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平面向量一、复习要求1、向量的概念;2 、向量的线性运算:即向量的加减法,实数与向量的乘积,两个向量的数量积等的定义,运算律;3、向量运算的运用二、学习指导1 、向量是数形结合的典范。向量的几何表示法一一有向线段表示法是运用几何性质解决向量问题的 基础。在向量的运算过程中,借助于图形性质不仅可以给抽象运算以直观解释,有时甚至更简捷。向量运算中的基本图形:向量加减法则:三角形或平行四边形;实数与向量乘积的几何意义一一 共线;定比分点基本图形一一起点相同的三个向量终点共线等。2、向量的三种线性运算及运算的三种形式。向量的加减法,实数与向量的乘积,两个向量的数量积都称为向量的线性运算,前两者的结果是
2、向量,两个向量数量积的结果是数量。每一种运算都可以有三种表现形式:图形、符号、坐标语言。主要内容列表如下:运算图形语言付号语言坐标语言加法与减法Br*弓 弓 OA +OB =OC弓弓弓 OB - OA =AB、弓记 OA=(xi,yi) , OB =(x i,y 2)弓亨贝9 OA + OB =(x i+X2,y i+y2)今 今OB - OA = (X2-x i,y 2-y i)40 <弓 弓 OA + AB = OB实数与向量的乘积才-TTAB =入 a入 R、T 记 a =(x,y)T贝V入a =(入x,入y)两个向量的数量积TTTT a b =| a | b |T T cos&l
3、t; a , b >pTT记 a =(x i,y i), b =(x 2,y 2)ru TT贝寸 a b =xiX2+yiy23、运算律、 TTTT TT TT TT力口法: a+b = b+ a, (a + b)+c = a+(b + c)TTTTTTTT实数与向量的乘积:入(a + b)=入a +入b ;(入+卩)a =入a +卩a ,入(卩a )=T(入卩)aTTTTTTTTTT TTTTTTT两个向量的数量积: a b = b a ;(入 a ) b = a (入 b )=入(a b) , ( a + b) c = a -c + b c说明:根据向量运算律可知,两个向量之间的线性
4、运算满足实数多项式乘积的运算法则,正确迁移实数的运算性质可以简化向量的运算,例如(a ± b ) 2= a _2a b b(x,y );当向量起点不在原点时,向量AB坐标为终点坐标减去起点坐标,即若A (xi,y i), B (x2,y 2),则4、重要定理、公式(1)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如果ei, e2是同一平面内的两个不共线向量,那么对于该平面内任一向量 a ,有且只有一对实数 入i,入2,满足玄=入i ei+入2 e2,称入i ei +入2 e2为ei , e2的线性组合。根据平面向量基本定理, 任一向量a与有序数对(入i,入2) 对应,称(入i,入2)为a在基底 ei , e
5、2下的坐标,当取 ei , e2为单位正交基底 i , j 时定义(入i,入2)为向量a的平面直角坐标。A(x , y),则 0A =向量坐标与点坐标的关系:当向量起点在原点时,定义向量坐标为终点坐标,即若TAB =(x 2-x i,y 2-y i)(2) 两个向量平行的充要条件符号语言:若a / b ,坐标语言为:设 a = (xi,y i),TT Tb =(x 2,y 2),贝y a / b = (xi,y i)= X(X2,y 2),即xiy,或 xiy2-x 2yi=0在这里,实数X是唯一存在的,当a与b同向时,X >0;当a与b异向时,X <00TI X 1= 回,X的大
6、小由a及b的大小确定。因此,当a , b确定时,X的符号与大小就确定了。这就是|b|实数乘向量中X的几何意义。(3) 两个向量垂直的充要条件符号语言:T TT Ta 丄 ba b =0坐标语言:设 a =(x 1,y 1), b =(x 2,y 2),则 a 丄 bx1x2+y1y2=0(4) 线段定比分点公式如图,设RP 盒PP2' 1 - ' - -'则定比分点向量式:0POR0P21+丸 1+ n定比分点坐标式:设P (x,y ), P (xi,y 1), P2 (X2,y 2)_X1川嗔x2_ 1 yi、2=1 特例:当X =1时,就得到中点公式:0遇码。P2)
7、,xi X2yiyi y2-2实际上,对于起点相同,终点共线三个向量 OP , OPi , 0P2(0与PiP2不共线),总有OP =uOPi+vOP2 ,u+v=1,即总可以用其中两个向量的线性组合表示第三个向量,且系数和为io(5) 平移公式:TX = X + h 点平移公式,如果点 P (x, y)按a = (h, k)平移至P' (xy'),则丿y' = y + k分别称(x, y), (x ) y )为旧、新坐标,a为平移法则在点P新、旧坐标及平移法则三组坐标中,已知两组坐标,一定可以求第三组坐标 图形平移:设曲线C: y=f(x)按a = (h, k)平移,
