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技术要求及指标_第1页
光纤技术要求及指标_第2页
光纤技术要求及指标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十、中国移动光跳纤主要技术要求和指标点对点应答附件 1:光跳纤主要技术要求和指 标目录1. 概述2. 光纤连接器性能3. 尾纤及软光纤 ( 跳纤) 性能4. 铠装跳纤5. 外观6. 材料7. 使用环境条件8.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1概述1.1本文件为中国移动光跳纤的主要技术要求和指标。应答:满足1.2投标方对本招标文件的每一条款必须逐条作出明确的答复,并写出具体技术数据和 指标,否则视该条回答无效。应答:满足1.3本文件的解释权属于招标方。应答:满足2光纤连接器性能2.1光纤连接器型号主要有:C/PC型(UPC型卜SC/PC型(UPC型)、LC型,具体连接器型号及尾纤长度将根据工程需要确定。

2、应答:满足,光纤连接器型号有:C/PC型(UPC型卜SC/PC型(UPC型卜LC型2.2光纤连接器光学性能要求应符合表2.2-1的要求。表2.2-1光纤连接器光学性能指标单位:dB编 号项目名称多模(1300nm)单模(1310nm 及 1550nm)插入损耗附加损耗插入损耗附加 损耗回波损耗回波损耗 变化量PC UPC型PC型UPC型A试验前< 0.35< 0.35> 45> 50B互换性试验< 0.5< 0.5> 43> 48C机械耐久性< 0.5< 0.2< 0.5< 0.2> 43> 48< 5D

3、抗拉试验< 0.5< 0.1< 0.5< 0.1> 43> 48< 5E咼温试验< 0.5< 0.2< 0.5< 0.2> 43> 48< 5F低温试验< 0.5< 0.2< 0.5< 0.2> 43> 48< 5G湿热试验< 0.5< 0.2< 0.5< 0.2> 43> 48< 5H盐雾试验< 0.5< 0.2< 0.5< 0.2> 43> 48< 5I运输试验< 0.5<

4、; 0.1< 0.5< 0.1> 43> 48w 5*注1:附加损耗=例行试验后插入损耗试验前插入损耗,出现负值时为零。*注2 :回波损耗变化量=试验前回波损耗一例行试验后回波损耗,出现负值时为零。应答:满足2.3光纤连接器端面几何尺寸应符合表2.2-2的要求。表2.2-2光纤连接器端面几何尺寸指标插针外径(mm曲率半径(mm)顶点偏移(卩m)光纤凹陷/凸出(nm)© 1.25PC UPC型725w 50100 + 100© 2.5PC UPC型10 25w 50100 + 50注1:凹陷栏数值中,正号表明光纤凹陷,负号表明光纤凸出。 注2: MT系

5、列连接器的端面指标暂不作要求。应答:满足2.4对于尾纤,应通过与其它尾纤熔接,并与适配器组成光纤连接器,其性能应能符合表 1(D点抗拉试验除外)及表2中的技术要求。应答:满足,尾纤通过与其它尾纤熔接,并与适配器组成光纤连接器,其性能符合表1(D点抗拉试验除外)及表2中的技术要求2.5光纤连接器重复使用的稳定性的要求:要求连续插拔10次后插入衰耗指标应具有一致性。应答:满足,连续插拔 10次后插入衰耗指标一致2.6光纤连接器寿命:插拔1000次仍能满足表3.3-1的性能要求。应答:满足,插拔1000次仍能满足表3.3-1的性能要求3尾纤及软光纤(跳纤)性能3.1 尾纤及软光纤外径尾纤护套外径:标

