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减振器的设计论文设计说明_第1页
汽车减振器的设计论文设计说明_第2页
汽车减振器的设计论文设计说明_第3页
汽车减振器的设计论文设计说明_第4页
汽车减振器的设计论文设计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 . 毕 业 论 文(设 计)题目:轿车减震器的设计(英文): Shock Absorber Design of car37 / 43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原创性声明本人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与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与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意。作 者 签 名:日 期: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使用授权说明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

2、、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容。作者签名: 日 期:轿车减震器的设计摘 要本文设计出适用于中国一般城市道路使用的双作用筒式减振器。首先,根据轿车的质量算出减振器的阻尼系数,确定缸体结构参数,然后建立流体力学模型,先选定一条理想的减振器标准阻尼特性曲线,然后利用逼近理想阻尼特性曲线的方法,进行各阀、系的设计计算;在此基础上,设计出整个减震器,并对主要部件的强度进行

3、了校核。关键词:双作用筒式减振器;流体力学模型;理想特性曲线;强度校核Shock Absorber Design of carAbstractThe double use of drum shock absorber which applicable to the general city road conditions in China is designed in the paper. First of all, the damping coefficient of the shock absorber is calculated according to the quality of c

4、ar. The parameters of the cylinder structure are determined. And then a hydrodynamic model is set up. The valve and the Department are calculated and the designed by using the way of approach to the damp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deal standard shock absorber curve. After that a set of the double us

5、e of drum shock absorber is designed. The strength of the main parts of the shock absorber is checked. Key words: Double use of shock absorber; hydrodynamic mode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deal curve; strength checking目录1. 绪论11.1本课题设计的目的与意义11.2减振器国外是发展状况11.3设计的主要研究容32. 减震器阻尼值计算和机械结构设计32.1相对阻尼系数和阻尼系数的

6、确定32.1.1悬架弹性特性的选择32.1.2相对阻尼系数的选择42.1.3减振器阻尼系数的确定62.2最大卸荷力的确定62.3缸筒的设计计算72.4活塞杆的设计计算72.5导向座宽度和活塞宽度的设计计算82.6 小结83. 减震器其他部件的设计83.1固定连接的结构形式83.2 减震器油封设计93.3 O型橡胶密封圈103.4 锥形弹簧103.5弹簧片和减振器油的选择113.5.1弹簧片的选择113.5.2减振器油的选择113.6小结124.减震器阀系设计124.1减震器各阀系流体力学模型的建立124.1.1伸行程流体力学模型的建立124.1.2压缩行程流体力学模型的建立144.2 各阀系模

7、型的建立164.2.1伸阀模型的建立164.2.2.流通阀模型的建立174.2.3压缩阀模型的建立184.2.4补偿阀的力学模型194.3减震器阻尼阀阀片的挠曲变形模型204.4阀系的设计224.4.1阻尼阀的开启程度对减震器特性的影响224.4.2减震器的理想特性曲线的确定224.4.3阀系各结构参数的确定244.5小结295活塞杆的强度校核305.1强度校核305.2稳定性的校核306全文总结与展望31参考文献33致34附录351. 绪论1.1本课题设计的目的与意义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汽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包括有汽车的动力性、经济性、制动性、操纵稳定性、平顺性、通过性等性能的要求。减

8、震器是安装在车体与负重轮之间的一个阻尼元件,其作用是衰减车体的振动并阻止共振情况下车体振幅的无限增大,能减小车体振动的振幅和振动次数,因而能延长弹性元件的疲劳寿命和提高人乘车的舒适性1。长期以来,人们对汽车的平顺性一直都在研究,在技术上也有重大的改进革。减震器是改善汽车平顺性的最好途径。一个好的减震器能够使车的寿命增长,驾驶员操纵轻便,乘员更加舒服。因外部条件的不同,对减振器的使用要求也会相应的不同。在不同的国家或不同的地区,他们各自的天气环境、道路建筑等都有着很大的区别。单一的减振器是可能都满足他们的性能要求。随着社会的发展,汽车市场出现了细分化。纯黑色的“福特”时代,早已经过去,针对各国道

9、路交通情况,各国汽车生产商们开始生产有属于自己特色的汽车了。本文就是针对我国大多数城市道路情况,而进行研究设计的。1.2减振器国外是发展状况为加速车身振动的衰减,改善汽车行使平顺性,大多数轿车的悬架都装有减震器。减震器和弹性元件是并联安装的。其中采用最广泛的是液力减震器,又称筒式液力减振器,现简称为筒式减振器。根据结构形式不同,减振器分为摇臂式和筒式两种。而筒式减震器工作压力仅在2.55MPa,但是它的工作性能稳定而在现代的汽车上得道广泛的应用。又可以分为单筒式、双筒式和充气筒式三种3。减震器的阻尼力越大,振动消除得越快,但却使并联的弹性元件的作用不能充分发挥;还可能导致连接件与车架损坏。通常

