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智能化系统工程智能化系统工程施工作业指导手册施工作业指导手册.*;工程施工指导手册工程施工指导手册. 1一、门禁系统一、门禁系统. 31 1、管线敷设、管线敷设. 42 2、设备安装、设备安装. 4(2 2)控制器上)控制器上 S1S1 跳线开关处于闭合状态(通讯方式为跳线开关处于闭合状态(通讯方式为 RS-232RS-232) ;.8(2 2)控制器上)控制器上 S1S1 跳线开关处于断开状态(通讯方式为跳线开关处于断开状态(通讯方式为 RS-422RS-422) ;.8(1 1)读卡器与控制器之间的连线不正确;)读卡器与控制器之间的连线不正确;.8(1 1)读卡器与控制器之间的连线不
2、正确;)读卡器与控制器之间的连线不正确;.8(1 1)控制器与电控锁之间的连线不正确;)控制器与电控锁之间的连线不正确;.9二、标准消费系统二、标准消费系统. 9A A检查网线有无短路;检查网线有无短路;.10三、离散巡更系统三、离散巡更系统.111 1设备安装设备安装.112 2安装接线图安装接线图.113 3系统调试系统调试.11四、四、MIFAREMIFARE 卡卡(IC(IC 卡卡) )停车场管理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 111 1施工顺序及步骤施工顺序及步骤.122 2设备安装设备安装. 12A A月卡测试月卡测试. 14B B临时卡测试临时卡测试. 144 4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常见问题
3、及处理方法.14线路遇到强烈干扰(如将通讯线与交流电源线共管敷设线路遇到强烈干扰(如将通讯线与交流电源线共管敷设) ;.16软件设置中,通讯延时设置过低(一般最低为软件设置中,通讯延时设置过低(一般最低为 200MS200MS), ,太低会引起通讯失败。太低会引起通讯失败。.16五、智能照明系统五、智能照明系统. 16.*;1、系统原理及组成.162 系统强弱电线路设计原理.17六、楼控系统六、楼控系统. 20(一) 、系统设备的安装.202 2、温、湿度传感器的安装、温、湿度传感器的安装.213 3、压力、压差传感器、压差开关的安装、压力、压差传感器、压差开关的安装.214 4、流量传感器及
4、其安装、流量传感器及其安装.225 5、电量变送器的安装、电量变送器的安装.236 6、对于空气质量传感器的安装、对于空气质量传感器的安装.237 7、风机盘管温控器、电动阀及其安装、风机盘管温控器、电动阀及其安装.248 8、电动风门驱动器的安装、电动风门驱动器的安装.25(二) 、调试必备条件.26七、综合布线系统七、综合布线系统. 26八、电视监控和防盗报警系统八、电视监控和防盗报警系统.32一、门禁系统一、门禁系统门禁系统为 TCP/IP 和 RS-422 总线结构的系统,整个工程的实施过程中可分为管线敷设、设备安装、系统调试三个阶段。.*;1 1、管线敷设、管线敷设根据门禁系统的特点
5、可将整个系统的管线分为局部管线及系统管线, 局部管线指控制器与读卡器、电控锁、开门按钮之间的管线;系统管线指各控制器之间的管线及电源线。 (注意(注意:门禁系统管线敷设时,统一要求采用金属管)门禁系统管线敷设时,统一要求采用金属管)以下几点:(1)电源线与信号线要分别穿管,且两管长距离平行布置时应相距 30cm 以上;(2) 交流 220V 电源由管理中心 UPS 统一供至各门禁点, 在某些情况下对于小型门禁系统交流 220V 电源也可就近取电,但应符合相关规范;(3)穿线时一定要做好标记,线的接头一定要放在接线盒内,若忽视了这方面的工作,则会给以后的安装、调试工作带来很大的麻烦;(4)读卡器
6、与控制器之间采用 8 芯屏蔽线(称读卡器线),线径要求大于 0.5mm2,型号:RVVP80.5 mm2(816/0.2)。 (注意注意: 读卡器安装位置读卡器安装位置, 预埋预埋 120120 型底盒型底盒; 当采用当采用 PK-R3X5/W3PK-R3X5/W34 4或或 PK-R3X5/W26PK-R3X5/W26 读卡器时,预埋底盒宽度应小于读卡器时,预埋底盒宽度应小于 35mm35mm。 )(5)电控锁与控制器之间采用 2 芯电源线(称锁线),线径要求大于 0.5 mm2,型号:RVV20.5mm2(216/0.2),如果锁线与读卡器线穿于同一根管中,则要求锁线采用如果锁线与读卡器线
7、穿于同一根管中,则要求锁线采用 2 2 芯屏蔽线芯屏蔽线,型号:型号:RVVP2RVVP20.50.5mmmm2 2(2(216/0.2)16/0.2)。(6)出门按钮与控制器之间采用 2 芯电源线(称出门按钮线),线径要求大于 0.5 mm2,型号:RVV20.5mm2(216/0.2)。 (注意:按钮安装位置,预埋注意:按钮安装位置,预埋 8686 型底盒型底盒)(7)安装门磁报警开关时,门磁开关与控制器之间采用 2 芯电源线(称门磁信号线) ,线径要求大于 0.5 mm2,型号:RVV20.5mm2(216/0.2)。门磁信号线可与锁线共用一根线管。(8)控制器与电脑的联网线(RS422
