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科学概论试卷_第1页
环境科学概论试卷_第2页
环境科学概论试卷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环境科学概论试卷一、填空题1. 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或污染因素,进入环境的数量超过( 化,出现环境污染。2. 光化学烟雾是由碳氢化合物和( 间产物及最终产物的混合物。3. 二氧化硫在大气中的氧化主要通过两种途径,一种是光化学氧化,另一种是)时,就会导致环境质量恶)的大气,在一定的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所产生的中化。4.大气污染中, 大气污染中,)污染源。酸雨通常指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由( 农药在土壤中降解包括化学降解、 噪声和微波对环境的影响,同属()污染。10所谓生物多佯性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一一植物、动物、()及其所构成的综合体。11. “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发展构成危害”主要

2、地概括了()的概.9.念。根据污染物的生成过程及化学性质的不同,可将污染物分为(为便于分析污染物在大气中的运动,按污染源特点可分为()和()污染源和pH值低于(曰)的降水。)和()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生物降解和()降解。12. 中国环保三大政策是指:预防为主、13. 环境科学研究的核心是 ( 是环境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科学。14. 环境质量是环境系统客观存在的一种本质属性,并能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加以描述的环境系统所 处的()、强化管理。),环境质量评价是人们认识环境质量的手段和工具,15. 对林地土壤进行土壤污染评价时,应选用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中的()级标准。

3、16. 1996年我国颁布了(GB3096 1996)用以代替1982年颁布的大气环境质量标准。17. 生物监测结果之所以具有可比性,是由于生命具有(18. 某一污染物质如 SO2的环境质量指数可看成是( 是综合指数或分指数。19. 在一定的环境影响因素的作用下,环境因子的变化具有时间和(20. 作水环境影响评价须先同主管的环保部门确定河段或水域的功能和环境(21 .人类对森林生态环境的要求有()和经济需求。二、单项选择题(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 .属于生态环境破坏的是()A .大气污染B .水体污染2. 在大气的可变组分中不包括(A . C02B. H2O3. 降尘离子一般直

4、径为()A .大于10umB .小于10um4. 属于大气大气污染的天然污染源是(A .燃料燃烧B .森林火灾5. 不易产生光化学烟雾的条件是(A.大气逆温B.无风6. 大多数科学家认为全球变暖使海水平面A.上升B .下降)。),区域的环境质量指数可看成)变化特征。)值。C大面积砍伐森林D.噪声C.N2D.S02C.等于10um)C.交通运输D.不大于10umD.农业排放)C.晴天)C.不变D.阴天D.变化无常)D.O3D.N、PD.NO3D.坡度E.海拔高度D.践踏E.砍伐7. 如果大气中无氧气存在,不可能产生的气体是(A. N2B. CH4C.H2S&生物法处理废水将除去部分可生化

5、分解的()A .无机物B .有机物C.重金属9含氰电镀废水含有大量的()A .汞B.PbC.CN10森林生态系统检测的地形特征指标主要有()A.地貌B.坡向C.土壤类型11森林旅游中,游客影响植被的主要因素包括A.采集B.燃烧C.污染12.大气中一些物质的含量达到有害的程度, 态和材料造成危害的现象称为()。以及破坏人和生态系统的正常生存和发展,对人体、生A.大气污染B.大气破坏C.大气沉降D.酸雨13.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进入土壤并积累到一定程度,引起土壤质量恶化的过程称为()。A. 土壤酸化B.土壤退化C. 土壤污染D.土壤盐渍化14. 土壤净化作用的主要机理是()。A.物理和物理化学净化

6、作用B.化学和生物净化作用C.物理和化学净化作用D. A三、名词解释四、间答题1简述环境建设影响评价的主要内容。2举例说明我国环境标准体系。3简述生物监测的理论依据。4简述大气环境影响评价中确定评价因子的依据。5简述林业自然生态环境综合评价的评价视角。6土地资源评价的评价因素主要有哪?7. 试述影响大气污染的主要地理因素。试述目前生产实践中采用的控制大气污染物的主要技术以及综 合防治大气污染的主要对策措施。8. 概述我国颁布实施的大气环境标准的种类和作用。9. 试分析我国水资源的基本特点。什么叫水体的富营养化?水体富营养化有何危害?指出天然富营养 化与人为富营养化的异同点。10. 什么叫赤潮?

