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备案号:Q/MRT东风(十堰)美瑞特汽车空调有限公司企业标准Q/MRT 0022014汽车空调冷凝器通用技术条件2014-08-10 发布2014-08-15 实施东风(十堰)美瑞特汽车空调有限公司发布Q/MRT 002 2014前言本标准依据GB/T 1.1-2009的规定编写。本标准由东风(十堰)美瑞特汽车空调有限公司提出。本标准起草单位:东风(十堰)美瑞特汽车空调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沈苏东、李杰、孙礼涛、叶军祥、彭锡宏、周学斌、王恒磊。本标准由东风(十堰)美瑞特汽车空调有限公司负责解释。IQ/MRT 002 2014汽车空调冷凝器通用技术条件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汽车空调(HFC-
2、134a)用铝、 铜制冷凝器产品分类、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本标准适用于公司生产的各种规格汽车空调( HFC-134a)用冷凝器, 包括经过表面处理的冷凝器芯体和进出口管路、接头,及采用焊接方式与冷凝器芯体连接为一体的支架,但不包括采用非焊接方式连接的支架和其它附件,如高压开关、储液罐/ 干燥过滤器、隔热防尘垫、减震垫、冷凝风机等。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
3、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 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 2828.1计数抽样检测程序GB/T 10125人造气氛腐蚀试验盐雾试验GB/T 21361汽车用空调器QC/T 656汽车空调制冷装置性能要求QC/T 657汽车空调制冷装置试验方法JIS D 1601汽车零部件振动试验方法3 产品的分类冷凝器按照结构和制造工艺的不同,分为管片式冷凝器、管带式冷凝器和平行流冷凝器。3.1管片式冷凝器管片式冷凝器, 是将冲压成型的翅片套在直管或弯成U 形的换热管上, 然后采用涨管方法将管与片连接成一体。3.2管带式冷凝器管带式冷凝器, 是将一条连续弯曲成蛇形的铝扁管间夹入铝翅片,再进
4、行整体钎焊而形成的冷凝器,制冷剂在这一条通道中流动而进行热交换。根据实际情况, 可选用一组或两组及两组以上蛇形管的并联型式,以使制冷剂的流动和换热情况更加合理。3.3平行流式冷凝器平行流式冷凝器,是在两集流管之间用多条扁管连接,再进行整体钎焊而形成的冷凝器,制冷剂同时流经多条扁管进行换热。平行流式冷凝器一般根据系统的要求分为多个流程,中间用隔片隔开,每个流程的管子数量不等,使得冷凝器的有效容积得到最合理利用,制冷剂的流动和换热情况更加合理。4 技术要求1Q/MRT 002 20144.1产品应符合本标准要求,并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和技术文件制造。4.2尺寸和公差4.2.1翅片、换热管、集流管
5、、进出口管路、支架等主要零部件的尺寸及公差应满足按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和技术文件的要求,并应分别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使用。4.2.2冷凝器应按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和技术文件制造,外形尺寸应符合图纸要求,装配位置尺寸不能超过图纸公差要求。4.2.3图纸中应明确重要特性尺寸,在制造过程中应对重要特性尺寸进行过程控制。4.3材料性能4.3.1冷凝器各零、组件的材料必须符合图纸要求,并符合有关标准或技术条件的规定。4.3.2凡采用新材料或代用材料,应通过试验鉴定并办理认可手续。具体办法按有关规定。4.4外观4.4.1管片式冷凝器的外观应满足下述要求。a) 翅片表面不应有腐蚀、 裂纹、明显擦伤和倒伏等缺陷,
