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分析习题.._第1页
仪器分析习题.._第2页
仪器分析习题.._第3页
仪器分析习题.._第4页
仪器分析习题..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仪器分析习题绪论一、填空题,它是根据物质的来测定物0-1 化学分析包括 质的组成及相对组成的。0-2 仪器分析是根据物质的它具有、_或_ 等特点。来确定物质的组成及相对含量的,0-3 仪器分析方法根据测定的方法原理不同, 可分为 其他分析法。二、选择题0-4 下列选项中哪些属于光化学分析法?(A. AES,AAS B.VIS-UV C.IR,NMR D.MS,XFS三、判断题0-5 极谱分析法、质谱分析法、电位分析法、库仑滴定法均属于电化学分析法。 第一章 紫外 -可见分光光度法一、填空题1-1光子能量E与频率U成.关系,与波长入成1-2 许多物质具有颜色是基于物质对光有 关系。的结果,无色物

2、质是由于的缘故。1- 3 白光照射到某物质上,若该物质 ,则该物质呈白色;若该物质 ,则这种物质呈黑色。 1-4 吸收光谱曲线以为横坐标,以1-5 分子具有 为纵坐标。三个能级的能量大小依次为1- 6 朗伯 -比尔定律的实质是光强度与 _ 比指 与之比,用和的关系。 1-7 透射表示;其倒数的对数值称之为等部 ,用 表示。1- 8 光电比色计主要由钨灯、 件组成。1- 9 常用的单色器有1-10可以不经分离直接测定含两种物质的混合物。1- 13 在饱和碳氢化合物中引入 长波方向移动,这种现象称 _以及溶剂改变等原因, 使吸收峰向1- 11 如果分光光度计刻度上的波长读数与实际通过溶液的波长不同

3、,可用 校正波长,或利用某些物质吸收光谱的 是恒定不变的来校正。 1-12 由于取代基、溶(或)。剂的影响,使吸收峰向短波方向移动,这种现象11-14 所具有的吸收带称 K 吸收带;若该吸收带具有强吸收峰,据此可以判断样品分子中含有11-15 二、选择题可以对吸光度过高或过低的溶液进行测定。1-16 可见光区波长范围是( )A. 400-760nm B.200-400nm C.200-600nm D.400-780nm1- 17( )互为补色A.黄与蓝B.红与绿C.橙与青D.紫与青蓝1-18朗伯-比耳定律中的比例K 常数与哪些因素有关?( )A.入射光的波长B.溶液液层厚度C.溶液的温度D.溶

4、液的浓度1- 19 有两种不同有色溶液均符合朗伯溶液浓度皆相等,以下说法哪种正确?(-比耳定律,测定时若比色皿厚度,入射光强度及 )A. 透过光强度相等 B. 吸光度相等C.吸光系数相等 D.以上说法都不对1- 20 摩尔吸光系数很大,则说明(A.该物质的浓度很大B.光通过该物质溶液的光程长C. 该物质对某波长光的吸收能力强D.测定该物质的方法的灵敏度低1-21硫酸铜溶液呈蓝色是由于它吸收了白光中的( )A.红色光B.橙色光C.黄色光D.蓝色光1- 22 符合朗伯 -比耳定律的有色溶液被稀释时,其最大吸收光的波长位置( A. 向长波方向移动B. 向短波方向移动C.不移动,但吸收峰高度降低D.不

5、移动,但吸收峰高度增加1-23在目视比色法中,常用的标准系列法是比较( )A.入射光的强度B.透过溶液后的强度C.透过溶液后的吸收光的强度D. 定厚度溶液的颜色深浅1- 24 可见分光光度法与光电比色法的不同点是(A.光源不同 B.检流计不同C.工作波长范围不同D.获得单色光的方法不同1- 25 下列物质中哪些物质有固定的最大吸收波长(A.溴酚红B.0.05mol/I的铬酸钾容液C.溴甲酚绿 D.酚红1- 26 四种类型的电子跃迁,其能量大小次序为(A. tTt *> nTn *>n tt *>n Tn*B. *>n Tb *> nn *>n n*C. nT

