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电气防火检测技术规程_第1页
建筑电气防火检测技术规程_第2页
建筑电气防火检测技术规程_第3页
建筑电气防火检测技术规程_第4页
建筑电气防火检测技术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建筑电气防火 检测技术规程(内部参考资料)湖南省晋泰消防检测有限公司二 00 七年八月十八日1目录3#1 范围 ,1 I一i I 1 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技术要求 ,'LX*/ I-J * 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5 检测方法和隐患判断 ,5.1般规定 ,5.2检测仪器基本配置#2556810101112131313141414161919202021222223232425262627 的评定 , 275.3 检测方法 ,6 低压配电装置 ,6.1 一般技术

2、规定 ,6.2 插座与开关 ,6.3 低压电器 ,7 低压用电设备 ,7.1 电动机 ,, I1/ u ,7.2 稳压整流设备 ,7.3 其他小型用电设备 ,8 照明装置 ,8.1 一般技术规定 ,8.2 直观检查 ,8.3 仪器检测 ,9 低压配电线路 ,9.1 一般技术规定 ,9.2 低压配线 ,9.3 母线、导线与设备或器具连接 ,9.4 绝缘导体的绝缘强度 ,10 接地和等电位联结 ,10.1 一般技术规定 ,10.2 接地和等电位联结的选用 ,11 特殊场所 , I J / I 、 <x-i / / I 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11.1 公

3、共娱乐场所 ,11.2 大型文艺演出场所 ,11.3 电视电影摄制室 (厅) ,11.4 展览展销场所及建材家具灯饰商品集贸市场11.5 桑拿浴室 , I /I''_J、' 1 II I I 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12 火灾危险性评定 ,12.1 单项条款火灾危险等级确定 ,12.2 被测部分评定系数 ,12.3 被测部分火灾危险等级(电气防火安全等级)13 检测报告主要内容 ,27附录A (规范性附录)相关条款火灾危险性分类表29附录B (资料性附录)电流保护器的动作检验,,,30附录C (资料性附录)防火用漏电保护器的接线方法,

4、32附录D (资料性附录)常用材料发射率的参考值,,,33附录F (规范性附录)检测仪器基本配置,34建筑电气防火检测技术规程1 范围本规程规定了电气防火检测的一般技术、检测方法以及电气火灾隐患判断方法。 本规程适用于 10KV 及以下建筑物内电气火灾的预防性检测。 本规程不适用于爆炸危险场所、非室内场所的电气防火检测以及防雷、防静电和消防设施 检测。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程的引用而成为本规程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 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程。然而,鼓励根据本规程达 成协议的各方面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

5、用文件,其最新版本 适用于本规程。GB50054-1995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96-1999 住宅设计规范GB50222-1995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54-199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低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303-2002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3 术语和定义3.1 自身故障 专指电气设备或电气线路自身发生的短路、过载、局部过热、火花放电、过电压故障。3.2 电气火灾因电气设备或线路自身或诱发故障或使用不当而引发的火灾。3.3 电气火灾危险性 发生电气火灾的可能性。3.4 电气设备 变电、输电、配电或用电的任何物件。3.5 用电设备 将电能转换成其他形式能量

6、的设备。3.6 电气装为实现一个或几个具体目的且特性相配合的电气设备的组合。4 技术要求4.1 系统设备全部安装,处于使用状态。4.2 检测条件符合本规程 6.1 中的要求。4.3 设备的检测数量必须大于设备总量的30%以上。5 检测方法和隐患判断5.1 一般规定5.1.1 电气防火检测, 需要采用红外测温技术、 超声波探测技术和电工测量技术等多种现代科 技手段综合进行。5.1.2 正确选用红外测温仪器、 超声波探测仪器和电工测量仪表等检测仪器, 其配置数量和主 要技术性能应满足现场检测的实际需要。5.1.3 检测仪器应经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检定校验合格并在有效期内,以保证检测数据的准确 性。5.

7、1.4 检测人员在现场进行检测时, 应与被测目标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并应遵守带电作业安 全的有关规定。5.1.5 检测人员必须正确掌握检测仪器的操作使用方法和电气防火检测方法。5.2 检测仪器基本配置 检测仪器的基本配置和主要技术性能参数(最低要求)如附录 F 所示。5.3 检测方法5.3.1 抽样原则5.3.1.1 低压配电装置、低压大型电气设备等应全部检测;小型配电、用电电器如照明器具、开关、插座等应按防火分区进行抽检,抽检率不低于30%。5.3.1.2 成束敷设的电气线路应全部检测,分支线路应按防火分区进行抽检,抽检率不低于20%。5.3.2 温度测量红外测温法5.3.2.1 测温前的

8、准备5.3.2.1.1 受检的电气线路和设备运行时,其负载率应大于 30 。5.3.2.1.2 受检的电气线路和设备,应经过 1h 以上时间的运行,达到正常的热稳定状态,其 温度变化率应小于1C/ ho5.3.2.1.3 根据附录 D 正确选择被测对象材料的发射率。5.321.4根据不同的检测对象选择适当的参照体用其实测温度来确定环境温度。5.3.2.2 红外测温仪测温5.3.2.2.1 根据受检对象表面视场直径的大小和红外测温仪的距离系数,确定检测距离在有效的范围内。5.322.2 根据受检对象表面材料性质及其表面情况选择合适的发射率。5.3.2.2.3 将红外测温仪对准受检对象发热部位的中