8、 总线方式) ,采用 6 芯屏蔽线,线径要求大于 0.5mm2,型号:RVVP60.5mm mm2(616/0.2)。(9)TCP/IP 主控器与分控器之间(RS422) ,采用 6 芯屏蔽线,线径要求大于 0.5mm2,型号:RVVP60.5mm mm2(616/0.2)。(10)TCP/IP 主控器与主控器及电脑之间,采用 6 类线,型号: cat.6。通过以太网联接,可单独组网或通过局域网进行联网。 (注意:工程施工中,在主控制器安装处必须预留信注意:工程施工中,在主控制器安装处必须预留信息点,以便接入网络息点,以便接入网络。 )2 2、设备安装、设备安装(1)安装要求:1读卡器安装读卡
9、器一般安装在门外右侧(或左侧),距地高度 1.4 米,距门框 3-5cm.*;2控制器安装控制器的安装位置分二种情况:a.控制器就近安装于对应门室内天花上方, 距天花30cm。 并在正下方天花上开一400mm400mm检修孔。 (适用于适用于 PKPK 一卡通系统各种控制器)一卡通系统各种控制器)b.控制器全部安装于弱电井内,此时要求从弱电井控制器穿三组线分别至读卡器、电控锁及开门按钮,读卡器距控制器不超过 120M。3开门按钮开门按钮安装在室内门侧,高度与读卡器高度平齐。4电控锁根据电控锁型号分别安装于不同的位置, 电控锁扣、 电夹锁装于门框侧面, 磁力锁、 电插锁、装于门框顶部,剪力锁装于
10、门框底部。3 3、安装建议及注意事项、安装建议及注意事项1电锁线与通讯线、读卡器线等信号线要分管敷设,且不能靠得太近,应保持 10CM 以上的距离。2在实际安装过程中,为防止电锁通、断电工作时,反向电势干扰门禁控制器,要求在安装时在电锁的正负极上并接反向二极管,以消除反向电势干扰。3如果电控锁的功耗大于继电器触电容量(最大允许通过的电流量 2A)时,要使用中间继电器进行隔离,防止电锁工作时造成控制死机。4多台控制器采用 RS422 通讯方式联网时,每条通讯总线尾端,安装 120 欧终端电阻。.*;5门禁系统联网,不能采用星型、树干型联接方式。6门禁系统联网,采用 6 芯屏蔽线(RVVP60.5
11、) ,各设备之间的联接,采用串接方式。4 4、系统调试、系统调试调试分为单点调试与系统调试(1)单点调试的步骤:1检查接线是否正确;2接通电源,如有异常情况则立即断电;3测试测 试 表指示灯正常情况下红灯亮或红灯闪烁,按动开门按钮指示灯变绿;蜂鸣器正常情况下不发出声音,按动开门按钮蜂鸣器鸣叫一声;将卡靠近读卡器,蜂鸣器应鸣叫二声;电控锁平常上锁,按动开门按钮时打开,维持数秒后应自动关闭。若测试结果符合以上四项,则该点通过测试。(2)系统调试的步骤:1检查网线有无短路;2设备号设置、与软件有关的操作请参阅软件说明书;、门禁控制器的地址码设置;门禁控制器的地址码设置硬设置(适用于 PK-C380B
12、/C380B1/C380B2、指示灯蜂鸣器开门按钮读卡电控锁测试项目是否正常测试地点.*;PK-C381B/C381B1/C381B2、PKC380C/C380C1、PKC370/C371、PK3001/3101/3501/3503)采用硬设置方式,在控制器上有一拨码开关,每一个开关有两种状态,D1D8(D1 表示高位,D8 表示低位)对应的开关处于“ON”边代表“0” , 处于“12345678”数字边代表“1” ,这样即组成一个二进制数,将此二进制数转换为十进制数即为此设备的设备号。、系统认可的卡片指在系统运行正常的情况下可在系统范围内正常使用的卡片;、其它事宜参阅相关图纸。3接通网络扩展
13、器电源;4测试。测 试 表设置时钟,对设备进行初始化,软件均应显示“设置成功”将任意一张系统认可的 IC 卡登录到控制器,若在规定时间段,应可开锁;将已登录到控制器的 IC 卡删除,应不能开锁;读卡后采集数据,检查采集到的数据是否正确若所有门禁点的测试结果均符合以上四项,则系统通过测试。5 5、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施工人员在调试门禁系列产品时,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以下是一些可能出现的现象和简单的检查方法,如涉及到更多的技术问题,请咨询披克产品在本地的经销商。任何针对门禁控制器的硬件操作,请在切断电源的前提下进行。故障现象故障现象 1 1:门禁设备联接好以后,用软件测试不能与电
14、脑通讯。采用采用 RS-422RS-422通讯方式时可能原因:通讯方式时可能原因:(1)控制器与网络扩展器之间的接线不正确,网络扩展器输出与控制器通讯接口接点对应关系为:APK98 型网络扩展器:1TX、3TX、5RX、6RX;BPK98A 型网络扩展器:2TX、4TX、6RX、7RX;设置时钟初始化登录卡片删除卡片 采集数据测试项目是否正常测试地点.*;具体接线对应关系,请详见网络扩展器接线图 。(2)控制器上 S1 跳线开关处于闭合状态(通讯方式为 RS-232) ;(3)控制器至网络扩展器的距离超过了有效长度(1200M) ;(4)计算机的串口是否正常,有无正常联接或者被其他程序占用,排
15、除这些原因再测试;(5)软件设置中,设备地址号(控制器上拔码开关有数字一边为“1” , “ON”一边为“0” )或串口号(COM1、COM2)与实际设置、联接不对应;(6)线路干扰,不能正常通讯,可以在线路末端加装 120 欧终端电阻或在总线首端串接120 欧匹配电阻(从网络扩展器输出至第一个控制设备之间串接) ;采用采用 RS-232RS-232通讯方式时可能原因:通讯方式时可能原因:(1)控制器与电脑串口之间的接线不正确,串口输出线与控制器通讯接口接点对应关系为:2TX、3RX、5GND;(2)控制器上 S1 跳线开关处于断开状态(通讯方式为 RS-422) ;(3)控制器至电脑的距离超过