10、为了保证伸过程产生的阻尼力比压缩行程产生的阻尼力大得多,所以伸阀弹簧刚度和预紧力比压缩阀大;在同样油压力作用下,伸阀与相应的通常缝隙的同道截面积总和小于压缩阀与相应的通常缝隙的通常截面积总和。这样也保证了悬架在压缩行程,减震器的阻尼力较小,以便充分利用弹性元件的弹性来缓和冲击;在伸行程,减震器的阻尼力应较大,以求迅速减振2。由于汽车行驶的路面状况不同,所用的减震器要求也会有所不同。下面简单介绍几种比较先进的减震器:1.磁悬浮式减震器。磁悬浮减震器的弹性介质是两块同极相对的高强度永久磁铁。两磁铁间的排斥力即为减震器的弹性力,它随着两磁铁间的距离减小而增大。它具有很好的非线性刚度特性,而且可根据负

11、载自动调整弹簧刚度特性与车身高度,能进一步改善汽车的行驶平顺性;由于城市路况较好,路面对轿车车轮的冲击绝大数属于小位移激振,大位移激振较少。这就要求减震弹簧的小变形时较软,而大变形时较硬,具有非线性刚度特性。另外,由于汽车的负载在每次行驶都不一样,车上的水平负载分布不同,这会使车身高度,水平度发生变化。虽然现在有很多弹簧都能满足这些要求,但是磁悬浮减震器的技术要求比油气弹簧低,维护方便,耐用,这是油气弹簧所不与的4。2.橡胶减震器。虽然说采用橡胶作为隔振、吸声和冲击的弹性元件,迄今至少已有五十多年的历史了,但是它的作用是得到肯定的。橡胶减震器所采用的弹性材料减震橡胶,属于高分子聚合材料,具有特

12、殊的性能,由于软长的链状分子的排列结构,使得不需要很复杂的形状就能获得优良的弹性性能。在一定围,可以把橡胶减震器作为线性看。橡胶减震器是通过橡胶物体的物理变形来吸收冲击振动的,技术上比较成熟5。3.可调阻尼减震器。可调阻尼减震器可以分为有级可调阻尼减震器和无极可调阻尼减震器,阻尼减震器有两种调节方法,一种是通过改变节流孔的大小调节阻尼,另一种是通过改变减震液的粘性调节阻尼6。它们是根据汽车在路面上的行驶情况,对减震器的阻尼进行相对应的调节。 这种减震器技术要求高,舒适性强,平顺性好等优点。但是结构复杂,成本高,维修费用也高。下面简单介绍下,汽车悬架系统中广泛采用的液力减震器。液力减震器的作用原

13、理是,当车架与车身作往复相对运动时,减震器中的活塞在缸筒也是往复运动,于是减震器壳体的油液便反复地从一个腔通过一些窄小的空隙流入另一腔。此时,孔壁与油液间的摩擦与液体分子摩擦便形成对振动的阻尼力,使车身和车架的振动能量转化为热能,被油液和减震器壳体吸收,然后散到大气中2。减振器与弹性元件承担着缓冲击和减振的任务,阻尼力过大,将使悬架弹性变坏,甚至使减振器连接件损坏。因而要调节弹性元件和减振器这一矛盾。 (1) 在压缩行程(车桥和车架相互靠近),减振器阻尼力较小,以便充分发挥弹性元件的弹性作用,缓和冲击。这时,弹性元件起主要作用。 (2) 在悬架伸行程中(车桥和车架相互远离),减振器阻尼力应大,

14、迅速减振。 (3) 当车桥(或车轮)与车桥间的相对速度过大时,要求减振器能自动加大液流量,使阻尼力始终保持在一定限度之,以避免承受过大的冲击载荷。 在汽车悬架系统中广泛采用的是筒式减振器,且在压缩和伸行程中均能起减振作用叫双向作用式减振器,还有采用新式减振器,它包括充气式减振器和阻力可调式减振器2。1.3设计的主要研究容本文的设计是要满足一般性能要求,具体是:一是要具有一般的舒适性;二是可以满足中国现代一般城市道路的使用要求;三能保证有足够的使用寿命;四是在使用期间保证汽车行驶平顺性的性能稳定。在减振器中,流通阀和补偿阀是一般的单向阀,其弹簧很弱。当阀上的油压作用力同向时,只要很小的油压,阀便

