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推断题单元期末复习测试综合卷学能测试_第1页
初中化学推断题单元期末复习测试综合卷学能测试_第2页
初中化学推断题单元期末复习测试综合卷学能测试_第3页
初中化学推断题单元期末复习测试综合卷学能测试_第4页
初中化学推断题单元期末复习测试综合卷学能测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初中化学推断题单元期末复习测试综合卷学能测试一、选择题1.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含有硫酸铜、氯化钠、氯化钡、硫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实 验小组设计如下实验方案,探究白色粉末的成分请回答:(1) 操作a的名称: 白色沉淀A的化学式 .(2) 由步骤1的现象判断,原白色粉末一定不含 .(3) 无色溶液b中溶质的成分是 .(4 )由以上实验可知,原白色粉末一定含有 .答案:过滤 BaSO4 硫酸铜 氯化钠、硝酸钡、硝酸钠氯化钡、硫酸钠【解析】【分析】硫酸铜在溶液中显蓝色,硫酸根离子和钡离子生成白色的硫酸钡沉淀,氯离子 和银离子反应解析:过滤 BaSQ硫酸铜 氯化钠、硝酸钡、硝酸钠氯化钡、硫酸钠【解析

2、】【分析】硫酸铜在溶液中显蓝色,硫酸根离子和钡离子生成白色的硫酸钡沉淀,氯离子和银离子反 应生成氯化银沉淀,白色粉末中加入足量的水溶解,得到白色沉淀A,无色溶液a,所以白色粉末中一定不含硫酸铜,一定含有氯化钡、硫酸钠,a中加入过量的硝酸钡生成白色沉淀A和无色溶液b,所以A是硫酸钡,b中含有反应剩余的硝酸钡,氯化钡和硫酸钠反 应生成的氯化钠,硫酸钠和硝酸钡反应生成的硝酸钠,氯化钠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 淀。【详解】(1) 操作a是将沉淀和溶液分离,名称是过滤,硫酸根离子和钡离子生成白色的硫酸钡沉 淀,白色沉淀 A是硫酸钡,化学式为 BaSQ。(2 )硫酸铜在溶液中显蓝色,硫酸根离子和钡离子生成

3、白色的硫酸钡沉淀,氯离子和银离 子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硫酸铜在溶液中显蓝色,硫酸根离子和钡离子生成白色的硫酸钡沉淀,氯离子和银离子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所以白色粉末中加入足量的水溶解,得到白色沉淀A,无色溶液a,故由步骤1的现象判断,白色粉末中一定不含硫酸铜。(3) 白色粉末中一定不含硫酸铜,一定含有氯化钡、硫酸钠,a中加入过量的硝酸钡生成 白色沉淀A和无色溶液b,所以A是硫酸钡,b中含有反应剩余的硝酸钡,氯化钡和硫酸 钠反应生成的氯化钠,硫酸钠和硝酸钡反应生成的硝酸钠,氯化钠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 银沉淀,故无色溶液 b 中溶质的成分是:氯化钠、硝酸钡、硝酸钠。(4) 硫酸铜在溶液中显蓝色,硫酸

4、根离子和钡离子生成白色的硫酸钡沉淀,氯离子和银离 子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硫酸铜在溶液中显蓝色,硫酸根离子和钡离子生成白色的硫酸钡 沉淀,氯离子和银离子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所以白色粉末中加入足量的水溶解,得到白 色沉淀A,无色溶液a,所以白色粉末中一定不含硫酸铜,一定含有氯化钡、硫酸钠。 2某固体物质可能含有氯化钾、硫酸铜、氢氧化钠、硝酸镁,硫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为 鉴定它们,做如下实验:(1) 将该固体物质全部溶解于水中,得到无色溶液a。(2) 取少量 a 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少量硫酸铁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3) 另取少量 a 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少量的硝酸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据此推断

5、,该固体物质中一定含有 (以下写化学式,下同 ),一定不含有可能含有 。请写出步骤 (2)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步骤 (3)中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 NaOH、 Na2SO4Mg(NO3)2、CuSO4KClFe 2(SO4)3+6NaOH=2Fe(OH)3 J +3Na2SQ4 Na2SO4+ Ba(NO3)2= BaS04 J +2NaNO3【解解析: NaOH、 Na2SO4Mg(NO3)2、 CuSO4KClFe2(SO4)3+6NaOH= 2Fe(OH)3J+3Na2SO4, Na2SO4+ Ba(NO3)2= BaSO4J +2NaNO3【解析】【详解】(1) 硫酸铜溶

