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探讨水稻无人机与人工喷药的区别 目前,无人机在我国许多地区开头渐渐流行起来,无人机有哪些优点?水稻无人机和人工喷药的方式哪个防治效果好?下面我为大家带来了一个试验案例,仅供参考。 1材料与方法 1.1器械及所用药剂 1.1.1器械 多旋翼遥控无人机(以下简称无人机),采纳离心旋转式喷头,;3WBD-16C背负式电动喷雾器(以下简称人工喷雾),采纳液力切向进液式双喷头。 1.1.2所用药剂 用于防治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及稻纹枯病,主要有春雷噻唑锌悬浮剂(浓度40%)、噻虫嗪水分散粒剂(浓度25%)、茚虫威悬浮剂(浓度30%)、氰虫毒悬浮剂(浓度36%)。 1.2
2、试验及示范设置 在水稻病虫害防治适期,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植保植检站应用无人机和电动喷雾器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农业示范基地的10 组稻田中进行施药对比试验,试验区域呈规章矩形,面积约0.8 hm2,四周无建筑物、无电杆电线,为无人机施药供应了有利条件。本次试验共设立3个小区,小区间设置隔离带,其中无人机施药6670m2,人工喷雾施药667 m2,空白对比667m2(不进行施药),此次试验不设置重复试验。 本次病虫害示范防治试验统一时间和药剂,并统一操作,由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实施。试验方案于2021年7月7日进行施药,至7月10 日前完成全部施药作业。此次试验主要是防治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及稻瘟枯病
3、,故采纳药剂配方为16g噻虫嗪水分散粒剂与120mL 氰虫毒悬浮剂搭配,还可以采纳春雷噻唑锌悬浮剂和茚虫威悬浮,用量分别为40mL和120mL。 1.3试验方法 1.3.1无人机施药本次试验采纳的是多轴无人机,空载标准质量为23kg,有效载荷10kg,旋翼直径860mm,机身宽度1070mm,配有4 个施药喷头,飞行速度最大约为8.00m/s,巡航速度为4.80m/s,能够持续飞行20min左右,喷药范围为68m,最大操控半径为200 m,施药时高度约为4m,667m2需用水1kg左右,由蓄电池供应电能。 1.3.2人工喷雾所用器械为3WBD-16C背负式电动喷雾器,采纳双扇形喷头,喷头喷速约
4、为1L/min,喷药时人保持0.65m/s 的行走速度,需用药480L/hm2。 1.4防治效果调查方法 1.4.1稻飞虱防效调查分别于施药前和施药后5、10、15d到田间进行稻飞虱种群数量调查,采纳平行多点跳动取样法随机抽取20 丛,实行晃动或拍打稻丛的方法计算稻丛间的飞虱数,不区分稻飞虱的种类及虫龄,从而得出防控效果。 1.4.2稻纵卷叶螟防效调查在施药后5、10、15d分别到田间开展稻纵卷叶螟防效调查,根据随便性原则,利用平行跳动式取样法共选取水稻25 丛,各点取2丛稻株,计算总叶片数和卷叶数,并将卷叶带回试验室计算卷叶内残留活虫数。 1.4.3稻纹枯病防效调查在施药完成后10d 亲赴田
5、间开展一次稻纹枯病防效调查,根据水稻叶鞘和叶片病害状况进行分级调查,以株为基本单位,每小区按对角线各取5点,各点调查5丛,共15 从,分别记录总株数、病株数量,并对病株的发病等级进行标注。病株发病等级的划分是根据如下标准进行的:全株健康无病,为0级;第四片叶及以下叶鞘和叶片均发病,为1 级;第3片叶及其以下叶鞘和叶片均发病,为3级;第2片叶以下叶鞘与叶片染病,为5级;整株叶鞘和叶片都发病,为7级;全株因染上稻瘟枯病而枯死,为9 级。 2结果与分析 2.1施药平安性调查和分析施药后,分别于5、10、15 d到田间观看水稻植株生长状况,未消失任何不良及特别状况,水稻植株长势正常,说明利用植保无人机
6、进行超低空集中喷施高浓度农药并不会对水稻正常生长造成不利影响。 2.2水稻病虫害防治效果防治后5d,通过在施药区域 开展水稻病虫害防效调查工作,结果发觉,无人机施药区稻飞虱的防治效果为100.00%,而人工喷雾区的稻飞虱防治效果为93.90%。同时,无人机施药区稻纵卷叶螟的防效约为86.00%,人工喷雾区的稻纵卷叶螟防效约为90.20%。可见,此时无人机施药对于稻飞虱的防治效果优于人工喷雾,但在稻纵卷叶螟的防治过程中,灭虫效果稍差于人工喷雾。 用药10d 后,通过田间实地调查发觉,无人机施药区稻飞虱的防治效果约为98.70%,人工喷雾施药区的稻飞虱防效平均值约为94.80%。同时,稻纵卷叶螟在
7、无人机试验区的防治效果为88.60%,在人工喷雾施药区的防治效果为87.90%。可见,防治10 d后,无人机施药和人工喷雾对于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并无明显差异。 用药15d 后调查发觉,无人机喷雾防治稻飞虱的效果为97.20%,要比人工喷雾方式高出5.30%,二者防治差异不明显,对于稻飞虱均有特别不错的防治效果。在无人机喷雾施药区,稻纵卷叶螟的防效约为87.33%,比人工喷雾方式高1.56%,两种施药方式下防治效果相当,均能有效防治稻纵卷叶螟对水稻的危害。 用药15d 后稻纹枯病的危害基本定型,通过实地调查防治效果发觉:无人机试验处理区的稻纹枯病平均防效为92.40%,而人工喷雾试验区稻纹枯病
8、平均防效为85.80%,无人机的防治效果更为明显。 结合分析发觉,尽管无人机施药和人工喷雾施药在稻纵卷叶螟的防效上几乎相当,但从稻飞虱和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来看,无人机喷雾施药的效果更为明显,故无人机对水稻病虫害的防治效果优于电动喷雾器,且无明显药害现象。 3结论 本次试验的作业时间、所用药剂配方等均具有全都性,使用的药剂配方也保持全都,植保无人机采纳超低空高浓度低量喷雾,而背负式电动喷雾器采纳大容量人工喷雾方式,主要防治对象为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及稻纹枯病。并分别于用药后的5、10、15 d进行田间防效调查与分析,结果发觉,超低空高浓度喷雾方式并不会对水稻生长平安造成危害,且整体防治效果显著,相较于人工喷雾方式更优。 采纳植保无人机施药,不仅喷药效率高,而且能有效降低人员的工作强度,更重要的是,能够保证作物平安,有效地解决了水稻中后期病虫害防治难的问题,降低农户损失。至于今后无人机施药的详细应用,提出如下建议:采纳无人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低碳环保型城市出租车特许经营权租赁合同
- 博物馆讲解员语言培训与考核协议
- 2025年中国真空胎气嘴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散装话梅市场现状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菩提丸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汽油吹风机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圆脊机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报告
- 2025至2030年不停机快速换网器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蒙迪纱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果仁制品市场调查研究报告-市场调查研究报告-市场调研
- 塑料污染治理-洞察分析
- 商场运营管理规定范文(2篇)
- 反诈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共286题)
- 稀土材料技术基础知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
- 生理学基础题库(46道)
- 量子储能材料的探索
- 2023年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考试卷(A4打印版)
- ESG信息披露、表现和评级综合研究:国内外对比分析
- 2024年全国普法知识竞赛法律知识题库及答案
- DB5101-T135-2021城市公园分类分级管理规范
- 气象行业天气预报技能竞赛理论试题库资料(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