15、能开启;压缩阀和伸阀是卸载阀,其弹簧较强,预紧力较大,只有当油压到一定程度时,阀才能开启;而当油压降低到一定程度时,阀即自行关闭。根据它们不同的工作要求,各阀系设计计算和装配都有所不同。根据以上要求,本文设计的基本步骤有1)确定减振器的阻尼系数和相对阻尼系数;2)计算出各机械结构的主要参数,其中包括缸筒、储油缸筒、活塞杆导向座和活塞的尺寸设计计算;3)在总体参数出来以后,就对减振器连接结构、密封结构的设计,弹簧片以与减振器油的选择等;4)总体参数确定后,建立各阀系的力学模型、各阀系模型以与阻尼阀阀片的挠曲变形模型,完成各阀系的设计计算。5)完成设计计算后,对主要受力部件进行校核验证。2. 减震

16、器阻尼值计算和机械结构设计2.1相对阻尼系数和阻尼系数的确定2.1.1悬架弹性特性的选择在前轮或后轮上,把前、后轮接地点垂直方向的载荷变化和轮心在垂直方向的位置变化量关系称为悬架系统的弹性特性。如图2-1所示,在任一载荷状态下,该点曲线的切线斜率,就是该载荷下的悬架刚度。在满载状态下,弹性特性曲线的切线斜率便是满载悬架刚度。在满载载荷下可以确定车轮上、下跳行程,两者之和称为车轮行程。 图21 悬架弹性特性设悬架刚度为k,簧上质量为m,则根据下式可求系统的固有振动频率f:车轮上下跳动行程的一般围是:上跳行程70120mm,下跳动行程80120mm。悬架垂直刚度随车辆参数而不同,换算成系统固有振动

17、频率为12Hz 7.由于我设计的是轿车减振器,主要是用于城市一些比较好的路面上。所以,轿车在行驶时路面激起振动频率会相对比较高。所以取减振器系统固有频率f1.5Hz,而m1200kg,则根据上式k108002.1.2相对阻尼系数的选择减振器在卸荷阀打开前,减振器中的阻力F与减振器振动速度之间有如下关系 (2.1)式中,为减振器阻尼系数。图21b示出减振器的阻力速度特性图。该图具有如下特点:阻力速度特性由四段近似直线线段组成,其中压缩行程和伸行程的阻力速度特性各占两段;各段特性线的斜率是减振器的阻尼系数,所以减振器有四个阻尼系数。在没有特别指明时,减振器的阻尼系数是指卸荷阀开启前的阻尼系数而言。

18、通常压缩行程的阻尼系数与伸行程的阻尼系数不等。a)阻力一位移特性 b)阻力一速度特性图21 减振器的特性汽车悬架有阻尼以后,簧上质量的振动是周期衰减振动,用相对阻尼系数的大小来评定振动衰减的快慢程度。的表达式为 (2.2)式中,c为悬架系统垂直刚度;为簧上质量。式(22)表明,相对阻尼系数的物理意义是:减振器的阻尼作用在与不同刚度c和不同簧上质量的悬架系统匹配时,会产生不同的阻尼效果。值大,振动能迅速衰减,同时又能将较大的路面冲击力传到车身;值小则反之。通常情况下,将压缩行程时的相对阻尼系数取得小些,伸行程时的相对阻尼系数取得大些。两者之间保持 (0.250.50)的关系。 设计时,先选取与的

19、平均值。对于无摩擦的弹性元件悬架,取0.250.35;对于有摩擦的弹性元件悬架,值取小些。对于行驶路面条件较差的汽车,值应取大些,一般取0.3;为避免悬架碰撞车架,取0.53。根据以上所述:取0.36 0.50.5×0.360.18 0.272.1.3减振器阻尼系数的确定减振器阻尼系数。因悬架系统固有振动频率,所以理论上。实际上应根据减振器的布置特点确定减振器的阻尼系数。例如,当减振器如图22a、b、c三种安装时,我选择了如图213b所示安装。减振器阻尼系数用下式计算图22 减振器安装位置22b所示安装时,减振器的阻尼系数占用下式计算3 (2.3)式中,a为减振器轴线与铅垂线之间的夹

20、角。然而,0.27 阻尼系数:伸阻尼系数:2.2最大卸荷力的确定为减小传到车身上的冲击力,当减振器活塞振动速度达到一定值时,减振器打开卸荷。此时的活塞速度称为卸荷速度。在减振器安装如图22b所示时 (2.4)式中,为卸载速度,一般为0.150.30m/s;A为车身振幅,取±40mm,为悬架振动固有频率。如已知伸行程时的阻尼系数,载伸行程的最大卸荷力3。伸行程的最大卸荷力:压缩行程的最大卸荷力:2.3缸筒的设计计算根据伸行程的最大卸荷力计算工作缸直径D (2.5)式中,为工作缸最大允许压力,取34Mpa;为连杆直径与缸筒直径之比,双筒式减振器取0.400.50,单筒式减振器取0.300

