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泥熔接施工技术交底_第1页
火泥熔接施工技术交底_第2页
火泥熔接施工技术交底_第3页
火泥熔接施工技术交底_第4页
火泥熔接施工技术交底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火泥熔接施工技术交底刖言七二二所电力线路-3-3 工程 C C 标段工程为新建 110kV110kV 特殊电力线路,施工范围为传输线P P340340P P502502、接 地网连接线以及接地网的敷设。是在质量、外观、效益及安全等方面,火泥熔接施工更具有优势,已经逐步形成推广的趋势。本工法根据施 工现场的实际操作,针对火泥熔接的工艺特点、适用范围、所使用的工器具、焊接流程、检验标准及人员配置进行了简明扼要的说明,对火泥熔接的施工有一定的指导性作用。连接点是分子结合,没有接触面,更没机械压力,故不会松弛或腐蚀。火泥熔接法可熔接下列金属材料:普通钢铁、不锈钢、铜包钢、铸铁、镀锌钢铁、青铜、黄铜等。

2、根据 其适用的材质及特点,可用于以下方面:主变接地、设备和接地网的连接(如图 3-13-1)、固定架构引下线的抱箍(如图 3-23-2)、垂直接地极和水平主 网的焊接、地网支线的焊接等。施工企业:XXXXXXXX 公司工程名称XXXXXXXX 项目血:(津建安表 2222)电力施工部位火泥熔接施工交底时间20192019 年 月1、在接地网的施工中,关键工序在于对铜棒的熔接,而传统的熔接方法与火泥熔接方法相比较而言,无论2、工法特点2.12.1外形美观一致。2.22.22.32.3具有较大散热面积,通电流能力与导体相同。2.42.4熔点与导体相同,能承受故障大电流冲击,不至熔断。2.52.5操

3、作简单,便于推广。3、适用范围火泥熔接是放热熔接的一种,是利用燃烧时的化学反应产生的超高热来完成熔接的方法。反应速度快到仅几秒种, 产生的热量极高,能有效地传导至熔接部位,将两部分或多部分待接续的导体熔化成一体,形成对两部分或多部分导体的连接。5.15.1 工艺流程火泥熔接工法有其一整套完整的流程,包括工前准备、施工过程及工后整理三个大的方面,又分为个小的方面,具体见图5.1-15.1-1 火泥熔接施工工艺流程图。图 5.1-15.1-1 火泥熔接施工工艺流程图5.25.2火泥熔接施工操作要点根据熔接物、熔接方式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模具及熔粉,例如“十”字连接、“ T T”字连接等方式;2222

4、 与2222 铜棒熔接,2222 铜棒与铜板熔接,依据工程特点,熔接物、 熔接方式可有多种变化,但其操作原理都基本相同。现以铜棒与铜棒之间采用“一”字连接为例,对火泥熔 接的操作要点进行剖析:4、图 3-13-1工艺原理图 3-23-2火泥熔接时的5、施工工艺流程及工艺特点13131212 与1212 铜棒熔接,有“一”字连接设备和接地网的连接521521 模具、铜棒的清洁、预热。放热焊接操作之前,必须使用喷枪对模具进行加热(如图 便去除模具表面的凝结水。加热点涵盖整个模具、铜棒表面,重点为模具模腔,反应腔、铜棒溶解部位。热时间十至十五分钟,根据环境温度调整加热时间。待焊接的金属导体表面需保持

5、光洁,可使用 对需焊接处进行抛光。且导体待焊接处也需要加热去除水分、油污,加热时间不少于五分钟。521-1521-1),以400#400#砂纸焊按材料试噓焊接试件试验图 521-1521-1522522 待焊接的导体需平稳放置,模具固定导体以后,待焊接导体接头处应对准模具中心导流孔。小截1-31-3 mmmm 的缝隙,以便更好的熔接。固定后需观察导体放置是否 平稳,模具是否有明显缝隙,防止反应过程中漏浆。5.2.35.2.3 把金属隔离铁片放置到模具反应腔底部,需注意铁片方向,凹面朝上,否则会严重影响熔接效果。之后倒入引火粉,引火粉重点倒于模唇上,少量倒于焊粉之上进行预热面导体间无需留缝隙,大

6、截面导体之间需要有平稳倒入与模具顶盖标片相对应牌号之焊粉。= 氏*0-图 5.2.3-15.2.3-15.2.45.2.4 盖上模盖,用打火枪对准模唇上之引火粉点火,放热焊接(如图5.2.55.2.5 待反应完全结束五分钟后,才可打开模具,用毛刷对模具进行仔细清理。直到矿渣被完全去除。5.2.65.2.6 熔接后的接头需平稳放置,待其完全正确冷却之后才可移动、弯折、及与土壤、水分接触,以免(如图 5.2.3-15.2.3-1 )。图 5.2.4-15.2.4-15.2415.241)。如有少量矿渣吸咐在反应腔之上,可在模具冷却后用600#600#砂纸进行了清理。丄I I匕即 可星整丄倒入适量焊

