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高一语文粤教版必修2:《故乡的榕树》教案_第1页
广东省高一语文粤教版必修2:《故乡的榕树》教案_第2页
广东省高一语文粤教版必修2:《故乡的榕树》教案_第3页
广东省高一语文粤教版必修2:《故乡的榕树》教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诚凝聚=A_A=成就梦想 鑼点亮心灯/(AvA)照亮人生 .鑼故乡的榕树教案教学目标1 1 理解文章选材特点:(榕树多、奇);理解文章组材特点:(物T事T情);品味文章语言的 特点:(情韵悠长、描写细腻)。2 2引导学生关注故乡的榕树中那割舍不断的思乡情,从课文的描述里去感受乡情美,并 探究这种美产生的原因。课时安排2 2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 导入(2 23 3 分钟)根据课文的标题,可以推断出作者写作的重点是什么?生长在故乡的榕树。作者简介:黄河浪,原名黄世连。曾用笔名洪荒等,19411941 年 3 3 月 2727 日生于福建省长乐县。中学时代,酷爱文艺。擅长绘画,他有许多画被中

2、国保卫儿童委员会选去参加东欧、英国等 地举办的国际少年儿童画展,并获了奖。I960I960 年考入福建师院中文系,便从诗歌起步,走上文学道路。19751975 年 9 9 月黄河浪赴港定居,从事绘画工作,坚持业余创作,在报刊上发表大量 诗歌和散文,此外,还同他爱人合作以连云的笔名发表了一些反映香港现实生活的短篇小说,如失落的珍珠、大乡里进医院和香港式的烦恼等。根据作者的生平,他常年生活在异乡,可以推测出他写的这篇文章要抒发一种什么样的情感? 故乡,顾名思义,作者要抒发的是思乡怀旧的情感。思乡怀旧是散文常见的主题。人们常借别具深意的物或富有特色的景来抒发思乡之情,比如萧乾的友人因为当年住北京总布

3、胡同时,院里有一棵枣树,所以她把思乡之情寄托在“枣核”这一物上;大家还记得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这首词吗? “枯藤”,还有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还有杜甫有一句“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都是抒发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文章是香港作家黄河浪所作,他因为生于榕树之乡福建,所以把思乡之 情寄托在榕树这种景上。他故乡的榕树有什么奇异之处,使他激情澎湃、文思涌动,写下本 文呢?二、 课文分析1 1、 默读五分钟,思考:课文写了哪些地方的榕树?你认为可以将文章分为几个层次?香港住所的榕树,大陆故乡的榕树,从眼前到回忆,再回到眼前。所以全文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第 1 13 3 段):由眼前

4、的景物引出对故乡榕树的怀念。这三段是全文的引子,作者 缓缓地把读者也带进了自己的回忆之中。第二部分(第 4 41010 段)围绕故乡的榕树,描述了有关的人和事,寄托着作者的思乡之情。第三部分(第 11111313 段)抒发了蓄积在心头的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和真挚眷念之情。2 2、 分析第一部分问题一:文中提到香港住所的榕树是生长在什么地方的,周围环境怎样?本文第1 1 段就透露了作者对榕树的感情,是哪一句?找出来。泛读一二段,这两段突出的背景是什么?画面中流动着怎样的情?(明确:是榕树;浓郁、幸福的感情。写狗是为了烘托情。)泛读第三段,读到开头“我的心却像一只小鸟,从哨音里展翅飞出去”,作者的心要

5、飞向哪里? 故乡的榕树。这里“迷濛的烟水,苍茫的群山”表明他现在距故乡很遥远,但,再远也挡不 住思乡的视线,割不断思乡的情感。那么前面提到了香港的榕树的样子和生长环境,这里我 们可以看到故乡的榕树是怎样的呢?作者写道:“我仿佛看到那摇落一串串晶莹的露珠。袅袅:形容烟气缭绕上升。形容细长柔软的东西随风摆动。形容声音延长不绝。文中 用来形容微风。这一段是由眼前景象到回忆的过渡。“我的心却像一只小鸟,从哨音里展翅飞出去”,“小鸟”II精诚凝聚7=成就梦想 鑼点亮心灯/(AvA)照亮人生 .鑼之喻,充分表现了心情的轻快、愉悦和联想的迅捷。“飞过迷蒙的烟水,苍茫的群山,停落在故乡熟悉的大榕树上”,照应自

