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工程基础复习题答案(修)_第1页
控制工程基础复习题答案(修)_第2页
控制工程基础复习题答案(修)_第3页
控制工程基础复习题答案(修)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控制工程基础期末 复习题答案一、选择题1、 设有一弹簧、质量、阻尼器机械系统,如图所示,以外力f(t) 为输入量,位移y(t)为输出量的运动微分方程式可以对图中系统进行描述,那么这个微分方程的阶次是:( 2)(1)1 阶;(2) 2 阶;(3)3 阶;(4) 4阶2、一阶系统的传递函数为3;其单位阶跃响应为(2)5s1ttt( 1) 1 e 5;(2)33e 5 ;( 3) 55e 5 ;( 4) 3 e2t53、已知道系统输出的拉氏变换为Y( s)n2s20.2 n sn(1)欠阻尼;( 2)过阻尼;(3)临界阻尼;( 4)无阻尼4、下列开环传递函数所表示的系统,属于最小相位系统的是(,那

2、么系统处于 (1)3 )。(1)s 1; (2)1Ts (T0); (3)s 1;(4)s2(5s1)( 2s1)1T1s(2s 1)(3s 1)s(s3)(s2)5、已知系统频率特性为1,当输入为 x(t)sin 2t 时,系统的稳态输出为 (4)5 j1( 1) sin(2t tg 1 5 )( 3) sin(2t tg 1 5 );( 2)1sin(2ttg 1 5) ;21;( 4)1sin(2ttg1 5 )25216、已知在零初始条件下,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为c(t)12e 2te t ,系统的传递函数为(1 )。( 1)3s 2;( 2)G( s)s 2;( 3)G(s)3s 1G

3、 ( s)1)( s( s1)( s2);( s2)(s 1)( s 2)( 4) G (s)3s1)(s2)(s7、已知在零初始条件下,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为c(t )1 2e 2te t,系统的脉冲响应为(1 )。.(1) k(t )4e(3) k(t )4e2t2teet(2)k(t)4e te tt(4) k(t)4e te 2t8、系统结构图如题图所示。试求局部反馈2 加入前后系统的静态速度误差系数和静态加速度误差系数。 (3)(1) K v0.5 , K a0.5 ;( 2) Kv0 ,K a0.5 ;(3) K v0.5 , K a0 ;( 4)K v0 ,Ka 0 ;29、已知道

4、系统输出的拉氏变换为Y (s)n,那么系统处于(3)2sn(1)欠阻尼;( 2)过阻尼;(3)临界阻尼;( 4)无阻尼10、设有一 RLC 电路系统,如图所示,以Ur(t) 为输入量, Uc(t) 为输出量的运动微分方程式可以对系统进行描述,那么这个微分方程的阶次是:( 1)(1)1 阶( 2)2 阶(3) 3 阶(4)4 阶11、已知 F ( s)s22s3,其原函数的终值f (t)(3)s(s25s4)t(1)0 ;(2) ;( 3)0.75 ;(4) 312、一阶系统的传递函数为3;其单位阶跃响应为(2)5s1tttt( 1) 1 e 5;( 2) 3 3e 5;( 3) 5 5e 5;

5、( 4) 3 e 513、已知系统的微分方程模型.y( 3) (t ) 2 y (2) (t )y (t)5y(t)3t5u (t)2u(t)y( )d。其中 u(t)是输入量, y(t)0是输出量。求系统的传递函数模型G(S)=Y(S)/U(S) 为( 1)( 1) G(s)s(5s2)(2)G(s)s(5s2)s4325s3s4325s2ss2ss(3) G( s)s(5s1)(4) G(s)(5s1)43s25s1s4325s 1s2s2ss14、某一系统的速度误差为零,则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可能是(4)K; (2)sdK;(4)K;(1)1a)(sb); (3)a)s2 (sa)Tss

