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教案_第1页
《岳阳楼记》教案_第2页
《岳阳楼记》教案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727、岳阳楼记 教学目标:1 1、掌握文中常见实词的意义和虚词的用法。2 2、疏通文意,学习文章叙事、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体会文章骈散结合的句 法形式。3 3、深刻理解和正确评价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生活理想和政治 抱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教学重点:疏通文意,理解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思想境界。教学难点: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课时安排:3 3 课时一、导入新课:1 1、 作家简介。岳阳楼记选自范文正公集,作者范仲淹字希文,苏州吴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著有范文正公集等。2 2、 背景资料。岳阳楼记是范

2、仲淹被罢去参知政事而贬官河南邓州时, 应好友滕子京之请而写的。膝子京请范仲淹为重修岳阳楼写记,并送去一幅洞庭晚秋图。范仲淹依据此图,凭着丰富的想象,写下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滕子京与范仲淹同年举进士,因才华出众但豪迈自负,被权贵所嫉,贬谪到岳州做太守。范仲淹熟知他的思想和性格,经常想劝慰他,却一直无机会。适逢滕子京重修岳阳楼,请范仲淹代笔记胜, 这就给了范仲淹一个规箴知己的好机会,因自己在贬中,亦有抒发自己理想的需要, 于是范仲淹就写下了这篇抒发自己胸 襟、规劝朋友的千古名篇。作者用简洁凝练的语言,叙说了事情本末,描述了洞庭湖的大观胜概,渲染了一悲一喜的 情境,提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

3、而乐”的崇高思想,在记山记水的背后,寓含 着作者在政治改革失败后,忧国忧民之心不改的痴情。二、整体感知1 1、 听读课文并解决生字词指导朗读其气势之壮阔,构制之雄伟,堪称江南三大名楼之首。2 2、 学生根据词语疏通文意,理清文章结构(共分三个部分)。课文结构:第一部分(1 1 自然段):记叙了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及作记的缘由。第二部分(2 24 4 自然段):文章主体。写“迁客骚人”或悲或喜的“览物之情”。第一层(2 2 自然段):写洞庭湖雄伟壮丽的景象并提出“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一问。第二层(3 3 4 4 自然段):用两个排比段分别写出 “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一一一明一暗,一喜一悲,形成

4、鲜明对比。第三部分(5 5 自然段):抒发作者的阔大胸襟和政治抱负。这是全文的核心。3 3、词语注释:第一段需要补充的词语意思乃:于是增:扩大其:指岳阳楼予:我作文:写(一篇)文章之: :指重修岳阳楼这件事第二段需要补充的词语意思夫:指示代词,那胜:优美|衔:用嘴含,引申为包含际涯边际景象气象大观雄伟的景象第三段需要补充的词语意思 排推: :这里是冲的意思 耀:这里指光辉,名词潜:没于水,引申为潜藏,隐没去国:离开国都。国,国都、京城萧然:萧条冷落的样子第五段需要补充的词语意思嗟夫:感叹声。夫,表感叹语气心:这里指思想感情然则:然,这样,指上文“进亦忧,退亦忧”。则,连词,就,那么4 4、一词

5、多义:|则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判断词,是然则北通巫峡:连词,那么极南极潇湘:尽,直通此乐何极:穷尽或或异二者之为:或许,也许|和:政通人和:和乐春和景明:和煦4 4、古今异义前人之述备矣:古义 详尽;今义准备去国怀乡:古义 离开;今义 前往去国怀乡:古义 国都;今义 国家予尝求:古义曾经;今义品尝沙鸥翔集:古义 鸟停在树上;今义泛指聚集微斯人:古义 没有;今义 微小增其旧制:古义规模;今义制度属予作文:古义 与文早;今义 文早5 5、通假字百废具兴:同“俱”,全,都属予作文:同“嘱”,嘱托三、合作探究1 1 哪些语句记载滕子京的政绩?2 2、 “属予作文以记之。”中“之”指代什么?3 3、 哪

6、些句子写岳阳楼大观?(洞庭湖全景)4 4、 为什么略写岳阳楼之大观?5 5、 第二段中,“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这句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6 6、 作者用哪些话概括说明了 “迁客骚人”的“悲”和“喜”?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7 7 课文三四两段文字描绘了洞庭湖哪两幅画面?8 8 第三四段作者用虚笔设想了一明一暗两个场景,为什么会产生一悲一喜的结果?1010 文中写了几种人的思想感情?作者属于哪一种?1111、“或异二者之为”中“二者之为”指什么?1212、“古仁人之心”的内涵?1313、“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和“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两句中的“异”字,分别指什么?1414、 “进亦忧,退

7、亦忧。”中“进”、“退”各照应什么? “进亦忧”、“退亦忧。”各照应什么?1515、 作者的阔大胸襟,政治抱负?(警句、名句、劝勉滕子京的话、主旨句、中心句、观点1616、第五段的议论作用是什么?1717、“微斯人,吾淮与归?”是:一个反问句,他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818、最后一段的时间有什么作用?1919、第 1 1 段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这背景是什么?说明了什么?2020、 “古仁人之心”指的是什么?结合现实生活评价一下“古仁人之心”。212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现出作者怎么样的思想境界?2222、“衔远山” “吞长江”这两句话中哪两个字用得好?说出好在哪里。2323、如何理解“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这句话?242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四、中心思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