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韩琦传阅读和答案_第1页
宋史韩琦传阅读和答案_第2页
宋史韩琦传阅读和答案_第3页
宋史韩琦传阅读和答案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宋史韩琦传阅读和答案宋史韩琦传韩琦,字稚圭,相州安阳人。琦风骨秀异,弱冠举进士,名在第 二。授将作监丞、通判淄州,入直集贤院、监左藏库。时方贵高科, 多径去为显职,琦独滞箢库,众以为非宜,琦处之自若。历开封府推官、三司度支判官,拜右司谏。时宰相王随、陈尧佐, 参知政事韩亿、石中立,在中书罕所建明,琦连疏其过,四人同日罢。 又请停内降,抑侥幸。凡事有不便,未尝不言,每以明得失、正纪纲、 亲忠直、远邪佞为急,前后七十余疏。王曾为相,谓之日:今言者不 激,则多畏顾,何补上德?如君言,可谓切而不迂矣。曾闻望方崇, 罕所奖与,琦闻其语,益自信。益、利岁饥,为体量安抚使。异时郡县督赋调繁急,市上供绮绣 诸

2、物不予直,琦为缓调蠲给之,逐贪残不职吏,汰冗役数百,活饥民 百九十万。赵元昊反,琦适自蜀归,论西师形势甚悉,即命为陕西安抚使。 元昊介契丹为援,强邀索无厌,宰相晏殊等厌兵,将一切从之。琦陈 其不便,条所宜先行者七事,继又陈救弊八事。谓:数者之举,谤必 随之,愿委计辅臣,听其注措。帝悉嘉纳。时二府合班奏事,琦必尽 言,虽事属中书,亦指陈其实, 、同列或不悦,帝独识之,曰:韩琦 性直。琦蚤有盛名,识量英伟,临事喜愠不见于色。 论者以重厚比周勃,政事比姚崇。其为学士临边,年甫三十,天下已称为韩公。嘉祜、治平间,再决大策,以安社稷。当是时,朝廷多故,琦处危疑之际,知无不为或谏日:公所为诚善,万一蹉跌,

3、岂惟身不自保,恐家无处 所。琦叹曰:是何言也人臣尽力事君死生以之至于成败天也岂可豫忧 其不济遂辍不为哉。闻者愧服。(宋史卷三百一十二列传第七十一,有删改) 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 是何言也/人臣尽力事君/死生以之/至于成败/天也/岂可豫忧其不济遂辍不为哉B. 是何言也/人臣尽力/事君死生以之/至于成败天也/岂可豫忧其不济遂辍不为哉C. 是何言也/人臣尽力事君死生/以之至于成败/天也/岂可豫忧其不济遂辍不为哉D. 是何言也/人臣尽力事君/死生以之至于成败/天也/岂可豫忧其不济遂辍不为哉8. 下列对文中加点同语的相关内容的讲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

4、古人幼时命名,成年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络,对人称 字是出于礼貌和尊敬。B. 古人二十岁时行冠礼,戴上成人的帽子,但体犹未壮,故男 女此年岁称为弱冠之年。C. 司谏,是对君主、官吏的过失直言奉劝并使其改正的官吏, 分左、右司谏,右司谏为大。D. 疏,又称奏议,是圭寸建社会历代臣僚向帝王进言使用文书的 统称,上奏文书又称为奏疏。9.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韩琦风骨秀异,弱冠之年考取进士第二名,可是只任了个管 理库藏的小官,很多人都认为很不适宜,但他却其实不在意。E. 任职谏官,韩琦敢于直谏,诤言谠议,为了罢免无所作为的 宰相王随等,接连上疏七十余次,终于王

5、随等四人同日被免。C. 无论是多故之时,还是危疑之际,韩琦为官始终替朝廷着想, 尽力事君,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D. 赵元昊反,强索无厌,宰相晏殊等一切从之,韩琦上七事奏坚决反对,接着又陈述救弊八事.仁宗极为赞扬.悉数采纳。10.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9 分)(1)曾闻望方崇,罕所奖与,琦闻其语,益自信。 (5 分)(2)琦蚤有盛名,识量英伟,临事喜愠不见于色。 (4 分) 参考答案:7. A (原文:是何言也,人臣尽力亊君,死生以之。至于成败, 夭也,岂吋豫忧其不济 , 遂辍不为哉。)8. B (谷时候的人二十岁时行冠礼男女此年岁称为弱冠有误,男子二十岁称弱冠 , 女子二十岁

6、不称弱冠也不行冠礼。 )9. B (进凍上疏七十余次其实不全是为了罢免宰相王随等。)10. 这时王曾声望正高,很少表彰奖励别人,韩琦听了他的话后,更加坚信自己所做的一切对朝廷有益。韩琦早有盛名,见识气量远大,遇亊喜怒不在脸而上表现出来。 译文 韩琦字雅圭,是相州安阳人。他品格骨气很出众,二十岁左右考 中进士,名列第二。授官为将作监丞(主管土木营建的副职) 、通判 淄州,到集贤院办公、监管左藏库(国库之一) 。当时正重视科举成 绩优秀者,有很多途径去任显要官职, 唯独韩琦滞留主管库藏的职位, 大家都认为很不适宜,韩琦处在这个职位还像平常的样子。他历经开封推官、三司度支判官,后任命为右司谏。当时宰

7、相王 随、陈尧佐,参知政事韩亿、 石中立,在中书省立议阐明的政事很少, 韩琦接连分条陈述他们的过失, 四个人同一天罢免。 又恳求停止皇帝 直接任官,抑制侥幸求名利之人。但凡政事有不便利的,不曾不说, 常常把阐明得失、端正法纪、亲近忠直、远离邪佞作为急务,前后七 十屡次上疏。王曾做宰相,对他说:现在进谏的人不激切,原因是多 有畏惧顾虑, 怎么能补益皇帝的品德呢?像您这样讲话, 可是说是深 切而不迂阔了。王曾声望正高,所赞许的人很少,韩琦听到他的话, 更加自信。后暂代知制诰之职。韩琦很早就有很大声名, 才识气度英伟, 面对大事喜怒在脸色上 不表现出来, 评论的人认为他稳重诚厚可比汉朝的周勃, 政事才能可 比唐朝姚崇。他作为学士到边境地区巡察,年纪刚刚三十,天下的人 已称他为韩公。嘉祐、治平间,再次决定大策略,来安定国家。在这 时候,朝廷多有事故,韩琦处在危险猜忌之际,他知道该做的事没有 不做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