6、液是蓝色的 , 将该固体物质全部溶解于水中,得到无色溶液 a, 说明无硫酸 铜,同时不可能同时含有氢氧化钠和硝酸镁,因二者会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2)硫酸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硫酸钠 。 取少量 a 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少量硫 酸铁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说明有氢氧化钠,同时说明一定不含硝酸镁; (3)硫酸根离子和钡离子能结合生成硫酸钡沉淀 , 取少量 a 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少量的硝酸钡溶 液,产生白色沉淀 ,说明有硫酸钠 ;据此推断,该固体物质中一定含有 NaOH、 Na2SO4, 不能确定是否含有 KCI, 一定不含有可能含有 Mg(NO3)2、CuSO。步骤(2)中

7、发生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Fe 2(SO4)3+6NaOH= 2Fe(OHJ +3NseSO4,步骤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Na2SO4+ Ba(NO3)2= BaSO4J +2NaNO3。3. A一F为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六种物质,其中B能供给呼吸,C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D是黑色固体,E溶液呈蓝色,它们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一”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可以转化为另一种物质,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1) B生成D的反应属于 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2) 写出A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 写出S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答案:化合 2H

8、2O2 MnO2 2H2O+O2CaO H2O=Ca(OH)2【解析】B能供给呼吸,C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故B是氧气,C是水,D是黑色固体,E容液呈蓝色解析:化合 2H2Q MnC2 2fO+Of CaO H2O=Ca(OH【解析】B能供给呼吸,C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故 B是氧气,C是水,D是黑色固体,E溶液 呈蓝色,故D是氧化铜,A能分解生成氧气和水,故 A是过氧化氢,水能生成 F,F能与铜 盐反应,故F是碱,故F是氢氧化钙。(1) B生成D的反应是氧气生成氧化铜,氧气与铜反应生成氧化铜,故该反应是由多种物 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故是化合反应;(2) A物质是过氧化氢,C物质是水,过氧

9、化氢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 和氧气,反应方程式为 2fQ MnO2 2HaO+(2)T;(3) C物质是水,F物质是氢氧化钙,水与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反应方程式为CaO+ H2O=Ca(OH4. 图中AF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六种物质,其中A、B、D含相同的阴离子,C、D、E、F含有同一种元素, C E、F是不同类别的物质.A、C之间的反应可用于检验铵态氮肥,B、E之间的反应是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框图中匕”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 去)回答下列问题:(1) 写出B的名称:_,F的化学式:(2) 写出C的一种

10、用途:(3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AC : ;DE : ,基本反应类型是 一 应.答案:(1盐酸;CaO;(2) 改良酸性土壤;(3) 2NH4CI+Ca(OH) 2=CaCI2+H2O+2NH3 ; CaCI2+Na2CO3=CaCO3+2NaCI;复分解【解析】试题分析:(解析:(1)盐酸;CaO;(2 )改良酸性土壤;(3) 2NH4CI+Ca( OH) 2=CaC2+H2O+2NH3 f; CaC2+ Na2CQ=CaCO4 +2NaC;复分解【解析】试题分析:(1) AF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六种物质,B、E之间的反应是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所以B、E是盐酸、碳酸钙,A、C之

11、间的反应可用于检验铵态氮肥,所以A、C是铵态氮肥和碱,A、B、D含相同的阴离子,所以 A是氯化铵,B是盐酸,E是碳酸钙,C是氢氧 化钙,盐酸会转化成 D, D和碳酸钙可以相互转化,所以D是氯化钙,碳酸钙会转化成F, F会转化成氢氧化钙,所以 F是氧化钙,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B是盐酸,F是CaO;(2 )通过推导可知,C是氢氧化钙,可以用来改良酸性土壤;(3) AC的反应是氢氧化钙和氯化铵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氨气,化学方程式为: 2NH4CI+Ca(OH) 2=CaC2+H2O+2NH3f ; DE的反应是氯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 和氯化钠,化学方程式为:CaC2+Na2CQ=CaC

12、C3 J +2NaC,基本反应类型属于复分解反应.故答案为(1)盐酸,CaO;( 2)改良酸性土壤;(3) 2NH4CI+Ca (0H) 2=CaC2+H2O+2NH3f ; CaC2+Na2CQ=CaCO J +2NaCI;复分解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反应类型的判定;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5. 图中AI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且分别是由H、C、O、Na、AI、SCa、Cu、Ag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的。在通常情况下,D与其他物质的状态不同,D、G H、I均为单质,其中G为紫红色固体,H在空气中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 能;B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A, F均为

13、由三种元素组成的盐。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或反应条件已略去。(2) 写出A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写出D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出HRI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1) Cu(2) Na2C03+H2S04=Na2S04+H2O+C02CuO+H2Cu+H2OAl+3AgNO3-Al (N03) 3+3Ag【解析】试题分析:根据“I在空气中表面生成一层致解析:(1) Cu(2) Na2CC3+H2SQ=Na2SQ+H2O+CQ fCu0+H2CU+H2OAI+3AgNO3Al ( N03) 3+3Ag【解析】试题分析:根据 “H在空气中表