16、了有效长度(15M) ;(4)计算机的串口是否正常,有无正常联接或者被其他程序占用,排除这些原因再测试;(5)软件设置中,设备地址号(控制器上拔码开关有数字一边为“1” , “ON”一边为“0” )或串口号(COM1、COM2)与实际设置、联接不对应;故障现象故障现象 2 2:将卡片靠近读卡器,蜂鸣器不响,指示灯也没有反应,通讯正常。可能原因:可能原因:(1)读卡器与控制器之间的连线不正确;(2)读卡器至控制器线路超过了有效长度(120M) ;故障现象故障现象 3 3:将有效卡靠近读卡器,蜂鸣器响一声,LED 指示灯无变化,不能开门。可能原因:可能原因:(1)读卡器与控制器之间的连线不正确;(
17、2)线路严重干扰,读卡器数据无法传至控制器;故障现象故障现象 4 4:门禁器使用正常,某一天突然所有有效卡均不能开门(变为无效卡) 。可能原因:可能原因:(1)操作人员将门禁器设置了休息日(在休息日所有的卡都不能开门) ;(2)操作人员将门禁器进行了初始化操作或其它原因导致控制器执行了初始化命令;故障现象故障现象 5 5:将有效卡靠近读卡器,蜂鸣器响一声,LED 指示灯变绿,但门锁未打开。.*;可能原因:可能原因:(1)控制器与电控锁之间的连线不正确;(2)给电锁供电的电源是否正常(电锁要求单独电源供电) ;(3)电控锁故障;(4)锁舌与锁扣发生机械性卡死;故障现象故障现象 6 6:将有效卡靠
18、近读卡器,蜂鸣器响一声,门锁打开,但读卡器指示灯灭。可能原因:可能原因:(1)控制器与电控锁共用一个电源,电锁工作时反向电势干扰,导致控制器复位;(2)电源功率不够,致使控制器、读卡器不能正常工作。二、标准消费系统二、标准消费系统1 1 管线敷设管线敷设标准消费系统管线敷设,相对比较简单,主要有联网通讯线(RS422) ,采用 RVVP60.5mm2、电源线(12VDC)RVV21.0mm2。 (注意注意:消费系统管线敷设时消费系统管线敷设时,统一要求采用钢管统一要求采用钢管)首先确定消费系统各个消费点的位置,然后确定管理电脑安装的位置,再进行线缆敷设。消费系统总线敷设方式,按门禁系统的总线方
19、式进行敷设。2 2 设备安装设备安装当线缆敷设完毕, 在各个消费点接出联接头, 然后将联接头插入到消费机上的 RS422 通讯口,再接通 12VDC 电源,硬件联接就完成了。(1)安装要求标准消费机一般置于水平台面上,不需固定。3 3 系统调试系统调试调试分为单点调试与系统调试(1)单点调试的步骤:A检查接线是否正确;B接通电源,如有异常情况则立即断电;C测试.*;测 试 表(a)正常情况下,消费机接通(DC12V)电源,开机后 LED 会显示“HELLO” “ADRXX”等信息,有时因为上电瞬间的冲击,会使 LED 数码管一排全部点亮显示“888888” ,此时只须关闭消费机,等待几秒钟后再
20、开机即可;(b)蜂鸣器正常情况下不发出声音,将卡片靠近感应区,消费机蜂鸣器会发出“嘀嘀”读卡声音;若以上测试结果均正常,则该点通过测试(2)系统调试的步骤:A检查网线有无短路;B设备号设置:消费机设备号设置,同门禁控制器的设置方法一致;消费机设备号设置,同门禁控制器的设置方法一致;设置完成后,一定要作好记录,将消费机的设备号跟安装位置的对应关系记录下来,并在设备上贴好标签,注明该设备的设备号。注意:在整条总线上消费机的设备号不能重复注意:在整条总线上消费机的设备号不能重复C软件测试: (软件测试包括以下项目)测 试 表设置时钟,对设备进行初始化,软件均应显示“设置成功”读卡后采集数据,检查采集
21、到的数据是否正确若所有消费点的测试结果均符合以上几项,则系统通过测试。LED显示蜂鸣器读卡其它测试项目是否正常测试地点设置时钟初始化登录卡片删除卡片 采集数据测试项目是否正常测试地点.*;三、离散巡更系统三、离散巡更系统离散巡更系统与在线巡更系统有所不同, 离散巡更系统是将各个巡更点安装上巡更点标示卡/事件标示卡(简称“巡更钮” ) ,保安员的巡更时持巡更手机,按照规定的时间,在各个巡更点依次打卡,巡更完毕,用巡更软件将巡更手机上的信息下载到电脑,经过软件处理,即可反映出各点的打卡情况(有无早到、迟到、未到等情况) ,并生成巡更记录,以备查询/打印。注:离散式巡更系统中,除各个点须安装巡更点标
22、示卡/事件标示卡“巡更钮”以外,还须安装巡员身份识别卡/路线识别卡(以识别巡更员,对哪条路线进行巡更等信息) ,进行巡更打卡之前,必须先读取巡员身份识别卡/路线识别卡,再读取各个巡更点卡。1 1设备安装设备安装在确定巡更点后, 将巡更钮安装于距离平面 20mm 深度, 要求巡更钮和表面平行。 安装后,对各个巡更点作出标识,方便以后确认巡更点的位置。2 2安装接线图安装接线图3 3系统调试系统调试(1)读卡测试:当各巡更点安装完毕,用巡更手机到各个巡更点读卡(正常情况下,将手持巡更机靠近巡更卡, 巡更手机会发出 “嘀” 的叫声, 巡更手机 LCD 显示屏上可以看到所读到的卡号。 ) ,检测每个巡