21、.353。减振器的工作缸直径D有20、30、40、(45)、50、65mm等几种。选取时应按标准选用。贮油筒直径(1.351.50)D,壁厚取为2mm,材料可选ZG45号钢。取40mm2.4活塞杆的设计计算活塞(工作缸)直径与活塞杆直径可按下式计算经验数据:(0.40.5),取40mm则18mm.2.5导向座宽度和活塞宽度的设计计算如果导向长度过小,将使液压缸的初始挠度(间隙引起的挠度)增大,影响液压缸的稳定性,因此设计时必须保证有一定的最小导向长度。又因为在减振器工作时,活塞杆与导向座之间是相对滑动的。在导向座设计一衬套,在减少活塞杆的摩擦的同时也使活塞杆滑动轻便,迅速8。活塞的宽度B,一般

22、取B(0.61.0)D;缸盖滑动支承面的长度, 根据液压缸径D而定:当D<80mm时,取(0.61.0)D;当D>80mm时,取(0.61.0)D;所以:导向座的长度:0.64024mm活塞宽度:B0.64024mm2.6 小结本章主要设计计算、选择了减振器的相对阻尼系数,阻尼系数,对主要的结构参数如缸筒的设计计算、活塞杆的设计计算、导向座宽度和活塞宽度的设计计算进行了计算,已经算出了减振器的外部尺寸。3. 减震器其他部件的设计3.1固定连接的结构形式减振器与整车连接结构指的是减振器和整车安装连接的部分,为了加强减振器的减振效果,一般在连接部分都附有各种结构形式的橡胶缓冲垫,因此连

23、接部分主要由吊环(螺栓等)和橡胶衬套等组成。而本文设计的连接结构是一种上部为螺纹连接、下部为吊环连接形式的减振器,上部以上螺纹与穿在螺纹上的橡胶衬套、垫圈和车身连接,下部以吊环与吊环的附件和横臂连接9。如图3-1、3-2所示: 图31 上螺纹连接示意图 图32 下吊环连接示意图下面表A1是吊环设计标准尺寸,本文设计的工作缸直径是40mm根据下表可查出吊环的尺寸: 吊环标准尺寸表 mm与型工作缸直径尺寸20121928182430193044.52833402640573850(45)503250704660本文选取:型吊环,40mm,D=26mm,=40mm,=57.0mm,h=38,=50m

24、m3.2 减震器油封设计1.油封设计:本文设计的油封,是指对液压油的密封。其主要功能是把油腔和外界隔离,对封油,对外封尘。油封的工作围如下:工作压力0.3Mpa;密封线速度,低速型小于4m/s,高速型为45m/s;工作温度-60150(与橡胶种类有关);适用介质:油、水与弱腐蚀性液体,寿命12000h10. 根据机械设计手册,我选择的密封材料是丁腈橡胶;型式是粘接结构,粘接结构是橡胶部分和金属骨架分别加工制造,再用胶粘接在一起成为外露骨架型。制造简单,价格便宜。3.3 O型橡胶密封圈 O形橡胶密封圈具有良好的密封性,它是一种压缩性密封件,同时又具有自封能力。所以使用围很宽,密封的压力围从1.3

25、3×Pa的真空到400Mpa的高压(动密封可达35Mpa)。如果材料选择适当,使用温度围为-60+200。使用不同材料的O形圈,可以分别满足各种介质和运转条件的要求。同时,O形圈形状简单,制造容易,成本低廉,使用方便,用于动密封的O形圈的密封性不受运动方向的影响。因此,O形圈成了一种广泛的密封件11。本文是选用了代号:M45-B 44.19mm 材料:丁青橡胶 (适用介质:矿物质,汽油、笨,静止时的温度围:-30200)3.4 锥形弹簧 图33 圆锥螺旋压缩弹簧与其特性线 当受载后,特性线的OA段是直线,载荷继续增加时,弹簧从大圈开始逐渐接触,有效圈数逐渐减少,刚度逐渐增大,到所有弹

26、簧圈压并为止。特性线AB段是渐增型,有利于防止共振的发生。常用的圆锥螺旋压缩弹簧有等节距型和等螺旋角型两种10。我选用了等节距型的圆锥螺旋压缩弹簧。3.5弹簧片和减振器油的选择3.5.1弹簧片的选择1.选择的弹簧片材料是合金弹簧钢,它的特点是具有很高的弹性强度。合金弹簧钢一般用于制造截面尺寸较大,承受较重载荷的弹簧和各种弹性零件,也用于制造具有一定耐磨性的零件。选择钢号:60Si2Mn 热处理:用温度为870煤油淬火,回火的温度是480,这种钢使用于制造R10R12.5的弹簧,工作温度低于300.2.弹簧片尺寸标准的选择12:1)流通阀蝶形弹簧片:系列A,=31.5mm,d=16.3mm,t=

