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故障诊断维修技术学习资料_第1页
液压故障诊断维修技术学习资料_第2页
液压故障诊断维修技术学习资料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液压故障诊断维修技术学习资料1、液压泵是机械能液压能转换元件,它负责向液压系统提供合符要求的压力 油源,是液压系统 的动力元件,1.1 控制阀主要包括压力阀、方向阀与流量阀三大类。1.2 执行机构主要包括液压缸与液压马达。1.3 液压缸。液压缸在压力油的作用下推动负载作直线运动。 液压缸的损坏主要 发生在密封件之上。 密封件损坏引起液压缸速动变慢与爬行,并引起外泄漏。1.4 液压辅件包括密封件、过滤器、蓄能器、冷却器等。蓄能器主要用于吸收压 力与流量的脉动、 作辅助能源和系统保压。 过滤器用于过滤油液中的各类污染物, 保护液压系统, 是重要的液压元 件。 冷却器用于冷却系统运行中产生的热量,

2、维 持温度的平衡。密封件是液压系统维持正常压力 的保证2.1 在安装液压元件时,元器件都必须进行压力和密封试验。2.2 日常检查即用目视、听觉和手摸等简单的方法进行外观检查,检查时既要检 查局部也要注意设 备整体。 在检查中发现的异常情况, 对阻碍液压设备继续工作 的应作应急处理; 对其他的那么应 仔细观察并记录, 到定期维护时予以解决。 在泵 的起动前后和停车前进行检查, 最容易发现问 题。泵起动时的操作必须十分小心, 在寒冷地区等低温状态起动和长期停车后起动更要谨慎。期。的原因,消除污染2.3 防止油液污染是液压设备维护工作中的头等大事,贯穿于设备的整个寿命周2.4 要定期清洗过滤网、过滤

3、芯,定期对油液进行取样检测,及时查明油液污染 渠道,使故障率降到最低。3 液压元件的修理的。3、 1 液压元件的修理一般是通过更换某些损坏的零件或修复磨损件来实现3.2 更换件主要是轴承、弹簧、摩擦副、密封件、过滤器等。 3.3 液压元件中的一些机械零件磨损后可通过冷、热机加工处理恢复精度。 例如,通过磨削加工使液压泵配流盘划伤的外表恢复粗糙度; 通过化学复合镀修 复液压阀等 4 齿轮泵的使用与维修 4.1 齿轮泵结构图示及其主要磨损部位CB 型齿轮泵结构如图 2-2 所示5 一刖盖;37 1J1 1J 682亠i«jiII*45541 一后盖;2 一螺钉;3 一齿轮;4 一泵体;6

4、 一油封;7 一长轴;8 一销; 9 一短轴;10 一滚针轴承;11 一压盖 12 一泄油通槽图2-2 CB型齿轮泵图2-3所示为力士乐GC型内啮合齿轮泵1-泵体1.1-轴承罩112-环形齿轮3-小齿轮轴4-轴承5-轴向补偿板6-泵盖7-安装法兰8-支撑销9-压力区图2-3力士乐GC型内啮合齿轮泵泵的磨损主要是:泵前、后端盖的磨损;齿轮端面的磨损;齿顶与泵壳之间的磨损。这些磨损部位与泵内泄漏及温升有关,也与压力、流量下降有关。泵轴断裂,它与不供油有关;轴承的磨损,它与压力波动及噪声增大有关;密封件的损坏,它与外泄漏有关。4.2齿轮泵的安装与调试1齿轮泵的安装齿轮泵与电机必须有较高的同心度,即使

5、是挠性连轴节也要尽量同心。泵的转动轴与电机输出轴之间的安装采用弹性联轴节,其同轴度不得大于0.1mm采用轴套式联轴节的同轴度不得大于 0.05mm倾斜角不大于1度。泵轴端一般不得轴上。未按上述要求会造成故障2-4所示。原因是该液压泵的内泄承受径向力,不得将带轮、齿轮等传动零件直接安装在泵的 例如某机构的液压泵,是通过齿轮传动来连接,如图 机构经常在使用过一段时间后就出现压力低的故障。过大造成的,通过拆检可发现,液压泵扫膛严重,造成内泄。造成扫膛的原因是轴的弯曲变形,而该泵安装不正确是导致这一问题最根本原因,如图2-5所示。该齿轮泵是通过齿轮传动来连接的,齿轮传动会产生径向力,正是这一径向 力加

6、在齿轮泵的悬臂轴上,引起附加挠曲变形,造成了扫膛一压力低的故障。2还要注意: 2.1泵的支座或法兰和电动机应有共同的安装根底。2.2根底、法兰或支座都必须有足够的刚度。2.3在底座下面及法兰和支架之间装上橡胶隔振垫,以降低噪声。2.4对于安装在油箱上的自吸泵,通常泵中心至油箱液面的距离不大于500mm2.5对于安装在油箱下面或旁边的泵,为了便于检修,吸入管道上应安装截止阀。2.6进口、出口位置和旋转方向应符合标明的要求,不得搞错接反。2.7要拧紧进出油口管接头连接螺钉,密封装置要可靠,以免引起吸空、漏油,影响泵的工作性能。图2-4液压泵与齿轮传动2 齿轮泵的调试1、泵安装后,必须经过泵的检查与

