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机械设计 -机械传动部分习题答案一、填空:1、齿轮齿面失效形式有齿面点蚀、齿面磨损、齿面胶合、塑性变形;2、斜齿圆柱齿轮传动其两传动轴的位置相互平行 。直齿圆锥齿轮传动其两传动轴的位置相互垂直。3、一对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正确啮合条件是模数相等 、 压力角相等 。4、标准齿轮不发生根切的最小齿数为17 。5、带传动正常工作时不能保证准确的传动比,是因为_弹性滑动 _。6、带传动的型号是根据计算功率和小带轮转速选定的。7、闭式软齿面齿轮传动一般按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进行设计计算, 确定的参数是分度圆直径 ;闭式硬齿面齿轮传动一般按齿根弯曲强度进行设计计算, 确定的参数是模数。8、一对渐开线标准直
2、齿圆柱齿轮的连续传动条件是重合度大于 1 。9、渐开线齿轮的五个基本参数是齿数、模数 、 压力角、 齿顶高系数和顶隙系数。10、我国规定齿轮标准压力角为20度;模数的单位是mm。11、在相同张紧力条件下, V 带传动的承载能力比平带传动的承载能力大 。12、普通 V 带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有:带在小带轮上打滑和带发生疲劳断裂破坏。13、 V 带传动工作时,传动带受有拉 应力、离心应力和弯曲 应力、三种应力叠加后,最大应力发生在紧边绕入小带轮处。14 当带有打滑趋势时,带传动的有效拉力达到最大值,而带传动的最大有效拉力决定于包角、 摩擦因数、 张紧力和带速四个因素。15. 带传动的最大有效拉力随预
3、紧力的增大而增大 ,随包角的增大而增大,随摩擦因数的增大而增大,随带速的增加而减小。16. 带内产生的瞬时最大应力由紧边拉应力 和 小带轮处弯曲应力两种应力组成。17. 在正常情况下, 弹性滑动只发生在带 离开 主、从动轮时的那一部分接触弧上。在设计 V 带传动时,为了提高 V 带的寿命,宜选取 较大 的小带轮直径。 18.19. 常见的带传动的张紧装置有定期张紧装置;自动张紧装置;采用张紧轮的张紧装置等几种。20. 在带传动中,弹性滑动是不可 避免的,打滑是可以 避免的。21. 带传动工作时,若主动轮的圆周速度为v1 ,从动轮的圆周速度为v2 ,带的线速度为 v ,则它们的关系为v1v ,v
4、2v 。22. V 带传动是靠带与带轮接触面间的摩擦力工作的。 V 带的工作面是两侧面。23. 当中心距不能调节时, 可采用张紧轮将带张紧, 张紧轮一般应放在 松边 的内侧,这样可以使带只受单向弯曲。为避免过分影响小带轮上的包角,张紧轮应尽量靠近大 带轮。24.V 带传动比不恒定主要是由于存在弹性滑动。25.V 带传动限制带速v 25 30 m s 的目的是为了避免 v 过大,使离心力过大,而 v 过小,使受力增大, 造成带根数过多;限制带在小带轮上的包角1 120的目的是增大摩擦力,提高承载能力。26.为了使 V 带与带轮轮槽更好地接触,轮槽楔角应小 于带截面的楔角,随着带轮直径减小,角度的
5、差值越大。27.在传动比不变的条件下,V 带传动的中心距增大,则小轮的包角增大,因而承载能力可提高。28. 带传动限制小带轮直径不能太小,是为了防止弯曲应力过大。若小带轮直径太大,则导致整体结构尺寸过大。29.闭式软齿面(硬度350 HBS)齿轮传动中,齿面疲劳点蚀通常出现在齿面节线附近的齿根部分,其原因是该处:单对齿啮合时H大; 相对滑动速度低,不易形成油膜;油挤入裂纹使裂纹受力扩张.49.高速重载齿轮传动,当润滑不良时最可能出现的失效形式是齿面胶合。30 在直齿圆柱齿轮强度计算中,当齿面接触强度已足够,而齿根弯曲强度不足时,可采用下列措施:中心距不变,增大模数,减小齿数;增大压力角;采用正
