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汽车废气能量回收技术一、前言自 20 世纪 70 年代世界性的能源危机发生以来, 能源问题受到世界各国普遍重视, 各经 济大国都致力于抢占能源市场的同时, 对节能技术的重视程度也大大加强。 随着人们生活水 平的提高, 汽车保有量越来越大, 汽车能源消耗在总能源消耗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 汽车 节能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各国关注。节能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汽车工业发展的主题之一。相关研究表明,发动机工作时,一般转化为有效功的热当量约占燃料燃烧产生热量的35%40%,冷却水带走的热量占 20%30%,尾气带走的热量为 30%40%。而发动机的排 气温度高, 如果能够充分利用这部分余热, 将会明显提高燃料的利用
2、率。 因此汽车废气能量 回收技术已成为汽车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二、技术特点由于汽车发动机的工况复杂多变,因此汽车废气能量回收技术具有特殊的要求和特点。主要特点如下:(1) 汽车废气能量品位较低,回收比较困难;(2) 要求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效率高;(3) 要求抗震动、抗冲击,适应汽车运行环境,安全性好;(4) 不能影响发动机的工作性能。 由于汽车废气能量回收技术具有上述特点, 使得研究的成功虽多, 但投入商业化生产的不多,只在废气涡轮增压和取暖方面取得了实用性进展。三、技术现状 目前,汽车废气能量回收技术主要包括废气涡轮增压、发电、取暖、制冷、改良燃料性 能以及涡轮蒸汽机等方式。下面分别
3、从这六个方面介绍国内外相关技术的研究现状。1、废气涡轮增压技术废气涡轮增压是车用发动机广泛采用的一种技术, 该技术利用发动机排出的废气推动涡 轮机高速旋转, 带动同轴的压气机对进气进行压缩以提高进气压力, 进而提高空气密度、 增 加进气量。采用此技术不仅可改善内燃机的燃油经济性、降低有害排放物(碳烟、CO、HC化合物等) 的排放, 还能在不增加气缸容积的基础上大幅度提高发动机的功率。但发动机采用废气涡轮增压技术后, 也存在一定的弊端。 它会提高发动机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最高爆发 压力和平均温度, 从而影响发动机的机械性能和润滑性能, 同时因吸入气缸内的空气量增加 以及燃烧室温度的升高,使得NOX
4、 的排放量增加。而且在汽油机上使用废气涡轮增压时,存在易发生爆燃,热负荷大,与增压器匹配困难等问题,这限制了它的使用范围。2、废气余热发电 利用废气能量发电的常用方法有半导体温差发电和斯特林循环发电。(1) 半导体温差发电半导体温差发电通过将两种不同的热电转换材料N型半导体和P型半导体,其一端相接于同一导电体上被置于废气流经的高温环境, 另一端则相接于不同的导电体上被置于大气 的低温环境。 因热电转换材料的两端存在温差, 通过其内部空穴、 电子的扩散在低温回路中 形成电势差,即在 A、B端分别形成正、负电压,直接将热能转化为电能。如下图所示:廈气奇渦咒住导电惟i$半导体温差发电无需化学反应,发
5、电过程无噪音、无污染、体积小、重量轻、适用范围 较广且应用可靠等优点,现多用于军工行业。但现阶段热电转换效率普遍较低,处于6%11%之间,且热电转换材料成本较高,离推广应用还有很大距离。(2) 斯特林循环发电斯特林循环发电是利用工质从高温热源(汽车废气)吸收热量,膨胀做功,向低温热源 放热并收缩,再次从高温热源吸收热量,不断循环上述过程。 在每次循环过程中, 工质吸收的热能转化为机械能,而工质做功过程中通过活塞的往复运动带动直流发电机进一步将机械 能转化为电能。3、废气余热取暖废气余热取暖技术是利用发动机排气管的余热为驾驶室和车厢提供暖气,为挡风玻璃除霜除雾,以及对发动机进行预热,解决冷起动问
6、题。例如在我国北方,解决公共汽车乘坐舒适性的主要问题之一是冬季取暖问题,而利用废气余热可以有效改善车内环境。这种余热利用技术优点是既不需要在汽车上增加热源,又不增加发动机本身的热量消耗,成本较低、经济性好、使用方便。同时解决了发动机机油和蓄电池的保温问题。但是废气余热取暖技术无法在发动机停止工作时使用,且在高寒地区使用时对换热元件要求较高。此外该技术发热量的大小受发动机工况的制约,而且仅能在冬季发挥作用,废气能量利用不充分。另外利用废气取暖时,换热装置增大了发动机排气背压,将影响到发动机的工作性能。4、废气余热制冷通过回收和利用发动机废气余热来驱动制冷系统,是实现汽车空调理想的节能方案。但因废
7、气制冷系统体积大、结构复杂、造价高等因素制约了它的应用和发展。目前提出的这方面技术主要有吸附式、吸收式和喷射式三种。(1) 吸附式制冷吸附式制冷是利用某些固体物质在一定温度、压力下能吸附水蒸气或某种气体,在另一种温度、压力下又能把它释放出来的特性来实现制冷。这种吸附与解吸过程导致压力变化, 从而起到了压缩机的作用。 该技术所采用的工质有活性炭一氨气,沸石一水,沸石一氨气等。这些工质具有对环境无污染、可以直接利用一次能源等优点,所以此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 重视。吸附式制冷运动部件少, 可靠性高。而且由于使用固体吸附材料,因此可用于振动场 合。(2) 吸收式制冷吸收式制冷原理是以热能为动力来完成制