14、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则推测H为铝;根据“G为紫红色固体”,则推测G为铜;根据“B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则推 测B为氢氧化钙;根据 “A F均为由三种元素组成的盐”,结合图框,则推测 A, F分别为 碳酸钠、硫酸铜;根据 在通常情况下,D与其他物质的状态不同,D、G、H、I均为单质”、图中AI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且分别是由H、C、0、Na、Al、SCa、Cu、Ag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的 ”,则推测C可能为稀硫酸、D为氢气、E为氧化铜、I为银, 代入检验,符合题意。(1) 根据分析,G为铜,故其化学式为 Cu;(2) A与C反应,即碳酸钠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

15、氧化碳,其化学方程式为:Na2CQ+H2SC4= Na2SC4+H2O+CQ f ; D与E反应,即氧化铜和氢气反应生成铜和水,其化学方程式为:CuO+fCu+H2O; 41反应,即铝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硝酸铝溶液和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I+3AgNO3Al ( NO3) 3+3Ag。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6. 如图所示,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其中物质。图中 “_ 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 互能反应。F可以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D、E组成元素相同,B、C、G成为下为气体,在实 验室中常用A制取G。(1) F的化学式是 ;物质A的一种用途是 ;(2) D一

16、 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 )图中涉及B物质的反应中,未出现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答案:(1) Ca(OH) 2,除锈(气体答案合理亦可)(2) 2H2O22H2O + O2 (3)复分解反应【解析】试题分析:由题意可知F能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是熟石灰 Ca(OH) 2, G是气 体且能和F反解析:(1) Ca (OH) 2,除锈(气体答案合理亦可)(2) 2H2O2二二=二2缶0 + CH (3)复分解反应【解析】试题分析:由题意可知 F能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是熟石灰Ca ( OH) 2, G是气体且能和F反应为CQ, A能用于制备G,应该是CaCQ或稀盐酸,又因为 A能转化为气体B,所以A

17、一定是稀盐酸而不是 CaCQ,由此可得知 B为H2, E和B能相互转化E应为H2O, D和E 组成元素相同,D为双氧水H2O2, D和生成E和D,E为水,所以D为O 2 考点:常见物质间转换关系7. AH和X都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其中 A、D是无色气体,B、E是红色固体,F为白 色沉淀,H为红褐色沉淀,她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写出化学式:A, H, X。(2) 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 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的反应类型是 。J +H2O答案:CO Fe(OH)3 CuSO或 CuCl2或Cu(NO3)2 CO2+Ca(OH)2=CaCO3 H2SO4+Fe2O3=Fe2(SO

18、4)3+3H20复解析:CO Fe(OH) CuSQ 或 CuC2 或 Cu(NO3)2 CQ+Ca(OH)2=CaCCH +H2O H2SQ+FG2O3=Fe2(SQ)3+3H2O 复分解反应【解析】试题分析:依据 H为红褐色沉淀为突破口,H为氢氧化铁、G为硫酸铁、B为氧化铁、A为一氧化碳、C为铁、D为二氧化碳、E为铜、F为碳酸钙、x的为硫酸铜,故(1)A的化学 式为CO; H的化学式为Fe( OH)3 X的化学式CuSQ( 2).写出反应的方程式:CQ+CaQHpCaCO J +H2O ; ( 3) 写出反应 的方程式 Fe203+3H2SO=Fe2(SO4)3+3H2O该 反应的反应类型

19、是复分解反应。考点:物质的推断& A、B、C D四种化合物,均含有同一种金属元素,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物质已略去)。己知A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请回答下列问题:(1) B的一种用途是;(2) C的化学式为;(3) B转化为D的化学方程式为。答案:用作干燥剂Ca(OH)2 CaO+2HCI=CaCI2+H2O【解析】A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则A是碳酸钙;A、B、C、D四种化合物,均含有同一种 金属元素,故该金属元素是钙解析:用作干燥剂Ca(0H2 CaO+2HCI=CaC+H2O【解析】A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则A是碳酸钙;A、B C、D四种化合物,均含有同一种金属元 素,故该金属元素是钙元素

20、;碳酸钙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B,则B是氧化钙;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C,则C是氢氧化钙;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或碳酸钠等反应生成碳酸钙;氧 化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 D,则D是氯化钙;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也可以生成氯化钙。(1)B是氧化钙(俗称生石灰),氧化钙能与水反应,它 的一种用途是用作干燥剂;(2)C为氢氧化钙,故C的化学式为Ca(0H)2; (3) B转化为D是氧化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 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2HCI=CaC+H2O。9.已知A 一 G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I能用于改良酸性土壤,F是白色沉淀;A和G, D和E的相关信息(重叠部分表示两种物质的共同点)及它们的相互转化

