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夯置换试夯工程施工设计方案_第1页
强夯置换试夯工程施工设计方案_第2页
强夯置换试夯工程施工设计方案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强夯置换试夯施工方案一、典型施工的目的软土地基处理工程强夯置换处理区域面积 24.99万m,共分为A1、A2、A3 B1、 B2、 7, 6 个施工区域。根据地勘钻孔资料,强夯置换处理区域地质由上至 下依次是素填土、淤泥质粘土、粉质粘土、粗砂。根据设计要求,本次置换围为 碎石置换墩穿透淤泥质粘土, 置于粉质粘土上。 在大面积开始强夯置换前, 进行 为期 73 天的典型施工,用以确定:1 、最佳夯击能;2、达到收锤标准的夯击次数;3、夯坑填料量、强夯置换工效、人机料配置是否满足进度要求;4、夯点间距确定、强夯置换顺序(最佳机械行走路线) ;5、夯后场地地基承载力;二、主要施工方法2.1 施工工艺

2、流程施工准备一场地平整一夯点测设一监测仪器埋设一一、二遍点夯施工一满夯 施工一场地整平一检测一碾压2.2 施工方法2.2.1 试夯区位置试夯区由设计单位指定。如附图 1 所示。2.2.2 施工准备机械准备强夯机:50t履带式起重机1台,采用自动脱钩装置。夯锤:圆底异型夯锤。锤重 32.5t、直径1.3m、锤高3.6m、落距21.6m的夯锤用于一、二遍点夯;锤重14.12t,直径2.8m,落距10.7m的夯锤用于满夯。辅助机械:推土机 1 台、机 1 台、振动压路机( 200KN)1 台。测量仪器:水准仪 1 台、 GPS 1台。2.222人员准备工种人数职责围现场指挥1指挥本班组全部工作、现场

3、安全、数据记录测量员1进行施工记录,现场测量等工作强夯机司机1操作起重机起重工1挂钩,卸钩、立水准尺普工1辅助移动门架推土机司机1操作推土机用于场地整平装载机司机1操作装载机用于夯坑填料压路机司机1操作振动压路机用于回填碾压合计82.223材料准备山皮石2996m3 (置换墩按长14.54m、直径1.8m计算)。粒径三80cm,含泥 量三10%石料级配良好,大小块石各半,用自卸车运至现场。场地平整测量员进行试验区边界的测设,并明显标识;测量试夯区原地面标高,开挖 至高程2.0m后用推土机进行场地整平。夯点测设使用GPS和米尺放点,用石灰标出夯点位置(夯点位置见附图2),并进行咼程方格网测量(5

4、mK 5m),测量场地咼程监测仪器埋设表1:夯前监测仪器埋设表仪器监测项目数量说明备注水位计地下水位观测1组观测地下水位变化并配合孔压计算孔深8m孔隙水测头孔隙水压力观测2组监测孔隙水压力的增长与消散每组3个孔压计,间距1.5m夯前钻孔标贯测试3个孔深10m,每1m做标贯一次监测仪器埋设位置由监测单位现场确定一、二遍点夯施工根据设计要求,点夯分两遍完成间隔时间为 14天。起重机就位,夯锤置于 夯点位置,测量夯前锤顶高程。夯击并逐击记录夯坑深度。当夯坑深度达到 1.5-2m时(起锤发生困难),向坑用挖机配合回填石料直至与坑顶平,记录填料 数量,如此重复直至最后两击平均夯沉量小于10cm停锤,完成

5、一个墩体的夯击(记录总夯击次数)。当夯点周围软土挤出影响施工时,可随时清理并在夯点周 围铺垫碎石,继续施工。按附图3中所标示的施工顺序完成全部夯点施工,每遍点夯完成后进行地表 地形测量。满夯施工点夯完成后推平场地,铺填厚度不小于 1.0m的褥垫层进行满夯施工,满夯 夯击能1500KJ(14.12t X 10.7m)。满夯时应将挤出的淤泥及时清除,满夯结束后 测量夯后场地高程并整平场地。满夯夯点布置图如附图 4所示。监测、检测228.1强夯置换过程监控开夯前应检查锤重和落距,以确保单击夯击能量符合设计要求; 强夯置换点 位偏差应小于15cm,夯锤应保持垂直,其倾斜度应不大于 30。,若夯锤底面粘

6、结 黏土,需及时处理保持夯锤地面清洁以免影响夯锤落地时出现倾斜; 夯击前,应 对夯点放线进行复核,夯完后检查夯坑位置,发现偏差或漏夯应及时纠正;施工 过程中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单点试夯观测, 对每击夯沉量、累计夯沉量、最后两击 平均夯沉量、夯坑周边地表变形量以及人、机、料使用情况等数据详细记录。夯后检测表2:夯后检测项目表监测项目数量说明备注标贯测试3个夯后钻孔3个孔深10m每1m做标贯1次地质雷达波检测10根检查块石墩的长度、形状及着底情况每个墩检测10点载荷试验3个确定强夯后的地基承载力夯后钻孔位置详见附图2,载荷试验和地质雷达波检测在强夯置换施工结束28天后进行229回填碾压分层碾压回填至交