23、更卡是否完好,能否读卡,安装位置是否合理。(2)软件测试:离散式巡更软件测试,说见离散式巡更操作说明 。根据软件设置的步骤,先设置好各项基本参数,再进行巡更打卡,然后下载巡更信息,处理生成报表,并核对数据是否准确。四、四、MifareMifare 卡卡(IC(IC 卡卡) )停车场管理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标准型 Mifare 卡停车场管理系统,含图像对比、语音提示、对讲系统、中文显示、自动出卡等功能。Mifare 卡停车场管理系统, 其工作过程对电脑的依赖程度大幅降低, 当用软件设置完各.*;项参数以后,系统可完全脱机工作,并能进行临时停车收费管理。另外用户可根据需要选择是否监视。若选择监视,可
24、以在电脑屏幕上看到车辆的进出的实时信息及进出图像对比信息等;若选择脱机运行,不能看到相关的实时信息,但可以通过中文显示屏显示一些简要的提示信息,引导用户正常使用。 (如:收费信息等)1 1施工顺序及步骤施工顺序及步骤Mifare 卡停车场系统的施工过程,与 ID 卡停车场系统施工过程相同,先确定各设备的摆放位置,再敷设管线,然后进行设备的安装。详细施工情况及施工顺序,请参见 ID 卡停车场系统的施工顺序及施工步骤。2 2设备安装设备安装停车场设备安装详见安装图及接线图。(1)出入口机、道闸的安装:a.浇铸一高 10-20CM 的防水防撞的安全岛(安装基座) ,并在出入口机、道闸底座中部预埋铺设
25、管线。b.用四个膨胀螺栓将出入口机、道闸固定在安全岛上。(2)地感线圈的埋设:a.地感线圈埋设是在出入口车道路面铺设完成后或铺设路面的同时进行的;b.当路面铺设好或正在铺设路面时,在出入口机、道闸安装位置附近的车道上,切一线圈放置槽(线圈放入切槽内,切槽宽为 1.5CM) ,地感线圈尺寸为 200CM(长)X 80CM(宽)X 5CM(深) ;c.将地感线沿切槽绕 56 圈,并将线圈的两个端子引入出入口机、道闸的机箱内,并用水泥或沥青填充切槽。(3)相关的接线图3 3系统调试系统调试在通电前一定要仔细检查各设备电源线有无错接、反接的现象,检查无误后接通电源,发现异常立即断电;一般情况下出现电源
26、线错接、反接时都会有设备损坏;正常情况下接通电源,LED 显示屏会滚动显示,将系统认可的卡片靠近读卡器,蜂鸣器鸣叫;(1 1)联机运行测试)联机运行测试.*;A认真检查相关接线无误后,接通电脑及其它设备的电源对一些基本功能进行测试:通电后检查显示屏是否有显示,控制器是否有电,道闸是否有电/是否可以动作,车辆检测器能否检测到车,车经过地感线圈后,道闸能否自动落下等;若发现有异常情况,立即切断电源。B测试设备通讯:若上述情况均正常,就可以用软件进行通讯测试。详细参数设置、通讯测试操作过程,参见Mifare 卡停车场用户手册 。C停车参数设置:若设备通讯测试通过,则可以对停车场相关参数进行设定。需要
27、设定的参数包括:停车场编号、名称、类型、车位数量、收费方式等;进出口设置参数(设备联接串口、设备地址号、监控计算机 IP 地址、是否监控)收费标准(月保卡收费标准、临时卡收费标准)D收费标准下载:收费标准设置完毕,还需要将其下载至停车场控制器。如参数设置正确,打开监控界面,将系统认可的卡片靠近读卡器,蜂鸣器鸣叫,LED 显示屏应显示 “此卡无效” , 点击 进口监控 , 点击 开闸 , 这时进口道闸应开启, 将一铁片(300cm300cm 左右)从地感线圈上方(距地 10cm)经过,道闸应下落,在下落过程中将将铁片重新移入地感线圈上方,闸杆应立即向上运动(防砸车功能) ,移开铁片,闸杆自由下落
28、至水平位置;点击出口监控 ,点击开闸 ,调试方式同进口。若以上所述均正常,则可发行若干张卡片(包括长期卡、临时卡) ,读卡机读到长期卡时,LED 显示屏进口应显示“欢迎入场” , 出口显示“一路顺风” ,然后显示“此卡可用日期天” ,并同时将道闸打开;读到临时卡,LED 显示屏进口应显示“欢迎入场” ,并将道闸打开,出去时则显示“请交费元” ,管理员收卡、收费后点击开闸 ,道闸开启放行。正常情况下,出入口机读卡后,会有语音提示。将铁片放在进口读卡机(或出卡机)地感线圈上方,按动“取卡”按钮,应有卡片送出。几点说明:A.有关调试中与软件有关的操作请参阅软件说明书;B读卡机中控制器同网络扩展器的接
29、线详见网络扩展器接线图 ,控制器采用主动上传卡号的方式工作,控制器设备号设置(硬设置)同门禁控制器设备号设置;(2 2)脱机运行测试)脱机运行测试.*;当各项参数设置完毕,且联机测试通过,将停车场管理软件关闭/计算机关闭,分别取几张月卡各临时卡(注:卡片必须是事先发行、授权过的) ,在出入口进行读卡测试。A A月卡测试月卡测试首先在停车场入口处, 取一块铁片(300cm300cm 左右)或开车压在地感线圈上, LED 显示屏应显示“请读卡” ,将月卡(必须是已出场或还未入场)靠近读卡机,蜂鸣器鸣叫,道闸开启,LED 显示屏进口应显示“欢迎入场” ,并伴有语音提示。将铁片或车辆从道闸地感线圈上方
30、(距地 10cm)经过,道闸自动下落;在下落过程中将将铁片重新移入地感线圈上方,闸杆应立即向上运动(防砸车功能) 。然后在停车场出口处, 取一块铁片(300cm300cm 左右)或开车压在地感线圈上, LED 显示屏应显示“请读卡” ,将入口处读过的(必须是先进场才能出场)月卡靠近读卡机,蜂鸣器鸣叫,道闸开启,LED 显示屏进口应显示“一路顺风” ,并伴有语音提示。将铁片或车辆从道闸地感线圈上方(距地 10cm)经过,道闸自动下落;在下落过程中将将铁片重新移入地感线圈上方,闸杆应立即向上运动(防砸车功能) 。B B临时卡测试临时卡测试首先在停车场入口处, 取一块铁片(300cm300cm 左右