6、己千里万里远离故乡的实际,并借助飞鸟的“飞”与“停”,巧妙地引出了故乡的榕树,文笔自然,不露痕迹。“我仿佛又看到那高大魁梧的躯干,卷曲飘拂的长须和浓得化不开的团团绿云”,紧紧抓住了故乡榕树的主要特征,字里行间充满了赞美 之情,“浓得化不开”,给人以“凝碧”之感。如果说这个分句主要写榕树的形的话,“看到春天新长的嫩叶,迎着金黄的阳光,透明如片片碧玉,在袅袅的,风中晃动如耳坠,摇落一串 串晶莹的露珠”,则是绘色绘声地展现了榕树的美。前面一处“看到”是从整体着眼,用粗线 条勾勒;后面一处“看到”是从局部着眼,用工笔描摹。这一段文字虽短,却渗透着浓烈的 乡情,奠定了全文基调。问题二:榕树是温州的市树,

7、随处可见,很普通很平常,但作者眼中的榕树却那么美,为什 么?作者远离故乡,回忆故乡的时候,榕树便很自然地进入了自己的思绪之中,凝聚着作者 对故乡的浓浓深情。3 3、分析第二部分故乡的一草一木都牵动着游子的心,下面一段话像引子一样缓缓地把我们带进了回忆之中, 我们随着作者的思绪来看一下他的故乡到底美在哪里?作者的思绪从后山流下来,流过了哪 些东西?(略,书上有)这里交代了榕树四周的景色,有声有色,有动也有静。作者是诗人 也是画家,他用诗一般的语言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小桥横卧清溪汩汩”的质朴的农村图画。 这一部分是主体,共分四个层次。第一层次(第 4 4 段)写故乡榕树四周的景色。这是一个过渡段。两

8、个“我怀念”交待了榕树 四周的环境:溪畔的景物,桥上的景物,这一段故乡景色的描写,清晰地烘托出榕树的背景: 小溪、鹅卵石、洗衣和汲水的少女、鸭子、石桥、石碑、栏杆上的小石狮子写出这闽东 农村特有的风光,为刻画榕树涂抹了一层底色。这段中很多修饰的定语的使用,使景物具体、 形象、有声有色、生动感人。为什么不说“记忆里的故事”象天上星星一样多,而说“象榕树的叶子一样多”?就近取材, 扣题、新颖。6 6 这句话起什么作用?明确:开启下文回忆。榕树四周景色这样迷人,那么榕树下的故事一定更加动人,作者在4段结尾说记忆力的故事 有榕树的叶子一样多。这么多故事,作者给我们讲了哪几个?请同学们默读课文5-105

9、-10 段,逐段分析归纳。第二层次(第 5 5、6 6 段)具体而细致地刻画榕树。第 5 5 段作者写了故乡的多少棵榕树?哪棵详写,哪棵略写?在着力渲染了榕树四周环境之后,作者马上回到榕树,写“站在桥头的两棵 老榕树”。一棵略写,一棵详写。细致描绘了那棵被称为“驼背”的老榕树,接着再叙儿时和 小伙伴把老榕树当作船划的趣事,我想问问大家小的时候在树下玩过吗?我记得小的时候我 们有捉迷藏,还有爬树摘花摘果子,很多时候我们童年的记忆都跟树有关,作者也不例外, 首先就写了记忆最深的童年的游戏。写出了与小伙伴之间深厚的友情,体现出童年那种天真 无邪的特点,也寄托着作者无限的情思。小时候在“驼背”之船上的

10、水手梦,戈删一一伙 伴 天真无邪的友情;作者对驼背老榕树做了细致刻画,一个人的精神往往可以通过一个人的动作看出来,那么这 棵树的精神可以从哪几个动作看出来? “横、昂、伸“,形象生动地刻画了老榕树不屈不挠 的顽强精神。第 6 6 段,进一步叙述这棵老榕树的传说:玉皇大帝用雷火烧死藏在树洞中的蛇精,给这 榕树增添了美丽的神话色彩。因为是村中最老的老人说的,小时的作者深信不疑,字里行间, 露出稚拙的童真,也唤起了读者的亲切感。有关驼背榕树的古老传说,充满了传奇色彩;“这故事是村里最老的老人说的,他像老榕树一样垂着长长的胡子。我们相信他的年纪和榕树一样苍老,所以我们也相信他的话”。这样的表达好在哪里

