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二模联考试题_第1页
九年级化学二模联考试题_第2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江苏省徐州市部分学校2017届九年级化学二模联考试题(全卷共 60 分,与物理合卷考试时间 140 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 Na-23 Zn-65、选择题(本题包括 10 小题,每小题只有 1 个选项符合题意,共 20 分)为了把徐州建设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下列行为不正确的是豆腐是徐州人刘安(公元前179前 122)发明的。豆腐富含蛋白质,其中含量最多的是亮氨酸(化学式是 GH3NO)。下列关于亮氨酸的说法正确的是A.亮氨酸是 4 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物B .亮氨酸由 22 个原子构成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小汽车安装尾气净化装置B使用可降解塑料,

2、减少白色污染2.C.植树造林,养花种草冬天集中供热,大量采用烧煤取暖F 列过程,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浓硫酸露置在空气中质量增加B 用过滤法除去河水中的泥沙C. SO 气体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 .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3.4.C.亮氨酸中氧元素质量分数最大D.亮氨酸中碳、氮元素的质量比是6 : 1铵盐是农业上常用的氮肥,有的铵盐显碱性(如碳酸氢铵),有的铵盐显酸性(如硫酸铵)。以下A.盐溶液也可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B .铵态氮肥与草木灰混用,可以提高肥效C.碳酸氢铵应密封保存在阴凉干燥处D .久施硫酸铵的土壤易酸化,可用熟石灰改良下列化学知识的总结或应用,完全正确的一组是5.6.A误食重金

3、属盐立即饮用牛奶、 豆浆 米、 面、土豆主要为人体补充油脂B在化粪池、加油站附近燃放烟花炮竹在室内烧炭取暖时一定要安装烟囱C用活性炭除去水中的异味和色素 用灼热Fe2Q 除去 CQ 中混有的 COD陶瓷、聚乙烯、涤纶属于有机合成材料钢筋混凝土、机动车轮胎属于复合材料化情况(如右图 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实验是将稀盐酸滴入 NaOH 溶液中B. 滴加溶液为 20g 时,反应放出的热量最多C. 滴加溶液为 40 g 时,烧杯内的溶液不能导电D. M 点对应溶液中的溶质是 NaCl 和 NaOH利用稀盐酸与 NaOH 溶液探究中和反应时, 采用传感器测量烧杯中溶液pH 的变滴加酒液的7 下列

4、有关金属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架空的高压输电线路常用金属铜作导线B. 炼铁的原料有铁矿石、焦炭、石灰石等C. 金属铝在空气中,表面会形成致密的氧化膜D. 镁与食醋反应生成氢气,并放出大量的热&如图为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20C时,12 g 的乙物质能完全溶于 50 g 的水中B. 30C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C. 将甲溶液从 50C降温到 30C时,一定有晶体析出D. 将接近饱和的乙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以升高温度9.下列实验方案不合理的是A.用稀硫酸区分黑色的铁粉与氧化铜B .用铁生锈原理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C.用浓氨水与酚酞试液探究微粒运

5、动D .用铜、银和盐酸验证铜与银的活动性顺序10.某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一定条件充分反应后,实验数据如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g1841920反应后质量/g2待测2926A.乙在该反应中可能是催化剂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C.甲、丙在反应中的质量比为8 : 5 D.该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二、填空与简答题 (本题包括 3 小题,共 17 分)11. ( 7 分)化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请用化学知识填空:(1)徐州协鑫集团生产的多晶硅主要用于光导纤维、光伏材料,硅的元素符号是。(2)使用洗洁精更容易除去餐具上的油污,这是利用了 原理。(3)用来配制农药波尔多液的盐

6、是。(4)旱情较为严重时,可用碘化银、一(填写名称)等物质进行人工降雨。碘化银(化学式是 AgI )中碘元素的化合价是。丄L L丄丄402050遅度/V(5)自热食品中常用生石灰与水作发热剂,有关的化学方程式是。12. (6 分)水是生命之源。请回答下列问题:(1)如果水中溶有较多的 (填写金属离子符号),这种水就称为硬水。(2)日常生活中,人们常用煮沸的 方法对井水或自来水进行净化,这样既 ,又对其进行 消毒杀菌。(3) 电解水时电能转化为 能,有关的化学方程式是。电解水时,如果负极产生15mL 气体,同时在正极产生 mL 气体。13. (4 分)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如果密封不好,氢氧