21、关系如下图(图中(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在该化学反应中,A发生的是反应。答案:O2 CaCO3 3CO +Fe2O3 2 Fe +3CO2 还原【解析】【分析】I能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所以I是氢氧化钙,C能和I的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所以C是二氧化碳,F是碳酸钙解析:O2 CaCO 3CO +FeO3一同遛L 2 Fe +3CO 还原【解析】【分析】I能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所以 I是氢氧化钙,C能和I的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所以 C是 二氧化碳,F是碳酸钙;A是红色物质,G是黑色物质,并且 A和G含有相同的元素,所以 A是氧化铁,G是四氧化三铁,所以 A和B反应生成C和D是氧化铁和一氧化碳在

22、高温的条 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铁,所以B是一氧化碳,D是铁;D和E都是单质,且能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所以 E是氧气。【详解】(1) E是氧气,化学式 O2; F是碳酸钙,化学式 CaCO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CO +FeO3高温 2 Fe +3CO ; 一氧化碳在该反应中作还原 剂,发生还原反应。10. A、B、C、D都是九年级化学教材中较常见的物质,它们存在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反(2) 若 若(3)C为气体单质,则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分别写出一个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方程式。C为金属单质,A、B、D都是化合物: A是最简单的有机物,C为水,_若A为蓝色溶液,生成的 C、D都是沉淀,则B可

23、能是答案:置换反应CO+CuOCu+CO2(合理即可)CH4+2O2CO2+2H2O 氢氧化钡(合理即可)【解析】【分析】本题属于推断题,根据题目给出的流程图和信息:加热解析:置换反应 CO+CuOCu+CQ (合理即可)点燃CH4+2O2CO2+2H2O 氢氧化钡(合理即可)【解析】【分析】本题属于推断题,根据题目给出的流程图和信息:若 活泼金属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属于置换反应;若 物: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铜和二氧化碳; 为水,那么甲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生成的C、D都是沉淀,则【详解】(1 )若A为较活泼金属,应;故填:置换反应(2)若C为金属单质,A为

24、较活泼金属,C为气体单质,较C为金属单质,A、B D都是化合 若A是最简单的有机物,C配平即可;若A为蓝色溶液,B可能是氢氧化钡。C为气体单质,较活泼金属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属于置换反A、B、D都是化合物: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铜加热和二氧化碳;故填:CO+Cu= Cu+CQ (合理即可)若A是最简单的有机物,C为水,那么甲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点燃配平即可;故填:Cf+202 CO2+2H2O(3)若A为蓝色溶液,生成的 C、D都是沉淀,硫酸铜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和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则B可能是氢氧化钡;故填:氢氧化钡(合理即可)【点睛】本考点属于物

25、质的推断题,是通过对实验方法和过程的探究,在比较鉴别的基础上,得出 了正确的实验结论。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内容之一,一般有两种类型:一是图框式推断 题;二是文字描述型推断题;本题属于第一种类型。不论哪一种类型,都是通过实验现 象,从而得出物质的组成。11. 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一”表示两种物 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T”表示两种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已知A是人体胃液里含有的酸,B、C、D、F均为氧化物,E中含有三种元素,G是最轻的气体(其中部分反应条件、(2) 写出B物质的一种用途 ;(3) 写出A和E发生反应的微观实质 。答案:水 CuO+COCuO+CO2

26、灭火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解析】【分析】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是人体胃液里含有的酸,所以 A是盐酸,B、C、D F均为解析:水 CuO+CO CuO+CQ灭火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解析】【分析】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 A是人体胃液里含有的酸,所以 A是盐酸,B、C、D、F均 为氧化物,E中含有三种元素,G是最轻的气体,所以 G是氢气,盐酸可以转化成 B,且B 和C可以相互转化,所以 B是二氧化碳,C一氧化碳,D会与盐酸、一氧化碳反应,所以D可以是氧化铜,氢气和 F可以相互转化,所以 F是水,水和E可以相互转化,E会与A 反应,所以E是氢氧化钙。【详解】(1) G是最轻

27、的气体,所以 G是氢气,氢气和 F可以相互转化,故 F是水。(2) 符合C和D的反应是氧化铜和一氧化碳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CuO+CO -CuO+CO 2。(3) 盐酸转化成的 B和C可以相互转化,所以 B是二氧化碳,故 B物质的一种用途是灭 火。(4) 水和E可以相互转化,E会与A反应,所以E是氢氧化钙,A和E发生反应是氢氧化 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反应的微观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点睛】A是人体胃液里含有的酸,则 A是盐酸,G是最轻的气体,则 G是氢气。12. A-J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A是烘焙糕点所用发酵粉的

