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三至六年级书法人美版五年级上册教案_第1页
义务教育三至六年级书法人美版五年级上册教案_第2页
义务教育三至六年级书法人美版五年级上册教案_第3页
义务教育三至六年级书法人美版五年级上册教案_第4页
义务教育三至六年级书法人美版五年级上册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 1 课 立刀旁【教学目标】 掌握立刀旁的形态特点及其写法。 培养学生的书写兴趣, 养成良好的书写习 惯,提升欣赏和书写能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把握立刀旁的整体形态特点。2、教学难点:掌握立刀旁笔画间的搭配关系【教学过程】一、课程导入 教师谈话导入(略)二、探究新知1、介绍偏旁。 请同学们想一想,学过的右偏旁有哪些?(生回答,如:立刀旁、反文旁、 斤字旁、月字旁、右耳旁等等)今天我们就从立刀旁开始学习。 (板书:第 1 课 立刀旁)2、观察偏旁形态。(1)我们以九成宫醴泉铭 中的“利”字为例, 来学习立刀旁的写法 (打 开 ppt ,展示原碑中的“利”字和米字格中的“利”字)引导学

2、生仔细看, “利” 字中的立刀旁有哪些特点?读帖观察:首先,立刀旁两笔一短一长,外部轮廓如侧立的梯形;其次, 立刀旁有字中较窄、左竖较短,右竖钩略微弯曲,为字中最长的笔画。(2)观察米字格中的“利”字。 预设:可以看出“利”字在米字格中的位置,以及它们与虚线的关系(教 师以米字格图片为主进行讲解)3、讲解示范。 (1)分析偏旁写法。步骤:立刀旁首先从哪儿起笔?两竖的起笔形态有何不同?左短竖是 顺锋还是逆锋?一右竖钩的竖钩处如何调转笔锋?如何出钩?两笔书写需要 注意哪些问题?(2)教师示范(在水写布上示范) 。三、书写实践1、指导学生打开课本第 2页,先观察课本中的“利” “则”“列”三个例字

3、中立刀旁的形态,再分析它们的写法,最后再拿起笔描红。2、巡视指导学生描红,以及下一行的书写。四、展示评价1、提出评价标准(1)是否掌握了立刀旁的书写要领?( 2)字形结构特点是否突出?( 3) 读帖、临帖是来仔细、准确?2、相互评价,教师点评。五、知识拓展 请同学们自己在九成宫醴泉铭 的原碑帖中寻找一下, 都有哪些字是立刀 旁的,这些字都有什么特点,选出自己认为字形最好的与同学分享。第 2 课 斤字旁【教学目标】 掌握斤字旁的形态特点及其写法。 培养学生的书写兴趣, 养成良好的书写习 惯,提升欣赏和书写能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把握斤字旁的整体形态特点。2、教学难点:掌握斤字旁笔画间的

4、搭配关系【教学过程】一、课程导入 教师谈话导入(略)二、探究新知1、介绍偏旁。今天我们要学习斤字旁(板书:第 2 课 斤字旁)2、观察偏旁形态。(1)我们以九成宫醴泉铭 中的“新”字为例, 来学习斤字旁的写法 (打 开 ppt ,展示原碑中的“新”字和米字格中的“新”字) 。读帖观察:首先,同学们跟老师观察字帖, “新”字中的撇、横、竖都有哪 些特点?特别是上面的平撇和下面的竖撇,以及竖撇和竖的形状如何?其次, 斤字旁的外轮廓如一个向右张开的折扇。(2)观察米字格中的“新”字。 预设:可以看出“新”字在米字格中的位置,以及它们与虚线的关系(教 师以米字格图片为主进行讲解)3、讲解示范。(1)分

5、析偏旁写法。步骤:斤字旁首先从哪儿起笔?一短撇应从什么位置开始?大约多长? 第二笔竖撇怎样写?T第三笔的磺写多长?一第四笔竖笔从哪儿起笔?写到哪 儿收笔?(2)教师示范(在水写布上示范) 。三、书写实践1、指导学生打开课本第 5页,先观察课本中的“新” “斯”“渐”三个例字 中斤字旁的形态,再分析它们的写法,最后再拿起笔描红。2、巡视指导学生描红,个别辅导,纠错、示范。四、展示评价1、提出评价标准 (1)是否掌握了斤字旁的书写要领?( 2)字形结构特点是否突出?( 3) 读帖、临帖是来仔细、准确?2、相互评价,教师点评。五、知识拓展请同学们自己在 九成宫醴泉铭 的原碑帖中寻找一下, 都有哪些字

