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有理数的加法初中数学第一册教案【学习目标】1能说出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并能运用加法法则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或 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能运用加法的运算性质简化加法运算.3知道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并能运用加法运算律使加法计算简便合理.【主体知识归纳】1有理数的加法法则(1) 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2) 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数相加得0.(3) 一个数与0相加,仍得这个数.2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1) 交换律 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a+ b= b+ a(2) 结合律 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
2、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 不变.(a+ b) + c= a+ (b+ c)【基础知识讲解】1有理数的加法法则,是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的依据,运算步骤如下:(1) 先确定和的符号;(2) 再确定和的绝对值.2. 运算规律是:同号的两个数(或多个数)相加,符号不变,只把它们的绝对值相加即可如(+ 3) + ( + 4) = + (3 + 4) = + 7. ( 3) + ( 4) + ( 13)= (3 + 4+ 13) = 20.异号两数相加,首先要确定和的符号.取两数中绝对值较大 的加数的符号,作为和的符号,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的差,作为和的绝对值.如(+ 3) + ( 4)
3、= (4 3) = 1.3. 运用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可以任意交换加数的位置.把交换律和结合 律灵活运用,就可以把其中的几个数结合起来先运算, 使整个计算过程简便而又 不易出错.【例题精讲】例 1 计算(+ 16) + ( 25) + ( + 24) + ( 32).剖析:此小题逐个相加当然可以,但较麻烦.可以利用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 律,正、负数分别结合,再相加.解:(+ 16) + ( 25) + ( + 24) + ( 32) = ( + 16) + ( + 24) + ( 25) + (32) = ( + 40) + ( 57) = 17.说明:在进行三个以上的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时,一般把
4、正数和负数分别结合 起来,再相加,计算较为简便若是在同一加法的算式里有相反数,要首先结合 相反数.例 2 计算(一2. 1) + ( + 3. 75) + ( + 4) + ( 3. 75) + ( + 5) + ( 4).剖析:仔细观察算式,发现(+ 3. 75)与(一3. 75),( + 4)与(一4)互为相反 数,根据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零.解:(一2. 1) + (3 . 75) + ( + 4) + ( 3. 75) + ( + 5) + ( 4) = ( 2. 1) + ( + 5) + ( + 3. 75) + ( 3. 75) + ( + 4) + ( 4) = 2. 9+
5、 0+ 0= 2. 9.说明:计算时,若把相加得零的数结合起来,计算较为简便.例 3 计算(一2. 39) + ( + 3. 57) + ( 7. 61) + ( 1. 57).剖析:此题把正、负数分别结合,并非简单算法.用“凑整法”,分别把 (-2. 39)与(一7. 61),( + 3. 57)与(一1. 57)相结合,较为简便.解:(2. 39) + (3 . 57) + ( 7. 61) + ( 1. 57) = ( 2. 39) + ( 7. 61) + ( + 3. 57) + ( 1. 57) = ( 10) + ( + 2) = 8.说明:计算时,把能凑成整数的两个或多个数相加
6、,是常用的方法之一.例 4 计算(+ 3 ) + ( 5 ) + ( 2 ) + ( 32 ).解:(+ 3 ) + ( 5 ) + ( 2 ) + ( 32 ) = ( + 3 ) + ( 2 ) + ( 5 ) + ( 32 ) = ( + 1) + ( 38) = 36.说明:在含有分数的算式中,一般把分母相同的数结合在一起,计算较为简 便.例5计算下列各题:(1) 0 .2+ ( 5.4) + ( 0.6) + ( + 6) ;(2)( + ) + ( + )+ ( ) + ();(3) ( + 3. 15) + ( 2. 64) + ( 6. 31) + ( + 2. 85) + (
7、 9. 36).剖析:(1)小题正数与正数、负数与负数分别结合,可使计算简便;(2)小题前三个数结合相加为零;(3)小题第一个数与第四个数、第二个数与第五个数相 结合凑为整数.解:(1)0 . 2+ ( 5. 4) + ( 0. 6) + ( + 6) =0. 2+ ( + 6) + ( 5. 4) + ( 0. 6) = 6. 2+ ( 6) = 0. 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 ()=.(3) ( + 3 . 15) + ( 2 . 64) + ( 6 . 31) + ( + 2 . 85) + ( 9 .
