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光热典型实验有答案_第1页
声光热典型实验有答案_第2页
声光热典型实验有答案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声现象1、二中分校初二物理期末复习典型实验实验一:用橡皮槌敲击音叉听到声音,但 看不到振动.现象:乒乓球被弹起水面溅起水花,听到声音_ 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或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实验三:探究音调和频率的关系实验二:真空罩中的闹铃1实验现象:用抽气机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 听到的 声音越来越小2推理:假设没有空气,将 _听不到声音。3该实验说明:_真空不能传播声音,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改变每次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为了控制 变量,让每次钢尺振动的幅度相同。1实验现象:_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得越慢, 音调越低.2该实验说明:_音调高低与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2. 课堂上,老师给同学们做了这

2、样两个声学实验, 图甲是将 一'把钢尺压在桌面上,一部分伸出桌面。当用手拨动其伸出桌外的一端时,钢尺发出声音。图乙是老师把电铃扣在 钟罩里并让其发声,我们既可听到清脆的铃声。当老师用 抽气机抽掉钟罩里的空 气时,我们发现,随着钟罩里的空 气逐渐变少,铃声逐渐变小。这两个实验能说明声音的传 播需要介质的是_乙_实验选填“甲”或“乙”。3. 如图19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 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发声体在 振动; 如图19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 泡沫塑料球弹起,这现象说明空气能传声,声音能传递能量.4. 如下图,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

3、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发生明显变化的声音的特征量是 音调,这说明该特征量跟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5. 以下实验或实例,能用来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往鼓面上撤一些泡沫屑,敲鼓时见到泡沫屑不停地跳动;用手按住鼓面,泡沫屑停止跳动,鼓声消失.说明 _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 发声也停止_。2用 甲拨打放在真空罩内的乙,能看到 乙显示 甲的号码,去却听不到 乙响铃.说明真空不能传播声音.6. 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小明把手放在喉咙处大 声讲话,感觉喉头振动了;小华把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在水中,水面激起了水花。通过对 这两个实验现象的分析,你能得出的结论是:声音

4、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明显 地看到实验现象,你的改良方法是:在桌面上撒纸屑(豆子)。314二、光现象一、直线传播1、小光同学用易拉罐做小孔成像实验。像的高度h/ cm像到小孔的距离s/ cm1实验过程中,小光发现蜡烛和小孔的位置固定后,像 离小孔越远,像就越大。他测出了不同距离时像的高度,填 在表格中:2请你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图14坐标中画出h与s的关系图像3从图像中可以看出h与s的关系为:像到小孔的距离s越大,像的高度h越高填“高”或“低”。2. 学习了光学知识后,爱动脑筋的小桐和小朵想自己探究 小孔成像观象。如下图

5、,她们给两个空罐的底部中央分别打中“ _ .上一个圆孔和一个方孔,再用两片半透明的塑料膜蒙在空罐 的口上。分别将小孔对着烛焰和灯丝,可以看到烛焰和灯丝 通过小孔所成的像。1分析比较甲、乙两图,可以得出的结论: 小孔成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无关2分析比较甲、丙两图,又可以得出_像的形状与物体形状有关 3通过实验,可以看到烛焰和灯丝在塑料膜上成的都是倒立选填正立”或 倒立”的实像,说明小孔成像的原理是 光的直线传播。4树荫下的圆形光斑就是太阳通过树叶间的小孔在地面上所成的实像。二光的反射1 如下图,是小涛同学探究光反射规律的实 验他进行了下面的操作:1如图甲,让一束 光贴着纸板沿某一个角度射到 o点

6、,经平面镜的 反射,沿另一个方向射出,改变光束的入射方向, 使/ i减小,这时/ r跟着减小选“增大” “不变” “减小”,具体为表格所示:/ i20 °30 °40°50°60°80°/ r20 °30 °40°50°60°80°2则根据正确的表格数据可归纳的结论的为射角等于入射角 3在实验过程中发现如图乙,把纸板F向后折,在纸板F上不能填“能”或“不 能”看到反射光线,说明: 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4假设沿原反射光的方向入射,发现新的反射光线与原入射光线 重