7、调试,观察泵的工作是否正常,有关步 骤与要求下:1、1用手转动联轴节,应感轻快,受力均匀。1.2检查泵的旋转方向,应与泵体上标牌所指示的方向相符合。1.3检查液压系统有没有卸荷回路,防止满载启动和停车。1.4检查系统中的平安阀是否在调定的许可压力上。1.5 在排油口灌满油液以免泵启动时因干摩擦损坏元件。1.6 不少于 2min 的空负荷运转,检查泵的运转声音是否正常和液流的方向是否 正确。1.7将溢流阀的压力调整到I.OMPa以下转动5? 10min,检查系统的动作、外泄 漏、噪声、温 升等是否正常。1.8 将溢流阀的压力调整至液压系统的平安保护压力运行。4.2.3 齿轮泵常见故障及其原因1

8、泵不出油 首先检查齿轮泵的旋转方向是否正确。 其次, 检查齿轮泵进油口端的滤油 器 是否堵塞。2 油封被冲出1 ) 齿轮泵旋向不对。2) 齿轮泵轴承受到轴向力。3) 齿轮泵承受过大的径向力。3 建立不起压力或压力不够多与液压油的清沽度有关 , 如油液选用不正确或油液的清洁度达不到标准要求, 均会加速泵内部的磨损 , 导致内泄。应选用含有添加剂的矿物液压油 , 防止油液氧化和产生气泡。过滤精度为: 输入油路小 于 60 卩 m, 回油路为 10? 25 卩 m。4 流量达不到标准1 ) 进油滤芯太脏 , 吸油缺乏。2) 泵的安装高度高于泵的自吸高度。3) 齿轮泵的吸油管过细造成吸油阻力大。一般最

9、大的吸油流速为0.5? 1.5 ms。4) 吸油口接头漏气造成泵吸油缺乏。 通过观察油箱里是否有气泡即可判断系 统是 否漏气。5 轮泵炸裂铝合金材料齿轮泵的耐压能力为 38? 45 M P a ,在其无制造缺陷的前提下, 齿轮泵炸裂肯 定是受到了瞬间高压所致。1 ) 出油管道有异物堵住 , 造成压力无限上升。2) 平安阀压力调整过高 , 或者平安阀的启闭特性差 , 反响滞后 , 使齿轮泵得 不到保护。3) 系统如使用多路换向阀控制方向 , 有的多路阀可能为负开口 , 这样将遇到 因死点 升压而憋坏齿轮泵。6 发热1 ) 系统超载,主要表现在压力或转速过高。2) 油液清洁度差,内部磨损加剧,使容

10、积效率下降, 油从内部间隙泄漏节流 而产生热量。3) 出油管过细,油流速过高,一般出油流速为3? 8 m/ s。7 噪音严重及压力波动1 ) 滤油器污物阻塞不能起滤油作用;或油位缺乏,吸油位置太高,吸油管 露出油面。2) 泵体与泵盖的两侧没有上纸垫产生硬物冲撞,泵体与泵盖不垂直密封,旋转时吸入空 气。3) 泵的主动轴与电机联轴器不同心,有扭曲磨擦;或泵齿轮啮合精度不够。4.3 齿轮泵拆卸与安装实例1 拆卸考前须知1) 油泵从机体上拆下后,立即用塑料盖或塞子把油管接头和泵的开口堵上,以防脏物进 入液压系统。然后,用干净的柴油或汽油清洗泵的外部。2) 为保证拆后正确装配,拆前应用废锯条或类似工具沿

11、泵轴线方向在前盖、中心泵体、 泵壳、后盖上划“ x 形或“ V形标记。3) 液压泵是精密元件,要确保整个泵在拆卸过程中无尘和杂质混入,不能用抹布、棉纱 擦试零件,零件清洗后用压缩空气吹干或风干。4) 需要在台钳上夹紧轴泵时,注意不要夹在中心泵体上,以防变形。5) 拆卸油泵时,先用专用工具取下 8个螺栓,再用木棒敲击转动轴轴头,便可分解齿轮泵。注意撞击主动轴时不要用力过大,轻轻敲击,多敲几次拆卸顺序如图2-7所示。rm从泵轴后端卸k岛下两个小齿轮卸下小齿轮平键f从泵的 前部卸卜泵壳f从前盖和 两齿轮轴上卸下中 心泵体?从前盖和泵体卸下铜 侧板、酚醛垫片、保护垫片和“ V形橡胶 密圭寸垫片。图2-