6、是斤字旁的,这些字都有什么特点,选出自己认为字形最好的与同学分享。第 3 课 反文旁【教学目标】 掌握反文旁的形态特点及其写法。 培养学生的书写兴趣, 养成良好的书写习 惯,提升欣赏和书写能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把握反文旁的整体形态特点。2、教学难点:掌握反文旁各笔画组合的要领。【教学过程】一、课程导入 请跟老师一起练习笔画撇、横、捺的写法。二、探究新知 1、介绍偏旁。今天我们要学习反文旁的写法。 (板书: 第 3 课 反文旁) 带反文旁的字既是 汉字中出现较多的字, 也是右偏旁中比较典型的偏旁, 大家来说一说带有反文旁 的汉字吧。(预设:改、激、效 , )2、观察偏旁形态。(1)我

7、们以九成宫醴泉铭 中的“改”字为例, 来学习反文旁的写法 (打 开 ppt ,展示原碑中的“改”字和米字格中的“改”字) 。读帖观察:反文旁都有哪些特点?(以原碑图片为主进行讲解)上部稍紧 凑,撇短,捺长而挺括。(2)观察米字格中的“改”字。 预设:可以看出“改”字反文旁在米字格中占有多宽的位置 ?(一半) ,其撇 捺的长短如何?反文旁的外轮廓是什么形状?(扇形) (教师以米字格图片为主 进行讲解)3、讲解示范。 (1)分析偏旁写法。步骤:书写“改”字的反文旁应从哪儿起笔?一第二笔写横时如何写? 第三笔撇从哪儿起笔?到哪儿收笔?T第四笔捺从哪儿起笔,哪儿收笔?捺的 整体形状如何?需要注意哪些问

8、题?(2)教师示范(在水写布上示范) 。三、书写实践1、指导学生打开课本第 8页,先观察课本中的“改” “激”“效”三个例字 中反文旁的形态,再分析它们的写法,最后再拿起笔描红。2、巡视指导学生描红,个别辅导,纠错、示范。四、展示评价1、提出评价标准(1)是否学会了反文旁的写法?( 2)字形结构特点是否突出?( 3)读帖、 临帖是来仔细、准确?2、相互评价,教师点评。五、知识拓展第 4 课 右耳旁【教学目标】掌握右耳旁的形态特点及其写法。 培养学生的书写兴趣, 养成良好的书写习 惯,提升欣赏和书写能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右耳旁的形态特点。2、教学难点:掌握右耳旁笔画的搭配关系。【

9、教学过程】一、课程导入回忆反文旁怎么写,举字例说明。二、探究新知1、介绍笔画。本节课我们要学习右耳旁的写法。 (板书:第 4 课 右耳旁)耳旁的字在汉字 中非常多,写好耳旁很重要。前面我们学过左耳旁的字, 大家还记得学了哪些字? 左耳旁有什么特点? (指名学生作答)。今天我们学习右耳旁的字, 例如 , (板 书:郡、部、廓)2、观察偏旁形态。(1)我们以九成宫醴泉铭中的“郡”字为例,学习右耳旁的写法(打 开 ppt ,展示原碑中和米字格中的“郡”字) 。读帖观察:“郡”字的右耳旁都有哪些特点?右耳旁与左边的“君”部的大 小、高低如何?(以原碑图片为主进行讲解)(2)观察米字格中的“郡”字。 预

10、设:可以看到“郡”字中的右耳旁的竖有多长,横折弯钩像耳朵吗?(教 师以米字格图片为主进行讲解)3、讲解示范。(1)分析偏旁写法。 步骤:“郡”字的右耳旁从哪儿起笔?(中部偏右上,先写横撇弯钩,起笔 顺笔锋入纸,像写短尖横或点一样,较尖,稍顿后像写横折一样,提笔向左下 撇出。再顺势提笔写弯钩,钩部短小含蓄。垂露竖较伸展,尾部回锋收笔。)-看看耳朵的形状如何?耳部与竖搭配需要注意哪些问题?(2)教师示范(在水写布上示范) 。三、书写实践1、指导学生打开课本第 12 页,对照“郡”“部”“廓”三个例字中右耳旁的 形态,再分析它们的写法,最后再拿起笔描红。2、巡视指导学生描红,个别辅导,纠错、示范。四