7、合,(填“重合“或”不重合”则可以得到反射光路可逆的结论。5请写出白纸板的两个作用 显示光的传播路径 _验证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 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6课后,某同学利用同一套实验器材,选择入射角分别 为15°、30°、45°的三条光线进行实验,结果得到了不同的 数据,如下图。经检查,三次试验中各角度的测量值都是准 确的,但总结的规律却与反射定律相违背。 你认为其中的原 因应该是误把反射光线与反射面夹角当反射角 三平面镜成像1、小明利用如图2所示的实验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 点。请你解答以下问题:1该实验采用薄透明平板玻璃作为平面镜,是为了能确定像的位置能比较像与物

8、的大小_。2该实验选择两个相同的蜡烛 A和B,是为了观察蜡烛B是否与蜡烛A所成的像重合 ,从而比较像与物大小_,蜡烛B 否填“是”或 “否”应该点燃_1"15-7S*230-"60*13厂45*4矿图23使用刻度尺的目的是:_测量并比较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关系4在玻璃板的同一侧,该同学通过玻璃板看到了又看到同一个蜡烛的两个像,产生这 种现象的原因是玻璃板太厚 。5做了一定调整后,在确定像的位置时,同学手中的蜡烛无论在桌面上如何移动,都不能与玻璃板后的像重合,原因是:_玻璃板未与桌面垂直 。6某同学将蜡烛换为跳棋,实验中调整好跳棋 A和B的位置后,使用刻度尺分别测量Ja4nA和

9、B到平面镜的距离,可得到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等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填“大于”、“等于”或“小于”;7移开棋子B,用白纸做屏幕放在该位置,白纸上不能 填“能”或“不能”接收到A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虚像。填“虚”或“实”。8假设感觉棋子的像比较暗,假设增强像的亮度,手头有一手电,则手电应该照射 棋子A 填“棋子A”或“玻璃板”9根据该同学在白纸上留下的实验记录,能否得出“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的结 论?为什么?不能实验次数太少,结论不具有普遍性;第二次数据不能得出此结论 (四)、折射规律1根据入射光线画出相应的折射光线的大致位置:说明白光是由各种色光组成的。3 在探究 光从空气斜射人水和油时,哪种

10、液体对光的偏折本领 较大”的实验中,小明提出如下实验方案:先让一束入射光从空气直接斜射入透明的空水槽中,记录下光斑位置如下图;接/着分别倒入水和油,记录对应的光斑位置,再通过分析就可得到/实验结论。经讨论,同学们认为这一方案是可行的,于是进行了 探究实验。1要实现探究目标,他们应选择以下图中的BD 选填字母序号两图示实验;2实验时,同学们在水槽底部贴上一把自制纸质刻度尺,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确定光斑的位置,从而比较它们对光的偏折本领 _。3某小组同学正确实验后,所记录的三次光斑的相对位置如以下图所示,经分析 可知:光从空气斜射入水和油时, _ 油 对光的偏折本领较大。三、透镜1小彤在探究凸透镜

11、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 50cm刻线处,将光屏和点燃的蜡烛分另U放在凸透镜的两侧,如图13所示。为了找到烛焰清晰的像,小彤应将光屏向_左 _移动选填“左”或“右”。小彤将光屏移到某一位置时,光屏上呈现烛焰清 晰的像,则该像是_实_像选填“实”或“虚”。小彤将点燃的蜡烛移动到光具座上35cm刻线处,移动光屏可以再次在光屏上观察到烛焰清晰的像,这一实验现象可以说明幻灯机的成像特点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51/1口"|卩|,|1|卩|刑|cm 102030405(Hi 11 屮Hi M 叩讪 flf 1Z11H 叫 iTL li 1111