6、n *> tTt *>n tt *>n Tn*D. n *> tTt *> nTn *>n Tn*三、判断题1- 27 绿色玻璃是基于吸收了紫色光而透过了绿色光。1- 28 朗伯比耳定律适用于任何有吸收质点的均匀溶液。1-29朗伯比耳定律仅适用于可见光和紫外光,利用这一原理得到了可见紫外分光光度计。1-30摩尔吸光系数 £常用来衡量显色反应的灵敏度,£越大,表明吸收愈强。1-31选择滤光片的原则是:滤光片透过的光,应该是溶液最容易吸收的光。1-32影响显色反应的因溶液的酸度、温度以及参比液等。素主要有显色剂的用量,四、名词解释1-33比色

7、分析法:1-34摩尔吸光系数1-35目视比色法:五、简答题1-36生色团:1-37助色团:1-38溶剂效应:1-39 K吸收带:1-40选择滤光片的原则是什么?1-42电子跃迁有1-44影响显色反应的因素有哪些?1-41朗伯比尔定律的数学表达式是什么?运用此定律的条件有哪些? 哪几种类型?1-43免除干扰离子的方法有哪些?六、计算题1-45有一溶液,每升中含有5.0 X0-3g溶质,此溶质的摩尔质量为125.0g /mol,将此溶液放在1cm厚的比色皿内,测得吸光度为1.00,问:该溶液的摩尔吸光系数为多少?(MMn=54.94g/mol )1-46试样中微量锰含量的测定常用 KMnO4比色。

8、称取试样 0.500g,经溶解,用 KIO4 氧化为KMnO4后,稀释至500ml,在波长525nm处测得吸光度0.400。另取相近含量的锰 浓度为1.00 XI0-4mol/L的KMnO4标液,在同样条件下测得吸光度为 0.585。已知它们的测 定符合光吸收定律,问:试样中锰的百分含量是多少?8.0g/rml1-47用丁二酮肟分光光度法测定镍,标准镍溶液由纯镍配成,浓度为(1)根据下列数据绘制工作曲线I-;l-i:-1仃J巾1< ,.ti1.卩1:J:| &r 1:-F I* 片7 ft 1k-i-11I1'(2)称取含镍试样0.6502g,分解后移入100ml容量瓶。

9、吸取2.0ml试液于容量瓶中, 在与标准溶液相同条件下显色,测得吸光度为0.350。问:试样中镍的百分含量为多少?(MNi=58.70g - mol -1 )1-48若百分透光度为50.0,问:与此相当的吸光度是多少?1-49有试样溶液含有吸光物质,在分光光度计上进行测定,用5.0cm的比色皿测出的百分透光度为24.6,若改用2.0cm厚度的比色皿,入射波长不变,测出的百分透光度应是多少?1-50称取0.4994g CuSO4 5H2O,溶解后转入 100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取此准溶液1.0, 2.0, 3.0, , , 10.0ml于10支目视比色管中,加水稀释至 25ml,制

10、成一组标准色阶。称取含铜试样 0.418g,溶解后稀释至 250 ml,准确吸取 5.0ml试液放入 同样的比色管中加水稀释至 25ml,其颜色深度与第六支比色管的标准溶液的颜色相同。问: 试样中铜的百分含量。第二章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填空题2- 1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从 光源发射出的待测元素的 被试样蒸气中待测元素的 所吸收,由 被减弱的程度,可得出试样中待测元素的2-2 原子内电子跃迁时,吸收或辐射的能量越 ,而频率则越2-3 使原子从 ,则吸收或辐射的光的波长越2-4跃迁至时,所吸收的谱线称为共振吸收线。均简称为共振线,而元素的共振线又称为元素的来计中心与2- 5 在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

11、,峰值吸收指的是用测定吸收线中心的 算待测元素的含量,一般情况下,吸收线形状完全取决于 2- 6为实现极大吸收值的测量,必 须使中心与 中心重合,而 且的宽度必须比 的宽度要窄, 所 以必须使用一个与待测元素相同的元素制成的2- 7 在一定温度下, 与之间有一定的比值,若温度变化,这个比值也随之变化,其关系可用玻尔兹曼方程表示。2-8 在一定内和一定下,吸光度与试样中待测元素的浓度呈,这就是原子吸收光谱定量分析的依据。2- 9 双光束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可以消除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一般由 、的影响和 _及的干扰。 2-10 原四个主要部分组成。2-11 在原子吸收分析中能作为光源的有2-12 为了