11、、展示评价1、提出评价标准(1)是否学会了右耳旁的写法? (2)看谁比较熟练地掌握了运笔方法?( 3)读帖、临帖是来仔细、准确?2、相互评价,教师点评。五、知识拓展请同学们自己在 九成宫醴泉铭 的原碑帖中寻找一下, 都有哪些字有反文旁的,这些字都有什么特点,选出自己认为字形最好的与同学分享。第 5 课 页字旁 欠字旁【教学目标】掌握页字和欠字旁的形态特点及其写法。 培养学生的书写兴趣, 养成良好的 书写习惯,提升欣赏和书写能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把握页字旁和欠字旁的整体形态特点。2、教学难点:掌握页字旁和欠字旁笔画的搭配关系。 【教学过程】一、课程导入我们上节课学习了右耳旁的写法。

12、大家还记得它的书写要领吗? (请同学们 回忆一下九成宫醴泉铭中“郡”字是怎么写的?我们还学会了哪些有右耳 旁的例字?) 本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第 5 课。(板书:第 5 课 页字旁 欠字旁)二、探究新知1、介绍笔画。页字旁和欠字旁这两个偏旁的字在汉字中出比较多, 这两个偏旁在形体上差 异比较大, 但仍有一些右偏旁所特有的共同规律, 我们通过学习来考察, 它们有 哪些特征,如何写好它们。2、观察偏旁形态。 (1)我们以九成宫醴泉铭中的“颂”字为例,学习页字旁的写法(打开 ppt ,展示原碑中和米字格中的“颂”字。 ) 读帖观察:“颂”字的页字旁都有哪些特点?(以原碑图片为主进行讲解)(2)观察米字

13、格中的“颂”字。观察“颂”在米字格中的结构比例等有什么特点?(3)我们以九成宫醴泉铭中的“欲”字为例,学习页字旁的写法(打 开 ppt ,展示原碑中和米字格中的“欲”字。 )读帖观察:“欲”字的页字旁都有哪些特点?(以原碑图片为主进行讲解) (2)观察米字格中的“欲”字。观察“欲”在米字格中的结构比例等有什么特点?3、讲解示范。(1)讲解页字旁。步骤:书写页字旁时注意哪些问题?上横如何起笔?写多长?如何将 “贝”部的四横写均匀?下边的八字点如何安排?(2)讲解欠字旁步骤:欠字旁第一撇从哪儿起笔?从哪儿收笔?一第二笔横撇如何起笔? T看看第一撇和第三撇有何异同? T最后一点如何安放?(2)教师示

14、范 (在水写布上示范“颂”字和“欲”字的写法,提醒学生注 意如何表现偏旁的形态特点以及它们与字中其他部分的关系) 。三、书写实践1、指导学生打开课本第 14 页,对照“颂”“两个例字中右耳旁的形态,分 析它们的写法,再对课本第 15页中右边米字格中的“颂” “欲”“饮”三字进行 观察,最后再拿起笔描红。2、巡视指导学生描红,个别辅导,纠错、示范。四、展示评价与知识拓展(略)第 6 课 月字旁 力字旁【教学目标】掌握月字旁和力字旁的形态特点及其写法。 培养学生的书写兴趣, 养成良好 的书写习惯,提升欣赏和书写能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把握月字旁和力字旁的形态特点。 2、教学难点:掌握月

15、字旁和力字旁字中各笔画的搭配。【教学过程】一、课程导入 前面我们学习了页字旁和欠字旁的写法。 大家还记得它的书写要领吗? (请 同学们回忆一下九成宫醴泉铭中“颂” “欲”两字是怎么写的?我们还学会 了哪些有右耳旁的例字?) 本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第 6课。(板书:第 6课 月字 旁 力字旁)二、探究新知 本节课我们学习月字旁和力字旁的写法, 带有月字旁的汉字很多, 但大多数 在左边。请同学们想一想,月字旁在右边的有哪些字?力字旁在右边的呢?三、讲解示范。1、讲解例字。(1)讲解月字旁。 我们以九成宫醴泉铭中的“期”字为例,学习月字旁的写法(打开 ppt, 展示原碑中和米字格中的“期”字。 )读帖

