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20万吨煤制乙二醇项目实施建议书_第1页
年产20万吨煤制乙二醇项目实施建议书_第2页
年产20万吨煤制乙二醇项目实施建议书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 万吨/ 年煤制乙二醇项目一、市场现状及预测(一) 市场状况目前,我国乙二醇产品主要用于生产聚酯、 防冻液、粘合剂、 油漆溶剂、耐寒润滑油、表面活性剂和聚酯多元醇等。其中聚酯 是我国乙二醇的主要消费领域,其消费量约占国总消费量的 94.0%,另外约 6.0%用于防冻剂、粘合剂、油漆溶剂、耐寒润滑 油、表面活性剂以及聚酯多元醇等。近年来,我国聚酯(包括聚 酯纤维、聚酯树脂和薄膜等)的生产发展很快, 2000 年生产能 力只有 595万吨, 2006年已经增加到约 2150万吨。据中国聚酯 协会预测, 2008 年我国聚酯的产量将达到约 1730 万吨,对乙二 醇的需求量将达到约 605万吨;

2、2010 年聚酯的产量将达到约 1900 万吨,届时对乙二醇的需求量将达到约 665 万吨。加上在防冻剂 以及其他方面的消费量,预计我国乙二醇的总需求量, 2008 年 将达约 636万吨, 2010年将达到约 710万吨。(二)进出口及表观消费量1、表观消费量近 10 年来,由于聚酯工业需求强劲,国市场对乙二醇的需 求保持快速增长态势。 1995 年我国乙二醇的表观消费量只有 65.69 万吨,2000 年达到 195.71 万吨,年均增长率高达 24.40%。进入21世纪以来,乙二醇的表观消费量继续大幅增长,2002年突破300万吨大关,达到301.99万吨,成为超过美国的世界第 一大乙二

3、醇消费国,2006年更是达到562.04万吨,20012006 年的年均增长率达到18.53%。近年来我国乙二醇的供需情况见 表1。2、进出口虽然我国乙二醇生产能力和产量增长较快,但仍不能满足国 聚酯等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每年都得大量进口,且进口量呈逐年增长态势。1995年我国乙二醇进口量只有 20.54万吨,2000 年进口量突破100万吨达到104.97万吨,2006年更是增加到 406.13万吨,进口依存度高达 72.26%。表1近年来我国乙二醇的供需情况单位:万吨/年年份丿量进口量出口量表观消费量自给率/%199770.7419.932.3688.3180.10199874.9730.

4、820.52105.2771.22199984.3856.690.013141.0659.82200090.75104.970.015195.7146.37200180.75159.710.23240.2333.61200290.61214.573.19301.9930.00200396.93251.612.34346.2028.00200494.91339.102.58431.4322.002005110.08400.031.28508.8321.632006156.00406.130.09562.0427.76(三)生产能力及生产厂家表2乙二醇生产厂家一览表单位:万吨/年序生产厂家名称生产

5、能技术来源备注号力1燕山石油化工股8.0SD氧气法1998年7月扩产份2中石油石化分公6.0UCC氧气1989年技改司法3中石油石化分公6.0Shell 氧2000年扩产司气法4中石油石化分公司15.9SD氧气法1996年投产,2002年扩产5石油化工4.0SD氧气法1996年投产6扬子石油化工股份30.0SD氧气法1999年扩产7石油化工股份22.5SD氧气法2002年扩产8石油化工公司10.0Shell 氧气法1996年投产9石油化工公司4.2Shell 氧气法1996年投产10中石油独山子石化分公司5.0SD氧气法1996年投产,2002年扩产11扬子一巴斯夫30.02005年投产12中