31、)或开车压在地感线圈上, LED 显示屏应显示“请读卡” ,将临时卡(必须是已出场或还未入场)靠近读卡机,蜂鸣器鸣叫,道闸开启,LED 显示屏进口应显示“欢迎入场” ,并伴有语音提示。将铁片或车辆从道闸地感线圈上方(距地 10cm)经过,道闸自动下落;在下落过程中将将铁片重新移入地感线圈上方,闸杆应立即向上运动(防砸车功能) 。然后在停车场出口处, 取一块铁片(300cm300cm 左右)或开车压在地感线圈上, LED 显示屏应显示“请读卡” ,将临时卡(必须是先进场才能出场)靠近读卡机,蜂鸣器鸣叫,LED 显示屏进口应显示“交费 XX 元” ,由管理员收费后用管理卡刷卡放行。将铁片或车辆从道
32、闸地感线圈上方(距地 10cm)经过,道闸自动下落;在下落过程中将将铁片重新移入地感线圈上方,闸杆应立即向上运动(防砸车功能) 。4 4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故障现象故障现象 1 1:将卡片靠近读卡机,可以听到“嘀嘀”的叫声,但不能开启道闸,中文显示屏显示“无效卡” 。可能原因:可能原因:所持卡为无效卡(没有发行、授权的卡) ;.*;道闸与读卡机之间的起闸控制线联接不正确或没有联接。读卡机已处于电脑控制状态(控制开关已经短接) ,停车场监控没打开。故障现象故障现象 2 2:将卡片靠近读卡机,蜂鸣器鸣叫,中文显示屏没有反应,在软件监控界面中看不到读到的卡号(读卡机跟电脑通讯异常)。
33、可能原因:可能原因:控制器与电脑之间的连线不正确;软件中所设串口跟实际使用串口不相符。故障现象故障现象 3 3:点击监控界面中开闸按钮,道闸不开启,但用手动按钮可以开闸。可能原因:可能原因:读卡机内“控制开关”没有短接(出厂时均为断开的,处于脱机工作状态,与电脑联网控制时,须短接处于联机状态) ;电脑与读卡机不能正常通讯, 控制器接收不到开闸命令 (检查电脑串口的联接是否正常,参数设置是否正确) 。故障现象故障现象 4 4:车过不下闸。可能原因:可能原因:地感线圈埋设不正确或线圈损坏、折断;车辆检测器电源功率不足(Max250mA)或感应灵敏度调节不当(过高或太低) ;地感检测器的“COM”端
34、与道闸控制器的“GND”公共地端断开或接触不良。故障现象故障现象 5 5:带图像对比功能,但进入停车场监控界面看不到像。可能原因:可能原因:视频卡安装不正确(如驱动程序安装不正确) ;摄像机没有上电或摄像机与视频卡的联线不正确;停车场软件参数设置不正确(如出入口选择了不摄像) 。故障现象故障现象 6 6:自动出卡机不能出卡(检测到车辆并按下“取卡”按钮后,出卡机没反应或出卡机有动作但不能出卡) 。可能原因:可能原因:若按下“取卡”按钮后,出卡机没反应,可能是出卡机里还没有放入卡片或出卡机没有加电(电源插头脱落) ;.*;若按下“取卡”按钮后,出卡机有动作但不能出卡,可能是出卡卡槽间隙过小,卡片
35、被卡住而不能吐出。故障现象故障现象 7 7:中文显示屏不显示。可能原因:可能原因:1中文显示屏电源接触不良;2显示屏供电电源坏。故障现象故障现象 8 8:在出、入口读卡机上读卡,传输到电脑的卡号有时候正确(可以开闸) ,有时候不能开闸。可能原因:可能原因:线路遇到强烈干扰(如将通讯线与交流电源线共管敷设) ;线路过长,超出有效通讯距离(200M) ,信号严重衰渐;读卡机控制主板接地端(信号地)与交流电源地(电源地)短路,造成通讯干扰。故障现象故障现象 9 9: 在停车场进出口监控界面中点击 “校时” , 首先出现 “校时成功” , 接着又提示“通讯错误/失败” (经检查各硬件设备都完好) 。可
36、能原因:可能原因:线路遇到强烈干扰(如将通讯线与交流电源线共管敷设) ;3网络扩展器损坏,输入/输出信号畸变;软件设置中,通讯延时设置过低(一般最低为 200ms),太低会引起通讯失败。五、智能照明系统五、智能照明系统1、系统原理及组成、系统原理及组成C-Bus 系统是一个二线制的总线型式的智能控制系统,主要用于对照明系统的控制。也可用于消防等系统中的联动控制;除此之外还可以与其他如空调、消防、保安等系统联动。系统所有的单元器件(除电源外)均内置微处理器和存储单元,由一对信号线(双绞线)连接成网络。每个单元均设置唯一的单元地址单元地址并用软件设定其功能,通过输出单元控制各回路负载。输入单元通过
37、群组地址群组地址和输出组件建立对应联系。当有输入时,输入单元将其转变为 C-Bus 信号在 C-Bus 系统总线上广播,所有的输出单元接收并做出判断,控制相应回路输出。C-Bus 系统通过两根总线两根总线连接成网络。总线上不仅为每个组件提供 36 伏直流电源,还加.*;载了控制信号。C-Bus 通过系统编程使控制开关与输出回路建立逻辑对应关系,因此在设计时更加简单、灵活。2 系统强弱电线路设计原理系统强弱电线路设计原理1). C-Bus 网络特性C-Bus 系统采用“自由拓扑结构” ,可设计成总线型、树型、星型等拓扑结构,组网非常方便。但系统拓扑结构中不允许出现环网,否则系统通讯将会不正常。C
38、-Bus 系统可以由单个子网络组成,每个子网络必须满足以下条件:(1)网络内最多有 100 个单元(2)控制回路数最多为 255 个(3)网络内传输距离最远为 1000 米如果子网络超出以上任一条件,须增加网络桥扩展,组成多重网。以下是 C-BUS 网络的各种结构:CN以太网接口监控计算机五类双绞线2) 、C-Bus 系统总线的布线要求单个网络系统图小型网络系统图.*;C-Bus 总线采用非屏蔽五类双绞线(UTP5)将其元件连成一个网络。为了保证系统通讯的可靠, 布线时 C-Bus 总线尽量不与强电缆共用同一线槽, 应将 C-Bus 总线单独穿钢管或 PVC管敷设,并与电力电缆的水平距离至少大