12、消除火焰发射的 富燃性火焰指的是 _ _的干扰,空心阴极灯多采用 供电。 2-13大于化学计量时形成的火焰, 该火焰温度较 ,还原2- 14 单色器的性能由决定。2-15 光谱通带是指所包含的波长范围,它由光栅(或棱镜)的来决定。2-16 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中,广泛使用 _2-17 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通常把能产生 度,称为 或二、选择题作检测器。1%吸收时,被测元素在水溶液中的浓2-18 原子吸收分析中,对特征谱线处于( )的元素进行测定,目前尚有困难。A.远红外区B.远紫外区C.近红外区D.近紫外区2-19 使原子吸收谱线变宽的因素较多,其中(A.压力变宽B.温度变宽C.多普勒变宽

13、D.光谱变宽)是最主要的。2-20 下列选项中哪些选项可使Nj/No 值变大?( )A. 温度 T 升高B. 温度T降低C.在同一温度下电子跃迁的能级D.在同一温度下电子跃迁的能级Ej 越大Ej 越小2-21 雾化效率与( )有关。A.助燃气的流速 B.溶液的粘度C.溶液表面张力D.提升量2-22 贫燃性火焰具有( )的特点。A. 火焰温度较低,还原性较差B. 火焰温度较高,还原性较差C. 火焰温度较低,能形成强还原性气氛D. 火焰温度较高,能形成强还原性气氛2-23( )是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的主要干扰因素。A.化学干扰 B.物理干扰 C.光谱干扰 D.火焰干扰2-24 原子吸收光谱定量分析中

14、,( )适合于高含量组分的分析。A.工作曲线法 B.标准加入法C.紧密内插法D.内标法三、判断题2-25 原子吸收光谱是带状光谱,而紫外可见光谱是线状光谱。2-26原子吸收分析的绝对检出极限可达10 14g (火焰法)。2-27 对大多数元素来说,共振线是元素所有谱线中最灵敏的谱线,因此,通常选用元素 的共振线作为分析线。2-28 原子吸收分析中,使谱线变宽的因素较多,其中多普勒变宽是最重要的。子吸收光谱中,积分吸收与单位体积原子蒸气中吸收辐射的原子数成正比,。2-29 原2-30 孔型燃烧器与长狭缝型燃烧器相比,前者具有更高的灵敏度。2-31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中, 火焰的温度越高, 试样原

15、子化越快, 其灵敏度越高。 贫燃性火焰是指燃烧气流量大于化学计量时形成的火焰。2-322-33 无火焰原子化法可以直接对固体样品进行测定。2-34 分辨率是指色散元件将波长相差很小的两条谱线分开所形成的角度。2-35 在火焰原子吸收分析中, 相对检测极限就是指能产生两倍标准偏差的读数时, 元素的质量。待测2-36 原子吸收分析中,对于易电离,易挥发的碱金属元素,应当选用低温火焰。光散射与入射光波长成正比,波长越长,光散射越强。2-37四、名词解释2-38 积分吸收:2-39 峰值吸收:2-40 雾化器的雾化效率:2-41 线色散率:2-42 角色散率:2-43 分辨率:2-44 化学干扰:2-

16、 45 背境吸收:2- 46 光散射:2- 47 百分灵敏度:2- 48 绝对检出极限:五、简答题2- 49 原子吸收分析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分析有何区别?2- 50 影响雾化效率的因素有哪些?2- 51 对预混合室的要求有哪些?2- 52 如何消除电离干扰?2- 53 如何消除化学干扰? 第三章 电化学分析法一、填空题进行分析测定,3- 1 电位分析法的实质是通过在零电流条件下测定 它包括 和3-2 用电位法测定 PH 值时, 玻璃电极作为,而饱和甘汞电极作为3- 3 用电位法测定 PH 值的工作电池可表示如下: 。 3-4 用 普通 PH 玻璃电极测定 pH 大于 10 的溶液时, 测得的