27、1.75mm,;2)补偿阀蝶形弹簧片:系列A,=10mm,d=5.2mm,t=0.5mm,.结构图如34图34 蝶形弹簧片结构简图 注:在选出这两片弹簧片后,最好在弹簧片上打上几个空,有利于液压油的流通顺畅。3.5.2减振器油的选择选用液压油应考虑的因素是系统的工作环境:如温度、湿度、空气的清洁度等,选择的油液黏度一定要适中,随温度变化小:黏度太大会造成系统压力损失大,系统效率降低。另外随温度变化,要求液压油黏度变化小。要具有良好的润滑性,能够减少各运动部件之间的磨损,延长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并能使各运动部件动作灵敏。如环境温度高则选用粘度大的液压油,加注液压油时一定要通过过滤器,并在干燥、洁

28、净的环境中进行13。根据以上的要求,选择了由海联润滑材料生产的HRI28减振器油,密度,体积弹性模量。3.6小结本章主要对减振器的其他结构进行了设计计算,包括减振器与车架连接的方式,油封结构与其材料的选用,弹簧片的选择和液压油的选用等问题。4.减震器阀系设计4.1减震器各阀系流体力学模型的建立对具体结构形式和流动方式进行分析,该结构形式减震器分为3个封闭区域,并假设各封闭区域之间状态是连续的,状态参数没有突变,忽略库伦摩擦力与瞬态液动力。4.1.1伸行程流体力学模型的建立 (a) (b) 图4-1 阻尼状态下的工作原理图如图4-1(a)伸行程通过两种环节产生阻尼作用,即活塞上的常通孔和伸阀阀片

29、节流。分析伸行程的工作情况要分开阀前和开阀后两种工作状态进行考虑。设减震器活塞以相对速度Vr向上运动,则上油腔排出的工作液的流量为: (4.1)式中: , ,减震器活塞的截面积;活塞杆的截面积;活塞外径;活塞杆外径;由减震器的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可知:减震器伸行程时,活塞相对于工作缸向上运动,活塞杆处于受拉状态,流通阀是单向阀,此时关闭,见图4-1。伸阀开阀前:伸阀关闭,则上油腔流入下油腔的减震液体积流量表达式为: (4.2)流量系数;活塞上的常通孔节流面积;上油腔油压;下油腔油压;储油腔油压。伸阀开阀后:当上油腔的压力克服伸阀上螺母的预紧力时,伸阀开启,则上油腔排出的减震液体积流量表达式为:

30、(4.3)由储油腔流到下油腔的流量: 通过补偿阀的流量: (4.4)补偿阀的节流面积;根据流量连续性定理: (4.5)设,由(4-3)、(4-4)、(4-5)得下油腔的压力: (4.6)由(4-4)、(4-5)、(4-6)得上油腔的压力:开阀前: (4.7)开阀后: (4.8) 减震器伸行程所产生的阻尼力为: (4.9)由于伸行程的阻尼性能大于补偿阀的阻尼性能,补偿阀仅仅起到补充下油腔油液的作用,这时由补偿阀产生的压差不会很大。则由(4-5)、(4-7)、(4-8)得开阀前伸行程阻尼力为: (4.10) 由(4-6)、(4-7)、(4-8)得开阀后伸行程阻尼力为: (4.11)从以上的数学模型

31、可以看出,在该工况下,减震器伸行程的阻尼力在开阀前主要与活塞上常通孔的尺寸有关,开阀后与活塞上常通孔的尺寸与伸阀阀片组的开度有关,即此时伸阀在减震器中起主要作用,补偿阀仅起到补充油液的作用,对减震器提供阻尼力影响不大6。4.1.2压缩行程流体力学模型的建立 如图4-8(b)减震器处于压缩行程,也就是活塞相对于工作缸向下运动,活塞杆处于受压状态。下油腔的油液分别从流通阀和压缩阀流出,这两个阀的节流作用形成了减震器压缩行程阻尼力。由于压缩阀开阀前后的流量特性变化比较明显,因此在分析时要分开阀前和开阀后两种工作状态进行讨论。设减震器活塞以相对速度Vr向下运动,下油腔流到储油腔的流量为: (4.12)