6、变位来提高弯曲强度。31.在闭式软齿面齿轮传动中,通常首先发生齿面疲劳点蚀破坏,故应按接触疲劳强度进行设计。但当齿面硬度350HBS 时,则易出现轮齿弯曲疲劳折断破坏,应按弯曲疲劳强度进行设计。32.在斜齿圆柱齿轮设计中,应取法面模数为标准值;而直齿锥齿轮设计中,应取大端模数为标准值。33 闭式蜗杆传动的功率损耗,一般包括:、和三部分。34.阿基米德蜗杆和蜗轮在中间平面相当于与相啮合。因此蜗杆的模数应与蜗轮的模数相等。35 为了提高蜗杆传动的效率,应选用头蜗杆;为了满足自锁要求,应选z1 =36 为了蜗杆传动能自锁,应选用头蜗杆;为了提高蜗杆的刚度,应采用的直径系数 q。37 有一普通圆柱蜗杆
7、传动,已知蜗杆头数z1 =2,蜗杆直径系数q=8, 蜗轮齿数 z2 =37, 模数m=8mm,则蜗杆分度圆直径 d1 =mm;蜗轮分度圆直径d2 =mm;传动中心距 amm ;传动比 i =;蜗轮分度圆上螺旋角2 =。38在进行蜗杆传动设计时,通常蜗轮齿数z2 26 是为了; z2 80(100) 是为了。二、选择:1. 带传动是依靠来传递运动和功率的。A. 带与带轮接触面之间的正压力B. 带与带轮接触面之间的摩擦力C. 带的紧边拉力D. 带的松边拉力2.带张紧的目的是。A. 减轻带的弹性滑动B. 提高带的寿命C. 改变带的运动方向D. 使带具有一定的初拉力3.与链传动相比较,带传动的优点是。
8、A. 工作平稳,基本无噪声B. 承载能力大C. 传动效率高D. 使用寿命长4.与平带传动相比较, V 带传动的优点是。A. 传动效率高B. 带的寿命长C. 带的价格便宜D. 承载能力大5. 选取 V 带型号,主要取决于。A. 带传递的功率和小带轮转速B. 带的线速度C. 带的紧边拉力D. 带的松边拉力6. V 带传动中,小带轮直径的选取取决于。A. 传动比B. 带的线速度C. 带的型号D. 带传递的功率7. 中心距一定的带传动,小带轮上包角的大小主要由决定。A. 小带轮直径B. 大带轮直径C. 两带轮直径之和8. 两带轮直径一定时,减小中心距将引起。A. 带的弹性滑动加剧B. 带传动效率降低C
9、. 带工作噪声增大D. 小带轮上的包角减小9. 带传动的中心距过大时,会导致。A. 带的寿命缩短B. 带的弹性滑动加剧C. 带的工作噪声增大D. 带在工作时出现颤动10. 若忽略离心力影响时,刚开始打滑前,带传动传递的极限有效拉力之间的关系为。D. 两带轮直径之差F elim 与初拉力 F0A.Felim2F0 e fv/(efv1)B. Felim2F0(efv1) /(e fv1)C. Felim2F0(efv1) /(e fv1)D. Felim2F0 (e fv1) / e fv11. 设计 V 带传动时,为防止,应限制小带轮的最小直径。A. 带内的弯曲应力过大B. 小带轮上的包角过小
10、C. 带的离心力过大D. 带的长度过长12. 一定型号V 带内弯曲应力的大小,与成反比关系。A. 带的线速度B. 带轮的直径C. 带轮上的包角D. 传动比13. 一定型号V 带中的离心拉应力,与带线速度。A. 的平方成正比B. 的平方成反比C. 成正比14. 带传动在工作时,假定小带轮为主动轮,则带内应力的最大值发生在带A. 进人大带轮处B. 紧边进入小带轮处D. 成反比。C. 离开大带轮处D. 离开小带轮处15. 带传动在工作中产生弹性滑动的原因是A. 带与带轮之间的摩擦因数较小C. 带的弹性与紧边和松边存在拉力差。B. 带绕过带轮产生了离心力D. 带传递的中心距大16. 带传动不能保证准确
11、的传动比,其原因是。A. 带容易变形和磨损B. 带在带轮上出现打滑C. 带传动工作时发生弹性滑动D. 带的弹性变形不符合虎克定律17. 一定型号的V 带传动,当小带轮转速一定时,其所能传递的功率增量,取决于A. 小带轮上的包角B. 带的线速度C. 传动比D. 大带轮上的包角18. 与 V 带传动相比较,同步带传动的突出优点是。A. 传递功率大B. 传动比准确C. 传动效率高D. 带的制造成本低。19. 带轮是采用轮辐式、腹板式或实心式,主要取决于。A. 带的横截面尺寸B. 传递的功率C. 带轮的线速度D.20. 当摩擦因数与初拉力一定时,则带传动在打滑前所能传递的最大有效拉力随带轮的直径的增大