28、主要成分之一;H和D的组成元素相同;I是红棕色固体。请回答下列问题:(1) 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D。(2)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其实际应用为 。(3) J制品在沙漠地区锈蚀缓慢的原因是 合金中 含有金属(填 一定”可能”或不”。答案:Na2CO3 CO2 3CO+Fe2O32Fe+3CO2 高炉炼铁在沙漠地区缺水 一定【解析】【分析】A-J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是烘焙糕点所用发酵粉咼温解析:Na2CO3 CC2 3CO+FeO32Fe+3CC2高炉炼铁在沙漠地区缺水一定【解析】【分析】A-J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 A是烘焙糕点所用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则A为碳酸氢钠;A加热可分解产生可通

29、电分解的 C,则C为水;B、D分别为碳酸钠和二氧化碳; H和D的 组成元素相同,且经高温可以转化,则 H为一氧化碳,D为二氧化碳;I是红棕色固体,则 I为氧化铁,J为铁。代入验证,推断合理。【详解】(1) B是碳酸钠,D是二氧化碳,故填:Na2CQ、CQ。高温(2)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CO+FeO32Fe+3CQ,其实际应用为高炉炼铁。故填:咼温3CO+F&O32Fe+3CQ,高炉炼铁。(3)铁制品在沙漠地区锈蚀缓慢的原因是在沙漠地区缺水,合金为某些金属与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加热熔合而成的混合物。故填:在沙漠地区缺水、一定。【点睛】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

30、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13. 已知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B、C E、F属于不同类别的物质,G溶液呈黄色,A与C反应产生白色沉淀(微溶物不列为沉淀),它们相互间发生反应或转化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两种物质间能发生反应,“T”表示两种物质间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经略去).(1) A、F的化学式分别为 , ;(2) B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其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 GtD的化学方程式为;(3) AtD反应的实验现象为 .答案:Ba (OH 2 Fe2O3 Fe+CuSO4 = FeSO4+Cu 置换反应FeCI3+

31、3NaO申Fe (OH 3; +3NaCI有红褐色沉淀生成【解析】【分解析:Ba (OH) 2 Fe2O3 Fe+CuSO= FeSO+Cu 置换反应 FeC3+3NaOH= Fe (OH)3 ; +3NaCI有红褐色沉淀生成【解析】【分析】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 A、B、C、E、F属于不同类别的物质, G溶液呈黄色,A与 C反应产生白色沉淀,所以 G中含有铁离子,F会转化成G,所以F可以是氧化铁,F也会 转化成E,所以E是铁,铁会与B反应,所以B可以是硫酸铜,C可以是硫酸,A是氢氧化 钡,D是氢氧化铁,所以 G可以是氯化铁,F氧化铁会转化成氯化铁、铁,会与硫酸反 应,铁、氢氧化钡会与硫酸

32、铜反应,硫酸会转化成硫酸铜,会与氢氧化钡、氢氧化铁反 应,氢氧化钡、氯化铁都会转化成氢氧化铁,经过验证,推导正确,【详解】(1 )根据分析 A是 Ba (OH) 2, F是 Fe23;(2) B与E的反应是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化学方程式为:Fe+CuSQ=FeSO+Cu,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Gt D的反应是氯化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氯化钠,化学方程式为:FeC3+3NaOH= Fe (OH) 3 J +3NaC;(3) Atd的反应是氢氧化钡和氯化铁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氯化钡,实验现象为:有 红褐色沉淀生成。14. 如图所示,AI为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已知A为石灰石

33、,D为蓝色沉淀,C和E为只含一种物质的溶液,I为生命之源.“t表示物质间存在着相互转化的关系(部分生成 物未标出)回答下列问题:A冋恤-BCrDFEG(1) 写出化学式:B, I.(2) 写出合理的 C和E反应的任一化学方程式: .(3) 已知H为一定量锌粉和铁粉的混合物,与溶液E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 F中加入稀盐酸,有无色气体放出,则滤渣F中一定含有,滤液G中一定含有的金属阳离子是.答案:(1) CaO H2O (2) CuCI2+Ca(OH) 2=Cu (OH) 2J +CaCI2 复分解反 应(3) Cu Fe; Zn2+【解析】试题分析:A为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所以 A为碳酸钙,I为生

34、命之源解析:(1) CaO; H2O (2) CuC2+Ca (OH) 2=Cu (OH) 2 J +CaQ;复分解反应(3) Cu、Fe; ZM+【解析】试题分析:A为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所以 A为碳酸钙,I为生命之源,I是水,根据B与I 反应能生成C是氢氧化钙;D为蓝色沉淀-氢氧化铜,是氢氧化钙和含有铜离子的盐溶液 反应产生的,因此可以是氯化铜等;因此(1) B 是 CaQ I 是 H2O;故填:CaO; H2O;(2) C和E反应,可以是氢氧化钙和氯化铜等的反应,因此反应的方程式为:CuC2+Ca(OH) 2=Cu (OH) 2 J +CaC2 ;该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