6、称值为2.0mm (单芯)、3.0mm (单芯),最大值偏差不超过标称值的10%软光纤的护套外径:标称值2.0mm,最大值2.2mm标称值3.0mm,最大值3.3mmo应答:满足,尾纤护套外径和软光纤的护套外径标称值为2.0mm (单芯)、3.0mm (单芯),最大值偏差不超过标称值的10%3.2尾纤及软光纤的2m截止波长入 c< 1250nm(G.652 光纤)、入 c< 1470nm(G.655 光纤)应答:满足3.3、尾纤及软光纤机械性能:带SC FC连接器的尾纤及软光纤机械性能应满足下表要求。表3.3-1连接器的尾纤及软光纤机械性能参数性能指标环境条件振动 IL 0.2dB

7、3个平面,6小时,10-55Hz曲绕 IL 0.2dB2磅压力下100次扭转 IL 0.2dB2磅,0.5扭转,9次张力(纵向) IL 0.2dB0度时15磅,90度时7.5磅碰撞力 IL 0.2dB从1米高处下落8次注: IL表示附加插入损耗。应答:满足4铠装跳纤铠装跳纤由光纤,Kevlar纤维,不锈钢金属软管,不锈钢金属编织丝与阻燃 PV(护套披 覆构成。4.1铠装跳纤主缆结构:铠装跳线采用金属铠装结构对光纤进行保护,结构构成为下图中的一种,投标方应明确本次投标的铠装跳纤为何种类型。图1结构类型1 :铠装跳纤光纤接头|光纤 | Kevlar纤维金属软管金属编织网PVC护套IT14.2铠装跳

8、纤的应答纤满足,铠装跳光为结构44_结构类型| 2:铠装跳纤 类型金属软2管Kevlar纤维金属编织网PVC护套铠装跳纤的光连接器性能应符合3.1项的要求。应答:满足4.2.2 铠装跳纤的光纤性能应符合 3.2项的要求。应答:满足4.2.3 铠装跳纤的光缆特性除与光纤相同外,还应符合下列条件:(1) 衰减:w 0.4dB/km(单模 1310nm);w 0.4dB/km(单模 1550nm);应答:满足,衰减:w 0.4 dB/km (单模 1310nm ) ;w 0.4 dB/km (单模 1550nm)(2) 外径不圆度:w 10%应答:满足,外径不圆度:w 10%(3) 护套厚度:0.4

9、mm应答:满足,护套厚度:0.4 mm(4) 最小弯曲半径:30mm应答:满足,最小弯曲半径:30mm(5) 光缆允许承受的拉伸力:200N应答:满足,光缆允许承受的拉伸力:200N(6) 光缆允许承受的压扁力:3000N/100mm应答:满足,允许承受的压扁力:3000N/100mm(7) 光缆阻燃性应能通过成束燃烧试验,光缆燃烧时释出的烟雾应使透光率不小于50%,产生的气体的 PH值应不小于 4.0,电导率应不大于 10卩S/mm应答:满足,光缆燃烧时释出的烟雾应使透光率不小于50%,产生的气体的 PH值应不小于4.0,电导率应不大于10S/mm(8) 温度特性:-40C+80C时,光缆附

10、加衰减w 0.3 0dB/km(多模);w0. 10dB/km(单 模)。应答:满足,-4 0C+80C时,光缆附加衰减w 0.3 0dB/km (多模);w 0. 10dB/km (单 模)铠装跳纤披覆材质:PVC光缆护套的表面应圆整光滑,其断面上应无目力可见的 裂纹、气泡和砂眼等缺陷。应答:满足,pvc光缆护套的表面圆整光滑,无其断面上无目力可见的裂纹、气泡和砂眼等缺陷投标方应提供各种芯数铠装光缆护套外径。应答:满足4.3铠装跳纤其他物理性能光缆采用不锈钢铠装软管保护,确保光纤免受损伤,光缆柔软度高;应答:满足,光缆采用不锈钢铠装软管保护4.3.2 光缆内含芳纶增强纤维,增加强度,应易于施

