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夫号子 精神永存_第1页
纤夫号子 精神永存_第2页
纤夫号子 精神永存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纤夫号子 精神永存-小时候在语文课堂上学过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对纤夫有过粗浅的印象,那时的纤夫是与压迫和痛苦联系在一起的。多年以后,知道在咱们中国也有纤夫,而这里的纤夫是与勇敢和无畏联系在一起的。可惜的是,纤夫在工业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已经绝迹,已然退出历史舞台。纤夫是长江流域的活化石,他们是大无畏精神的象征。自古以来,人们一直视三峡航道为畏途,武隆地段更是如此,尤其在羊角五里滩,70年代前,上行船只全靠船工拉纤缓行,更加体现了武隆人与自然搏斗的精神。面对自然天堑,诗仙李白尚有“巴水急如箭,巴船去若飞”的感叹,而纤夫作为古老船运的动力之源,他们从未向崎岖山路低头,从未向烈日低头,从未向险滩低头,从

2、未向湍湍急流低头,没有不怕苦、不怕累、不怕死的精神是万万办不到的。这是一种属于巴渝的再纯粹不过的硬汉子精神。他们是千百年来中国水上运输的推动者和生命的守护者。纤夫是长江流域特有的文化符号,是负重前行精神的象征。无论急流还是险滩,无论狂风还是巨浪,纤夫始终是勇往直前。尤其是逆水倒拉纤,凭血肉之躯承载千钧重量,犹如泰山压顶,血汗并流,根本没有退路可言。因此,我们看到的是纤夫弯腰弓背,使尽浑身力气手拉绳索的场面。这需要何等的耐力和永不言弃的精神?民谣形容拉纤的场面说:脚蹬石头手扒沙,当牛做马把纤拉。他们身体弯得像一张弓,是对大地的敬畏。绳索把肩上勒出血印,是他们对自然和命运的抗争。船工号子是纤夫生命

3、的呐喊与放歌,是团结奋进精神的象征。一条船在河上,需要若干纤夫齐心合力,才能远航。粗犷、豪迈、古朴、野性的船工号子,声如洪钟,如炸雷一般震荡开来,这是纤夫特有的歌谣。这也许是他们心灵的慰籍,是对生命的呼啸。这种呐喊和呼啸能使他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想喊就喊,想唱就唱,喊得地动山摇,唱得荡气回肠!船工号子是原生态音乐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豪迈激越精神的象征。拖杠号子、出艄号子、摇橹号子、掌力号子、拉纤号子,丰富多彩,各有千秋。作为巴渝地区特有的原生态音乐,它们声腔高亢嘹亮、节奏舒缓、旋律悠扬,具有鲜明的民歌风味。仿佛喊着号子就能激发纤夫无尽的力量,这种力量使他们能够闯险滩、越急流,战胜我们难以

4、想象的各种困难。这些号子豪迈铿锵、激越优美,恰似一组感天动地的生命赞歌。纤夫是勇闯鬼门关的勇士,胆识过人,桀骜不驯,但他们也是豁达、质朴、开明,具有乐观向上、遇险不惊的本色。在旧社会虽遭受深重苦难却不忘报效祖国。抗日战争时期,为支持抗战,纤夫们在日本飞机的轰炸下把生死置之度外,冒着炮火从事交通运输工作,激越的号子声响彻云霄,是对侵略者的控诉和嘲笑,至今犹在耳畔随着三峡大坝的建成,昔日的急流险滩变成了高峡平湖,机械船也取代了人力船,因此,真正意义上的纤夫号子已成千古绝唱。我们只能在历史的片段中搜寻船工号子的点滴记忆,但是纤夫精神和号子文化将永远铭刻于人们心中。这种精神正是巴渝人民历经劫难、浴火重生、坚强奋进的力量源泉!所幸的是武隆地区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