35、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故填:CuCb+Ca (OH) 2=Cu (OH) 2 J +CaC2;复分解反应;(3) E为铜盐,锌粉和铁粉加入铜盐中发生了三个反应:锌与铜盐反应生成铜和锌盐,铁和铜盐反应生成亚铁盐和铜,锌与亚铁盐反应生成铁和锌盐;向滤渣F中加入稀盐酸,有无色气体放出,说明有排在氢前面的金属剩余,即铁或锌,如果锌有剩余,锌会把溶液中 的铜、铁都置换出来,所以这时滤渣成分是锌、铁、铜,如果是铁,则铁会把排在它后面 的铜全部置换出来,这时滤渣成分是铁、铜;所以这两种情况中一定存在的是铁和铜;如果锌有剩余时溶液中的亚铁离子、铜离子都会被置换出来,所以溶液F中一定存在的金属阳离子是锌

36、离子.故填:Cu、Fe; Zn2+.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反应类型的判定;书写化学方程式、文 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知道大理石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D是蓝色沉淀氢氧化铜,以及向滤渣F中加入稀盐酸,有无色气体放出等进行分析即可.15. 甲、乙、丙、丁、戊、己六种常见物质,由氢、碳、氧、钠、钙5种元素中的2-3种组成。(1) 甲俗称熟石灰,其化学式为 。(2) 乙是一种可溶性盐,遇盐酸反应产生大量无色气体己,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六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下列转化关系:写出上图中反应I的化学方程式 ;符合上图转化关系的物质丙的化学式是 :物质已具有的

37、一种用途是 。答案:Ca(0H)2 Na2CO3 + 2HCl = 2NaCI + H2O + CO2 T Ca(0H)2 + Na2CO3 = CaC03 + 2NaOH H20 灭火解析:Ca(0H)2 Na2CO3 + 2HCI = 2NaCI + HO + CQ T Ca(OH + NoCOj = CaCO J + 2NaOH H2O灭火【解析】【分析】【详解】(1) 氢氧化钙俗称熟石灰,化学式为:Ca(OH);(2) 乙是一种可溶性盐,遇盐酸反应产生大量无色气体己,则乙为碳酸盐,所以为碳酸 钠,无色气体为二氧化碳,此反应为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化学 方程式是 Na

38、2CQ + 2HCI = 2NaCI + H0 + CQ T ;(3) 由图可知甲+乙t丁 +戊,戊+己t乙和丙,又因为甲、乙、丙、丁、戊、己六种常见物质,由氢、碳、氧、钠、钙 5种元素中的2-3种组成。甲为氢氧化钙,乙为碳酸钠,己 为二氧化碳,戊可以为氢氧化钠,丙为水,丁为碳酸钙,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 钙和氢氧化钠,化学方程式为:Ca(OH)2 + Na2CO3 = CaCO J + 2NaOH丙为H20;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气体肥料等。16. 下图中A、B、C D、E、F分别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的六种物质, B、C D E分别属于 酸、碱、盐、氧化物四种类别中的一种, A是目前提取量最

39、大的金属, B由两种元素组成, C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图中用“一”表示两种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用“T”或E3”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图中部分反应需要在溶液中进行,物质是溶液的只考虑溶质)。分别写出A C E、F物质的化学式 ACEF。(2) 写出B与C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 写出过量A的粉末与B发生反应的实验现象 。答案:Fe CaC03 CO2 C CaCO3+2HCI=CaCI2+H2O+CO2黑色固体减少不消失,溶液由无色变成浅绿色,固体表面有气泡冒出【解析解析:Fe CaCO CQ C CaC0+2HCI=CaC2+H2O+C

40、O2 T 黑色固体减少不消失,溶液 由无色变成浅绿色,固体表面有气泡冒出【解析】A是目前提取量最大的金属,A是Fe,C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C是CaCQ。B由两种元素组成,既能与铁反应,又能与CaCQ反应,则B是HCI,CaCQ= E,BF,B CD E分别属于酸、碱、盐、氧化物四种类别中的一种,C是盐,B是酸,则E是CQ,D是Ca(OH)2,F 是 C。 A 是 Fe,C是 CaCQ,E是 CQ,F 是 G (2)HCI 与 CaCO 发生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CaCQ+2HCI=CaQ+H2O+CQ T。(3)Fe +2HCI= FeCI 2+H2T,含亚铁离子的 溶液是浅绿色,所以过量 Fe

41、的粉末与HCI发生反应的实验现象是,黑色固体减少不消失, 溶液由无色变成浅绿色,固体表面有气泡冒出。点睛:要顺利解决推断题,就要熟练掌握物质的类别、性质、用途、常发生的化学反应 等。17. 甲、乙、丙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三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它们之间的转换关系如图所示(部分物质及反应条件均已略去),其中甲、乙是组成元素相同的两种气体,且丙是常用的建筑材料.请回答:(1 )甲的一种用途是(2 )写出乙转化成丙的化学方程式 (3 )甲和乙的化学性质不同,写出一点 .甲=乙=丙答案:(1)做燃料或冶炼金属等;(2): CO2+Ca( OH) 2=CaCO3+H2O ;(3) 氧化碳能够燃烧,二氧化碳不能