9、间位置, 从不同观测角度进行 3次以上的 测温,取其最大值温度。5.3.2.2.4 为提高检测效率, 也可以对受检对象的发热部位首先使用红外热电视或红外热像仪 进行普遍扫描检测,发现其异常发热部位,然后使用红外测温仪对异常发热部位,从不同观测 角度至少进行 3 次测温,取其最大值温度。5.3.2.3 红外热像仪摄取温度场热像图5.3.2.3.1 使用红外热像仪 (或红外热电视) 对受检对象的发热部位进行普遍扫描检测,发现其异常发热部位。5.3.2.3.2 使用红外热像仪 (或红外热电视) 对受检对象的异常发热部位的温度分布状态, 从 两个以上的不同观测角度摄取存储热像图,并同时记录实测负载电流

10、和环境温度等有关参数。5.3.2.3.3 使用计算机分析软件, 对受检对象现场存储的温度分布信息进行全面的温度分布状 态分析。5.3.2.3.4 从计算机输出受检对象异常发热部位温度分布状态的热像图及其火灾隐患判定结 论。5.3.3 过热型火灾隐患判断法5.3.3.1 表面温度判断法5.3.3.1.1 当受检电气线路和设备在满载的情况下, 使用红外测温仪测得电气装置相关发热部位的表面温度, 可根据表 1、表 2、表 3、表 6 给出的温度标准加以比较,判定存在的火灾隐患。5.3.3.1.2 当受检的电气线路和设备在低负载率的情况下,使用红外测温仪测得电气装置相关发热部位的表面温度,按以下办法处

11、理: 这个表面温度与负载率和接触电阻的大小密切相关, 如果连接部位出现较高的表面温 度时,可以判定存在接触电阻过大类的火灾隐患; 在低负载率情况下,实测的温度折合到满载情况下的温度与表1、表 2、表 3、表 6的温度标准加以比较,判定存在的火灾隐患;其理论计算公式如下:2Te=(T-To')( I e /I )2+To式中:I e额定负载电流(A);Te折合到额定电流下的计算温度(C);To规定的平均最高环境温度为40 C;I 实测负载电流( A)T实测负载电流下的温度(C);To'实测环境温度(C)。5.3.3.2 比较判断法5.3.3.2.1 对于电流致热型的同一电气设备,

12、 当三相负载电流平衡时, 比较对应接线端子的温 度(或温升)的差异,可以判定存在的火灾隐患。5.3.3.2.2 对同一回路中几台电流致热型的电气设备, 当三相负载电流平衡且彼此相等时, 比 较其对应接线端子或其它相关发热部位的温度(或温升)的差异可以判定存在的火灾隐患。当 三相负载电流不平衡或负载率较低时,应充分考虑实际负载电流对温度(或温升)的影响。5.3.3.2.3 对于电压致热型的同一台电气设备, 当三相电压平衡时, 比较其对应接线端子或其 它相关发热部位的温度(或温升)的差异,可以判定存在的火灾隐患。5.3.3.2.4 对同一回路中几台电压致热型的电气设备,当三相电压平衡且负载端电压相

13、同时, 比较其对应接线端子或其它相关发热部位的温度 (或温升) 的差异, 可以判定存在的火灾隐患。 当三相电压不平衡时,应充分考虑三相不平衡电压对温度(或温升)的影响。5.3.3.3 热像图判断法 根据红外热像仪(或红外热电视)对电气装置的相关发热部位在正常状态和异常状态下, 热像图上温度分布的差异,可以判定存在的火灾隐患。5.3.4 火花和电弧放电检测法5.3.4.1 超声波探测法对于低压带电导体产生火花和电弧放电现象时,使用超声波探测仪在频率响应的波段内进 行探测。当接收到火花和电弧放电产生的超声波时,可以判定存在放电型火灾隐患。5.3.4.2 痕迹观察法 利用望远镜或显微镜观察放电痕迹、

14、击穿痕迹和熔融痕迹,判定存在的火灾隐患。5.3.5 正弦电流和电压有效值的测量5.3.5.1 对于低压配电线路的进线处或干线低压断路器的出线端子, 使用普通钳形表测量相线 电流和中性线电流,掌握负载率、过载电流以及三相不平衡电流。根据技术规范规定的导线允 许载流量和三相电流不平衡度,可以判定存在的火灾隐患。5.3.5.2 对低压配电线路的进线端, 使用钳形表电压档测量电压调整率和低压用电设备对地安 全电压,根据技术规范规定的电压调整率、安全电压值,可以判定存在的火灾隐患。5.3.6 非正弦畸变电流真有效值的测量 对于非线性负载比重比较大的低压配电线路,使用真有效值钳形表测量其相线和中性线非正弦