39、于 300mm。如果是室外工程,请做好防水处理。3) 针对具体工程项目,具体的照明要求、灯光特性,项目实施的一般过程如下: 明确业主对照明系统的控制及功能需求。 根据业主对照明系统的功能要求、建筑照明平面图及 C-Bus 系统的特点提出最佳的照明系统的控制方案。 根据控制方案及照明负荷的总容量划分合理的照明回路,以及提出对强电回路的某些局部的修改要求,包括控制形式、回路的重新划分、光源类型。 由照明回路的数量、照明回路的容量和控制要求,选择输出输入元件的型号,数量及系统单元数量,并确定其位置。 由输出元件的型号,数量及安装位置确定配电箱内回路的数量及各回路断路器的参数。 完成系统结构图和设备连
40、接图及监控软件的监控要求。严禁出现闭环!严禁出现闭环! 在业主提供的照明平面图上,画出 C-BUS 系统施工图。 画 C-BUS 施工工艺图:CBUS 系统要求使用五类双绞线中的橙/橙白,兰/兰白两对,并且要求接线方式为:橙色橙色接接 C-BUS 正级正级,橙白色橙白色接接 C-BUS 负级负级;兰色兰色接接 C-BUS 正级,兰白色正级,兰白色接接 C-BUS 负级。负级。 编制 C-BUS 系统程序:首先制定 C-BUS 系统程序编制表格(如下) ,并根据表格写好 C-BUS 程序;输出单元 Out Unit控制箱号Control Box单元名称Unit Name单元编号Part Name
41、单元地址UnitAddress回路地址Group Address回路编号GroupDescription区域地址AreaAddress网络名称Net Name.*;输入单元 In Unit单元名称Unit Name单元编号Part Name单元地址Unit Address回路地址Group Address回路编号GroupDescription区域地址Area Address网络名称 NetName输入单元 In Unit单元名称Unit Name单元编号Part Name单元地址Unit Address按键编号回路地址GroupAddress回路编号GroupDescription区域地址A
42、reaAddress网络名称Net Name这个表格在实际工程完工后应根据实际工程情况,修改后提交业主保存,以备维修之需。完设备安装图:重点是标明对应位置的元件单元地址,以便于施工时按图施工。项目实施:元件购回后,安装前对每个元件的地址依系统程序进行地址修改,按图安装入对应的位置;C-BUS 施工重点是元件安装应对号入座及系统接线应按:橙橙接接 C-BUS 正级,橙白正级,橙白接接 C-BUS 负级;兰负级;兰接接 C-BUS 正级,兰白正级,兰白接接C-BUS 负级。负级。现场调试:将已编好的程序写入元件,并根据现场需要作适当的调整。工程验收,提供工程竣工资料。.*;六、楼控系统六、楼控系统
43、(一(一) 、系统设备的安装、系统设备的安装1.中央控制及网络通讯设备应在中央控制室的土建和装饰工程完工后安装。2.设备及设备各构件间应连接紧密、牢固,安装用的坚固件应有防锈层。3.设备在安装前应作检查,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设备外形完整,内外表面漆层完好。(2)设备外形尺寸、设备内主板及接线端口的型号、规格符合设计规定。4.有底座设备的底座尺寸应与设备相符,其直线允许偏差为每米1mm,当底座的总长超过5m时,全长允许偏差为 5mm。5.设备底座安装时,其上表面应保持水平,水平方向的倾斜度允许偏差为每米 1mm,当底座的总长超过 5m 时全长允许偏差为 5mm。6.中央控制及网络通讯设备的安
44、装要符合下列规定:(1)应垂直、平正、牢固。(2)垂直度允许偏差为每米 1.5mm。(3)水平方向的倾斜度允许偏差为每米 1mm。(4)相邻设备顶部高度允许偏差为 2mm。(5)相邻设备接缝处平面度允许偏差为 1mm。(6)相邻设备接缝的间隙,不大于 2mm。(7)相邻设备连接超过五处时,平面度的最大允许偏差为 5mm。7.按系统设计图检查主机、网络控制设备、UPS、打印机、HUB 集选器等设备之间的连接电缆信号以及连接方式是否正确。尤其要随其主机与 DDC 之间的通讯线,要有备用线。8.系统模拟显示屏:在大中型 BA 系统中通常将主要受控设备的控制、 运行、 报警状态,选用 LED元件组成
45、BAS 模拟显示屏,以有利于系统的运行管理。.*;9DDC 控制箱的安装高度一般距地 1.31.5 米。10管路、线槽安装及设备连线等按规范施工。2 2、温、湿度传感器的安装、温、湿度传感器的安装(1) 温、湿度传感器的安装1温、湿度传感器的安装位置1)不应安装在阳光直射的位置,远离有较强振动、电磁干扰的区域,其位置不能破坏建筑物外观的美观与完整性,室外形温、湿度传感器应有防风雨防护罩。2)应尽可能远离窗、门和出风口的位置,如无法避开则与之距离不应小于 2m。3)并列安装的传感器,距地高度应一致,高度差不应大于 1mh 同一区域内高度差不应大于 5mm。2温度传感器至 DDC 之间的连接应符合