12、而增大。A. 带轮的宽度B. 小带轮上的包角C. 大带轮上的包角D. 带的线速度21. 带传动工作时松边带速 _紧边带速。A. 小于B. 大于C. 等于D. 可能大于、小于或等于21 一般开式齿轮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是。A. 齿面胶合B.齿面疲劳点蚀C.齿面磨损或轮齿疲劳折断D.轮齿塑性变形22.高速重载齿轮传动,当润滑不良时,最可能出现的失效形式是。A. 齿面胶合B.齿面疲劳点蚀C.齿面磨损D.轮齿疲劳折断23 对于硬度 350HBS的闭式齿轮传动,设计时一般。A. 先按接触强度计算B.先按弯曲强度计算C.先按磨损条件计算D. 先按胶合条件计算24. 设计一对减速软齿面齿轮传动时,从等强度要求
13、出发,大、小齿轮的硬度选择时,应使。A. 两者硬度相等B.小齿轮硬度高于大齿轮硬度C. 大齿轮硬度高于小齿轮硬度D.小齿轮采用硬齿面,大齿轮采用软齿面25.一对标准渐开线圆柱齿轮要正确啮合,它们的必须相等。A. 直径 dB.模数 m C.齿宽 bD.齿数 z26.某齿轮箱中一对45 钢调质齿轮,经常发生齿面点蚀,修配更换时可用代替。A. 40Cr 调质 B.适当增大模数 mC. 仍可用 45 钢,改为齿面高频淬火D.改用铸钢 ZG310-57027.设计闭式软齿面直齿轮传动时,选择齿数Z1,的原则是。A. Z l 越多越好B. Z l 越少越好C. Z1 17,不产生根切即可D. 在保证轮齿有
14、足够的抗弯疲劳强度的前提下,齿数选多些有利28.轮齿的弯曲强度,当,则齿根弯曲强度增大。A. 模数不变,增多齿数时B.模数不变,增大中心距时C. 模数不变,增大直径时D.齿数不变,增大模数时29.为了提高齿轮传动的接触强度,可采取的方法。A. 采用闭式传动B.增大传动中心距C.减少齿数D.增大模数30. 圆柱齿轮传动中,当齿轮的直径一定时,减小齿轮的模数、增加齿轮的齿数,则可以。A. 提高齿轮的弯曲强度B.提高齿面的接触强度C. 改善齿轮传动的平稳性D.减少齿轮的塑性变形31.轮齿弯曲强度计算中的齿形系数YFa与无关。A. 齿数 z1B.变位系数xC.模数 mD.32 标准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弯
15、曲疲劳强度计算中,齿形系数斜齿轮的螺旋角YFa 只取决于。A. 模数mB.齿数ZC.分度圆直径dD.齿宽系数d33.一对圆柱齿轮,通常把小齿轮的齿宽做得比大齿轮宽一些,其主要原因是。A. 使传动平稳B.提高传动效率C.提高齿面接触强度D.便于安装,保证接触线长度34 下列的措施,可以降低齿轮传动的齿面载荷分布系数K 。A. 降低齿面粗糙度B.提高轴系刚度C.增加齿轮宽度D.增大端面重合度35 斜齿圆柱齿轮的齿数z 与模数 mn 不变,若增大螺旋角,则分度圆直径d1A. 增大B.减小C.不变D.不一定增大或减小。36对于齿面硬度350 HBS 的齿轮传动,当大、小齿轮均采用处理方式为。A. 小齿
16、轮淬火, 大齿轮调质B.小齿轮淬火, 大齿轮正火45 钢,一般采取的热C.小齿轮调质, 大齿轮正火D.小齿轮正火,大齿轮调质37.一对圆柱齿轮传动中,当齿面产生疲劳点蚀时,通常发生在。A. 靠近齿顶处B.靠近齿根处C.靠近节线的齿顶部分D.靠近节线的齿根部分38 锥齿轮的接触疲劳强度按当量圆柱齿轮的公式进行计算,这个当量圆柱齿轮的齿数、模数是锥齿轮的 _ 。A. 实际齿数,大端模数B. 当量齿数,平均模数C. 当量齿数,大端模数D. 实际齿数,平均模数39 一对减速齿轮传动中,若保持分度圆直径d1 不变,而减少齿数和增大模数,其齿面接触应力将。A. 增大B.减小C.保持不变D.略有减小40 阿
17、基米德圆柱蜗杆与蜗轮传动的模数,应符合标准值。A. 法面B.端面C.中间平面41.蜗杆直径系数q。 A.q=dl / mB.q=dl m C. q=a/ dlD.q=a/ m42.在蜗杆传动中,当其他条件相同时,增加蜗杆直径系数q,将使传动效率。A.提高B.减小C.不变D.增大也可能减小43.在蜗杆传动中,当其他条件相同时,增加蜗杆头数z1 ,则传动效率。A.提高B.降低C.不变D.提高,也可能降低44 提高蜗杆传动效率的最有效的方法是。A. 增大模数mB.增加蜗杆头数z1C.增大直径系数qD.减小直径系数q45.闭式蜗杆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是A.蜗杆断裂B.。蜗轮轮齿折断C.磨粒磨损D.胶合、