15、畸变电流的真有效值,根据技术规范中规定的导体允许载流量,判定导线的过载情况和存 在的火灾隐患。5.3.7 漏电电流有效值的测量 对于低压配电线路的绝缘导线的漏电电流和漏电保护装置的动作电流,使用漏电电流测试仪测量,根据技术规范规定的漏电电流值,判定存在的人身安全隐患。测量漏电电流可以测量单相的相线和中性线、三相的相线和中性线的剩余电流以及电气设备保护地线(PE线)的漏电电流。5.3.8 导线绝缘电阻的测量5.3.8.1 绝缘电阻测试仪电压等级选择100V以下的电气设备或回路,采用250V兆欧表;100V至500V的电气设备或回路,采用500V兆欧表; 500V至3000V的电气设备或回路,采用

16、1000V兆欧表。538.2 测量导线绝缘电阻一般在停电的情况下使用绝缘电阻测试仪(兆欧表)进行,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导线绝缘电阻值,应使用 60s测量时间的绝缘电阻值;测量馈电线路的绝缘电阻时,应将低压断路器、用电设备、电器和仪表等断开; 测量馈电线路的绝缘电阻,应测量相对相,相对中性线,相对地之间的绝缘电阻值。5.3.9 接地电阻测量对于保护接地系统中的工作接地,保护接地和重复接地的接地电阻值,使用钳式接地电阻 测试仪进行测量。5.3.10 导电连续性测量测量总等电位连接、辅助等电位连接在内的保护导体的连续性。6低压配电装置6.1 一般技术规定6.1.1 各种显示、测量表计应工作正常。6.

17、1.2 设备(含母线)的各部位连接点应无过热、锈蚀、烧伤、熔接等痕迹。6.1.3 各种设备的套管、瓷件外部无破损、裂纹、放电痕迹。6.1.4 低压电气设备的灭弧装置,如灭弧栅、灭弧触头、灭弧罩、灭弧用绝缘板应完好无损。6.1.5 连接到发热元件(如管形电阻)上的绝缘导线,应采取隔热措施。6.1.6 绝缘导线穿越金属构件时应有保护措施。6.1.7 敷设于隔离用的挡板或隔板应无破损。6.1.8 电缆终端头应无过热和放电现象。6.1.9 接地应符合GB50303-2002中6.2.5的要求。6.1.10 低压电器的检查项目应符合本规程8.3的有关规定。6.1.11 母线的连接点、分支接点、接线端子的

18、温度不应超过表1中的数值,低压电器同相(路)上下接线端子温差应少于10C。表1交流低压母线装置各部位的允许温升值部位周围空气温度为40C的允许温升(K)母线上插接式 触点铜母线60镀锡铝母线55母线相互连接处铜-铜50铜搪锡一铜搪锡60铜镀银-铝搪银80铝搪锡-铝搪锡55铝搪锡-铜搪锡556.1.12 刀开关触头、负荷开关、熔断器触头、电缆终端头、隔离开关动静触头温度不应超过 表1中的数值,不应有异常声响。6.1.13 柜内应无打火放电现象。6.1.14 低压供电网络始端的三相负荷电流不平衡度应小于20%6.1.15 成套配电(控制)柜台、箱、盘的运行电压、电流应正常,各种仪器指示正常。6.2

19、 插座与开关6.2.1 插座6.2.1.1 直观检查6.2.1.1.1 插座及其配套的插头应符合 GB50303-2002中22.1.1的要求。6.2.1.1.2 落地插座面板应牢固可靠、密封良好。621.1.3 在潮湿场所插座应符合GB50303-2002中22.1.3.2 的要求。621.1.4 插座靠近高温、可燃物或安装在可燃结构上时,应采取隔热、散热等保护措施。暗装插座应采用专用接线盒,接线盒周围不应有空隙。6.2.1.1.5 导线与插座连接处应牢固可靠,螺丝应压紧无松动,插座应完好无损,安装牢固, 面板无松动。6.2.1.1.6 在使用“I”类家用电器的场所,必须设置带有保护线触头的

20、电源插座,并将该触 头与保护地线(PE线)连成电气通路。注:“I”类电器,系指该类电器的防触电保护不仅依靠基本绝缘,而且还需要一个附加的安全预防措施, 其方法是将电器外露导电部分与已安装在固定线路中的保护接地导体连接起来。6.2.1.1.7 民用插座的保护接地线应选用与相线截面、绝缘等级相同的铜芯导线6.2.1.1.8 备用照明、疏散指示照明的回路上不应设置插座。6.2.1.1.9 移动式插座使用时应符合下列要求:a)电源线采用铜芯电缆或护套软线。b)具有保护接地线(PE线)。c )不应放置在可燃物上。d )不应串接使用。e)不应超容量使用。6.2.1.1.10 托儿所、幼儿园、小学插座安装应

21、符合GB50303-2002中22.2.1的要求。6.2.1.1.11 车间及试(实)验室的插座安装应符合GB50303-2002中22.2.1的要求。6.2.1.2 仪器检测6.2.1.2.1 插座接线应符合 GB50303-2002中22.1.2 的要求。6.2.1.2.2 有插头的工作插座,其触头处应无过热和打火放电现象。6.2.2 开关6.2.2.1 直观检查6.2.2.1.1 开关靠近高温物体、可燃物或安装在可燃结构上时,应采取隔热、散热措施。6.2.2.1.2 卫生间的跷板式开关,应装在卫生间门外,否则应采用防潮防水型面板或采用绝缘 绳操作的拉线开关。6.2.2.1.3 暗装开关应