42、,(或一氧化碳有毒,二氧化碳没有 等合理即可)【解析】试题分析:丙是一种常见的解析:(1)做燃料或冶炼金属等;(2) : CQ+Ca(OH) 2=CaCOj +H20;( 3)一氧化碳 能够燃烧,二氧化碳不能 ,(或一氧化碳有毒,二氧化碳没有等合理即可)【解析】试题分析:丙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则丙可能是碳酸钙,甲、乙是组成元素相同的两种 气体,因此可能是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乙和丙能够相互转化,因此丙是碳酸钙,乙是二 氧化碳,则甲是一氧化碳,因此:(1)甲是一氧化碳,能够燃烧,具有还原性,因此可以做燃料、冶炼金属等,(2)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产生碳酸钙沉淀和水,故反应的方程 式为:C02+C

43、a (OH) 2=CaCO J +H0;( 3)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分子结构不同,化学性 质也不同口:一氧化碳能够燃烧,二氧化碳不能(或一氧化碳有毒,二氧化碳没有等合 理即可)。考点:碳和碳的氧化物18. 有一包白色固体样品,可能由硫酸钠、氢氧化钠、碳酸钙、氯化钡、氯化镁中的一种 或几种物质组成,为探究该样品的组成,某小组取适量样品按下列流程进行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 过滤操作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 ,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0(2) 滤渣a的成分是,滤液中溶质的成分除氯化钠外还有 ,白色沉淀b的成分是。(3) 若现象 滤渣全部溶解”变为 滤渣部分溶解”,其他现象不变,则原样品中

44、不能确 定是否存在的物质是 。答案:漏斗 引流 CaCO3、Mg(OH)2 NaOH、BaCI2 BaCO3 MgCI2【解析】【分析】【详解】(1) 过滤操作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解析:漏斗 引流 CaCO、Mg(OH)2 NaOH BaCb BaCQ MgC2【解析】【分析】【详解】(1) 过滤操作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漏斗,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2) 硫酸钡沉淀不溶解于稀盐酸。因为向滤渣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后,滤渣全部溶解,可判断出滤渣中无硫酸钡沉淀,根据产生无色气体,可判断出含有碳酸钙沉淀,设产生o.44g二氧化碳时,参加反应的碳酸钙质量是x.CaCO3 + 2HCI

45、 = CaCI2 +H20 + C0210044x0.44g100 : 44= x :0.44g解得x=1g而滤渣的质量是1.5g,故滤渣a的成分是CaCC3、Mg(OH)2,氢 氧化镁沉淀是由氢氧化钠与氯化镁反应产生的。向滤液中通入适量CQ气体生成白色沉淀,则该沉淀只能是碳酸钡沉淀,可知滤液中含有NaOH、BaC2,白色沉淀b的成分是BaCO(3) 若现象 滤渣全部溶解”变为 滤渣部分溶解”,其他现象不变,则沉淀中含有碳酸钙、硫酸钡,不能确定是否含有氢氧化镁沉淀,故原样品中不能确定是否存在的物质是氯 化镁。19. 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E是气体单质,A

46、与B的反应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它们的相互关系如图所示 (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 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或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1) E的化学式是 ;(2) A和B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反应.(3) E t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物质D的一种用途是.答案:H2复分解 2H2+O22H2O制玻璃【解析】根据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A与B的反 应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所以 A是碳酸钙,点燃解析:H2复分解 2H2+O=2H2O制玻璃【解析】根据A、B C、D、E是初中化学 常见的物质,A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 A与B的

47、反应用于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所以 A是碳酸钙,B是稀盐酸,D和C可以相互转化,D会转化成 碳酸钠,所以C是二氧化碳,D可以是碳酸钠,E是气体单质,盐酸会转化成 E,所以E是 氢气,C和氢气可以互相转化,所以 C是水,然后将推出的物质进行验证即可。(1) 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 A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 A与B的反应 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所以 A是碳酸钙,B是稀盐酸,D和C可以相互转化,D会转化成碳酸钠,所以 C是二氧化碳,D可以是碳酸钠,E是气体单质,盐酸会转化成E,所以E是氢气,C和氢气可以互相转化,所以 C是水,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E是H2;( 2)A和B的反应是