17、PH 值比实际值偏 ,这种现象称或;测PH值小于1的溶液时,测得的pH值比实际值偏 称之为3- 5 离子选择性电极的测量仪器包括 。 3-7 在 来确定。等。3- 6 用氟电极测溶液中的氟离子时,加入柠檬酸的目的是: 电位滴定中,滴定终点可通过 、 、3-8 利用值。滴定可以测定弱酸弱碱的电离常数,其数值对应于的数3- 9卡尔 费休法测定水份和12液滴定是 Na2S2O3属于二、选择题3- 10 下列选项中哪一种电极不属于离子选择性电极?(A.晶体膜电极 B.气敏电极C.PH玻璃电极D.甘汞电极3- 11 阴离子电极又称( )。A.金属电极 B.惰性电极 C.金属-金属难溶盐电极D.膜电极3-

18、 12 玻璃电极在使用时,必须浸泡 24hr 左右,目的是什么?( )A. 消除内外水化胶层与干玻璃层之间的两个扩散电位;B. 减小玻璃膜和试液间的相界电位E内;C. 减小玻璃膜和内参比液间的相界电位E 外;D .减小不对称电位,使其趋于一稳定值;3- 13待测离子i与干扰离子j,其选择性系数Ki,j (),则说明电极对被测离子有选择性响应。A.>>1 B.>1 C.<<1 D.=13- 14 下列电极中,那一种电极的平衡时间较小?(A.玻璃电极 B.气敏电极 C.甘汞电极D. C a 2+选择性电极3-15 AgN03标准溶液连续滴定C I-、Br-、I-混合溶

19、液,可选用()作指示电 极。A. J形汞电极B.碘化银晶体电极C. 卤离子选择性电极D. P t电极三、判断题3-17 测定3- 16 膜电极中膜电位产生的机理不同于金属电极,电极上没有电子的转移。 标准电极电位是以甘汞电极作为参比电极的。3- 18 玻璃电极不对称电位的大小与玻璃的组成,膜的厚度及及吹制过程的工艺条件有 关。3- 19 离子选择性电极是对离子强度进行影响,而非浓度。10-6)时,可用二极微商3- 20 在电位滴定分析中,当溶液里被测物质含量很底(浓度约 法确定终点。3-21使用EDTA络合滴定Fe3+离子时,可用 Pt指示电极,但溶液中应加入一点Fe2+离子。四、名词解释3-

20、22电位测定法:3-23电位称量分析:3-24电位滴定法:3-25电位平衡时间:3- 26 选择性系数 Ki,j : 五、简答题3-27 选择性系数 Ki,j<<1 , =1 , >1 各表明什么 ? 3-28 离子选择性电极有哪些类型? 3-29 不对称电位产生的原因? 3-30 电位分析法的根据是什么?第四章 气相色谱法一、填空题4- 1 气相色谱法与液相色谱法的区别在与 于,柱色谱、纸色谱、薄层色谱的区别在的特点。 4-5_、 信号记录4-6 气相色谱中,一般情况下柱后流速的测定是将出口气体后,用测定。4-2 气相色谱法的检测器主要有,液相色谱的检测器主要( 至少写三个

21、 )。4- 3 高效液相色谱依据其分离机理的不同, 可分为4- 4 气相色谱法具有 、_气相色谱仪由 、进样系统、 _系统或数据处理系统六部分组成。4-7 热导检测器属检测器。4-8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简称 ,它对大多数检测器的灵敏度高。有很高的灵敏度, 比一般热导4-9 气相色谱的固定相一般选用4-10 气液色谱中,毛细管柱的固定相就是组成。,填充色谱柱的固定相由4-11对于长度一定的色谱柱,板高H越小则理论塔板数n越_,组分在两相间达到平衡的次数也越 _,柱效越 _。4-12 范第姆特等人认为色谱峰扩张的原因是受的影响,从而导出速率方程式。4-13 担体亦称 、是承担固定液的一种性物质。