46、设计要求,应尽量减少因接线引起的误差,对于镍温度传感器的接线电阻应小于 3,1k铂温度传感器的接线总电阻应小于 1。(2) 风管型温、湿度传感器的安装位置1传感器应安装在风速平稳,能反映风温的位置。2传感器的安装应在风管保温层完成后,安装在风管直管段或应避开风管死角的位置和蒸汽放空口位置。3风管型温、湿度传感器应安装在便于调试、维修的地方。4风管型温、湿度传感器应安装在风管保温层完成之后。(3) 水管温度传感器的安装1水管温度传感器应在工艺管道预制与安装同时进行。2水管温度传感器的开孔与焊接工作,必须在工艺管道的防腐、 衬里、 吹扫和压力试验前进行。3水管温度传感器的安装位置应在水流温度变化灵
47、敏和具有代表性的地方,不宜选择在阀门等阻力件附近和水流流束死交和震动较大的位置。4水管型温度传感器的感温段大于管道口径的二分之一时,可安装在管道的顶部,如感温段小于管道口径二分之一时,应安装在管道的侧面或底部。5水管型温度传感器不宜安装在焊缝及其边缘上开孔和焊接。3 3、压力、压差传感器、压差开关的安装、压力、压差传感器、压差开关的安装(1)传感器应安装在便于调试、维修的位置。.*;(2)传感器应安装在温、湿度传感器的上游侧。(3)风管型压力、压差传感器的安装应在风管保温层完成之后。(4)风管型压力、压差传感器应在风管的直管段,如不能安装在直管段,则应避开风管内通风死角和蒸汽放空口的位置。(5
48、)水管型、 蒸汽型压力与压差传感器的安装应在工艺管道预制和安装的同时进行,其开孔与焊接工作必须在工艺管道的防腐、衬里、吹扫和压力试验前进行。(6)水管型、蒸汽型压力、压差传感器不宜安装在管道焊缝及其边缘上开孔及焊接处。(7)水管型、 蒸汽型压力、 压差传感器的直压段大于管道口径的三分之二时可安装在管道顶部,小于管道口径三分之二时可安装在侧面或底部和水流流束稳定的位置,不宜迪在阀门等阻力部件的附近、水流流束死角和振动较大的位置。(8)安装压差开关时,宜将薄膜处于垂直于平面的位置。1风压压差开关安装离地高度不应小于 0.5m2风压压差开关的安装应在风管保温层完成之后。3风压压差开关应安装在便于调试
49、、维修的地方。4风压压差开关不应影响空调器本体的密封性。5风压压差开关的线路应通过软管与压差开关连接。6风压压差开关应避开蒸汽放空口。(9)水流开关的安装1水流开关的安装,应在工艺管道预制、安装的同时进行。2水流开关的开孔与焊接工作,必须在工艺管道的防腐、衬里、吹扫和压力试验前进行。3水流开关不宜安装在焊缝及其边缘上开孔和焊接处。4水流开关应安装在水平管段上,不应安装在垂直管段上。5水流开关应安装在便于调试、维修的地方。4 4、流量传感器及其安装、流量传感器及其安装(1) 电磁流量计应安装在避免有较强的交直流磁场或有剧烈振动的场所。.*;(2) 流量计、被测介质及工艺管道三者之间应该连成等电位
50、,并应接地。(3) 电磁流量计应设置在流量调节阀的上游,流量记的上游应有一定的直管段,长度为L=10D(D管径),下游段应有 L=45D 的直管段。(4) 在垂直的工艺管道安装时,液体流向自下而上,以保证导管内充满被测液体或不致产生气泡;水平安装时必须使电极处在水平方向,以保证测量精度。涡轮式流量传感器安装如下:(1) 涡轮式流量变送器应安装在便于维修并避免管道震动、避免强磁场及热辐射的场所。(2) 涡轮式流量变送器应安装时要水平, 流体的流动方向必须与传感壳体上所示的流向标志一致。如果没有标志,可按下列所述判断流向:(1)流体的进口端导流器比较尖,中间有圆孔;(2)流体的出口端导流器不尖,中
51、间没有圆孔。(3)当可于产生逆流时,流量变送器后面装设止逆阀。流量变送器应装在测压点上游,距测压点(3.55.5)D 的位置;测温应设置在下游侧,距流量传感器(68)D 的位置。(4)流量传感器需要装在一定长度的直管上,以确保管道内流速平稳。流量传感器上游应留有10 倍管径长度的直管,下游有 5 倍管径长度的直管。 若传感器前后的管道中安装有阀门和管道缩径、弯管等影响流量平稳的设备,则直管段的长度还需相应增加。(5)信号的传输线宜采用屏蔽和绝缘保护层的电缆,宜在 DDC 侧一点接地。5 5、电量变送器的安装、电量变送器的安装(1) 电量变送器通常安装在监测设备(高低压开关柜)内,或者在供配电设
52、备附近装设一单独的电量变送器柜,将全部的变送器放在该柜内。 然后将相应监测设备的 CT、 PT 输出端通过电缆接入电量变送器柜,并按设计和产品说明书提供的接线图接线,再将其对应的输出端接入 DDC 相应的监测端。(2)变送器接线时,严防其电压输入端短路和电流输入端开路。(3)必须注意变送器的输入、输出端的范围与设计和 DDC 所要求的信号相符。6 6、对于空气质量传感器的安装、对于空气质量传感器的安装1空气质量传感器应安装在便于调试、维修的地方。.*;2空气质量传感器的安装应在风管保温层完成之后。3空气质量传感器应安装在风管的直管段,如不能安装在直管段,则应在避开风管内通风死角的位置安装。4空
53、气质量传感器应避开蒸汽放空口。5空气质量探测气体比重轻的空气质量传感器应安装在风管或房的上部,探测气体比重重的空气质量传感器应安装在风管或房间的下部。7 7、风机盘管温控器、电动阀及其安装、风机盘管温控器、电动阀及其安装风机盘管温控系统通常有二管制单冷、二管制冷热水两用和四警制冷热水独立几种形式,下面介绍二管制冷热水两用的温控系统及其安装方法,四管制也可参照。(1)风机盘管温控器、电动阀的安装1)温控开关与其他开关并列安装时,距地面高度应一致,高度差不应大于 1mm;与其他开关安装于同一室内时,高度差不应大于 5mm 温控开关外形尺寸与其他开关不一样时,以底边高度为准。2)电动阀阀体上箭头的指