12、7双联齿轮泵拆卸顺序2安装考前须知1) 检查所有零件使用磨损情况,注意轴套润滑槽必须在高压腔一侧,轴套不能从座孔中 窜出。用优质金刚砂布擦去所有的划痕和毛刺,处理后注意清洗。2) 安装时,易损件必须垒部更新,包括铜侧板、酚醛垫片、保护垫片、“ V 形橡胶密圭寸垫、“0形密圭寸圈和轴端油圭寸。3) 用机油或液压油润滑所有零件后再进行装配。4) 把“ V 形橡胶密封垫片安装在前盖和泵壳的凹处,并使唇边向下安装,安装时既要细心,又要有耐心,要保证唇边不颠倒,所有唇边都应放到槽中,决不允许有翻边现象。5) 按原划好标记装配各零件,安装次序与拆卸次序相反进行。中心泵体的半月型空腔不要对看前盖,而应朝向泵

13、壳方向。装入泵壳槽内“0型密封圈必须平展,不应有扭曲现象。6) 安装好各零件后,用螺栓拧紧,拧紧力矩37? 40N.ni7) 用机油或液压油涂抹转动轴油封,并小心将其装到主动齿轮轴上,密封唇 朝内,用木 捶轴敲使油封定位。安装时注意不要将密封唇装反,不要损坏油封。8) 油泵装配完后,安装传动皮带轮,用手旋转皮带轮时会有些阻力,但旋转 几圈后,应 能转动自如。9) 将油泵安装在机体上,油管和软管安装在泵上,给泵参加干净液压油,连接油管法兰盘,安装法兰盘前要保证无空气进入。 启动发动机,在不操纵液压控 制手柄情况下, 中速动转3min;在同样转速下,操纵控制手柄约3min,以建立 压力;然后加大油

14、门至最高转速, 操纵控制手柄3min关闭发动机,检查齿泵有无漏油现象。3.技术要求:阳轮泵合理断血间隙如衣 27所示 2-1齿轮泵端而间隙排疑(mL)间隙(mm)2.5-100.02-0,0416 320020.0540如果间隙超过表21范围,贝II容积效率低,压力达不到额定压力;假设间隙太 小,运行中因磨损使间隙急剧加大,使内泄漏增加。为保证齿轮泵前、后端盖之间的合理间隙,齿轮泵的加工和装配十分重要。齿轮两端面与孔轴心线的垂直度误差不能超过 0.01mm且装在轴上后,其轴向 应处于浮动状态。为保证装配 后两轴的相互位置,在加工前后两轴承孔时,中心 距误差不应超过0.03mm输入轴端断裂也是常

15、见现象。必须掌握好轴的热处理工艺,使其具有一定的强度和硬度,又有较高的抗冲击韧性,防止其断裂。5、单向阀的常见故障及诊断排除方法见表3 I。1.1表3-1单向阀的常见故障及诊断排除方法故暉现象故障原因排除方袪单向阀反向裁止时,间芯不龍将 菠流严格對闭而产生泄灣阀芯与脚座接触不緊密、阀棒孔与阀芯的不同轴度过大、阀唾压人阀体孔有罡斜等重新研配阀芯与阀座或拆下阀座重新 压装,直至与岡芯严密接触为止单向阀启闭不灵桔,阀心卡粗卿休孔与阀芯的加工几何稱度低,二者的規合囱蹴不当1弾賛断裂或过分弯曲焼整或更换1.2液控单向阀使用考前须知及故障诊断与排除液控单向阀常见故障及诊断排除方法见表 3 2表32液控单向

16、阀的常见故障及诊断排除方法故障原因排聆方挂粧控单向阀反向截止时即揑制 口不起作用时八聘芯不能将龍就严格封用而产生黜丽阀芯与阀座接融不肾肃.阀体孔与阀芯的不同轴 度过大、阀座压人律孔有捷料警麻輪研配闽西与阀座或拆卡儒座重新压装,直至与阀芯严密搔融为止辽式龍控单向阀不1E反向卸輩脚芯扎与桂制活進扎的同轴度趙标、揑制活塞期 部弩曲导致控制活塞质杆岡不刹卸载卿芯,便卸載阀芯不能幵启修整述更按港桓单向阀关闭时不備回复到和妬封油也圖岸孔与阀芯的加工几何精度低、二奢的配合间隙不当、鼻貫斷裂我过分弯曲而便阀芯卡阻嗾整或更换1.3单向阀造成液压泵吸空故障的分析与排除6换向阀的使用与维修6.1换向阀结构类型图示图

