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考总复习文言文的比较阅读考点透视文言文的比较阅读是通过阅读提供的两篇文言文考查考生的文言文综合阅读能力和比较辨析能力。最 近两年在很多省市的中考题中都出现这种题型,比较阅读也渐成规模。主要有课两段的比较阅读、课外两 段的比较阅读、一课一课外的比较阅读,其中尤以一课一课外的比较阅读较为常见,所以,考生在熟练阅 读课文言文的同时应重视课外文言文的阅读。考生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能正确地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2能正确地将文言语句译成现代汉语;3比较阅读材料容、写法、结构与表达方式的异同;4领悟两个阅读材料中作者的观点和情感的异同;5就比较阅读材料的容谈自 己的不同体验或自己从文中所受到的不同启示。知
2、识讲解解读命题,点拨解题思路文言文比较阅读的选文一般以“文段形式出现,多以指向道德情感、突出人文性,尤其是爱国诚信、 敬老爱幼、团结友善的文段为主,同时也有纯说明或写景的文段入选。多为两那么,偶有三那么。一般情 况下,选取的文段之间一是必定存在着“联系点,课外文段往往是课文段的补充或延伸,在作者、文体、 主题、题材、人物形象、表达方式、表现手法、顺序等要素中有一个或多个一样相近之处;二是存在“可比点,或同中存异,或异中有同;三是难易度相当,均为浅易文言文。中考命制“求同辨异类题目借以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文言文比较阅读的命 题点主要有三个方面:一、异中求同要求考生通过比较阅读,
3、进展筛选和提炼,透过表象上的“异'寻求质上的“同,找到两篇文章的相似点。解题时先明确“求同的指向,了解要答的是哪一方面的共同点,然后从“异曲中感悟“同工之妙。解答“求同类试题时,重在将两者做纵横双向比较, 弄清两者为什么“同,这是讲清原因;“同 在哪些方面?这是理清围。例:【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 舍,四支 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 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假设神人;余那么缊袍敝衣处其间, 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
4、不假设人也。盖余之勤且艰假设此。【乙】义阳朱詹,世居江陵,后出扬都 。嗜学,家贫无资。累日不爨 ,乃时吞纸以实腹 。寒无毡 被,抱犬而卧。犬亦饥虚,起行盗食。呼之不至,哀声动邻,犹不废业,卒成学士。注:地名。后出扬都:后来到了扬都。累日不爨cu d n:连续几天不能生火做饭。实腹:填充肚子。哀声动邻:哀痛的喊声惊动了邻里。犹:仍然。题目:甲乙两段文字在容上有什么一样之处?答题思路:由题干可知,两文在容上有“一样之处,由我们熟知的?送东阳马生序?,写宋濂家境的贫寒和少时求学的艰辛这一容,可推知另一段文字的容。 为确保准确,还可以从这那么课外文言中的“吞纸以实腹,寒无毡被,抱犬而卧'等语句
5、得到证实。答案:两段文字都表现了他们家境的贫寒和求学的艰辛。二、同中求异要求考生从现象上的“同探究质上的“异,或是在质“的前提下寻找个性上、 表现形式上的“异, 这类题目更能反映考生的探究能力。解题时首先认准“同的是哪个方面,然后同中求异,找出相应的容。解答“辨异类试题时,重在对两者进展区分、分析,要通过深入分析、多方比较,以彻底弄清两者因何 而“异,“异在何处。例:【A段】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 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 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织,起坐而喧哗者,众宾
6、欢也。已而夕阳在山,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 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下,选文有改动【B段】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鯈鱼出游沉着,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九年级下题目:这两个语段讲的都是出游之乐。【A段】主要写的是_;【B段】主要写的是 _。答题思路:命题取自课的
7、两那么材料,先要调动课文章的相关积累,利用知识积累解决问题。其次要反复阅读选文,在全面把握文章容的根底上紧扣题干,思考问题。解答时重在“辨异,弄清在什么情况 下才“乐,力求从“乐的形式上辨析出差异来。答案:【A段】游人乐,太守也乐其乐或者与民同乐【B段】庄子乐,那么在庄子看来水中游鱼也乐。三、既求同又辨异解答“求同辨异之类题目的总体思路是,紧扣“求同和“辨异四个字做全面而深刻的分析、探 究。先要搞清楚题目的要求,是容方面的“求同'或“辨异",还是写法表现形式、表达方式等方面 的“求同'或“辨异。例:【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渊明独爱菊。自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