54、向应与水流方向一致。3)风机盘管电动阀应安装于风机盘管的回水管上。4)四管制风机盘管的冷热水管电动阀共用线应为零线。5)客房节能系统中风机盘管温控系统应与节能系统连接。(2)电磁阔的安装1)电磁阀阀体上箭头的指向应与水流方向一致。2)空调器的电磁阀旁一般应装有旁通管路。3)电磁阀的口径与管道通径不一致时,应采用渐缩管件,同时电磁阀口径一管道口径二个等级。4)执行机构应固定牢固,操作手轮应处于便于操作的位置。5)执行机构的机械传动应灵活,元松动或卡涩现象。6)有阀位指示装置的电动阀,阀位指示装置应面向便于观察的位置。7)电磁阀安装前应按安装使用说明书的规定检查线圈与阀体间的电阻。8)如条件许可,
55、电磁阀在安装前宜进行模拟动作和试压试验。9)电磁阀一般安装在回水管口。10)电磁阀在管道冲洗前,应完全打开。.*;(3)电动阀的安装l)电动阀阀体上箭头的指向应与水流方向一致孔。2)空调器的电动阀旁一般应装有旁通管路。3)电动阀的口径与管道通径不一致时,应采用渐缩管件;同时电动阀口径一般不应低于管道口径二个等级满足设计要求。4)电动阀执行机构应固定牢固,手动操作机构应处于便于操作的位置。5)电动阀应垂直安装于水平管道上,尤其对大口径电动阀不能有倾斜。6)有阀位指示装置的电动阀,阀位指示装置应面向便于观察的位置。7)安装于室外的电动阀应适当加防晒、防雨措施。8)电动阀在安装前宜进行模拟动作和试压
56、试验。9)电动阀一般安装在回水管上。10)电动阀在管道冲洗前,应完全打开,清除污物。11)检查电动阀门的驱动器,其行程、 压力和最大关紧力(关阀的压力)必须满足设计和产品说明书的要求。l2)检查电动调节阅的型号、 材质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其阀体强度、 阀芯渣漏经试验必须满足产品说明书有关规定。|13)电动调节阀安装时,应避免给调节阀带来附加压力,当调节阀安装在管道较长的地方时,应安装支架和采取避震措施。14)检查电动调节阀的输入电压、输出信号和接线方式,应符合产品说明书的要求。8 8、电动风门驱动器的安装、电动风门驱动器的安装1) 风阀控制器上的开闭箭头的指向应与风门开闭方向一致。2) 风阀控制
57、器与风阀门轴的连接应固定牢。3) 风阀的机械机构开闭应灵活,无松动或卡涩现象。4) 风阀控制器安装后,风阀控制器的开闭指示位应与风阀实际状况一致,风阀控制器宜面向便于观察的位置。5) 风阀控制器应与风阀门轴垂直安装,垂直角度不小于 85 度。6) 风阀控制器安装前应按安装使用说明书的规定检查线圈、阀体间的电阻、供电电压、控制输入等,其应符合设计和产品说明书的要求。7) 风阀控制器在安装前宜进行模拟动作。.*;8) 风阀控制器的输出力矩必须与风阀所需要的相配,符合设计要求。9) 风阀控制器不能直接与风门挡板轴相连接时,则可通过附件与挡板轴相连,但其附件璇置必须保证风阀控制器旋转角度的调整范围。(
58、二(二) 、调试必备条件、调试必备条件1) BA 系统供电电源正常,不能使用临时电源;2) BA 系统的全部设备包括现场的各种阀门、执行器、传感器等全部安装完毕,线路敷设和接线全部符合设计图纸的要求。BA 系统的受控设备及其自身的系统不仅安装完毕,而且单体或自身系统的调试结束:同时其设备或系统的测试数据必须满足自身系统的工艺要求,例如空调系统中的怜水机组其单机运行必须正常,而且其冷量和冷冻水的迸出口压力、进出口水温等必须满足空调系统的工艺要求。所有被控设备均应通过单体试车且运转良好;3) 现场部件(控制阀门、传感器)至 DDC 箱接线无误并通过校验;4) DDC 箱内接线无误并通过校验;5)
59、DDC 网络线规格正确(屏蔽双绞线 AWG-2224 既线芯截面 0.50.7mm2、绞距 0.50.7cm) 、接线无误并通过校验;监控站工作正常,建议使用正版操作系统。七、综合布线系统七、综合布线系统缆线敷设一般应符合下列要求:缆线布放前应核对规格、程式、路由及位置与设计规定相符。缆线的布放应平直,不得产生扭绞、打圈等现象,不应受到外力的挤压和损伤。缆线在布放前两端应贴有标签,以表明起始和终端位置,标签书写应清晰、端正和正确。电源线、信号电缆、对绞电缆、光缆及建筑物内其它弱电系统的缆线应分离布放。各缆线间的最小净距应符合设计要求。缆线布放时应有冗余。在交接间、设备间对绞电缆预留长度一般为
60、36 米,工作区为0.30.6 米;光缆在设备端预留长度一般为 510 米。有特殊要求的应按设计预留长度。缆线的弯曲半径应符合下列规定:非屏蔽 4 对对绞电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电缆外径的 4 倍, 在施工过程中应至少为 8 倍。屏蔽对绞电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电缆外径的 610 倍。.*;主干对绞电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电缆外径的 10 倍。光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光缆外径的 15 倍,在施工过程中应至少为 20 倍。缆线布放,在牵引过程中,吊挂缆线的支点相间隔间距不应大于 1.5m。布放缆线的牵引力,应小于缆线的允许张力的 80,对光缆瞬间最大牵引力不应超过光缆允许的张力。在以牵引方式敷设光缆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