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的国画课程教学指导的7大方法.doc_第1页
幼儿园的国画课程教学指导的7大方法.doc_第2页
幼儿园的国画课程教学指导的7大方法.doc_第3页
幼儿园的国画课程教学指导的7大方法.doc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幼儿园国画教学指导的7 大方法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为世人所折服。国画更是蕴含着丰富的民族艺术语言 ,体现了道德境界与审美境界的统一,展示了“诗画一律”之美,并被历代的文人墨客和现代教育者以不同的教育形式代代相传, 相对儿童画来说, 学习起点高 , 从根本上来讲具有深奥的道理, 尤其在写意画方面由于技法简练、造型概括、笔趣横生, 更是深受人们的喜爱。特别是它在造型上介于“似于不似之间”的表现手法, 与儿童对客观事物特殊的观察方式、特殊的心理状态有着天然的默契。那么究意如何引导幼儿园的孩子掌握一些中国写意画的表现方法 , 从而陶冶他们美好的情操, 启发他们在智慧和对生活的表现能力以及对国画的兴

2、趣和爱好呢?一、认真观察 , 提高幼儿的兴趣。国画与蜡笔画、水彩画等不同,一瓶墨水一张宣纸就可以产生变化无穷的迹象。刚开设国画课时, 我引导幼儿通过玩墨 , 玩笔让其发现笔的运用如侧画, 坚画会产生不同笔迹,墨加水量多、 少会产生浓墨 , 焦墨 , 湿墨等多种不同观赏感观效果。幼儿对笔、墨、水、纸产生兴趣后再引导幼儿掌握国画几种常用的运用名词, 如运笔有中峰、测峰、拖笔等。幼儿学国画要在玩墨、玩颜色、玩材料的基础上, 要有更高的要求 , 不能随意的画 , 而要考虑画面。 为了使幼儿的能力循序渐进、稳步提高, 我制定了以下系统的活动:1. 基础课 : 毛笔宝宝总动员、宣纸宝宝穿新衣2. 花卉系列

3、 : 美丽的花、郁金香、兰花、梅花3. 藤本系列 : 月亮姑娘穿新衣、丝瓜、宝葫芦、香甜的葡萄每一个活动都是让幼儿在原有的基础上达到一点提高,幼儿有前期经验, 在活动中即能发挥已有经验, 又能学到新的东西。他们在成功中体验收获, 自然学的开心。如在花卉系列中 , 幼儿在几节课中画面的布局, 叶子的画法等都是通用的。在藤本系列中, 侧锋画叶子 , 中锋画藤这些都是每节课都要画的。还比如“毛笔宝宝总动员”这节课, 也是在实践中发现孩子们根据绘画物体选择工具的能力较弱, 幼儿甚至一支笔用到底 , 于是我们设计了这节课, 并把它安排在整个课程的开始 , 让幼儿近早有这种能力, 因为这是适合所有活动的。

4、二、勤动手 , 促进幼儿发展思维。中国画十分重视对本质的表现, 讲究形式美, 要求画面具有“形神兼备” “气韵生动”的艺术效果。构图不受时间,空间限制。也不受焦点透视的束缚, 处理空间具有及极大的灵活性。着名画家米罗曾说, “孩子天生就是艺术家”。他们画画是用心在描绘生活, 画面自然会呈现孩子具有的形、神以及气韵。 因此在选择活动内容时尽量贴进幼儿生活并注重活动的可操作性、 启发性。我在指导幼儿学习用笔及用墨时,鼓励他们多学习 , 多观察 , 多思考 , 把自己认为最有意思的画法表现出来。 且给幼儿充分的探索时间 , 允许他们患错误 , 鼓励幼儿想一想 , 换几种方法试一试。让幼儿有活动的自由

