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心泵检修规程(DOC)_第1页
离心泵检修规程(DOC)_第2页
离心泵检修规程(DOC)_第3页
离心泵检修规程(DOC)_第4页
离心泵检修规程(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技术性能2.1衣八离心泵2.1.1型号2.1.2制造厂商2.1.3流量Q=*M 3/h2.1.4扬程H=*M2.1.5转速W=*r/min2.1.6轴功率*kw2.1.7效率*%2.1.8叶轮级数*级卧式2.1.9输送介质*2.1.10壳体形式径向剖分式/筒式2.2电机(主)2.2.1型号2.2.2制造厂商2.2.3转速2.2.4功率*KW2.2.5 电压* ¥2.2.6额定电流*A2.2.7旋转方向从联轴器方向看,为2.检修周期与内容3.1检修周期*时针方向表1 检修周期(月)检修类别小修大修检修周期女口 6-12如24注:根据实际运行情况,可作适当调整。3.2检修内容3.2.

2、1小修3.2.1.1检修机械密封(或更换填料);3.2.1.2 检查、更换轴承,调整各部分间隙;3.2.1.3 检查更换运行中发生的零部件损坏;3.2.1.4 消除泄漏或渗漏;3.2.1.5 检查转子轴向窜量;3.2.1.6 检查、清理泵腔,清除异物3.2.1.7 清理冲洗、冷却系统,必要时重新配管;3.2.1.8检查、调整联轴器同轴度;3.2.1.9紧固各部分螺栓;3.2.1.10更换部分泄漏阀门,清、换入口过滤网;3.2.1.11检查、清理润滑油系统:油泵、油冷器、油过滤器(或更换润滑脂) 3.2.1.12管道加固、修补防腐、保温。3.2.2大修3.2.2.1 包括小修内容;3.222 泵

3、解体检查各零部件的磨损、冲蚀、腐蚀,进行修理或更换;3.223校核主轴弯曲度,重新组装转子,做转子动平衡并调整;3.224 检查修理平衡盘与平衡环的磨损,轴套的磨损;3.225 调整各部分间隙;3.226 更换全部密封垫片、“O'形圈(环)等;3.227 检查转子的径向和端面跳动;3.228测量、调整泵体的水平度;3.229 校验压力表;电、仪相应检修;3.2.2.10 油泵大修;3.2.2.11泵系统全面防腐、保温;3.2.2.12技改、技措和安措的实施。3. 检修质量标准4.1检修前的准备4.1.1检修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应符合安全、环保和质量等方面的要求;4.1.2办理相关的票证和

4、设备交接手续;4.1.3制订有详细的“检修方案”;4.1.4熟悉泵的结构和技术要求;4.1.5检修所需的工器具、量具和吊装工具齐全,并符合安全要求;4.1.6备齐检修必须的备件和材料;、4.1.7按规定对泵进行断电、倒空、置换等处理;4.1.8禁止使用汽油、煤油、洗油等易燃、挥发性物质做清洗剂,可用卤化物或有机溶剂清洗,但应加强 通风;一般情况下,清洗剂应是中性、无腐蚀的;4.1.9有密封液的泵,需倒空密封液;4.1.10凡对周围环境有污染的液体,不得就地排放;4.1.11离心泵刚停稳,有过热状态的位置,切不可急于拆卸;4.1.2泵系统最好用加盲板方法,实现与生产系统有效隔绝。4.2检修质量标

5、准4.2.1主轴4.2.1.1主轴不应有腐蚀、裂纹等缺陷,与轴套接触面粗糙度不大于Ra1.6 ( Ra0.8 );4.2.1.2 轴颈的不圆柱度v 0.0* mm、锥度v 0.0* mm ;4.2.1.3轴的不直度(弯曲度),以两端中心孔为基准,在车床打表校,径向跳动在轴颈处不大于0.0*mm ,其他部位w 0.0*mm(见表1);4.2.1.4 各键槽中心线对轴中心线的偏差应小于0.0*mm/100mm (参考0.03 mm/100mn),且键与键槽配合紧密(不允许加垫片)。键槽磨损,可适当加大标准(尺寸)一级;键顶部间隙 0.10.4mm4.2.1.5 轴的径向跳动值不得大于(以两轴颈园柱