11、?既表现了作者对树汁治癣的不信,又表现了作者对淳朴而愚味的故乡人的“卫护”。都是出于对故乡的爱。第三层次(第 7 7、8 8、9 9 段)写有关榕树的人和事。对故乡榕树的怀念,其实是对故乡和 亲人的怀念。第 7 7 段:女人们对榕树之神的祈求以及母亲用榕树汁治病,在乡亲们心中神 圣的榕树和在作者心中同样神圣的母亲在这段回忆里达到了完美的统一,有了重合,体现了 对母亲的思念之情;“我”奉祖母之命上树折枝的事,表现祖母对作者的疼爱。一枝一叶 总关情,这一段中对榕树的记忆联系着对亲人的记忆。祖母的形象着墨不多却生动感人。那 蹑着小脚“笃笃笃”地走到石桥,“唠唠叨叨”的神态,II精诚凝聚7=成就梦想

12、鑼点亮心灯/(AvA)照亮人生 .鑼慈爱善良,使人难以忘怀。第 8 8 段,写榕树给农人带来的好处。农人们酷热时在榕树下乘凉。铺在榕树下的石板条同 样令人留恋,在苦涩单调的夏日里,那是农人们的“凉床”和“宝座”,是榕树对农人们的庇护和爱,这是一幅树下纳凉谈古论今唱曲的风情图。他们讲三国,说水浒,谈农作物长势和 收成,拉胡琴,唱小曲,这种淳朴悠闲的生活传达出作者对故乡乡亲的牵挂和惦念,这种宁 静安详正是现代生活中最缺乏的。第 9 9 段,作者缘物生情,直接抒怀,通过拟人的手法,赞颂榕树的崇高品格。对榕树的赞美, 其实是表达了作者对劳苦而纯朴的乡亲们的关切之情。第四层次(第 1010 段)写自己儿

13、时在榕树下度过的愉快的夏夜。这一段描写富有生活情趣。那简陋的卧具、神秘而恬静的气氛,似梦似仙的月夜景色,沉入梦乡那美妙的感觉都着 意铺陈,创造出一个轻盈、静谧的意境。儿时的夏夜如此美丽、迷人,充分表现了作者对故 乡生活的无限眷恋。儿时在榕树下度过的夏夜生活。这一段写自己儿时在榕树下度过的愉快夏夜,描写富于生活情趣。从卧具来说极为简单:一 床被单,席地而卧;几块床板,搁在长凳和桥栏杆上。人与自然紧紧融为一体。仰望黝黝树 影,“用心灵与天上微笑的星星交流”,没有烦恼,没有痛苦,身心愉快。月色朦胧之中,睡 意朦胧之时,嫦娥悄然飞过,桂香轻轻飘洒,流水静静唱曲,催人沉入梦乡,这种诗情画意 般的描绘,意

14、境优美,想象丰富,刻画细腻,美丽迷人,正是一首对故乡风情永难忘怀的乡 恋之歌。“早上醒来”,才发现枕头不见了, “原来是掉到溪里,吸饱了水,涨鼓鼓的,搁浅在 乱石滩上”,这些文字里不见任何懊恼,相反情趣盎然,令人忍俊不禁,特有的故乡风情尽在 其中。“悄悄”、“轻轻、”静静”、“慢慢”等形容词的叠用,能表现出音韵美;同时把动作表现得轻 柔,衬托出环境的静谧,准确地刻画出“似仙境”、“似梦境”的境界。4 4、分析第三部分第 1111 段写从美好的回忆中回到现实中来。“仿佛刚刚从一场梦中醒转”,“这一觉已睡过了三十年”暗示离童年生活已过了三十载。作者身在异乡仍挂念着故乡榕树的遭遇,惦念着把树 干当船