7、化钠就会变质。(1) 写出氢氧化钠变质的化学方程式。(2) 既能证明氢氧化钠变质,又能除去变质氢氧化钠中的杂质,该试剂是 (填字母)A.稀盐酸B . Ca(0H)2溶液 C . CaCb 溶液 D .稀硫酸(3) 变质后的氢氧化钠溶液,其 pH 7 (填“”、“V”或“=”)。三、实验与探究题 (本题包括 2 小题,共 17 分)14. ( 9 分)下图所示为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仪器的名称:是得到高纯度的氧气,收集装置选(填字母)(3) 实验室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甲烷,发生装置选 (填字母)。收集甲烷常用 D 或 E 装置,说明甲烷具有 的性质(

8、写出 1 条即可)。(4) 实验室也能用 F 装置收集 CO 气体,若要检验 CO 气体是否收集满,可以将燃着的木条放在 (填“ a”或“ b”)导管口。15. (8 分)化学兴趣小组在老师指导下对碳酸钠、碳酸氢钠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实验探究I:碳酸钠、碳酸氢钠受热能否分解【实验步骤】(1)在两支试管里分别装入适量的碳酸钠、碳酸氢钠粉末,并在试管内壁粘贴干燥的蓝色石蕊 试纸。(2)按下图连好实验装置,并调节杠杆处于水平状态。XXSAWX(2) 实验室用 (填字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若要_,是_ 水平杠杆_ 干悭蓝邑_ 石雄试址2碑駿讷裁酣氢(酒一 7(3) 点燃酒精灯,先加热左端试管里的碳酸

9、钠2 分钟,杠杆保持水平,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不变色。说明碳酸钠受热 (填“分解”或“不分解”)(4) 然后加热右端试管里的碳酸氢钠2 分钟,发现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变成红色、杠杆的右端 (填“上升”或“下降”),说明碳酸氢钠受热分解。【拓展延伸】(1)验证碳酸钠、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也可用下图所示的装置。在加热过程中,观察到A 试管中无明显现象、B 试管中石灰水变浑浊,说明乙物质是 (填写俗称)。(2)结合以上实验现象及质量守恒定律,完成碳酸氢钠分解的化学方程式Q实验探究n:碳酸氢钠受热后残留固体的成分【提出猜想】根据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不难作出如下3 个猜想:仅有碳酸氢钠;仅有;碳酸

10、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实验验证】(1 )取碳酸氢钠受热后的残留固体 1.68 g,充分加热一段时间;冷却后再次称量固体质量,约为 1.23 gQ(2)通过推算可知,猜想 成立。四、计算题(本题包括 1 小题,共 6 分)16. (6 分)有一份锌粉与铜粉的混合物样品,为确定其组成,某同学将32.5 g 样品加入 100 g 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放出气体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试求:(1)样品中金属铜的质量是 go(2) 所用稀硫酸的 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2016 2017 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二次模拟检测九年级化学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说明:化学专业用语书写出现错别字的,不

11、给分。书写化学方程式时,化学式错误,不得分;出现不配平,漏写、错写反应条件,不标气体、沉淀箭头等共扣1 分。解答主观性试题时,只要答案合理,均按评分标准给分。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计 20 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DCABCDABDB二、填空与简答题(每个化学方程式2 分,其余每空 1 分,共计 17 分)11. (1) Si (2)乳化 (3)硫酸铜(或 CuSO)(4)干冰 1(5) CaO+HO =Ca(OH)212.( 1) CsT、Mg+(2)降低水的硬度(或将硬水软化)(3)化学或氢 2H2O 丄 2H4 + Qf7.513 . (1) 2NaOH+CO= Na2CO +H2O (2) B (3)三、实验与探究题(每个化学方程式2 分,最后一空 2 分,其余每空 1 分,共 17 分)14. (1)分液漏斗集气瓶(2) B 2H 2Q-2H2O+OfE(3) A 密度比空气小(或难溶于水)(4) b15 探究I【实验步骤】(3)不分解 (4)上升【拓展延伸】(2)小苏打(2) 2 NaHCG NazCO + H2O+COf探究n【提出猜想】碳酸钠【实验验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