6、面为基准):表1轴的径向跳动值(mr)直径要求跳动值?18?50w0.03?50?120w0.04?120?260w0.05?260?500w0.064.2.2转子4.2.2.1 叶轮应先做静平衡。组装成转子后,再做动平衡,平衡等级为G6.3级,允许不平衡力矩为*X10-2Nm,在校正平面内,不平衡量v*.*g ,在叶轮外园的前后盖板处磨或铳去金属时,应保留其壁厚不小于设计值的1/3,且平滑;(附表2叶轮静平衡允许差表和附表3叶轮的端面跳动允差。)表2叶轮静平衡允许差(mm4.223.1 轴套(含间隔套)与轴不能采用同一种材料,以免发生金属咬合;4.2.2.3.2 轴套(含间隔套)两端面与轴线

7、的不垂直度不大于表3的规定;4.2.2.3.3 轴套与轴一般采用H7/h6配合精度,其密封表面粗糙度不低于Ra3. 24.224 叶轮、平衡盘与轴 的配合,一般采用 D/gd ;联轴器对轴也是 D/gd配合;4.225 叶轮与轴有时也可采用H7/h6的间隙配合;4.2.2.6 叶轮应无砂眼,穿孔、裂纹或严重减薄等缺陷;4.2.2.7预装后各叶轮口环处径向跳动不大于表4的规定;表4叶轮口环径向跳动值(mm直径v 5051 120121260> 261径向跳动0.060.080.090.104.2.2.8 轴套、间隔套、叶轮和平衡盘的径向跳动不大于表5的规定:表5 轴套等径向跳动值(mm直径

8、w 5051 120121260261 500径向跳动0.030.040.050.064.2.2.9 平衡盘4.2.2.9.1 平衡盘与平衡环的端面接触应良好,面积达75%以上;4.2.2.9.2 平衡盘与平衡环的径向间隙,一般为0.40.8mm;4.2.2.9.3 平衡盘的端面跳动不大于表6的规定:(单位:mr)i表6平衡盘的端面跳动(不垂直度)直径50 120121260261500端面跳动0.040.050.064.2.2.10转子装泵壳后,调整总轴向窜量在w0.*m m;转子定中心时,取窜量值的一半,泵在正常运行中,窜量应w 0.10.15mm,否则,可能会引起机械密封间歇泄漏;4.2

9、.3.轴承和轴瓦4.2.3.1如用滚动轴承,轴承型号和精度(等级)应符合要求。轴承安装时,宜采用100110 C的机油热浴轴承15min后迅速装上;或者用专用套筒击打内圈装上。严禁用火焰直接加热。轴承与轴配合,内径v100mmB寸,为 D/gd ;内径 100200mm为 D/gc ;轴承做轴向止推时,其外圈不应压死,预留间隙应能满足因温度变化和窜量的轴向伸缩;轴承外圈与 外壳配合,一般采用Gc/d ;423.2 如用轴瓦,瓦背与瓦窝接触面积应达到70%左右;轴瓦合金平滑,无裂纹和剥落;轴颈与瓦接触为6090°,且接触均匀,红丹检查色点23点/cm2;轴瓦向间隙0.*0.*mm( 一

10、般为轴直径的2/100); 4.2.4密封4.2. 4.1泵体口环与叶轮口环的径向间隙:0.*0.*mm( 般取0.6mm左右)4.2.4. 2轴中心线与机械密封的动、静环及“V'形圈的接触端面垂直度允差小于0.06mm,且密封腔最高温度应v 180 C;4.2.4.3弹簧的旋向,应使弹簧越旋越紧;装配时,压紧力应适中,多个弹簧的自由高度应一致;4.2.4.4 机械密封的动、静环安装要小心,避免密封面损伤;动、静环接触面应完整,平面光照检查应W3条干涉光环;4.2.4.5 “ V'形环方向不可装反,或在安装时造成反边;4.2.4.6 拧紧各紧定螺钉;防转销和传动销长短应合适,根

11、部预留一定的间隙,防止压不紧或蹩劲;4.2.4.7 机械密封没灌泵开车,会烧坏动、静环;冲洗、冷却液必须畅通,水中不允许含水垢或结晶物;冷却冲洗水必须装好滤网(最好用软水);4.2.4.8 填料密封时,压盖与轴的径向间隙为0.751.0mm,且压紧力适中,不得偏斜或与轴有摩擦;4.2.4.9 机械密封的检修遵照“ SHS03059-2004化工设备通用部件检修与质量标准”4.2.5润滑4.2.5.1本泵选用标准为:运动粘度(或针入度)为的润滑油(脂);4.2.5.2 加油前,润滑油应用*目以上滤网过滤,且油位符合要求;4.2.5.3安装后初次开车,第一个月应换油一次;之后每 0.51年换油一次