17、3-21所示为电磁换向阀。图3-22所示为电液换向阀。图3-23所示为电磁 球阀,图3-24 所示为手动换向阀。(P)3-21电磁换向阀结构1-阀体2-电磁铁3-阀心4-弹簧5-推杆6-手轮10551V12YB图3-22电液换向阀结构1-主阀体 2-主阀心3-主阀弹簧4-先导阀体5-电磁铁 6-控制腔7-控制油通道8-控制腔9-手轮10-先导阀心10T PA图3-23电磁球阀1阀体2电磁铁3推杆4、5、7钢球8定位球套9弹簧图3-24手动换向阀1-阀体2-操纵杆3-阀心4-弹簧6.2换向阀使用维修考前须知1应根据所需控制的流量选择适宜的换向阀通径。如果阀的通径大于10mm那么应选用液动换向阀或

18、电液动换向阀。使用时不能超过制造厂样本中所规定的额定压力以及流量极限,以免造成动作不良。2 根据整个液压系统各种液压阀的连接安装方式协调一致的原那么,选用合适的安装连接 方式。3根据自动化程度的要求和主机工作环境情况选用适当的换向阀操纵控制方式。如工业设备液压系统,由于工作场地固定,且有稳定电源供给,故通常要选用电磁换向阀或电液动换向阀;而野外工作的液压设备系统,主机经常需要更 换工作场地且没有电力供给, 故需考虑选用手动换向阀;再如在环境恶劣如潮湿、高温、高压、有腐蚀气体等下工作的液压设备系统,为了保证人身设备的平安,那么可考虑选用气控液压换向阀。4根据液压系统的工作要求,选用适宜的滑阀机能

19、与对中方式。5 对电磁换向阀,要根据所用的电源、使用寿命、切换频率、平安特性等选用适宜的电磁 铁。6回油口 T的压力不能超过规定的允许值。7双电磁铁电磁阀的两个电磁铁不能同时通电, 在设计液压设备的电控系 统时应使两个电 磁铁的动作互锁。8液动换向阀和电液动换向阀应根据系统的需要,选择适宜的先导控制供油和排油方式,并根据主机与液压系统的工作性能要求决定所选择的阀是否带有阻尼调节器或行程调节装 置等9电液换向阀和液动换向阀在内部供油时, 对于那些中间位置使主油路卸 荷的三位四通电 液动换向阀,如 M H K等滑阀机能,应米取措施保证中位时 的最低控制压力,如在回油口上 加装背压阀等。6.3常见故

20、障诊断与排除换向阀在使用中可能出现的故障现象有阀芯不能移动、外泄漏、操纵机构失灵、噪声过大等,产生故障的原因及其排除方法如表3-3所示表3-3换向阀使用中可能出现的故障及诊断排除方法病症因 原法 方 除阀心不能移动油、曲 刺弯 如十心 朴阀 阀仏 卡 芯淨 阀液油卸直, 且 歪摩% 隙内, 间体小合阀过动 配在隙不 孔芯间移 内阀;芯 体,住阀 与过芯加 芯隙阀增 阀间使力间配 rr时 M工m围 常 卄3镀02血 讣 阀电 2mm 磨用5555 研采于0102 ,以小o O 小可径8855 太也直0001 隙 ,芯 0 0 间芯阀 在 O >71 o间重削间犬间 旬,芯旬径t内 配犬温配

21、宜询围 查太犬常芯Dm范 检隙增正阀20合W ?位 复自立 匕匕H 厶冃飪 不不 十心推 阀芯 太< 簧太 W簧端 液灵 电失 或器 阀流 向节 换向 动单 液的yyi 否 是 阀 向 单 堵 否 是器> 流修 节行 查讲 检并 细. 仔漏力低油液粘度太大更换粘度适合的油液油温太咼,阀芯热变形卡住查找油温高原因并降低油温连接螺钉有的过松,有的过紧,致 使阀体变形,致使阀芯移下 不动。 另外,安装基面平面度 超差,紧固 后面体也会变形松开全部螺钉,重新均匀拧紧。如果因 安 装基面平面度超差阀心移不动,那么重磨安 装基面,使基面平面度到达规定要 求电磁 铁线 圈烧 坏线圈绝缘不良更换电

22、磁铁线圈电磁铁铁心轴线与阀芯轴线同轴 度不良拆卸电磁铁重新装配供电电压太高按规定电压值来纠正供电电压阀芯被卡住,电磁力推不动阀H-R心拆开换向阀,仔细检查弹簧是否太硬、阀芯是否被脏物卡住以及其他推不动 阀芯 的原因,进行修复并更换电磁铁线 圈回油口背压过高检查背压过咼原因,对症来解决外泄漏泄油腔压力过高或0形密封圈失 效造成电磁阀推杆处外渗漏检查泄油腔压力,如对于多个换向阀泄 油 腔串接在一起,那么将它们分别接口油 箱; 更换密圭寸圈安装面粗糙、安装螺钉松动、漏装0形密封圈或密封圈失效磨削安装面使其粗糙度符合产品要求通常阀的安装面的粗糙度 Ra不大 于0.8卩m ;拧紧螺钉,补装或更换0形 密