12、0607080901011、 10年期末下面是李军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 像”的实验中经历的三个步骤:I实验中,他将凸透镜正对着平行光,当光屏移动 到图4所示的位置时,光屏上呈现出最小最亮的光斑。 由此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_10_cm。2实验前,李军将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调在 做的目的是使像成在_光屏中心 。0 10 20 34) 40 SO 60 70 W l(W同一高度。这样3实验中,保持该凸透镜在如图4所示的位置不变,李军将烛焰放在光具座25 cm 刻度线处,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了烛焰清晰的像,则该像是 _倒立 缩小 的 实像。4在实验过程中,当蜡烛和透镜固定后,无论怎

13、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呈接到像,写出一种可能物距小于焦距2、 11年中考.小华想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桌上有 A、B、C三个凸透镜,其中 凸透镜A的焦距为10cm,凸透镜B的焦距为50cm,凸透镜C的焦距未知。光具座上标 尺的刻度范围如下图。1小华想探究凸透镜成实像的规律,应选用_ A 凸透镜选 填“ A ”或“ B ”。实验过程中,他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距凸透镜 25cm处时,移动光屏, 直到光屏上呈现出烛焰清晰的像,则该像是倒立、_缩小 的实像。选填“放大”或“缩小”2小华将凸透镜C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线处,当烛焰在光具座上 30cm 到40cm刻线之间时,烛焰的像是放大、倒立的实像;当烛

14、焰在光具座上0cm到30cm刻线之间时,烛焰的像是缩小、倒立的实像。由此可判断烛焰在光具座上45cm刻线处时,烛焰的像是放大、正立的 虚 _像。3假设某次实验,发现像呈在光屏的3、 10年中考.小磊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将焦距为 20cm的凸透镜A固定在光具 座上35cm刻线处,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 5cm刻线处,移动光屏,使烛焰 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18甲所示。接着他保持蜡烛的位置不变,将凸透镜 A换 为凸透镜B并保持位置不变,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18乙所示。/A甲乙图181请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和凸透镜成像规律判断:凸透镜 A的焦距大于 凸透 镜B的焦距。选填“

15、等于”、“大于”或“小于”2图18乙所示的实验现象可以说明_照相机的成像特点。选填“照相机”、“幻 灯机”或“放大镜”4. 10年东城二模如图17甲所示,小文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将凸透镜 A固定 在光具座上保持位置不变,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把烛焰与光屏的位置对换后, 在光屏上将观察到倒立、缩小 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小文将光屏先后放在如图17乙所示位置,在光屏上能观察到大小相等的光斑,凸透镜 B 的焦距为30 cm。平行光源|llll|llll| llll|JIII|l lll|llll|ll» l|lll | Illi Jill l| llll|llll

16、|l lll|IIJI|llll|llll|llll|llll| 1111| III 1|0 c m 1020304050607080901Qirpirntn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h|iiii|iiii|Llii|i ii|ii JI|III linn |iiui mi|0 c m 10203040506070809010i5某同学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 了物距u和像距v之间关系的图像,如下图。1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10cm;2把物体从距凸透镜30cm处移到15cm处的过程中,像距逐渐变_大;选填“大”或“小”3

17、当把物体放到距凸透镜8cm处时,光屏上不能得到一个清晰的像。选填“能”或“不能”6在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过程中,小明和小军用焦距为14 cm和16cm的两个凸透镜 分别进行了三次实验,并把实验数据及成像情况准确地记录在下表中:他们通过比较表 中两个凸透镜的各类信息,请帮他们将相应的结论补充完整。凸透镜的焦距f/cm物到凸透镜的距离L/cm像到凸透镜的距离L'/cm像的 大小像的 正倒像的虚实142047放大倒立实像143026缩小倒立实像144022缩小倒立实像162080放大倒立实像163034等大倒立实像164027缩小倒立实像1比较根据表格第二、三、四或五、六、七行物距与像距