16、观察:“期”字的月字旁都有哪些特点?(以原碑图片为主进行讲解) (2)观察米字格中的“期”字。观察“期”在米字格中的结构比例等有什么特点?(3)应该怎样写月字旁步骤:月字旁从哪儿起笔?一上部的横折部分写多宽?一中间两横如何分 布才均匀?一竖钩的钩部要写得很小,为什么?2、讲解力字旁步骤方法同上3、教师示范 (在水写布上示范“期”字和“勃”字的写法,提醒学生注意 如何表现偏旁的形态特点以及它们与字中其他部分的关系) 。三、书写实践1、指导学生打开课本第 17 页,对照“期”“勃”两个字的写法,重点观察 月字旁和力字旁的形状与位置, 再分析各笔画间的布局规律等。 然后临摹课文第 18页中的各个字。

17、2、巡视指导学生描红,个别辅导,纠错、示范。四、展示评价与知识拓展1、引导学生自评、互评。最后教师点评。2、请同学们自己在九成宫醴泉铭的原碑帖中寻找一下,都有哪些字有 月字旁和力字旁,这些字都有什么特点,选出自己认为字形最好的与同学分享。第 7 课 寸字旁 戈字旁【教学目标】掌握寸字旁和戈字旁的形态特点及其写法。 培养学生的书写兴趣, 养成良好 的书写习惯,提升欣赏和书写能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把握寸字旁和戈字旁的形态特点。2、教学难点:掌握汉字结构的收放关系。【教学过程】一、课程导入出示“寸”字和寸字旁, “戈”字和戈字旁 (请同学们比较独体字和做偏旁 时的差别) 本节课我们一起来

18、学习第 7 课。(板书:第 7 课 寸字旁 戈字旁)二、探究新知 本节课我们学习寸字旁和戈字旁的写法,这两个字旁在右边的情况比较常 见,形体修长而挺括,十分精神。寸字作为右偏旁时竖钩偏左,戈字作为右偏旁 时斜钩较长。写了它们对于我们掌握书法中的笔画收放关系很有帮助。三、讲解示范。1、讲解例字。(1)讲解寸字旁。 我们以欧阳询皇甫诞碑中的“尉”字为例,学习寸字旁的写法(打开 ppt,展示原碑中的“尉”字和米字格中的“尉”字。)读帖观察:“尉”字中的寸字旁有哪些特点?(以原碑图片为主进行讲解)(2)观察米字格中的“尉”字。观察“尉”在米字格中的结构比例等有什么特点?(3)应该怎样写寸字旁 步骤:书

19、写寸字旁横画从哪儿起笔?横画倾斜度有多大?写到哪里收笔?一竖钩从何处起笔?钩的角度有多大?一点的位置在哪里?2 、讲解戈字旁步骤方法同上,重点指导怎样书写戈字旁:戈字旁从哪儿起笔?戈字旁 的弧度如何控制?一钩底在何处收笔?一点与撇如何写?3、教师示范 (在水写布上示范“尉”字和“成”字的写法,提醒学生注意 如何表现偏旁的形态特点以及它们与字中其他部分的关系) 。三、书写实践1、指导学生打开课本第 22 页,观察“尉”“成”两个字寸字旁和戈字旁的 形状与位置, 再分析各笔画间的布局规律等。 然后临摹课文第 23页中的各个字。2、巡视指导学生描红,个别辅导,纠错、示范。四、展示评价与知识拓展1、引

20、导学生自评、互评。最后教师点评。2、请同学们自己在九成宫醴泉铭的原碑帖中寻找一下,都有哪些字有 寸字旁和戈字旁,这些字都有什么特点,选出自己认为字形最好的与同学分享。第 8 课 口字旁 见字旁【教学目标】 掌握口字旁和见字旁的形态特点及其写法。 培养学生的书写兴趣, 养成良好 的书写习惯,提升欣赏和书写能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把握好口字旁和见字旁的形态特点。2、教学难点:掌握口字旁和见字旁与字的左边部分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一、课程导入 回忆“尉”“成”两字是怎样书写的,复习寸字旁和戈字旁的写法。本节课 我们一起来学习第 8 课。(板书:第 8 课 口字旁 见字旁)二、探究新知

