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朱良志 四时之外中国人有独特的时间观,我们在朱良志 | 四时之外过程中看待生命,生命是一绵延的流,绵绵不绝,以时间统空间,世间的一切都在时间的流动中活了。中国人的时间观念中还有一种超越的思想,即所谓“荣落在四时之外”,就是悬隔时间,截断时间之流,撕开时间之皮,到流动时间的 背后,去把握生命的真实,拷问永恒的意义,思考存在的价 值。它是中国哲学内在超越思想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是中 国美学中极富价值的思想。不为时使,是中国艺术形上思考中的重要内容。董其昌说:赵州云:诸人被十二时辰使,老僧使得十二时辰。惜又不在言也。宋人有时辰中莫欺自己之论。此亦吾教中不为时使者。”董其昌这段艺术哲思,受到禅宗赵州大
2、师的启发。有一位弟子问赵州大师:二时中如何用心?”赵州说:“你被十二时使,老僧使得十二时,你问那个时?”有人说,赵州说出的话像金子一样闪光,这句话就闪烁着金子的光辉。在赵州看来,一般人为时间(时辰)所驱使,而他是驱使时间的人。 他如何驱使时间?他不是淡忘时间、 控制时间,而是超然于世界之外,过去、现在、未来,佛学称为三际,就像他的谥号(真际)所显示的那样,他要建立一种真实的 时间观,追求一种生命的“真际” 。这样的时间观以超越具体时间为起点,以归复生命之本为旨归。南宋牧溪观音图南宋牧溪鹤图意气不从天地得,英雄岂藉四时推”,这是禅门一幅有名的对联。禅宗认为,要做一个“英雄”个真实的、本然的人,就
3、必须自己成为自己的主人, 不要匍匐在万物之下、 他人之下、既成的理念之下,更不要匍匐在欲望之下,要斩 断时空的纠缠,从而高卧横眠得自由,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才是真英雄。明唐寅柴门掩雪图 明末大收藏家卞永誉,博物通古,每评画,多有识见。他评 北宋范宽的临流独坐图,认为此图“真得山静日长之意”。这个“山静日长之意”蕴涵着中国艺术的一篇大文章。他突出了“静“在中国艺术中的地位。中国艺术极力创造的静寂的意象,原是为了时间的超越,在静中体味永恒。宋范宽临流独坐图时间是一种感觉,阳春季节,太阳暖融融的,我们感到时间流淌也慢了下来。苏轼有诗谓:“无事此静坐,日是两日。若活七十年,便是百四在无争、无斗、淡泊、
4、自然、平和的心境中。似乎一切都是静寂的,一日有两日,甚至片 刻有万年的感觉都可以出来。正所谓懒出户庭消永日,花开 花落不知年。明徐渭牡丹蕉石图轴 艺术家山静日长的体验,其实就是关于永恒的形上思考,他们用艺术的方式思考。倪云林的容膝斋图,今藏台北故 宫博物院,是云林生平的重要作品。此画的构图并没什么特别,是云林典型的一河两岸式的构图,画面起手处几块顽石, 旁有老木枯槎数株,中部为一湾瘦水,对岸以粗笔钩出淡淡 的山影。极荒率苍老。这样的笔墨,真要炸尽人们的现实之 思,将人置于荒天迥地之间,去体验超越的情致。一切都静 止了,在他凝滞的笔墨下,水似乎不流,云似乎不动,风也 不兴,路上绝了行人,水中没了
5、渔舟,兀然的小亭静对沉默 的远山,停滞的秋水,环绕幽眇的古木,静绝尘氛,也将时间悬隔了。此画之妙在永恒。元倪瓒 容膝斋图倪云林在题钱选浮玉山居图跋中有诗道:“何人西上道场山,山自白云僧自闲。至人不于物俱化,往往超出乎两间。洗心观妙退藏密,阅世千年如一日。”山静日自长,千年如日,这就是云林理解的永恒,永恒感不是抽象的道、玄奥的终极之理,就是山自白云日自闲,心不为物所系,从容自在,漂流东西,就是永恒。云林有一诗写道:“逍遥天地闲身,浪迹江潮七十春。惟有云林堂下月,于今曾照昔年人。” 他超越乎两间,感受到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的 永恒精神。明 文征明 拙政园图册之小沧浪 中国哲学强调于极静中