8、则平移后曲线C'对应的解析式为y-k=f(x-h)当h, k中有一个为零时,就是前面已经研究过的左右及上下移利用平移变换可以化简函数解析式,从而便于研究曲线的几何性质(6) 正弦定理,余弦定理正弦定理:a b c2Rsin AsinB sinC2 2 2余弦定理:a =b +c -2cbcosA2 2 2b=c +a -2cacosB2 2 2c=a +b -2abcosc.2 2 2 2 2.2 2.2 2 定理变形:cosA=b c 亠,cosB=c a L , cosC=a b 乞2bc2ac2ab正弦定理及余弦定理是解决三角形的重要而又基本的工具。通过阅读课本,理解用向量法推导
9、正、余 弦定理的重要思想方法。求夹5、向量既是重要的数学概念,也是有力的解题工具。利用向量可以证明线线垂直,线线平行,特点。角等,特别是直角坐标系的引入,体现了向量解决问题的“程序性”三、典型例题例1、如图,OA , OB为单位向量, OA与OB夹角为0120 ,弓 TOC与OA的夹角为0 | 一45 , | OC |=5 ,用OA , OB表示OC。例 2、已知 ABC中,A ( 2, -1 ) , B ( 3, 2), C (-3 , -1AD,求点D和向量AD坐标。边上的高为),BC- 2的向量c的坐标。例3、求与向量a = C 3 , -1 )和b = (1,3 )夹角相等,且模为例
10、4、在厶 OAB的边 OA OB上分别取点 M N,使 | oM | : | OA |=1 : 3, | oN | : | OB |=1 : 4,设线段AN与BM交于点P,记OA = a , OB =b,用a , b表示向量OP。 例5、已知长方形 ABCD AB=3 BC=2 E为BC中点,P为AB上一点(1)利用向量知识判定点 P在什么位置时,/ PED=45;(2) 若/ PED=45,求证:P、D C、E四点共圆。同步练习(一) 选择题1、平面内三点 A (0, -3 ) , B (3, 3) , C (x, -1 ),若 AB / BC,则 x 的值为:A、 -5-1、平面上z dA
11、(-2 , 1), B( 1,4), D(4 , -3 ), C点满足 AC =-2 - 1 - - CB ,连DC并延长至E ,使| CE |= I ED | , 4则点E坐标为:BA、(-8,11、(0 , 1)或(2,)3点(2 , -1 )沿向量a平移到(-2 ,1),则点(-2,1)沿a平移到:DA、(2 , -1 )B 、( -2, 1)、(6 , -3 )、(-6 , 3)则此三角形是:B ABC中,2cosB sinC=sinA ,A、直角三角形B、等腰三角形C 、等边三角形、以上均有可能5、设a , b,c是任意的非零平面向量,且相互不共线,则:DT T T T T T (a
12、 b)c-( c a ) b =0T T T T I a |-| b |<| a - b |TTTTTT T (b c ) a -( c a ) b不与c垂直 (3 a +2 b ) (3 a -2 b )=9| a | -4 b | 中,真命题是:A、B、 C 、D 、6、 ABC中,若 a4+b4+c4=2c2(a 2+b2),则/ C 度数是:(B )00r、.0_00A、60 B 、45 或 135 C 、120D 、30? 鼻 ? OAB中 , OA = a , OBT=b ,? TOP = pT,若 p =t(、|a|T亠t|b| R,则点P在:(AA、/ AOB平分线所在直
13、线上、线段AB中垂线上C、AB边所在直线上、AB边的中线上&正方形PQRS寸角线交点为M坐标原点O不在正方形内部,且 OP = (0 , 3),OS = ( 4 ,0),则 RM =74)B、(")C 、 (7, 4)(二)填空题e2是平面上一个基底,若9 、已知 e1 ,T Ta = e1 + 入Te2 ,Tb =-2T T 入 e1 - e2若a , b共线,则入10、已知| a|=6 一3 b |=1 ,T Ta b =-9则a与b的夹角是11、设e;,是两个单位向量,它们夹角为600,rt rT则(2 e1-e2) (-3T Te1+2 e2)=12、把函数y=cosx图象沿b=(2k-二1)(k Z)平移,得到函数2的图象。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交叉作业管理协议书
- 银行营销考题题库及答案
- 新疆教师教材考试题库及答案
- 服装店周试题带答案
- 楼房租房协议书范本
- 银行建筑专业知识题库及答案
- 2026-2031年中国生活服务o2o模式行业深度调研报告
- 农机修理工基本考试题及答案
- 基于样图的纹理合成技术:原理、算法与应用探索
- 基于柔性减振超声变幅的生物显微切割仪的创新设计与实验研究
- 工程洽商单(样本)及工程设计中标通知书
- 三菱HOPE电梯的故障码
- YC/T 145.2-2012烟用香精相对密度的测定
- JJG 875-2019数字压力计
- GB/T 16823.3-2010紧固件扭矩-夹紧力试验
- 量子信息与量子计算课件
- 基于Robotstudio机器人上下料工作站设计
- 制梁场制存梁台座检测方案
- 质性研究方法PPT通用课件
- 中线的用法(倍长中线法)分析
- 劳动法学课程教学大纲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