7、发生赤潮的基本条件是什么?简述重金属在水体中的迁移转化过程及主要机制。11. 试述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的基本对策。12. 简述城市污水处理的基本步骤。什么叫土壤污染?可用哪些指标衡量土壤是否遭受污染?土壤污染的发生类型有哪些?13. 列举污染土壤的主要物质及其主要来源?14. 土壤环境容量的概念是什么?确定土壤环境容量的基本程序如何? 土壤环境容量有什么用途?15. 土壤重金属污染有何特点?如何消除土壤重金属的危害?16. 试述重金属元素和化学农药在土壤环境中迁移转化的主要机理。17. 土壤为什么会发生酸化? 土壤酸化有何危害?怎样修复酸化危害的土壤性质?18. 哪些元素可能经由大气迁移沉降而

8、引起土壤污染?19. 为什么说施用化肥也是产生土壤污染的方式之一?怎样正确处理施肥与土壤环境保护的关系?20. 试述土壤污染的防治原则及对策、措施。环境科学概论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填空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空1分,共15分)1 环境容量(或环境自净能力) 2 氮氧化合物 移动式 6. 5.6 7.氮;磷(或 N、P) 8 .光化学 污染谁治理二、 单项远择题 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1 . C 2. C 3. A 4. B 5. D 6. A 7.D8. B 9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 环境背景值:是指环境在未受到人类干扰的情况下, 正常值。

9、(2分)2.环境容量:指在人类生存和自然环境不致受害的前提下, 荷量。(2分)3. 海洋污染:由于人类的活动改变了海洋的原来状态, 不利的影响。(2分)3. 催化 4 .一次污染物;二次污染物5.固定式;9. 物理10;微生物11.可持续发展 12.谁.C 10.A 11.B12.C 13.D 14.B 15.B(1分)环境中化学元冕及物质和能量分布的(I分)环境可能容纳污染物质的最大负(1分)使人类和生物在海洋中各种活动受到4. 遗传资源保护: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一种方式,(1分)主要是对遗传种质资源进行收集的保存,(1分)包括对作物品种及其亲缘的收集和保存(0.5分)以及家养动物品种的收集与

10、保存。(0.5 分)5. 固体废弃物:指生产和生活活动中丢弃的固体和泥状物质,(2分)包括从废水、废气中分离出来的固体颗粒物。(1分)环境质量;环境质量评价;环境影响评价; 环境标准;区域开发;环境风险评价; 环境规划;环境问题;资源四、简答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5分,共35分)1. 简述目前世界关注的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答:全球生态环境问题指对全球生态环境产生直接影响,后又发展成为对全球造成危害或生态环境退 化的问题。(2分)当前世界关注的全球生态环境问题有:森林锐减土地退化沙漠化水上流失人口问题城市化问题淡水资源短缺植被硷坏物种灭绝海洋污染11危险废弃物转移12全球变暖13臭氧层破坏 1

11、4酸沉降等。(每点0.5分,答对6点即可得3分)2. 简述产生大气污染的主要物质。答:颗粒污染物(或飘尘、降尘、TSP即总悬浮颗粒物); 硫氧化物(或 SO3、硫酸、或硫酸盐); 氮氧化物(或 NOx,或N2Ox); 碳氧化物(或 CO、CO2); 卤素及化合物(或 CI2、HC12、HF、氯代烃、氟氯烃); 碳氢化合物(或甲烷等)。(评分标准:每点1分,答对5点即可得满5分)3 .什么叫水体中的耗氧有机物?在实际工作中通常采用哪些指标来衡量?答:动植物残体及生活污水、工业废水中的易分解有机物为水中耗氧有机物。(1分) 实际工作中采用含量指指标:BOD (生物化学耗氧量)、(1分)cod (化