8、 36)=(+ 3 . 15) + ( + 2 . 85) + ( 2 . 64) + ( 9 . 36) + ( 6 . 31) =一 12 . 31 .说明:灵活地运用加法的运算律,可以使运算简便、迅速且易于检查.如在(1) 小题中,把正数、负数分别结合;在第(2)小题中主要是把其和为零的数结合; 在第(3)小题中,则是把和为整数的两数结合在一起.因此,不同的题选择的结 合方法不尽相同,要根据题中数的特点决定.例 6 若|y 3| + |2x 4| = 0,求 3x + y 的值.剖析:根据绝对值的性质可以得到|y 3| >0, |2x 4| >0,所以只有当y 3= 0 且
9、2x 4 = 0 时,|y 3| + |2 x 4| = 0 才成立.由 y 3 = 0 得 y = 3,由 2x 4 = 0,得 x = 2.贝U 3x+ y 易求.解:v |y 3| > 0,|2x 4| > 0,又 | y 3| + |2x 4| = 0 . y 3= 0, y= 3 2x 4 = 0, x = 2.i 3x+ y = 3 X 2+ 3= 9.说明:此题利用了“任何一个有理数的绝对值都非负”这个性质.因为几个 非负数的和仍是非负数,所以当几个非负数的和是零时,这几个数全为零.【同步达纲练习】1. 判断题(1) 两个数相加,如果和比每个数都小,那么这两个数同为负
10、数.(2) 如果两个加数的和为正数,那么一定有一个加数为0.(3) 正数加负数,和为负数.(4) 两个有理数的和为负数时,这两个有理数都是负数.(5) ( 8) + ( + 3) =+ (8 3) = + 5.(6) ( 8) + ( 3) = (8 + 3) = 11.(7) 两个有理数的和,一定大于任何一个加数.(8) 若 a>0, b>0,则 a+ b=+ (| a| + | b|).(9) 若 a>0, b<0,则 a+ b=+ (| a| | b|).(10) 若 a<0, b<0,则 a+ b= (| a| + | b|).2. 填空题(1)符号
11、相同的有理数相加的法则是 ;符号相异的两个有理数相加的法贝卩是.(4) 5+= 5;(6) 5+(8)( 13) +(10)(12)( + 5 ) + ( 7 )(填>,<,>,< ).,则另一个加数为.(2) 用字母表示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分别为 0;(5) 5 += 5;= 10;(7) + ( + 13) =+ 15;= 15;(9) + ( + 2) = + 11;+ ( + 2) = 11;(11) ( 4 ) + ( + 8 ) =3 ;=2 .(13) a>0, b<0,且|a|v| b|,贝U a+ b0.(14) 如果 m>0, n&
12、gt;0,则 m+ n .(15) 如果 m<0, *0,则 m+ n .(16) 两个加数的和是0,其中的一个加数为一3(17) 比一4. 1大3的数是.(18) 一个有理数的绝对值的相反数一定 .(19) 4 m- 6与2互为相反数,则一m=.(20) 已知 a、b为有理数,若 |a+ | + (2b 5)2 = 0,则 a=, b=3 .选择题(1)设a、b为两个有理数,a+ b与a比较A. a+ b>aB. a+ b<ac. a+ b不小于aD.大小关系应考虑b是正数,b是负数和b是零三种情况(2) 如果不为零的两个数的绝对值相等,那么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这两个数必
13、相等B. 这两个数相等或互为相反数C. 当这两个数同号时,A正确D. 当这两个数异号时,这两个数互为相反数(3) 若 5<xv10,化简 | x + 5| + | 10+ x| 的结果是A. + 5B. 5C. 15 2xD. 2x 15如果m<0,则|2mj等于A. 0B. 2mC. 2mD. 以上答案都不对4 .进行下列运算,并分析各题运算过程:(1)( + 8) + ( +5) ;(2)( 8) + ( 5);(3)( + 8) + (5) ;(4)( 8) + ( + 5);(5)( 8) + ( + 8);(7)( 8) +0;(6)( + 8) + 0;(8)( + 5
14、 ) +(9)( 5 ) + ( 3 );(10)( +5 .用简便方法计算:(1)( 0 . 6) + 0 . 2+ ( 11. 4) + 0 . 8;(2)( + 56) + ( 12) + ( + 11 . 3) + ( 7 . 4) + ( + 8 . 1) + ( 2 . 5);3( -4 )+(-3 )+(+6 )+(-2 );(4) ( 0. 5) + ( + 3 ) + ( + 2. 75) + ( 5 );+ 0. 25) + ( 3 ) + ( ) + ( 5 );(6)( 3. 5) + ( 1. 3) + ( + 3. 5) + ( 0. 5) + ( 8. 7).6.
15、 运河信用社办理了五笔储蓄业务,顺序如下:取出5万元,存进9. 5万元,取出3万元,存进15万元,存进80万元.问这个信用社存款增加了多少万 元?7. 有理数a、b满足a、b异号,a<b,且a+ b>0,则| a| b|(用“” 或“v”填空).8. 若 |x| 1| 二 2,求 x 的值.9.10.若 4|x 2| + |y 3| = 0, 求 的值.参考答案【同步达纲练习】1. (1) V (2) x (3) x (4) x (5) x (6) V (7) x (8) V (9) x (10) V2. (1)取原来加数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 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2) a+ b= b+ a (a+ b) + c= a+ (b+ c)(3) 510(5)0(6)( 5)(7)2(8)( 2)(9)9(10)( 13)(11) +(12) (13)<(14)>(15)<(16) + 3(17) 1. 1(18)不大于 (19) 1(20)3.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新解读《GB-T 32561.1-2016红外光学硫系玻璃测试方法 第1部分:均匀性》
- 工程三方协议范本5篇
- 新解读《GB-T 31056-2014大米去石筛板》
- 朋友担保借款合同范本
- 弱电项目人工合同范本
- 派对布置合同范本
- 机械租赁分期合同范本
- 在建泵房安装合同范本
- 山西买房合同范本
- 设计合同范本
- 《消费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 华为员工股权激励方案
- 跨文化商务交际导论 课件 Unit 1 Culture
- 人防工程伪装防护技术规范
- 2024年度企业预算表(制造企业)
- 机加工设备管理制度
- 医养结合模式研究
-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论肖申克的救赎中安迪的英雄形象
- 设备材料采购合同供应商履约评价表
- 语音发声(第四版)语音篇
- 关于食用油的科普知识分享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