18、的变化关系可以得出:焦距一定,成倒立实像时,物距增大,像距减小2比较根据表格第二、三、四或五、六、七行物距、焦距与成像特点可以得出: 焦距一定,物距大于2倍焦距, 成倒立缩小的实像3根据表格的第二行和第五行可以得出的结论为物距一定,成实 像时,焦距越大,像距越大 (4)凸透镜成实像时,当像距 大于 (填 大于”、小于”或 等于”)物距时,像是放大的。四、物态变化一温度计1 、某同学想探究温度计的精确程度与温度计的玻璃泡大小及毛细管的粗细是否有 关,他从实验室借来甲乙丙三只温度计,甲乙的玻璃泡大小相同,但甲的毛细管比乙的 粗;乙丙的毛细管粗细相同,但丙的玻璃泡比乙的大。将它们一起放入一杯相同的水

19、中, 管内液面高度大致相同。当将它们一起再同时放入温度较高的热水中足够长的时间,液 面稳定后发现此时三只温度计的液面高度 h甲h乙h丙。1假设他想验证温度计的精确程度与温度计的玻璃泡大小是否有关,应选择_乙丙填甲、乙、丙温度计。2假设他选择甲乙两只温度计,根据实验现象他得到的结论是温度计的精确程度与温度计的毛细管的粗细有关。2、(09常德)2008年4月,常德市出现了首例“手足口”病例之后,弓I起了市政府 的高度重视,要求各地学校每天对学生进行晨检、晚检,并报告检查情况,其中就用了 到体温计。图甲是一支常见体温计的示意图,它的量程是_35-42_ C,它的分度值为C。由此可知体温计的测量结果比

20、实验用温度计更精确,但因液柱太细难以读数, 所以体温计具有特殊构造,其横截面如图乙所示,a为向外凸起的弧形玻璃面,要看清体 温计中液柱的位置就应沿 方向观察“ A”、“E ”或“C”,这是利用物体位于凸透镜一倍焦距以内成正立放大虚像 _的原理。二熔化和凝固1、09益阳有一杯掺有少量酒精的水,李涛同学想测出这杯混合液的凝固温度 水 的凝固点为0 °C,酒精的凝固点为-117 °C。他将这杯液体放入冰箱的冷冻室内,并将 温度计正确插入混合液中,每隔 2min把观察的现象和数据记入表一中。表时间/mi n0246810121416182022温度/0C420-2-4-6-6-6-

21、6-6-8-11状态液液液液液固、液固、液固、液固、液固、液固固1该混合液的凝固点是 _-6°C。当实验进行到21min时,该混合液体所处的状态 是固 态。2在水中掺酒精,混合液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低_(填“高”或“低”)。实验结 束后,李涛同学又想知道一定量的水中掺入酒精后的凝固点的高低是否与掺入酒精质量 的多少有关,于是他又用玻璃杯取与第一次实验质量相等的水,在水中掺入质量更少的 酒精,放入冰箱内重做实验,把观察到的现象和数据记入表二中。表二时间/min0246810121416182022温度/ 0C420-2I-4-4I-4-6-9 ;状态液液液液液固、液固、液固、液固、液固

22、、液固固3根据表一和表二的数据分析可知,一定量的水中掺入酒精质量减少,混合液的凝固 温度升高填“升高”“降低”或“不变”。时间01234567/mi n温度/ C-4-2000012实验时,根据实验记录分别正确做出了固体的熔化图像如图18甲、乙所示2 、兴趣小组在研究固体的熔化(I) 根据图像甲乙判断,甲图物质是 _晶体,乙图物质是 _非晶体,甲图物质在 0-2min处于 固态,C点时处于 固液共存态0(2) 根据图甲、乙和下表可以判断出甲图是 冰 熔化的图像,熔化时间持续 min;请再写出一条你发现的信息:一般而言,金属是晶体;或熔点与大气压有 关或;冰的熔点是0C。x 105Pa大气压下一

23、些物质的熔点凝固点 /C钨 3410银962萘80固态酒精117钢 1515铝660海波48固态氦210铜 1083铅328冰0固态氧218金 1064锡232固态氢- 2593在探究水的沸腾、海波和石蜡的熔化规律时,这三个探究实验中都需要的测量 仪器是秒表和温度计03在探究水的沸腾、海波和石蜡的熔化规律时,小琴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请答 复以下问题。1在上述三个探究实验中,都需要的测量仪器是秒表和温度计;2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可以判断:海波的温度到达53C时,其状态是液态;选填“固态”或“液态”3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可知:该实验中水的沸点是99°C。力卩热时012368911间 /