15、划的小伙伴们,抒发了积蓄在心头的对故乡的深切怀念之情。不管多么美的梦都要在黎明之前结束,是谁唤醒了沉醉在故乡甜美回忆中的我的?儿子的声 音。那么一开始是什么触发了作者的思乡之情的呢?是香港的榕树。是儿子的哨笛声把我从眼前的榕树引入对故乡榕树的回忆,而这里又是哨笛声把我从回忆中 拉回来。可见哨笛是文章的连接点。板书:睹物思故乡(香港榕树)景游子忆故乡故乡的山、水、人村头老榕树外在形态榕树故事:神话、祈祷、乘凉、童趣事回复思绪,抒发感慨情第 1212 段, 呼应开头。 小儿子的话打断沉思, 再写叶笛的哨音“弥漫成一片浓浓的乡愁, 笼罩 在我的周围”,把听觉感受到的当着视觉感受到的,更为形象,这是通

16、感的修辞手法。最后以 设问结尾,把思乡之情引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表达了作者永远不忘故乡养育之恩,永做故 乡儿子的一片诚挚之心,以“故乡的榕树呀”几个字独立成段作结,寓含了不尽的情思。三、总结1 1、作者回忆往事旧景,为什么要围绕榕树这个中心?这是因为故乡的榕树给了作者太多美好的回忆。全文有眼前的景自然引出故乡的榕树(触景 生情),进而围绕故乡的榕树描述了有关的人,事和物,最后抒发了积蓄在心头的对故乡的真 挚眷恋之情。“景一一事一一情”II精诚凝聚7=成就梦想 鑼点亮心灯/(AvA)照亮人生 .鑼2 2、作者为什么不直接以忆故乡或故乡的回忆为题?A A 作者所怀念的人、事、物莫不与榕树相关,对故

17、乡的怀念是通过对榕树的怀念来表达的。所以,用故乡的榕树作标题,准确、贴切。B B 这样的标题含蓄、深情,有艺术感染力。C C 此外,榕树在文章结构方面也起了重要作用。3 3、习题二:本文由现在写到过去,又由过去写到现在,其间是怎样巧妙过渡的?作者由住所左边的两棵榕树想起了故乡熟悉的大榕树,这是全文的引子,第3 3 段起到了过渡作用,其中,“我的心却像一只小鸟,从哨音里展翅飞出去, 停落在故乡熟悉的大榕树上,我仿佛又 看到看到”这些词句,像一座桥,把眼前景物和思乡情怀联系了起来,过渡得巧妙 自然。而文章在第 1111 段时写道“那样的日子不会回来了。而人也已离乡千里万里外了!”总结了上文,表明回

18、忆结束,也表现出向往和眷恋的感情。这样就使文章自然由过去的回忆 过渡到了对现在的叙述。以叶笛的哨音和文章开头呼应,以几个设问句把思乡之情推向高峰。4 4、学习过本文后,借鉴之处:写思乡之作,要注意选择,对你别别具深意或故乡富有特色 的景或物。思乡之作,常常以“眼前T回忆T眼前”的方式结构全文。它把琐碎思绪借榕 树以串联凝聚,形虽散而神不散。类于顶针格的语言组织有情韵悠长的效果,细腻描写所 忆之人、物,有真切动人的效果。融叙述,描写,议论,抒情多种表达方式于一体,叙述 明快流畅,描写绘声绘色,议论点到为止,抒情充满激情。5 5、 体会语言美。a a借语言加强抒情意味,可以用类于顶针之法,如第4 4 段, 又如 弯弯的月 亮 ,“遥远的夜空有一个弯弯的月亮,弯弯的月亮下面是那弯弯的小桥,小桥的旁边有一条弯弯的小船,弯弯的小船悠悠是那童年的阿娇,阿娇摇着船,唱着那古老的歌谣,歌声随风 飘飘到我的脸上,脸上淌着泪,象那条弯弯的河水,弯弯的河水啊流进我的心上。”它与所想表达的绵长不绝的思乡之情相一致。b b 可以对一细节处详描。如第3 3 节对叶子,给人之感觉是虽距离(时空)遥远而记忆极其清晰。再如写老祖母处亦然,祖母神态栩栩如在眼前。6 6、本文是怎样运用情以物兴、寄情于物的写法的?分析:这篇散文写久居异乡的“我”,带着小儿子在大榕树下散步,由眼前景引出故乡情,这 眼前景和故乡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