23、封圈噪声 大电磁铁推杆过长或过短修整或更换推杆电磁铁铁心的吸合面不平或接 触 不良拆开电磁铁,修整吸合面,去除污物6.4换向阀使用中易产生的问题1二位四通阀的问题在有些设计中,常出现由二位四通阀代替二位二通阀的情况,二位四通阀如 图3-25右图可根据需要通过堵A 口或B口,从而改成常闭型或常开型二位二通阀如图1左图。在应用时,管式联接直接堵口即可到达预期的目的,板式联接在加工联接板时相应的孔不加工即可。但应该注意,四通阀 0 口不能堵塞,须接通 油箱,用作泄油口。因为如果 0 口堵塞,系统 开始工作时,启动换向阀可以换向,系统能够正常工作,时间一长,泄漏到弹簧腔的液压油无处外漏,从而使换向阀

24、不能换向,系统就不能正常工作。丁图3-25二位二、四通换向阀2电液换向阀的问题根据电液换向阀控制油路的进回油方式分为:内控内泄式、内控外泄式、外控内泄式、外控外泄式四种。在产品样本和有些手册中并不是四种型式罗列完善,供君任选的。有时选型时选了,但购置时没货,还需要自己动手去加以改造。因此必须对电液换向阀的结构了解清楚,以获得自己需要的换向阀型式。对于外控 式阀,由于控制油是从电液换向阀之外的油路单独引入的,在使用时,无论内泄还是外泄,均不存在什么问题。而对于内控式阀,由于先导阀的供液口与主阀的P口是通的,如果阀中位机能为 M H、K、X等时,在中位时主油路不能为控制 油路提供 主阀芯换向所必须

25、的控制压力,因此,必须对阀或系统采取措施,如采用预压阀或增大回油背压等方法以满足电液换向阀的使用要求图3-26为加预 压 阀时的M型电液换向阀的使用情况。图3-26内控式M型电液换向阀的使用6.5电液换向阀螺堵处理实例某JLQ-25型全立式压铸机液压系统原理图如图3-28所示1.液压泵2、8.压力继电器3.电磁溢流阀4、6、14.单向阀5畜能器7.电液换向阀 9、13.液压缸10.单向顺序阀II、17、18.电磁阀12.节流阀15.快 速阀16.单向节流 阀图3-28 JLQ-25型全立式压铸机液压系统原理图该设备自安装后,尚可使用,但经常运行不可靠,动作缓慢,甚至不动作,冬季更严重,当电液换

26、向阀断电处于中位时,缸 9活塞杆应固定在某一位置,但 有时却会 自动下滑。在排除了电磁滥流阀、压力继电器、蓄能器、液压缸密封等各部件的故障后,问题集中在电液换向阀7上,然而检查结果是,电液换向阀滑 阀机能正确,主阀 和先导阀的阀芯手动与自动换向都很可靠,检查配合外表并测量其精度也正常。按最原始的方法,换上一个同型号的新阀后,设备恢复正常。但旧阀装上去后故障依旧。考虑其使用方式时发现,该电液换阀的外泄口处有一螺堵,而内泄口也有一个未拧紧的螺堵。阀在工作时,本来应去掉外泄口的螺堵,使用“内控外泄式,但是因外泄口被螺堵密封,回油压力最后冲开内泄口螺堵,使液压油从内泄口 “夺路而回,实际上该电液换向阀

27、是按“内控内泄式工作的。由于内泄口的螺堵又造成回油不畅,使本来就较高的“内泄式先导阀的回油背压更高,所以出现动作缓慢等现象。因冬季温度低,液压油黏度比拟高,故障更加严重。同样的原因, 当电液换向阀的两个电磁铁断电时,由于先导阀的回油背压很高,会造成主阀阀芯对中不可靠,出现液压缸活塞因重力而下滑的现象。将电液换向阀外泄口的螺堵去掉,内泄口螺堵拧紧后,再装上去,结果设备运行恢复正常,故障排除。3-29所示,详细说明如表3-4电液换向阀的4种使用方式在使用时螺堵调整如图 所示。anI rgJ'A-A B 亠 B呛3iI aSSSS) 控制油踣) si堵4使用方式螺堵1内 螺堵2螺堵3螺堵4螺

28、堵5无无有有有无无控内泄式内控外无 泄式外控外泄式有 外控内泄式 无图3-29电液换向阀的4种使用方式在阀上的调整表3-4电液换向阀螺堵在使用和维修电液换向阀时,应先检查控制口和泄油口的螺堵情况7溢流阀的使用与维修l 一阀体;2 一滑阀;3 一弱弹簧;4调节杆;5 一调节螺帽;6 一调压弹簧,7 亠螺母;8 一锥阀;9 一锥阀座;10 一上盖图3-39先导式溢流阀图3-40所示为Rexroth公司DZV型电磁溢流阀。图3-40 DZW型电磁溢流阀1-主阀体2-先导阀体3-主阀心4、7-阻尼孔5-先导阀座10-先导油通 道13- 先导油回油通道15-遥控通道16-电磁阀51236图3-41锥阀式