12、学需氧量)、(1分)TOC (总有机碳量)(1分)以及TOD(总需氧量)。(1分)4. 农药污染的主要危害表现在哪些方面?答:杀死号害虫天敌、传粉昆虫、益鸟等;(2分) 害虫会在长期使用农药后增加抗药性,增加防治成本;(1分) 土壤中农药积累对人体键康有影响;(1分) 随着农药生产、运输,废弃农药会大量进人生态系统。(1分)。5 .试述固体废弃物的土地处置方式。答:目前陆地上进行处置是唯一途径,因可能污染而不允许在海洋进行处置,大气、外层空间目前尚未考虑(2分)。土地填埋分为卫生填埋处置生活垃圾(1分)和安全填埋处置工业固体废物,特别是有害废弃物(2分)。6 简述生态农场在能源利用上的作用。答

13、:生态农场是根据生态学原理(1分)建立的新型(1分)农业生产模式。(1分)它可以因地制宜 利用不同技术,提高太阳能转化率(1分)、生物能利用率和废弃物再循环率。(1分)7.试述生物技术(森林、草地)在防治噪声污染中的作用。答:噪声被叶反射呈不同方向试缀声波;(1分) 引起树叶微振消耗噪声能;(1分)。 尤其能优先吸收对人体危害最大的高频噪声和低频噪声;(1.5分) 不同绿地类型减噪声功能不同。(1.5分)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 如何利用生态学原理解决能源开发对环境的影响?答:控制人口,减少能源消耗(2分);太阳能是重要的能源(2分);多渠道解决能源供求的平衡(2分

14、);充分利用能源并减少浪费(2分)。最后,有必要通过系统分析,仔细规划一次使用和经久耐用的产品类别和产量,以减少能源的浪费。(2分)2 .试述森林与全球大气环境问题的关系和作用。答:森林能有效地减缓温室效应:森林能吸收或释放主要温室气体CO2,森林破坏造成的间接碳排放仅次于化石燃料燃烧造成的碳排放,(1分)森林破坏减少了对 CO2的固化,(1分)同时森林采伐释放其它温室气体,(1分)恢复森林植被能有效地抑制温室效应。(I分) 森林与大气中的臭氧变化:一方面它能吸收破坏臭氧层的物质及森林的破坏能释放破坏臭氧层的物质(1分);另一方面,可降低地面臭氧浓度(1分),同时地面臭氧对森,林植物也有伤害作

15、用(1分)。 森林与酸雨:低浓度大气污染和酸雨不太强对森林树木生长有促进作用,(1分)但长期产生的酸沉降对森林有很大伤害(1分)。另一方面,森林可有效控制酸雨形成(1分)。空燃比、降尘:降尘是指用降尘罐采集到的大气颗粒物。在总悬浮颗粒物中一般直径大于30卩m的粒子;由于其自身的重力作用会很快沉降下来,所以将这部分的微粒称为降尘。BOD推流迁移、非保守物质:酸性沉降、危险废物、环境标准环境影响评价区域开发环境风险评价、环境问题农业资源与环境 99级环境科学概论试卷 (A)一、填空题(10分)1 所谓的水体污染是指排入水体的污染物使该物质在水体中的含量超过了水体的()和水体的(),从而破坏了水体原

16、有用途的现象。2 光化学烟雾是由()和()的大气,在一定的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所产生的中间产物及最终产物的混合物。),另一种是()、液相与气相间的离子3. 二氧化硫在大气中的氧化主要通过两种途径,一种是(氧化。4 .在天然水中进行的化学及物理化学反应主要有溶解与沉淀、(平衡、()、交换作用、矿化作用和生化反应。5 农药在土壤中降解包括化学降解、()和()降解。6 噪声和微波对环境的影响,同属()污染。7 所谓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一一()、动物、()及其所构成的综合体。&固体废物综合管理的主要目标及发展方向是促进资源回收、节约原材料和减少废物处理量,从而 降低固体废物的环境影响。即

17、达到减量化、()和()等“三化”。9环境科学研究的核心是(),环境质量评价是人们认识环境质量的手段和工具,是环境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科学。10“提供服务以及相关的产物以满足人类的基本要求,提高生活质量,同时使自然资源和有毒材料的使用量最少,使服务或产品的生命周期中所产生的废物和污染物最少,从而不危及后代的需求”主要地 概括了()的概念。二、单项选择题(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共1.按照排放污染物的空间分布方式不同,可分为(A .大气污染B .水体污染C. 点污染源和面污染源D15 分)D.土壤污染E.A 、B和2. 如果大气中无氧气存在,不可能产生的气体是(A. N2B. CH4C.