7、工标高。采用激振力200KN的振动压路机振动碾压6-8遍,直 至无轮迹。三、技术组织措施3.1质量保证措施强夯置换前对起重机、滑轮组及脱钩器等全面检查,检验夯锤是否处 于中心,若有偏心,应采取锤边焊钢板的方法使其平衡,以免夯坑倾斜。并进行 试吊、试夯,一切正常方可开始施工。夯击时落锤应保持平稳,夯位正确。如错位或坑底倾斜过大,应及时 用石料将坑底整平。干燥天气进行强夯置换时宜洒水降尘。强夯置换施工应尽量避免雨天 进行,以防止强夯置换场地积水,否则土质含水量增加,土质变软,会产生挤出 现象,降低强夯置换效果。3.2安全保证措施履带式起重机、夯锤、自动脱钩装置要保持性能良好,操作机械工要 持证上岗

8、。夯击前对起重设备、所用索具卡环等进行全面检查,并进行试吊、试 夯,检查各部位受力情况,一切正常方可进行施工。每天开机前,应检查吊锤机 械各部位是否正常及钢丝绳有无磨损等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吊锤机械停稳并先对好坑位后,方可进行重夯作业。起吊夯锤,吊索 要保持垂直;起吊夯锤或挂钩不得碰冲吊臂,应在适当位置挂汽车轮胎加以保护。夯锤起吊后,臂杆和夯锤下15m严禁站人,且不得在起重臂旋转半径 围通过。非工作人员应远离夯点 40m以外,现场操作人员应戴安全帽。起吊夯锤速度不应太快,不能在高空停留过久,严禁猛升猛降,以防 夯锤脱落;停止作业时,不得将夯锤挂在高空326作业时应有专人统一指挥,起重机司

9、机应熟悉信号。装载机司机、推 土机司机都要集中精力听从起重指挥员的号令, 不得盲动,夯锤起吊后,禁止任 何人从吊杆下方通过。327强夯机设防护罩或防护网,操作司机佩戴防护眼镜,以防落锤时飞石、 土块击碎驾驶室玻璃伤人。328夯坑填料后,用装载机将其表面刮平,以防夯锤倒塌伤人;夯锤设置 安全绳,防止因地基过软,夯击后夯锤沉入淤泥。四、施工数量、实施时间、进度安排4.1施工数量7000Kj试夯区(30mK 30m),置换墩数64个4.2施工时间4.3进度安排项巨賊恤201110毗】2£1j4-121忙】21-31-34-91011I2-3Clfl1112132111022011103W.

10、1O.U20131O1J2013.1020第二追菇20BJL41013.ll.fl2Qt3.l1.fO2013.11.11翻!Ml诃mu.il2013.12122C13.12.L3五、质量控制标准项目序号检杳项目允许偏差检查方法单位数值主控1墩柱长设计要求地质雷达波项目2地基承载力设计要求载荷板试验1夯锤落距mm± 300钢索设标志一般项目2锤重Kg± 100称重3夯击遍数及顺序典型施工确定计数法4夯点间距mm150钢尺测量5墩柱顶面直径不小于1.8m钢尺测量6停夯标准mm100最后两击平均夯沉量六、数据及记录6.1夯前场地高程测量数据、锤重、最大直径、落距;6.2每击夯沉

11、量、每击完成时间、每墩完成时间、一个台班完成总墩数、6个单点试夯点每墩完成后周边地表变形量;6.3达到设计要求最后两击平均夯沉量及总夯击次数、每墩实际填料量;6.4起重机行走路线、相邻夯坑侧挤情况描述、夯后场地沉降量(隆起量) 夯点间距;6.5满夯夯沉量、满夯施工工效、满夯整平后高程测量数据;6.6人员配备情况、材料供应情况、辅助机械工效;6.7置换安全情况;附图1:试夯区位置图强夯置换B1区强夯置痢5区AIra附图2:夯点布置图附图3:点夯夯击顺序图II1 1-_JR-A ''MrL、ZT-=-=B"VI-4C3才二VG“7-ij)1-.f f?kf 二I#i j.171-J =1;,.= i上)©:P©j1GQj ''i:-4-1附图4:满夯夯点布置图L X rYX X f 1 f 1 1JIJ1XX、XX Xi i mL _ £乂7 r 1 < 11 X X f f X,_>i.XX#K-"-ri-f f 一X > fJ>Ocz>izx1* f 二Xif 1乂?x 二X.二 X-I#A>. f-K-t 1.i r 吝AI _,_A jl.>O< IJ LX L-一齐软V- T;X-:k:X:3c:X-1f-lJ-_ 1 一 f 4 _ K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