29、直动型溢流阀1-阀体2-弹簧3-球头5-调节螺栓6-阀心图3-41所示为锥阀式直动型溢流阀,可实现高压大流量的控制。图3-42所示为DA型卸荷溢流阀,这类阀主要用于蓄能器系统中泵的自动卸荷 及加载, 以及双泵系统中的低压大流量泵的卸荷。7.2溢流阀的拆卸分解与检查拆卸分解溢流阀,可检查阀的以下方面:主阀芯是否卡死,它与压力调节无效有关;主阀芯与阀座之间的密封是否正常,是否有异物,它与系统无压力有关;主阀芯阻尼孔是否堵死,它与系统无压力有关;主阀芯上部与阀盖孔之间的配合面的磨损情况,它与压力调不高有关;主阀心与阀孔配合面是否有拉毛、卡滞现 象,它与压力波动,压力上升滞后等病症有关,也与内泄漏有关

30、;主弹簧是否疲软或折断,它与阀的振动、噪声及压力调不高有关;先导阀及阀座是否磨损,它与阀的振动、噪声及压力调不高有关;调压弹簧是否疲软,它与阀的振动及噪声 有关ii ioT4J图3-42 DA型卸荷溢流阀1-主阀体2-先导阀体3-阀套4-单向阀5-卸荷通道6-控制活塞7、8-阻尼孑L 9-先 导阀钢球10-调压弹簧11、12、13-先导油及油回油通道14-主阀弹 簧7.3溢流阀常见故障与解决1?系统压力波动引起压力波动的主要原因:调节压力的螺钉由于震动而使锁紧螺母松动造成压力波动;液压油不清洁,有微小灰尘存在,使主阀芯滑动不灵活?因而产 生不规那么的压力变化.有时还会将阀卡住;主阀芯滑动不畅造

31、成阻尼孔时堵时通;主阀芯圆锥面与阀座的锥面接触不良好,没有经过良好磨合;主阀芯的阻尼孔太大,没有起到阻尼作用;先导阀调正弹簧弯曲.造成阀芯与锥阀座接 触不好,磨损不均。解决方法:定时清理油箱,管路,对进入油箱,管路系统的液压油要过滤; 如管路中已有过滤器,那么应增加二次过滤元件 ?或更换二次元件的过滤精度; 并对 阀类元件拆卸清洗,更换清洁的液压油;修配或更换不合格的零件;适 当缩小阻 尼孔径。2.系统压力完全加不上去原因1:主阀芯阻尼孔被堵死,如装配对主阀芯未清洗干净,油液过脏或 装配 时带人杂物;装配质量差,在装配时装配精度差 阀间间隙调整不好,主 阀芯在开 启位置时卡住,装配质量差;主阀

32、芯复位弹簧折断或弯曲,使主阀芯 不能复位。解 决方法:拆开主阀清洗阻尼孔并从新装配;过滤或更换油液; 拧紧阀盖紧固螺钉更换折断的弹簧。原因2:先导阀故障,调正弹簧折断或未装入,锥阀或钢球未装,锥阀碎裂。解决方法:更换破损件或补装零件,使先导阀恢复正常工作。原因3:远控口电磁阀未通电常开型或滑阀卡死。解决方法:检查电源线 路,查看电源是否接通; 如正常,说明可能是滑阀卡死, 应检修或更换失效零件。原因 4:液压泵故障: 液压泵联接键脱落或滚动; 滑动外表间间隙过太; 叶片泵的叶片在转子槽内卡死; 叶片和转子方向装反; 叶片中的弹簧因所 受高 频周期负载作用, 而疲劳变形或折断。 解决方法: 更换

33、或从新调正联接键, 并修 配键槽;修配滑动外表间间隙;拆卸清洗叶片泵;纠正装错方向;更换折断弹簧。原因 5:进出油口装反,调正过来。3系统压力升不高原因1主阀芯锥面磨损或不圆,阀座锥面磨损或不圆;锥面处有脏物粘住;锥面与阀座由于机械加工误差导致的不同心; 主阀芯与阀座配合不好, 主阀芯 有别劲或损坏,使阀芯与阀座配合不严密, 主阀压盖处有泄漏, 如密封垫损坏, 装配不良,压盖螺钉有松动等。解决方法:更换或修配溢流阀体或主阀芯及阀座,清洗溢流阀使之配合良好或更换不合格元件, 拆卸主阀调正阀 芯,更换破损密 封垫,消除泄漏使密封良好。原因 2:先导阀调正弹簧弯曲或太短、太软,致使锥阀与阀座结合处封