48、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所以基本反应类 型是复分解反应;(3) EC的反应是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化学方程式 为:2出+02点燃2H2O;( 4)通过推导可知,D可以是碳酸钠,碳酸钠可以制玻璃 。点睛:首先分析所给物质的性质,然后结合各物质之间的反应进行猜想推断,最后将推导 的各物质进行验证,只要合理即可。20. 已知AI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组成A、C两种气体的元素相同,且 C是常见的温室气体,B是铁锈的主要成分, D是单质,F是盐酸盐,根据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图中反应条件均已略去)回答下列问题:(1)D的化学式为(2) 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 若

49、反应在植物体内进行,这个过程中能量的转化形式是_。答案:Fe Fe2O3+6HCI 2FeCI3+3H2O光能(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解析】【分析】组成A、C两种气体的元素相同,且 C是常见的温室气体,则C为二氧化碳,则 A为一氧解析:Fe FeO3+6HC2FeC3+3H2O 光能(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解析】【分析】组成A、C两种气体的元素相同,且 C是常见的温室气体,则 C为二氧化碳,则 A为一氧 化碳;B是铁锈的主要成分,则 B为氧化铁,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铁和二 氧化碳,则D为铁;氧化铁与 E反应生成的F是盐酸盐,结合金属氧化物能与酸反应,则 E为稀盐酸,G为水;二氧化碳

50、与水发生光合作用生成葡萄糖和氧气,一氧化碳在氧气中 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代入框图,推理成立。【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可知:(1) D的化学式为Fe;(2) 反应,即氧化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O3+6HC2FeC3+3H2O;(3) 反应在植物体内进行,即二氧化碳与水发生光合作用生成葡萄糖和氧气,这个过 程中能量的转化形式光能(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21. AI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貭,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部分产物己略去。己知 A是人体胃酸的主要成分, B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D为液体,F为气体,I能与A反应生成个 数比为1 : 2的+2价、+3价铁盐。A1B1 -r高

51、温f fLJ矿-日皿EIH(1) 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C、H 。(2) 上述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3) 写出3H的化学反应方程式。(4) 写出I和A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答案:CaCI2;Fe ; 3CO+Fe2O32Fe+3CO2Fe3O4+8HCI= FeCI2+ 2FeCI3 + 4H2O【解析】A是人体胃酸的解析:CaCb; Fe; 3C0+FeCb 副匕 2Fe+3CO FeO+8HCI= FeCI 2+ 2FeCI 3 +4H2O【解析】A是人体胃酸的主要成分,A是盐酸,B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B是碳酸钙,CaCO+ 2HCI高温=CaCI 2 + H 2O

52、+ CO2J D为液体,则 D是 H2O, CO+C 高 2CQ 所以 F 是 CO, C是高温CaCb。G是 CQ 赤铁矿主要成分是 FezQ, 3CO+FeO3 冋温 2Fe+3CO, H 是 Fe, E 是 O2。Fe在。2中燃烧生成FesQ, Fe3O4是个数比为1: 2的+2价、+3价铁盐。(1)C是CaCS; H是Fe。(2)反应是:CaCO+ 2HCI = CaCI 2 + H 2O + CO2 f,属于复分解反应。反应是2F2O=2H2T + 02 f,属于分解反应;反应是: CO+C咼温2CQ属于化合反应;反应高温是:3C0+FeQ咼2Fe+3CO,既不属于化合反应、分解反应

53、、置换反应,也不属于复分解占燃反应;反应是3Fe+2Q二燃二FesQ,属于化合反应。所以属于化合反应的是、属于分咼温解反应的是。(3)Gth的化学反应方程式:3C0+FeQ 口 2Fe+3CO。(4) FesO可看成FeOFezQ,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3C4+8HCI= FeCI 2+ 2FeCI 3 + 4出0点睛:要顺利解答推断题,就要熟悉物质的性质、用途、常发生的化学反应、与其它物质 之间的相互转化、甚至反应条件等,该类题是综合性较强的题,要求必须能把知识系统起 来。22.酸、碱、盐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的用途。(1) 化学实验室有失去标签的稀硫酸 、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钠、

54、氯化钡五瓶无色溶 液,现将其任意编号:A、B、C、D、E,然后两两组合进行实验,其部分现象如下表(微溶物视为可溶物):实验A+BA+CA+DB+C现象产生气体产生沉淀产生沉淀产生沉淀写出溶液B、C中溶质的化学式:B, C写出溶液A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我国制碱工业先驱侯德榜发明了侯氏制碱法”,其主要化学原理:NaCI+HbO+NH3+CQ=NaHCQ J +X; 2NaHCONazCCb+HhO+CQ f 等;回答下列问题: X的化学式为。 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log充分加热至质量不再改变,冷却,称量剩余固体质量为6.9g,则原混合物中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质量比为 (写最简比)。答案:H2SO4 BaCI2 Na2CO3+Ca(OH)2=CaCO3J +2NaOH 2NH4CI 4【解析】稀硫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钠、氯化钡五种溶解析:H2SC4BaC2 Na2CQ+Ca(OH2=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