18、疲劳点蚀三、问答:1. 常见的齿轮传动失效有哪些形式?答:齿轮的常见失效为:轮齿折断、齿面磨损、齿面点蚀、齿面胶合、塑性变形等。2. 在不改变材料和尺寸的情况下,如何提高轮齿的抗折断能力?答:可采取如下措施: 1) 减小齿根应力集中 ;2) 增大轴及支承刚度 ;3) 采用适当的热处理方法提高齿芯的韧性 ;4) 对齿根表层进行强化处理。3. 为什么齿面点蚀一般首先发生在靠近节线的齿根面上?答:当轮齿在靠近节线处啮合时,由于相对滑动速度低形成油膜的条件差,润滑不良,摩擦力较大,特别是直齿轮传动,通常这时只有一对齿啮合,轮齿受力也最大,因此,点蚀也就首先出现在靠近节线的齿根面上。4. 在开式齿轮传动
19、中,为什么一般不出现点蚀破坏?答:开式齿轮传动,由于齿面磨损较快,很少出现点蚀。5. 如何提高齿面抗点蚀的能力?答:可采取如下措施:1) 提高齿面硬度和降低表面粗糙度位系数和 , 以增大综合曲率半径;3) 采用粘度高的润滑油;4);2) 在许用范围内采用大的变减小动载荷。6. 什么情况下工作的齿轮易出现胶合破坏?如何提高齿面抗胶合能力?答:高速重载或低速重载的齿轮传动易发生胶合失效。措施为: 1) 采用角度变位以降低啮合开始和终了时的滑动系数;2)减小模数和齿高以降低滑动速度;3) 采用极压润滑油 ;4) 采用抗校核性能好的齿轮副材料;5)使大小齿轮保持硬度差;6) 提高齿面硬度降低表面粗糙度
20、。7. 闭式齿轮传动与开式齿轮传动的失效形式和设计准则有何不同?答:闭式齿轮传动:主要失效形式为齿面点蚀、轮齿折断和胶合。目前一般只进行接触疲劳强度和弯曲疲劳强度计算。 开式齿轮传动: 主要失效形式为轮齿折断和齿面磨损, 磨损尚无完善的计算方法, 故目前只进行弯曲疲劳强度计算, 用适当增大模数的办法考虑磨损的影响。8 在直齿轮和斜齿轮传动中,为什么常将小齿轮设计得比大齿轮宽一些?答:其目的是防止大小齿轮因装配误差产生轴向错位时导致啮合宽度减小而增大轮齿的工作载荷。9. 齿轮传动的常用润滑方式有哪些?润滑方式的选择主要取决于什么因素?答:齿轮的常用润滑方式有:人工定期加油、浸油润滑和喷油润滑。润
21、滑方式的选择主要取决于齿轮圆周速度的大小。10. 斜齿圆住齿轮传动中螺旋角 太小或太大会怎样,应怎样取值?答:螺旋角太小, 没发挥斜齿圆柱齿轮传动与直齿圆住齿轮传动相对优越性,即传动平稳和承载能力大。螺旋角越大,齿轮传动的平稳性和承载能力越高。但值太大,会引起轴向力太大,大了轴和轴承的载荷。故值选取要适当。通常要求在 8 25范围内选取。11 蜗杆分度圆直径规定为标准值的目的是什么?答:为了减少蜗轮刀具数目,有利于刀具标准化。12 阿基米德蜗杆与蜗轮正确啮合的条件是什么?答: 1)蜗杆的轴向模数ma1=蜗轮的端面模数 mt2 且等于标准模数; 2)杆的轴向压力角 a1=蜗轮的端面压力角t2 且
22、等于标准压力角; 3)蜗杆的导程角=蜗轮的螺旋角且均可用 表示,蜗轮与蜗轮的螺旋线方向相同。四、分析计算:1、已知单根普通V 带能传递的最大功率P = 6 kW,主动带轮基准直径d1 = 100 mm ,转速为n1 = 1460 r/min ,主动带轮上的包角1 = 150,带与带轮之间的当量摩擦因数f v = 0.51。试求带的紧边拉力 F1 ,松边拉力 F2,预紧力 F0 及最大有效圆周力Fe (不考虑离心力) 。解:( 1)因为 P(F1F2 )v / 1 000 ,所以( F1F2 )v 6 000( 1)其中:vd1 n1 /(601 000) 3.14 100 1 460/(601
23、000) m/s= 7.64 m/s根据欧拉公式F1/F2e fve0.51 5 / 63.8(2)联立求解式(1)与式( 2),可得F11 065.8 N, F2280.5 N( 2)因为 F1F22F0 ,所以F0673.2 NFe F1 F2 1 065.8 N - 280.5 N785.3 N2、B 型 V 带传动中, 已知:主动带轮基准直径d =180mm ,从动带轮基准直径 d =180mm ,12两轮的中心距 =630mm ,主动带轮转速 n1 =1450 r/min ,能传递的最大功率P=10kW。试求:V 带中各应力,并画出各应力1 、2、b1、b2 及c 的分布图。附: V