34、闭性 差, 如锥阀与阀座磨损,锥阀接触面不圆,接触面太宽,容易进入脏物,或被胶 质粘住。 解决方法:更换不合格件或检修先导阀,使之到达使用要求。原因3:远控口电磁常闭位置时内漏严重; 阀口处阀体与滑阀严重磨损; 滑阀换向未到达正确位置, 造成油封长度缺乏; 远控口管路有泄漏。 解决方法: 检修更换失效件,使之到达要求,检查管路消除泄漏。4压力突然升高原因1由于主阀芯零件工作不灵敏,在关闭状态时突然被卡死;加工 的液压 元件精度低,装配质量差,油液过脏等原因。原因 2:先导阀阀芯与阀座结合面粘住脱不开,造成系统不能实现正常卸荷; 调正弹簧弯曲“别劲。解决方法:清洗主阀阀体,修配更换失效零件。5压

35、力突然下降原因1主阀芯阻尼孔突然被堵;主阀盖处密封垫突然破损;主阀芯 工作不 灵敏,在开启状态突然卡死,如,零件加工精度低,装配质量差,油液过 脏等;先 导阀芯突然破裂;调正弹簧突然折断。原因 2:远控口电磁阀电磁铁突然断电使溢流阀卸荷;远控口管接头突然脱口或管子突然破裂。解决方法:清洗液压阀类元件,如果是阀类元件被堵,那么还应过滤油液; 更换破损元件检修失效零件,检查消除电气故障。6在二级调压回路及卸荷回路压力下降时产生较大振动和噪声 在某个压力值急 剧下降时,在管路及执行元件中将会产生振动; 这种振动将随着加压一侧的容量增 大而增大。要防止这种振动声音的产生,必须使压力下降时间 即变化时间

36、不小于 0.1s 。 可在溢流阀远程控制口处接入固定节流阀,如图 3-44 所示,此时卸荷压力及最低 调 整压力将变高。图3-44溢流阀的远程控制口处接入固定节流阀图3-45远控口管路使用防止振动阀如图3-45所示,在远控口的管路里使用防止振动阀, 并且具有自动调节节流 口的机能,卸荷压力及最低调整压力不会变高,也不能产生震动和噪声。8减压阀结构类型图示图3-52所示为DR6DI型直动式减压阀。4372581R 6DP1-5XJ. . .丫图3-52直动式减压阀1-压力表接头2-控制滑阀3-弹簧4-调压件5-单向阀 簧腔8-控6-测压通道7-弹 制凸肩图3-53所示为DR型先导式减压阀2135

37、1图3-53 DR型先导式减压阀1-阀体2-先导阀体3-阀套4、7、10-阻尼孔5、8-先导油通道6-钢球9、16-单向阀11-调压弹簧12-主阀弹簧腔13-主阀心14-先导阀弹 簧腔15-先导阀回油路8.1减压阀常见故障及诊断排除减压阀的常见故障及其诊断排除方法见表3-5。表3-5减压阀的常见故障及其诊断排除方法故障现象故障原因谧断排除方法不船减压或无二就压力泄油口不通或泄汕通道堵塞,便主 阀 芯卡阴在原始位置不前关闭先 导阀堵 塞检査泄油管路、泄油口、先导阀、主阀 芯、 单向阀等并修理之9检査排除执行器机械干 扰二次压力不能讎箋升高或压力不先导阔匿封不严.主芯卡阻在某 一位 直,负載有机撤

38、干扰;单向减压阀中的单 向阀泄暑过大调压过程中压力非连续升降,而是不均匀下降调压弹簧弯曲或折斷拆检换新9流量控制阀结构类型图示1-阀套2阀心3油道4可变节流口图3-70管式连接节流阀及符号图3-70所示为管式连接节流阀及符号,图3-71所示为双通道节流阀及符号9.1流量控制阀常见故障及诊断与排除节流阀的常见故障及诊断排除见表3-6表3-6节流阀的常见故障及诊断排除故障现象故障原因排除方法itlt调节失灵密封夷效1禅簣失敷,油菠污染致便阔芯卡 阻拆栓或更换密封装置、拆检或更换弹Uh拆幵并清洗 阀威换油流不稳定锁进装置松动节断口堵塞1内泄荷16过尢 油媪过高负载压力变化过大锁漿调节螺钉拆洗节腕阀。

39、拆检或更换卿苫 E密封1降低油温*尽可能煥负裁不变化或少变牝行程节流阀不能阀芯卡阻载世油口堵塞致便阀芯反力抽大折检或更换阀芯i泄油口接油箱并降低泄油背压*检压下或不能嵐位'弹竇失效查更换弹賛调速阀的常见故障及诊断排除方法见表3-7表3-7调速阀的常见故潭及诊断排除方法故摩现桑故障原因排除方法戏量调节失灵费封失效丨弹覽失效油液污染致便阀芯 卡阻拆捡或更换密封装置拆检或更换弾lb拆幵清続减压阀芯和节流阀芯或换惱和不稚定调理阀进出口接反,压力补偿器不起柞用赖进装置松动1节潇口堵塞1内泄漏过 大|柚溫 过高负载压力变化过大检査并正确连接进出口点紧凋节螺打併雜帝療阀*拆检或更换阀芯与密封“降低油