8、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 染,濯清涟而不妖,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后鲜有闻。莲之爱, 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乙】余忆年少时,住西湖。每至夏日,临湖赏荷,便欣然忘食。一日,偕数友,观荷于湖边亭中。 兴正浓,忽有大雨倾盆而至,湖中荷花尽作飘摇之态。少时,雨过天晴,波澜不惊,湖天一色。荷花为雨 所洗,鲜妍明媚,袅娜多姿,清丽雅致,实为花中仙子也。太白诗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余以 为妙绝。题目:甲 乙两文有何异同?试沉着与写法上加以分析。答题思路:甲文选自课文周敦颐的?爱莲说
9、?,乙文选自课外,写的是作者少时临湖赏荷之事,“莲即“荷",写的是同一物景:而且都对荷花进展了较为细致的描写,这是两文的一样点。不同点在于,甲 文前段写莲荷之形与神, 后段用议论;乙文共一段,更为细致地写出了荷花的形态,喻荷花为“花中仙子",引用了白诗句赞荷花,没有议论。答案:容上,甲文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坚贞的品格,从而也表现了作者洁身自 爱的高洁人格和洒落的胸襟。乙文通过具体描写,写出了荷花的形态,表现了作者对荷花的喜爱。一样点:都对荷花进展了细致描写。解读题型,把握解题技巧文言文比较阅读的题型主要有词语解释题、选择题、句子翻译题、问答题,和单篇文言文
10、阅读的题型 差不多,所不同的是,其考查容涉与到两个文言文语段,尤其是填空、选择题和简答题,一般是对两个文 言文语段从语句、语言、容、人物、写法、主题等方面进展比较。一、解释词语题要运用平时所积累的知识,准确写出常见文言虚词和重点实词的含义。解释实词时要考虑词的古今异义、 词类活用和一词多义,解释虚词时要辨析词的读音、词性和语气。一般可从两方面切入,一是先了解整个 句子的大意必要时联系整个段或篇,然后用换词法揣摩加点字的意思;二是结合具体语言环境辨析文言 实虚词的一词多义现象,然后依照句意确定词语含义。二、翻译题翻译题的题量为12个,有两个译句的题目,有的要求2个句子都翻译,有的要求选择其中一个
11、进展翻译。译文要准确无误,忠于原文,如实地、恰当地运用现代汉语把原文翻译出来,译文要通畅顺达,富“达"文义通达流畅“雅'语言富有文采三原替换“调"调整等文言翻译的根本方法。三、选择然后根据这一 “要求"辨析所给的各项,找出最切合“要于表现力。文言文的翻译应遵循“信"忠于原文 那么,运用“留"保存“删"删除“换' 题先仔细读题,认准所要选择的项的具体要求, 求"的项。四、简答题求同型题目要通过对不同阅读材料的分析,找到几者间的“联系点;求异型题目关键是找准有助解 题的指向性词语,以免跑题。由于作者的思想、心境和
12、处境的不同,一样的词语用意会不一样。 题型解读 一、阅读下面甲、乙两个文言文选段,完成后面各题。【甲】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灭亡,而君以五十里之 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假设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王曰:“天子之怒, 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 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
13、袭月;聂政之刺傀也,白虹贯日; 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假 设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选自?唐雎不辱使命?【乙】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 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 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那么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