18、H2S3. 一般认为,我国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的酸性降雨。D.O3)等酸性气体进入大气后,逐步形成pH小于5.6A . HClB. CO24. 臭氧是一种天蓝色、有臭味的气体,),有效保护地球生物的生存。A .红外线B .可见光5. 容易产生光化学烟雾的条件之一是A.大气逆温B.热岛环流6. 大多数科学家认为全球变暖将使海水平面(A.上升B .下降固体废弃物的处置方式主要是(A .海洋处置B.陆地处置D.氯氟烃在大气圈平流层中的臭氧层可以吸收和滤掉太阳光中大量的C.S027.C.紫外线)c晴天)C.不变)C.太空处置D.加热D.阴天D.变化无常D.焚烧处置9.制度。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进入

19、土壤并积累到一定程度,引起土壤质量恶化的过程称为( A. 土壤酸化B.1978年,联邦德国最先开始绿色产品的认证。土壤退化C.土壤污染(D.土壤盐渍化)年,我国国家环保局宣布实行环境标志10.A.1980 B. 1990 C. 1993 D. 1996选择确定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因子的依据是(A. B和CB.评价目的和要求)C. 土壤污染物类型D. 土壤类型和海拔高度11. 1955年,日本富山市出现一种使人痛不欲生的A.CdB.Pb12.1994年3月,中国政府批准的中国具体的国情出发,提出了中国(“骨痛病”是由于(C.Hg21世纪议程)中毒造成的。D.As中国 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从

20、A.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B.可持续发展C.生态保护13 .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平衡,南多北少,东多西少、夏多冬少, (),居世界第88位。A.1/10B.1/8C.1/2D.1/414 . 1956年,发生在日本熊本县的水俣病是由于人们食用被( 逐渐引起的神经性疾病。A.铅B.黄曲霉素C.甲基汞D. DDT15. 1992年6月3日,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 国际环境行为的准则。A.里约热内卢宣言B.人类环境宣言C.增长的极限三、名词解释(20分)1.二次污染2环境容量BOD7.推流迁移8四、间答题(25分)的具体战略、对策以及行动方案。D.防治污染人均水资源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污染的鱼类后

21、,在体内积累,),又称之为地球宪章,这是一个规范D.南极条约3.环境规划 非保守物质94.环境标准.酸性沉降10.5.TSP 6.区域开发简述环境建设影响评价的主要内容。试述影响大气污染的主要地理因素。水体富营养化有何危害?指出天然富营养化与人为富营养化的异同点。 什么叫土壤污染?可用哪些指标衡量土壤是否遭受污染?简述可持续农业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和实现可持续农业的基本途径。1.2.3.农业资源与环境环境科学概论试卷(B)一、填空题(10分1. 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或污染因素,进入环境的数量超过( 化,出现环境污染。2. 光化学烟雾是由碳氢化合物和( 间产物及最终产物的混合物。3. 二氧化

22、硫在大气中的氧化主要通过两种途径,一种是光化学氧化,另一种是)时,就会导致环境质量恶)的大气,在一定的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所产生的中化。5. (6.7.4.大气污染中,大气污染中,)污染源。酸雨通常指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由()和()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农药在土壤中降解包括化学降解、生物降解和()降解。“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发展构成危害”主要地概括了 (、强化管理。根据污染物的生成过程及化学性质的不同,可将污染物分为(为便于分析污染物在大气中的运动,按污染源特点可分为(pH值低于(曰)的降水。)和(8.9.10. 中国环保三大政策是指:预防为主、二、单项选

23、择题(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 .属于生态环境破坏的是(A .大气污染B .水体污染2. 在大气的可变组分中不包括(A . C02B. H203. 降尘离子一般直径为()A .大于10um B .小于10um4. 属于大气大气污染的天然污染源是(A .燃料燃烧B .森林火灾5. 不易产生光化学烟雾的条件是(A.大气逆匾温B.无风C大面积砍伐森林C.N2C.等于10um)C.交通运输C晴天10 分)D.噪声D.S02D.不大于10umD.农业排放D阴天)和()污染源和)的概念。4.5.五、论述题(任选2题,20分1. 试述目前生产实践中采用的控制大气污染物的主要技术以及综合防治大气