5、和信心 , 大胆地去尝试、创造。如画金鱼让幼儿观察鱼缸里金鱼的形体特征, 以及金鱼的动态。再让幼儿动手画画。首先让他们自己多次尝试感觉墨画在宣纸上产生的变化, 并想象成形态各一金鱼。其次让他们观察自己和其他小朋友画的什么地方不一样, 自由讨论如何下笔才会好看。这时老师再给以适当的提醒如墨色的对比, 笔触的简单应用等, 指导幼儿愉快作画。三、设计幼儿理解的指导语言由于国画学习对笔墨的运用和技巧要求比较高 , 对幼儿园年龄段的孩子有相当的难度 , 因此教师要通过一些具体、形象、生动的语言以及游戏化教学等多种方法加以引导和讲解 , 便于幼儿理解和掌握国画简单技能技巧的掌握和学习。我在实践活动中是这样

6、做的 :如在“郁金香”一课中 , 我和孩子们扮演小鸟 , 我用鸟妈妈的语气说 : “孩子们 , 妈妈今天带你们去一个地方 , 那里有妈妈最喜爱的花。 ”孩子们一下子进入状态 , 学着小鸟飞的动作。第二部分在观察郁金香的时候 , 我问他们 : “郁金香姐姐长什么样的 ?”孩子们说像椭圆形、像鸡蛋 , 我再问 : “你看见了什么颜色的郁金香 ?”有红色、紫色、蓝色、白色、粉红色等 , 我又问 : “郁金香的花朵是怎么长的 , 他们排队吗 ?” 在一个个问题中 , 孩子们很快就了解了郁金香的色、形等基本特征。 接着我示范画郁金香, 并用哥哥姐姐比喻几个花瓣,让幼儿理解花瓣的大小。在最后讲评部分我又说

7、 : “孩子们把妈妈喜欢的郁金香画得这么美 , 有的郁金香好象还想告诉妈妈什么 ?”引导幼儿创编、想象画面中的内容 , 并用语言表达出来。整节课我利用生动的教具 , 并结合一定的情节让幼儿身临其境 , 仿佛自己就是一只置身郁金香花丛的小鸟。还比如在平时的一节国画课中, 我和一个孩子的互动为例 , 我画了一个圆问孩子们 : “像什么 ?”AA回答说 : “像一个西瓜” 我又画了一个圆 , 她说像眼镜 画好一串葡萄 , 大家惊奇的说 : “哇” AA也叫起来 : “葡萄、葡萄” “哇 , 一大串葡萄 , 有一只小狐狸 , 特别爱吃葡萄 , 可是店里的葡萄都卖完了 , 你们愿不愿意帮他画一串串的葡萄

8、呢 ?”“愿意” AA 喊的最响。 开始画了 ,AA 很投入的安静画着 “ AA,葡萄有这么大吗 ?可以小一些吗 ?”她试着画得小“很好的 , 就这样。”她有了信心 , 一个个尽力画的小。 “ AA,一串葡萄是上面多一些 , 还是下面多一些。 ”“上面多” “对啊 , 那你能试着上面多一些 ,越往下越少吗 ?”“好的” 当大家都画好了 , 陈雨欣还在认真的画 , 直到每一片叶子都画上茎 , 葡萄藤画好 , 她才放下毛笔 , 认真的对我说 : “老师 , 我画好了。”“好的 , 你很棒。”AA 一个平时做事慢不经心的孩子, 做事总是不能坚持 ,但我了解她天真的性格, 用小故事引发她的想象, 激起

9、她的兴趣 , 对她的表现始终以肯定的语气鼓励她 , 这样恰当的做法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 幼儿坚持完成了作品 , 即使她是最后一个画好的。四、临摹大师作品, 启发想象幼儿教育专家说: 通过欣赏培养儿童对艺术的敏感性,对孩子潜在的创造意识有启蒙作用。艺术家说 : 从小让儿童接触经典 , 与名家直接对话这是一种高起点的美术教学之路。因此我经常让幼儿欣赏名师作品 , 了解国画大师们的作画风格及生活小故事。 再让幼儿选择自己喜爱的大师的作品直接临摹 , 让幼儿一下子就开始触摸艺术顶峰的作品。如齐白石 , 吴作人 , 徐悲鸿等历代着名国画大师。 在临摹的过程中 , 鼓励幼儿观察作品 , 想象大师用的是什么