12、(最好是半年);换油时,陈 油必须放净,油箱内洗净。4.2.6联轴器:4.2.6.1 联轴器应完整,无裂纹和缺损;4.2.6.2 弹性圆柱销联轴器的柱销孔中心偏差v0.10mm;固定式联轴器上的螺孔应经铰孔达到严密配合;4.2.6.3 弹性圆柱销联轴器的橡胶圈与销孔的径向间隙为0.51.0mm,内径与圆柱销应为紧配合;4.2.6.4 固定式或弹性圆柱销式联轴器对中找正见表7:表7联轴器的对中找正(mm固定式弹性圆柱销式转/分径向轴向径向轴向> 30000.030.020.050.03v 30000.040.030.060.04v 15000.060.040.080.06注:径向:为平衡偏

13、差;轴向:为倾斜偏差4.2.6.5联轴器的端面间隙(mm (仅供参考)表8联轴器的端面间隙(mm联轴器外径端面间隙90 120231202204622030056注:此间隙为两联轴器直接联接时数据,若有离合器等时,按要求预留。4.2.6若用园螺母时,应在拧紧后,把防松垫的凸爪扣入螺母槽中防松。427整泵要求4.2.7.1 泵安装时,要保证底座水平w0.3mm/m;427.2 法兰对口要求:应能保证各螺栓能顺利穿入,且法兰间有加密封垫的间隙;若法兰错口严重,应 重新配管,以免因管道蹩劲而影响整泵运行。4.2.8附:检修参考质量要求表9键与键槽两侧面过盈值(mm轴直径配合紧力40 700.009

14、-0.01271 1100.011 -0.0151112300.012 -0.017表10叶轮静平衡剩余不平衡质量不大于叶轮外径(mr)w 200201300不平衡质量(g)124. 主要检修拆装程序5.1泵解体时,要先做好标记,再顺序拆下,洗净;要妥善保存,防止丢失或直接放置地面; 5.2泵解体前仔细研究图纸,避免蛮力拆卸损坏零件;5.3检修中应及时做好记录,数据必须全面、真实,无漏项。5.4泵解体前应做到5.4.1切实断开电源;5.4.2关闭全部进出口阀门;5.4.3放尽泵内液体;5.4.4关闭辅助管路上的阀门,放尽管内液体;5.4.5拆除辅助管路;5.4.6放尽轴承(箱)内润滑油,拆下油

15、位计;5.4.7去除联轴器防护罩,拆开联轴器;5.5拆装程序(下面以HD270-160X2涡轮泵为例,括号内为零件序号)5.5.1出口端拆卸5.5.1.1 轴承体盖甲(1)和密封垫;5.5.1.2 甩油环甲(40);5.5.1.3 轴承体(2);5.5.1.4 园螺母和垫圈;5.5.1.5 推力轴承(39);5.5.1.6 轴承压盖(3)和密封垫;5.5.1.7 防尘盖甲(37);5.5.1.8 机械密封甲(5);5.5.2入口端拆卸5.5.2.1 轴承体乙(21)和密封垫;5.5.2.2 甩油环乙(26);5.5.2.3 轴承体(2);5.5.2.4 向心球轴承(27);5.5.2.5 轴承

16、压盖(3)和密封垫;5.5.2.6 防尘盖乙(25);5.5.2.7 机械密封乙。5.5.3拆下吸入端轴承支架(4);5.5.4拆下前泵盖(19)连接螺母,用顶丝把盖顶出;5.5.5取出金属缠绕垫(9);5.5.6拆下挡圈(36)及轴套丙(18);5.5.7拆下首级叶轮(17);5.5.8拆下出口端轴承支架(4);5.5.9拧下后泵盖(7)连接螺母,用顶丝把盖顶出;5.5.10取出金属缠绕垫(9)5.5.11适当抬起转子,把其拉出;5.5.12拆挡圈(36)后,再拆下轴套甲(6);5.5.13拆下次级叶轮。5.5.14安装(回装)程序 安装(回装)程序与解体的程序正好相反,但要求非常严格,回装

17、前也应仔细研究图纸,熟记各项技术要求和注意事项。回装前,各零部件应按要求认真清洗干净。5.5.14.1叶轮应装到向扩散管的旋转方向上;5.5.14.2 安装时,应在轴、轴套和叶轮等的配合方面上涂一层干净的润滑油(脂),以便推入,但一些禁油的离心泵则取消此项;5.5.14.3注意认清拆前所作的标记,按原位回装,尤其一些左右对称的泵类,切不可装错位置;5.5.14.4所有密封垫片,“0”行圈应更新,且材质、尺寸与原来一致;5.5.14.5暴露在外的螺栓上紧前,应在螺纹上喷抗咬合剂;5.5.14.6输送高温介质的泵,暖泵后及导入热介质后,应热把 12次。5.6易损件判废标准:5.6.1 口环5.6.