24、 带的弹性模量E=130200MPa; V 带的质量 q=0.8kg/m ;带与带轮间的当量摩擦因数 fv=0.51; B 型带的截面积A=138mm2 ;B 型带的高度 h=10.5mm。解题要点: V 带传动在传递最大功率时, 紧边拉力 F1 和松边拉力 F2 的关系符合欧拉公式,即 F1/F2= ef vae0.515 。F14FeF1F2F155F1带速d1n1180145013.67m/ s601000601000有效圆周力Fe1000P100010732N13.67Fe5 Fe5 732915N44V 带中各应力:紧边拉应力1F19156.63MPaA138离心力 Feq 20.1
25、813.67233.6N离心拉应力cFc33.60.24 MPaA138弯曲应力b1E h17010.59.92d1180MPa最大应力max1b1(6.639.92)16.55 MPa各应力分布如图所示。3图 a 所示为一对标准斜齿圆柱齿轮蜗杆组成的二级传动,小齿轮为主动轮。 已知:蜗轮的节圆直径d4,螺旋角,端面压力角a; 蜗轮传递的转矩T4 ( N mm)。试求:(1)蜗杆、齿轮1、 2 的螺旋线方向以及轴、的旋转方向(用箭头在图中标出)。( 2) Ft3 、 Fr3 、 Fa3 及 Ft4 、 Fr4 、 Fa4 的方向已标于图b 中。4. 图所示为二级斜齿圆柱齿轮减速器。已知: 齿轮
26、 1 的螺旋线方向和轴的转向,齿轮 2 的参数 mn=3mm,z2=57, 2=14;齿轮3 的参数 mn=5mm,z3=21。试求:( 1)为使轴所受的轴向力最小,齿轮 3 应选取的螺旋线方向, 并在图 b 上标出齿轮 2 和齿轮 3 的螺旋线方向;( 2)在图 b 上标出齿轮 2、 3所受各分力的方向;提示:轴用深沟球轴承。解题要点:( 1)根据轴转向n ,可在图解 a 上标出 n 和 n的转向。而齿轮 2 应为左旋,已标于图解b 上。( 2)根据主动轮左、右手定则判断出 Fa1、Fa3 ;根据齿轮 2 是从动轮,齿轮 3 是主动轮判断 Ft2 、 Ft3 ;根据径向力指向各自轴心的原则, 判断径向力 F、 F;的方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大豆蛋白生产项目分阶段建设实施进度方案
- xx区地下管网改造工程技术方案
- 2025年社会心理学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及答案
- xx市中心城区供水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施工方案
- 阳江直播小程序营销方案
- 钢结构安装施工技术方案
- 物业合作的装修营销方案
- 森林公园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路径研究
- 民营企业财务管理模式的创新与优化路径
- 风电一期项目技术方案
- 乡镇综合行政执法队队长试用期满转正工作总结
- 2025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第三批招聘1人备考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法院书记员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银行积分培训课件
- CPK、PPK和SPC(X-R控制图)模板
- 汉诺塔课件教学课件
- 2025年二级建造师考试施工管理真题及答案
- 穿线施工方案(3篇)
- 光伏发电运行维护定期巡视检查项目和周期
- 特种设备(锅炉、压力容器)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北京市高考英语试卷真题(含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