24、污染的主要对策措施。2. 试从我国水资源的基本特点论述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的基本对策。3. 土壤重金属污染有何特点?如何消除土壤重金属的危害?六、计算题(10分某土壤中重金属元素隔的背景值为 0.2mg/kg,年残留率为1.0,年输入土壤的隔量为 720g/hm2, 土壤耕 层厚度为20cm,土壤容重为1.2g/cm3,试计算污水灌溉10年来土壤中隔的残留量。D.03D.N、P4. 如果大气中无氧气存在,不可能产生的气体是(A. N2B. CH4C.H2S5. 生物法处理废水将除去部分可生化分解的(A .无机物B .有机物C.重金属&大气中一些物质的含量达到有害的程度,以及破坏人和生态

25、系统的正常生存和发展,对人体、生 态和材料造成危害的现象称为(A.大气污染B.大气破坏C.大气沉降D.酸雨9. 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进入土壤并积累到一定程度,引起土壤质量恶化的过程称为()。A. 土壤酸化 B.土壤退化 C. 土壤污染 D.土壤盐渍化10. 土壤净化作用的主要机理是()。A.物理和物理化学净化作用B.化学和生物净化作用 C.物理和化学净化作用 D. A和B三、名词解释(20分)二次污染物、环境背景值、环境质量评价、环境影响评价、环境标准、区域开发、环境风险评价、环 境规划、环境问题、 资源四、简答题(30分)1. 试述影响大气污染的主要地理因素。2什么叫赤潮?发生赤潮的基本条件

26、是什么?简述重金属在水体中的迁移转化过程及主要机制。3什么叫土壤污染?可用哪些指标衡量土壤是否遭受污染?土壤污染的发生类型有哪些?4. 简述环境建设影响评价的主要内容。5. 什么是可持续农业?简述可持续农业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和实现可持续农业的基本途径。五、论述题(任选2题,20分)1. 试述目前生产实践中采用的控制大气污染物的主要技术以及综合防治大气污染的主要对策措施。2. 根据我国水资源的基本特点论述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的基本对策。3. 试述土壤污染的防治原则及对策、措施。六、计算及应用题(10分)某地区土壤环境质量分析结果如下表所示。试用指数评价法对该地区土壤环境是否遭受污染及其污染

27、 程度做出评价。重金属元 素及农药人日 含量(mg/kg匕宇./古 冃景值(mg/kg标准差二级农田 标准(mg/kg以背景值和标 准差为基础以土壤环境标准 为基础单指数综合指数单指数综合指数Zn240.50116.750.0P 300Pb246.60125.850.0350Hg n0.560.200.13P 1.00As30.2017.04.0020Cd1.200.800.200.60DDT0.140.050.030.50、-、-、- 八八八0.120.050.030.50环境科学概论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空1:分,共15分)氮氧化合物3催化4 一次污染物;二

28、次污染物5.固定式;1.环境容量(或环境自净能力)2.移动式 6. 5.67.氮;磷(或 N、P)8光化学9.物理10;微生物11.可持续发展12.谁污染谁治理二、单项远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1 . C 2. C 3. A 4. B 5. D 6. A 7.D8. B 9. C 10.A11.B12.C13.D14.B15.B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 分)(1分)环境中化学元冕及物质和能量分布的(I分)环境可能容纳污染物质的最大负(1分)使人类和生物在海洋中各种活动受到1. 环境背景值:是指环境在未受到人类干扰的情况下, 正常值。(2分)2. 环境容

29、量:指在人类生存和自然环境不致受害的前提下, 荷量。(2分)3海洋污染:由于人类的活动改变了海洋的原来状态, 不利的影响。(2分)4 遗传资源保护: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一种方式,(1分)主要是对遗传种质资源进行收集的保存,(1分)包括对作物品种及其亲缘的收集和保存(0.5分)以及家养动物品种的收集与保存。(0.5分)5固体废弃物:指生产和生活活动中丢弃的固体和泥状物质,(2分)包括从废水、废气中分离出来的固体颗粒物。(1分)四、简答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5分,共35分)1 简述目前世界关注的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答:全球生态环境问题指对全球生态环境产生直接影响,后又发展成为对全球造成危害或生态环

