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文言文阅读专题内容:第 三 课时(总第 13 课时)复习目标:1、 能借助注释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读懂浅易的文言文。2、 阅读时能准确理解常见实词、虚词在文中的意义,正确翻译文言句子。3、 把握文言文阅读的习惯和特点,整体感知文章的主题。导学活动(以达成复习目标作为贯穿全课活动的一根“红线”,从助你补缺、给你定标、请你点击、引你运用、为你指点、推你提升等6个环节去设计整个教学过程):一、知识回顾(5个虚词)之 1、 代词:代人,代事,代物 欲报之于陛下也 悉以咨之
2、60; 肉食者谋之 天下顺之 2、助词: 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 宫中之事 山间之四时也 山水之乐 三里之城 用在主谓词组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如镜之新开 冷光之乍出于 补充音节:公将鼓之 怅恨久之 3、动词:到 往 辍耕之垄上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 4、语法作用,倒装句标志 何陋之有 宋何罪之有其 &
3、#160; 1、代词:代人、代物、代事 以彰其咎 苦其心志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其乡人曰 望其旗靡 2、表语气 其真不知马耶(表反问) 其真不知马也 (表猜测) 以1、作介词,可解释为:用、靠、凭、凭借、因为、拿、把等 醒能述以文者(用) 以天下之所顺(凭、凭借) 不以物喜(因为) 悉以咨之(拿)
4、; 咨臣以当世之事(拿) 先帝不以臣卑鄙(因为) 虽不能察,必以情(根据)2、连词 表目的: 来、用来。 属予作文以记之 杀之以应陈涉 以告先帝之灵 以激怒其众 将以攻宋 表结果:以致 以伤先帝之明 以塞忠谏之路也3、 其它 以为: 认为 或以为死而l并列关系 泉香而酒洌 中
5、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2承接关系 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3修饰关系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面山而居。4.表转折关系的连词 “但是”“可是”“却”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学而不思则罔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于1.引进动作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方面、原因等,可灵活地译为“在”、“向”、“到”、“从”、“对”、“给”等。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在)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对)舜发于畎亩之中(从)欲报之于陛下也(向)2.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 “比” “胜过”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 皆以美于徐公。二、综合训练(一)甲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
6、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孟子)乙淮北蜂毒,尾能杀人;江南蟹雄,螯能敌虎,然取蜂儿者不论斗,而捕蟹者未闻血指也。蜂窟于土或木、石,人踪迹得其处,则夜持烈炬临之,蜂空群赴焰,尽殪,然后连房刳取。蟹处蒲苇间,一灯水浒,莫不郭索而来,悉可俯拾。惟知趋炎,而不能安其所,其殒也固宜。(选自齐东野语)注:血指:伤指 刳(k)取:割取 郭索:急竞爬行的样子 殒:死亡1、解释句子的加点词(1)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2)入则无法以家拂士 (3)江南蟹雄,螯能敌虎 (4)蜂空群赴焰,尽殪 (5)蜂窟于土或木、石 (6)悉可俯拾 2、翻译文中画
7、线的句子: (1)人恒过,然后能改。 (2)惟知趋炎,而不能安其所,其殒也固宜。 3、甲、乙两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甲文的主要观点: ;乙文的主要观点可概括为: 。4、甲、乙两文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特点? _(二)(甲)陈胜者。杀之以应陈涉。 (乙)陈胜王凡六月。已为王,王陈。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之陈。扣宫门曰:“吾欲见涉。”官门今欲缚之。自辩数,乃置,不肯为通。陈王出,遮道而呼涉。陈王闻之,乃召见,载与俱归。入宫,见殿屋帷帐,客曰:“伙颐!涉之为王沉沉者”楚人谓多为伙,故天下传之,伙涉为王,由陈涉始。客出入愈发舒,言陈王故情。或说陈王曰:“客愚无知,颛妄言,轻威。”陈王斩之。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
8、。由是无亲陈王者。 注释:伙颐:伙,表示众多的意思;颐,通“矣”,叹词。 沉沉者:富丽深邃的样子。颛(zhun):独一,专擅。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比至陈( ) (2)被坚执锐( ) (3)刑其长吏( )(4)皆来会计事( ) (5)客出入愈益发舒( )2、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 复立楚国之社稷 B、或说陈王曰 或以为亡C、故天下传之 扶苏以数谏故 D.、杀之以应陈涉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 4、(甲)(乙)两段文字,都是选自司马迁
9、的史记·陈涉世家。 (甲)段文字重点叙述的是: (乙)段文字重点叙述的是: 5、依据上述文字,你认为陈涉建立政权前后成功和失败的原因各是什么?我们能从中得到什么启示?原因: 启示: (三)甲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乙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沪,深入不毛,并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可偏安于蜀都,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愿,而议者谓为非计。今贼适疲于西,又务于东,兵法乘劳,此进趋之时也。(节选自诸葛亮后出师表)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思惟北征
10、,宜先入南今贼适疲于西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先帝知臣谨慎B.阡陌交通,鸡犬相闻C.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愿D.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兴复汉室,还于旧都B. 以奉先帝之遗愿顾王业不可偏安于蜀都辍耕之垄上C 而议者谓为非计 D.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水落而石出者以是人多以书假余4.翻译下面句子。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故五月渡沪,深入不毛,并日而食 5.纵观甲乙两段内容,简要概括诸葛亮请求兴北伐的三个理由 ( 四)(甲)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