18、1.1 口环磨损比原始间隙增大一倍时(见表11)表11口环间隙(mm口环直径标准间隙极限间隙V 1000.30 0.400.80> 1000.40 0.501.05.6.1.2 出口压力下降,无法调整且超过工艺容许限度时。5.6.2轴套5.6.2.1表面磨损,造成较大泄露时;5.6.2.2 轴承与轴颈间隙达到极限时(见表 12)表12轴套与轴颈的间隙(mn)轴径标准间隙极限间隙V 400.20 0.300.50> 400.30 0.400.805.6.3轴承5.6.3.1轴承噪声增大,有异常摩擦声音,发生径向跳晃时更换;5.6.4机械密圭寸5.6.4.1摩擦副热裂、发泡、龟裂时;5

19、.6.4.2 弹簧断裂时;5.6.4.3泄漏量增大时更新;5.6.4.4“O'形、“V”形圈发硬变形时。5.6.5轴、叶轮565.1轴弯曲严重超差,无法校直时;565.2 叶轮气蚀严重,激光熔履性价比不合算时。5.6.6每次解体大修,对全部密封垫片更换。5.6.7辅机:567.1润滑油取样分析有一项指标超标时换油;567.2冲洗、冷却水管泄漏时换管;567.3 管口蹩劲,影响整泵安全,平稳运行时重配管;567.4 出入口阀,止回阀发生泄漏时换阀。5. 试车与验收6.1试车前的准备6.1.1确认各项检修项目均已完成,检修质量符合本规程之规定;6.1.2检修记录齐全,“试车方案”工艺人员已

20、熟悉;6.1.3润滑油(脂)充足,油位合适;6.1.5盘车转子转动灵活,各个方向上无阻碍现象,且无摩擦声音;6.1.6泵内已排气、充液(灌泵);6.1.7按输送介质温度,进行泵预冷或暖泵,温升降不宜过快,以23C /min为适度;6.1.8机械密封有特殊要求的,按要求加好密封液、隔离液等;6.1.9泵出入各阀门在正常开关位置。6.2试车(离心泵严禁空负荷试车)6.2.1打开入口阀,关闭出口阀;6.2.2点动泵,确认选转方向是否正确,泵内各位置无杂音;6.2.3点动无异常,正常运行下去;6.2.4再开排气阀,看气是否排尽;6.2.5逐渐打开出口阀,观察泵振动是否正常?看出口压力是否正常?若无压力

21、,应马上关闭出口阀,停 泵检查吸入管路;6.2.6泵运行正常后,检查各部位温度和泄漏情况。6.3负荷试车6.2.1检查振动情况表13振动标准转速(r/min )15003000振动值(全幅)(um)V 38V 256.3.2此时,压力,流量应平稳,电机电流正常;6.3.3各密封腔温度在 4050 C,最高W 65 C ;各轴承温度V 70 C;6.3.4机械密封泄漏:滴状w 5滴/min;6.4验收6.4.1试车合格,各方面达到满意的完好标准;6.4.2检修记录、资料齐全、准确;6.4.3按规定办理验收和设备交付生产手续;6.4.4记录、资料应包括:解体检查的原始记录;检修测量、调整记录;更换零部件记录;设备检修交接 书;试车验收记录等。7.维护与故障处理7.1日常维护7.1.1严格执行润滑油管理制度,三天至少加油一次,且润滑油必须经过“三级过滤”7.1.2经常检查7.121有无异常振动和杂音;7.1.2.2泄漏有无异常扩大;7.1.2.3出入口压力是否稳定,流量是否稳定;7.1.2.4 各部温度是否正常;7.1.2.5 电机电流是否正常并稳定;7.1.2.6 检查备用泵的状态,每班盘车检查一次;7.1.2.7 管路保温是否完整。7.1.3发现异常情况必须及时处理;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