32、 从下油腔流到上油腔的流量: (4.13)此时流通阀开启,通过流通阀的流量: (4.14)流通阀的节流面积;通过活塞常通孔的流量为: (4.15)压缩阀开阀前:油液经由底阀的流量为: (4.16)底阀上常通孔节流面积;压缩阀开阀后:压缩阀开启,则油液经由底阀的流量为: (4.17)压缩阀的节流面积;根据流量连续性定理: (4.18)由式(4-13)、(4-16)、(4-18)得开阀前下油腔的压力: (4.19) 由式(4-13)、(4-17)、(4-18)得开阀后下油腔的压力: (4.20)减震器压缩行程所产生的阻尼力为:(考虑计算方便在此计入大气压) (4.21)则由式(4-15)、(4-1

33、9)、(4-21)得开阀前压缩行程阻尼力为: (4.22)由式(4-15、(4-20)、(4-21)得开阀后压缩行程阻尼力为: (4.23)从以上的数学模型可以看出,减震器压缩行程的阻尼力在开阀前与活塞上常通孔、流通阀、底阀常通孔有关,开阀后又加上与压缩阀阀片组的开度有关,即此时压缩阀在减震器中起主要作用,而流通阀对上下油腔的压差变化起主要作用6。4.2 各阀系模型的建立减震器阻力特性的好坏是决定汽车悬架性能的主要参数,因此是汽车动力学所确定的悬架系统特征参数的重要组成部分。减震器的本体结构主要指减震器上下连接件之外的总称部分。工作缸部,除了上端连接油封装置外,主要是连杆深入端连接的活塞阀,和

34、上下安装的底阀。而减震器的性能,在结构上主要就是由这些阀系的合理设计和必要的制造精度来保证的。因此,这些阀系的正确设计与其实际制造质量与配合效果,对形成减震器的特性的优劣起决定作用。减震器的阻力特性与四个阀的流量特性有着密切的关系,由于受试验条件的限制不能做压差流量特性试验,所以就从研究阀片入手,运用圆环薄板的大挠曲变形理论,采用摄动法求解减震器环形薄片的大挠曲变形问题。4.2.1伸阀模型的建立4.2.1.1伸阀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如图4-2所示伸阀总成主要包括伸阀阀片和阀座等零件。带缺口伸阀的阀片压在伸阀座的底部,当伸阀上下的压差比较低时,无法推动伸阀片组,油液只能通过第一个伸阀阀片的缺口(活塞

35、上常通孔)流出,在这一过程中压差变化较大,此时油液就是主要通过常通孔节流产生阻尼;当压差增大到某一值时,使伸阀阀片组由于挠曲变形产生环形间隙,从而增大了伸阀阀口的开度,在这一过程中压差会缓慢变化,此时油液就是通过伸阀阀片挠曲变形产生的环形间隙和常通孔节流共同产生阻尼6。 图42活塞总成4.2.1.2伸阀的力学模型以一个伸阀阀片为研究对象,其受力模型可简化为如图43所示。即;边缘固定加紧、受均布载荷q作用的弹性圆环薄板,其中分别为活塞上下油腔的压力6。 图43伸阀阀片的受力模型4.2.2.流通阀模型的建立4.2.2.1流通阀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如图44所示,流通阀是由一个阀片和该阀片上的弹簧压片组成

36、。其作用是保证油液由下油腔向上油腔单向流动,当下油腔的油压大于上油腔时,流通阀开启,而产生节流作用。4.2.2.2流通阀的力学模型 开阀时的通流面积: (4.24)x流通阀阀片上弹簧压片的压缩量如图4-4所示, (4.25)'弹簧压片的刚度,弹簧压紧力,油压力,阀片质量,阀座支持力 图44流通阀的受力模型 由于流通阀弹簧的压紧力很小,流通阀完全可以看作是一个单向阀,当完全开阀后,通流面积为活塞阀体外环的n个阻尼小孔的通流面积,即开阀后可以看作是n个薄壁阻尼小孔起节流作用6。4.2.3压缩阀模型的建立4.2.3.1压缩阀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图45底阀总成 如图45所示压缩阀总成主要包括压缩

37、阀阀片组与阀座等零件。其工作情况与伸阀基本一样,当压缩阀上下的压差比较低时,无法推动压缩阀片组,压缩阀阀片关闭,油液通过常通孔(即压缩阀第一个阀片上的开口槽)产生阻尼作用;当压缩阀阀片组受到向下的压力足以克服其向上的压力时,压缩阀阀片开启,油液通过压缩阀阀片挠曲变形产生的环形间隙和常通孔节流共同产生阻尼。4.2.3.2压缩阀力学模型的建立 图46压缩阀阀片的受力模型如图46所示,压缩阀的力学模型与伸阀一样(只是各参数加以改变),即;边缘固定加紧、受均布载荷q作用的弹性圆环薄板,其中、分别为活塞储油腔、下油腔的压力。4.2.4补偿阀的力学模型4.2.4.1补偿阀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如图47所示,补偿