22、的化学惰4-14 对长期噪音而言,如果 基线漂移。大于几分钟,而且是,这就叫做二、选择题4- 15 气相色谱分析中, 对浓度型检测器而言, 当载气流速增大时, 检测器的灵敏度将 ( )。A.变大B.不变C.变小 D.无法确定4- 16 下列变量中,哪一个将不影响质量检测器的灵敏度?(A.记录仪器灵敏度 u1 B.峰面积 AC.载气流速F0 D.记录纸移动速度u24- 17 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属与( )(多项选择)。A.破坏型检测器B.专用型检测器C.质量型检测器D.积分型检测器4- 18 纸色谱属于( )。A.液固色谱 B.液液色谱C.排阻色谱 D.离子交换色谱4- 19 薄层色谱属于( )。

23、A.液固色谱 B.液液色谱C.排阻色谱D.离子交换色谱)。4- 20 热导池检测器中,为了得到更高的灵敏度,宜选用的热敏元件 电阻值的参数为(A.电阻值低、电阻温度系数小B.电阻值低、电阻温度系数大C.电阻值高、电阻温度系数小D.电阻值高、电阻温度系数大4- 21 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中,使用( )作载气将得到较好的灵敏度。A.H2 B.N2 C.He D.Ar4- 22 质量型检测器的敏感度与( )无关A.噪音B.灵敏度C.柱后流速 D.记录纸移动速度4- 23( )会导致板高 H 增大。A .填充物的平均粒直径 dp 减小;B. 填充物变得更均匀;C. 组分在气相中的扩散系数 Dg变小;D.

24、 在使固定液粘度变化不大的前提下,降低柱温。4-24 分配系数越小,组分在柱中滞留时间( )。A.愈短B.愈长C.不能确定D.K值对滞留时间没有影响4-25 在气相色谱中定性的参数是( )A.保留值B.峰高C.峰面积D.半峰宽4-26 在气相色谱中,直接表示组分在固定相中停留时间长短的保留参数是(A.保留时间B.保留体积C.相对保留值D.调整保留时间)。4-27 在气相色谱法中,定量参数是(A.保留时间 B.峰面积C.峰高D.半峰宽)。4-28 在气固色谱中,样品中各组分的分离是基于(A.组分的物理性质不同)(多项选择)。B.组分溶解度的不同C.组分在吸附剂上吸附能力的不同D.组分在吸附剂上脱

25、附能力的不同4-29 气液色谱中,首先流出色谱柱的组分是(A.吸附能力小的B.脱附能力大的C.溶解能力大的D.溶解能力小的4-30 在使用热导池检测器时,为了提高检测器的灵敏度,常用的载气为(A.H2 B.N2 C.Ar D.O24-31 下列诸因素中对热导检测器灵敏度无影响的因素是(A.池体温度B.桥电流C.载气的种类D.柱长)。4-32 在色谱流出曲线上,两峰间距离决定于相应两组分在两相间的(A.分配系数B.扩散速度)。C.理论塔板数D.理论塔板高度4-33 衡量色谱柱柱效能的指标是(A.相对保留值 B.分离度C.塔板数)。D.分配系数4-34 衡量色谱柱选择性的指标是()。A.分离度B.

26、相对保留值 C.塔板数D.分配系数4- 35 分离高聚物的组成及结构,可采用下列哪一种气相色谱法?(A.气固色谱 B.气液色谱C.裂解气相色谱D.程序升温气相色谱4- 36 分析宽沸程多组分混合物,可采用下述哪一种气相色谱?(A.气液色谱B.程序升温气相色谱C.气固色谱D.裂解气相色谱三、判断题4-37 色谱柱、检测器、气化室三者最好分别恒温,但不少气相色谱仪的色谱柱、气化室 置于同一恒温室中,效果也很好。4-38 热导池灵敏度和桥电流的三次方成正比, 因此在一定的范围内增加桥电流可使灵敏 度迅速增大。4-40 用氢4-39 在热导检测器中,载气与被测组分的导热系数差值愈小,灵敏度越高。 火焰

27、离子化检测器测量高分子量的物质时,适当提高检测室温度有利于提高灵敏度。4-42 FPD 检测器4-41 电子捕获检测器属于微分型、浓度型、破坏型、专用型检测器。 的敏感度与柱后流速无关。4-43 活性炭作气相色谱的固定相时通常用来分析活性气体和低沸点烃类。 4-44 非硅藻 土作担体有玻璃微球、氟担体、氨类担体、陶瓷担体等。 4-45 火焰光度检测器,目前主要 用于含硫、磷化合物的测定。4-46 速率理论有很大的局限性, 不能解释色谱峰的扩张, 即不能解释影响塔板高度的因 素。四、名词解释4- 47 气相色谱检测器灵敏度:4-48 基流噪音:4-49 检测极限 D :4-50 相对质量校正因子