14、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选自?刿论战?1. 解释以下句子中加红的词。1牺牲玉帛,弗敢加 也力口:2公将鼓之鼓:3虽千里不敢易.也易:4今日是也是:2. 以下句子中加红词的意义和作用一样的一组是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 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小信未孚,神弗福也.肉食者鄙,未能远谋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安陵君受地于C. VD.安能辨我是雌雄先王而守之-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3. 以下语句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此庸夫/之怒也B.衣食所安,弗敢/专也C.臣未/尝闻也D.下视/其辙4. 将以下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而君逆寡人
15、者,轻寡人与?2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5. 这两篇文章都记叙了弱国和强国之间的斗争情况,运用一样的方法塑造出了不同的人物形象,从而 揭示了以弱胜强的原因。认真阅读甲乙两局部文字,填写下面表格。人物人物性格塑造人物的主要方法刿唐雎【解析】1.此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认知能力。结合具体的语境来理解即可,有时还要注意加红字的特 殊用法。注意2为名词作动词用,各个加红词的意思有的取其常用意,有的需要从课文中迁移过来。2. 此题考查对常用文言词语意义和用法的辨析能力,难度适中。A项两个“也'字,都是语气助词,分别表示疑问和判断的语气;B项两个“者"都是“的人'的意思;C项两个
16、“安"分别是“养生'和表反问的疑问代词“怎么'的意思;D项的两个“于是介词,前者表示动作、行为的所从,是“从'的意思;后者表示引进动作、行为的处所,是“在'的意思。3. 此题考查文言文语句朗读停顿的辨析能力。难度较小。做这种题,要注意词和短语的完整性,同时要根据文句 的意义来停顿。A项“庸夫之怒"是一个完整的短语,中间不可停顿;C项“未尝"是一个词,中间不可停顿,可在“臣"后停顿;D项“下"是“走下车"的意思,“视其辙"是动宾短语,中间不可停顿。4. 此题考查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翻译句子时注意
17、关键字、语序,有时还要补出舍去的主语才行。1注意关键词“而"“逆"“轻"“与"的意思。2注意关键词“狱"“虽"“察"“必"的意义和用法。5. 此题考查学生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根据文章中人物的语言描写来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答案】1. 1虚报2击鼓进军 3交换4这样2.B 3.B4. 1但是他违背我的意愿,是轻视我吗? 2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明察,也一定以实情判断。5.人物人物性格塑造人物的主要方法刿深谋远虑远谋语言描写唐雎不畏强暴敢于斗争二、阅读下面两篇短文,完成后面各题。【甲】黔之驴黔无驴,.有好好事者船载以
18、入 。至那么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 断其喉,尽其肉,乃去。【乙】当止不止有樵者,山行遇虎,避入石穴中,虎亦随入。穴故嵌空而缭曲,辗转避,渐不容虎,而虎必欲搏樵者,努力强入。樵者窘迫,见旁一小窦 ,仅足容身,遂蛇 行而入。不意蜿蜒数步,忽睹天光,竟反出穴外。乃力运数石,窒虎退路,两穴并聚柴以焚之。虎被熏灼,吼震岩谷,不食顷 ,死矣。此事亦足为
19、当止不止之戒也。选自纪旳?阅微草堂笔记? 注释:樵:打柴。 故:通“固",本来。嵌空:深陷的样子。缭曲:曲折缭绕。窦:孔穴。不意:没想到。窒:堵住。并:一起。不食顷:不到一顿饭工夫。1. 解释以下加红词的意义。1稍出近之3技止此耳2. 选出以下加红词意义、用法一样2益习其声4遂蛇行而入 的一项。A.虎因喜/罔不因势象形 B.驴不胜怒,蹄之/聚柴以焚之C.尽其肉/其如土石何D.以为神/其印为予群从所得3. 用现代汉语解释甲文中加红的句子。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4. 用原文词句填空。甲文中,驴最初出现时,是一个“_A",最后被虎吃掉,是因为它“ _B乙文中,樵者最初遭遇老
20、虎,处境“ _C",最后用“ _D"的做法战月5. 甲乙两文中的老虎形象各有什么特点?【解析】1.解释文言词语,主要是结合语境理解其在文中的意义。试题考核中根本以教材为主,即使 出现课外容,重点词语也大多是教材中出现过的,或是比较常用的。复习时还是应当以教材为基点,严密 结合具体的语境来辨析。1“近'原为形容词,题中其后面带了宾语,它就要活用为动词,意为“靠近, 接近";2“习'的义项有“学习 “练习"“熟悉,习惯"“经常,常常'等,这里解释为“熟悉,习 惯";3“止"为动词,在句中解释不通,应考虑到
21、通假,换为副词“只',再解释;4“蛇"是一种动物。在此题中,结合语境,显然要活用才能讲得通。2. 文言文中,一些重点虚词用法较多,且在文中出现的频率极高,我们可对其进展归类梳理、概括比拟,来加深理解、记忆。做题时一定要根据语境定义。B项中“之'均为代词,指虎;A项中,前一个“因"意为“因而",后一个“因'意为“顺着,就着";C项中,前一个“其"为代词,意指驴,后一个“其"是表推测的语气词;D项中前一个“为"意为“当作",后一个“为"意为“被"。3. 中考对“文言语句的翻译