22、用专用盒,盖板应端正,紧贴墙面。6.2.2.2仪器检测开关使用时不应有过热和打火放电现象。6.3 低压电器6.3.1 一般技术规定6.3.1.1 低压电器的固定,应符合 GB50254-1996中2.0.3 的要求.6.3.1.2 低压电器的外部接线,应符合下列要求:a )接线应排列整齐,导线绝缘良好,无损伤。b) 同一端子上导线连接应符合GB50303-2002中6.1.9.1 的要求。c)电器的接线应采用铜质或有电镀金属层防锈的螺栓和螺钉连接,连接应牢固,要有防 松装置。d)电器的外露导电部分、框架的接地,应牢固可靠,完好无损。6.3.1.3 低压电器接线端子的最高允许温度,不应超过表2中

23、的数值。表2低压电器与外部连接的接线端子的允许温升值接线端子材料周围空气温度为40C的允许温升(K)裸铜60裸黄铜65铜(或黄铜)镀锡65铜(或黄铜)镀银或镀镍706.3.1.4 低压电器接线端子,不应有打火放电现象。632直观检查6.3.2.1 低压断路器a)低压断路器与熔断器配合使用时,熔断器应安装在电源侧。b)低压断路器的接线,应符合下列要求:1)接线端子及载流部分应清洁,要接触良好。2 )裸露在箱体外部易被触及的导线端子,应有绝缘保护。6.322低压隔离开关、刀开关、熔断器组合电器a)隔离开关与刀开关的安装,应符合 GB50254-1996中4.0.1的要求.b)带熔断器或灭弧装置的负

24、荷开关熔断器应无损伤,灭弧栅应完好,且固定可靠。6.3.2.3 防火用漏电保护器a)防火用漏电保护器应安装在电源进线端。b)漏电保护器的接线应符合下列规定:1)漏电保护器的接线应与低压配电系统保护接地型式相对应;2 )漏电保护器负载侧的中性线不得与其他回路共用;3 )漏电保护器标有负载侧和电源侧的接线端子,应按规定接线,不可接反;4)严禁PEN线穿过漏电保护器的零序电流互感器,漏电保护器及其与之配套使用的短路保护电器,在任何情况下,不应单独切断N线;5)漏电保护器所保护的线路及设备外露导电部分应接地。6)严禁把漏电保护器电源测和负载侧直接跨接。6.3.2.4 配电箱(盘、板)和开关箱a) 配电

25、箱(盘、板)和开关箱周围0.3m内不应堆放杂物。b)配电箱(盘、板)和开关箱内的导线应绝缘良好,排列整齐,固定牢固,导线不应有接 头,导线端头应用螺栓压接,并应有防松动装置。c)配电箱(盘、板)和开关箱内安装的接触器、刀开关等电气设备,应动作灵活,接触良 好可靠,触头没有烧蚀痕迹。d)熔断器不应随意用金属丝代替熔丝。熔体应符合规格要求,不得削小或合股使用。 e )熔体应有保护罩,管型熔断器不应无管使用,有填充材料的熔断器不应改装使用。f )配电箱(盘)安装应符合GB50222-1995中3.1.10 的要求。g) 照明配电箱(盘)安装应符合GB50303-2002中6.1.9和6.2.8的要求

26、.h)导线进出箱(盘、板)孔处,进出线孔应光滑无刺,并应装设绝缘护线套。6.3.2.5 配电柜(屏、台、箱、盘)的接地应符合中GB50303-2002中6.1.1的要求。6.3.3 仪器检测6.3.3.1 低压断路器、低压隔离开关、刀开关、熔断器组合电器、防火用漏电保护器等各接线端 子的最高允许温度应不超过表 2中的数值.6.3.3.2 低压电器设备同相(路)上下接线端子温差应少于10C。6.3.3.3 低压断路器、低压隔离开关、刀开关、熔断器组合电器、防火用漏电保护器等各接线 端子,不应有打火放电现象。6.3.3.4 各接线端子连接线上的相线电流、中性线电流和PE线异常电流,电流不平衡度应小

27、于 10%。7低压用电设备7.1 电动机7.1.1 一般技术规定7.1.1.1 电动机应安装在牢固的机座上,机座周围应有适当的通道,与其它低压带电体、可燃 物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 1.0m,并应保持干燥清洁。7.1.1.2 电动机各部分的最高允许温度和允许温升不应超过制造商的要求。如制造商无规定时 可参照表3的要求。7.1.1.3 电动机应装设短路保护和接地故障保护,并应根据具体情况分别装设过载保护、断相 保护和低电压保护。表3电动机最高允许温度(t)与温升(K)(环境温度Te=35C)温度与温升(t , k)绝缘等级A级E级B级F级H级TkTkTkTkTk定子、转子绕组105701208513