6、且表面应清洁、 无油污以及其它残留物。b) 翅片冲孔翻边处不应破裂或变形。c) 翅片边缘应平直,不应有毛刺、飞边、裂口。d) 管子内、外表面应清洁无锈痕, 管子应无凹陷、 弯曲、扭曲等明显变形, 管口应平整、 无毛刺。e) 弯头表面不应有皱折、压痕等缺陷。f) 弯头的圆度不大于管径的 15%,壁厚减薄量不超过壁厚的17%。g) 端板应平整。不应翘裂、歪斜。h) 翅片间的间距应均匀。i) 油漆或表面处理应满足图纸要求。4.4.2管带式冷凝器芯体的外观应满足表1 的要求。2Q/MRT 002 2014表 1项目技术要求接头的密封端口和螺纹a) 端口、螺纹处平整、无毛刺、划痕、碰伤、裂纹或其他异物。
7、b) 焊接处无焊渣、过烧等焊接缺陷歪斜A 3 mm对角尺寸A-B( L*1%)mm翅片凸出A 2 mm除了最上排和最下排以及双管系的两组管系中间一排的翅片允许轻微局部凹陷,每侧不超过4 波连续翅片凹陷,全部不超过 9 处翅片凹陷翅片倾斜A 10°除了最上排和最下排以及双管系的两组管系中间一排的翅片翅片熔蚀、阻塞不应有熔蚀、阻塞(堆焊引起)翅片粘连连续的翅片粘连不超过 6 波。全部粘连点不超过 6 处。表面处理按图纸要求裂纹、裂缝和污迹无4.4.3平行流式冷凝器的外观应满足表2 的技术要求。3项目进气管、出液管、压板、螺纹接头、密封面等外观扁管外观翅片熔蚀、阻塞翅片凸出翅片端部和集管之
8、间的间隙翅片倾斜翅片粘连芯体变形芯体扭曲芯体倾斜集管变形表面处理裂纹、裂缝和污迹Q/MRT 002 2014表 2技术要求a) 进气管、出液管的弯曲部份不得有明显的碰伤、凹坑等缺陷,弯曲部分圆度应不大于管径的 15%,壁厚减薄量不超过壁厚的 17%,钎焊连接处应光洁、 饱满。b) 手工钎焊的焊料不得进入管子内壁。c) 压板表面应光整,不得有划伤及钎焊残留物。d) 管口应光洁,不得有划伤、裂纹等缺陷。e) 螺纹接头、螺母,表面平整,螺纹处完好。f) 密封面无碰伤、划痕、异物。a) 扁管的不得有明显的碰伤,凹坑、异常变形等缺陷;碰伤和凹坑,其深度均不得超过管材壁厚允许偏差值的一半。b) 扁管与翅片
9、的钎焊处应光洁、饱满,不许有明显钎料堆积。不应有熔蚀、阻塞(堆焊引起)0 mm A2 mm对最上排和最下排翅片-2 mmA 2 mm允许轻微局部凸出,每侧不超过4 波连续翅片凸出,全部不超过9 处翅片凸出A5mmA5°除了最上排和最下排的翅片连续的翅片粘连不超过4 处全部粘连点不超过4 处A2 mmA3 mmA2 mmA1 mm按图纸要求无4Q/MRT 002 20144.5性能4.5.1单体换热性能a) 在表 3 工况条件下 , 冷凝器单体换热性能应满足图纸要求。表 3项目条件冷凝器入口侧空气干球湿度(35± 1)冷凝器入口压力1.58 MPa (表压)出口过冷度5 入口
10、过热度25 迎面风速4.5 m/s或按照图纸技术要求b) 在表 3 工况条件下,冷凝器的空气侧阻力应满足图纸要求。c) 在表 3工况条件下,冷凝器的制冷剂侧流动阻力应满足图纸要求。4.5.2气密性能按第 5.4.2条试验方法进行试验, 3分钟内不应有泄漏现象。4.5.3制冷剂HFC-134a 泄漏量按第 5.4.3条试验方法进行泄漏量试验,冷凝器内HFC-134a 的泄漏量不超过2克/年。4.5.4耐压性能按第 5.4.4条试验方法进行耐压试验,冷凝器应没有任何变形或破裂,且满足第4.5.2 条要求。4.5.5内腔残存水量 50 mg/m2。4.5.6内腔残存杂质含量 75 mg/m2,颗粒最
11、大直径应小于 0.15 mm 。4.5.7耐振动性能按第 5.4.7条试验方法进行振动试验,冷凝器各部件应没有任何变形、 破裂、损坏,且满足第 4.5.2条要求。4.5.8耐腐蚀性能按第5.4.8条试验方法进行耐腐蚀试验,试验后产品表面应无气泡、剥落和金属腐蚀,且满足第4.5.2条的要求。若有烤漆产品,试验前测量漆层厚度应在(15-45 ) um。4.5.9爆破性能冷凝器总成爆破试验压力应大于8.8 MPa( 表压 ) 。4.5.10耐压力交变性能按第 5.4.10 条试验方法进行压力交变试验,冷凝器应无破裂或变形,且满足第4.5.2条要求。4.5.11耐温度交变性能按第 5.4.11 条试验