38、阀也是一个单向阀,由一个阀片和该阀片上的弹簧压片组成。其作用是保证油液由储油腔向下油腔单向流动,当储油腔的油压大于下油腔时,补偿阀开启,而产生节流作用。4.2.4.2补偿阀的力学模型补偿阀的力学模型与流通阀一样(只是各参数加以改变)开阀时的通流面积: (4.26) x流通阀阀片上弹簧压片的压缩量如图47所示, (4.27)补偿阀的弹簧力,弹性阀片的弹性变形量,弹簧压片的刚度,弹簧力,油压力,阀片质量,阀座支持力 图47补偿阀阀片的受力模型由于补偿阀弹簧的压紧力也很小,补偿阀也可以看作是一个单向阀,当完全开启后,通流面积为底阀阀体圈的n个阻尼小孔的通流面积,即开阀后可以看作是n个薄壁阻尼小孔起节

39、流作用6。4.3减震器阻尼阀阀片的挠曲变形模型 应用圆环薄板大挠曲变形理论求解减震器阻尼阀阀片的大挠度变形方程。圆环薄板的von Kármán方程的简化形式为: (4.28)式中:为圆环薄板的外径和径;,为材料的泊松比,E为弹性模量;h为薄板的厚度;为薄板的挠度r为径向坐标,q为薄板上作用的分布载荷;为薄板的径向薄膜力。圆环薄板对应的边界条件为: (4.29)式中:,、为边界处的径向刚度和弯曲刚度。通过MATLAB编程求解,得到边缘固定夹紧的圆环薄板二阶摄动解的方程为: (4.30)上式就是求解伸阀阀片与压缩阀阀片挠曲变形的基本方程。可见,挠曲变形w是均布载荷q的函数,既:

40、w=f(q) 6。由于伸阀和压缩阀都是由n个阀片组成,则阀片组的挠曲变形方程导出为: (4.31)4.4阀系的设计4.4.1阻尼阀的开启程度对减震器特性的影响 减震器阻尼特性曲线的形状取决于阀系的具体结构和各阀开启力的选择。通过上述对可调减震器的流体力学模型与各阀的力学模型分析来看,不论是哪种工况下,减震器的阻力都大致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如图48所示,以伸阀为例,分析伸阀的开启程度对减震器特性的影响。 图48阀的开启程度对减振器特性影响示意图图中曲线A所示为给定的伸阀常通孔通道下阻尼力F与液流速度的关系,B表示伸阀的阀门通道,当伸阀的阀门逐渐打开时,可获得曲线与曲线间的过度特性。恰当的选择的孔

41、径和的逐渐开启量,可以获得任何给定伸行程的特性曲线。 压缩阀的开启程度对减振器特性的影响与伸阀一样。即恰当的选择底阀常通孔的孔径和压缩阀的阀门的逐渐开启量,也可以获得任何给定的压缩行程的特性曲线6。4.4.2减震器的理想特性曲线的确定 减震器由3种典型的特性曲线,如图4-9所示。(a)为斜率递增型、(b)为等斜率(线性的)、(c)为斜率递减型。本文根据所选用的车型、道路条件和使用要求,选择第3种阻尼力特性,有利于提高车轮的接地性能和可操纵性。 图49典型的减振器特性影响示意图本设计选择活塞行程S201mm 温度t是在-10120之间,关于开阀速度的说明:我国“QC/T 4911999”标准并没

42、有采用先进国家普遍采用的,以0.3(m/s)来定义减震器阻尼力的规限值,保持原“74”标准采用的0.52m/s的中速定义限值;而前者由于实际接近减震器外特定开阀速度(0.20.3m/s)因而是指在设计和测试上都具有稳定基础,由它决定的阻尼系数主要是满足车辆平顺性的匹配需要,是构成平安比(),鉴定减震器外特性和车辆阻尼匹配特性的一个重要因素。而“85”标准当时采用0.52m/s来定义减震器阻力,强调的是外特性开阀点之后的中速,来保持较高阻尼的检测规,以保证在中国条件下,通常道路条件较差,一般需要较重阻尼的需要。由于本文所设计的是在城市一些比较好的路面上行驶,故本文采用的开阀速度是0.25m/s,

43、,伸行程的开阀力为1200N,压缩行程的开阀力300N。根据所确定阻尼值与开阀参数,同时要保证压缩阻尼力与伸阻尼力的比值在0.20.65之间,作者拟定了趋势性的经验设计曲线,即理想阻力特性曲线,为优化各阻尼孔的尺寸与阀片的个数提供依据,见图52所示 图410理想阻尼特性曲线在设计阀系时候,采用了最佳一致逼近的理论,使理论特性曲线向理想曲线逼近。已知参数如下:,, ,,4.4.3阀系各结构参数的确定4.4.3.1活塞常通孔()、流通阀的流通面积()与阻尼孔()的设计计算伸行程开阀前理论的阻力特性: (4.32)根据图410所示可得到理想特性: F4800 (4.33)设 (4.34)1)设计变量