28、095140105165130定子铁芯105701208513095140105165130滑环T=105 k=707.1.1.4电动机控制设备与线路应符合下列要求:a )电气元器件外观应整洁,外壳应无破裂,零部件齐全,各接线端子及紧固件应无缺损、 锈蚀等现象。b)电气元器件的触头应无熔焊粘连变形和严重氧化锈蚀等痕迹。c )端子上的所有接线应压接牢固,接触应良好,不应有松动、脱落现象。d)电气元器件的触头,接线端子等的温度,不应超过表2中的数值。7.1.2 直观检查7.121轴承应润滑,对使用滑动轴承的设施,油环应滑动,油腔内的油面应到油面计所指示的位置。7.1.2.2 电动机空气冷却装置运转

29、应正常。7.1.2.3 电动机运行时电刷应无打火放电现象。7.1.2.4 电动机运行时应无异常声响和气味。7.1.2.5 电动机和附属设备应清洁,附近不应堆放可燃物和其他杂物。7.1.2.6 电动机外壳接地应牢固可靠,完好无损。7.1.3 仪器检测7.1.3.1 电动机定子绕组滑环的温度,应不超过表4中的数值。7.1.3.2 滑动轴承温度不应超过80 C,滚动轴承温度不应超过95 C。7.1.3.3 电动机电气连接点、壳体等不应有打火放电现象。7.1.3.4 电动机绝缘应符合 GB50303-2002中7.1.1的要求。7.1.3.5 电动机的工作电流,在正常情况下不应超过额定值,三相电流应平

30、衡,任意两相间的电流差值应小于额定电流的10%7.1.3.6 电动机应在额定电压90% (频繁启动)85% (不频繁启动)范围内运行。 相间电压不平衡度应小于5%。注:此处电动机主要是指10 0KW及以下异步电动机。7.2 稳压整流设备7.2.1 直观检查7.2.1.1 输入整流器的交流电压应在额定电压的土10 %内运行,整流器工作电流不应超过额定电流,即不应过负荷运行。7.2.1.2 柜体内螺栓连接的导线应无松动,专用端子压接应牢固无开裂,焊接连接的导线应无 脱焊、虚焊、碰壳及短路。7.2.1.3 快速熔断器的型号和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任意调换或代用。7.2.1.4 整流器的冷却系统应

31、运转正常。7.2.2 仪器检测7.2.2.1 整流变压器的线圈温升应少于 60K。7.2.2.2 各种导线、母线的连接点和接线端子温度,不应超过表3和表4中的数值。7.2.2.3 电气设备连接点、壳体等不应有打火放电现象。7.2.2.4 中性线电流谐波含量及电流真有效值。7.3 其他小型用电设备7.3.1 直观检查7.3.1.1 电烘箱的使用应符合下列要求:a)电烘箱应采用单独回路供电,电源线应装设隔离电器和短路、过载及接地故障保护电器。导线和热元件的接线处应紧固,电烘箱引入线处应采用耐高温的绝缘材料予以保护。b)电烘箱周围0.3m以内不应放置可燃物。7.3.1.2 小型电炉( 3kw 以下电

32、炉)的使用应符合下列要求:a)电炉应放在不燃材料制作的工作台上,与周围可燃物应保持0.3m以上的距离。b )禁止在任何火灾危险环境使用电炉。c )电炉应采用专用插座和单独回路供电,电炉的引出线应采用石棉、瓷管等耐高温绝缘套 管保护。d)电炉的电源线,应装设刀开关和短路保护电器,其可接近裸露导体必须接地(PE线)或接零(PEN线)。7.3.1.3 空调器的使用应符合下列要求:a)空调器应单独供电,空调电源线应设置短路、过载保护,其电源插座触头与配电线路TT或TN系统中的PE线连成通路。b )空调器不应安装在可燃结构上,其设备与周围可燃物的距离不应小于0.1m。c)分体式空调穿墙管路应有套管保护,

33、出口周边修饰规矩,室内机体接线端子板处接线牢 固、整齐、正确。7.3.1.4 吊扇的安装应符合 GB50303-2002 中 22.1.5 的要求。7.3.1.5 壁扇的安装应符合 GB50303-2002 中 22.1.6 的要求。7.3.2 仪器检测7.3.2.1 各连接点(含端子)温度,不应超过表 2 中的数值。7.3.2.2 各种电气设备应无打火放电现象。8 照明装置8.1 一般技术规定8.1.1 超过60W的白炽灯、卤钨灯、荧光高压汞灯等照明灯具(含镇流器) ,不应直接安装在 可燃材料或可燃构件上;聚光灯的聚光点不应落在可燃物上。当灯具的高温部位靠近除不燃性(A 级)以外的装修材料时