12、方法进行温度交变试验,冷凝器应无破裂或变形,且满足第4.5.2条要求。4.5.12钎焊率a) 对于扁管宽度不大于44 mm的冷凝器,翅片与扁管之间的钎焊率应不小于98%。b) 对于扁管宽度大于44 mm的冷凝器,翅片与扁管之间的钎焊率应不小于95%。c)本条仅适用于管带式冷凝器和平行流冷凝器。5 试验方法5Q/MRT 002 20145.1尺寸及公差5.1.1采用千分尺、钢尺或专用检具等对规定的尺寸进行检查,并核对是否满足按规定程序批准的图纸或技术文件中的公差要求。5.1.2制造过程中,应采用专门的工装夹具来控制、核对重要特性尺寸是否满足图纸要求。5.1.3全尺寸检查应对按规定程序批准的冷凝器
13、图纸中所有尺寸和公差进行检验。5.2材料试验5.2.1每批材料进厂时必须检查合格证、质保书、定期性能检验,合格后方可入库提供制造使用。5.2.2必要时,对材料报告上的部分项目进行复检。5.3外观目测,必要时可采用相应的辅具等。5.4性能5.4.1单体换热性能试验a) 试验装置用焓差法汽车空调器专用性能试验装置。b) 测量参数和仪表精度冷凝器进、出口侧空气干球温度测量仪表精度:± 0.2冷凝器进、出口侧空气湿球温度测量仪表精度:± 0.2冷凝器进口风量测量精度:± 1%c) 试验按表 3规定的试验条件,调整试验台参数,当工况稳定后,测量4.5.1 规定的参数。按下列
14、公式进行计算:制冷量Q0=V (I1-I 2)式中: Q03.6 r h 冷凝器换热量( W);V 冷凝器进口风量,m3/h ;I1 冷凝器进口侧空气比焓,KJ/kg ;I2 冷凝器出口侧空气比焓,KJ/kg ;r 冷凝器进口侧空气比容,3hm/kg ;d) 风阻:通过测量冷凝器两侧空气压差来测量风阻。e) 制冷剂流阻:通过测量制冷剂入口和出口的压差来测量制冷剂流阻。5.4.2气密性试验冷凝器内充入3.5 MPa (表压)氮气,浸入水中,保持3 min ,用眼睛观察是否有气泡。5.4.3制冷剂 HFC-134a 泄漏量试验a) 试验装置:真空箱氦质谱检漏设备。b) 试验方法:设定氦质谱检漏仪的
15、漏率为2 克/ 年。真空箱内,将试件进出口的一端用专用堵头堵严,另一端与检漏仪的快速接头连接。 检测时先对真空箱及试件进行抽真空, 然后在往试件内腔通入压力为 0.8 MPa (表压)的干燥氦气 , 若设备无报警,则表示试件泄漏量合格,若设备报警,则表示试件泄漏量不合格。5.4.4耐压性能试验从冷凝器进出口一端注入试验介质(液压油或水)直到另一端流出试验介质,然后一端堵住,另一6Q/MRT 002 2014端 0.5 MPa (表压) /min 缓慢加压,保持5.35 MPa (表压)的压力,试验时间3 min, 观察冷凝器有无变形及泄漏。试验结束后试件应满足第4.5.2条的要求。5.4.5残
16、存水量试验将冷凝器总成置入烘箱内,进出口用三通阀连接,接入测量系统,系统的末端接一真空泵,水份测试装置为一冷凝管,将其置入环境温度为-60 酒精、 干冰中。 试验前测量测试装置中冷凝管的初重g 初。烘箱升温,同时真空泵工作,烘箱温度应达到并稳定( 120±2),测量系统真空度达到0.1 Pa(1-2× 10 mmH2O),试验 2 h 。试验后,测量冷凝管重量g水,其增重( g- g初)值即为残存水量,测量采用工业分析天平,测量水精度为± 1 mg,试验应满足第4.5.5 条的要求。5.4.6残存杂质含量试验往被试产品内腔注入占容积60% 左右的异辛烷或R113,
17、然后放在振荡次数为 275 次/min 的电动振荡机上振 3 min ,再将内溶物回收在专用容器内,经过滤干燥,测定残留物质的重量。测量采用工业分析天平,其测量精度为± 1 mg。用千分尺对最大颗粒的最大直径进行测量, 试验应满足第 4.5.6 条的要求。5.4.7耐振动性能试验冷凝器芯体按车上安装状态,通过试验工装固定在振动台上,振动测点应在被试产品和试验工装交界处附近。设置振动参数,振动频率:33.3 HZ ,振动加速度:7.0 g ,振动上下方向 4 h ,前后、左右方向各 2 h ,试验后用目测法检查产品有无松动、损坏,且满足第4.5.2条的要求。5.4.8耐腐蚀性能试验按照
