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处方药的合理应用_第1页
非处方药的合理应用_第2页
非处方药的合理应用_第3页
非处方药的合理应用_第4页
非处方药的合理应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非处方药的合理应用用药物与临床2006年第9卷第4期PracticalPharmacyljiiesQQ!:!:Q:非处方药的合理应用徐慧敏,黄育文,徐翔(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杭州310009)?247?摘要笔者介绍了药品分类管理的相关法规及分类标准,对如何选购和使用非处方药,非处方药的安全性问题提出了一些观点.关键词非处方药;合理应用中图分类号:R95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0070(2006)040247一O220世纪50年代发达国家开始对药品实行分类管理,随后,其他国家都认识到实行药品分类管理对用药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199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卫生改革和发展

2、的决定)中,提出国家建立并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处方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制度和中央与省两级医药储备制度,明确了药品分类管理的方向和任务.1相关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试行);(非处方药专有标识管理规定):甲类非处方药为红色OTC,乙类非处方药为绿色OTC;(处方药与非处方药流通管理暂行规定);(国家非处方药目录);关于药品说明书,(药品管理法)和(非处方药药品标签,使用说明书和包装指导原则)中均有明确规定.2处方药与非处方药的定义及非处方药的选择原则2.1定义处方药(PrescriptionDrug,Recipe,以RorRp表示)系指必须凭执业医师或

3、执业助理医师处方才能购买和使用的药品.非处方药(OvertheCounterDrug,NonDrescfiptionDrug,以OTC表示)系指不需要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即可自行判断,购买及使用的药品.2.2非处方药的遴选原则【2】按照安全有效,慎重从严,结合国情,中西药并重的指导思想和应用安全,疗效确切,质量稳定,使用方便的原则.2.3选用非处方药的九项注意【3】3注意三期:药品的有效期,失效期和生产批号.注意外观:药品出现下列现象则不能使用:a.片剂有受潮,发霉,黏结,明显变色,严重花斑,松散或变形等现象;b.胶囊有生虫霉变,囊衣破裂,异臭,严重漏液等现象;c.散剂或颗粒剂有明显变

4、色,严重受潮结块,溶化或生虫等现象;d.丸剂有霉变,生虫,异臭,变色,变形等现象;e,软膏剂有异臭,变稀变稠,分层和不均匀等现象;f.滴眼液有明显混浊,变色,沉淀,结晶析出等现象;g.内服药水有变色霉变,异臭异味,发酵酸败等现象.注意识别伪劣药品:a.批准文号,化学药品一国药准字HO0000000,生物制剂一国药准字SO0000000,中成药一国药准字ZOO000000,保健药品一国药准字B00000000;b.注册商标;c.OTC字样位于药品名称的右上角;d,药品说明书:药品的通用名称,成份,规格,生产企业,批准文号,产收稿日期:20060112作者简介:徐慧敏(1978一),女,浙江人,硕

5、士,研究方向:医院药学.品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适应证或者功能主治,用法,用量,禁忌,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注意禁忌证:一定要严格按说明书用药,不可超量服用.如患者有说明书上所列禁忌证,慎用范围的疾病或症状,则不可贸然用药,应慎重并请教医生或药师.注意妥善保管药品:内服,外用药品不要混置一处;要把药品放置在儿童触摸不到的地方,防止儿童接触误服.注意按疗程购药:病愈为止,防止滥用.非处方药限度的疗程为:胃肠道解痉药服用ld;解热镇痛药用于退热服用3d,用于止痛服用5d;感冒药,镇咳药,抗酸与胃黏膜保护药服用1周;平喘药不推荐儿童使用,成人服用3d.如症状未见缓解或减轻,应及时去医院诊断治疗,以免

6、延误病情.不良反应的处理:用药过程中如果出现药品不良反应,应立即通过药店,医院药房或直接向当地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报告并进行咨询,严重的不良反应要及时去医院治疗.切忌无病用药:无病用药,有害无益,尤其是孕妇,即使服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也可能使胎儿致畸.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a.购买药物时应告诉执业药师正在使用的药物,询问与欲购买的药物是否存在相互作用;b,注意查看药品的有效成分,切忌有效成分相同的药品同时服用,可能导致药物过量,尤其对儿童和老年患者.可能导致严重的不良后果.3非处方药的安全性问题与处方药相比,非处方药是经长期临床使用证明安全有效的药物,但并不表示非处方药就是安全的.2001年的苯

7、丙醇胺事件(增加患者的出血性脑卒中风险)导致家喻户晓的康泰克胶囊撤出市场;今年6月,美国FDA又对右美沙芬的安全性发出警告.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和药品上市后再评价工作的推进,为上市药品的安全性评价构筑了技术平台3】.非处方药也会转换为处方药.日前,为进一步保障公众用药安全有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印发(关于氯霉素滴耳剂等12种非处方药转换为处方药的通知),决定将氯霉泵滴耳剂等12种非处方药转换为处方药,按处方药管埋.这12种药品包括化学药品9种:氯霉素滴耳液,氯霉素滴眼液,硫酸沙丁胺醇片,硫酸沙丁胺醇胶囊,硫酸沙丁胺醇缓释片,硫酸沙丁胺醇控释胶囊,复方甘草片,复方甘草含片,吲哚美辛栓;中成药3种