34、,应采取隔热(如用玻璃丝、石膏板、石棉板等加以隔热防护)、散热(如在灯具上增加散热空隙或加强顶棚内通风降温,与可燃物保持一定距离)等防火保护措 施。灯饰所用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不应低于难燃性( B1 级)等级。8.1.2 嵌入顶棚内的灯具, 灯头引线应用柔性金属管保护, 其保护长度不宜超过 Imo嵌入式灯具、贴顶灯具以及光檐(槽灯)照明,当采用卤钨灯以及单灯功率超过100W的白炽灯时,灯具(或灯)引入线应选用105-250C耐高温绝缘电线,或采用瓷管、石棉等非燃材料作隔热保护。8.1.3 库房内照明灯具下方不应堆放可燃物品,其垂直下方与储存物品水平间距不应小于0.5m,不应设置移动式照明灯具。8

35、.1.4 聚光灯、 回光灯、 炭精灯不应安装在可燃基座上, 灯头的尾线应用高温线或瓷套管保护, 配线接点必须设在金属接线盒内。8.1.5 照明灯具及其附件应无异常高温和火花放电现象。8.1.6 碘钨灯、卤钨灯、60W以上的白炽灯等高温照明灯具不应在库房内装设;地下建筑内潮 湿场所、厨房、开水间、洗衣间、卫生间应采用防潮灯具;蓄电池室等场所应采用密闭形灯具。8.1.7 住宅公寓卫生间的灯具位置应避免安装在座便器或浴缸的上面及其背后。8.1.8 重要场所的大型灯具的安装应符合 GB50303-2002中19.2.5的要求。8.1.9 当灯具距地面高度小于 2.4m时,应符合 GB50303-200

36、2中19.1.6的要求。8.2 直观检查8.2.1 照明灯具上所装的灯泡,不应超过灯具的额定功率。8.2.2 灯具的外型,灯头及接线应符合GB50303-2002中17.2.2的要求。8.2.3 照明灯具与可燃物之间的安全距离应符合下列要求:a)普通灯具不应小于 0.3m;b )高温灯具(聚光灯、碘钨灯等)不应小于0.5m;c) 影剧院、礼堂用的面光灯、耳光灯不应小于0.5m;d)容量为100-500W的灯具不应小于 0.5m;e)容量为500-2000W的灯具不应小于 0.7m ;f )容量为2000W以上的灯具不应小于 1.2m。 当安全距离不够时,应采取隔热、散热措施。8.3 仪器检测8

37、.3.1 日光灯镇流器线圈的最高允许温度不应超过给定Tw值,如没有标注 Tw值时,其最高允许温度不应超过(内有衬纸)95C和(内无衬纸)85C ,电容器外壳的最高允许温度不应超过Tc值,如没有标注 Tc值时,其最高允许温度不应超过40 C。8.3.2 带电体对地(外壳)不应有打火放电现象。9低压配电线路9.1 般技术规定9.1.1 室内配线应采用额定电压不低于0.45/0.75kv 的绝缘导线,室内电缆配线应采用额定电压不低于0.6/1.0kv 的电力电缆。9.1.2 每个分支路绝缘导线相线间及相线对地的绝缘电阻值不应小于0.5M Q。9.1.3 根据绝缘导线敷设方式和机械强度的要求,绝缘导线

38、芯线最小截面应符合表4的要求。9.1.4 在三相四线或二相三线配电线路中,N线或PEN线截面应符合以下要求:a) 当用电负荷大部分为单相负荷或三相电流严重不平衡时,其N线或PEN线截面不宜小于 相线截面。b) 以气体放电灯为主要负荷回路中,其N线截面不应小于相线截面。c) 供可控硅调光或计算机供电的三相四线或二相三线配电线路,其N线或PEN线截面不应 小于相线截面的两倍。表4绝缘导线芯线最小截面敷设方式铜芯最小截面(mrf)室内绝缘导线敷设于 绝缘子上L < 2m1.02< L< 6m2.56< L< 16m4.016 < L < 25m6.0绝缘导线

39、穿管敷设1.0绝缘导线槽板敷设1.0绝缘导线线槽敷设0.75塑料绝缘护套线直接敷设1.0注:L为绝缘子支持点间距。9.1.5 线路水平敷设时,距地面高度不应低于2.5m,垂直敷设时不应低于1.8m,个别垂直段落低于1.8m时,应穿管或采取其它保护措施。9.1.6 各种配线与管道接近敷设时,其最小距离应符合表5的要求。表5各种配线与管道间最小距离 (mr)i线方式管道各导线穿管配线绝缘导线明配配电设备蒸气管平行1000(500)1000(500)500交叉300300一一暖气管 热水管平行300(200)300(200)100交叉100100注:表内有括号者为各种配线在管道下边敷设的数值。9.1

40、.7 一般导线芯线长期工作最高允许温度不应超过表6中的数值。9.1.8 腐蚀性场所配线,应采用耐腐蚀性全塑制品,所有接头应密封。9.1.9 导线连接应牢固可靠,接触良好,导线接点、接线端子不应有打火放电现象。9.1.10 电气线路应装设短路保护,过负载保护和接地故障保护。表6导线芯线长期工作最高允许温度类型长期工作最高允许温度C)塑料电线70橡皮电线659.1.11 建筑物的电源进线处,应装设防火用漏电保护器,当漏电电流超过额定动作电流值时, 能发出声光信号报警或自动切断电源。9.1.12 在导线配线的分支连接处,干线不应受到支线的横向拉力,穿过墙壁或隔墙时应采用 阻燃管保护。9.1.13 在