28、:4-51 绝对校正因子:4-52 分配系数 K :4-53 分配比 K/ :4-54 分离度 R:4-55 程序升温:五简答题4-56 柱子老化的目的是什么?4-57 对固定液的要求是什么?4-58 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的工作原理:4-59 速率理论认为色谱峰扩张与哪些因素有关?4-60 简述热导池检测器的工作原理:答案绪论0-1 滴定分析 ,称量分析 ,化学性质0-2 物理性质 ,物理化学性质, 灵敏、快速、简便 0-3 光学分析法 ,电化学分析法 ,色谱法 0-4A、B0-5 X第一章 紫外 -可见分光光度法1-1 正比,反比1-2 选择性吸收,可见光波都能透过1-3 不吸收任何光波而全部

29、反射回去,能吸收全部可见光波1-5 电子能级,振动能级,转动能级, 介质中吸光质点的浓度 1-7透射光强度, 光电计,检流计 1-9 棱镜,衍射光栅1-10 双波长分光光度计1-4 波长,吸光度E 电子 >E 振动 >E 转动 1-6 吸收介质厚度,吸收入射光强度,T,吸光度,A 1-8滤光片,吸收池,1-11 干涉滤光片,最大吸收波长1-12 蓝移,短移1-13 生色团,助色团,红移,长移1-15 差示分光光度法1-14 共轭双键,共轭体系1-16 A1-17 A1-18 A,C1-19 D1-20 C1-21 C1-22 C1-23 D1-24 D1-25 A,B,C,D1-2

30、6 B1-27 V1-28 X1-29 X1-30 V1-31 V1-32 X1-33 用比较溶液颜色深浅来确定物质含量的方法1-34 当溶液的浓度 C 以摩尔浓度表示,液层厚度 例常数L 以厘米表示时朗伯 比尔定律的比1-35 直接用眼睛观察,比较溶液颜色深浅以确定物质含量的方法1-36有机化合物中含有n键的不饱和基团1-37 能使吸光波长向长波方向移动,并使吸收强度增加的基团,如氮、氧、硫、卤素等 杂原子基团1-38 有些溶剂,特别是极性溶剂对溶质吸收峰的波长、强度及形状可能产生影响,这种 现象称为溶剂效应1-39由发色团分子共轭双键发生nn跃迁产生的吸收带1-40 滤光片透过的光,应该是

31、溶液最易吸收的光。1-41 A=KcL ,条件为:均匀非散射的稀溶液1-42* ,n 7b * , , Tinn*1-43 控制酸度,加入掩蔽剂,分离干扰离子,选择适当测量条件1-45 2.5 1041-44 显色剂的用量,溶液的酸度,显色时间,温度,溶剂,干扰离子L (mol cm)-11- 46 0.376%1- 47 0.42%1- 48 0.3011- 49 57.0%1-50 9.12%第二章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2-1 特征谱线、基态原子、特征谱线、含量 2-2 大、短、高2- 3 基态、第一激发态2-4 共振发射线、共振吸收线、特征谱线、分析线2-5 极大吸收系数、多普勒变宽2-6

32、 发射线、吸收线、发射线、吸收线 2-7 基态原子数、激发态原子数2- 8 浓度范围、火焰宽度、正比关系2- 9 光源波动、火焰背景分光系统、检测系统稳流窄脉冲2-11 空心阴极灯、无极放电灯、蒸气放2-10 光源、原子化系统、 电灯 2-12 直流讯号,稳压、2- 13 燃烧器流量、较低、2-14 色散率、分辨率、集光本领2-1 5单射器出射光谱、色散率、狭缝宽度 2-1 6光电倍增管2-17 百分灵敏度、相对灵敏度2-18 B2-19 C2-20 A,D2-21 D2-22 B2-23 A2-24 C2- 25 X2- 26 X2-27V2- 28V2- 29V2- 30 X2-31X2-