40、温 *尽可能便负载不蛮化 或少变化10比例阀的使用与维修10.1比例阀结构图解图3-136所示为比例万向阀,图 例调速阀。3-137所示为比例溢yp阀4W图KE3-138所示为 比10A IP BI / 'Vv 5 4 8 X T V V T ¥7图3-137比例方向阀1先导阀座2先导阀芯3减压阀4弹簧5、6阀盖7主阀芯8主阀座9比例电磁铁图3-118比例溢流阀1先导阀座2线圈3主阀体4弹簧5堵头6固定节流孔7控制腔 阻尼孔8控制 通道9先导阀座10先导阀11 x 口 12 y 口 13平安阀10.2比例阀使用要点1比例阀的功率域工作极限问题对于直动式电液比例节流阀,由于作用

41、在阀芯上的液动力与通过阀口的流量及流速压力成正比,当电液比例节流阀的工况超出其压降与流量的乘积即功率 表示的 面积范围称功率域或工作极限时,作用在阀芯上的液动力可增大到与电 磁力相当 的程度,使阀芯不可控。类似地,对于直动式电液比例方向阀也有功率 域问题。当电 液比例方向阀的阀口上的压降增加时, 流过阀口的流量增加, 与比例电磁铁的电磁 力作用方向相反的液动力也相应增加。 当阀口的开度及压降到达 一定值后, 随看阀 口压降的增加, 液动力的影响将超过电磁力, 从而造成阀口的 开度减小,最终使得 阀口的流量不但没有增加反而减少, 此即为电液比例方向阀 的功率域的概念。 在选 择比例节流阀或比例方

42、向阀时, 一定要注意, 不能超过电 液比例节流阀或比例方向 阀的功率域。2 污染控制比例阀对油液的污染度通常要求为 NASI638的7、& 9级ISO的16/13, 17 /14, 1815 级,决定这一指标的主要环节是先导级。虽然电液比例阀较伺服 阀的抗污染 能力强, 但也不能因此对油液污染掉以轻心, 因为电液比例控制系统 的很多故障也 是由油液污染所引起的。3 比例阀与放大器的配套及安置比例阀与放大器必须配套。 通常比例放大器能随比例阀配套供给, 放大器一 般 有深度电流负反响, 并在信号电流中叠加着颤振电流。 放大器设计成断电时或 差动 变压器断线时使阀芯处于原始位置或使系统压力

43、最低, 以保证平安。 放大器 中有时 设置斜坡信号发生器,以便控制升压、降压时间或运动加速度或减速度。 驱动比例方 向阀的放大器往往还有函数发生器以便补偿比拟大的死区特性。比例阀与比例放大器安置距离可达 6Om, 信号源与放大器的距离可以是任意 的。4 控制加速度和减速度的传统方法 控制加速度和减速度的传统方法有:换向阀 切换时间迟延、液压缸缸内端位 缓冲、电子控制流量阀和变量泵等。用比例方向 阀和斜坡信号发生器可以提 供很好的解决方案 , 这样就可以提高机器的循环速度 并防止惯性冲击。控制信号 *T98XA图3-138比例调速阀1放大器2反响件3阀盖4阀套5主阀芯6主阀口 7弹簧8先导阀9比

44、例电磁铁 5其它事项安装比例阀前应仔细阅读生产厂家的产品样本等技术资料,详细了解使用安装条件和考前须知;比例阀应正确安装在连接底板上,注意不要损坏或漏装密封件,连接板平整、光洁,固定螺栓时用力均匀;放大器与比例阀配套使用,放大器接线要仔细,不要误接;油液进入比例阀前,必须经过滤精度 20微米以下的过滤器过滤,油箱必须密 封 并加空气滤清器,使用前比照例系统要经过充分清洗、过滤。比例阀的零位、增益调节均设置在放大器上。比例阀工作时,要先启动液压 系统, 然后施加控制信号;注意比例阀的泄油口要单独回油箱。6常见故障及诊断排除对于一般的电液比例阀,阀的主体结构组成及特点与传统液压阀相差无几,因此这局部的常见故障及诊断排除方法可以参看前述控制阀故障诊断与排除。而其电气一机械转换器局部的常见故障及诊断排除方法可以参看产品说明书。放大器接线错误或使用电压过高烧坏放大器; 电气插头与阀连接不牢;由于 使 用不当,致使电流过大烧坏电磁铁;或电流太小驱动力不够;比例阀安装方向错误,进出油口不在安装底板的正确位置,或底板加工精度差,底面渗油;油液污染时阀芯卡死;杂质磨损零件使内泄漏增加。排除方法:1正确接线、控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