21、 本节课我们学习作为右偏旁的口字旁和见字旁的写法, 口字旁在右边的情况 比较少,想想都有哪些字?见字旁的呢?(如加、视 , )三、讲解示范。1、讲解例字。(1)讲解口字旁。 我们以九成宫醴泉铭中的“加”字为例,学习口字旁的写法(打开 ppt, 展示原碑中的“加”字和米字格中的“加”字。 )读帖观察:“加”字中的口字旁有哪些特点?(以原碑图片为主进行讲解) (2)观察米字格中的“加”字。观察“加”在米字格中的结构比例等有什么特点?(3)应该怎样写口字旁 步骤:书写口字旁时从哪儿起笔?(起笔顺锋入纸,较尖,左竖和右折稍向外倾斜,口字旁向左倾斜,紧靠左边,和左边部分相互倚靠。)7还有哪些需要注意的问

22、题?2 、讲解见字旁 步骤方法同上,重点指导怎样书写见字旁:见字占位较大,起笔较高。7 见字旁左竖较细,横折较粗,横画分布均匀。7撇画较细,竖弯钩向右伸展。3、教师示范 (在水写布上示范“加”字和“视”字的写法,提醒学生注意 如何表现偏旁的形态特点以及它们与字中其他部分的关系) 。三、书写实践1、指导学生打开课本第 25页,观察“加”“视”两个字口字旁和见字旁的 形状与位置,再分析它们的写法。然后观察临摹课文第 26 页中的各个字。2、巡视指导学生描红,个别辅导,纠错、示范。四、展示评价与知识拓展1、引导学生自评、互评。最后教师点评。2、请同学们自己在九成宫醴泉铭的原碑帖中寻找一下,都有哪些字

23、有 口字旁和见字旁,这些字都有什么特点,选出自己认为字形最好的与同学分享。第 9 课 心字底【教学目标】掌握心字底的形态特点及其写法。 培养学生的书写兴趣, 养成良好的书写习 惯,提升欣赏和书写能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把握心字底的形态特点。2、教学难点:掌握心字底笔画间的关系。【教学过程】一、课程导入 第一单元,我们学习了右偏旁中若干个偏旁的写法, 大家还记得学了哪些右 偏旁吗? (指名学生作答) 。从今天开始,我们从心字底开始学习字底的写法。 (板书:第 9 课 心字底)二、探究新知1、介绍偏旁。 心字底的字较常见,如:思、想、忘、恩、息、念等等,是和心情、思想有 关的字。心字底

24、三点加上卧钩的组合,笔画不多,但要写好却不容易。三、讲解示范。1、讲解例字。(1)讲解口字旁。 我们以九成宫醴泉铭中的“思”字为例,学习心字底的写法(打开 ppt, 展示原碑中的“思”字和米字格中的“思”字。 )读帖观察:“思”字中的心字底有哪些特点?(以原碑图片为主进行讲解)(2)观察米字格中的“思”字。观察“思”在米字格中的结构比例等有什么特点?(3)应该怎样写“思”字和写心字底。步骤:“思”字上部的“田”字从哪起笔?从哪收笔?-心字底的左点从哪 起笔?T心字底要写成怎样的形态?(较宽扁)2、教师示范 (在水写布上示范“思”字的写法,提醒学生注意如何表现偏 旁的形态特点以及它们与字中其他部

25、分的关系) 。三、书写实践1、指导学生打开课本第 34页,观察“思”“忘”“愈”三个字原碑字,再对 着右边米字格中的三字, 特别是红色心字底的形态, 逐一揣摩它们的写法, 然后 观察临摹课文第 35 页中的各个字。2、巡视指导学生描红,个别辅导,纠错、示范。四、展示评价与知识拓展1、引导学生自评、互评。最后教师点评。2、请同学们自己在九成宫醴泉铭的原碑帖中寻找一下,都有哪些字有 心字底,这些字都有什么特点,选出自己认为字形最好的与同学分享。第 10 课 皿字底【教学目标】 掌握皿字底的形态特点及其写法。 培养学生的书写兴趣, 养成良好的书写习 惯,提升欣赏和书写能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

