勤保障先进单位”位到基地检查的空军首长这样说: “多机种保障模式将是空军场站未来保障模式的发展方向。基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