18、 GB/T 10125规定的盐雾试验方法,在盐雾试验箱中进行720 h的 NSS中性盐雾腐蚀试验,每100 h开箱检查试件表面的腐蚀状况。试验溶液为5%氯化钠, PH值为 6.8-7.2 ,试验过程中控制试验箱内的温度为(35± 2),盐雾沉降量控制在 ( 0.8-1.2ml)/(80cm 3 h) 范围内,试验结束后试件应满足第4.5.2条的要求。5.4.9爆破压力试验在耐压试件试验完成后且符合气密性要求的情况下,然后以1 MPa/min 的速度增压至8.8 MPa (表压),检查试件应无渗试验介质、开裂、爆破等损坏现象, 然后在缓慢加压,直至芯体破裂。5.4.10耐压力交变试验将
19、冷凝器的进出口分别与交变压力试验台液压油的进、出油管相连接,启动油泵,按下“循环”按钮,使液压油在试件内腔循还流动约5 min ,以充分排除试件内的空气并保证试件内腔充满液压油。然后将试件浸入(80± 5)的油浴中,设定低压0.3 MPa,高压 3.55 MPa(表压),按下“交变”按钮,使腔内油压在( 0.3 3.55 ) MPa的范围内以( 0.58-1.17 ) HZ的频率进行交变冲击,直到完成1.0 × 105次交变压力试验。试验结束后试件应满足第4.5.2 条的要求。5.4.11耐温度交变试验将冷凝器内腔充注 1.75 MPa( 表压 ) 的 R134a,从 40
20、 125 2 范围内变化 10次。升温和降温速度为( 0.5 1) /min ,在最大值和最小值时每次保持30min 。试验结束后试件应满足第4.5.2 条的要求。5.4.12钎焊率a) 把被测试的冷凝器沿扁管长度方向剖开,检查翅片与扁管的结合情况,按以下公式计算钎焊率。钎焊率 =(焊缝要求长度- 未满足要求焊缝长度)/ 焊缝要求长度*100%7Q/MRT 002 2014b) 本条仅适用于管带式冷凝器和平行流冷凝器。6 检验规则6.1检验分类产品的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检验项目见表4。表 4序号检验项目技术要求章、试验方法出厂检验型式检验条章、条全检抽检1尺寸和公差4.25.12材料4
21、.35.23外观4.45.34单体换热性能4.5.15.4.15气密性能4.5.25.4.26制冷剂 HFC-134a 泄漏量4.5.35.4.37耐压性能4.5.45.4.48残存水量4.5.55.4.59残存杂质含量4.5.65.4.610耐振动性能4.5.75.4.711耐腐蚀性能4.5.85.4.812爆破性能4.5.95.4.913耐压力交变性能4.5.105.4.1014耐温度交变性能4.5.115.4.1115钎焊率4.5.125.4.12注:“”为检验项目, “”为非检验项目。6.2出厂检验6.2.1产品须经质量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6.2.2全检项目a) 产品尺寸和公差
22、、材料、外观检查;b) 气密性能检查, HFC-134a 泄漏量检查;6.2.3抽检项目按GB/T 2828.1正常检查一次抽样方案,检查水平及合格质量水平按表5 规定。6.2.4全数检查的项目必须全部合格,抽样检查项目的不合格数小于或等于合格判定数,则判定该批为合格批,若不合格品数大于或等于不合格判定数,则判定该批为不合格批。表 5检验项目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周期检查水平接受质量限章、条章、条(正常)(AQL)耐压性能4.5.45.5产品每个系列制造数量达50000.75台为一个试验周期正常残存水量4.5.55.6.1批正常0.75残存杂质含量4.5.65.6.2批正常0.758Q/MRT 002 20146.3型式检验6.3.1在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a) 新产品或老产品转厂生产的定型鉴定;b) 产品设计、工艺、材料作较大改变时;c) 产品停产一年再恢复生产时;d) 成批或大量( 5000 台)生产的产品,每年不少于一次;e) 质保部门对产品质量有疑问或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机构提出要求时。6.3.2 进行型式检验的产品必须从经过出厂检验合格的同一批产品中抽取,型式试验的项目、试验流程应按表 6 内容进行试验。表 6检验合格的同一批产品中抽取12台单体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