26、点:把握皿字底的形态特点。2、教学难点:掌握皿字底各笔画间的组合关系及其与字上面部分的和谐搭配。 【教学过程】一、课程导入 我们上节课学习了心字底的写法, 大家还记得心字底的书写要领吗? (指名 学生作答)。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皿字底的写法。 (板书:第 10 课 皿字底)二、探究新知 1、介绍偏旁。 皿就是器物、器皿,往往和盛放东西的物件有关,如“盆” “盖”“盅”“盂” 等。2、观察偏旁形态。(1)我们以九成宫醴泉铭 中的“孟”字为例, 来学习皿字底的写法 (打 开 ppt ,展示原碑中的“孟”字和米字格中的“孟”字)引导学生仔细看, “孟” 字中的皿字底有哪些特点?读帖观察:“孟”字的整体

27、形态有何特点?(以原碑图片为主进行讲解) 。 (2)观察米字格中的“孟”字。预设:可以看出“孟”字在米字格中的位置,以及它们与虚线的关系(教 师以米字格图片为主进行讲解)三、讲解示范。1、分析偏旁写法。步骤:“孟”字子部位置如何?一书写皿字底时左竖从哪儿起笔?如何倾斜?一横折的宽度如何?右竖如何倾斜?一长横和上部的宽度如何协调?两边分别写到哪里?2、教师示范 (示范“孟”字的写法,提醒学生注意皿字底的形态特点如何 表现,以及它与字中其他部分的关系) 。三、书写实践1、指导学生打开课本第 37 页,观察“孟”“盖”监”三个字原碑字,再对 着右边米字格中的三字, 特别是红色皿字底的形态, 逐一揣摩

28、它们的写法, 然后 观察临摹课文第 38 页中的各个字。2、巡视指导学生描红,个别辅导,纠错、示范。四、展示评价与知识拓展1、引导学生自评、互评。最后教师点评。2、请同学们自己在九成宫醴泉铭的原碑帖中寻找一下,都有哪些字有 皿字底,这些字都有什么特点,选出自己认为字形最好的与同学分享。第 11 课 木字底 四点底【教学目标】掌握木字底和四点底的形态特点及其写法。 培养学生的书写兴趣, 养成良好 的书写习惯,提升欣赏和书写能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把握木字底和四点底的形态特点。2、教学难点:掌握木字底和四点底各笔画之间及字上面部分的组合规律。【教学过程】一、课程导入我们上节课学习了皿字底

29、的写法, 大家还记得皿字底的书写要领吗? (指名 学生回答)。本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第 11 课。(板书:第 11课 木字底 四点底)二、探究新知汉字中左偏旁带木字旁的非常多, 我们在上一册左偏旁中已学过, 大家还记 得它的写法特点吗?(左放右收,撇长、捺变为点。 )请同学们想想,木字做字 底的有哪些字?(如: “架”“集”“柴”“某”等)。三、讲解示范。1、讲解例字。(1)讲解木字底。 我们以九成宫醴泉铭中的“架”字为例,学习木字底的写法(打开ppt,展示原碑中的“架”字和米字格中的“架”字。 )读帖观察:“架”字中的木字底有哪些特点?(以原碑图片为主进行讲解)(2)观察米字格中的“架”字。观

30、察“架”在米字格中的结构比例等有什么特点?(3)应该怎样写木字底。步骤:“架”字上部的“加”字占位多少?一木籽底的长横从哪儿起笔,形 状如何?一竖钩的位置在哪?怎样书写?一下两点的位置与倾斜度怎样?2 、讲解四点底步骤方法同上,重点指导怎样书写四点底:四点底的占位?一四点底的起 笔?四点形态异同?一四点底的收笔?3、教师示范 (示范“架”字和“ 無”字的写法,提醒学生注意如何表现偏 旁的形态特点以及它们与字中其他部分的关系) 。三、书写实践1、指导学生打开课本第 39 页,观察“架”“無”两个字木字底和四点底的 形状与位置,再分析它们的写法。然后观察临摹课文第 41 页中的各个字。2、巡视指导