8、:千柏鼻炎片,千柏鼻炎胶囊,源吉林甘和茶.(通知)中指出,已按非处方药上市的上述药品,在有效期内可继续按非处方药流通.本通知下发3个月后,上述药品包装,标签?248?实用药物与临床2006年第9卷第4期PracticalPharmacyAndClinicalRemedies,2006,Vo1.9,No.4和说明书不得再使用非处方药专有标识进行生产.<通知>中还指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已明确将肺安片,朱砂莲胶囊,复方拳参片,复方甘草口服溶液4个品种按处方药管理,未明确的有关事宜,可参照该通知执行.4如何保证非处方药安全使用的几点建议加强民众的科普教育,尤其是常见病的自我诊断知识和

9、安全用药知识的教育,提高民众的自我保健意识,防止药物滥用【4】.患者选用非处方药时,应主动获得执业药师的帮助和指导,根据症状和个体情况(尤其是过敏史和基础疾病)选择药物.严格按药品说明书或药剂师,医生的指导用药,按时服药,严禁擅自加大药物剂量.非处方药服用一个疗程后,症状没有得到控制的,应及时到医院请医生诊治.服药前认真检查药品的质量,严禁服用过期,变质的药品.服药期间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或说明书中没有叙述的不良反应.应马上与当地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联系,或与执业药师,医生联系,并及时到医院请医生诊治.药物应存放在儿童不能触及的地方,避免儿童误服.药物应避光,避热,避湿,按要求贮存.切忌无病用

10、药.参考文献:1刘显玉.中美非处方药法律体系的对比研究J.上海医药,2005,26(2):77.79.2王兰明.我国非处方药遴选工作进展与展望J.中国药房,2002,13(10):634.636.3夏东胜,李馨龄,程刚,等.我国处方药与非处方药转换的现状及展望J.中国药学杂志,2005,40(17):1357.1359.4杨阳,高康.促进合理应用非处方药的几点建议J.中国药房.2002,13(4):252253.老年人药代动力学特征与合理用药屈统友(浙江省台州医院药剂科,浙江台州317000)摘要老年人普遍存在一人多病,多药联用,长期用药现象,其肝,肾等脏器功能随着患者的年龄增长而减退,药物的

11、代谢排泄也随之减弱,用药后易产生不良事件.根据老年人的药动学特点,调整用药剂量及给药间隔是安全用药的基础.关键词老年人;药代动力学;合理用药中圉分类号:R969.1;R969.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0070(2006)04024802老年人常因多种并存疾病,用药种类多,50%以上的老年患者同时使用3种药物,25%以上的患者同时使用46种药物,且用药时间长,加之老年人肝,肾等的生理性功能衰老减退,容易发生各种药物的不良反应及相互作用等,严重者可危及生命,造成患者死亡.因此,对于老年人,要根据其代谢特征设计合理的给药方案,以提高疗效,减少药物不良反应,改善预后【卜2l.1老年人药代动力

12、学的变化特点1.1老年人胃肠功能变化影响药物吸收(1)胃酸缺乏及pH升高的影响:老年人胃壁细胞功能减退,胃酸分泌减少,胃内容物pH升高,有些老年人胃液接近中性.女性的胃液胃酸变化尤为明显.药物的吸收通常为被动吸收,吸收量取决于药物的浓度梯度和油水分布系数,胃液pH升高,直接影响酸性和碱性药物的解离度,脂溶度.从而影响药物的吸收.如苯巴比妥,地高辛的吸收速率因胃液pH升高而减少,造成起效慢.(2)胃排空速度的影响:无论是酸性或碱性药物,大多数是由小肠吸收,但老年人的胃排空速度减慢,致使口服药物进人小肠的时间延迟,导致吸收速率(Ka)和血药峰浓度(Cmax)下降,而吸收半衰期和血浓达峰时间(Tma

13、x)推迟,影响药效的发挥.(3)胃,肠活动程度和吸收面积的影响:老年人的胃,肠运动一般较少.再伴有胆汁和肠道消化酶的减少,患者的便秘,腹泻或应用泻药等均可直接影响药物的吸收.胃,肠道吸收面积和吸收细胞亦收稿日期:20060112作者简介:屈统友(1966一),男,浙江人.药师,药学专业.可能减少,功能下降.(4)胃肠及肝血流的影响:老年人心输出量的减少.造成胃肠道及肝血流较正常成人减少40%5O%,若伴有心功能不全,则对地高辛,奎尼丁,普鲁卡因胺和双氢克尿噻的吸收显着减少.但老年人口服心得安,其血药浓度反较青年人高,这是因肝血流减少,首过效应减弱,造成消除减慢,并非吸收增加.因此,应注意老年人服用心得安后血药浓度升高引起的不良反应.1.2老年人机体组成成分变化影响药物分布老年人机体组成成分,血浆蛋白结合率,组织器官的血液循环,体液pH,组织器官与药物的亲和力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从而影响药物在体内分布,对各类药物影响的情况亦不相同.机体的组成成分是影响药物分布的重要因素之一.75岁的老年人较40岁的青年人体内水分绝对量或相对量下降l0%u%(主要是细胞内液的减少);体内脂肪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如老年男性脂肪组织从占体重的l8%增至36%,女性则从33%增至48%;而非脂肪组织(如骨胳肌,肝,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