11、;朝晖夕阴,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乙)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下列划线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 ) A、浩浩汤汤( tang1 )B、衔远山( xian2 ) C、互相轩邈( miao3 ) D、泠泠作响( ling2 )2、解释句中划横线的词。 (1)横无际涯 (2)先天下之忧而忧 (3)猿则百叫无绝 (4)窥谷忘反 3、翻译句子。 (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译文: 。 (2)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译
12、文: 。教学时间: 班2013年 月 日; 班 月 日 教导处评价: 4、在景物描写方面,甲段主要从视觉角度进行描写,突出洞庭湖 的景色特点。乙段则从视觉和 角度进行描写,体现从富阳至桐庐沿途 (用原文作答)的特点。 ( 五)(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乙)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
13、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处者焉。乙文注释:芝兰:一种香草。化:同化。鲍鱼:咸鱼。肆:店铺。丹:丹砂,矿物名,红色。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故不为苟得也 苟得:_ 是以君子必慎其所处者焉 是以:_ 2下列各组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所欲有甚于生者 游于是乎始 B即与之化矣 春冬之时 C久而不闻其臭 妇拍而鸣之 D亦我所欲也 亦与之化矣 3翻译下列句子。 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
14、160; 4人生经常面临各种选择,关键看你怎样取舍。请仿照文中画线的句式,用现代汉语另写一个句子,表明你的取舍观。 5请分别说出两文的主要观点,并指出其共同的论证方法。 甲文的观点 乙文的观点 共同的论证方法 (六)一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二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白帝城)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指刘禅)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
15、肱之力,效(献出)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侍奉)之如父。” (节选自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1选文二具体说明了选文一中的哪一句话(用原文回答)?并简要概括选文二的内容。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夙夜忧叹 夙夜:_ 庶竭驽钝 驽钝:_ 属以后事 属:_ 若嗣子可辅 辅:_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 4读了这两段文字,联系你所了解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诸葛亮这一人物的评
16、价。(只谈一点即可) 十三课时中考专题-文言文比较阅读参考答案(一)1、(1)明白、知晓;(2)同“弼”,辅佐;(3)匹敌、对抗(4)死亡(5)筑巢(6)完全2、(1)一个必然会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2)只知道向有火光的地方跑,而不能够安守自己的窝,它们的死亡也是自然而然的了。3、甲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乙文:趋炎附势者没有没好下场。4、卒章显志。(二)1略 2B 3(1)陈胜长叹一声说:“燕雀怎么能知道鸿鹄的志向呢!”(2)陈胜的许多老朋友都主动离开了他,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亲近他的人了。4(甲)陈胜率众起义,深得民心,建立了政权(乙)陈胜起义建立政权后丧失民心,丢失了政权。5(1)顺从民意,
17、深得民心;违背民意,丧失民心。(2)答题不要求面面俱到,能从某个角度言之成理即可。如: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要以人为本、人不要忘本、要讲诚信、做人要懂得珍惜感情等均可。(三) 1、寄:托付攘除:铲除宜:应该适:正好,正逢 2、D 3A 4、 这就是用来报答先帝、尽忠陛下的职责。所以五月渡过泸水,深入到不长庄稼的荒凉地方,两天才吃一顿饭。(意思正确即可,关健词不能译错 ) 5、是自己报答先帝知遇之恩和忠于陛下的职责;南方叛乱已经平定,武器装备已经充足;敌方受到东西方威胁,正处于疲惫之时。(四) 1、A 2、(1)涯:边 (2)先:在之前;把放在前面 (3)绝:停止 (4)反:通“返”,返回 3、(1)我曾经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2)(有时飞速的)急流比箭还快的,迅速的波浪好像奔腾的马群。“予、求、心、奔“等几个词落实较好,能将句子意思表达清楚准确,可得满分。如个别重点词落实不好,表意不够清楚、完整,酌情扣分,翻译的句子与愿意相差甚远,不给分。 4、雄伟 听觉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第一个空如填“壮阔”“横无际涯”或“雄伟”的近义词 为对;第三空只填“奇山异水”或“天下独绝” 也对。(五) 1苟且偷生因此 2D 3就像进入了放满香草的屋子,时间久了,也就闻不到香味了,就是被香草的气味同化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解析卷-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4章光现象综合测试试题(解析版)
- 难点解析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5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试试卷(详解版)
- 难点解析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5章透镜及其应用同步练习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中小学学生体质健康评价与运动技能达标考核试卷
- 2025年工业废气VOCs治理催化剂性能考核试卷
- 2025年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中级)《软件设计师》AI语音交互系统开发模拟考核试卷
- 难点解析-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5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试试题(含详细解析)
- 考点解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光现象《光的直线传播》章节测试试题(含详细解析)
- 考点解析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5章透镜及其应用专题攻克试卷(详解版)
- 难点解析-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6章质量与密度-质量定向训练试题(详解)
- “四害”消杀服务合同(2024版)
- 黑色三分钟生死一瞬间事故案例具体情况分类别 一至七部
- 教师评高职述职报告
- 尼尔森数据分析培训教学文案
- 《新概念英语》第三册课文详解及课后答案
- 中国瓷器发展史幻灯片
- HY/T 0330-2022海滩养护与修复工程验收技术方法
- YY 0068.1-2008医用内窥镜硬性内窥镜第1部分:光学性能及测试方法
- 电厂生产调度指挥管理体系
- 小学语文总复习之汉字复习课件
- 《数值分析》研究生配套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