6、追求极动,从急速奔驰的时间列车上走下,走入静绝尘氛的境界,时间凝固,心灵由躁动归于平和,切目的性的追求被解除, 人在无冲突中自由显现自己,切撕心裂肺的爱,痛彻心府的情,种种难以割舍的拘迁, 处处不忍失去的欲望,都在宁静中归于无。心灵无迁无住, 不沾不滞,不将不迎,时间的因素荡然隐去,此在的执着烟 飞云散,此时此刻,就是太古,转眼之间,就是千年。千年不过是此刻,太古不过是当下。明沈周 策杖图轴沈周对山静日长的境界,有很深体会,其诗云:“碧嶂遥隐现,白云自吞吐。空山不逢人,心静自太古。”他在策杖 图轴中题诗道:“山静似太古,人情亦澹如,逍遥遣世虑, 泉石是霞居。云白媚涯客,风清筠木虚”沈周一生在吴
7、 中山水中徜徉,几乎足不出吴中,这样的地理环境对他的画 也产生了影响。在太湖之畔,在吴侬软语的故乡,在那软风 轻轻弱柳缠绵的天地,艺术也进入了宁静的港湾,吴门画派 的静,原是和他们对永恒的追求有关。明文徵明真赏斋图局部“马蹄不到清阴寂,始觉空山白日长”,这是文徵明的题画 诗。作为明代吴门画派的代表画家之一,文徵明是一个具有 很深哲思的艺术家,不同于那些只能涂抹形象色彩的画匠 们。他生平对道禅哲学和儒家哲学有较深的浸染。文徵明的 画偏于静,他自号“吾亦世间求静者”一一他是世界上一个 追求静寂的人。为什么他要追求静寂?因为在静寂中才有天地日月长。静寂不仅和外在世界的闹剧形成对比,静寂中也 可对世间
8、事泊然无着染,保持灵魂的本真。静寂不是外在环 境的安静,而是深心中的平和。在深心的平和中,忘却了时 间,艺术家与天地同在,与气化的宇宙同吞吐。他说,他在 静寂中,与水底行云自在游。真赏斋图是文徵明的代表作品之一。真鉴斋是他一位朋 友藏书会客之所,他八十岁时,画过此图,此图今藏上海博 物馆。八年后,又重画此图,该图今藏国家博物馆。后者虽 然笔法更加老辣,但二画形式上大体相似,表现的境界也大 体相同。在他的暮年,似乎通过这样的图来思考宇宙和人生。八十八岁所作的这幅真赏斋,画茅屋两间,屋内陈设清 雅而朴素,几案上书卷陈列,两老者坐对相语。正是两翁静 坐山无事,静看苍松绕云生。门前青桐古树,修篁历历,
9、左 侧画有山坡,山坡上古树参差,而右侧则是大片的假山,中 有古松点缀,细径曲折,苔藓遍地。所谓老树幽亭古藓香, 正其境也。清戴熙山水图册中国艺术有追求静净的传统,这方面的理论很丰富。清恽南田甚至以“静净”二字来论画他说:“意贵乎远,不静不远也。境贵乎深,不曲不深也。勺水亦有曲处,一片石亦有深处。绝俗故远,天游故静。”什么叫做天游?天游,就是儒家所说的上下与天地同体,道家所说的浑然与造化为。天游,不是俗游,俗游是欲望的游,目的的游,天游, 是放下心来与万物一例看。 对此境界,南田曾有这样的描绘, 目所见,耳所闻,都非吾有,身如槁木,迎风萧寥,傲睨万 物,横绝古今。真是不知秦汉,无论魏晋了。在静中
10、 便有了永恒。明 戴进 山亭雅集图 笪重光画筌说:“山川之气本静,笔躁动则静气不生;林泉之姿本幽,墨粗疎则幽姿顿减。”王石谷和恽南田注曰:“画至神妙处,必有静气。盖扫尽纵横馀习,无斧鑿痕,方 于纸墨间,静气凝结。静气,今人所不讲也。画至于静,其 登峰矣乎。”为什么将静视之为艺术之登峰极境,就在于 切外在世界“本静”、“本幽”,这是老子“归根曰静,静曰 复命”哲学思想的体现。我们说“幽深远阔”的生命精神, 就是就“性”上“本”上而言的。它是超越时空的生命体验。中国艺术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为了谛听永恒之音的。如山水 画,五代北宋山水画的传统充满了荒天邃古之境,看看荆浩 的匡庐图、范宽的溪山行旅图,就
11、使人感觉到,这样 的山水“总非人间所有”,纷扰的尘寰远去,喧嚣的声音荡 尽,这是一片静寂的、神秘的天地。传说唐末五代的荆浩,隐居太行山之洪谷,于禅理尤有会心,当时邺都青莲寺大愚和尚向他求画,并附有一诗云:“六幅故牢建,知君恣笔踪,不求千涧水,止要两株松。树下留盘石,天边纵远峰。近岩 幽湿处,惟藉墨烟浓。”荆浩心领神会,作大幅水墨山水,并附诗一首:“恣意纵横扫,峰峦次第成。笔尖寒树瘦,墨 淡野云轻。岩石喷泉窄,山根到水平。禅房花一展,兼称空 苦情。”荆浩画的就是静寂神秘的山水,峰峦迢递,气氛阴 沉,寒树瘦,野云轻,突出深山古寺的幽岑冷寂气氛。荆浩 所画的这幅图今不见,从其流传匡庐图中也可看出他的