31、学生描红,个别辅导,纠错、示范。四、展示评价与知识拓展1、引导学生自评、互评。最后教师点评。2、请同学们自己在九成宫醴泉铭的原碑帖中寻找一下,都有哪些字有 木字底和四点底,这些字都有什么特点,选出自己认为字形最好的与同学分享。第 12 课 日字底 口字底【教学目标】 掌握日字底和口字底的形态特点及其写法。 培养学生的书写兴趣, 养成良好 的书写习惯,提升欣赏和书写能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把握日字底和口字底的形态特点。2、教学难点:掌握日字底和口字底与字上面部分之间的关系。【教学过程】一、课程导入 我们上节课学习了木字底和四点底的写法,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 九成宫醴泉 铭中的“架”和“

32、無”二字怎么写?我们还学会了哪些木字底和四点底的例字 (指名学生回答)。本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第 12 课。(板书:第 12课 日字底和 口字底)。二、探究新知 口字旁的字在汉字中非常多, 有几百个, 但是口字旁作为字底的字却只有几 十个,我们都学过哪些口字底的字?(如:名、吞、吉、否等)日字呢?它也有 写在左边和在字底的情况,分别有哪些字呢?(如:明、时、晚、晖、昔、者、 旨等)。三、讲解示范。1、讲解例字。本课我们以九成宫醴泉铭中的“昔” “名”“善”为例,来学习日字底和 口字底的写法(打开ppt,展示原碑中的“昔”字和米字格中的“昔”字。)( 1)讲解日字底。 读帖观察:“昔”字中的日字底

33、有哪些特点?(以原碑图片为主进行讲解)(2)观察米字格中的“昔”字。 观察“昔”在米字格中的结构比例等有什么特点?( 3)应该怎样写“昔”字。步骤:“昔”字上部是比较对称的结构,横很长,占居字格的绝大部分一日 字底的左竖从斜线处起笔,竖较短一第二笔写横折,横左低右高,在右边斜线 处折笔,右竖较粗且稍长一第三笔横细而短小,第四笔封口和横左细右粗,略 向右上。2 、讲解口字底 步骤方法同上,重点指导怎样书写口字底。3、教师示范 (示范“昔”字和“ 名”字的写法,提醒学生注意如何表现偏 旁的形态特点以及它们与字中其他部分的关系) 。三、书写实践1、指导学生打开课本第 43页,观察“昔”名”两个字日字

34、底和口字底的形 状与位置,再分析它们的写法。然后观察临摹课文第 45页中的各个字。2、巡视指导学生描红,个别辅导,纠错、示范。四、展示评价与知识拓展1、引导学生自评、互评。最后教师点评。 2、请同学们自己在九成宫醴泉铭的原碑帖中寻找一下,都有哪些字有 木日字底和口字底, 这些字都有什么特点, 选出自己认为字形最好的与同学分享。第 13 课 土字底 王字底【教学目标】掌握土字底和王字底的形态特点及其写法。 培养学生的书写兴趣, 养成良好 的书写习惯,提升欣赏和书写能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把握土字底和王字底的形态特点。 2、教学难点:掌握土字底和王字底在字中的位置关系及笔画组合规律。【

35、教学过程】一、课程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日字底和口字底的写法, 大家还记得它们的书写要领吗?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九成宫醴泉铭中的“昔”和“名”二字怎么写?我们还学 会了哪些日字底和口字底的例字。二、探究新知 本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第 13课。(板书:第 13 课 土字底和王字底)。土字 和王字都是在做左偏旁时较多,做字底的较少。但土字底和王字底颇具代表性。 今天我们来学习土字底和王字底。 (如:至、皇、圣等) 。三、讲解示范。1、讲解例字。(1)讲解土字底。 我们以九成宫醴泉铭中的“至”为例,来学习土字底的写法(打开ppt,展示原碑中的“至”字和米字格中的“至”字。 )读帖观察:“至”字中的土字底有

36、哪些特点?(以原碑图片为主进行讲解) (2)观察米字格中的“至”字。观察“至”在米字格中的结构比例等有什么特点?(3)应该怎样写“至”字及土字底。步骤:怎样写第一横?一怎样写竖和下面的横画?2 、讲解王字底(打开ppt,展示原碑中的“皇”字和米字格中的“皇”字。) 步骤方法同上,重点指导怎样书写王字底。3、教师示范 (示范“至”字和“ 皇”字的写法,提醒学生注意如何表现偏 旁的形态特点以及它们与字中其他部分的关系) 。三、书写实践1、指导学生打开课本第 46 页,观察“至”“皇”两个例字土字底和王字底 的形态,再分析它们的写法。然后观察临摹课文第 47页中的“至”“皇”“圣”。2、巡视指导学生