6、海一壳牌石油化工32.02006年2月投产合计211.6注明:全部为石油乙烯一环氧乙烷路线,SD为美国科学设计公司,UCC为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Shell为荷兰皇家/壳牌集 团公司,简称壳牌公司。2005年扬子巴斯夫新建的一套 30万吨/年乙二醇装置建 成投产。2006年2月中海-壳牌石油化工新建的一套 32万吨/年 乙二醇生产装置建成投产。2007年3月石油化工公司新建的 38 万吨/年乙二醇装置建成投产。这些新项目使我国乙二醇的生产 能力大增,截至2007年5月,我国乙二醇的生产厂家达到 13家, 总生产能力为211.6万吨/年。乙二醇生产厂家见表 2。随着我 国乙二醇生产能力的不断增加,

7、产量也不断增加。1995年我国乙二醇的产量只有 45.61万吨,2000年达到90.75万吨,年均 增长率达到14.8%; 2006年进一步增加到156.0万吨,同比增长 约41.69%, 20012006年产量的年均增长率约为 14.08%。(四)乙二醇价格乙二醇价格近几年稳中有升,2002年每吨价格约为4965元, 但随着2004年原油价格的大幅攀升和中国等国家需求量的迅速 增长,2004年每吨价格约为9685元,随后进入市场调整期,世 界上和国近两年乙二醇生产厂家新建和扩建的陆续投产,乙二醇价格稍有下滑, 2005年每吨价格约为 8947 元,2006年每吨价格 约为8942元,(200

8、22006年价格为国家统计局数据),2007年乙二醇价格稍有回升,约 10000 元/吨(网上平均价) 。二、产品方案及生产规模本项目产品方案及生产规模为 20 万吨 / 年乙二醇, 年生产时 间按 8000 小时计。三、乙二醇生产技术简介目前乙二醇工艺路线主要分为石油路线和非石油路线, 工业 合成乙二醇的主要方法是先经石油路线生产乙烯, 再氧化乙烯生 产环氧乙烷, 最后由环氧乙烷非催化水合反应得到乙二醇。 在石 油价格居高不下的经济环境下, 寻找一条经济的石油路线改进工 艺或者非石油路线乙二醇合成路线已经成为研究热点。(一 )乙二醇石油路线工艺1、环氧乙烷直接水合法环氧乙烷直接水合法是目前国

9、外工业化生产乙二醇的主要方 法,该工艺是将环氧乙烷 (E0) 和水按 1:20 22(摩尔比 )配成混 合水溶液,在管式反应器中于190220C、1.02.5MPa下反应, 环氧乙烷全部转化为混合醇,生成的乙二醇水溶液含量大约在 10%(质量分数 ) 左右,然后经过多效蒸发器脱水提浓和减压精馏 分离得到乙二醇及副产物二乙二醇 (DEG)和三乙二醇(TEG)等。混 合醇中乙二醇、二乙二醇和三乙二醇的摩尔比约为 100:10:1 , 产品总收率为 88%。不足之处是生产工艺流程长、设备多、能耗 高,直接影响乙二醇的生产成本。2、环氧乙烷催化水合法针对环氧乙烷直接水合法生产乙二醇工艺中存在的不足,为

10、 了提高选择性,降低用水量,降低反应温度和能耗,世界上许多 公司进行了环氧乙烷催化水合生产乙二醇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工 作。其中主要有壳牌公司、 联碳公司、 莫斯科门捷列夫化工学院、 石油化工研究院、工业大学等,其技术的关键是催化剂的生产, 生产方法可分为均相催化水合法和非均相催化水合法两种, 其中 最有代表性的生产方法是壳牌公司的非均相催化水合法和 UCC 公司的均相催化水合法。3、通过中间体合成乙二醇该方法又可分为乙二醇和碳酸二甲酯 (DMC联产法和碳酸乙 烯酯水解法两种生产方法。(1)碳酸乙烯酯法 碳酸乙烯酯法合成乙二醇是由二氧化碳和环氧乙烷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碳酸乙烯酯(EC),碳酸乙烯