24、min45712石蜡的温度/C40414244464748495152545659海波的温度/C40 :424446484848484848505356水的温度/C92939495969798999999999999三沸腾1、 11 龙岩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时,小明根据实验数 据绘出水温随时间变化图象如图14所示。则实验时水的沸点是100C,这说明当时水面上方的气压_等于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一个标准大气压。当水温到 达沸点后,只加大火力持续对水加热,水温不会填“会” 或“不会”继续升高。2、 11 桂林在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小华使用的实 验装置如图甲所示,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

25、温度一时间”图像如图 乙所示。1实验中所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 热胀冷缩 的规律制成的。2从图乙中可知实验测得水的沸点是 97_C,说明此时实验室中的大气压_小于选填“小于”、“大于”或“等于”1标准大气 压。3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将 _不变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并看到有“白 气”不断从烧杯中冒出,这些“白气”是由于水蒸气 液化填写物态变化名称而产生的。3、 11 呼和浩特在做“水的沸腾”实验时, 根据图A可知烧杯中水沸腾时的实际温度是 _98C;由水的沸点判断当时的大气压低于 标准大气压。选填“高于”或“低于” 现有甲、乙两组同学在某实验室里做“水的沸 腾”实验,选用的实验装置相同,

26、他们绘制的沸腾 图像如图B所示。问a、b图像不同的原因是初 始的水量b比a多或水的质量不同 。4某物理小组的同学用如图4所示的装置来研究水的沸腾。从点燃酒精灯加热开始计时, 当液体中有气泡上升时,每隔1min记录水的温度如下表所示:时间/mi n 11121314151617181920 温度/ r95969798989895989898图41某小组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 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如图5中A B 所示,则图中_E_是水沸腾前的情况,图 中_A 是水沸腾时的情况;2从记录的数据看出,在某一次观察记 录中明显错误的选项是第 _17_分钟时的 数据;3从记录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此

27、时水 的沸腾的温度为98_C,水在沸腾过 程中温度 不变 .(选填“升高”、“不 变”或“降低”);4在这次实验中,发现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这段时间过长。为了缩短实验的时间,可 以采取的措施是减少水的量或提升水的初始温度 。四蒸发1、 11 莆田探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1提出问题:结合生活实际,液体蒸发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2猜想与假设:液体蒸发的快慢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a.液体外表的大小:b.液体温度的高低;c.液体_上方空气流速 的快慢3进行实验、收集证据针对猜想 aI取两块相同的玻璃板。n在玻璃板上分别滴一滴质量的酒精,使两滴 酒精外表大小明显不同,如下图。川保持酒精的温度和酒精 上方空

28、气流速相同IV假设干时间后,两玻璃板上剩下的酒精明显不同 4分析与结论填“有关”或“无关”液体蒸发快慢与液体外表的大小有关5本实验采用了一种很重要的研究方法,这种方法是 控制变量法2、 11 鞍山如下图是电冰箱工作原理图。电冰箱工作原理是利用了一种叫氟利昂的物质作为热的“搬运工”,把冰 箱冷冻室里的“热” 搬运到冰箱外边。氟利昂是一种既容易 汽化,又容易一液化-的物质(填物态变療气电动展強机化的名称)。工作时,电动压缩机将氟利昂蒸气压缩并把它压入 冰箱的冷凝管里,在这里蒸气变成液体并放热一 ( “吸热”或“放热”),这些热被周围空气带走。冷凝器 里的液态氟利昂,经过一段很细的毛细管进入冰箱内冷