6、(ss(s15、根据下列几个系统的特征方程,可以判断肯定不稳定的系统为(2)( 1) as3bs2cs d0;( 2) s4as3bs2csd 0;( 3) as4bs3cs2dse0 ;其中 a、b、 c、 d、 e均为不等于零的正数。二、简答题(1)图 1 是仓库大门自动控制系统原理示意图。试说明系统自动控制大门开闭的工作原理,并画出系统方框图。图 2-1解:当合上开门开关时,电桥会测量出开门位置与大门实际位置间对应的偏差电压,偏差电压经放大器放大后,驱动伺服电动机带动绞盘转动,将大门向上提起。与此同时, 和大门连在一起的电刷也向上移动,直到桥式测量电路达到平衡,电动机停止转动,大门达到开

7、启位置。反之, 当合上关门开关时,电动机带动绞盘使大门关闭,从而可以实现大门远距离开闭自动控制。系统方框图如图解1-2 所示。.( 2)、如图所示为控制系统的原理图。( 1)指出系统的控制对象、被控量、给定量及主要干扰。( 2)画出系统的原理结构图,并指出各个组成元件的基本职能。( 3)说明如何改变系统的给定量输入。( 4)判断对于给定量输入及主要干扰是否有静差。解:图 2-2(1)控制对象:水池水量;被控制量:水位;给定量:电位器E 右侧电位主要干扰:出水量的变化(2) 原理结构图:H0给定装置Ei比较装置E执行装置V控制对象H(电机电位 )(电位差 )(电动机)(蓄水池)Ef量测装置(浮桶

8、杠杆机构 )H0: 要求水位, Ei: 设定电位; Ef: 反馈电位; E: 电位差; V: 进水流量; H: 蓄水水位;(3) 改变和电机相连的触头位置可以改变给定量输入。(4) 对给定量输入和主要干扰都是无静差。(3)题图为工业炉温自动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图。分析系统的工作原理,指出被控对象、被控量和给定量,画出系统方框图。.图 2-3解:加热炉采用电加热方式运行,加热器所产生的热量与调压器电压uc 的平方成正比,uc 增高,炉温就上升,uc 的高低由调压器滑动触点的位置所控制,该触点由可逆转的直流电动机驱动。炉子的实际温度用热电偶测量,输出电压u f 。 u f 作为系统的反馈电压与给定电

9、压 u r 进行比较,得出偏差电压 ue ,经电压放大器、功率放大器放大成 ua 后,作为控制电动机的电枢电压。在正常情况下,炉温等于某个期望值T C,热电偶的输出电压u f 正好等于给定电压ur 。此时, ueu ru f0 ,故 u1ua0 ,可逆电动机不转动,调压器的滑动触点停留在某个合适的位置上,使u c 保持一定的数值。这时,炉子散失的热量正好等于从加热器吸取的热量,形成稳定的热平衡状态,温度保持恒定。当炉膛温度 T C 由于某种原因突然下降( 例如炉门打开造成的热量流失),则出现以下的控制过程:控制的结果是使炉膛温度回升,直至T C 的实际值等于期望值为止。TCu fueu1uau

10、cT C系统中, 加热炉是被控对象, 炉温是被控量, 给定量是由给定电位器设定的电压 ur(表征炉温的希望值) 。系统方框图见图解 1-3。三、计算题(1)求如图所示电路网络的传递函数。其中,u0(t)为输出电压, ui(t) 为输入电压, R1 和 R2为电阻, C1 和 C2 为电容。.C1.R1uiR2u0C2图 11i1(t )dtRi1 (t)C1、解 ui (t)u0 (t)R1i 2 (t )u0 (t )1i1 (t) i2 (t )dti1 (t ) i 2 (t ) R2C2消去中间变量i1 和 i2,得R1 R2C1C2d 2uo (t)duo (t)u0(t) R1 R