33、 32 X2- 33V2- 34 X2- 35 X2- 36V2-37X2-39在这种方法2-38 在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常将原子蒸气所吸收的全部能量,称为积分吸收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 用测定吸收线中心的极大吸收系数来计算待测元素的含量, 称峰值2-40 即单位时间内被雾化成细雾, 参与原子化反应的试液体积, 与单位时间内消耗的试 液的总体积之比2-41 指色散元件将波长相差很小的两条谱线投射到焦面上的距离2-42 指色散元件将波长相差很小的两条谱线分开所成的角度2-43 指将波长相近的两条谱线分开的能力2-44 指在溶液中或火焰气体中由于待测元素与其它组分之间的化学作用而引起的干扰2-45

34、 指待测元素的基态原子以外的其它物质, 对共振线产生吸收而造成的干扰 2-46 由于火 焰中固体颗粒对入射光的阻挡和散射,使光不能进入检测器而造成的一种假吸收2-47 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通常把能产生%吸收(或 0.0044 吸光度)时,被测元素 在水溶液中的浓度(卩g/m)2-48 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把能产生二倍标准偏差的读数时待测元素的质量称为 绝对检出极限2-49 ( 1)二者吸光物质的状态不同, 前者为基态原子蒸气, 后者为溶液中的分子或离子 ( 2)前者为线状光谱,后者为带状光谱2-51 能使雾2-50 助燃气的流速、溶液的粘度、表面张力、毛细管与喷嘴口之间的相对位置

35、滴细化并能与燃烧器充分混合均匀,记忆效应 ”小及废液排除快 2-52( 1)降低火焰温度;2)加入消电离剂4)加入缓冲2-53( 1)改变火焰温度; ( 2)加入释放剂(或称抑制剂) ;( 3)加入保护剂;剂;(5)化学分离 2-54 0.004% 2-55 3.6 卩 g/ml 256 7.0 X0-7g/ml第三章 电化学分析法3-1 两电极的电位差、电位测定法、电位滴定法3-2 指示电极、参比电极3- 3 Ag,AgCI|0.1mol/l HCI| 玻璃膜 试液 II KC(饱和)|Hg2CI2,Hg + 3-4 低、碱差、钠差、高、酸性偏差3-5 指示电极、参比电极、电磁搅拌器、离子计

36、3-6 掩蔽铁、铝而消除干扰3- 7 E-V曲线法、 E/ V-V曲线法、二级微商法、格氏作图法 3-8中和电位、半中和点3-9死停终点法、永停终点法 3-10 D 3-11 C第 22/26 页3- 12 D 3-13 C 3-14 A 3-15 B 3- 16V 37 X3-18V 39 X3-20 &21 V3- 22 根据测得的电位数值来确定被测离子的浓度的方法3-23 将试液电解,使被测组分在电极上析出固体物质,称量析出物的质量来计算被测物的 含量3-24观察电位的突变来确定终点的滴定分析 3-25指电极浸入试液获得稳定的电位所需时间3-26 产生相同电位时欲测离子活度ai和

37、干扰离子活度aj的比值,即Ki,j= ai /aj 3-27 Ki,j<<1,说明电极对被测离子 i 有选择性响应; Ki,j =1, 说明电极对被测离子 i 与干扰离子 j 有同等的 响应;Ki,j >1,说明电极对干扰离子j有选择性响应。 3-28晶体膜电极、非晶体膜电极、气敏电极、酶电极3-29 当玻璃电极膜内外溶液的值相等时,由于玻璃膜内外表面存有差异,故而产生一个电 位差,这就是不对称电位。 3-30能斯特方程 3-31 d.Cx=0.024mol/l ;e.15.76ml;f.Ka=2.51 1X0-6 3-32 Cx=2.70 10mXol/l 3-33 Cl-%=46.69% -3第四章 气相色谱法4- 1 流动相的不同、固定相的不同4- 2 TCD,FID,ECD,FPD ;紫外、折光、电导、荧光、电容、极谱(每组任选三个)第 23/26 页4-3 吸附色谱、分配色谱、离子交换色谱、凝胶色谱4-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