10、样的笔 , 是如何运笔 , 画这幅作品状态是如何。 然后学习大师作画 , 通过不断临摹幼儿的国画水平在不知不觉中会获得很大的进步。 因为大师的创作是一种童真的心灵表白 , 可以说幼儿与大师的艺术创作灵感是可以相提并论的。 如幼儿在临摹齐白石老爷爷的群虾 , 我首先向幼儿讲述齐爷爷画虾的故事 , 再出示群虾范图提问“你看到了什么 ?”“齐爷爷是怎么样画出来的 ?” 再让幼儿讨论和评价 : “你觉得齐爷爷的画好看吗 ?齐爷爷画画时是怎样用墨的” “他画的虾子每一只是否都一样呢 ?”“你喜欢他画的画吗?为什么 ?”最后让幼儿用线条学画群虾。五、重视幼儿作品的展示, 给以评价为幼儿提供一个平台和空间

11、, 展示自己所创造的作品。让幼儿互相欣赏 , 对比和总结 , 提高幼儿自信心和保持对国画的兴趣 , 耐心倾听幼儿所表现的作品制作过程和内心世界并地欣赏他们成功的喜悦。听幼儿心中的语言 , 了解幼儿在每一个作品中所要表达的体验 , 不随意下定语” 不好”“不行” “怎么这个样 ?”等注重幼儿情绪体验 , 幼儿园课程教育取向是低结构化教学活动 , 它的特点是活动动机主要是儿童的情感需要。 因此教师对幼儿作品的肯定会使幼儿感到他们的想法和做法是值得尊重的、有价值的 , 可以放心地去做。六、利用环境教育我们做老师的都深知环境对幼儿的教育作用, 在活动室里布置相关的图片 , 区角中投置相关的材料供幼儿操

12、作 , 让幼儿在前期关注和接触起来 , 这样孩子们在公开课就有兴趣 ,因为涉及的内容是他们知道和了解的 , 幼儿的年龄特点中也说到 , 孩子对熟悉 , 有生活经验的事物感兴趣。在我开展国画教学中, 我也不忽视环境的作用, 每次我根据课的内容在教室布置相关的内容, 比如在花卉系列的活动中 , 我在教室中布置相应花的图片 , 另外美工区里也投放一些操作材料 , 做好前期的经验准备 , 如“梅花”活动前 , 我在美工区让孩子们用圆片来做梅花, 让幼儿在动手操作中了解梅花的形状。还比如“葡萄”活动中, 事先我在教室里布置了一个葡萄架 , 幼儿每天可以观察这些葡萄, 我还在美工区里组织幼儿用皱纸制作葡萄

13、, 做好的葡萄又装饰了美工区的环境。七、在实践中不断反思、调整通过一学期的探索和实践, 我和组内成员们收获了喜悦和成功 :1、孩子们的国画水平提高了。从握笔的姿势、运笔、中锋、侧锋的运用, 都有了长足的进步。2、孩子们的想像能力提高了。国画中的五指执笔是一项能刺激孩子大脑发展的运动, 孩子们平均每周起码要使用毛笔两到三次, 在这么频繁的运动下, 孩子们的大脑得到不断的刺激 , 使他们想象创造能力不断提高, 加上艺术教育本来就是能发展想象力。3、幼儿的积极情感得到了培养。从开始时的不敢下笔,到现在个个挥笔个各如有神, 一副大师的样子, 三笔两笔就完成了一幅作品。4、就我们自身而言, 对中班国画活

14、动的目标、内容和形式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对指导中班孩子开展国画活动更有针对性和体验 , 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虽然在实践中我们积累了一些成功的体会和经验, 但是仍有许多的不足和困惑:1、集体活动的组织要求我们考虑方方面面的问题。如如何更好地体现层次性、个体差异等等, 这些在实践中我们还不能很好地把握, 须在今后的实践中继续摸索和思考。2、如何用有效地语言组织幼儿活动。活动能充分考虑到幼儿的兴趣、爱好、能力水平, 给幼儿更多自由的机会。但在活动中, 老师在实践中的语言指导, 还值得我们做进一步的研究。赠送以下资料背影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学习本文选取动人情景,生动描写人物,以情感人的方法。