37、描红,个别辅导,纠错、示范。四、展示评价与知识拓展1、引导学生自评、互评。最后教师点评。2、请同学们自己在九成宫醴泉铭的原碑帖中寻找一下,都有哪些字有 木土字底和王字底,这些字都有什么特点, 选出自己认为字形最好的与同学分享。第 14 课 走之旁 建之旁【教学目标】 掌握走之旁和建之旁的形态特点及其写法。 培养学生的书写兴趣, 养成良好 的书写习惯,提升欣赏和书写能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把握走之旁和建之旁的形态特点。2、教学难点:掌握走之旁和建之旁在字中的位置关系及笔画组合规律。 【教学过程】一、课程导入 我们上节课学习了土字底和王字底的写法,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 九成宫醴泉 铭中的

38、“至”和“皇”二字怎么写?我们还学会了哪些土字底和王字底的例字。二、探究新知 本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第 14课。(板书:第 14 课 走之旁和建之旁)。这两 类字旁也都比较常见, 请问:我们学过了哪些走之旁和建之旁的字? (如道、送、 违、建、延等),大家知道我们为什么把它放到这一课来学吗?三、讲解示范。1、讲解例字。(1)讲解走之旁。 我们以九成宫醴泉铭中的“道”为例,来学习走之旁的写法(打开 ppt, 展示原碑中的“道”字和米字格中的“道”字。 )读帖观察:“道”字中的土字底有哪些特点?(以原碑图片为主进行讲解) (2)观察米字格中的“道”字。观察“道”在米字格中写法(以米字格图片为主进行讲

39、解) :走之旁的点是 处于左上格斜线的中部,顺锋书写,尾部圆收。横折折撇从横线的左侧偏上 起笔,短小而圆转。横折折撇末端向左写捺,捺画较平缓,尾部平踢出锋, 较劲健。2 、讲解建之旁。 我们再以九成宫醴泉铭中的“延”字为例,来学习建之旁的写法(打开ppt,展示原碑中的“延”字和米字格中的“延”字。) 步骤方法同上,重点指导怎样书写建之旁的书写方法以及应注意的问题。3、教师示范 (示范“道”字和“ 延”字的写法,提醒学生注意如何表现偏 旁的形态特点以及它们与字中其他部分的关系) 。三、书写实践1、指导学生打开课本第 49 页,观察“道”“延”两个例字走之旁和建之旁 的形态,再分析它们的写法。然后

40、观察临摹课文第 50页中的“道“延” “迥”。2、巡视指导学生描红,个别辅导,纠错、示范。四、展示评价与知识拓展1、引导学生自评、互评。最后教师点评。 2、请同学们自己在九成宫醴泉铭的原碑帖中寻找一下,都有哪些字有 木走之旁和建之旁, 这些字都有什么特点, 选出自己认为字形最好的与同学分享。第 15 课 月字底 贝字底【教学目标】掌握月字底和贝字底的形态特点及其写法。 培养学生的书写兴趣, 养成良好 的书写习惯,提升欣赏和书写能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把握月字底和贝字底的形态特点。 2、教学难点:掌握月字底和贝字底在字中的位置关系及笔画组合规律。 【教学过程】一、课程导入前面我们学习了

41、走之旁和建之旁的写法,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九成宫醴泉铭 中的“道”和“延”二字怎么写?我们还学会了哪些走之旁和建之旁的例字。二、探究新知本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月字底和贝字底的写法。 (板书:第 15 课 月字底和 贝字底)。月字底和贝字底很常见。我们都学过哪些带有月字底和贝字底的字? (如青、背、育、肯、员、质、资等)今天我们就以“青” “质”“宝”三字为例 来学习。“青”字大家很熟悉,“质”和“宝”两个是繁体字,和大家平常见到的 不一样,今后我们在书法学习中还要不断认识一些繁体字的写法, 了解汉字文化 的源流。三、讲解示范。1、讲解例字。(1)讲解月字底。我们以九成宫醴泉铭中的“青”为例,来学习月字底的写法(打开 ppt, 展示原碑中的“青”字和米字格中的“青”字。 )读帖观察:“青”字中的月字底有哪些特点?(以原碑图片为主进行讲解) (2)观察米字格中的“青”字。观察“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