44、为、2)目标函数:由(432)、(433)、(434)目标函数可化为: (4.35)3)约束条件:为防止悬架减震器在高频激振条件下出现外特性呈现双向空程畸变,要保证伸行程特性连续,确保补偿阀要响应好,供油足。根据液流连续原理和减震器伸行程的液力计算,伸阀和补偿阀在结构设计和工艺设计上需保持如下的工程近似制约关系: (4.36)式中伸阀的最大通流面积;减震器的最大复原阻力为2826N。视减震器活塞杆的速度为=1m/s时为工作极限点6. 则此时的(忽略了大气压)补偿阀的最大通流面积要小于其预留空间。s.t 由 , 代入435式取4)求解结果:活塞常通孔总面积:,个数:n9,半径R0.5mm;补偿阀

45、孔:,n=8,R=1.85m伸阀孔总面积:,n=8,R=1mm 图411 ,仿真曲线4.4.3.2伸阀的阀片个数(n)与阀片的厚度(h)优化设计伸行程开阀后理论阻力特性:(4.37)理想状态的阻力特性: (4.38)式(437)中:,为运用大挠曲理论求得的伸阀片外边缘挠曲变形,其方程如下: (4.39)式(439)中=0.3,E=2.06×MP,a=0.018mm,b=0.006mm代入后可推导出理论的关系: (4.40)根据理想的特性曲线411,推导出理想的关系方程,如下式: (4.41)设1)设计变量 n、h2)目标函数:3)约束条件:由于弹性薄板大挠曲变形更接近阻尼阀片的实际工

46、作,双筒液压减震器环形阀片有时所受的压力会很大,挠曲变形与薄片厚度的比值会超过五分之一,尤其在高压阶段6。s.t.n=1,2,.4)经过求解得到结果:n=8,h=0.413mm4.4.3.3压缩阀的底阀常通孔的通流面积()与流通阀的通流面积()优化设计压缩行程开阀前理论阻力特性:. (4.42) 其理想状态的阻力特性: (4.43)1) 设计变量为,2) 目标函数:3)约束条件:为防止悬架减震器在高频激振条件下出现外特性呈现双向空程畸变,其中的另一方面要保证压缩行程特性连续流通阀要响应好供油足,压缩阀开度不能过大。根据减震器特性的液力计算,实施特性的常通孔或阀结构需保持如下的工程近似制约关系6

47、: (4.44)流通阀的最大通流面积要小于其预留空间,即s.t 3) 求解结果:流通阀孔总面积: n=12,R=0.77mm压缩阀座常通孔总面积:,n=5,R=0.5mm 图412仿真曲线4.4.3.4压缩阀的阀片的个数(n)与阀片的厚度(h)优化设计开阀后压缩行程理论阻尼特性为: (4.45)其理想状态的阻力特性:(4.46)式(445)中:为运用大挠曲理论求得的伸阀片外边缘挠曲变形,其方程如下6:(4.47)式(447)中=0.3,E=2.06×MP,a=0.013mm,b=0.0025mm代入后可推导出理论的关系: (4.48)根据理想的特性曲线411,推导出理想的关系方程,如

48、下式: (4.49)设1)设计变量 n、h2)目标函数:4) 约束条件: s.t n=1,2,3.。 0<h<4)求解结果: n=4,h=0.41,4.5小结这是本章对减振器的减震器阀系设计计算,主要有各行程流体力学模型的建立、各阀系模型的建立、减震器阻尼阀阀片的挠曲变形计算、阀系的设计计算等。5活塞杆的强度校核5.1强度校核活塞杆材料选用45钢,取=,而 =280,=7. 9g/cm3,E =210× Pa,有如下关系: (5.1)一般设计时加速度a=(13)g,取a =2g,2826N,M1200/4300(Kg)代入(21)式得46.5Mpa5.2稳定性的校核 减振器在压缩行程时,活塞杆受压缩作用。因此要校核减震器在硬阻尼的情况下压杆的稳定性。将减震器简化为两端铰支杆,等效长度系数=1,对于危险段,0.018,有效长度l =120mm,满足欧拉公式的使用条件,再根据欧拉公式:而最大的压力 PM(g+a)-=48000 这里取极限情况a=3g,=0,得:满足4的要求,即压杆稳定。6全文总结与展望减振器都是在不断的创新中发展的,专家门和设计师本着“使用方便,安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