11、酯再经水解制得乙 二醇。(2)乙二醇和碳酸二甲酯联产法该方法的主要过程分两步进行, 首先是二氧化碳和环氧乙烷 在催化剂作用下合成碳酸乙烯酯, 然后是碳酸乙烯酯和甲醇 (MA) 反应生成碳酸二甲酯和乙二醇, 两步反应都属于原子利用率 100% 的反应。(二) 乙二醇非石油路线工艺现在人们日益认识到石油资源的有限性, 各国纷纷开始研究 以煤和天然气为初级原料来生产乙二醇。 目前较有开发前景的方 法为草酸酯氧化偶联法、理论价值较高的为直接合成法。1、草酸酯加氢合成法CO 催化偶联合成草酸酯再加氢生成乙二醇是当前 C1 化工 研究的重要课题,也是C1化工中最有前途的研究方向之一。该工艺具有原料来源丰富

12、、成本低、无污染、反应条件温和、产品纯度高、生产连续化等优 点,是洁净生产、环境友好的先进绿色化学工艺。此方法是利用 醇类与NO及氧气反应生成亚硝酸酯,然后在钯(Pd)系催化剂上 氧化偶联制得草酸二酯,再经在铜系催化剂上加氢制得乙二醇。此工艺最早是由美国联合石油公司 于 1966年提 出,1978年日本宇部兴产公司进行了改进, 选用2%Pd/C催化剂, 并通过反应条件下引入亚硝酸酯,解决了原方法的腐蚀等问题, 并提高了草酸酯的收率。 该公司建成了一套 6000 吨/年的草酸二 丁酯的工业装置,初步实现了工业化,之后,宇部兴产和美国 UCC公司联合开发了常压气相合成草酸酯研究,并完成了模试。国从

13、20世纪80年代也开始研究COf崔化合成草酸酯及其 衍生物产品如草酸、乙二醇的研究。国主要的研究机构为中国科 学院、大学、华东理工大学、西南研究院,丹阳化工及焦化。2、合成气直接合成法合成气直接合成法是一种最为简单和有效的乙二醇合成 方法,也最符合原子经济性,是理论价值最高的一条工艺路线。 其方程式如下:cat2 CO + 3H2HOCHCHjOH此反应属于自由能增加的反应,在热力学上很难进行,需要催化剂和高温高压条件。此方法最早是由美国杜邦公司于1947年提出来的。该工艺技术的关键是催化剂的选择。早期采用的钻催化剂,要求的反应条件苛刻,高温高压下乙二醇的产率也很低。 1971年,美国UCC首

14、先公布用铑催化剂从合成气制乙二醇,其 催化活性明显优于钻,但所需压力仍太高(340MPa。上世纪80年代以来,确定为合成气直接合成乙二醇的优良催化剂主要 分为铑和钉两大类。UCC采用铑催化活性组分,以烷基膦、胺为 配体,配置在四甘醇二甲醚溶剂中,反应压力可降至50Mpa反应温度为230 C,不过合成气的转化率和选择性仍偏低。日本研究的铑和钌均相系催化剂,乙二醇选择性达57%。该法未有工业化装置。四、草酸酯加氢合成法制乙二醇技术方案(一)草酸酯制备工艺路线选择草酸酯的制备方法有两种:液相法和气相法。1、液相法日本宇部兴产公司成功地开发了一氧化碳氧化偶联制草酸 酯的工艺,并于 1978年建成投产了

15、一套年产 6000吨的装置。 该 工艺是在硝酸存在下,以活性碳为载体的钯为催化剂,在90100C、8.10611.146Kpa下,CO Q与正丁醇反应,生成草酸 二丁酯。CQ Q和循环回来的未反应的尾气、 循环液、62.563% (重量)浓度的硝酸、催化剂、丁醇等从反应器底部送入、顶部 出料,未反应的原料气经压缩循环使用, 液体送脱水工序蒸馏脱 水。所得蒸余物进行过滤, 滤出的催化剂经再生处理返回反应器。 滤液组成 %(重量) :草酸二丁酯 45 55、正丁醇 25 35、亚 硝酸丁酯 1 0 20 。将此滤液分馏,得到高纯草酸二丁酯,分馏 出来的正丁醇和亚硝酸丁酯返回反应器, 副产物送处理装