8、冷循环的。在吸收式制冷循环系统中,所采用的工质有水一溴化锂、氨一水等。吸收式制冷系统的COP (注:。0卩=制冷量+消耗功率)高于吸附式,但远低于蒸汽压缩式, 而且结构复杂、体积大、造价高。此外发生器、冷凝器、吸收器和蒸发器需要自由水平面,不太适用于经常处于颠簸、运动状态下的汽车。(3) 喷射式制冷喷射式制冷系统除了循环泵外没有其它运动部件,而且造价比较低。与同类制冷方式相比,在最优设计条件下,功率非常低,大约为25%左右。喷射式制冷系统的主要特点是以喷射器代替压缩机,以消耗热能作为补偿来实现制冷。此装置结构较为简单,耗功量少。但这种装置噪音太大,会影响汽车的舒适性。5、废气余热改良燃料性能改
9、良燃料性能技术是利用发动机排出的废气余热加热燃料,使其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分解出氢气、一氧化碳等可燃气体,以达到提高燃料的可燃烧热值,减轻污染和积炭的目的。目前已实现了对甲醇的改良,反应原理如下图所示,在国内已有的余热制氢发动机中,甲醇的产氢量可达72.3%。甲醇裂解气可以实现稀薄燃烧,可以降低发动机的燃料消耗量,随入增加,甲醇的消耗量随之减少,甲醇的当量燃料消耗率较汽油明显降低,最大降低30.7%,最小降低14.3%。这对减少汽车燃料、自重等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改良技术只对固定的液体燃料有催化转换作用,用途较为单一。CHjOH + H20催化剂、300 J 450 C3H2-tCO2CH;OH6、
10、涡轮蒸汽机高温循环即来自于发动机所由德国宝马汽车公司制造的涡轮蒸汽机基于两个循环系统:排出的废气能量为主能量源,与液态介质同时经过热交换器并将其加热为蒸汽。生成的蒸汽被直接导入与内燃机曲轴相连的膨胀单元,给发动机提供助力。大部分剩余的热量被发动机冷却循环吸收,构成涡轮蒸汽机的第二能量源,用以加热液体提高液汽转化的效率,即成为低温循环。其原理如下图所示:在采用此种辅助驱动系统组合之后,发动机的效率会得到较大程度的提高,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但此系统成本较高、结构复杂、体积较大,难以在汽车上实现推广应用。四、发展趋势1、涡轮增压新技术为了适应车用发动机的特殊要求,出现了一种可变几何参数的涡轮(VGT
11、)o这种涡轮可以实现在低速时减小涡轮喷嘴面积以提高增压压力, 提高低速转矩, 高速时扩大涡轮喷嘴面 积,降低排气压力。 上述调节过程的实现方式有很多, 一般是通过在涡轮入口加装可调节的 滑片或叶片可调的喷嘴环, 使气体的流通截面发生改变。 由于控制机构的复杂性和成本上的 原因,一般仅在追求高性能的发动机上使用,近年来有推广的趋势。2、废气余热制冷新理论利用适当的相变材料,储存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的低品位热能,以改善汽车低温环境下的冷起动。 在汽车行驶过程中, 利用相变材料融化来吸收发动机冷却系统的低品位热能。 冷 起动时, 传热流体吸收相变材料凝固时释放出的大量相变潜热,从而可以比较经济地加热发动机,改善其冷起动,减少环境污染,并且节约了能源。五、结束语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环保要求的日益加强,废气能量的利用将越来越受到重视。 如本文所述, 利用发动机余热做功已成为发动机余热利用领域新的研究热点。 通过此方法转 换得来的电能可灵活方便地使用, 更重要的是这种方法不需对原有汽车设备做较大改动,但是此研究尚处于初步探索, 达到实用化还有很多研究工作要做, 尤其是如何提高热能转化效 率,稳定发出电能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参考文献:1 孙潇,张学义等.车用废气能量回收利用技术现状分析与发展前景J.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2009,36(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报告
- 2025企业单位终止补偿劳动合同范本
- 2025授权材料采购合同协议书范本
- 2025房地产交易合同 房地产交易合同范本
- 瀑布丙烯美术课件
- 汉唐古典舞艺术体系精讲
- 儿童教育教师说课
-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健康教育
- 2025试用期的劳动合同书范本
- 精神病人的家庭护理
- 拆除外墙合同范本
- 国企内部审计计划模板范文
- 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散文阅读》课件
- GB/T 13305-2024不锈钢中α-相含量测定法
- 2024年高中英语衡水体书法练字字帖
- DL∕T 618-2022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现场交接试验规程
- 诗词研究与创作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南昌大学
- 校园安全漏电
- 与医保有关的信息系统相关材料-模板
- 肿瘤放疗与免疫治疗联合模式探索
- 热分析技术应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