15、过程与方法:感受作者朴实的语言风格。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体味文章所表现的父子之间的深情,培养学生懂得感受爱,也懂得回报爱的优良品德。【教学重点、难点】1、作者对“父亲买橘子”的背影方法。2、儿子对父亲的关心的不解、顿悟、感念的过程。【预习设计】1、学生需认真朗读全文,弄懂重点词语的音、形、义;2、整体感知文章主要内容,注意事件发生的背景;3、你是如何看待文中的父亲和儿子的?【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运用多媒体播放歌曲父亲,并欣赏一首小诗。“父爱是拐杖,让我们在人生中少摔跟头。父爱是良言,让我们作出正确的判断。父爱是阳光,让我们健康的成长。父爱是音乐,让我们快快乐乐的生活。父爱是蜡烛,默默的为我

16、们奉献着自己。”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背影,看看这篇文章感人至深的地方究竟在哪里?二、检查预习(小组之内检查)1、正音练习:给加粗的词注音。变卖 典质 (di n zh ì)颓唐 (tu í)狼藉 (j í)交卸 (xi è)奔丧 (b èn s ng)簌簌 (s ù)晶莹 (y íng)迂腐 (y )琐屑 (su xi è)栅栏 (zh à)差使(ch i)照看行李 (k n)妥帖 (tu )蹒跚 (p án sh n)踌躇 (ch óu ch ú)2、根据解释填词语。乱

17、七八糟的样子。狼藉失业在家。赋闲凄惨暗淡,不景气。惨淡因为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蹒跚言行守旧,不合时宜。迂腐细小而繁多的事。琐屑不幸的事接二连三的发生。祸不单行把自己的财产、衣服出卖和典当出去。变卖典质精神不振作。颓唐三、朗读课文,交流探讨1、刚才我已经说过, 背影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名篇,几十年来为人们所传诵,这说明大家在读这篇文章的时候肯定给大家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或者产生了某方面的疑惑,那么同学们在读这篇文章的时候,有没有特别深刻的印象或疑惑。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全文,把自己印象最深刻的地方画下来,然后用“我觉得。”的句式来谈谈你是如何看待这篇文章的。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引导

18、学生完成以下几项任务。(1) 引导学生体会本文语言的朴实特点,通过读的形式来让学生体会文章的语言虽然平实,但是却很感人。(2) 引导体会文章为什么以 “背影” 为题?文中写了几次 “背影” ?那一次写的最详细?作者是如何来详细刻画“父亲为儿子买橘子的背影”的?(播放电视散文背影片段)边引导,边朗读,边体会,重点解决:A、“背影”是这篇文章的线索。第一次是在文章的开头“我最不能忘记的是父亲的背影”。第二次是父亲为我买橘子时的背影。第三次是父亲混入来来往往的人群里的背影。第四次是我收到父亲的来信,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到了父亲的背影。父亲为我买橘子时的背影写得最详细。B、在描写父亲为儿子买橘子的背影时

19、,引导学生从动作描写入手,细致入微的刻画。如:“蹒跚”、“探”、“爬”、“攀”、“缩”、“微倾”等词语中体会父爱。C、从父亲的衣着上来体会、父子衣服的对比( 他给儿子做了紫毛大衣) 及营造的氛围和心情 ( 悲凉、沉重 ) ,帮助学生分析特定背景( 祖母去世、父亲赋闲、变卖典质、还了亏空、借钱办丧等等 ) 。教师总结:作者刻画的这个背影,是自己终生难忘的父亲的背影,他通过写父亲的体态动作、穿着打扮, 使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位在奔波劳累中,依然为儿子尽心尽力的伟大的父亲,这也是这篇文章感人至深的地方,打动了千千万万的读者,让我们感受到了博大深沉的父爱。(3) 在送行中,父亲除了为儿子买橘子外,还用什么来表达对儿子的关爱?儿子理解父亲的深情吗?为什么?八年以后,作者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怀的是怎样感情?教师总结:浦口送别的时候朱自清才20 岁,因为年轻,所以他当时也会对父亲的琐碎的表达爱的方式表示不满,可是当他在八年后,随着自己心智的成熟,对父爱的感受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对当时的自以为是也感到非常的后悔,自责。他把自己这种真实的感受,真实的情感勇敢的展现在了众人面前,我想,这就是这篇文章最感人至深的地方。(4) 面对父亲,作者当时是怎样对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