30、境退 化的问题。(2分)当前世界关注的全球生态环境问题有:森林锐减土地退化沙漠化水上流失人口问题城市化问题淡水资源短缺植被硷坏物种灭绝海洋污染11危险废弃物转移12全球变暖13臭氧层破坏14酸沉降等。(每点0.5分,答对6点即可得3分)2 简述产生大气污染的主要物质。答:颗粒污染物(或飘尘、降尘、 TSP即总悬浮颗粒物); 硫氧化物(或 SO3、硫酸、或硫酸盐); 氮氧化物(或 NOx,或N2Ox); 碳氧化物(或 CO、CO2); 卤素及化合物(或 CI2、HC、HF、氯代烃、氟氯烃); 碳氢化合物(或甲烷等)。(评分标准:每点1分,答对5点即可得满5分)3 什么叫水体中的耗氧有机物?在实际

31、工作中通常采用哪些指标来衡量?答:动植物残体及生活污水、工业废水中的易分解有机物为水中耗氧有机物。(1分)实际工作中采用含量指指标:BOD (生物化学耗氧量)、(1分)cod (化学需氧量)、(1分)TOC (总有机碳量)(1分)以及TOD(总需氧量)。(1分)4 农药污染的主要危害表现在哪些方面?答:杀死号害虫天敌、传粉昆虫、益鸟等;(2分) 害虫会在长期使用农药后增加抗药性,增加防治成本;(1分) 土壤中农药积累对人体键康有影响;(1分) 随着农药生产、运输,废弃农药会大量进人生态系统。(1分)。5 试述固体废弃物的土地处置方式。答:目前陆地上进行处置是唯一途径,因可能污染而不允许在海洋进

32、行处置,大气、外层空间目前尚 未考虑(2分)。土地填埋分为卫生填埋处置生活垃圾(1分)和安全填埋处置工业固体废物,特别是有害废弃物(2分)。6 简述生态农场在能源利用上的作用。答:生态农场是根据生态学原理(1分)建立的新型(1分)农业生产模式。(1分)它可以因地制宜 利用不同技术,提高太阳能转化率(1分)、生物能利用率和废弃物再循环率。(1分)7 试述生物技术(森林、草地)在防治噪声污染中的作用。答:噪声被叶反射呈不同方向试缀声波;(1分) 引起树叶微振消耗噪声能;(1分)。 尤其能优先吸收对人体危害最大的高频噪声和低频噪声;(1.5分) 不同绿地类型减噪声功能不同。(1.5分)五、论述题(本

33、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 如何利用生态学原理解决能源开发对环境的影响?答:控制人口,减少能源消耗(2分);太阳能是重要的能源(2分);多渠道解决能源供求的平衡(2分);充分利用能源并减少浪费(2分)。最后,有必要通过系统分析, 仔细规划一次使用和经久耐用的产品类别和产量,以减少能源的浪费(2分)。2 .试述森林与全球大气环境问题的关系和作用。答:森林能有效地减缓温室效应:森林能吸收或释放主要温室气体CO2,森林破坏造成的间接碳排放仅次于化石燃料燃烧造成的碳排放( 1分),森林破坏减少了对 CO2的固化(1分),同时森林采伐释放 其它温室气体(1分),恢复森林植被能有效地抑制温室效

34、应( I分)。森林与大气中的臭氧变化:一方面它能吸收破坏臭氧层的物质及森林的破坏能释放破坏臭氧层的物 质(1分);另一方面,可降低地面臭氧浓度(1分),同时地面臭氧对森,林植物也有伤害作用(1分)。森林与酸雨:低浓度大气污染和酸雨不太强对森林树木生长有促进作用,(1分)但长期产生的酸沉降对森林有很大伤害(1分)。另一方面,森林可有效控制酸雨形成(1分)。、单项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题目序号及选出的正确答案代号写在答题纸上)(本题有1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1 人类的生存环境,可由近及远,由小到大地分为(),形成一个庞大的多级谱系。A 聚落环境、地理环境、地质环境和星