16、置。 所 得草酸二丁酯在7080 C、常压下水解。此工艺催化剂体系单一,回收、循环容易,催化剂活性高、 选择性好,产品纯度高,生产过程连续化,污染减少。但是,该法对一氧化碳纯度要求高(按体积百分比CO 99.5%、H2O 0.2%、其他 0.3%),单位消耗高( 1000m3/t 草酸)。2、气相法1983年日本宇部兴产发表了 COf禺联气相法制草酸的专利报 道,它是由CO催化偶联制草酸二甲酯,由草酸二甲酯水解制取 草酸。气相法克服了液相法的缺点且反应条件温和, 催化剂损失 少。中科院物构所及南开大学等单位先后进行了CO禺联气相法研究, 1985 年中科院物构所庚申教授等申请了中国发明专利。

17、该专利提出了 CO与亚硝酸甲酯在钯载于活性氧化铝催化剂上反 应生成草酸二甲酯的工艺路线。 此后, 又有许多发明专利对气相 法做出了改进。1990 年,中科院物构所的贻质申请的专利中解决了用一 氧化碳气含量在4095%并含有氮、二氧化碳、氢、氧、甲烷、 氨、水、氩、硫化物等杂质的气体作为一氧化碳原料气,与亚硝 酸酯反应的气相催化合成草酸酯连续工艺问题, 解决了用普氧和 20%以上醇水溶液再生回收合成草酸酯反应尾气中一氧化氮的气 相催化合成草酸酯连续工艺问题, 还解决了亚硝酸酯与未反应气 体如氮、甲烷、氩等的有效分离,将亚硝酸酯回收循环使用,过 剩的未反应气体放空排除的气相催化合成草酸酯连续工艺问

18、题。丹化集团 1万吨/ 年的煤制乙二醇装置工业化试验已于 2007 年年底试验成功。 金煤化工在投资建设的 20万吨/ 年煤制乙二醇 项目预计 2008 年年底投产。气相法比液相法投资少, 工艺成熟等优点, 建议采用气相法。(二)工艺流程简介1、生产原理(1)草酸二甲酯制取co气相偶联合成草酸二甲酯由两步化学反应组成。第1步为 CO 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与亚硝酸甲酯反应生成草酸二甲酯和 NO称为偶联反应,反应方程式如下:2co+2c3HoNo=(cooc3)H22No第2步为偶联反应生成的 NO与甲醇和O反应生成亚硝酸甲 酯,称为再生反应,反应方程式如下:2NO+2c3HOH+1/2O2=2cH

19、3ONO+2HO生成的亚硝酸甲酯返回偶联过程循环使用。总反应式为 :2cO+1/2O2+2cH3OH=(cOOc3)H2+ H2O2)草酸二甲酯加氢制乙二醇草酸二甲酯加氢是一个串联反应, 首先DMC加氢生成中间产 物乙醇酸甲酯(MG), MG再加氢生成乙二醇,总反应、主反应方 程式如下:(COOC3H) 24H2=(CH2OH)2+ 2CH3OH2、草酸二甲酯生产流程第一步 ,一氧化碳原料气的再净化处理 :从合成气净化装置 出来的一氧化碳原料气, 采用催化氧化技术除去氢和氧, 最后以 分子筛脱水。 再按一定比例混入普氧或空气, 并送入载有催化剂 的固定床反应器中, 催化反应同时除去所含的氢气和