41、TN-S、TN-C-S系统中,金属电线保护管,金属盒(箱),塑料电线保护管,塑料盒(箱)不宜混合使用。9.1.14 闷顶内不应采用聚氯乙烯绝缘护套铜芯线、聚氯乙烯绝缘平型铜芯软线和聚氯乙烯绝 缘绞型铜芯软线明敷。9.1.15 闷顶内不应采用直敷布线,不得将护套绝缘电线直接埋入墙壁、闷顶的抹灰层内。9.1.16 电线、电缆在配线管、槽内不应有接头,分支接头应在分线盒内进行。9.1.17 导管、线槽的敷设应整齐牢固, 线槽内导线总面积不应大于线槽净面积的60%导管内导件总面积不应大于导管内净面积 40%软管固定间距不应大于 1m端头固定间距不应大于 0.1m。9.1.18 接地线应采用黄绿相间的绝

42、缘导线。9.1.19 不同回路、不同电压等级的交流与直流电线,不应穿于同一导管内,同一交流回路的 电线应穿于同一金属导管内,且管内电线不得有接头。9.2 低压配线9.2.1 直观检查9.2.1.1 金属管配线a)闷顶内有可燃物时,其配电线路应穿金属管保护。b )导线穿入钢管时,管口处应装设护线套保护,在不进入接线盒(箱)的垂直管口,穿入 导线后,应将管口密封。c)在严重腐蚀性的场所(如酸、碱或腐蚀性气体),不宜采用金属管配线。d )敷设在潮湿场所的管路,应采用镀锌钢管,干燥场所的管路可采用电线管。e)金属管在入接线盒、灯光盒、开关盒等处应符合下列要求:1)明装金属管应加锁母和护口,多尘、潮湿场

43、所外侧还应加橡皮垫圈,有震动的地方 和有人进入的木质结构闷顶内的管路,入盒时应加锁母。2)敷设的接线盒、灯头盒、开关盒的敲落孔,除对实装管孔敲落外其它备用的不应敲掉。 f )金属管和柔性金属管应有可靠接地,不得作为电气设备的接地导体。9.2.1.2 塑料管配线a )塑料管应采用难燃型塑料管及其配件,闷顶内无可燃物时,其配电线路可穿难燃型硬质 塑料管保护。b)塑料管不应敷设在高温和易受机械损伤的场所。弓I出地(楼)面低于0.5m的一段管路应采取防机械损伤的措施。c)塑料管与管、管与盒等器件应采用插入法连接,接口应牢固密封,导线不得外露。d)建筑物闷顶内,不宜采用塑料波纹管。9.2.1.3 护套线

44、配线a )护套线不应直接敷设在抹灰层、闷顶、护墙板、布幔角落和墙壁内,受阳光直射的室外 场所,不应明敷塑料护套线。b) 护套线与接地导体或不发热管道等(贴)交叉处,应加绝缘保护管,敷设在易受机械损伤 场所的护套线,应加设钢管保护。c)护套线进入接线盒(箱)或与设备、器具连接时,护套层应引入接线盒(箱)内或设备 器具内。d)当电气线路易受机械损伤时,应采用阻燃塑料管、塑料槽板或金属管保护。e) 在多尘和潮湿场所应采用密闭式盒(箱),接头应在盒(箱)内。f )沿建筑物、构筑物表面明敷的护套线,应平直,不松驰、扭绞和曲折,并用线卡固定。921.4 电缆布线电缆布线应符合 GB5OO54-1995中5

45、.6的要求。921.5 槽板配线槽板配线应符合 GB50303-2002中16.1和16.2的要求。9.2.1.6 线槽配线线槽配线除满足 GB50303-2002中15.2.3的要求外,尚应满足下列要求:a )金属线槽应经防腐处理,具有槽盖的封闭式金属线槽,可在闷顶内敷设。b )塑料线槽必须具有阻燃性能。c)线槽应敷设在干燥和不易受机械损伤的场所。d)线槽内的导线和电缆不应有接头,接头应设在线槽间的接线盒内。e)金属线槽应可靠接地,但不应作为设备的接地线。f )线槽垂直或倾斜敷设时,应有防止槽内电线或电缆移动的措施。9.2.1.7 瓷(塑料)夹、瓷柱、瓷瓶配线a )瓷(塑料)夹配线一般适用于

46、正常环境室内场所和挑檐下室外场所;瓷柱、瓷瓶配线一 般适用于室内外场所。b )在闷顶内,不应采用瓷(塑料)夹、瓷柱、瓷瓶配线。c )绝缘导线交叉时,交叉点应穿绝缘管并加支持物予以固定,保护管长度不应小于100mmd )绝缘导线的绑扎线应有绝缘层,绑扎时不得损伤绝缘导线的绝缘层。e )瓷(塑料)夹、瓷柱或瓷瓶应完好无损,表面清洁,安装牢固可靠。f )绝缘电线明敷在高温辐射或对绝缘有腐蚀的场所时,电线间及电线至建筑物表面最小净 距离应符合表7中的要求。表7高温或腐蚀性场所,电线间及电线至建筑物表面最小净距电线固定点间距l(最小净距(mm)L < 2752< L< 41004<