35、际环境B 聚落环境、地理环境、地质环境和生态环境C 聚落环境、地理环境、地质环境和城市环境D 聚落环境、地理环境、地质环境和荒漠环境2. 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进入土壤并积累到一定程度,引起土壤质量恶化的过程称为()。A. 土壤酸化B.土壤退化 C. 土壤污染 D.土壤盐渍化3.1955年,日本富山市出现一种使人痛不欲生的“骨痛病”是由于(A. PbB. CdC.HgD.As4.1956年,发生在日本熊本县的"水俣病”是由于人们食用被( 逐渐引起的神经性疾病。A.铅B.黄曲霉素C.甲基汞D. DDT5.农药在土壤中降解包括化学降解、生物降解和(A.光化学降解B.溶解降解6 .属于生态环

36、境破坏的是(A .大气污染B .水体污染7 在大气的可变组分中不包括(A . C02B. H20&降尘离子一般直径为(A .大于30 jmB .小于30 jm)C中和降解D沉淀降解C大面积砍伐森林)。C.N2C等于30 (jm降解。)中毒造成的。)污染的鱼类后,在体内积累,D.噪声D.S029 .如果大气中无氧气存在,不可能产生的气体是(A . N2B . CH410. 含氰电镀废水含有大量的(A .汞11. 一般认为, 5.6的酸性降雨。A . HCl12. 臭氧是C.H2S)。C.CNBPb我国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D.03D.不大于30 jm)。D.NO3)等酸性气体进入大气后,

37、逐步形成pH小于B . CO2C.SO2种天蓝色、有臭味的气体,在大气圈平流层中的臭氧层可以吸收和滤掉太阳光中大量的D.氯氟烃),有效保护地球生物的生存。A .红外线B .可见光C.紫外线D.加热13.1994年4月,中国政府批准的中国 21世纪议程一一中国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从具体的国 情出发,提出了中国()的具体战略、对策以及行动方案。A.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B.可持续发展C.生态保护D.防治污染14 .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平衡,南多北少,东多西少、夏多冬少,人均水资源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 (),居世界第88位。A.1/10B.1/8C.1/2D.1/415. 1992年6月3日,联合国环境

38、与发展大会通过的(),又称之为地球宪章,这是一个规范国际环境行为的准则。A里约热内卢宣言B.人类环境宣言C增长的极限D.南极条约多项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有多个是正确的,请将题目序号及选出的正确答案代号写在答题纸上)(本题有10个小题,每题1.5分,共15分)1. 按照排放污染物的空间分布方式不同,可分为()。A.大气污染 B.水体污染 C.点污染源 D. 土壤污染 E. 非点源污染源2 选择确定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因子的依据是()。A .土壤有机质含量;B.评价目的和要求;C土壤污染物类型;D土壤类型3 .属于大气污染的天然污染源有()。A .煤自燃;B .森林火灾;C.交通运输;D.农业排放;E

39、.火山活动4 易产生光化学烟雾的条件是()。A.大气逆温;B.晴天、无风;C.阴天;D.碳氢化合物;E. NO向N02转化5.环境净化作用的主要机理包括()。A.物理净化作用;B.化学净化作用;C.地质净化作用;D.物理化学净化作用;E.生物化学净化作用6 .生物法是利用微生物的作用对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净化处理,它包括()。A .活性污泥法;B .无机物法;C.生物膜法;D.重金属法;E.生物塘法7. 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处置与综合利用的基本原则是()。A .最小化;B .机械化;C.无害化;D.资源化;E.现代化8. 根据环境监测的目的和性质不同可分为()。A 常规监测;B.科研监测;C.生物

40、监测;D.特例监测;E.卫生监测9. 按照评价的内容可将环境质量评价划分为()等。A .单要素评价、联合评价、综合评价;B .健康影响评价、经济影响评价; C.生态影响评价、环境影响评价、风险评价;D.化学环境质量评价、物理环境质量评价、生物环境质量评价;E.工业环境质量评价、农业环境质量评价、交通环境质量评价10. 按照环境规划的性质不同,可将环境规划划分为()。A .生态规划、污染防治规划;B.国家环境规划、区域环境规划;C.自然保护规划、环境科学技术发展规划;D.部门环境规划;E.城市环境规划 填空题(本题有15个空,每空1分,共15分)1 .环境科学研究的核心是()的变化和发展,环境质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