7、粉 塗爸-脅心放热突然热胀冷缩,发生开裂。建议制作相应支架等工具,使熔接后的接头体质平衡腾空状态,方便冷却。527527 焊接完成后,必须对接头表面进行检查,表面有少量凹凸麻面、黑斑为正常现象,但不能有裂纹, 否则锯断重新制作。528528 检查合格,一个完整的火泥熔接接头制作完成(如图5.2.8-15.2.8-1良好的熔焊指在熔焊完成后,接头表面光亮,没有气孔及夹杂,熔焊接头锯开后,材质致密,内部无气孔、夹杂等瑕疵(见图7-17-1 焊接头检查)。在进行施工操作前,必须对火泥熔接接头样品委托具备相关资质的单位进行送检试验,以确保焊接质528-1528-1)。6、工器具及材料火泥熔接时使用的工

8、器具简单,操作方便,主要包括:模具模夹焊粉点火枪隔离垫片毛刷铜刷手套铁锤改锥清模铲喷灯等(如图 6-16-1 )。1 Wb -7、注意事项哙-7?* ”* 八 7 百匕火泥熔接接头旨图 6-16-1量符合标准。影响熔焊效果的因素主要有两种,其中最大影响因素是潮气, 的水气。因此,如何防止及去除水气,是保证放热熔焊效果的最主要措施。另一个主要因素是模具和被熔接 导体的清洁度,所以必须清洁熔接导体表面的尘土、油脂、氧化膜、毛刺等;焊模内特别是焊模的反应腔内遗留焊碴必须彻底清除干净, 否则,熔焊接头的表面不光亮、 不光滑,易引起表面夹碴(见图 7-27-2 熔具清洁)。另外还需特别注意:更不准用小规

9、格剂量的焊药去施焊规格较大的导体。7.27.2 熔焊粉剂在出厂时已采取防潮保护,但用户在贮存及使用过程仍应注意避免受潮。熔焊前要检查模具与连接导体的密合度,适时用防火泥对模具的的接缝处进行密封,以免有铜水流出。人员配置情况及检测标准据施工情况可以分为几组同时作业,以1 1 组为例,进行人员配置(见表 8.1-18.1-1):序号工种人数职责1 1现场指挥1 1负责现场指挥、管理2 2操作人员2 2负责进行火泥熔接操作3 3安全员1 1负责安全防护表 8.1-18.1-1 人员配置表包括焊模、熔焊粉剂或被焊的导体等所着图 7-17-1 焊接头检查图 7-27-2 熔具清洁7.17.1 一次熔焊的

10、粉剂量应与所使用的焊模规格相适应,不准用大规格的粉剂量去施焊较小规格的导体,7.37.38.18.1W 持熔具的孑洁8.28.2 火泥熔接接头的试验检测标准包括:JB/T8114.1JB/T8114.1 19951995 额定电压 26/35KV26/35KV 及以下电力电缆附件基本技术要求总则GB/T9327GB/T9327 19881988 电缆导体压缩和机械连接头接头试验方法其主要标准如下(表8.2-18.2-1):序号检测项目标准要求1 1短路电流试验前直流电阻比率 1.21.22 2短路电流试验前直流电阻比率离散度 133133表 8.2-18.2-1 主要检验标准9.19.1 接时

11、产生大量的热量,所以绝不能在易燃易爆场所施工;9.29.2 接作业要随身配带灭火器,以备紧急情况使用;9.39.3 室外、沟坑等不平地方作业时,告别要注意保证熔接部分的工具、材料固定牢固,以免熔焊过程 中模具发生倾斜或翻转,造成熔水外泄并引起安全事故;9.49.4 燃时要注意在模具的侧面进行,并与模具保持 1 1 米以上的距离,引燃工具采用点火机或喷灯,不 能用打火机等直接引燃;9.59.5 焊完毕后可用清水冷却,但要注意身体不能位于模具上方,以免蒸气伤人。10.110.1 经济效益采用火泥熔接工法,操作便捷,提高了施工效率,同时在人员配置方面,可单组作业,也可多组同时10.210.2 社会效益10.2.110.2.1 采用高温放热熔接,减少了有害物质的排放,残留物质较少,在环保方面有其明显优势。10.2.210.2.2 火泥熔接作为一种新型的焊接工艺, 其成品美观, 更适应大家对产品外在的要求, 该工法在国 内已日益成熟,逐渐推广。9、作业中应注意的安全问题10、效益分析作业,综合比较,节约了开支约5 5 力丿元。在 20072007 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