11、工和接续;应答:满足,光缆内含芳纶增强纤维具备可抵抗不当的扭转损坏,具高抗拉、高抗压、防鼠咬;应答:满足5 外观5.1 外观必须平滑、洁净、无油污及毛刺,无伤痕和裂纹,一致性好;各零部件组合平 整,插头与适配器的插入和拔出需平顺、轻松。应答:满足5.2 单模软跳线及尾纤护套颜色为黄色,多模软跳线及尾纤护套颜色为橙色。 应答:满足,单模软跳线及尾纤护套颜色为黄色,多模软跳线及尾纤护套颜色为橙色 5.3对于铠装跳纤,投标方应明确铠装跳纤PVC外护套的颜色。应答:满足,确铠装跳纤 PV(外护套的颜色为蓝色6 材料6.1 、 连接器所采用的材料及光纤光缆必须保证无老化现象,阻燃,并符合环保要求。 能经

12、受所需的试验条件,制作连接器所使用的粘结材料对连接器结构无不良影响,其物理、 化学及光学特性与光纤匹配。应答:满足6.2、投标方应提供本次投标的 FC/PC型光纤连接器、SC/PC型光纤连接器和LC光纤连接 器所采用的材质类型。应答:满足,FC/PC型光纤连接器为金属套圈、SC/PC型光纤连接器为塑质套圈,LC光纤连接器为塑质插头6.3、 光纤连接器的燃烧性能应能符合以下条件之一:(1) 试验样品没有起燃;(2) 试验样品离火后持续有焰燃烧时间不超过 10s ,并且火焰或从试验样品上掉落的 燃烧或灼热颗粒未使燃烧蔓延到放在试验样品下面的底层。应答:满足7 使用环境条件工作温度:-40 C+80

13、 C,相对湿度:5%90%。应答:满足,工作温度:-40 C+80 C,相对湿度:5%90%8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8.1 标志:连接器应表明连接器类型、商标或生产厂家的标记。跳纤应有标识,表明产 品的型号、长度、商标、生产单位、出厂日期。产品包装盒上应标有产品型号、生产批次、生产日期、厂商名称。 应答:满足,产品包装盒上标有产品型号、生产批次、生产日期、厂商名称8.2 包装 :产品应包装好,跳纤连接器的插头应用保护帽盖好,盘卷好,盘卷直径应不 小于尾部光缆直径的 25 倍。应答:满足,8.3 运输 :产品运输时,需用木箱或纸箱做外包装,在箱上注明不能大力抛甩、碰、压, 应有防雨标志,以免损

14、坏产品。应答:满足,外包装箱上注明不能大力抛甩、碰、压,有防雨标志8.4 贮存 :跳纤应存放在干燥的仓库中,其周围不应有腐蚀性气体存在,贮存温度应在 其工作温度范围内。应答:满足附表:光跳纤检测项目及指标序 号检测项目单位标准要求不合格类别类C类1外观2插入损耗dBw 0.35o3回波损耗dBPC型45 UP(型50o4曲率半径mm10 25o5顶点偏移jimw 50o6光纤凹陷(凸出)nm-100 +50o7燃烧性能o8互换性试 验插入损耗dBw 0.5o9回波损耗dBPC型43 UP(型48o10机械耐久 性试验外观无异常o11插入损耗试验前dBw 0.5o试验后变化量dBw 0.212回

15、波损耗试验前dBPC型43UP(型48o试验后变化量dBw 513抗拉试验外观无异常o14插入损耗试验前dBw 0.5o试验后变化量dBw 0.115回波损耗试验前dBPC型43 UP(型48o试验后变化量JdBw 516咼温试验外观无异常o17插入损耗试验前dBw 0.5o试验后变化量dBw 0.218回波损耗试验前dBPC型43 UPC型48o试验后变化量dBw 519低温试验外观无异常o20插入损耗试验前dBw 0.5o试验后变化量dBw 0.221回波损耗试验前dBPC型43UPC型48o试验后变化量dBw 522恒定湿热 试验外观无异常o23插入损耗试验前dBw 0.5o试验后变化量dBw 0.22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