22、"的总体要求是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准确规。翻译首先要忠于原文,其次语句要通顺,表意明白,再次文字要优美。翻译这个句子时,要抓住重点词语。落实“好"“船"“以" 的意思,将大意翻译正确即可。4. 概括文章容填空,首先要对全文有一个直觉感知;其次要将全文容逐一分解,逐点概括;再次要对文章已概括了的各个意思进展聚集。A空处是写驴的外形,应填“庞然大物";B空处写驴最终被吃掉的原因,应填“技止此耳"; C空处写樵者处境,应填“窘迫";D空处写樵者战胜虎的方法,应是“聚柴以焚之"。5. 概括人物形象,首先,通过分析典型事例来
23、理解人物形象;其次,通过对人物描写方法的分析来把 握人物的思想性格;再次,还要从把握人物生活的时代背景、社会环境去分析人物形象;最后,通过分析作品中的景物描写来把握人物形象。甲文中老虎见到驴先“窥之"“近之",后又“稍近益狎,荡倚冲冒",可见其机智;当老虎了解了驴的本质后,它“跳踉大 ?,断其喉,尽其肉,乃去",可见其勇敢。乙文的 老虎追樵者进入穴中,在“渐不容虎"的情况下,仍“努力强入",最终丧命,可见它鲁莽、急躁,没有 计谋,用作者话说就是“当止不止"。【答案】1. 1靠近,接近2熟悉,习惯 3同“只",仅4像
24、蛇一样2. B3黔地没有驴,有个喜欢多事的人用船载运驴进入黔地。4. A庞然大物B技止此耳C窘迫D力运数石,窒虎退路,两穴并聚柴以焚之5. 甲文的老虎:机智勇敢,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乙文的老虎:愚蠢鲁莽,有勇无谋,急躁冒进,当 止不止。三、阅读下面文言文,答复文后问题。【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 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 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那么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 恶莫甚于死者,那么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那么生而有不用也,由是那么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选自?孟子鱼我所欲也?【乙】子墨子曰:“万事莫贵于义。今如果谓人曰: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子为 愿意之乎? 必不为。何故?那么冠履不假设手足之贵也。 又曰: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 那么天下不假设身之贵也。争 争论一言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故曰:万事莫贵于义。选自?墨子贵义?1. 请指出甲文中的一个通假字,并解释其意义。通 意义2. 以下句子中“之"字用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钢门窗铁件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錾齿机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中国安装成套控制工程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 红外线测温计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立式铝丝专用扎口机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社会零件印刷材料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2026年中国纺织机械市场研究与市场分析预测报告
- 2026年中国防火外墙保温材料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价值评估分析报告
- 2026年市场调研服装报告北面
- 建筑工程屋面防水存在的问题与防治研究
- GB/T 24131.1-2018生橡胶挥发分含量的测定第1部分:热辊法和烘箱法
- GB/T 37421-2019热喷涂热喷涂涂层的表征和试验
- GB/T 2441.2-2010尿素的测定方法第2部分:缩二脲含量分光光度法
- 邀请函模板完整
- 《元素周期律》上课课件(省级优质课获奖案例)
- 会阴切开缝合术评分标准
- 卫生间清洁检查及记录表
- 混联电路精品课件
- 七年级语文部编版初一上册世说新语二则《陈太丘与友期行》任务学习单(公开课)
- CNAS-CL01-2018 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 (2019-2-20第一次修订)
- 河道治理工程项目施工组织设计文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