12、 追求。五代荆浩匡庐图 在中国古代,“不问四时”已然成为一种流行的艺术创造方式。如在中国绘画中,自然时间常常被画家“揉破”,唐代 的张询画“三时山”,他将一天早中晚三时所见山景放到同画面中来表现。宋代王希孟有千里江山图,在这幅壮 阔的画面中,囊括了四时之间的不同山水形态,没有一个时 间点,它要陈述的是画家对山水的感觉世界。扬州个园中的 四季假山则更是一个典型。在中国,搅乱时间节奏往往和艺术家的创造精神联系在起。明末画家陈洪绶是一位有个性的画家,长于人物和花卉。他的画多是对人的生命的感喟。画家的至友周亮工说,陈洪 绶不是一为画师,而是大觉金仙。所谓大觉金仙,就是光辉 灿烂的觉者。他觉悟了别人所不
13、能觉者,或所未觉者。他的 画具有很强的装饰味,他的装饰目的不在于和谐, 不在于美, 而在于深心中的体验。他将这个戏剧化的人生放大着看,夸 张着看,他将短暂而脆弱的人生超越着看,通透着看,他睁着一双醉眼,将一些不相干的对象撮合到一起,他凭着那份 狂劲,将平常的存在扭曲,再扭曲。他最喜欢的就是揉破时 间的节序,将不同时间中出现的物象置于一体,表达他独特 的思考。他的画似乎只对永恒感兴趣,他在永恒中思考着人 生。陈洪绶的人物画构图简洁而寓意深刻。他对人物活动具体场 景的细节不感兴趣,几乎省略了绝大多数与人物活动相关的 内容,往往精心选择几个重要的物品,如假山、花瓶,花瓶 中所插的花也经过特别的选择,
14、再经过夸张和变形,突出他 要表达的内涵。他的画只在乎表达自己的体验世界。一切都 是可以利用的,他只在乎他所要表现的内涵。时光是这样轻 易地将人抛弃,而人却执着地留连着生命的最后灿烂。明陈洪绶松溪品茗图陈洪绶用他的画传达对永恒的思考,他的画充满了苍古的意韵。其实,中国艺术具有一种普遍的“好古”气息,如在艺术题跋中,经常使用古雅、苍古、浑古、醇古、古莽、荒古、 古淡、古秀等来评价艺术作品。如在中国画中,林木必求其苍古,山石必求其奇顽,山体必求其幽深古润,寺观必古,有苍松相伴,山径必曲,着苍苔点点。中国画中习见的是古干虬曲,古藤缠绕,古木参天,古意盎然。中国园林理论认为,园林之妙,在于苍古,没有古相
15、,便无生意。多是路回阜曲,泉绕古坡,孤亭兀然,境绝荒邃,曲径上偶见得苍苔碧藓,班驳陆离,又有佛慧老树,法华古梅,虬松 盘绕,古藤依偎。如在书法中,追求高古之趣蔚为风尚,古 拙成了书法之最高境界,等等。明董其昌夏木垂阴图 中国艺术家将衰朽和新生残酷地置于一体,除了突显生命的 顽强和不可战胜之外,更重要的则在于传达一种永恒的哲 思。打破时间的秩序,使得亘古的永恒就在此在的鲜活中呈现。艺术家在其中做的正是关乎时间的游戏,古是古拙苍莽, 秀是鲜嫩秀丽,古记述的是衰朽,秀记述的是新生,古是无 限绵长的过去,秀是当下即在的此刻。 似嫩而苍,似苍而嫩, 将短暂的瞬间揉入绵长的过去,即此刻即过去,也即无此刻 无过去。同时,在苍古之中寓以秀丽, 秀丽一点,苍莽漫山,点精灵引领,由花而引入非花,由时而引入非时,由我眼 而引入法眼,念念无住,在在无心。这正是中国艺术最精微 的所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幼儿园课程游戏活动设计与实施
- 2025年智能家居系统互联互通性与用户体验研究报告
- 肝癌核医学治疗-洞察及研究
- 零售超市库存管理及盘点流程
- 叶酸与儿童自闭症风险关联探讨-洞察及研究
- 房地产项目精装修验收标准
- 细胞膜通透性变化-洞察及研究
- 售后服务授权协议模板与示范
- 儿童体格发育评估标准表
- 光伏发电项目设计与合同范本
- (高清版)TDT 1055-2019 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技术规程
- 个人施工安全免责简单协议书(通用)带详尽条款
- 医药代表拜访中的市场分析技巧
- JGT472-2015 钢纤维混凝土
- 变压器市场需求分析报告
- 电梯结构与原理-第2版-全套课件
- SWITCH塞尔达传说旷野之息-1.6金手指127项修改使用说明教程
- 128个护理诊断和措施大全
- 蒋介石-教学讲解课件
- 尿培养标本的留取规范及临床意义课件
- 中山大学2019级本科培养方案修订说明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