47、; L< 61506 < L< 102009.2.1.8 可挠性金属管和柔性管配线a)敷设在多尘或潮湿场所的可挠金属保护管,管口及其各连接处均应密封严实。b)在可挠金属保护管有可能受重物压力或明显机械冲击处,应采取保护措施。c)可挠金属管、盒(箱)连接处,应采用专用接线夹进行地线连接,其地线截面不应小于 4mm的多股铜线,不应采用熔焊连接。d)当可挠金属管与盒(箱)连接时,无电气连接部分的两端应跨接接地线,其接地线截面 不应小于4mrli的多股铜线。e )在闷顶内从接线盒引向器具的绝缘导线应采用可挠金属管或柔性金属管等保护,导线不 应有裸露部分。f )刚性导管经柔性导管与电器

48、设备、器具连接,柔性管长度在动力工程中不大于0.8m,照明工程中不大于 1.2m。9.2.1.9 装饰工程配线a)装饰工程如有可燃性装饰材料时,配电线路应采用铜芯导线,导线的接头应焊接。b)通过有装饰场所部位的配电线路,每条支路均应单独设置断路器进行短路和过载保护。c)动力设备和照明装置的配电线路,穿越可燃、难燃装饰材料时,除配电线路应穿保护管 外,尚应采用玻璃棉、岩棉等非燃材料做隔热阻燃保护。d)配电线路设置在可燃装饰夹层时,应穿金属管保护,若受装饰构造条件限制局部不能穿金属管时,必须采用金属软管。其长度不宜大于2m,导线不得裸露;e)装饰工程内不应设临时配电线路,电源插座不应直接安装在可燃

49、结构上,照明灯饰材料 必须采用难燃性材料。9.3 母线、导线与设备或器具连接9.3.1 直观检查9.3.1.1 母线与电器接线端子连接应符合 GB50303-2002 中 9.2.2 的要求。9.3.1.2 导线与设备或器具连接应符合 GB50303-2002 中 16.2.1 的要求。9.3.1.3 在顶棚内由接线盒或经由刚性导管引向器具的绝缘导线,应采用可挠金属管或柔性金 属软管等保护,导线不应有裸露部分。9.3.2 仪器检测9.3.2.1 导线、导线接头、导线与设备或器具的接线端子温度应符合表6和表 1 的要求。9.3.2.2 导线接头、导线与设备或器具的接线端子应无打火放电现象。9.3

50、23相线电流、中性线电流和PE线异常电流。9.4 绝缘导体的绝缘强度9.4.1 直观检查9.4.1. 1 绝缘导线芯线连接后,绝缘带应均匀紧密包缠。9.4.1. 2 在接线端子的根部与绝缘层间的空隙处,应采用绝缘带严密包缠。9.4.1. 3 导线绝缘体不应有严重老化、龟裂、碳化、腐蚀和机械损伤现象。9.4.2 仪器检测9.4.2.1 绝缘电阻阻值应符合本规程 9.1.2 的要求。9.4.2.2 对竣工验收建筑工程,受检方应提供绝缘电阻测试记录,由检测机构结合现场实际情 况进行抽样检测。9.4.2.3 对一般受检单位,根据配电线路使用情况,确有必要进行绝缘电阻测试者,由检测机 构根据情况进行测试

51、。10 接地和等电位联结10.1 一般技术规定10.1.1 具有基本绝缘和外露可导电部分的电气设备,除用隔离变压器供电者外,均应连接保 护接地线(PE线)接地。10.1.2 电气装置应充分利用自然接地体作保护接地的接地极。10.1.3 电气装置应根据防火和防电击的需要选用合适的接地系统。10.1.4 新建的建筑物内应有等电位联结,即将电气装置的保护接地线( PE 线)和各类金属管 道、结构件互相联结起来,使其电位相等或接近。10.1.5 低压电力网中,电源中心点接地电阻阻值不宜大于 4Q,在可能的条件下应采取措施减 少至2 Q以下。两台总容量不超过 100KVA变压器并联运行且使用同一接地装置

52、时,接地电阻不宜 大于10Q。10.1.6 低压线路每处重复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不宜大于10Q o10.1.7 10KV 变电所建在建筑物内时,其保护接地和变压器低压侧系统接地应共用一组接地装置,并纳入建筑物的总等电位联结的范围内,其接地电阻应符合下列要求:a)当变电所无向所外建筑物引出低压供电回路时,对接地电阻无要求。B) 当变电所有向外建筑物引出低压供电回路时,其接地电阻值应符合本规程10.1.5和10.1.6 的要求。10.1.8 当建筑物基础钢筋和金属管道等自然接地体的接地电阻阻值已满足要求时,不需另设 接地装置。10.1.9 低压供电系统中TN系统,当中心点一点接地时,其N (PEN线接地电阻不大于4Q ;无总等 电位联结的建筑物内的TN保护接零系统的PE线或PEN线应作重复接地,其接地电阻阻值不应大于10Q。10.2 接地和等电位联结的选用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