29、冻室的管子里,在这里迅速汽化吸热 (“吸热”或“放热”),使冰箱内温度降低,生成的蒸气又被压缩机抽走,压入冷凝器,再液化并把从冰箱内带出来的热放出。氟利昂 这样循环流动,冰箱冷冻室里就可以保持相当低的温度。4、 11 沈阳炎热的夏天来啦!小明家买了一台电风扇。站在电风扇旁,小明觉得 凉爽。于是他大胆猜想:是电风扇降低了室内温度。为了验证猜想,他关闭了门窗,选取两支相同的温度计,进行了如下的探究实验。 以下步骤中有来完成的部分,请将其补充完整。实验步骤(1) 温度计放置:将两支相同的温度计 一只靠近电风扇,一只远离电风扇旁边;(2) 温度计读取:闭合电风扇开关,稍候读取温度计示数。分析论证两支温

30、度计示数相同,说明吹电风扇不能降低室内温度。这一现象引发了小明的思考,为什么室温没有降低,而吹电风扇却觉得凉爽呢?小明联想到液体蒸发的知识。人体是通过汗液蒸发来调节体温的,人在吹电风扇时,汗液比 平时蒸发得更快,所以感到凉爽。为了证明吹电风扇能加快蒸发吸热的速度,小明又进行了实验,他只增加一种物质, 并且首先补充了一个步骤,然后重复前面实验的操作。请你将下表的内容补充完整。增加物质两杯相同的水补充步骤_将温度计放入水中,一个用电风扇吹,一个不用电风扇吹分析论证如果观察到用吹电风扇可以温度降低 ,说明吹电风扇能加快蒸发吸热的速度。5、 2010江苏镇江小凡同学在4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一滴质量相同

31、的水,进行如以下图所示的实验探究,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水的外表积和水面上方空气流动快 慢有关.水滴被摊开的水滴ABC水西 一二, 吹风1通过A B两图的比照,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 外表积有关.2通过_C D两图的比照,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有关.3小凡同学猜想水蒸发快慢还可能与水的质量有关,于是继续进行了如下探究:在相学习文档仅供参考同环境下的两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别滴上一滴和两滴水如右图.结果发现甲图中 水先蒸发完,于是他得出结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质量有关,水的质量越小蒸发越 快.从实验设计环节看,他没有控制水的 外表积选填“质量”或“外表积”相 同;从得出结论环节看,“根据谁

32、先蒸发完,判断谁蒸发快” 是否正确?不正确选 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 水的质量不同6 、(09昆明)学习了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后, 李丽同学猜想液体蒸发快慢可能还 与液体的种类有关。请你利用下面提供的实验样品,设计实验验证李丽的猜想是否正确。实验中应控制液体上方空气流动的快慢、液体与空气接触的面积和温度_都相同。(2) 实验室已提供装好酒精和水的几个样品,如图13所示。按实验要求,应选择两个样品进行比照研究。(3) 假设一个同学选好两个液体样品后,将一个放在室内,另一个放在室外,经过相同时 间后进行比照,这样做不正确_匕填“正确”或“不正确”)。(4) 按要求正确选择样品并进行正确操

33、作,经过相同时间后样品的情况如图14所示。据此,你认为李丽的猜想。7.在透明塑料袋中滴入几滴酒精,将袋挤瘪,尽量排出空气后用绳把口扎紧,然后放入 80C的热水中,看到塑料袋鼓起来了。小红认为是酒精汽化造成的,小阳则认为是塑料 袋中未排尽的空气受热膨胀造成的。请你用实验的方法证明小阳的认识是不对的。实验方法:将塑料袋挤瘪,尽量排出空气,排出空气后把口扎紧,放入盛有80C的热水中发现塑料袋鼓起来不多,由此说明小阳的认识是不对的。五液化11 威海如下图,将烧瓶内水沸腾时所产生的水蒸气通 入试管A中,试管A放在装冷水的容器B内,过一段时间,观察 到试管A中产生的现象是有液体或水产生,同时看到温度计C 的示数升高_填升高、降低,这个实验说明了水蒸气液化 时要放出热量。填吸收、放出1. 如图2-6所示,是某种合金加热变成液态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观察图像并答复:1合金开始加热时的温度是 是190 C _;2这种合金是 晶体物质填“晶体”或“非晶体”;3合金的熔点是210C;4图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