11、2 C1C2d 2ui(t)dt 2(R1C1 R2C2R1C2 )dt2dui (t )dt(R1C1 R2C2ui (t )R1C2 )dt(2) 已知系统的特征方程为s420s315s22s K 0 ,试确定参数K 的变化范围以使系统是稳定的。解:列劳斯表: S4115KS32020S2S1149K010298200K00149S0K00298200K0k0(3)利用 Mason 公式求如图所示传递函数C(s)/R(s).解:图中有 2 条前向通路, 3 个回路,有 1 对互不接触回路P1G1G2 G3, 11, P2G4G3,21L1,L1G1G2H 1, L2G3H 2, L3G2H

12、3,1 (L1L2 L3 ) L1 L2,C ( s) P1 1P2 2G1G2 G3G4G3(1 G1G2H 1 )则有1 G1G2 H1 G3H 2 G2H 3 G1G2G3H1H 2R( s)(4) 、一阶系统结构图如题图所示。要求系统闭环增益K2 ,调节时间 ts0.4 ( s),试确定参数 K1 , K 2 的值。解:由结构图写出闭环系统传递函数K11(s)sK 1K 2K1 K2s K 1K 2s11K1K2s令闭环增益12 ,得: K20.5KK 2令调节时间 t s 3T30.4 ,得: K115 。K1K 2.G(s)4(5) 、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s( s 5) ,求

13、单位阶跃响应 h(t ) 和调节时间 ts 。解:依题,系统闭环传递函数(s)444T1125s 4 (s 1)(s 4)11T20.25s( s)( s)T1T2C (s)(s)R( s)4=C 0C1C2ss 1 s 4s(s 1)( s 4)C 0lim s(s) R(s)lim411)(s4)s 0s0 (sC1lim (s1)(s) R(s)lim444)3s 1s0 s(sC 2lim (s4)(s) R(s)lim413s 4s0 s( s 1)h(t)14 e t1 e 4t33T14 ,t st s T13.3T13.3。T2T1(6) 、已知开环传递函数为 G (s)10,

14、画出对数幅频特性的折线图s(s1)( s5)( BODE图),并求系统的相位裕量,判断闭环系统的稳定性 .-20-4051-60可算出相位裕量21 度。闭环系统稳定(7) 试求如图所示系统总的稳态误差,已知r(t)=t,n(t)=1(t)N(s)C(s)E(s)K1/(T1s+K2/s(T2sR(s)1)+1)解:1 K2essK1 K2如果直接给出结果,并且正确,可以给满分(8) 、已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Q( s)K (0.5s1)2 (0.1s 1)(0.02s 1)s其中分别为10 和 180,分别判断闭环系统的稳定性。若稳定,求出相位稳定裕量。解:开环传递函数: Q sK 0.5s1

15、,幅频特性单调下降,转折频率分别为:s20.1s10.02s12, 10, 50;在区间 2,10内计算如下:20 lg 180 20 lgc40 lg 2得c5rad / s ,并在区间 2,10内,解有效。1.r180arctg 2.5arctg 0.5arctg 0.135.9 ,所以闭环系统稳定。 ( 10分)当 K=180 时 bode 图如下:在区间 10,50 内计算如下:20lg 1040 lg 2 20lg 1040 lgc 得c 30rad / s ,解在区间 10,50内。210r0 , 所以闭环系统不稳定( 10分)(9) 、要求系统为一阶无静差,且要求 Kv=300/

16、s , wc=10rad/s , =50 度。求期望的开环传递函数解:已知系统为一阶无静差系统,K v300 / s, c10 rad / s,50首先,根据系统的动态要求,即由c 和设计开环特性中频段的形状,即简化模型。首先求出闭环幅频特性峰值为:M11.3(3 分)sinM1再求中频段的长度 h :h7.7(6分)M13再由C2h31.77 c 17.7rad / s,32.3rad / s1.77,2hh 1然后根据稳定指标要求,即K v300 / s,决定12 c0.077rad / s-20db/10倍频K S可以大致作出bode 的形状,如图所示:-40db/10 倍频T1=1/0.077=13;-20db/10 倍频T2=1/2.3=0.43w1 w1w2 w2wcw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