20、氧气。 其催 化剂是负载有铂族金属或它们的盐的载体催化剂。金属主要是 铂、钯或铂 - 钯合金。其盐可以是硫酸盐、硝酸盐、磷酸盐、碳 酸盐、草酸盐、醋酸盐、卤化物及其络合物等。金属含量为载体 重量的0.055%载体可采用硅胶、浮石、硅藻土、活性碳、 分子筛及氧化铝等物质。反应温度在 50400 C,最好在80 250C。接触时间在0.510秒。最后再导入分子筛床层常温脱 水。气体中所含氮、二氧化碳、甲烷、氩不必除去。净化后气体 中有害杂质含量控制在硫化物w 1.15ppm, NHw 200ppm 100ppm, Qw 1000ppm, H2O< 100ppm 该混合气体即可作为合成 草酸酯

21、的一氧化碳原料气;第二步, 草酸酯的合成 :将净化后的一氧化碳原料气与亚 硝酸酯混合,其含量(体积比)为:一氧化碳为25 90%,亚硝酸酯为540%导入装有以氧化铝作载体的钯催化剂的列管反 应器中进行催化反应。金属含量为载体中的0.15%,接触时间为0.120秒。反应温度为80200C。反应产物经冷凝分离后 得草酸酯。第三步, 尾气再生 :将分离了草酸酯的反应尾气导入再生塔,按NO与Q分子比为4.165,配入氧气氧化,按醇与 NO的 分子比为 2 6 送入 20%以上的醇水溶液接触反应,控制塔温在 相应酯的沸点以上, 分离醇的水溶液循环使用。 当醇的浓度低于 20%时,更换新的醇液。第四步,

22、亚硝酸酯的回收 :将再生塔得到的亚硝酸酯气相 导入冷凝分离塔, 控制温度在相应酯的沸点以上, 将亚硝酸酯气 体中的醇和水进一步分离,其大部分亚硝酸酯(含未反应气体) 送回合成塔循环使用,另小部分转入压缩冷凝塔处理;第五步, 非反应气体的排放 :将含有非反应气体的亚硝酸 酯导入压缩冷凝塔,控制冷凝温度在 -2040C,压力在0.5 4MPa使亚硝酸酯完全液化回收, 经气化后再导入合成塔循环使 用,不凝气体主要是氮气和少量的甲烷、氩、一氧化碳、一氧化 氮,放空排除。242E<7!1-净化驶L合成塔3,尺羅塔4再生骼6压砾凝墙21-3S为工艺豐首氧化碳气相偶联制障羁箭1示龍一氧化碳气相偶联制取

23、草酸酯工艺流程见下图3、草酸二甲酯加氢生产乙二醇流程在反应器中装填4060目的催化剂,并在反应器两端各装 入2040目的石英砂,防止反应器气体沟流并固定催化剂床层。 催化剂由氢气在特定条件下还原活化,然后设定好反应温度和压力。DM(溶液由高压计量泵打入汽化器汽化,氢气由高压质量流 量计控制流量,进入汽化器与汽化的 DMO溶液充分混合后进入反 应器进行反应。产物由循环水冷却,液体产物进精馏装置精制生 产高纯乙二醇,尾气经回收有用组分后送入加热炉或锅炉燃烧。五、消耗定额表3原辅材料消耗指标序号项目名称单位每吨乙二醇消耗定额1原材料煤吨32辅助材料2.1钯-钯盐催化剂千克0.52.2铜与二氧化硅催化剂千克0.62.3变换催化剂千克0.1722.4活性炭脱硫剂千克0.52六、设备表4乙二醇工段设备表序号名称及规格备注1氨氧化塔2吸收塔3气体再净化塔序号名称及规格备注4合成塔5冷凝塔7再生塔8压缩冷凝塔9加氢反应器10乙一醇精制塔七、环境保护(一)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1、对环境空气的影响本项目的环境空气污染源为无组织排放的废气,主要污染物为SO 2、CO、H 2S、NO 2和甲醇,对项目所在区域的环境空 气质量将产生一定影响。2、对地表水环境的影响本项目投入使用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